高考作文素材:向不负韶华的“强国一代”致敬_第1页
高考作文素材:向不负韶华的“强国一代”致敬_第2页
高考作文素材:向不负韶华的“强国一代”致敬_第3页
高考作文素材:向不负韶华的“强国一代”致敬_第4页
高考作文素材:向不负韶华的“强国一代”致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出彩青春素材---向不负韶华的“强国一代”致敬目录:01一家青年草根组织的成长02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送到“民生链”上03大思政格局下“1234”就业育人新模式成就学生出彩人生04汤伟:基层工作让我收获底气05向不负韶华的“强国一代”致敬06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正文:01一家青年草根组织的成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嘉兴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9月02日

05版)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义工协会“蜗居”在一个闲置的街道办公室里,楼道逼仄。这个完全由本地人组成、纯公益的组织,目前常态化运行女童保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多个公益项目,已经长期帮教超过40名涉罪未成年人……协会2013年成立时,成员只有几个20多岁的年轻人,会长李晖当时的想法只是“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这个草根组织不得不考虑如何稳定、长远地发展,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以帮助他人为目标的组织,领头人反而是需要帮助的几乎所有第一次见到李晖的人都会感到惊讶:这个以帮助他人为目标的组织,领头人反而是需要帮助的那个——李晖是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虽然能独立行动,但走路一瘸一拐的,行动有些不便。从小到大,他没有体验过奔跑的滋味,无法和同龄人一起踢球、爬树,会被人羞辱嘲笑,甚至还在就业时在成绩靠前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排斥。但他没有沉沦,不能跑步就学着骑自行车,身体不适合户外工作就学习编程谋生。他也没有忘记过成长路上他人给予的帮助,在自己生活稳定以后,便想着帮帮和自己一样外出工作不便的残疾人。他在本地残疾人的QQ群里帮大家找工作,还免费教有意愿的人简单的编程和网络技术,有空时甚至上门指导。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只能帮到几个人;如果有一群人,效果一定是1+1远大于2的。在武汉读大学时,李晖知道大城市里有很多公益机构,但觉得阳新是县城,经济不发达,没有那样的土壤。可回到阳新工作后,他发现也有不少人在以个人的方式做公益:有人在立交桥搭建旧衣物回收角;有人在街头组织救治白血病儿童的活动;有人通过自媒体帮助别人。他便四处走访,把大家集结在一起。对帮助他人这件事情,大家一拍即合,但成立一个社会组织,需要启动资金、办公场地、初始会员等。对几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每一个都是巨大的难题。不过,那些当时看来无比困难的问题,竟都被这些年轻人一一解决。办协会和办企业一样困难李晖找到一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对方一听来意,很支持他们的工作,便免费提供了一间闲置的办公室。协会发起人每人出一点钱,协会就运转起来了。李晖还记得,当时的启动资金约2000元,自己工资才每月1300元。每到周末,他们组织城市清洁义务劳动、慰问环卫工人、到敬老院演出等活动。很多路人看到他们都表示感兴趣,那时网络还不发达,加上协会没有专职人员回收信息,骨干们便在自己的店里或者单位设报名点,热心市民可以填表报名。后来智能手机普及了,李晖就设计了在线报名系统。李晖统计,第一年就有700多人报名,远超他最初设想的几十人的规模。然而,协会核心成员只有几个人,平常还有本职工作,一个看似简单的两小时的活动,背后的筹备时间往往超过20小时,大家平常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就写方案策划活动,联系活动方、筹集经费和物资。尽管大家都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几乎全部休闲时间,很多报名的热心人一年都没有排上参加一次活动。李晖那时才意识到,其实办协会和办企业一样困难,只靠几个人兼职,很难做好。“比如和妇联、民政局合作,他们很欢迎,请我们去谈谈,可我们都有本职工作,很难保证一直有时间。很多有利于协会发展的事务错过了觉得非常可惜。”有时他觉得自己就是协会的轴心,遇到工作特别忙的时候,“我不转,整个盘子就停了”。李晖参加省内公益机构举办的交流活动,发现很多组织运行了10多年,仍然非常健康地发展着,总结后发现,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专职人员。痛定思痛,李晖决定聘请专职人员,先自己垫资,把整个组织盘活,同时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否则,我们很可能和很多公益组织一样,两三年就死掉了。”李晖还记得自己和一个协会交流时,对方问他每年承接多少政府采购项目,他被问蒙了,“什么是政府采购项目?”后来,他又了解到公益性岗位等概念。