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篇 国际商务导论 1第一章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1第二章 国际商务的学习 5第二篇 国际商务环境 6第三章 国际商务的国别制度环境 6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 10第五章 国际金融环境 13第三篇 国际商战略 18第六章 外国市场进入 18第七章 跨国公司的组织与战略 20第八章 全球知识管理 23第四篇 国际商务实施 25第九章 进出口 25第十章 全球生产 28第十一章 全球营销 30第十二章 全球营销 33第五篇 国际商务支持 36第十三章 全球人力资源管理 36第十四章 国际会计与财务管理 38第十五章 全球信息系统 41第十六章 国际商务的风险管理与保险 42全部都是自己整理的!!希望对学弟学妹有用!!!国际商务导论全球化与国际商务历史上的两次全球化全球化:指全球向一个更加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的转变。市场全球化: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成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即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偏好正趋同于某些全球标准,帮助创建了全球市场。生产全球化:从全球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生产要素上的成本质量差异。全球化与外包的联系:现代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将服务外包给别国低成本的提供者成为可能。三个阶段:19世纪末全球化的“美好时代”,1914~1950黑暗的反全球化阶段,20世纪末全球化潮流复兴阶段。全球化的推动力两次全球化的推动力量都是国际交易的技术和政策障碍的急剧减少。技术方面,第一次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19世纪通信和运输领域变革的结果。第一次大潮中贸易的重要性体现在货物交换,第二次则是体现在观念的交换,20世纪后半叶通信与运输质的飞跃促进了这种观念的交换。全球化的乐观与悲观观点历史经验表明,自由和开放的国际经济并非是持续稳定的,乐观观点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常规态势,其中断只是因为某些罕见的全球性时间(两次大战、大萧条、冷战)。悲观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历史特例,它只发生在国际经济被单一霸权主宰的时期,第一次全球化时代的终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标志是以实施贸易保护的内向型国家经济的盛行。当代全球化面临的威胁经济危机、世界贸易谈判僵局、恐怖主义威胁、反全球化运动等。当代全球化的不确定性全球化将结束的观点基于两个假设。第一,国际经济自由化是经济繁荣下的奢侈品,当国内经济恶化时,开放式的国际经济就会显现问题;第二,全球化是众多世界经济组织模式的一种,反映现有的国际政治权利的分布状况,当权力转移,可能会出现其他的经济组织模式。技术变革的可能影响有理由认为技术的变革限制我们选择其他的模式,只能选择与相对开放和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一致的模式。除了极端情况,封闭模式的高成本是难以接受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本质特征第一次全球化的贸易流是由相隔一定距离的地区间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构成,大部分的资本流动是证券投资,全球化的范围广但是程度不深。当今的全球化是生产本身的国际化,从本质上提升了全球化的层次。价值链的国际化与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类型与业务主体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这两个概念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个体从事的国际商务活动。第一:这两个概念对于区分企业个体层次的国际商务活动并无明确意义,一项企业个体从事的国际商务活动可能同时对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两个概念。第二:这两个概念不能覆盖某些典型的国际商务活动,比如很多商务活动的协助性服务。国际商务活动具备以下四个可能互相重叠的条件之一:第一:外国直接投资企业从事的商业活动第二:跨境交付的国际服务贸易活动第三:货物进出口第四:直接为当地的进出口活动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供服务的活动10、国际贸易理论与现实产业间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只出口或只进口的现象。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针对差异化产品,对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现象提出了解释。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是有益的,进口是有害的,国家的繁荣来自于贸易顺差,积累金银,他们可能会牺牲其他国假利益为代价来保护本国利益。重商主义的缺陷在于把贸易看成零和博弈。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斯密)在自由贸易下,每个国家通过专门从事其具有绝对优势的经济活动来获益。在两国模型中,通过专业化生产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两国都能产出更多;通过贸易,两国都能受益更多。国际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会带来净利益。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只要一个国家能相对更有效率地生产另一国家需要的产品或服务,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不设障碍地进行贸易就是有利的。这种观点极大地降低了专业化的门槛,即便不具备绝对优势,只要某产业的相对效率高于其他,专业化生产仍有利可图。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这个观点从要素禀赋,即各个国家拥有的各种资源(劳动力、技术、土地、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一种要素越丰富,其成本越低,因此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里昂惕夫悖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拥有足够的资本,却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其贡献在于揭示了国际贸易是复杂的,无法用某一个理论完全解释清楚。新贸易理论这类理论从eq\o\ac(○,1)新产品出现所创造的新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eq\o\ac(○,2)同需求相关的收入效应eq\o\ac(○,3)生产上的规模经济要求,三个方面对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现象作出解释。新产品出现所创造的新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货物可得性:技术进步创造了全新产品或现有产品类型的最新改进,通过示范效应的作用,新产品在创新国之外的不可得性便为创新国创造出了全新的国外需求,这种需求一开始只能通过国际贸易来满足。技术差距(波斯纳):新产品在创新国被创造出来,其他国家在学习掌握生产技术以便有能力模仿新产品之前,需要从创新国进口。不断的创新使得国际贸易持续发生。产品生命周期(弗农):弗农将世界国家分为三类:创新领先型国假、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生命周期其也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第一阶段新产品能获得溢价,生产会集中在创新国再出口到其他发达国家;成熟阶段其他发达国家对此产品的需求和生产能力上升,在这些国家生产变得有利可图;第三个阶段由于产品变得标准化,大量的生产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但现在的现实是,很多产品几乎同时在全世界上市,而且生产区位的转移更多地为生产的全球布局所替代。收入效应林德理论认为,需求的相似性产生贸易,需求偏好取决于人均收入。因此,人均收入水平越近似,需求越相似,差异性产品的贸易量就越大。贝克尔的多样性假设认为真实收入的增长使得购买者可以获得更多样的产品,而其来源主要是进口,因此随着人均真实收入的增长,进口品会以更高的速度增长。规模经济克鲁格曼注意到,某些固定成本极高的行业必须大量销售方能获利。当一个国家专门生产这类产品时,生产率会提高,单位成本会降低,从而为该国经济带来显著效率。这一理论意味着公司可以通过出口获得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来解决国内市场狭小无法获得规模经济的问题。新新贸易理论Melitz认为,一个行业内的不同企业是“异质”的。当各国贸易壁垒撤除的时候,市场份额和生产资源会从地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从而导致行业平均生产率上升。贸易导致行业平均生产率上升是重要的贸易利益来源。Antras认为,产权是促进生产的一种激励手段,最优的产权配置应该使在生产中比较重要的一方获得更多的产权。当产品中所含高端要素多时,产权分配应偏向技术创新者;当产品标准化后,产权分配就应偏向装配制造者,这样可以给各个市场参与者最优的激励。