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革命烈士史记_第1页
乐东革命烈士史记_第2页
乐东革命烈士史记_第3页
乐东革命烈士史记_第4页
乐东革命烈士史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革命烈士】来源:乐东县史志办发布时间:2015-08-101、陈世德(1908—l941)陈世德,1908年出生于海南岛崖县五区莺歌海村(现属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一个渔民家庭。父亲捕渔,母亲做小生意。他是长子,有胞弟陈世泽(曾参加革命,在中共感恩县委工作,被敌人杀害)。他9岁时,在本村小学读书。毕业后,由于家庭贫困,无法继续升学,只好辍学在家帮助父亲捕鱼。他自小生性耿直,好打抱不平。村中穷人家的孩子受欺凌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主持公道。因此,深受村中群众的称赞,在青年人中享有一定的威信。1928年,反动县长王鸣亚利用盐税、渔税、船税等各种不合理的名目征税,剥削莺歌海人民群众,同时还勾结莺歌海的渔霸、渔栏,用大秤买入小秤卖出的手段来欺诈、勒索广大渔民,吸渔民的血汗,逼得渔民倾家荡产,背井离乡。他目睹这些悲惨的情景,胸中充满了愤怒,萌发了反抗封建官僚势力的压迫、剥削,和推翻黑暗社会不平等制度的念头。他发动村里的青年,组织建立“青年馆”(民间帮会组织),并联合陈文光组建“乐崇馆”,以青年为骨干,领导全村渔民奋起抗盐捐,向反动县长王鸣亚和地方渔霸方永和、吴多堂展开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王鸣亚被渔民群众的抗捐斗争激得恼羞成怒,就派盐警镇压渔民。陈世德就组织村里的青年进行反击,最后把他们赶出莺歌海村,使抗捐斗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1929年,海南“四二二”事变发生后,为了保存革命火种,共产党人陈忠、王国栋、林克泽等人潜伏到莺歌海一带活动。陈世德和陈文光领导的渔民抗捐斗争,引起了党组织的关注。陈忠等人就派李永才(中共党员)去做他等青年的思想工作,把渔民抗盐捐斗争引导到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斗争上来。他在陈忠、李永才等共产党人的引导下,走上革命的征途。他遵照党组织的指示,领导“青年馆”的青年在群众中开展民主思想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他还组织青年演剧团,演出《大义灭亲》、《孔雀东南飞》、《秋瑾殉国》、《蔡锷出京》等进步戏剧,把莺歌海渔民群众的抗捐斗争推向新的高潮。1930年夏,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春,他和陈文光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在莺歌海地区组织建立了一支游击队,陈文光任队长,他任副队长。游击队成立不久,就抓到崖县国民党民团团长、奸商周德辉,并在陈垂斌的帮助下,处罚周德辉交出800块光洋,用其买了一批武器武装游击队。这事激怒了王鸣亚。一天夜里,王鸣亚派县大队长冯增全带兵到莺歌海与吴多堂、方永和的反动民团—起围攻游击队。游击队奋起反击,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打响了莺歌海地区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接着游击队在黄流、望楼港一带活动,有力地打击反动势力。同时以金鸡岭为据点,在周边地区开展活动,在丹村组织农民群众成立“丹村农民协会”,组建农民赤卫队,打击当地的土豪劣绅,使丹村和佛罗一带的农民斗争得到广泛发展。同年秋,中共崖西区委成立,林克泽任书记,他为区委委员。1932年初,由于李立三错误路线的影响,中共陵崖县委开展反AB团的“肃反”运动,造成了陵崖地区各根据地内部的混乱,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10月底,国民党陈汉光部队“围剿”陵崖地区各根据地,党组织遭受严重的破坏,红军被打散。为了避敌锋芒,保存革命力量,坚持长期武装斗争。1933年初,中共陵崖县委决定,由林豪、林诗跃等同志带领42名被打散的红军战士,到崖西地区会同陈文光、陈世德领导的莺歌海游击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崖西红五连)。陈文光任连长,他任副连长,林豪任指导员。红五连以尖峰岭的金鸡峰为根据地,频繁活动在尖峰岭、丹村港、莺歌海、望楼一带。首战丹村港,他带领战士们英勇杀敌,把来“围剿”的陈汉光部队一个营和王鸣亚的民团及莺歌海吴多堂的反动民团打得落花流水,缴获了一批武器,大震红军军威。由于红五连的英勇善战和不断发展壮大,使敌人非常害怕。年底,国民党陈汉光部在王鸣亚民团的配合下,对红五连根据地和红色村庄进行大肆“清剿”,镇压革命力量。敌人严密封锁尖峰岭根据地的出入通道,隔绝了红军与群众的联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陵崖县委决定把红五连化整为零,撤出敌人的包围圈,分散到各村庄去,以各种职业为掩护,待机再起。陈世德和妻子周春姑突围后,到板桥镇做小生意,潜伏下来开展秘密活动。1935年底,他回望楼港进行秘密活动。1936年初,他被派到昌江新街听取中共南区特委传达“八一”宣言。不久,中共琼崖特委派刘秋菊、林茂松到崖县地区开展恢复党组织的工作,他们指示他迅速恢复崖西红五连,开展崖西地区的武装斗争,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做好准备。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暴发,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1938年,中共崖县委书记叶云夫来到莺歌海指导抗日工作,并指示他和李大和等人恢复莺歌海的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组织建立“青年抗日救亡会”、“妇女抗日协会”等群众性抗日团体,扩大抗日力量。