回家后,他赶紧查资料,然后向团县委、人社局等政府机构打报告申请,协会发展的资金问题才慢慢解决。团县委和镇党委还帮他们协调了现在这个办公场地,面积更大,交通也更便利。让协会走得更远在李晖看来,协会需要更多专业化的人才,他便鼓励大家去考专业证书。他自己先买书、准备考试。一个月后,他顺利拿到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他的鼓励下,3名专职人员有两人已经拿到了证书,还有一些骨干也考过了。协会的秘书长等人还自费学习并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有了相关资质,协会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他们进入校园做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开展未成年人司法服务,捐赠图书室,关爱留守儿童。2019年起,他们还与当地人民检察院、团委合作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在李晖看来,协会想要走得长远,还要进一步让松散的团队团结起来。“怎么让协会不断吸纳新人,让老人持续参与,要花很大力气。”他还想实现协会的“造血功能”,结合青年创业、公益创业,让机构能完全靠自己长期运转下去。截至2021年4月,阳新县义工协会已经成立了7支企业义工队和3支乡镇义工队,累计发动志愿者2万余人。而这个县城的常住人口也不过100余万人。李晖常常想起自己当初“一起做好事”的简单愿望。而今,他身上肩负着带着一个庞大队伍前进的责任,他希望这群人能够走得更远一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嘉兴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9月02日05版02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送到“民生链”上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9月02日

06版)近年来,江苏吴中高新区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落脚点,把为民办实事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紧密结合,聚焦“民之所盼、民之所愿”,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做到点子上、做到百姓心里面,真正让群众在参与中获得实惠,获得精神滋养、提升精神力量。吴中高新区是吴中城区核心区域,辖区内1998年之前建设的老旧小区占比超过50%,基础设施陈旧、物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常住人口中涉农拆迁、外来、老年人口居多,市民素质差异化较大、运河南北片区教育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由此导致居民对家园管理、文化教育、帮扶关爱等各方面需求突出。2019年,吴中高新区在原有科文中心阵地基础上,加大政府投入,升级基础设施,打造1.6万平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阵地,于2019年12月正式启用,为吴中高新区深化文明实践、扩大服务覆盖、凝聚民心民意、展现文明新风提供了新的阵地和舞台。实践所不断深化实践阵地服务功能,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文明实践要求和群众需要为导向,深入基层送理论、送科技、送教育、送文化、送健康,逐步形成了全域覆盖、多层扩面、多行业渗透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格局。——————————绘好文明实践“同心圆”吴中高新区将文明实践所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高位统筹、联通共享,构筑“布局合理、便捷高效、出户可及”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提升文明实践服务群众专业化水平。实践所主阵地设有党建走廊、蠡墅书场、阅览室、24小时图书馆、多功能厅、妇女儿童之家、体育馆、音乐教室等主题鲜明、功能多元的活动空间,为服务多样化提供更大可能。20个社区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特色打造苏州工匠园、运河图书馆等4个文明实践点,精心搭建“龙桥精神”教育馆、大运河文化带党建主题公园、吴中万达红色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等特色实践平台,逐步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平台就延伸到哪里、为民服务就开展到哪里”的建设目标。吴中高新区成立志愿服务指导分中心,由第三方社会组织驻点管理,完善团队培育、志愿者培训、礼遇兑换、评选表彰等机制,统一配备五件套“高新蓝”志愿服装,创作《来吧高新蓝》志愿之歌,推出30余类志愿礼遇产品,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此外,吴中高新区重点组建好以宣讲团、党校教师、业务骨干为支撑的专家队伍,以民间文艺骨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为主体的人才队伍,以科技人才、医务工作者等为主体的专业队伍,分层开展“点单式”志愿服务。目前,吴中高新区共注册志愿团队573支,注册志愿者3.3万人,涌现出“看见吴中”“四季行”“龙城星火”“晨曦关爱”等一批先锋志愿队伍。推进党史教育“落实处”吴中高新区紧扣“学党史