国际贸易的现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世界贸易量有过3次下滑,其首要原因是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需求大规模缩紧。国际贸易的结构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比重上升,初级产品比重下降;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其中运输、旅游服务下降,其他服务如通信、建筑、金融、信息等服务比重上升。发达国家仍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力量,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发展中国家发展状况不平衡。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剧增,进行大量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多国企业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海默)其认为在外国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同当地的本土企业相比,对当地文化、制度与规则不够熟悉,具有天生的“外商劣势”。跨国公司之所以还能够同当地企业竞争并实现更佳的绩效,是因为他们具备东道国企业不具备的“垄断优势”。这些优势使跨国公司能够获得更多收益,足以抵消外商劣势导致的成本增加。内部化理论这是以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或以等级结构替代市场价格的各种解决方案。因为很多经济结构如果通过契约的形式会涉及很高的交易成本,所以,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是通过内部市场进行定价或以等级结构作为规避外部市场风险的机制来完成这些活动。其主要解释为什么某些情况下直接投资比其他经营方式(出口、转让许可证等)更有利。国际生产折中范式(邓宁,又叫OIL范式)OIL分别对应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如果仅具有所有权优势,不能再企业内部对之进行利用,就只能通过许可的方式将优势转让;如果同时具备内部化优势,不具备区位优势,则可以再国内生产,再出口到国外市场;只有同时具备三者,才有条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优势是用来解释为何服务于市场的生产活动是位于国外而不是其母国。资源观的多国企业理论(科伊)资源观的企业理论将企业看做资源的集合体,其内部资源和外部机遇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企业的扩张。在其他条件一样时,企业更偏爱那些可以更多地利用生产性资源的扩张机会,即专业化优于出口,出口优于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最后的选择是因为其只能在最小程度上利用现有资源的联系进而获利。资源观的多国企业理论关注的是扩张方向——专业化、多元化和进入外国市场。对于扩张模式只能留给内部化理论来处理。资源观一类理论适宜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垄断优势理论说明为何有能力克服外商劣势;内部化/交易成本理论关注模式如何。对外直接投资现实过去30年,世界经济中国际投资流量和存量都呈现急剧增长,其重要原因有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变革的促进作用不利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法规修订有所增加。发达国家吸引了最多的外来直接投资,但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来直接投资也迅速上升,不过其区域发展并不平衡。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在不断上升。大部分跨国公司采用并购而不是新设投资的方式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并购比新设投资更快,在市场变化很快的国际商务领域,这一点很重要。其次,收购外国企业是因为这些企业拥有有价值的战略性资产(品牌、客户、商标、渠道、设施),购买这些资产比新设更容易,风险也越小。最后,企业采取并购是因为他们认为能够通过转移资产、技术或管理技能提高被收购企业的效率。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从资源开发和制造业迅速向服务业转变,其原因有:第一,这种转变反映了许多发达国家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的总趋势;第二,许多服务需要在消费的地方予以提供;第三,许多国家放宽了对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管制;第四,基于因特网的全球电信网络兴起使一些服务企业能够将其创造价值的工作安排在不同的国家进行,以降低要素成本。国际商务的学习国际商务的内容第一,国际商务的主体包括多国企业,天生的全球企业,出口商,融入国际生产网络的国内企业等。第二,国际商务的研究对象包括国际商务企业与国际商务活动。国际商务借鉴、涵盖并整合了多门学科的深刻见解。第三,国际商务的研究包括国际商务组织的管理职能,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管理职能分支在国际维度的扩展。它本身就是自足、完备的体系。国际商务科学的学术正统性国际商务是一个整合学科,它不仅需要多学科方法,更需要整合学科方法,以整体和综合的方法来学习国际商务,并使国际商务以其自身的名义成为一个自足的学科。国际商务的学科基础国际商务是一个整合学科,其学科基础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科学、历史学、法学、国际关系、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等。其作为一个整合学科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对于全球知识与当地知识的协同结合。国际商务的研究内容其研究至少包括:国际化的组织、模式和过程;不同的商业环境如何影响公司国际化的原因和途径;国际商务战略与竞争优势。彭氏框架(彭维刚)围绕国际商务的焦点“什么决定了企业在全球的成功与失败”,彭氏框架以基于制度的观点和基于资源的观点作为两大支柱。eq\o\ac(△,)基于制度的观点(IBV):制度是决定全球环境下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其制度是广义的、综合的,它包括“制度”与“制度”空间里的政策。前者指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体质、文化、伦理等;后者指政府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定制的各种行动规则。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制度的关键作用可以概括为:降低不确定性。IBV认为企业的成功与失败都受制于制度,而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的制度框架赢得竞争是IBV的核心所在。eq\o\ac(△,)基于资源的观点(RBV):资源是指企业所控制的,使企业能够构想并实施战略以提高企业效率、优化企业绩效的各种资产、能力、信息、组织过程、企业属性等。RBV关注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可模仿性、组织性四个方面行程VRIO框架。其通过剖析资源在这些属性方面的表现,为评价资源对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价值性:只有增加价值的资源才有可能带来竞争优势,而能够利用机遇、消除威胁今儿使得企业能够构想并实施战略以提高企业效率、优化企业绩效的资源是有价值的。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原本增加价值的资源可能会过时。稀缺性:有价值且稀缺的资源才具有创造某些暂时竞争优势的潜力。一般来说,只要一个行业中拥有某一或某些有价值资源的企业的数量少于该行业中产生完全竞争动力所需要的企业的数量,那么该资源就具备了创造竞争优势的潜力。可模仿性:有价值、稀缺并难以模仿的资源才可能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其通常满足以下一个或几个条件:eq\o\ac(○,1)资源是独特历史条件的产物;eq\o\ac(○,2)资源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存在因果模糊性,即难以识别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eq\o\ac(○,3)资源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组织性:满足前三项要求的资源,只有在企业进行适当的组织协调的条件下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国际商务环境国际商务的国别制度环境刻画国际商务制度环境的主要是政治、法律、经济以及文化四个基本维度。这些差异背后根本因素是价值观的差异。两大根本价值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集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个体特性由其所属的集体特性所决定的一种价值观。整个社会的需求通常认为比个人自由重要,因此一般倾向于经济和政治的极权。个人主义:个人应享有其政治和经济自由,个体特性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优先于集体利益。