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明清通史_第1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明清通史_第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明清通史_第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明清通史_第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明清通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

——明清一、阶段特征综述

明清(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继续发展时期。封建经济达到顶点,但也逐渐开始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同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古老中华文明呈现出繁荣与危机并存的特征。(专制强化,制度衰落)(新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传统自然经济仍占主导)(新民主思想出现,但理学仍主导;传统科技仍发展,但未转向近代)

1.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2.经济: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经济总量仍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与西方相比发展缓慢,已落后于时代潮流。3.文化:承古萌新,传统科技仍居世界前列,但近代自然科学未获发展,中西差距拉大;儒家发展为带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文艺深刻反映封建制度衰落。4.对外关系: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妨碍海外市场扩大,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正常发展,中外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背离工业文明潮流,制约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并开始遭侵略。(开放转封闭;强势转弱势)历史时空定位时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形态(1)明朝

①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______,权分六部,秦以来一直实行的________宣告结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它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2)清朝

①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______,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

三足鼎立,扩大皇权。

②雍正帝设立_______,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③明清时期实行__________,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严重阻碍科技、思想文化的发展。丞相宰相制度内侍机构南书房军机处八股取士1、政治上:明清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二、通史知识整合

(1)农业生产:玉米、___等高产农作物引进和推广,广泛种植,

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并促进资萌产生。

(2)手工业生产

①生产方式:明中叶以后,__________超过官营占主导地位;

一些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____________。

②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闻名中外的粉彩和______。

(3)商业

①货币经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________日趋活跃,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

②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大量进入____,棉花、茶叶、甘蔗等

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

③工商业市镇:明代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______市镇大量涌现。

④商帮:______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4)政策:对内继续推行________政策,对外实行“____”和

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甘薯民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珐琅彩2、经济上:明清传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滞后商业资本市场工商业区域性重农抑商海禁(1)思想①王阳明心学:其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认为“良知”就是

“本心”和“理”,主张克服私欲,“________”。②李贽主张破除对____思想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________③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政治上反对________,提出限制王权、

倡导言论自由;经济上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出“________”的思想;思想上提出“________”思想,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乎国计民生。(2)科学技术①《________》系统地总结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②《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

徐光启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3)文学艺术①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

有《________》《水浒传》《西游记》《______》。②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代表作有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________》。③京剧: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____、____等

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发明本心致良知孔子个性自由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经世致用3、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思想与科技文化的继承发展本草纲目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三国演义红楼梦墨兰图昆曲秦腔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三、整合拓展1、政治方面: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1)特点

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如监察制度、选官制度、行省制度等都体现继承性的特点;

而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则是一种新发展。

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加强、八股取士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③体现时代特征。

专制达到顶峰,并走向反动,反映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点。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三、整合拓展

1、政治方面: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1)特点

(2)影响①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经济:能有效集中各种资源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和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民族关系:有利于民族大融合,促进各地区经济、

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④对外关系:有利于集中资源反击侵略,维护国家利益。

①经济:君主专制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商品经济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专制统治剥夺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

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

阻碍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

④对外关系:造成闭关锁国,阻碍西学东渐,导致落后。积极消极(主要是中央

集权促进)(主要是君主

专制导致)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三、整合拓展

1、政治方面: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1)特点

(2)影响

(3)复习备考:要注意多角度命题:

①注意把握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特点,

分析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②纵向:(联系秦汉、唐宋时期的措施)

理解不同历史阶段强化皇权的措施、特点,分析比较异同,把握其强化皇权的规律性和特殊性。③横向:(与同时期西方对比)

凸显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巨大差距。1、[2014

新课标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逐渐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2、[2014大纲卷]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的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3、

[2014·海南卷]《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4、[2014·四川卷]读下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时期秦汉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

5、[2014·安徽卷]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回答: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

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①东西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②东西双方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而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三、整合拓展

1、政治方面:

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贵族政治)夏商周时期,形成以血缘等级关系为核心的奴隶主贵族政治。

王权日益集中,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步加强,但尚未形成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战国时期,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萌芽。秦朝、两汉、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经历

形成、发展、完善、巩固、强化的演变阶段,成为贯穿始终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3)演变趋势:

①宗法制血缘贵族政治到中央集权行政官僚政治,统治阶层下移;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加强;

③地方权力日益向中央集中,相权日益削弱、至消失,君权强化;

④行政机构日益完善、庞大。6、[2014·江苏卷]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

宣读的“敕书”。(3分)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作为身边近臣;设置新机构,让他们参与国家大事;令其诘难大臣。说明: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劝谏皇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职责:说明:讨论历代盛衰原因以供借鉴;替皇帝起草诏令;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总揽、独尊)。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三、整合拓展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1)对古代经济政策的正确认识