办实事”,深入群众问计问需,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品牌服务项目,解决群众困难事、烦心事,增强为民服务满意度。紧扣政治属性第一位原则,吴中高新区整合“高新引力”党建品牌资源,通过党课、参观、宣讲、沉浸式活动等形式,开展“三建共建”之“心在一起”初心铸魂之路研学等一批学习教育活动,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组建以基层书记、先进典型代表、道德模范、百姓名嘴等为主力的理论宣讲志愿队伍,形成“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先进代表讲事迹、百姓群众讲感悟”的理论宣传格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段时间以来,吴中高新区举办了“发扬‘三牛’精神

奉献文明吴中”主题活动,推行“益新为你·V

行动”文明实践品牌,印发《文明有我·高新更美》居民手册,制定“志愿V行动、文明V行动、学堂V行动”三大类70项志愿服务清单,举办了“文明有我,高新更美”“南城有TA

拥抱一夏

”送清凉、“大手牵小手,文明齐步走”等一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各行各业志愿者共绘城市文明底色。紧扣城市社区管理难点痛点,吴中高新区连续三年实施“幸福微实事”社区参与式治理项目,实现20个社区全覆盖,引导居民争当社区治理“主人翁”。今年项目启动以来,各社区总计征集意见5.38万条,参与提议5.2万人,参与率达33%。通过圆桌会议、项目投票等环节,推选出“新南社区增添休闲长椅”“石湖天韵社区增设老年步道”等109个项目入选年度“幸福微实事”项目。3年以来,“幸福微实事”参与群众累计5万人,89个便民、惠民项目成功落地。吴中高新区还成立了社创中心,凝聚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方力量,连续三年开展“善美高新”公益创投项目。目前,共落地实施公益创投项目35个,第三届18个创投项目于6月完成签约,“关爱空巢老人微笑行动”“你帮我约”等项目得到广泛好评。打造“善美高新·幸福银龄”为老服务品牌,居家养老援助在册服务老人1487人,社区日照中心签约入托老人977人,每日为老年人送餐850份。提振群众参与“精气神”今年以来,吴中高新区充分发挥各平台服务功能,有针对性策划趣味性、互动性强的实践活动,把服务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让文明实践“动”起来、“活”起来,增强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获得感。吴中高新区邀请市委、区委宣讲团及专家学者走进实践所(站、点),开展理论宣讲报告会20余场。创新形式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沉浸式主题学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发放等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在实践中坚定信念,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此外,吴中高新区开发了“包网格随手拍”“幸福长桥随手拍”小程序,广泛开展“机关包网格”、垃圾分类“帮你分”等志愿项目,针对垃圾不入桶、乱涂乱贴小广告、非机动车乱停等不文明现象进行现场整改和文明劝阻,超50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以“大数据”助力问题处置2千余件,共建美好家园。吴中高新区不断深化市民教育,“百姓摄影大讲堂”实践项目获评江苏省级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年均服务居民一万余人次。老年大学扩大招生规模,设30个班提供多样化教学服务;“智学手机·乐享生活”老年人智能手机社区巡回教学项目已推进15个社区,助力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跨越“数字鸿沟”。扎实开展“家门口的暑托班”志愿服务,覆盖“1所8站2点”,开展“教育+托管”相结合的公益性暑托服务,有效缓解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吴中高新区还充分发挥苏州工匠园、运河图书馆、妇女儿童之家等载体的文化传承教学功能,开展“文创集市”“非遗传承进校园”“绘本多元成长之旅”等实践活动,打造家门口可移动的“亲子苏式体验大课堂”。整合实践所机器人教室、科普互动专区、中小学科普阵地等资源,吴中高新区引进专业师资团队,开设创客空间、机器人竞技、3D打印等科创课程,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养。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科创星势力”创新实践特色教育项目,组织开展、组队参加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和比赛,吴中高新区师生多次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中荣获佳绩。吴中高新区还广泛开展范蠡讲堂、数字电影放映、蠡墅书场天天演、“繁星闪耀”群文演出进社区、“书香澹台”名师讲堂等系列活动,培育优秀文艺团队,提振基层群众精气神。