国际商务中的政治环境1.1两种基本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由一个或一群被公认拥有圈里的人,通过明确的规则和决策制定的,用来规范集合起来的个体成员及其行为的正式安排。民主制:一种公民选举代理人代表他们来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极权制:不以民众支持为基础的个人或团体进行统治,政治权利高度集中,政府对人民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控制,领导人不允许反对意见存在的政治制度。通常民主和个人主义相连,极权与集体主义相关,但并不绝对。1.2政府与政权政府与政权必须具有合法性,合法性指绝大多数民众对统治权力的承认,某一政权还需要同时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承认。1.3国际商务的政治风险政治风险:由于国家政治的突然改变给外国投资企业带来的风险。(战争、革命、政变、动乱等)政策风险:政府在商业领域中推行的相关经济政策可能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这一情况。(财政及货币政策变动、价格控制、贸易限制等)社会风险:当人们自己的价值观与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制度所蕴含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时,会采取集体行动,其他生的可能性以及趋向的难以预知称为社会风险。(社会骚动、暴乱、游行、恐怖主义活动等)很多情况下,社会风险是政治风险的诱因或催化剂。国际商务中的经济环境经济体制指经济结构与经济进程的制度安排,它引导资源配置并决定商业活动行为。2.1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以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的货物和服务及生产数量不是听命于任何一个人,价格是由工序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并且通过价格体系来提示生产者。其有三项要求:自由选择、自由经营和价格灵活性。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吗?以美国或者欧盟提出的市场经济指标来看,中国是较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虽然有观点认为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这一混合经济体制阶段,但是在中国,官方观点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者被解读为借鉴结合了德国的国家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和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以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发展。2.2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生产的数量、销售的价格都是由政府计划定制的。计划经济走向衰弱的原因是:在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不会破产,所以他们没有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压力和动机,且经济资源归政府所有限制了个人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的积极性。因此,计划经济缺乏推动力和创新,不能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繁荣,会使经济停滞。2.3混合经济体制这是一种既有市场经济成份又有计划经济成分的经济体制。当今并不存在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主要控制那些被认为是对国家安全和长期政治稳定起重要作用的经济领域。混合经济体制经常以经济转型这一动态的形式呈现,其比较典型的包括三项改革措施:放松管制、私有化、创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放松管制指撤销政府对市场自由运作的法令限制。私有化指将国家所有的财产变为私人所有,可以为提高经济效率带来激励。经济转型需要一个法律体系来保护私有财产,打击经济犯罪,避免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2.4经济总量规模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最常用的指标是国民总收入(GNI),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各种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包括国被生产和国外活动产生的收入。但它可能对管理者产生误导,所以需要对其做一些调整提高有效性。增长率:GNI增长率是描述经济潜力的主要指标,如果GNI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说明生活水平在提高。其强调可能得商机。购买力平价(PPP):利用人均GNI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真实生活成本,往往用PPP调整人均GNI,可以了解到一国消费者一单位收入的实际购买力。购买力平价指如果在外国购买的一篮子商品需要一单位外币,娜美在本国购买同样一篮子商品需要多少本币。人文发展程度(HDI):HDI衡量一国在寿命、教育、生活标准三个方面的平均成就,其与GNI相关的货币数字指标一同提高了管理者对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认识。2.4经济特征的其他指标通货膨胀:由于货币共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引起的一段时间内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现象,由CPI(消费物价指数)衡量。其实质是总需求增长速度超过总供给速度,导致价格上涨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其影响经济环境的诸多方面,如利率、汇率、生活成本、公众信心与当前政治体制。失业率:失业率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失业率上升,代表经济发展放缓、经济衰退。公共债务:指政府金融债务的总和。当国内债务增加时,政府面临调整政策的压力,对投资者来说,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适度的外债规模可以加速一国经济增长,而超出国力承受极限的外债可能影响到一国的进出口和国际收支平衡,影响该国经济增长。(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指主权国家以自己的主权作担保,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向国际社会所借的款项。一旦债务国家的信誉评级被调低,就会引发主权债务危机。其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抑制消费、打击市场信心,影响投资环境,其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BOP:记录一国企业、政府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国际交易,是同一时期货币流入量与流出量之差。有两个基本账户:经常账户,记录所有商品和服务贸易活动;资本与金融账户,记录国内和国外间的资本流动。长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顺逆差)会对一国经济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国际商务中的法律环境3.1法律体系普通法系:以传统、先例、惯例为基础,强调“遵循先例”原则。除非某一项目的法例因为客观环境的需要或为了解决争议而需要以成文法定制,否则,只需要根据当地过去对于该项目的习惯而评定谁是谁非。法官有解释法律的权利。其范围包括英国(苏格兰除外)、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除外)、加拿大(魁北克除外)、澳洲、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南非、香港等。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以一套十分详尽的法律条文所组成的法典为基础。其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即国家立法机关一招立法程序制定,经过一定形式公布施行的条文形式法律。大陆法的灵活性有限,法官只有应用法律的权利。分布为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整个拉美、非洲部分、日本、伊朗、印尼等。神权法系:以宗教教义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其核心是“神的话语是法”。但是由于宗教本身固有的局限,不可能提出一个周全且详尽的法律体系。伊斯兰教法是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宗教法,随着社会变革,多数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法中有关社会问题的内容,已经逐渐适应时代需要而改变。3.2产权与侵犯产权的行为产权指使用某种经济财产并从中获取收入利益的一系列法律权益,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财产包括土地、建筑、设备、知识产权等。侵犯产权的行为分为私下行为(偷窃、盗版、敲诈等)和公共行为(公共官员索取行为,如高额税收、许可费、没收资产、腐败等)。