①重农抑商政策:

从战国时期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对政治、经济、思想观念及价值观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则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明清“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产物。这一政策的实行阻碍明清时期

的对外贸易往来,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导致封建统治者闭目塞听、盲目自大,阻碍西学东渐,

丧失追赶先进工业文明的机遇,

制约古代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经济方面2.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1)相同点①形成根源:都是由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

②根本目的:都是统治者为维护封建统治采取的政策。

③特点:都具有压制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④危害:都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2)不同点

①持续时间:重农抑商始于战国时期,贯穿封建社会始终;

闭关锁国实施于明清时期。②主要目的:重农抑商主要为了征收赋税和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

闭关锁国主要为了防范人民的反抗和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③主要内容:重农抑商主要是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

采取重征商税、限制商业活动和歧视商人的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是禁止私人出海贸易和限制外商入华贸易。④影响:重农抑商在封建社会前期,实施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

但后期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闭关锁国政策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限制中国

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三、整合拓展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3)高考备考:(1)高频考点:

明清时期农产品商业化,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出现,

区域经济分工,资本主义萌芽,以及重农抑商、“海禁”、

闭关锁国等政策等知识点。考题大多以新材料的形式呈现,

考查分析理解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复习备考:

①注意商业发展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及生活方式、

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内在联系;

②注意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对商业发展、

外贸及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③要中外关联,把当时的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相联系,

理解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力量的对比迅速逆转的根本原因。7、

[2014江苏卷]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8、[2014福建卷]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判断有误是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9、

[2014海南卷]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10、[2014·大纲卷]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11、[2014新课标卷Ⅰ]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外贸中居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进口货物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统治12、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期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A.“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

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三、整合拓展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3、思想文化:

1)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出现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

①经济: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②阶级:商品经济发展使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

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③思想: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束缚思想。

④政治:统治者强化专制统治,封建统治走向腐朽。

(2)启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古代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发展演变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决定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三、整合拓展

1、政治方面:2、经济方面:3、思想文化:

2)明清之际反封建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异端”李贽,指出儒家经典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封建专制。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

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

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1)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出现的原因及启示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三、整合拓展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3、思想文化:

1)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出现的原因及启示2)明清之际反封建进步思想的特点3)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1)演变过程:春秋战国创立与发展、西汉改造与独尊、

宋明转型与成熟、明清之际批判与继承。

演变原因:是由时代政治、经济特征决定的。

(2)主要构成:自汉武帝至清末,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教权术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奠定封建社会治国思想基本格局。(3)长期主流的原因:一方面其思想内涵适应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其强调的社会责任感,能随时代需要而不断调整变化。(4)正确态度:儒学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仍有重要的价值,其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反对对传统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的极端倾向,充分发挥儒学的现代价值。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三、整合拓展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3、思想文化:

1)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出现的原因及启示2)明清之际反封建进步思想的特点

3)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4)复习备考:①注意从时代背景角度理解其主张、特点;②区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主张的异同;③将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西方的启蒙思想进行分析比较。1.相同点:这两种思想分别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深刻批判,即都是反封建的。2.不同点: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有限;而法国启蒙思想彻底批判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提出了“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蓝图,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17~18世纪的东西方,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同时期的西方:西方的崛起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专制,通过立法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的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经典力学创立、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中国西方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国际关系4、16世纪前后—1840年中西方对比中国继续徘徊在落后的传统农耕文明;西方确立并巩固先进的近代工业文明。总体特征:具体表现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工业革命推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商品经济发达专制统治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日益腐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逐渐确立,法治取代人治,成为最高准则,民主化、法制化成为主流传统科技虽发展,但未迈入近代;虽出现民主思想,但理学占主导;农本商末思想根深蒂固;近代科学产生发展,形成体系;三次运动促进思想不断解放,逐渐向科学化、理性化发展;自由主义成为主流思潮;虽然江南出现大量小城镇,但农业人口占仍占绝大多数;封建纲常将臣民社会不断固化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化加快;传统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迈进,自由、平等、法制等理念盛行虽然仍维系传统的朝贡体系,在东亚处于优势地位,但闭关锁国政策却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并开始受到西方侵略实力强大的资产阶级通过殖民扩张和商品输出,推动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并逐渐建立条约体系。

(1)高考命题: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象折射的历史阶段特征是的重点。命题切入点多从某一方面的现象切入,如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及其影响、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及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等现象,综合考查学生对某一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的理解认识。(2)复习备考:

①要把握明清时期某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象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②要注意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

③要注意适当中外关联,理解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与同时期西方的差异。

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13、[2014·福建卷]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

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14、(2013·新课标Ⅱ卷)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15、[2012全国卷]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