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方法劳动关系协调师(员)培训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一节社会学常识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一、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或对人群的研究”。——《美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共同社会生活的科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学科。——日本《世界大百科全书》社会学是关于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探索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及人之间和集团间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及其结果。——《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会学是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人类共同生活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是系统地研究和阐述社会的综合的结构联系和功能联系的科学。——前联邦德国《梅约百科全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学说,是论述社会这一完整体系以及论述个别的社会制度、过程和团体与整个社会的联系的科学。——《苏联百科全书》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工作性定义: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作为整体,来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孙本文的统计(9种):社会现象;社会形式;社会组织;人类文化;社会进步;社会关系;社会过程;社会现象间的关系;社会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的统计(8种):社会互动;社会关系;群体结构;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社会过程;社会现象;社会中的人。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众多定义概括起来,主要分属于三大类型:第一类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孔德、斯宾塞、É.迪尔凯姆等人。这种观点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M.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至于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作是第三大类,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费孝通认为:社会学是“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又不做专门研究”的那个东西。就是说,社会学是一个研究范围,是一个剩余社会科学的成长基地。现在的社会学“只是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一旦长成了,羽毛丰满,就可以闹分家,独立门户了”。因此,“讥笑社会学的朋友曾为它造下了个‘剩余社会科学’的绰号……。政治学、经济学既已独立,留在‘社会学’领域里的只剩下了些不太受人问津的、虽则并非不重要的社会制度,好像包括家庭婚姻、教育等的生育制度,以及宗教制度等等”。“这样它还是守不住这老家的,没有长成的还是会长成的。在最近十多年来,这‘剩余领域’又开始分化了”。
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是“人人都懂,人人都能发表一通议论的浅薄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孝正老师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人文现象好比尘埃,新闻学管辖的范围是尘埃炸起的那一刹那,历史学管辖的范围是尘埃落定之后,而社会学所管辖的范围就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尘埃炸起但并未落定之时。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一)整体性社会学的整体性,是指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去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研究社会的运行与变革。社会学也开展对社会的各种具体问题的研究,但它始终注意从整体出发,联系整体研究部分……社会学的整体性思想在社会学史上源远流长,如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1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二)综合性社会学的整体性决定了社会学的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1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三)实证性社会学虽然同其它学科一样离不开理论分析,但它的知识主要是依靠对“社会事实”进行具体的经验研究所获得,是通过观察、访问、实验等等实证途径获得“第一手”资料,从中检验理论假设,分析概括出理论知识来。因此,社会学研究总是从理论假设开始,通过经验研究来验证基本假设。社会学研究的这种实证性特征集中表现在它对社会调查的重视上。1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按社会学的知识结构可分为: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验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也称纯粹社会学,是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问题的理论性分析,形成了社会学理论流派、社会学史、社会思想史等具体研究学科领域。应用社会学:是把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社会实践生活和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经验社会学:是以历史或现实中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对象,采用科学的手段收集资料、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描述社会事实以推导出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1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的基本功能1.描述功能:通过客观而完整的收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现状资料,真实地在线社会生活图景的过程。此功能是实证研究的基础。2.解释功能:社会学在研究过程中借助概念和范畴进行理论抽象,将描述功能得出的感性资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及其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它包括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因果性考察和人的社会行动动机的意义理解。1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的基本功能3.预测功能: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将来可能发展的趋势做出预计和推测的过程。4.实践功能:是指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确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便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1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二、社会学发展历史(自修)1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三、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7社会的概念1、语源学上的社会“社”:与祭祀有关。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立社”、“社事”、“社戏”。“会”:集会、聚会、会党。“拳会”、“青苗会”、“香会”、“互助会”。社与会,是早期人类为满足自己最重要的两项需求而发明的存在形式:祭祀(对神)和合作(对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社会的定义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这个定义需要从如下方面展开说明。第一,社会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在一起的群居生活共同体。2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赖以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三,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本质。第四,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即社会交往和相互作用的产物。2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即使像鲁宾逊那样,表面上看起来一个人在荒岛上离群索居,与其他人没关系,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他在荒岛上维持生存用的刀、枪以及其他用品,都是社会中的许多人制造的,他维持生存所用的知识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他实际上通过上述物品物品和知识仍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尽管这种联系不是那样直接),并没有完全离群索居。何况他与岛上的一个土著人还结成了主仆关系,形成一个小小的群体,共同生活。艺术教育军事政治……物质生产活动2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一个社会是由诸种群体、组织、部门构成的,而他们都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将一定的社会成员结合在一起的。