《反海外腐败法》(美国,1997)规定,公司为了保持或保留业务的目的而向外国方面提供贿赂为非法,但其存在不明确性,如仅仅为了加快身不由己的官方行动而产生的给自己带来方便的润滑型报酬,只要不违反当地法律,就不违法。知识产权是人类智力劳动生产的劳动成果所有权,通常是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决定该企业的长期发展。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专利权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权,排除他人仿造、使用或买卖该发明的一种权利。在中国,发明专利权期限20年,其他10年。商标是辨认或描述产品及其制造商的标志,其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的感性认识,影响到消费者的偏好。各国有不同的保护政策和商标受到侵犯时的制裁政策。版权:版权指赋予著作者特权,有他们自己选择出版或者采用其他处置方式。《尼泊尔公约》是第一个保护版权的国际公约。3.3产品安全与产品责任产品安全法指对某一产品必须建立一定的安全标准。产品责任法主要是确定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对其产品因有某种缺陷,导致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到目标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以免身陷案件与赔偿。国际商务中的文化环境文化:一群人所共有的、为生存而设计构造的一种价值观和规范这种价值观和规范在出多要素(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结构、宗教、语言)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价值观与国际商务:价值观指一群人相信什么是好的、可取的。价值观的输出:当外国或外国企业能够将自身价值观成功输入一国市场,价值观差异的影响便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理解当地的价值观:一国受其传统价值观影响可能阻碍外国企业的商务活动,外国企业要理解和融入当地文化,迎合当地价值观,才能获得成功。价值观与国际规范:规范指规定在特定情形下适当行为的社会准则和指南,如风俗习惯和道德准则。遵守规范对于企业的商业活动意义重大。宗教、伦理与国际商务:宗教被定义为具有神圣意义的共同信仰和仪式。伦理是一套引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通常是宗教的产物(儒家思想例外)。其对商务活动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对工作的看法、对企业家精神的看法、对国际商务活动成本的影响程度。基督教新教的经济意义:其与资本主义精神存在关联。新教徒重视工作、提倡节俭,新教给予教徒个人更大的自由,从而为个人主义铺平道路,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奠定基础。伊斯兰教一些经济活动核心原则:尊重他人权利,公平公正地交易,慷慨而不浪费,信守诺言,自由经商和通过商务活动获得合法的利润。(其禁食猪肉,禁止饮酒)印度教支持种姓制度,规定人与生俱来的社会地位,对商务活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个人难以提升自己的地位,在工作中就缺少动力;种姓制度限制各阶层成员的合作;其强调精神成就而非物质成就,妨碍人们对商业的追求。佛教推崇精神追求而非物质享受,但不强调种姓制度。教义中找不到创造财富的思想。儒家思想对商务活动影响较大的有“忠”“信”“义”等。“忠”体现在企业较为严格的层级结构,使得企业权力距离指数较高,有利于上下级合作。“义”是上级对下级忠的回应和恩惠,有助于建立管理者和员工之间长期合作关系,提升经济效益。“信”要求商务活动的参与者诚实守信,从而降低企业合作成本。语言与国际商务:普遍而言,在欧美口头契约与书面契约具有同等效率,拉美、非洲强调书面合同。对于握手,德国见面离开都握手,正视对方;中东轻击手掌;日本鞠躬。社会结构与国际商务:社会结构指一个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不同文化的社会结构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个人或集体的重视程度,和社会阶层化程度。eq\o\ac(○,1)强调个人主义崇尚企业家精神、个体竞争力和创新精神,但是会导致各自为战、增加不确定性,提高成本。强调集体主义倾向于相互合作,但是可能缺乏活力与创新,而且对“圈外”存在不信任。eq\o\ac(○,2)社会阶层化程度对商务活动的意义在于,良好的社会阶层有利于社会流动、财富分配和社会和谐,人们能凭借努力上升,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也较少。国际商务环境管理国家风险管理:国家风险指一国的政治、法律和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其所造成的对公司经营和盈利产生的负面影响或潜在损失。进行前瞻性环境调查以避免风险对政治、法律、经济环境进行全面了解,最好的信息来源是东道国员工。严格遵守伦理标准以预防风险尽到公司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遵守法律,雇佣中不含歧视,确保员工健康,避免过量工作,避免雇佣童工,保护环境等。用合法的合同加以保护以降低风险将于有资格的当地公司进行合作作为减少和分散风险的手段跨文化风险管理:了解另一种文化,尽量使用该国的语言避免文化偏见,培养全球中心思想决策过程中春分考虑文化距离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4.1政府的贸易与投资政策4.1.1政府设置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原因(1)出于就业问题的考虑自由贸易会使某些产业受到冲击,导致工人失业或工资降低,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使得很多利益集团转向寻求政府的帮助,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形成。(2)出于对幼稚产业的考虑新兴产业的企业往往经验不足,缺乏最新的专有技术,不具备国外竞争者所具备的规模,由于起步阶段的大量投入而生产成本较高,所以,幼稚产业可能需要暂时的保护,直到他们可以独立参与竞争。通过保护幼稚产业可以使一些国家的现代产业部门得到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依据这个理论支持本国的贸易保护政策。(3)出于战略性的考虑这个考虑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发展:eq\o\ac(○,1)采取适当的行动保证本国企业而不是外国企业在一个产业内赢得先动者优势;eq\o\ac(○,2)帮助企业克服障碍进入由外国企业获得先动者优势的产业。这种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适用于发达国家,帮助他们在重要的高科技产业中获得或保持比较优势。(4)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政府通常要求保护与国防有关的产业,对事关国防与安全的重要产品设置贸易和投资限制。类似有些国家还实行出口管制,为了管理或阻止某些特定产品的出口或与特定国家进行贸易。(5)出于国家文化和民族特性的考虑政府试图保护被看做国家文化与特性核心的某些产业和公共资产,以凝聚国民。4.1.2贸易与投资政策贸易政策(1)关税关税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可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为了提高政府收入和限制某个部门出口)和过境关税。多数国家不征收出口与过境关税。普通关税:指进口国未与来源国签订任何关税胡辉贸易条约。特定优惠关税:某一国家对另一/某些国家的进口商品予以特定的优惠关税待遇,其他国家不享受。普遍优惠关税:发达国家给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单方面贸易优惠安排,发达国家对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的进口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税的特惠待遇,不需要发展中国家反向对等优惠。最惠国待遇:两国签订经贸友好条约时,给惠国现在和将来给与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权也同样给与受惠国。最惠国待遇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2)进口配额进口配额指一国政府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在数量或金额上规定一个限额,限额以内的准予进入,超过限额的则不准进口(绝对配额)或征收较高的关税甚至罚款(关税配额)。(3)自愿出口限制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政府对其出口到另一国的商品资源进行数量限制的贸易政策。其事实上是进口国与出口国谈判达成的替代关税或者配额的一种选择。(4)国产化规定也称当地成分要求,对生产商在当地进行生产的要求,可表述为实务条款或价值条款。其规定进口商在国内进一步加工,增加进口商成品达到抑制进口的目的。(5)预缴押金制度出口国要求进口放在其银行存放一笔资金,按照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存放至进口方收到商品且没有利息(6)反倾销与反补贴政策当外国企业对出口产品的定价低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时,为了保护国内企业摆脱不公平的外国竞争,进口国政府通常会征收反倾销关税;反补贴关税是进口国政府对外国政府的出口、生产补贴行为作出的回应。无论是否实际征收,其都有可能扭曲国际贸易行为。