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怎么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定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对近代中国国情的正确判断和对中国革命特征的正确把握,而且还来源于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主要内容新民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基本纲领是总路线的具体化基本经验是革命新道路总结(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怎么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近代中国基本国情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1.近代中国国情
《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1894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概括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六个主要特点:
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袁世凯与列强公使的合影袁世凯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
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1901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占领故宫时的情景
第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江淮一带饥饿的农民逃难的灾民长江洪水暴发后的灾民
由此可见,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国情的突出表现就是:外无民族独立,内无人民民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贫困,国力衰微,经济文化极端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中国人民遭受的是双重的剥削和压迫,帝国主义是造成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以杀人为乐的日军军官。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俄军正在砍杀中国老百姓。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华民族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了日军“片桐部队”的两名军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杀人比赛的消息。日军正在刺杀无辜的中国青年最主要的矛盾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袁世凯批准的“二十一条”文书。“二十一条”签约现场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蒋介石军队屠杀革命党人蒋介石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人民为完成历史赋予的两项基本任务开展了前赴后继、坚苦卓绝的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有识之士发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主张改革社会,学习西方。旧民主主义革命
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中的实力派人物则倡导“洋务运动”,直接引进西方的近代生产力,以实现“自强”和“求富”。旧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阶级掀起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革命‘,试图用革命这种激烈的斗争方式挽救民主危机。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一场旨在效法西方制度,自上而下的和平改良的维新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不久,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他的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民生富裕的愿望,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战斗的口号和团结的旗帜,有利地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1年(旧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自从阶级革命党人占领武昌,革命迅猛震动全国。各地纷纷宣布脱离请政府而独立。革命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形成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民主革命
先行者孙中山旧民主主义革命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孙中山和宋庆龄旧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图为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总统旧民主主义革命袁世凯登基旧民主主义革命123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因此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戊戌变法失败的事实告诉我们,要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仅仅靠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是不可能的,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在具有革命性的同时,还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
总之,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旧民主主义革命(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三大
二大四大
1926年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进行了艰辛探索。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对这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及理论概括,在遵义会议以后,中国民主革命开始再次走向胜利。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对这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及理论概括,在遵义会议以后,中国民主革命开始再次走向胜利。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第一阶段(1921年—1927年)理论萌芽时期第二阶段(1927年—1937年)初步形成时期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提出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思想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第三阶段(1937年—1945年)理论成熟时期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总结新民主义革命法宝和纲领总结军队、根据地、党的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第四阶段(1945年—1953年)理论成熟时期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思想系统论述人民主专政思想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出政权的论断
论述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三大法宝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纲领革命道路(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对象
3.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总路线的内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手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的途径、手段等内容的基本概括,是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总纲,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总路线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对象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
毛泽东(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37年日军炮轰宛平城日军进攻长沙(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对象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慈禧袁世凯(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对象官僚资本主义——直接与帝国主义封建地主相勾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蒋介石军队屠杀革命党人蒋介石(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对象反官僚资本主义不是一般反对资本主义中国资产阶级只包括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买办性——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封建性——与地主阶级相互勾结垄断性——大资产阶级垄断市场反官僚资本主义原因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反对主要敌人不同大革命时期:反对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反对国民党新军阀;抗日战争时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反对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对象工人阶级——最基本动力、最进步阶级农民阶级——革命主力军,可靠同盟军小资阶级——私有的劳动者,动力之一革命动力民资阶级——具有了两重性,力量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新式工矿分布示意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资产阶级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软弱性”“软弱性”表现在政治上是没有地位,经济上实力薄弱。“软弱性”导致“妥协性”两面性是指“革命性”和“妥协性”因为两面性,对待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首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1)民主革命领导权的转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民族资产阶级无法完成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优点: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有利于组织团结,有利于思想传播和形成革命力量;容易与农民结成亲密的同盟。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2)无产阶级政党实现领导权的条件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并给予政治教育。(3)关于领导权的政策策略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创建革命武装;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性质:
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理解一: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二: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理解三: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旧民主革命的联系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领导权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范畴资产阶级革命范畴无产阶级革命范畴革命指导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革命目标和前途资本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1)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2)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3)“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和“无间断”革命理论的错误倾向(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毛泽东: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上海人民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1)毛泽东: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区别:革命性质不同
A.性质不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B.对象不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C.任务不同: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D.目的不同: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联系:必要准备;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一次革命论”主要观点:主张把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把两个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错误:只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区别。王明(3)“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和“无间断”革命的错误倾向主要观点:坚持要在两个革命阶段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等将来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错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绝对割裂开来,只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联系。
陈独秀(3)“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和“无间断”革命的错误倾向“二次革命论”(3)“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和“无间断”革命的错误倾向主要观点: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已经必然要超越民权主义的范围,必然要彻底解决民权主义任务,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道路。
错误:脱离了中国国情,否定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无间断”革命中国革命前途问题的总结毛泽东:“两步走”—先民主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王明:“一步走”—民主主义革命陈独秀:“三步走”—民主革命、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瞿秋白:“一步走”—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贡献第一,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第二,明确肯定了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第三,农民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和最可靠的同盟军。第四,把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第五,阐明了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第六,指明了中国革命的目标。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在七大的报告《论联合政府》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国家制度(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要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行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以扫除封建的剥削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发展农民的个体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官僚资本不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积累起来,而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在从事金融和商业投机的过程中,在掠夺广大劳动群众和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不但不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相反,却严重地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官僚资产阶级,便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没收官僚资本带有双重性质由于官僚资本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它带有封建性、买办性,因此,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官僚资产阶级,带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但是,由于官僚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它们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没收官僚资本又成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端,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
(1)从经济上看,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是一个进步。(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拥有者民族资产阶级也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际上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的。
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
“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个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其中,国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3页。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共产主义思想在其中居于指导地位。(1)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化,这是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在文化上的表现。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标志。
(2)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
所谓民族的,就其内容来说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就其形式来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对外来文化应该采取批判性吸收的态度。
(3)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
所谓科学的,就是说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际一致的。对于中国封建社会所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化,应采取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的态度。
(4)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
所谓大众的,就是它应该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此,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必须解决好为什么人服务这个根本问题,必须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四、如何评价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李大钊——《土地与农民》。中国浩大的农民群众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参加上国民革命,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对农村工作的早期认识
1.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中国革命形势的低潮
★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遭受严重挫折,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各地工会和农会被查禁,工农运动走向低潮(2)中共的继续探索和奋斗★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成为中国革命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新起点★广州起义:证明了首先夺取中心城市来发展革命已经不可能★根据地的建立
井冈山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央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闽浙赣根据地、洪湖湘鄂边根据地、湘赣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海陆丰根据地等2.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1)“九月来信”: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批评了“城市中心论”的思想
提出了一条红色政权巩固和扩大的路线
强调了坚持农村根据地斗争的意义
1928年10月--1930年1月,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毛泽东与党内“左”倾错误的斗争李立三--指责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反映农民意识”是完全错误的,制定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冒险计划,并要求各路红军“会师武汉,饮马长江”。3、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的完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在革命道路问题上顽固坚持城市中心论。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结束王明教条主义在全党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使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开始为全党所接受.★1936年---1939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与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著作.进一步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这条新道路就是: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1.中国革命发展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1)建党初期和革命初期,我党照搬“城市中心论”。1921年毛泽东去安源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至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认识: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走巴黎公社的道路,按十月革命具体模式即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2)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广州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南昌起义1.中国革命发展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