例如家庭关系:2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固然是社会的本质,但无论是怎样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又必然有一定的中间环节。社会交往人们的相互作用2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结构简介社会结构是一个在社会学中广泛应用的术语,但是很少有明确的定义,最早的使用应该在20世纪初汉语社会科学的形成时期。在当前的汉语社会科学中,这个模糊的概念仍然被广泛使用,广义地讲,它可以指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多方面的结构状况,狭义地讲,在社会学中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但是,在欧美社会理论语境中,社会结构常常还在更加抽象的层次上使用,用来指独立于有主动性的人并对人有制约的外部整体环境,经常与“能动性”对立使用。一定意义上,这种对立类似于“社会VS个人”的对立。2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含义社会结构是包括“某一时刻个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部总和”,即社会体系在每一时刻的静止状态。——英国社会学者社会结构是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相互关系。——美国波普诺、日本富永健一社会结构是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中国学者陆学艺社会结构是社会行动者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协调体系。——中国学者郑杭生社会结构是指在人的社会行动的基础上各种社会要素按照某种方式或机制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综合界定社会结构内涵包括两个部分:①由何构成②如何构成3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结构主要指标①社会经济结构: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三方面。②社会上层建筑结构: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意识形态和与此相适应的各种制度与设施的总和。③阶级阶层结构:因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而被划分为两大对抗阶级。④人口结构:指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间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又称人口构成。⑤民族结构:指社会的民族成分、分布状况和发展程度。⑥家庭结构:指各种类型的家庭及其内部的相对固定关系。(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3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运行——涵义社会运行是反映社会有机体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概念,它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作为一个复杂体系,其结构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变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平衡与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运行过程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社会运行是社会存在的常态。3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运行——内容郑杭生等人认为,社会运行的基本内容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体系在其前后相继的纵向运行中表现出下述基本关系:继承关系、变异关系、中断关系等。横向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的交互影响与功能发挥。表现出以下关系:交叉与渗透的关系、相互制约关系、促进关系、转化关系等。3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运行——类型按照三分法,它可分为良性、中性、恶性三种运行类型。社会良性运行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的具体体现,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理想模式。社会的恶性运行,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这种障碍破坏了社会的常态运行,社会甚至出现严重的离轨、失控现象。我国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就属于这种情况。社会的中性运行是一种介于良性运行与恶性运行之间的不稳定状态。3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可将社会运行机制分为以下几种,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1.动力机制2.整合机制3.激励机制4.控制机制5.保障机制3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动力机制社会发展史表明:适度的社会动力对任何一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社会运行动力机制,就是要研究为社会运行供给适度动力的原理、方式、手段和过程。涉及:社会运行的动力源、动力机制,以及动力机制的运作过程与手段等问题。3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整合机制社会整合指社会利益的协调与配合,它促使社会个体或者社会群体结合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简言之,社会整合过程就是人类社会一体化的过程。社会运行整合机制,则是指影响社会整合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及其功能,以及社会整合的作用原理。社会运行整合机制的几个要素:整合主体、整合对象、整合手段、整合中心、整合过程等。3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激励机制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激励机制的三个重要因素:激励标准、激励手段和激励过程。3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4.控制机制一般而言,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群体、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社会运行控制机制就是指达到这一目的的作用原理与作用过程。社会运行控制机制的主要方面:控制手段、控制对象和控制过程。3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5.保障机制参照概念:社会保障制度,它一般是指国家和社会向遭遇到社会风险的公民所提供的基本生活保护屏障。社会保障的形式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运行保障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全相同,它主要是指社会有机系统对其自身运行安全的保卫与防护,以阻止社会堕入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社会运行保障机制也可理解为社会安全机制。几个要素:保障对象、保障手段和保障过程。4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化4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它伴随着人一生的成长。4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化社会化: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美国社会学家科塞认为,社会化是一个社会性的互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获得了某种价值、态度、技能和知识,简而言之,获得了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的文化。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是什么文化,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大体一致。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婴儿从一个人类动物转化为社会存在。即使成年以后,社会化的过程仍然继续,整个人的一生都在继续社会化的过程。4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不仅对个人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社会的存在与有效运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没有社会化就没有社会。只有当一个社会的成员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支持维护这个社会的时候,这个社会才能生存。
人的社会行为是本性还是教养的结果,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