今年以来,依托实践所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00场次,公益电影放映130余场,惠及群众4万余人次,创作的情景歌舞剧《初心》、小品《幸福来敲门》等作品广受群众欢迎,持续供养居民精神食粮。唱响惠民利民“主旋律”实践所将继续紧扣“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以创新举措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共融互促,瞄准突出人群、显著需求,不断完善“普惠型+特惠型”文明实践模式,让新时代文明新风蔚然成风。吴中高新区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服务平台功能落地见效,确保形成“阵地健全、队伍健全、活动丰富、群众获益”的实践格局。积极打造各行各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点、岗,推广24小时书吧、运河图书馆夜间开放服务,推进“家门口的暑托班”等实践活动落实落细,推动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进所、站、点。用好高新区志愿服务指导分中心,强化志愿管理培训,联合各社会力量组织开展知识传授、技能传习、项目交流等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向专业化、精准化发展。围绕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主题编写脚本,以苏州方言版三句半、快板等文艺节目形式呈现“讲+演”宣讲新貌,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探索形成“全民教育+云平台”“全民教育+有声阅读”等智慧新工具,分设“思想学堂”“文明高新”“少年梦想”“幸福夕阳”“新市民攻略”等模块,打造“指尖移动式课堂”,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的群众提供便捷、管用的“教育套餐”。吴中高新区继续推进“幸福微实事”社区参与式治理项目,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为民服务实践中、把人民当家作主贯彻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全过程。在健全“社区微实事”的基础上,再细分推行“小区微实事”“楼幢微实事”“单元微实事”,有效保证社区治理“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无死角,为居民意愿“私人订制”,提供更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发动好项目认捐工作,开辟进企业、机关、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爱心线路动员捐募。通过道德讲堂、党员大会大力宣传认捐典型和服务先进事迹,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到“幸福微实事”项目认领中,发挥好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数据和信息来源:江苏省吴中高新区)·广告·来源:中国青年报03大思政格局下“1234”就业育人新模式成就学生出彩人生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9月03日

07版)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更开放的思维和更宽阔的视野,开门办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育人服务,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院校、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合力,用心打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1234”就业育人文化模式,助力学生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成就学生出彩人生。一、实行一把手工程,实现就业育人制度化、规范化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学院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就业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教学系主任、党总支书记为本系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总支副书记为本单位就业工作具体责任人,毕业班级辅导员为直接责任人,强化“院领导联系系部,系部领导包班级”的责任体系,形成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每学期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就业创业工作方案,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学院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学院事业发展规划,保障正常经费。