1939年,中共崖县委决定在莺歌海、新村一带群众基础好的地区,建立自己的抗日武装队伍。县委派他和李大和到莺歌海和新村组建了两支抗日游击队。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和队伍不断地扩大,县委将两支游击队合编为莺歌海抗日游击中队,他任中队长。中队成立后,他主张联合陈曼夫、黎家亚,吴清云等3支抗日游击队,成立崖西地区抗日游击大队,共同抗日。1940年10月,他带领游击队攻打黄流日军司令部,在1000多当地群众的配合下,把日军打得昏头转向,龟缩在据点内不敢出来,直到敌人派大兵增援,我方军民才撤出战斗。接着他带领游击中队和其他几支抗日游击队一起,在黄流新荣村(木头园)的公路地段伏击日军巡逻队,当场击毙日军少将江波户及士兵数名,击毁军车2辆。这两次战斗,打出崖西地区军民团结抗日声威,也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谎言,使崖西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得到更大的发展。1940年秋,由于国民党崖县政府执行蒋介石消极抗日政策,使崖西地区的抗日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因此,中共崖县委指示陈世德和李大和等游击队的领导人,收缴陈曼夫中队的枪械,用以武装自己的队伍。某日,他和李大和在响水游击队驻地,乘陈曼夫外出之机,缴下了陈曼夫中队的几十支枪,把这些枪运回崖县委驻地梅山。中共崖县委重新把原来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中队,他任中队长,孙珠江任副中队长,陈国风任指导员,后因陈国风未能到任,指导员由李大和兼任。这支队伍后来在抱善被国民党崖县县长陈鸣亚借整编补充给养之机吞并掉,他和一批人被扣押。“抱善事件”后,在党组织和各界民主人士及广大抗日民众的强烈抗议下,崖县国民党不得不释放他和李大和等被扣押的共产党人。他获释后,被党组织调到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工作。不久,又调他到张开泰带领的三支队任十二中队长。1941年3月,琼纵三支队挺进到崖西一带作战,支队长张开泰派他先回崖县联系。他回到双沟(地名),等待崖县委的交通船来接回望楼港。由于县委的交通船迟到一天,他住在双沟的行踪被汉奸发现,并向日军报告,日军派兵包围了他的住地,他沉着应战,英勇拼杀,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3岁。2、符国拔(1917—l942)符国拔,革命烈士。1917年出生于海南岛文昌县的一个小商贩家庭。父亲是革命低潮时党组织派到崖县五区莺歌海村潜伏的共产党员,后来全家定居莺歌海。1938年前,符国拔在琼台师范读书,他目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地方官僚和土豪恶霸鱼肉人民,民不聊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心中萌发了推翻不平等社会的念头。他看到共产党为了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忘我精神,看到共产党发动群众闹革命的热潮,心向共产党。在学校地下党组织的引导下,他不管斗争环境的恶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8年后,他回到莺歌海参加了党支部组织的工作,同时开办“同兴利”商店,经营渔具品,以做生意掩护,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他家成了地下联络站。1939年2月,日军侵占崖县后,叶云夫(中共崖县委书记)经常在梅山与莺歌海之间开展抗日斗争。叶云夫与符国拔早年在异乡认识,叶云夫来莺歌海常住在符国拔家,开展地下活动。在叶云夫的直接领导下,他和李大和、张开芳、陈斗平等—道奔走于莺歌海、香山村(现新兴村)、新丰村、丰塘村等地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并组建莺歌海“抗日救国会”,发动男女老少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9年夏,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至1941年初,他和李大和、陈斗平等人秘密进行筹建党组织的工作,在香山村、新丰村分别建立了两个党支部,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他们还创办了平民夜校识字班。他自己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教农民、渔民识字,既学文化、又作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爱国热情。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使莺歌海、香山、新丰、福塘、丰塘、佛罗等一带地区的抗日救亡活动蓬勃发展。1942年春,他担任中共崖五区委书记。他不顾个人安危,经常冒着危险深入到莺歌海各寮和香山、新丰、福塘、佛罗等村庄开展工作,组织发动农民武装,壮大抗日游击队。崖五区参加抗日游击队的人员是当时全崖县较多的一个区。抗日斗争如火如荼,使敌人极为震惊。敌伪反动势力对他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抓捕他。1942年5月,他和邢福史(五区委副书记)、周东雄(交通员)去尖峰地区长安村(崖县委驻地)向叶云夫(崖县委书记)、林庆墀(县委组织部长)汇报工作。