一部分人强调文化和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意义,另一部分人认为人类基因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一种程式,规定了我们的社会行为。4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什么是社会化应该讲,人类社会行为来源于后天的文化模式学习,但也不排除先天基因的因素。基因只是为社会行为确定一般极限,而社会与文化强有力地影响着人类互动。基因的作用尚未确定,我们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毫无准备的迎接克隆人。总之,任何社会学家,哪怕他是最坚定的文化论者(从文化解释人类行为)也必须承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物有机体。一个人的生物需要,特别是早年的生物需要的满足,是其社会话过程的重要部分。
4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儿童社会化的标准是:至少有一个朋友并且至少保持6个月以上;在看不到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能主动帮助别人;做了错事,造成了明显不良后果但未被别人发现的时候能主动认错;别人做了对他不利的事时能原谅并且不告状;对朋友或同伴的福利表示关心或能够分享他人的幸福和高兴。以上标准,6岁以下至少应达到一条;7—12岁至少应达到两条;13—18岁至少应达到三条,才称得上社会人。4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化的含义自然人社会人一个简单的定义:社会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参与适应社会生活,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4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一个烦琐但全面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4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上述定义是对关于社会化的多种定义的一个综合:社会化既是个体成长的过程,也是社会延续的过程;社会化既是个人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个性完善的过程;社会化既是社会教化个人的过程,也是个人影响社会的过程;社会化既指未成年人的成年过程,也包括人的一生。4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人的社会化对个人和社会的都发挥重要作用经过社会化的个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社会化有利于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化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行。人的社会化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人的社会化有助于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稳定。5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化的过程5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5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老年人的社会化5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人的社会化类型1)早期社会化,也称基本社会化、未成年人社会化,指人的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它包括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等早期社会化非常重要,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基础。个体在早期社会化中,主要是学习和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备的交际语言、知识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等,并将社会文化和价值标准内化,学会将要承担和扮演的各类角色,初步形成自我的人格特质。并基本上确定了独特的自我,开始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参与社会生活。早期社会化主要是通过家庭、邻里、幼儿园及学校来进行。5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孟母三迁”的典故孟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母很有教养,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妇女哭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戏,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朽木或腐草当作死人埋下去。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不利于他读书,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到了城里孟母要儿子熟读《论语》,像孔子那样做人。可是他家处于闹市中,打铁声、杀猪声、叫卖声终日不断,听着听着,他就读不下去了。接着,他就和邻居家的孩子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这个地方,确实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居住。5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学宫那里的环境很好,书声琅琅,读书的氛围很浓。孟子很快的安下心来读书。有时,他还向学宫里张望,观看里面的学生是怎样读书,又是怎样跟随老师演习周礼的,回到家里,也模仿起来。
一天,孟母发现儿子在磕头跪拜,以为他又在玩埋死人的把戏了,心里很难受,在听儿子说是在演习周礼后,就又高兴起来。
后来孟母把孟子送进了学宫,学习《诗经》、《尚书》。"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古今都非常重视人的早期社会化,以及社会环境对于个体全部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与基础作用。5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继续社会化指继早期社会化之后的成年人的社会化,继续社会化的必要性:第一,早期社会化的内容较为简单,且个体的生活经历较少,而一进入成年期,生活和社会关系等都复杂化了,社会赋予个体许多新的角色、责任和义务①。第二,社会的急剧变迁,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条件的改变、居住环境的变迁等等,使早期社会化的许多知识、技能、观念变得陈旧、过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继续社会化主要通过成人教育、职业培训、业余学习、专业进修等途径获得。2)继续社会化5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指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适应和社会内化的过程。它意味着个体放弃了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认同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5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再社会化有两种情况第一,主动的再社会化。由于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或变迁,人们自觉地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角度看,人们需要不断进行再社会化。例如,世界范围内经历着现代高科技、信息网络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的变革,在这个变迁过程中,不仅要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二,指特殊的、带有强制性的社会化,它的教化对象是越轨者。对这种人必须强迫其重新进行社会化,使他们与自己的过去决裂,接受社会通行的价值原则与规范标准,改造成为符合社会期待的新人。一般是通过特殊机构工读学校、劳教场所、监狱等渠道实施。5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反社会化
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为反社会化无理性型有理性型(案例:厦门PX项目事件)3.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6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所谓“反向社会化”是指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或者说是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回去稍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也称为“文化反养”。○反向社会化的实质是由于各种电子媒介技术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信息传播方面的巨大影响和干涉使得接受新事物能力较高的年青人比起接受新事物能力较低的老一代更能够对社会新变化、新知识做出反应和接触。
○反向文化发生于:迁徙社会文化变革6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生最为重要的学习经历。对此,社会学家有不同的详细划分方法。美国心理学家R·哈维格斯特强调人的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思想,他在《人类发展》一书中,把人一生的社会6个阶化过程分为段:1)幼儿期:学习走路;学习吃固体食物;学习说话;懂得脾气的好坏,学习控制自己的脾气;获得生理上的安定;形成有关社会与事物的简单概念;与父母、兄弟姐妹及他人建立感情;学习区分善恶。6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儿童期:学习一般游戏中必要的动作技能;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学习男孩或女孩角色;发展读、写、算的基础能力;发展日常生活必要的概念;发展道德及价值判断的标准;发展人格的独立性;发展对于社会各个单位和团体的态度。