(7)边境税调整在间接税按目的地征收的情况下,对于国内生产企鹅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所征收的间接税,政府对相同或相似产品同样征收,对于本国出口的则免收或退回。起有助于本国出口产品与外国产品公平竞争。但若对进口产品所征税较高(隐性关税),或对出口产品退税高于缴税(隐性补贴),则成为贸易壁垒。(8)补贴是政府对一个企业或一个经济部门的援助,分为出口补贴和生产补贴。出口补贴直接形式为政府按照出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对出口商支付,还有多种隐蔽的补贴方式:更加优惠的信贷条件、政府承担一定出口风险的保险费、公共机构组织的促销活动等。生产补贴指政府在某商品的国内生产过程中进行补贴,其可以刺激出口以及刺激国内生产从而抑制进口。(9)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大多数国家政府采购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当大一部分,倾向于国产而不是相同价格的国外产品或服务。(10)行政管理政策通过繁琐的政府规章或官僚审批手续来增加进口品进入一个国家的难度。(11)其他贸易政策禁运、限制性援助、国营贸易。投资政策(1)投资激励政府面向单个外国企业提供如税收减免、低息贷款、资助、补贴等政策以激励它们向该国投资。其动机可能是希望从直接投资的资源转移和就业效应中获利,或者将外国直接投资从其他潜在东道国竞争过来。逆向歧视:原本中国本土企业在本土环境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外资优惠政策使外资企业享有事实上的经营优势,虚弱脱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这种本来处于优势地位的本土企业由于外资优惠政策而相对与外资企业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现象称为逆向歧视。(2)投资壁垒一国使用手段限制外国公司在某行业进行投资或收购,手段有行业准入限制和运作限制。行业准入限制有两点理由:eq\o\ac(○,1)政府需要通过控制外来直接投资对来自外国的竞争予以限制,否则当地企业无法发展或当地经济与国家安全将受到影响eq\o\ac(○,2)当地资本的参与有助于将外来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源转移效应和就业效应最大化。运作限制的逻辑是,这些措施能帮助东道国实现国际直接投资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4.1.3应对贸易与投资壁垒(1)选择最适当的进入战略(2)为出口产品寻求有利的海关分类(3)利用对外贸易区(4)利用投资激励和其他政府支持项目(5)游说以获得更加自由的贸易与投资4.1全球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关贸总协定(GATT)1、基本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包含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进口商品所应享受的待遇标准应不低于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标准)两个要素。2、例外适用:自由贸易区,GATT允许缔约方在领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普惠制规定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享有比最惠国更优惠的待遇。3、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以“协商一致”原则,磋商不成,则调查、裁决、执行。问题:eq\o\ac(○,1)周期太长eq\o\ac(○,2)受被起诉国干扰eq\o\ac(○,3)实施力度不足4、关贸总协定的贡献与改革原因贡献:通过支持多回合的多边谈判来降低关税水平。改革原因:GATT重点在于货物贸易,不包括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农产品问题,由于概念模糊使得农产品贸易游离在GATT之外;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衰退使多国政府采取非关税壁垒,导致贸易争端不断增长。世界贸易组织(WTO)1、1995年,包括六个领域。eq\o\ac(○,1)总协定,WTO协定;eq\o\ac(○,2)GATT,管理货物的国际贸易协议;eq\o\ac(○,3)服务贸易总协定;eq\o\ac(○,4)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eq\o\ac(○,5)贸易争端解决机制;eq\o\ac(○,6)贸易政策评论。2、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反向协商一致”原则:争端解决机构表决时,只要一个成员表示同意,该议案就应通过。如在裁决执行上,只要胜诉方一票同意就马上执行。这似乎倾向于胜诉方利益,所以规定了补救行为。如败诉方有权通过仲裁反对胜诉方请求保护的幅度或水平和违反有关原则和程序的行为。3、多哈回合此议程致力于eq\o\ac(○,1)发达国家降低农业补贴,促进发展中国家出口(核心);eq\o\ac(○,2)削减关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以获益的行业;eq\o\ac(○,3)实施服务贸易自由化;eq\o\ac(○,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由于分歧太大,06年在日内瓦宣布暂停。4、双边协议其一部分是特惠贸易协议,一部分是双边投资协议。其典型形式是经济强国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协议,实力强的国家会使协议条款倾向于本国造成不平等。4.2.2区域经济一体化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便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自由贸易区:相互之间取消贸易壁垒,对于非成员国保持不同的外部政策(北美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在自由贸易区之上添加了对于非成员国采取相同的外部政策(Benelux)。共同市场:在关税同盟之上,允许货物和人员的自由流动。经济联盟:在共同市场之上,统一成员的经济政策,将其整合为一个单一的经济实体。其一个可能的维度就是货币联盟(欧盟)。政治联盟:一个地区政治和经济事件的整合。如美国和苏联。欧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1、欧盟产生的政治因素:两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的严重破坏和对永久和平的向往;欧洲各国希望保持其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原有地位;潜在的经济利益。2、今天的欧盟成员国27个,4.6亿人口,成为与美国相仿的超级经济实体。3、欧元的利弊好处:eq\o\ac(○,1)降低货币兑换成本。eq\o\ac(○,2)价格关系直接明了,使得资源流向竞争力强的企业,优化资源配置。eq\o\ac(○,3)对成员国政府施加了强有力的宏观经济纪律。代价:eq\o\ac(○,1)各国政府失去实施独立货币政策的权利。eq\o\ac(○,2)丧失了通过制定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灵活性。4、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商务的影响(1)促进了集团内企业彼此间的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2)促成了集团地域内商业活动的合理化(3)集团内部家具的竞争压力成为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推手(4)向集团外企也展现更大市场国际金融环境5.1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各国政府都共同遵守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eq\o\ac(○,1)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eq\o\ac(○,2)国际收支的调整及方式;eq\o\ac(○,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2、金本位制度一国规定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作为本位货币而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黄金可以在各国流通,价值符号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一国货币供应量受该国黄金存量限制。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由各自含金量决定。内在问题:黄金增幅过低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黄金存量分配不平衡。3、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比价。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维持金融秩序与促进经济增长。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只有通过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才能满足各国的美元储备需求,但这样导致美元贬值,其他国家美元储备过剩,美国黄金外流导致美元信誉下跌;若美国收支顺差,其他国家则美元储备不足,国际清偿能力下降。