学院将学生就业情况作为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重要指标,建立招生计划动态调整和专业动态调整联动机制。二、实施双主体育人,实现就业育人精准化、特色化针对现代学徒制、2+1定向培养、订单班、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模式构建各具特色的的校企融合、双主体就业育人模式,精准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提升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1.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固安信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实施“招工招生一体化、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和组织轮岗实训,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实现无缝衔接。2.学院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18个铁路局开展“2+1”定向培养工作,根据铁路局招录不同岗位的学生组建岗位订单班,按照铁路特殊岗位职业资格能力标准制定教学培训方案,将毕业生毕业后的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知识培训考试前置,实现毕业即可上岗和定职。3.学院与石家庄、洛阳、深圳等地铁公司开展订单培养,分全程式(入学即组班)、中继式(第二学年组班)等形式,由各轨道公司派出的班主任和学院的辅导员共同管理,地铁公司安排技术人员定期入校授课。4.学院与康旅集团积极探索省级混合所有制办学,双方共同派出师资和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成立康旅产业学院。与其他订单班不同,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康旅产业集团就业,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就业单位。三、强化三条就业服务线融合,实现就业育人全覆盖、全融通就业育人理念改变以往就业指导只停留在学生的工作安置方面和强调一次性就业率,提升到就业育人文化层面。学院在就业观念、就业技能、就业能力、就业心理素质等全方位服务学生就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积极打造由就业指导教师、思政课教师、心理教师、专业教师等组成的校内就业育人队伍和用人单位专家、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校友、企业技能大师等组成校外就业创业导师队伍,发挥招生就业协会等大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内驱动和朋辈影响功能,实现三线同向同频互动就业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打造了“融入性”就业课程体系、“主题性”专题就业指导体系和“精准性”日常指导体系,实现三线融通,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就业育人全覆盖。校内就业指导教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内容、不同核心的全过程就业育人服务,实现就业指导教师讲方法、专业教师讲目标,突出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素养,让每一名学生入学时有目标、在校时有规划、毕业时有能力、毕业后有帮扶。每年组织大批校外导师入校和优秀校友返校,与学生深入交流,突出职场思政作用,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学院还聘请行业专家为校外现场师傅,指导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和学生签订《实习跟岗协议》,用实习实训思政引导提升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同时,学院充分激发学生内驱力,将就业育人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招就处指导组建的大学生招就协会,每个班设置信息员,成立临时团支部,通过每周例会,开展形体训练、制度学习、岗位技能学习等业务自训,就业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组织开展就业形势、面试技巧、招聘流程、招聘会实战等基础培训。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校园招聘服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朋辈就业指导。学院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协会团支部连续多年获得学院“优秀红旗团支部”和“优秀社团”称号。四、搭建四平台支撑,打造就业服务专业化、个性化搭建“就业信息化、创新创业、企业名家名匠讲坛、心理健康教育”四个平台,2020年,学院发布央企国企招聘信息200余条,组织线上招聘会30余场,铁路企业入校招聘专场50余场,发布教育部24365智慧就业招聘专场信息3次,实现就业信息精准推送,重点帮扶学生实现一对一。