3)青年期:学习与同龄男女的新交际;学习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认识自己的生理结构,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肌体;从情绪上独立于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准备选择职业;作结婚成家的准备;发展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知识与态度;寻求并实现负有社会责任的行动,学习作为行动指南的价值和伦理体系。6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4)成年早期:选择配偶;学会与配偶一起生活;家庭中添了第一个孩子;教养孩子;管理家庭;就职;担负起公民的责任;寻找适合的社会团体。5)中年期:形成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建立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维持这种水平;帮助儿童成为一个能被人信赖的幸福的人;充实成人的业余生活;接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方面的变化;照顾年老的双亲。6)老年期:适应体力与健康的衰退;适应退休和收入的减少;适应配偶的死亡;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建立快活而亲密的关系;承担公民的社会义务;对于物质生活的满足方面要求降低。6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互动——含义(socialinteraction)在日常与他人面对面的接触中,我们常常意识到彼此对对方思想、感情和行动,也常常意识到自身行动对于他人的后果,所以我们不断地根据自己身处何处以及与谁交往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通过社会沟通与交往,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产生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即社会互动。人的社会性、人们的社会行为正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动态关系。6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互动含义的理解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称为互动。例如,坐在同一辆公共汽车上的乘客,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并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互动。但是当司机紧急刹车、乘客之间发生身体碰撞并开始交谈时,互动就产生了。6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媒介。如果没有信息的交流,互动就无法进行。大多数互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流信息,而且还交流思想和情感。4)社会互动并不是非要面对面的场合下才能发生。有时,人们虽然远隔万水千山,却可以借助信件、书籍、图画、电话、电脑等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形成社会互动。要素:互动主体、信息交流、情景条件。
6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互动方式1.暗示与模仿(非对称型互动)暗示就是一种行为或行为结果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在无批评、无对抗的条件下,迅速使他人的心理受到影响,并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的过程。类型: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反暗示、自我暗示等。模仿:是对暗示的反应,也就是由暗示刺激而引发的类似的心理及行为的反应过程。分为自动模仿和有意模仿。6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互动方式2.竞争与冲突(对称型互动)竞争与冲突都是互动者之间相互反对、相互排斥、相互对峙的活动。1)竞争竞争专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6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竞争的发生需要具备下述条件:对于同一个目标的争夺,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争夺的目标必须是稀缺的,即一方获得目标的同时,意味着另一方失去目标;竞争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但不是敌对的,竞争的目的是获得标的,而不是消灭对方。竞争是有理性的,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的。竞争的积极作用在于促进人类活动的效率,消极作用则可能扩大社会上个人、群体之间的社会差距。根据竞争对象的不同,竞争分为:地境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社会地位的竞争。7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互动方式2)冲突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和过程。冲突与竞争有很大的区别。7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冲突的特征:冲突更为直接的目的是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互动行为。冲突的根源是个人或集团间在利益、意见和态度方面的根本对立。冲突的双方或各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并带有情绪上的敌对。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激烈得多,它往往突破了规则、规章甚至法律的限制,带有明显的破坏性。7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由于冲突通常导致破坏和带来痛苦,人们一般对之持否定态度。但是一些社会学家指出,冲突也有一些正面效果,冲突促进群体内团结,冲突可能导致必要的社会变迁。还有,即便社会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冲突,但这也许并非理想境界。一个没有冲突的社会将是毫无生机、沉闷乏味的社会。7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齐美尔概括了冲突的四种主要类型:群体之间的战争、群体内的冲突、诉讼和理念之间的对立。冲突的类型:从规模上划分,有个人间、群体间,甚至国家间的冲突等;从性质上划分,有经济、政治、文化冲突等;从方式上划分,有显性、隐性冲突等。7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007年5月28日,土耳其反对党和人民党在国会会议上发生冲突7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韩国国会2007年12月14日上演一出令人瞠目的"全武行":上百名议员先是在门口展开"守城"攻防,接着在场内为争夺主席台"近身肉搏"。7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乌克兰:议员的集体群殴
7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俄罗斯:"打的就是你"
7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日本国会近年来在是否向伊拉克派兵和改革养老金等议题上也引发过暴力冲突(这是一位女议员跳上桌子与男性议员们大打出手)7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玻利维亚:需要警察出动才能阻止
8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互动方式3.顺应与同化1)顺应顺应和同化都属于个人或群体对于环境的调适过程。顺应是指人类通过形成新的行为习惯或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以适合于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是消除冲突的一种有效手段8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个过程包含两种不同的调适:一是人际关系的调适。它是人们为了避免、减少或消除冲突,和谐、融洽地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态度和习惯,以适应对方的过程;一是人与环境关系的调适。除地理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环境的调适。其调适很少涉及人类遗传特质的改变,主要是人类社会特质的改变。这是一种文化调适,与动物的适应环境相区别,故称人类的调适为顺应。顺应的类型和解妥协容忍调解仲裁8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互动方式2)同化同化指人们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对于社会,起到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作用,对个人而言,则使人的行为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8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互动方式4.合作合作指的是个人以及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8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合作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当人们不能单独抵抗外部的生存压力时,就采取了合作方式,群体是人类合作的基本形式。现代社会的合作要求:分工越精细……8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群体1、社会群体的概念所谓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并有共同利益的一群人的合成体。例如,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氏族、宗族、家庭一类群体;以地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邻里一类群体;以业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则是各种职业群体。
