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学第4章_第1页
消费经济学第4章_第2页
消费经济学第4章_第3页
消费经济学第4章_第4页
消费经济学第4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消费水平2/5/20231《消费经济学》第四章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使学生懂得消费水平这个消费经济学的重要范畴,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社会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研究消费水平,对于处理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经济、社会关系,重要经济比例关系,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2/5/20232《消费经济学》第四章本章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理解消费水平的内涵,提高消费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的密切关系。本章难点:理解小康建设中消费水平的各项指标和指标体系。2/5/20233《消费经济学》第四章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第三节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2/5/20234《消费经济学》第四章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本节的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消费水平二、最低消费水平三、合理消费水平四、我国居民消费的巨大变化五、消费水平的差异2/5/20235《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一、什么是消费水平消费水平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消费水平,它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下同)的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它可以用实物表现,如人均多少粮食、猪肉、牛羊肉、食油等;也可以用货币表现。通常所说的消费水平一般是指狭义的消费水平。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2/5/20236《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同样一种消费品,质量(包括档次)不同,所反映的消费水平也有很大差别。更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包括消费质量在内。消费质量就是消费过程中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三者结合所产生的质的规定性,它反映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2/5/20237《消费经济学》第四章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水平,不仅要研究狭义的消费水平,还应该从更广义的角度研究消费水平,即从质的方面研究消费水平,研究消费品的质量,研究消费质量对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程度,探讨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

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2/5/20238《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二、最低消费水平最低消费水平,也有人称之为贫困线。也就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产品(消费品)的最低数量是什么。为了维持最低生活,应该有一定的生存资料。消费水平,除了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外,还应该有一定量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即包括吃、穿、用、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及起码的教育、娱乐等方面的需要。不仅包括劳动者本人的最低生活费用,还要包括维持家庭生活,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2/5/20239《消费经济学》第四章最低消费水平,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生产发展情况而变化的。确定最低消费水平,除了应考虑国民收入的增长情况、考虑整个工资水平外,还应照顾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活条件和物价水平不同,因而在不同地区,最低工资也应有所区别。我国近年来,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2/5/202310《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三、合理消费水平第一,物质生活合理,保证生理上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促进身心健康。合理消费水平,首先要能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第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提高消费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合理消费水平,要有利于促进消费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消费,都有一个适量、适度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个合理的界限。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2/5/202311《消费经济学》第四章第四,合理消费水平,应该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正确处理好生产增长与消费水平的关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第五,合理消费水平,应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自然资源、节约经济资源,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提高收入,扩大消费显然是不可取的,最终会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影响人们生活、生存环境。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2/5/202312《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四、我国居民消费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城乡居民消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贫困到小康,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2/5/202313《消费经济学》第四章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2/5/202314《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五、消费水平的差异尽管我国消费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消费水平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点我们必须重视。对于建立和谐社会,缩小这种差异显得更为重要。

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2/5/202315《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农村居民最高消费与最低消费的差距也在扩大,东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的差距也有扩大之势。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内涵2/5/202316《消费经济学》第四章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本节的主要内容:一、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二、小康社会三、影响小康消费水平的因素2/5/202317《消费经济学》第四章1991年,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组织专家对小康水平进行的研究,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这也是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一、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2/5/202318《消费经济学》第四章(7)城镇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2/5/202319《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二、小康社会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与总体上达到了的小康水平是有区别的:第一,范围不同。

而我们现在要建设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指物质文明建设,还特别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其范围更加宽广。第二,标准不同。

我们已经实现的小康只是一个“基本小康。全面小康新的标准,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要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按这个目标计算,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上收入国家水平。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2/5/202320《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6个方面、25个指标构成。6个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25个指标应达到的目标值为:(一)经济发展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0元(2000年价格);2、第三产业比重≥50%;3、城镇人口比重≥60%;4、城镇失业率≤6%;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2/5/202321《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二)社会和谐5、基尼系数≤0.4;6、城乡居民收入比≤2.85:1;7、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74.71%;8、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80%;9、高中阶段男女毕业生性别比=100%;(三)生活质量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2000年价格);l1、恩格尔系数≤40%;12、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7平方米;13、民用载客汽车拥有量≥70辆/千人;14、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500千瓦小时;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2/5/202322《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四)民主法制15、居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8O%;16、社会安全指数≥100%;(五)科教文卫17、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18、平均受教育程年限≥10.5;19、家用电脑拥有量≥60%(台/百户);2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21、平均预期寿命≥75岁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2/5/202323《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六)资源环境22、万元GDP综合能耗≤0.84吨标准煤;23、森林覆盖率≥23.4%;24、常用耕地面积指数≥100%;25、环境质量指数=100%;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2/5/202324《消费经济学》第四章2011年12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报告显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2010年人均GDP达到29992元,十年间年均增长9.8%。最新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小康社会实现程度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2/5/202325《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三、影响小康消费水平的因素(一)国内生产总值总额及其提高速度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依存于消费基金的多少,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又与国内生产总值密切相关。如果国内生产总值总额大,增长速度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就高;否则就低。(二)人口总量及其增长速度一般说来,人口的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水平就低;人口总量小,增长速度慢,消费水平就会高些。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2/5/202326《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三)精神文明状况人们的教育水平、文化素质、个性修养、道德情操,社会的安全状况、环境状况、生态状况、卫生状况、民主和法制建设等等,都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消费质量,影响消费水平。(四)经济发展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地区之间表现极为明显。城乡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农村的逐步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别必将逐步趋于缩小。我们应特别注重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好了,我国的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2/5/202327《消费经济学》第四章第三节实现小康社会

消费水平的途径本节的主要内容:探讨实现小康水平10个方面的途径:1.加速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提高消费率;3.加速城市化进程;4.加快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差别;5.加速发展农业,着重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6.控制人口的增长;7.加速发展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生产;8.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9.增加并充分利用自由时间;10.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5/202328《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一、加速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直接取决于消费基金的增长,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因此,加速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是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提高消费率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就需要保证积累的适当增长,又要保证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上世纪80年代初超过67%,到2005年下降到52.1%,居民消费率也从53.1%下降到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因此,必须提高消费率。

第三节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2/5/202329《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三、加速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化程度还不高,2005城镇人口还只有43%,如果城镇化比重达到60%以上,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就要高得多。四、加快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差别我国现在地区差别较大,特别是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东部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有的已经比较发达。但西部地区,人均GDP一般在600美元左右,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大西部开发的力度。第三节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2/5/202330《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五、加速发展农业,着重解决“三

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关键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要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必须加快农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六、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消费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口太多,增长太快。因此,必须坚持计划生育,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质量。要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必须花大气力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这是带有根本性、长远的措施。第三节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2/5/202331《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七、加速发展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生产加速发展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生产,是提高消费水平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加速发展农业、消费品工业,调整农业、消费品工业的内部结构,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为消费服务的新兴产业,包括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