再者,固定汇率制度使汇率对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作用无法发挥,美国由于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依赖得以操纵国际金融事物。4、牙买加协议包括五个方面:eq\o\ac(○,1)承认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eq\o\ac(○,2)宣布黄金非货币化;eq\o\ac(○,3)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eq\o\ac(○,4)突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特别提款权取代黄金成为主要储备资产,使用范围扩大。);eq\o\ac(○,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其特点体现在:第一,汇率制度多元化;第二,国际储备体系多元化;第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5、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思路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当今体系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引发了全球经济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家具金融风险扩散的缺点。未来的改革应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国际货币相互制约和竞争的机制。(2)改革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美国应采取平衡的财政政策,减少赤字,各个经济强国加强合作,共同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3)大力加强金融监管,推行金融监管国际化。(4)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管理职能,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大的支持,积极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机制。5.2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间资金借贷、证券交易以及外汇买卖的市场,其业务范围不受国界限制,主要发生在本国居民与非居民或非居民之间,业务活动较自由,很少受到各国法律约束。5.2.1外汇市场外汇与汇率1、外汇广义外汇指一切一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狭义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狭义外汇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国际性、可兑换性、可偿付性。2、汇率汇率指一国货币折算为另一国货币的比率。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计价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量的本币来表示汇率,间接标价法正好相反。买入汇率为银行买入外汇时依据的汇率,相应的有卖出汇率。由于有运费、保险费的产生,买入汇率要低于卖出汇率,现钞的买入价低于现汇的买入价。3、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际收支(根本)、通货膨胀(长期、滞后)、利率水平(短期、剧烈)。国际收支逆差反映外币供小于求,外币汇率上涨本币下降,反之亦然。高通货膨胀导致竞争劣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形成国际收支逆差。利率差会使得资本从低利率国家流向高利率国家,低利率国家会产生国际收支逆差,外币升值。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1、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进行外汇交易或外汇买卖的市场,其网络化决定了其永不停歇的特性。外汇市场的主体是作为做市商的外汇银行,其提供外汇的买入与卖出价,被称为“双价制定人”。造市银行有三种获利渠道:1、从外汇的买卖价差中赚取利润;2、为客户安排外汇保值或套利,收取服务费;3、在一定限额内调动头寸进行外汇投机盈利。各国央行会通过外汇市场调整货币对外价值,以影响经济或稳定汇率。如果某种外汇汇率偏高,央行会向外汇银行买入本币抛售外汇使其汇率下降;反之则抛售本币。外汇经纪商介于外汇市场交易双方为其提供准确信息以促成交易,赚取佣金。经济商现集中与少数几种货币交易,并程下降趋势。外汇市场客户的进入原因有:国际贸易结算、海外投资、炒汇等。其包括商业银行、各种金融机构、跨国公司、进出口商、旅客等。其共同之处是在交易中都是价格的接受者。2、外汇交易(1)即期外汇交易又称现汇交易,指外汇交易达成后,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业务。其可以帮助企业满足临时性的付款需要,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交割日遇节假日则顺延;香港美元对港元当天交割,对其他货币次日交割;伊斯兰国家周五休息。)(2)远期外汇交易也称期汇交易,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规定币种、数额、汇率和交割时间,到期进行外汇交割的业务。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远期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第一种直接标明远期汇率(瑞士、日本);第二种间接标明,标明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价,其作用主要为风险控制(即期汇率为GBP1=USD1.6005/1.6015,三个月升水40/60,则三个月后GBP1=USD1.6045/1.6075)。(3)期货期货与现货相对,指在未来某一个确定的时间点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标的资产,可以包括农产品、能源、股票指数、外汇等。期货合约为标准化的合约,对交割的数量、资产质量、时间、地点都有标准化的规定。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区别:eq\o\ac(○,1)市场的组织方式不同。外汇期货是在外汇交易所内进行的场内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在无形的外汇交易市场由买卖双方直接交易。eq\o\ac(○,2)交易是否标准化。外汇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的契约,对货币、数量、交割日期有严格限制,远期外汇交易无标准化的约定,交易内容由买卖双方自行商议。eq\o\ac(○,3)交割率不同。外汇期货交易达成后,大多数会进行对冲,实际交割很少。远期外汇交易在约定的交割日期必须进行交易。外汇期货的用途:套期保值和投机。企业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基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变动方向相同。当企业有外币应付账款时,应买入外币期货合同,若外币升值,则期货市场上的收益能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若预测某种货币升值,也可买入该币种的期货合约。(4)外汇期权也叫货币期权,指卖方向卖方缴纳一定期权费之后,获得在期权到期日或之前按照协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外汇的权利,同时该权利也可放弃。看涨期权:买方预测汇率上涨,则购买期权,如果果真汇率上涨,则买方以协定汇率从卖方买入一定数量外汇。企业有外币应付账款时可以用看涨期权规避汇率上涨风险。看跌期权:卖方预测未来汇率下降,则购买期权,如果汇率果真下降,期权买方以协定汇率向卖方出售一定数量的外汇。当企业有外币应收账款时可以利用看跌期权规避汇率下跌风险。外汇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以套期保值作为核心手段,指对一个特定的货币敞口头寸进行对冲,即建立一个数额相等、方向相反的头寸,使原头寸的损失能被新头寸收益弥补。方法主要有三种:远期合约套期保值、期货合同套期保值、外汇期权套期保值。(1)远期合约套期保值如果企业在将来有外汇应付账款或债务,则现在通过远期合同在远期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如果在将来有外汇应收账款或债权,则通过远期合同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优点:灵活方便,可精确规避汇率风险,币种选择余地大。缺点:合约到期前不易对冲、交易者不能得到汇率有利变化时的收益。(2)期货合同套期保值与远期合约套期保值一样,只是换成了期货。优点:进入成本低,合约流动性高,容易在到期前进行对冲。缺点:需要对保证金账户进行管理,交易者不能得到汇率有利变化时的收益。(3)外汇期权套期保值由于期权不一定必须执行,所以当一笔交易具有不确定性时,公司利用期权将汇率的不利变化风险转移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外汇价格的有利变动带来的利益。应付——看张期权;应收——看跌期权。优点:能在汇率不利变化时套期保值,又能得到汇率有利变化的收益。缺点:需要支付期权费,套期保值成本高。5.2.2欧洲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欧洲货币,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通的货币。