社会群体的本质在于其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即由规范、地位和角色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体系。8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群体的界定:从社会学意义上讲,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集合体都是社会群体,比如,剧场里的观众,公园里的游客,商场里购物的顾客等,他们虽然是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地点的一群人,但不是社会群体。另外,按照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学历或肤色等特征划分的一类人,即统计学中所谓的社会类属,经常被称为社会群体,这与社会学中的概念不同。即使是同一类人,他们之间不发生社会互动,不进行密切的社会交往,也不能称作社会群体。8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群体的基本要素:①有一定的人数规模。②有一定的角色分工。③有联系的纽带。这是指社会群体赖以维系的社会关系。④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群体成员之所以结合在一起,是为了开展既满足个人需要又有益于社会的共同活动。如学校群体,通过教学活动,一方面满足个人的需要,诸如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愿望,教师的传授知识的要求等;另一方面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各种人才。⑤有群体规范。规范是群体成员互动和开展活动所遵循的准则。它除了包括社会所通行的一般准则之外,还有仅为本群体所特有的某种特殊的要求。⑥有群体意识或归属感。这是指群体成员在长期的共同活动和彼此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关心群体存在和发展,与群体荣辱与共的思想感情。这种群体意识对于群体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8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群体的类型,依照不同的标准,社会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①按照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可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即社会组织。②按照群体的规模可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前者通常指社会组
织,后者指小群体。③按照群体成员个人的归属感可划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④按照其他特征,将社会群体分为参照群体和所属(相遇)群体。⑤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我们国家里,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群体为正式群体;没有注册的群体都可能是非正式群体。大学里的同
乡会是非正式群体。车间或科室里的班组是正式群体。⑥按群体的形成脉络,可分为:A血缘群体B亲缘群体C血缘和亲缘群体D地缘群体E业缘群体F趣缘群体。群体的类型不同,其结构形式也不一样。有的社会群体结构严密,角色关系分工明确,如
次级群体即社会组织。有的社会群体结构松散,各个角色和地位
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8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组织含义:社会组织是指为了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具有明确规章制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是正式化的社会群体。9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常见的组织分类(1)根据组织功能的不同来划分(帕森斯:生产组织、政治组织、整合组织)(2)根据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划分(爱桑尼:强制组织、功利组织和规范组织)(3)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来划分(布劳:互惠组织、商业组织、服务组织和公益组织)(4)以组织人数的多少来划分(开普勒: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和巨型组织)(5)以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情况来划分(里特尔:机械组织和有机组织)(6)以组织成员之间的不同关系来划分(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7)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划分(长链组织、媒介组织和集约组织)9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1)根据产业标准划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组织。2)根据组织的性质划分: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国家事业编制的组织和国家企业编制的组织。3)根据组织的功能划分:政治、经济、文化和综合组织四类。9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三、社会组织管理方式(一)家长制的管理方式(二)科层制的管理方式9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一)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在组织管理的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家长制。家长制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点:1)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2)最高领导人或管理者基本上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3)管理行为有较大的随意性;4)分工不明,责任不清;5)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规则,没有明确的组织规范,或者正式规定的组织规则形同虚设;6)任人唯亲,因人设职。家长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它逐渐被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科层制所取代。9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二)科层制的管理方式1.科层制的含义2.对科层制的批评9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科层制的含义现代社会普遍实行科层制管理方式。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组织内部有严格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其主要特征是:1)权力分层,职务分等;2)因事设职,专职专人;3)量才用人,法理权威;4)规章成文,按章办事;5)公文往来,言行有据。9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对科层制的批评
组织既然是为了某些目标而服务的,那么一个组织是否能达到目标,便是组织管理的中心问题。韦伯论述的科层制的优点属于理想型,它是科层制在一种最佳状态下的理想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科层制组织达不到这种理想状态。科层制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弊病,受到了其他社会学家的批评。9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韦伯指出,科层制也是对人类活动的束缚。科层制有合理的成分,但是它会带来个人人格的丧失,人成了组织的工具,从而被异化。现实生活也证明,科层制在带来了组织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文牍主义、官僚作风、效率低下等问题。韦伯把这称为“理性的牢笼”。他认为理性的反面就是非理性,人们追求理性的组织,但是却被理性的形式所限制,从而出现组织对人的异化。9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制度涵义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在我国,制度一词有特定的含义,“制”是制约或控制,“度”指限度。社会制度主要是根据一定的社会价值而设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机构与设施。社会制度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对人制约的重要力量。社会制度的几种含义:9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制度的几种含义1)指社会形态,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家庭制度等。3)指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2)指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如,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奖金分配制度等。在以上三个层次的社会制度中,社会学研究一般着重于第二种涵义的制度。10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概念系统:指一切社会制度都有一套概念所组成的理论基础来说明自身的目的和价值。它是社会制度的灵魂。——规范系统:是指一切社会制度中都包含着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规定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系统:是制度运行并发挥作用的保证,它主要起着制度的组织实施作用。