1928年《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1938年《战争和战略问题》提出“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思想2.新道路理论的依据和内容(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依据第一,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第二,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①必要性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反动派严密地控制着城市,而农村相对控制薄弱。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②可能性(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依据2.新道路理论的依据和内容第一,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的根本条件(客观条件)。经济不平衡:地方性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政治不平衡:国内处于军阀割据与混战状态。“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新老军阀割据示意图第二,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客观条件)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客观条件)第五,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主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主观条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新道路理论的形成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1930年1月(1)工农武装割据的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须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密切的结合起来。第一,土地革命是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基础,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3、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基本内容)土地革命时期的标语口号苏维埃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证书第二,武装斗争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主要支柱,是中国革命的最高形式。第三,根据地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依据,也是进行革命战争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战略基地。苏区领导人苏维尔第一次代表大会(2)关于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毛泽东明确指出:那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第一,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第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第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4、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实践和理论意义5.对新道路理论的评价①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从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②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③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才能最后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1)新道路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第一、该理论的创建,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第二、该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中国革命获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第三、该理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第四、该理论的形成,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不仅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而且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5.对新道路理论的评价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1.概念统一战线就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简要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①中国社会阶级构成的特殊性②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尽可能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利用一切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可能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谁不懂得这一点,谁就是丝毫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丝毫不懂得现代的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可能性: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无产阶级大地主大资产阶级(1)国民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1927年7月)3、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实践共同的纲领:新三民主义党内合作方式:中共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一个政权形式:国民党四个阶级的政治联盟: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黄埔军校(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年—1935年12月)土地革命初期: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土地革命后期:党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条件下重建统一战线,同时,争取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走进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西安事变。(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7月—1945年8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中共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性两党两军两政权无共同组织纲领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年8月—1949年9月)抗战胜利后,由于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发动反革命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农、小资、民族资,绅士、爱国、少民、侨在内的广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其特点是“如此广大,如此巩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的制订和通过,表明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二)实行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工人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2)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的联盟2、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三)贯彻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武装斗争(一)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不是可以放弃其它斗争形式。
开展其他各种非武装斗争形式(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等)必要,其他形式的斗争要紧密配合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
胡底:曾任国民党特务机关设在天津的分支机构长城通讯社社长
钱壮飞:曾任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机要秘书李克农:曾任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在上海设立的特务机构特务股股长
(二)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
1、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即坚持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1)1927.9,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地位。
(2)1929.12,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
4、人民军队的民主制度:三大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
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生产(筹款),做群众工作3、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原则(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1、人民战争的思想☆人民战争是特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依托,,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有其他斗争形式相配合,实行灵活机动战略战术的全民战争。
★兵民是胜利之本华北民兵攻克日军据点阜平县人民武装自卫队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后方开展大生产支援朝鲜前线民工正把弹药运往前线支前担架队解放军打到哪里就把粮食推到哪里★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必须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根据地军械修理所