欧洲货币市场,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的该国货币存贷的市场,主要交易货币是美元与欧元。某种货币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几乎不受任何政府的管制,因此也叫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短期信贷市场指借贷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金借贷市场,其资金来源于银行间存款,跨国公司、进出口商与个人的存款,各国政府与央行的外汇储备存款。其特点有:eq\o\ac(○,1)期限短。eq\o\ac(○,2)批发型市场,交易额起点高。eq\o\ac(○,3)交易灵活,手续便捷。eq\o\ac(○,4)存贷利差小,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欧洲货币中长期信贷市场指一年以上的境外货币借贷市场,一般为1~10年,没有固定的长期存款来源,特点有:eq\o\ac(○,1)借贷双方需签订贷款协议。eq\o\ac(○,2)以银团贷款(辛迪加贷款)为主,由多家银行共同向贷款人提供贷款。eq\o\ac(○,3)贷款利率多为浮动利率。欧洲银行贷款的两种形式:定期贷款与转期循环贷款。银团贷款:由一家或几家牵头银行组织一批银行按共同的贷款条件对一个借款户放贷。优点有:对于银行,分散贷款风险,减少同业竞争;对借款人,可以筹集数额大、期限长的贷款资金。5.2.2国际债券市场外国债券市场是传统的国际债券市场,外国债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外国债券,是指有外国筹资人发行的,以发行地所在国货币标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欧洲债券市场又称离岸债券、境外货币债券。指筹资者在本国之外发行的,以发行所在国以外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为面值的债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债券市场。主要欧洲债券:(1)普通固定利率债券:发行时票面利率与到期日都已确定,每年付息,通常8-15年。(2)浮动利率债券:每个利息调整日随市场利率变化调整利率的债券,其出现是对金融市场利率风险的反应。(3)零息债券:也叫纯贴现债券,到期时一次性支付,没有利息。或者折价发行到期按面值归还,或者按面值发行到期溢价偿还。其吸引力在于没有再投资风险,在某些国家免税。(4)可转换债券:债券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期、按照发行时规定的兑换价格把债券转换成发债公司或其他公司相应数量的普通股股票的债券。(5)抵押担保欧洲债券:以抵押、信托契据或其他债券担保的债券(强化发行人信用)。(6)双重货币债券:以一种货币购买而到期按固定汇率以另一种货币偿还的债券。(7)附认购权证的欧洲债券:债券发行时附加一定的认购权证,给与投资者在一定时期按一定价格购买一定的金融资产的权利。欧洲债券市场与外国债券市场的比较:(1)发行市场与投资者不同(欧洲债券可以同时在多国发行)。(2)受到的监管和约束程度不同(欧洲少,外国多)。(3)对利息收入是否纳税的规定及筹集资金使用期限不同(欧洲免税,时间较短)。5.2国别金融环境5.3.1外汇管制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而对外汇进出实行的限制性措施。分为数量管制(对买卖数量进行限制分配)和成本管制(以复汇率制提高成本)。实行严格外汇管制:对设计国际收支的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资本项目收支都进行管制,企业无法进行投资。实行部分外汇管制:对资本项目加以限制,企业的投资会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名义上取消外汇管制:不进行直接管制,进行变相或间接的限制,但是程度较低,企业在此类地区投资不受限制。5.3.2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以他国货币作为法定货币或成立货币联盟,放弃了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货币局制度:用明确的法律形式以固定比率来承若本币与某外币汇率,依据外汇资金决定货币发行量(香港,几个东欧国家)。中间汇率制度:固定钉住制度:一国货币与另一货币或一揽子货币保持固定汇率(1%波动)(阿拉伯)。水平带内钉住制度:围绕中心汇率至少正负1%的波动幅度(丹麦)。爬行钉住制度:本币与外币保持一定的平价关系,频繁小幅度调整(突尼斯,哥斯达黎加)。爬行带状浮动制度:汇率围绕中心汇率至少正负1%波动幅度,且中心汇率周期性调整(以色列、罗马尼亚)。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肮脏浮动):政府对外汇市场一定程度的干预使汇率变动对己有利(俄罗斯、印度、印尼)。自由浮动(清洁浮动):汇率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美、日、英、巴西、墨西哥、韩国)。5.3.3融资渠道主要是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应权衡比例,达到最大限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公司价值。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不完善,行政管理宽松,门槛低,中国企业倾向股权融资。由于市场结构不合理,成本高,投资者不成熟等原因,较少进行债券融资。5.3.4利率环境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高收益、高风险、更多融资机会。国际商战略外国市场进入6.1为何进入1、寻求市场前提是产品在海外市场有需求,此外企业需考虑产品的优势可维持时间、竞争者创新能力、当地法律对专利保护的强弱。2、寻求效率企业愿意选择具有规模经济与低成本要素相结合特征的效率最高的地区,或利用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优势,或选择政府有股利政策的东道国进入来寻求效率。3、寻求自然资源企业进入富含某些资源的地区,弥补国内资源劣势,获得稳定与低价的资源,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企业要进入不适合长途运输的原料产地进行投资。4、寻求战略性资产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难以被模仿与替代,非交易性,积累过程缓慢的资产。如许多企业进入外国市场是为了学习当地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战略性资产。6.2何处进入国家风险、东道国政策与文化差异影响企业区位优势的选择。1、国家风险由许多政治、经济、法律因素决定,会影响到企业在该国从事商业活动的成本。选择国家风险低的地区进入(良好的经济制度、产权制度、市场规模)。2、东道国政策出于对丧失自主权,被外国资本控制干预的担心。手段有行业准入限制和运作限制(见P11,第四章,投资壁垒)。3、文化差异在文化上接近的国家,企业进入可以获得确定的绩效。恰当充分地利用文化差异,从中得到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6.3何时进入1、先动者劣势(承担开拓成本)2、先动者优势eq\o\ac(○,1)进入壁垒——先动者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绝对成本、经济规模建立进入壁垒,通过调整自己的产量、投资水平等抑制后动企业。eq\o\ac(○,2)抢先——第一,空间定位抢先。先动者可以占据最佳产品定位,为了保持产品差异化,后者只能选择次优的产品定位。先动者还可以以多品牌将产品空间塞满阻止后动者进入。第二,研发与技术抢先。先动者会力图首先完成创新,在后动者进入时采用新技术抑制后动者。第三,资源抢先。先动者能够在某些资源的利用价值被广为熟知之前抢先获得资源,最直接的就是领导时间,其越长先动者优势就越持久。eq\o\ac(○,3)消费者认知偏好——通过建立消费者偏好,使消费者在后动者进入时继续购买先动品牌的产品。并且消费者对先动品牌具有更佳的喜好和更积极的购买动机(新颖性,广告频繁)。eq\o\ac(○,4)消费者转换成本——消费者寻找新的替代产品要付出新的搜寻、学习成本、产生使用陌生产品的风险,这样消费者转换成本就是影响品牌忠诚度的重要因素。先动者可以更好更早地接触消费者创建转换成本。3、后动者优势。eq\o\ac(○,1)后动者可能会在产品和公益研究开发、顾客教育、员工培训、政府审核、基础投资等方面比先动者节省投资。eq\o\ac(○,2)由于市场初期技术和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容易导致先动者决策错误,后动者可以引以为戒。eq\o\ac(○,3)由于快速的技术变革,早期投资的设备和技术可能很快过时,后动者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eq\o\ac(○,4)由于沉没成本存在,先动者不愿引进新产品或改进,不愿改革;后动者由于追赶对组织结构、技术产品大量革新,从而占有优势。4、时机选择。进入时机不能鼓励看待,也不是成败的唯一决定因素。通过与其他战略变量之间共同作用,进入时机才对结果产生影响。6.4如何进入6.4.1进入规模大规模进入体现了公司在市场上的战略承诺,让供应商与消费者放心,威慑其他进入者,但需要占用大量资源;小规模进入费用低,降低了风险,不引人注目,可作为大规模进入前搜集信息的途径,但是带来的承诺不足,很难扩大市场份额,可能失去先入者优势。一、非股权模式1、出口(1)间接出口——通过中间商或代理机构经营出口业务。优点:风险低、专注生产活动。缺点:不能学习海外经营管理经验、对分销控制较少。(2)直接出口——将产品直接出口至目标市场客户,将外国需求视为国内需求的扩展。优点:控制分销,贯彻既定的出口战略。缺点:投入高,会遭受别国的贸易壁垒。2、合同协议(1)许可证(特许经营)——把无形资产的权利授予被许可人,其有偿使用一定时间。优点:低成本、低风险。缺点:控制程度地、培养潜在竞争对手、全球协调困难。(2)交钥匙工程——承包人承揽外国客户的工程项目一切细节,最后将整个设施交付客户。优点:在限制投资的国家取得回报。缺点:使竞争对手获得相关技术。