组织的构成和效能如何,对制度功能的发挥关系极大。——设备系统:是制度运行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如果没有一套物质设备,制度就发挥不了它的作用。10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概念系统观念原则是社会制度的核心。观念原则的内容是关于该社会制度的目的和宗旨,是一项社会制度所确立的根据和人们应当接受的理由。具体表现为一些抽象的社会学说、社会理论和社会思想。一种社会制度可以从观念原则出发,建立起整套的规范体系,并设立与之相适应的机构和设施,从而日臻完善和发展。10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如我国的经济制度在我国40多年的历史发展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改革前,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倡导大而公的观念原则;改革后,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以公有制为主的经济原则,经济制度随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观念在人们心目中的深入,从而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总之,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与之相对应的观念原则。10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规范体系社会制度的规范体系是指社会制度中包含的一整套行为规则,用以规范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家庭制度中规定了结婚的条件和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教育制度中规定了教育方针和教育过程的各种学制、考试、升级、毕业等规则。所有这些都是以一定的行为模式来规定和限制人们的社会行为。10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制度的规范体系既包括一些不成文的社会约定,如社会的风俗习惯、传统惯例、道德伦理等,还包括一些成文的规则、规定,如准则、章程、条例、法律,等等。社会制度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社会制度不再能够满足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变化的。10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组织系统只有观念原则和规范体系,社会制度还仅仅是一个空架子。社会制度的实际作用是通过组织活动来实现的,社会组织把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集中在一个被赋予特定目标和职能的组织中,组织通过对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来体现社会制度的协调和规范的功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10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组织机构的结构和效能,对制度的功能的发挥关系极大。一种社会制度顺利运行,除了必须有一套概念系统和规则系统外,还必须有一套与一定的制度相适应的、高效率的组织系统。当原有的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制度变革的要求的时候,当组织的工作效率低下的时候,对组织系统的改革就成为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10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4)设备系统设备系统即物质手段。如果没有一套物质设备,制度就发挥不了它的作用。设备系统包括实用的设备和象征的标帜两种。实用的设备指工厂的厂房、机器,学校的教室、教具,教会的教堂,等等。象征的标帜如国家的国旗、国徽,政党的党旗,军队的军旗,企业的商标等等。象征标帜代表着一个社会组织、一种制度的威严和力量,起到树立组织形象,团结成员,激励成员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往往是实用的设备起不到的。10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4个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社会制度的这4个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任何一个健全的社会制度都必须有观念原则的指导、明确的规范体系、完善的组织系统和相应的物质设备。所以,制度的建设包括这4个方面的共同建设。此外,社会制度的4个构成要素的发展有时是不平衡的,任何一种构成要素的落后都会影响到整个制度功能的发挥。10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我国的社会制度分类1)根据社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把它分为本原制度和派生制度两种类型。前者指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如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等。后者指建立在本原制度基础上的其他一切制度,如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等。2)根据社会制度的具体性质和作用范围,把它分为经济制度、家庭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科学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11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用以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它指导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保障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持续进行,从而维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2)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的规定;3)对社会经济运行中交换活动的规定;4)对市场运行的规定;5)对经济活动中相互承诺的规定等。11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家庭制度家庭制度是关于家庭的性质、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套规范体系,是整个社会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家庭制度包括婚姻、生育、财产分配、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等制度,这些制度维系着家庭生活和家庭生活共同体的延续,也维系着整个社会的秩序。现代社会的家庭制度一般由民法明文规定,同时还辅以社会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公众舆论等形式作为补充。11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与政治权力相关的规范体系,广义的政治制度包括狭义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国体和政体。鲜明的阶级性是政治制度最根本的特点在现代国家中政治体制中还包括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和司法制度。政治制度的主要功能是:1)规范社会秩序;2)管理公共事务;3)维护阶级统治利益等。11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育制度教育是一个人或一群人把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有意识地、系统地、正规地传授给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过程。教育制度是针对这一过程而设立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它包括对这一过程确定的原则、设立的规范体系和组织体系、设备设施等。教育制度与其他制度相比有其独特的地方,它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是:1)传授科学文化知识;2)实现社会化;3)文凭功能;4)社会选择功能等。11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宗教制度宗教制度是人类有组织的信仰及相应的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它由神圣崇拜物、信仰体系、宗教仪式及组织设备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社会学研究宗教并不过多地涉及宗教的具体内容,它主要侧重于研究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与人类社会生活条件、宗教与社会稳定及变迁之间的关系等。作为一种派生性的社会制度,宗教的功能是极其复杂的,美国宗教社会学家奥戴分别论述了宗教的正功能和负功能。11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宗教的正功能1)宗教提供支持和慰藉,并因此有助于支撑既定的价值观和目标。2)宗教提供情感上的安全、认同感,并在诸多观念的冲突中提供一种固定的参照点。3)宗教使规范神圣化,并将群体的目标提升到个体的目标之上。4)宗教为对现存的社会模式的批判提供作为其基础的标准,这是宗教的先知功能。5)宗教使社会秩序合法化,为社会秩序提供稳定性,并且经常帮助维系现状。6)宗教在人的成长中……教育作用。11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宗教的负功能1)宗教可能会通过使被压迫者屈服而阻挠对不义的抗议。2)宗教使规范与价值观神圣化的功能可能会阻挠知识的进步。3)宗教借助于其守成(保守)主义可能会妨碍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4)宗教的先知功能会导向乌托邦主义和对变迁的不切实际的期待。