加工军粮送前线2、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积极防御,又称攻势防御、决战防御,是为了反攻或进攻,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进攻之敌的防御。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积极防御是通过“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实现的。之后提出了“诱敌深入”。抗日战争时期: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解放战争时期: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核心思想: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总的战略方针。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3、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4、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相结合的作战形式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形式,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1927——1930年间,游击战是各个根据地红军的主要作战形式。1930——1937年间,基本作战形式为运动战。抗日战争战略防御、相持阶段主要是游击战,后期主要是具有正规战争性质的运动战,在解放战争时期则主要是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的特殊地位“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破袭战围困战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青纱帐里的八路军水上游击队党的建设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建设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不长,缺乏足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加上苏联和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关系,党内长期存在教条主义倾向。原因之二:长期恶劣的战争环境,使党的干部和党员普遍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原因之三: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落后的基本国情造成了党员队伍构成成分的特殊性。(一)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过程
1、萌芽时期(党的幼年时期(1921.7-1927.7))确定了党的性质、基本纲领和组织原则2、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与左作斗争,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党在村落的组织,因居住关系,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同时就是家族会议。在这种情况下,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
“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
——《井冈山的斗争》《毛选》1卷74页,77页
“在党员成分上,农民占百分自七十五……要继续改造党的组织,尤其要坚决的反对小资产阶级的意识。”
——周恩来《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其中一部分题为《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比较全面地从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方面解决了党内主要成分是农民党员,长期生活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党的建设问题,着重强调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标志建党理论的基本形成。
1930.5《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路线,提供理论基础。1935年1月,遵义会议,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在军事上和组织上批判并战胜党内费无产阶级思想。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两个先锋队”3、系统展开达成熟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1938年10月,六界六中全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党的建设的目标: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花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工程;三大法宝。1942年延安整风,思想建党的方法:著作学习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整风形式。党内斗争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45年,七大,《论联合政府》,三大优良作风。同一时期,干部路线“任人唯贤”,干部标准“德才兼备”,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全面发展。4、解放战争时期,继续发展。体现在组织建设方面1948年1—9月《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关于健全党委制》《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
革命胜利前夕1949.3,七届二中全会,执政党建设问题。(二)党的自身建设的特殊环境1、有利条件●党的建设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一开始在主观上就是按照列宁的原则和道路进行的”,因而党在思想上、组织上“都没有受到欧洲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的影响”。
——刘少奇:《论党内斗争》(1941年7月2日、3日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的讲演)中国无产阶级的阶级特点:
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共有的阶级特点
自身特殊的优点●党的建设有一个良好的阶级基础
“在这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以后又有新的发展”。
——邓小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21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党有完整的建党理论2、特殊困难●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
“各项小资产阶级成分,构成广大的人群,他们一般地能够参加和拥护革命,是革命的很好的同盟者,故必须争取和保护之。其缺点是有些人容易受资产阶级的影响,故必须注意在他们中进行革命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许多同志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党的理论准备不足
由于革命形势的成熟,党成立后立即投入革命斗争,“无暇来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与斗争经验的总结”。
刘少奇:《答宋亮同志》(1941年7月13日)
在当时的情况下,许多党员没有文化。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制度相当完备,封建统治相当残酷。虽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彻底的反封建斗争,但是,封建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仍然不是很容易肃清的。●封建主义影响比较严重
由于马、恩、列等诸位领袖都是欧洲人,在他们的著作中说到中国的事情并不多,“而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和欧洲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比,有更大的特殊性。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释中国社会历史实践,并指导这种实践就觉得特别困难些。”
刘少奇:《答宋亮同志》(1941年7月13日)(二)党的建设内容
1、“两个先锋队”思想1935年12月,毛泽东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不但代表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总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瓦窑堡会议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他应该大量吸收先进的工人雇农入党,造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2、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1)必要性农民和小资阶级占多数的国情决定中国共产党同资产阶级的团结合作的需要(资产阶级意图溶解、消灭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建党之初来不及系统学习,故党在革命中的思想准备和理论修养不够,不足以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划清界限)(2)内容和途径内容: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古田会议决议、延安整风)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章为主要内容)途径: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3、党的组织建设(1)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实行先民主、后集中,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2)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干部的选拔上,坚持“德才兼备”的条件和标准;干部的使用上,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干部政策上,关心爱护干部。爱护:指导、提高、检查、犯错时说服;关心非党干部。4、党的作风建设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5、党的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或者说政治建党,党的政治建设(1)二者关系党的政治路线为党内教育规定了基本内容党的政治路线为党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政治路线为党的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党在组织上巩固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党的政治路线使党的发展有了可靠的群众基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2)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的基本途径(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密切结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党的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以增强党的战斗力
政治路线:相对于具体工作路线而言,称“基本路线”;相对于思想路线、组织路线而言,称“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也就是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的具体体现,它决定着党在一定历史时期行动的方向,也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这个最高纲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进过若干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房屋协议模板范本
- 2025女方离婚协议书
- 运动障碍性脑瘫病因介绍
- 表皮囊肿病因介绍
- 质量策划方案20241219
- (案例)标准件项目立项报告
- (2024)冷渣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 2022-2023学年天津四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 重庆2020-2024年中考英语5年真题回-学生版-专题07 阅读理解之说明文
- 《故事新编》之阅读试题
- Part+3-4+Unit+7+Natural+Disasters+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英语同步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3)
- 医务科运用PDCA循环提高危急值管理合格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构美-空间形态设计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道德与法治课堂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汇报课件
- 民法典模考试题及答案
- 二面角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 收款账户确认书
- 全北师大版英语必修一写作+范文
-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15第十六章 输血管理
- 桥梁养护资金保障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