完成线上线下“职场大讲堂”讲座9场、“就业指导”讲座12场、“创新创业讲座”5场,协会分会协助教学系组织“企业专家讲座”13场、“优秀毕业生座谈会”15场,班级就业信息员协助辅导员开展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活动等主题班会上百场,引导大学生积极适应环境,转变思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学院成功举办“致远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简历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两项作品获得全国铜奖。同时,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疏导、调适等服务,改变“慢就业”的消极心理,培育积极阳光的就业心态。近三年,学院的就业去向落实率均在98%以上,到国企央企就业在70%以上。截至8月1日,2021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4.54%。根据第三方调查,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1%以上。校内外就业指导老师、班级就业信息员和协会成员提供了有效帮助占90%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应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传承了“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能吃苦、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学子们遍布国内13余万公里铁路,44个城市地铁以及众多海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营中。(数据和信息来源: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04汤伟:基层工作让我收获底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金卓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9月02日

05版)2013年,当19岁的汤伟第一次踏进中国人民大学校园之时,他也如同众多进京求学的年轻人一样,期待着今后被高考改变的命运。当大官、做老板、住豪宅、“买车起步就得是奥迪”……这些成功人士的“标配”被他清晰地罗列在了自己的人生规划里,并为此踌躇满志。4年后,本科毕业的汤伟走出校园,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按照原本的打算,跻身就业洪流中冲向北京城内的各个高楼大院,而是一脚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就此与“灯红酒绿”作别。在新疆阿克苏市依干其乡良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记者见到了汤伟。在基层4年,这个湖北小伙口中已没有了乡音,皮肤也晒得黝黑,当年的那些人生规划如今看来似乎也渐行渐远:豪宅自然是住不上了,能住的只是一间宿舍;代步工具从设想的奥迪换成了大众;至于当大官,他现在还只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在采访当天,他拉着记者走遍了全村的家家户户,讲述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兴致勃勃,如数家珍。显然,他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但细细思量,你说这里有多好?别说北京,很多城市它都比不了;你说工作有多开心?基层艰苦艰巨的工作任务大概也谈不上开心。难道他就是这样一个乐在其中、甘于奉献的青年典范?好像也不是。他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有着七情六欲的年轻人。人们不禁要问,那究竟是为啥?选择: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要说汤伟的乡土情结,便不得不提到他的专业。当初报志愿时,他原本的打算是金融经济这些热门专业,可分数不够,被调剂到了历史学院。到了历史学院后,适逢学院首次成立本科考古班,他听了宣传讲座觉得十分向往,便毅然举手报了名。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考古自然脱离不了乡村、土地,用汤伟的话讲,是个非常“接地气”的专业。每次下乡考古,汤伟都会和当地的村民、村干部朝夕相处,日子愈久便愈觉亲切。专业的学习锻炼让他对乡村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在考古之余,他主动参与到学校组织的一些农村社会实践中。一次,他独自一人来到四川乡下进行土地确权调研,为了让村民相信、接纳自己,他吃住在老百姓家,帮着干活劳作,给他们买一些生活用品,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临行时,一位老奶奶拉着他的手说:“小伙子,哪天你要是能到我们这儿来做官,那就是我们的幸运啊!”这句话就像一颗种子,在汤伟的心底生根发芽。临近毕业时,摆在汤伟面前的是3个选择:继续读书、创业、到基层。学院希望他能够继续做学问,给他推荐了一个考取直博的名额。但是,他自认为自己并不是做学问那块料。况且,从记事起,他就在读书,但读书到底是为了啥?