5)宗教使个体依附于群体,有时会促进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冲突,妨碍了相应的调适。6)宗教会产生对宗教组织与领袖的依赖,并因此而妨碍人的成熟。11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变迁定义:是指由社会结构与功能上的演变而引发的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特点(与社会进步的不同):多向性——进步、发展;停滞、倒退不带有价值判断的成分,而只是一种事实陈述,对复杂而形式多样、性质各异的社会变动的客观描述,无所谓善恶、对错。社会变迁并不直接意味着社会进步11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能够发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社会治安情况恶化,离婚率持续上升,交通堵塞,住房紧张,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等。所有这一切社会问题,都严重威胁着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因此,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治理,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11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什么是社会问题在社会学界,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一些社会学家强调社会问题的公共性质。1、美国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在其《社会学的想象》一书中指出,社会学家首先关注的是公共问题。公共问题是危害整个社会的问题,它往往包含了“社会体制中的一种危机”。他举例说,当一个人失业时,我们可以考察他的性格和技能,以减轻他的苦恼。然而,当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失业时,一个公共问题便产生了。这就要求我们对社会的经济体制乃至政治和社会体制进行调整。因此,米尔斯实际上认为,只有那些对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的问题才是社会问题。12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社会学家弗斯卡皮蒂,《美国社会问题》认为,一个公众问题要成为社会问题,还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大部分人必须认为是社会问题,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状况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实(犹如几个世纪前的贫穷),那就不是社会问题;第二,大部分人或者社会上一些重要成员必须相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社会行动加以解决。弗斯卡皮蒂总结说:“社会问题包括客观情况与人们的主观认定两个方面。”他认为,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种社会现象,有些人认为是社会问题,有些人则不认为是社会问题。什么是社会问题12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综合定义所谓社会问题指由于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失调,导致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社会许多成员的关注,可以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说,某一问题构成社会问题的必要条件是:①必须有一种社会失调现象;②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③这种失调引起社会许多成员的注意;④这种失调可以通过社会力量予以解决。什么是社会问题12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材简洁定义广义定义:为了社会有机体能够健康、高效低运行,维持其在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狭义定义:社会问题是我们没有解决好我们所说的广义问题时所出现的问题,它的存在影响了社会健康地存在和发展。什么是社会问题12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问题的特征定义:指社会问题本身具有的性质或特性。1.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社会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存在的广泛性。特殊性:虽然社会问题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性,但各个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社会问题,即使是相同的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也具有不同的表现。12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潜在性与爆发性潜在性: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社会问题就已经存在了,但不为社会所知觉,有时虽然有少数人敏锐的觉察到社会问题的存在,但他们的观点并不为社会所认可。爆发性:指潜在性社会问题在不知不觉中破坏干扰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这种破坏和干扰是缓慢进行不断积累的,期间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2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复杂性和破坏性复杂性:表现在社会问题原因的多样性、表现形式的变换性和其引发结果的深刻性、持久性、全面性,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并且常常是几个社会问题同时并存,互为因果。破坏性:指社会问题对社会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威胁、损害等破坏性作用。12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控制的源起:最早提出“社会控制”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1901年出版《社会控制》。罗斯认为,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人的动物本性的控制,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他认为,在人的天性中存在一种“自然秩序”,包括同情心、互助性和正义感3个组成部分。人性的这些“自然秩序”成分,使人类社会能处于自然秩序的状态,人人互相同情、互相帮助、互相约束,自行调节个人的行为,避免出现因人与人的争夺、战争引起的社会混乱。但是,罗斯为美国社会设想的这种“自然状态”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大规模移民所否定。社会控制12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对社会控制的不同理解60年代以前,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曾在美国风行一时。此后,社会控制的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和充实。但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把社会控制理解为社会或群体为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约制过程;狭义:把社会控制理解为社会或其群体对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所采取的限制措施或限制过程。12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广义的社会控制或许更合适因为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大多数人是遵纪守法的,背离社会规范的人只是少数,采用广义的解释可以使社会控制这一概念更具涵盖力。因此,社会控制的目的是要维持社会秩序,它从积极方面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指导,使人们明白社会的各种规范,懂得为什么和怎样去遵守社会规范,进而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而从消极方面则是对违反和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进行制裁,它是一种后置的控制方式。12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控制的定义社会控制就是社会利用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加以约束和限制,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和必要的社会秩序。社会控制的内容包括: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控制,社会各种组织对其成员的指导、约束和制裁,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13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控制的作用社会控制是社会秩序的保障阶级斗争功能弱化,维持社会秩序功能强化社会控制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途径人与社会的矛盾通过社会控制来约束、教育和引导,达到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统一。为达到这个统一,社会控制首先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要求个人和群体的行动必须服从社会整体的要求。13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控制的分类宏观控制:就是对整个社会的进程与结构的控制,也就是从整体上来把握协调社会的各个部分,从而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平衡的正常运行机制。