(3)研发合同——企业间就研发达成的外购协议,使企业以低成本在最佳地点完成创新。优点:增加低成本创新能力。缺点:失去某些核心研发能力,培育竞争对手的研发能力。(4)联合营销——多家企业在市场上合作销售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优点:接触到更多消费者。缺点:有限的控制和协调能力。二、股权模式1、合资企业(少数股权,50/5股权,多数股权)优点:利用当地伙伴的资源;分担成本和风险,共享利润;当地政府较少干预。缺点:技术控制权可能落入竞争对手手中;管理分歧。2、全资子公司(1)绿地运营——以“一揽子”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在东道国建立全新企业。优点:选择最佳的生产规模和投资区位;完全的业务控制;防治技术泄密。缺点:投资大、风险高、与东道国管理方式相适应较难。(2)收购——购买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资产,获得对该企业资产的控制权或所有权。优点:拥有绿地运营的优点,不需要提供新的产能,速度快,利于企业其他产品进入。缺点:整合困难(渠道、品牌、资源、研发、人力、文化等),谈判费用高。6.5管理启示第一,从制度观点看,管理者要熟悉规则,对规则制定者施加有效影响,使规则调整对企业有利,与当地的文化融合。第二,从资源的观点看,企业要拥有自身能力(要素、产品、技术、渠道等),弥补外商劣势。跨国公司的组织与战略7.1企业战略与组织架构7.1.1企业战略定义为管理人员为实现那些对于企业未来具有重大意义的目标(价值最大化)而在当下采取的行动。7.1.2组织架构指企业的组织整体,包括组织结构、控制系统和奖励、流程、组织文化和人员。企业的组织架构和战略必须满足:第一,组织架构的不同要素具有内在一致性;第二,战略、组织架构、内部资源、保部环境必须保持一致。组织结构——把组织划分为子单位,协调子单位活动,配置决策权。控制系统与奖励——用于衡量子单位绩效的尺度,与鼓励子单位良好表现的手段。流程——组织中做决策和工作的方式(核心竞争力与技术经验的体现)。组织文化——组织中员工共享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使企业保持长期高绩效,目标一致)。人员——员工、招聘、薪酬策略、留住员工的策略、员工分类等。7.1.3大型企业中复杂的层级结构(涉及三个问题)1、部门划分把组织划分为一些正式的子单位。通常以职能、投入产区、地理区域或工作时间为基础。其实质是专业化,使价值创造活动更熟练高效。2、协调指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帮助子单位完成决策,使其保持相互一致并与组织目标一致。子单位的目标、任务不同,就会有冲突。协调有助于提高技术效率(给定投入下获得产出的效率),因为其保证信息在水平方向流动,有助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协调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委托人监督限制代理人防止其损害自身利益付出的代价),因为其保证了信息垂直方向流动,降低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不对称性。3、配置决策权又称为控制,分为集权与分权。其是否合理配置关系到技术效率和代理效率。集权理由:eq\o\ac(○,1)有助于协调;eq\o\ac(○,2)保证决策与组织目标一致;eq\o\ac(○,3)高层管理者有能力采取措施作出重大组织变革;eq\o\ac(○,4)避免重复相似活动。分权理由:eq\o\ac(○,1)高层管理者负担过重,容易失误;eq\o\ac(○,2)激励人们工作积极性;eq\o\ac(○,3)灵活性高,能对环境变化快速反应;eq\o\ac(○,4)加强高层对子单位的绩效评价。7.2跨国公司的内部选择机制7.2.1企业的基本结构1、U形结构(单一职能结构)组织呗分为各个职能部门,最高管理者负责日常活动决策和企业中长期战略。随着企业发展,各部门上下信息流量加大,带来了新的代理问题,体现在:(1)管理失控效果——决策权集中在高层管理者上,其信息量太大,工作量大且繁琐,导致无法处理工作。这是决策权配置不当导致。(过度压力,顾及不到日常管理,部门经理无法识别整体目标,追求部门目标,伪造工作表现。)(2)有限理性或不准确信息的传递——由于高层管理者获得的信息不完全或错误,其决策可能是不理性的。其无法准确阐述整体目标,部门目标或评估绩效。凸显了协调和决策权合理配置的必要性。2、M形结构(多部门结构)将企业按照产品线、地区、消费者特性分为多个部门,部门下设子部门,中央办公室扩展为总办公室。优点在于将日常活动决策下方,高层集中于战略与控制等,避免了管理失控与有限理性(信息量减少,绩效有子单位管理者负责)。跨地域多——地区分部结构;产品多样化——产品分部结构;等。3、矩阵结构企业同时沿着两个维度划分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处于矩阵交点上,有两个老板,同时属于两个部门。其决策权不不确定,有可能是在某些方面分权,某些方面集权(多元化,决策权下放各个产品分布;差异性,经营决策权下放到地区分布)。优点:eq\o\ac(○,1)同时满足两个维度的要求(如两个维度是产品和地区,实现了区位、经验曲线效应和核心竞争力转移,而且更好适应当地市场。),eq\o\ac(○,2)可以下方决策权应对差异化,eq\o\ac(○,3)项目或产品间协调充分,eq\o\ac(○,4)迅速应对变化,eq\o\ac(○,5)灵活运用(稀缺)人力资源。缺点:高管理成本,部门间冲突,责任不明确,可能产生呆板的官僚组织。7.2.2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演进eq\o\ac(○,1)第一阶段为国际部,随着产品或地区的多元化,向全球产品分布结构,全球地区结构或全球矩阵结构变形。eq\o\ac(○,2)第一阶段为全球职能结构,然后职能部门分散到全球,接着同上。eq\o\ac(○,3)第一阶段为母女结构(海外子公司),然后同上。7.3跨国公司的外部选择机制7.3.1IR框架与全球战略IR框架将外部环境作为跨国公司演进的一种选择机制。I指全球整合压力,R指当地响应压力。全球整合压力:一些满足普遍需求的商品,其不同地区消费者偏好相似,价格成为主要竞争武器。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区位经济、规模经济、学习曲线效应或外包来努力降低成本,给予企业全球整合的压力。当地响应压力:其来源有eq\o\ac(○,1)消费者的品味偏好差异;eq\o\ac(○,2)基础设施与传统实践差异;eq\o\ac(○,3)分销渠道差异;eq\o\ac(○,4)东道国政府要求。这要求企业对不同国家地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及采取普通的营销策略,这回导致成本增加。全球战略选择:国际战略、全球标准化战略、本土化战略、跨国战略。1、国际战略此类企业面临较低的全球整合压力与较小的当地响应压力。他们先为国内生产产品,稍作改变后销往国外。其产品往往普遍需求,却无强力竞争者。由于竞争者出现会转变为全球标准化战略或跨国战略。2、全球标准化战略此类企业面临较大全球整合压力,较小当地响应压力。其强调通过规模经济、学习效应以及区位经济实现成本降低。3、本土化战略此类企业面对各国市场的消费者偏好差异很大,成本压力不大。其强调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来增加利润,在不同国家提供消费者不同偏好的产品。这有助于更高定价,而且其当地市场份额上升也会获得一定程度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和区位经济。由于竞争者造成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会转向跨国战略。4、跨国战略此类企业试图取得低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和转移核心能力。通过区位经济、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获得低成本;通过为不同市场提供差异化产品应对当地差异;在全球营运网中,通过子公司之间创新流动来实现核心能力转移。7.3.2IR框架与组织设计(组织结构)高I低R——基于产品划分的结构低I高R——基于地区划分的结构高I高R——设计重点转向流程和系统,这些要素能有助于处理那些内在冲突。四种多国企业模型:多国模型——战略:基于对当地市场的响应结构:各国子公司相对独立,拥有完整的价值链控制:通过外派经理的私人网络实现知识:开发于子公司并停留于子公司国际模型——战略:基于母国的领导结构:国内公司拥有大部分的价值链控制:技术和管理系统的集中控制知识:从国内总部流向子公司全球模型——战略:基于规模经济结构:弱势子公司与国内总部紧密相连控制:母国拥有完整价值链,子公司依赖国内总部创新模式:集中为全球市场服务跨国模型——战略:基于平衡当地响应,规模经济和学习结构:不同角色和能力的子公司互相依赖控制:结果控制,复杂的人员、产品和信息流动创新模式:分散式的创新7.4组织架构的其他要素7.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纺织品ODM定制与合作合同
- 2024年建筑工程材料供需协议
- 2024三方合作经营协议合同
- 2024年度环保型涂料生产与销售合同
- 2024年城市基础设施合作合同
- 2024年办公桌租赁协议
- 2024年度体育赛事赞助与推广合同
- 2024年度智慧校园建设与运营合同
- 2024家居装饰墙地砖采购协议
- 2024年建筑安装安全协议
- 【公开课】《农业专题复习》【课件】
- 第7课《大雁归来》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培训的方式和方法课件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三基选择题(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21年大唐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DBJ53/T-39-2020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PPT模板
- 实验五 PCR扩增课件
- 马拉松运动医疗支援培训课件
- 中医药宣传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