读书如果不能与现实产生联系,那继续读的意义是什么?他想不通。创业?周围很多同学朋友在学校期间就开始创业,也已经小有名气,这符合自己想挣钱的人生目标,不失为一个选择。至于基层,这应该是最满足他想要将所学与实际联系起来的地方,既然在学校没学明白,那干脆就到社会中,到基层去学。思来想去,他还是选择了后者。他想着,基层他熟悉、有感情,而且能够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哪怕苦点累点,只要能干出成绩,闯出一片天,就是值得的。谈到为什么选择新疆,他坦言,自己只有本科学历,在公务员系统里并不占优势,内地不缺这样的人,也不一定能受重视。但西部不一样,人才紧缺,在学校也听过有关“一带一路”的讲座,新疆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自己更有空间去做一些事。于是,在顺利通过招录面试后,他与其他来自北京各高校的30多名毕业生一道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看着高楼变平原,平原变戈壁,汤伟感慨万千,“感觉我们就像新时代的支边青年,带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改变:从“自命不凡”到“甘于平凡”如果说学校教会了汤伟树立远大理想,那么基层则教会了他什么才是脚踏实地。汤伟自认为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很多年轻人来到新疆会面临着饮食关、环境关、语言关、劳动关,但这些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甚至在3个月的岗前培训后,他是30多人中唯一一个长胖了的。不过,他也有自己过不了的关口,比如,思想关。刚到新疆时,汤伟怀着满腔热情,准备大显身手干一番大事,可巨大的落差感随即而来。他发现,自己只能在一个普通岗位上做一些小事,哪有什么大事可做?这与自己预想的“主政一方”相去甚远。他笑称,当时想着,我们是响应党中央号召过来的,又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那未来肯定是官运亨通,一路青云直上。但现实是,他在这里目光所及之处,甚至连个处级干部都见不到。有时,他引以为傲的名校身份也会成为一种负担,有人会说,“你看这大学生还名校毕业的,干活儿也不行嘛!”考验还不止于此,在一段时间里,汤伟发现,很多基层工作又苦又累似乎又看不到意义,自己在最接地气的地方干着不接地气的活,很难理解。这样的感受也同样出现在很多“战友”身上。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汤伟想通了。多年的历史学习让他醒悟,很多事情需要放在历史的维度上,拉长了去看。如果只单纯去探究一项工作的意义,那难免会陷入困惑,因为从眼下来看,不一定所有的工作都能看到意义,只能看到艰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很多的工作成果都是无数前辈们的坚守换来的,我们现在的每一份小工作在以后也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功在将来。”汤伟说,“有时候对于我们来讲,可能坚持就是一种意义,只要坚持下来,总有它发光发热的时候。”回想自己4年的基层经历,汤伟觉得自己最直观的改变就是愈发“老成”。很多时候与不相识的人交谈,大家都估摸着他得三十好几了,但今年他才刚满27岁。“如果是在普通单位上班,我才工作了4年,我肯定会觉得我还小,我还是个学生。但现在,我觉得自己跟学生这个词已经完全联系不起来了。”这句话从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口中说出来,并非玩笑。4年里,他似乎经历了数倍于这个时间维度的事情,美好的、丑恶的、开心的、难过的、愤懑的、感动的……所有瞬间都成为他人生阅历中的一部分,经历愈丰富,内心便愈加强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人生一定要有点波澜,要够刺激。但现在,平平淡淡成了自己向往的生活。”汤伟说,并不是说基层工作磨灭了自己的志气,而是基层工作让他承认了自己的平凡,没有谁是“天选之子”,多么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中做着平凡的事。“从另一角度来讲,自己工作的意义,也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过上这样平淡安稳的生活,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背后都需要无数基层工作者日夜的付出。”汤伟说,“这样看来,一个人能够挣多少钱,当多大官,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收获:“心中有底”,方能“成竹于胸”有时闲聊起来,汤伟也会感叹,当年的自己有点傻,像个“愣头青”,好好的“直博”名额不去争取,读了博士出来,去任何一个地方,这个学历也不吃亏。“如果再重来一次,我可能不会再这样选。”他坦言,“但现在我并不后悔。”基层4年到底让他收获了什么?“要说收获,一个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好的发展前景,哪怕是老百姓对我的认可,这些其实都是外在的,真正内在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沉思良久,他说出了一个词——底气。在年少时,汤伟并不算是一个自信的人,这更多缘于他的家庭。父母平时在外做些小生意,家庭条件比不了其他同学,越长大,就越有些自卑。既然家境比不过,那就比学习。那时的自信便来自考多少分、排多少名。