微观控制:指在社会活动的微观领域进行的社会控制。13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控制的分类直接控制:指控制者直接约束被控制者的行为。间接控制:指控制者与被控制着之间不发生直接的关系,而是通过某种中介来对被控制者产生影响。13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控制的分类个人控制:指一个人利用权力或威望来影响他人行为的过程。被控制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团体控制:指两个以上的人共同运用他们拥有的权力来控制别人或整个团体。13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控制的分类有组织的控制:指有系统的、按组织机构进行的控制。无组织的控制:指不按特定的系统、不是由组织机构来进行的控制。无组织的社会控制负担着大量有组织控制所不能完成的职能。13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控制的分类积极控制:又叫软性控制,指的是鼓励被控制者,而使其内心产生某种行为的控制方式。积极控制是建立在个人顺从动机的基础上的,即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到这样做是对的。消极控制:又叫硬性控制,是指禁止或限制被控制者,使其不能做某些事,或不产生某些行为的控制方式。13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家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13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调查对象的选取文件方法及其特点访问方法及其特点13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
概念: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问卷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应用领域:调查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有:社会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学术性调查。13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调查对象的选取简单随机抽样
这是随机抽样的最基本形式。其做法是:先将总体每一个成员进行编号,然后将这些号码写在一张同样的小纸条上,放在纸盒或口袋中搅乱,再从中任意抽取,直到抽够预定数目。这样,有抽出的小纸条上的号码所对应的成员所组成的就是一个随机样本。(抽签法)14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距抽样等距抽样又称系统抽样,其做法是:先将总体中每一个成员进行编号,构成抽样框,然后计算抽样间距,计算方法是用总体规模除以样本规模,即D=总体规模/样本规模;然后在第一个间距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号码;最后从这个号码开始,每隔一个间距抽取一个。分层抽样这种方法是先将总体中的成员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成几个小总体,然后从每一个小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小样本,最后将所有小样本合起来,构成原总体的一个调查样本。14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整群抽样整体抽样与前几种抽样方法的唯一区别在于它的抽样单位不是单个的成员,而是一群成员。这种方法显然比前面的方法简便,但代表性也相应降低。多段抽样整个抽样过程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分为几个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的抽样单位和总体均不相同。142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问卷方法及其特点问卷类型和结构类型:根据填答或使用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即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基本结构: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其他资料。问卷设计设计原则:把为被调查者着想作为问卷设计的出发点,对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卷的设计工作。问卷由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等构成。143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问卷法的优缺点优点: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在广阔范围内,对众多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便于对调查结构进行定量研究;匿名性;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缺点:面向设计的问题问卷调查比较难;调查问卷设计难,调查结果广而不深,它只能获得书面的社会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缺乏弹性,很难作深入的定性调查;问卷调查经常采用由用户自己填答问题的方式,所以其调查结果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和有效率难以保证。144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4)访问方法及其特点类型:根据访问的控制程度,可分为结构式访问与无结构式访问。根据访问对象的多少,可分为集体访问、个别访问和德尔菲法。根据交流方式划分为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阶段:准备阶段:选择和确定适当的访问方法,设计方案,准备工具进入访问:请求和第一批问题访问控制:提问控制、表情控制、动作控制结束访问:尽量自然,不要太突然145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访问调查法的优缺点优点:调查资料的完整性和较高的回答率;能保证资料较高的质量;可以使用较复杂的问卷。缺点:费用高,时间长;匿名性差;干扰因素多。146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2.实验法概念:实验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基本目标: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基本要素:实验组和控制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实验设计大致可分为两类:简单设计和多组设计。147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实验设计,它设计没有控制组,仅有一个实验组,其模式如下图:
它假定自变量的影响可以通过比较后测(y2)与前测(y1)的差异(de)来考察。这种设计一般在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外部因素不会对实验产生影响即U=0时才采用,否则,它无法区分因变量的改变(de)有多少是自变量引起,有多少是由其他无关变量引起的。148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传统实验设计这种设计也叫做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这种设计包括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其中实验组的安排和上述设计相同,而控制组只进行前测与后测,不给予实验刺激,其模式如下图:149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仅有后测的设计这种设计是采用两组无前测的实验模式,其模式如下图表示:
这一种设计中,实验对象一般是随机抽取和随机分派的。在实验组引入自变量之后,同时在两个组测量因变量。由于不进行前测,所以排除了前测与实验刺激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因此,对于特定实验来说,这种模式比之前两种具有更高的效度。150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法的优缺点优点:能够确立因果关系,花费较少,易于重复,控制能力强。缺点:缺乏“现实性”,样本的缺陷,实验人员的影响、伦理及法律上的限制。151社会学常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观察法观察法就是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系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岁月个性说说心语
- 税务师考试《税法二》基础备考题附答案
- 建筑工长岗位职责
- 《后员工管理》课件
- 《成语归类大全下》课件
- 《LED再次培训》课件
- 《灵芝栽培技术》课件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山西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保险公司培训课件:会议经营
-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含答案解析
- 4 15《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人教版
- 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学习评价课件
- 格力多联机系列can通讯协议第五代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新生入学适应课件
- 初中学生职业人生规划课件
- 胸痛单元建设课件
- 介入并发症应急处置预案与处理流程图
- 干、湿空气密度的计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英文版)
- 202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辅导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PETS5历年真题(口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