这种自信在高考后达到了巅峰,拿到成绩单时,汤伟是全校第一名。他相信只要努力,什么事情都能干好。但随着走入大学校园,他发现,在北京,名校的学生一抓一大把,个个都很优秀。而且,他们不仅学习成绩好,可能还多才多艺,有很多特长。可能去过很多国家,见多识广。还有的同学平时谈谈金融讲讲投资,偶尔炒炒股,自己还是个学生,人家都开始挣钱了。这样的差距让他心里瞬间又没了底,直到他4年前踏上这片土地。一个很直观的佐证是,以前在全班同学面前作个演讲,有时还会哆哆嗦嗦,紧张尴尬。现在,别说几十人,哪怕是上千人坐在下面,他都能“脸不红心不跳”,侃侃而谈。过去,路遇纠纷或事故,他一般不会掺合,顶多看个热闹,现在不管是在哪里,只要见到类似情况,他都会第一时间上前协助解决。“原因很简单,过往工作经历不仅教会了我方法,锻炼了能力,更让我知道我能够游刃有余地去应对,心里便有了底。”去年,汤伟带领村里红枣种植户自筹自建的自来水管道贯通,十几年来,老百姓家里第一次通上了自来水。这期间,如何跟水务部门对接;买多大的管道、什么样的水表;怎么施工;管道路线如何选;经过别人家的农地怎么赔偿;有人离管道近有人离得远,怎么收费;怎么应对纠纷等问题,拎出哪一个,对汤伟而言都是闻所未闻。随着工作的一步步推进,每破解一道难题,他的自信便增添一分,他说,“现在我越来越有信心能做成更多改变老百姓生活的事情。哪怕有一天让我扫大街,我也有信心扫得比别人干净,这就是基层工作带给我的底气。”这不,看着老百姓用上了自来水,汤伟又开始着手为全村铺设下水管道,将村里的下水接到城市的排污管网中。现在,已经有不少村民家里换上了抽水马桶,装上了可淋浴的热水器,老百姓的生活更便利了。当初汤伟曾经给自己定下了要在基层一线坚持3年的小目标,如今已超额完成任务。可是汤伟并不急于另谋高就,他想再多干一点,为老百姓多做些实事好事。“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就不能拿自己当外人,我们担负着带领数千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责任,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他也有私心,他希望多年之后,这里的村民们还能记得他,茶余饭后会谈起当年的那个小伙子如何如何,这个是他干的,那个是他干的。而不是说“你们说的谁?我咋没印象”。谈到下一个“3年计划”,他说,“3年后自己就30岁了,目标要再高一点”。他希望等他30岁时,在事业上能提拔个正科,在学业上能有机会考个在职研究生学历,还有爱情,他希望能找到一个谈得来的姑娘,直接结婚。当然,对于这个村子的未来,他还有很多大目标。比如调整产业格局、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等,还有很多“硬仗”要打。不久前,汤伟刚刚谈成了村里两块土地的流转承包,村子里人多地少,潜力有限,他正琢磨着怎么发展新产业。在一块空地前,他转过头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你看这块地,我们不准备种菜种树了,我们要种花。在未来,这会是一个花卉育苗基地,以后只要阿克苏市人想买花,第一个就会想到我们村。”4年前的汤伟还在为一腔热情无处施展而苦恼,如今他已颇有身为一方父母官的架势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金卓来源:中国青年报05向不负韶华的“强国一代”致敬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9月02日

01版)本报北京9月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想)9月1日,新学期第一天,《强国有我》音乐MV上线。这首歌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国青年报社出品,被称为“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献词的歌曲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当天,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们面向天安门城楼献词,高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对党许下了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历次逢十庆祝活动中,第一次出现青少年献词环节。刚刚过去的暑假,很多90后、00后斩获奥运奖牌;抗击疫情前线,年轻的医护人员冲锋陷阵;河南暴雨灾情发生后,20岁出头的解放军和消防员用肩膀架起生命桥梁,彰显着这一代人的青春担当。中国青年报社有关负责人介绍,选择在开学季推出这首歌曲,是希望引导青年树立接续奋斗的意识,在不同“战场”绽放青春之花。作品邀请100名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参与演唱,他们曾在庆祝大会当天参与朗诵、合唱、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工作,用音乐MV的形式解读“青春之花”“星辰大海”“使命担当”“乘风破浪”等词语。值得一提的是,4位领唱员身着4种不同的服装,分别是天安门献词团服装、天安门合唱团服装、“七一”庆祝大会志愿者服装以及“鸟巢”表演服装,向不负韶华、奋发向上的“强国一代”致敬。MV在中青报全媒体平台,共青团中央微博号、微信号,全国共青团微信矩阵发布后,全网传播量达到1000万次。一名网友听过歌曲后表示,越来越多的青年用勇毅和担当,打破了人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