之后,他在返回莺歌海途经新安村时,被麦明生等国民党兵包围逮捕。审讯时,敌人问他是不是共产党,他毅然回答:“我就是共产党员,你们想怎么办?”敌人又问他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他说:“蒋介石抗日不坚决,对日妥协。背叛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抗日的党,所以我参加共产党”,驳斥得敌人哑口无言。他以共产党员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慨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被押到响地村枪决,临刑时,他对在场的乡亲说:“请转告我爱人,代我向党组织交最后一次党费”。接着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无限忠诚的思想情操和为革命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3、李大和(1918—1944)李大和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曾任中共崖县区委委员兼组织部长。1944年初在新丰村被日军包围,与日军作战壮烈牺牲。在战争岁月里,他的1个妹妹和2个弟弟都参加革命,被敌人杀害。李大和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精神永存,人民将永远怀念他。李大和在入党时更名为李实,1918年出生于海南岛崖县五区莺歌海村(进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一个渔民家庭。祖辈以捕鱼为业,父亲李开策,为人老实厚道,勤俭持家。李大和排行第三,生相魁梧英俊,父母极为疼爱。他9岁时,到崖四区高小读书。他在学校刻苦用功,深受师生们的爱戴。1928年,由于他成绩优秀,从一年级跳到三年级读书。这年,符淑谦(他是海南“四二二”事变后潜来莺歌海避难的共产党员)到该校教书,他发现李大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李大和积极参加陈忠、林克泽、李永才(均共产党员)等组织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群众运动。他和进步青年(陈世德、陈文光等)一起组织青年演剧队,演出《大义灭亲》、《孔雀东南飞》等进步戏剧,向渔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宣传。1931年春,他由符淑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崖县中学。在学校读书期间,正值“9•18”事变发生,他积极参加崖中学生组织的反日宣传活动。他鼓动学生上街游行,向民众发表演说,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残杀我同胞的罪行。1934年7月,他中学毕业。他放弃了继续升学的机会,毅然投身到家乡的渔民抗敌斗争中去。他和陈世德等人在陈忠的领导下,组织武装队伍,带领渔民群众向土豪劣绅方永和、吴多堂进行反盐捐、抗渔税的斗争。1936年,他受聘在崖四高小任教,他利用职务之便,在师生中进行革命活动。他领导学生闹学潮,反对旧的教育制度,要求崖县政府撤换反动校长孙鉴南,取得了学潮胜利。他组织学生宣传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带领学生在村里贴标语,进行抗日演说,讲解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演唱抗日歌曲等,使莺歌海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为后来该地区的抗日斗争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1938年,他组建起“莺歌海青年抗日救亡会”,接着他又发动广大妇女起来参加救国运动,成立“妇救会”。5月,他带领宣传队和史丹同志到抱本、佛老、黄流等村庄进行抗日救国宣传。1939年3月,根据崖县委书记的指示,他把“抗日救亡会”的领导职位交给陈俊士担任。从此,崖西地区国共两党一致抗日的情绪更加高涨,抗日救亡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7月,中共崖县县委书记叶云夫召开县委会议,选举他为县委常委兼政治部长,会议决定在莺歌海一带组织建立抗日武装队伍。会后他和叶云夫从梅山赶回莺歌海。根据崖县委的指示,他和陈世德到民间搜集枪支,组织武装,十几天的时间,他们便组建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成立了莺歌海抗日游击中队。由陈世德任中队长,陈大明(国民党员)任副中队长,由他发动全村渔民捐助抗日游击队的经费。他还负责领导学生抗日宣传队的工作,发动学生和渔民捐献宣传队的活动经费,不足部分他从家里拿钱支付。1940年10月,陈世德带领的莺歌海抗日游击队联合当地几支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1000多群众的配合下,攻打黄流日军司令部。李大和组织莺歌海村300多青年参战,并带领渔民为前线的战士送水送饭,做好后勤工作,激励战士勇敢杀敌。11月中旬,在莺歌海地区的抗日阵营中,出现了排斥共产党人的现象。特别是在国共两党联合建立的莺歌海抗日游击大队里,国民党反共排共的活动更加嚣张。因此,中共崖县委为了打击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的阴谋,决定缴国民党陈曼夫中队的枪械。某日,他和陈世德在响水游击队驻地,乘陈曼夫外出之机,下令缴下陈曼夫中队几十支枪,并把这批枪支连夜运到望楼港,用船运到东州岛上藏起来,再由角头村的党组织转移到崖县委驻地梅东岭。接着中共崖县委为了扩大抗日武装队伍和掌握领导权,把原来陈世德带领的莺歌海抗日游击队和几支党掌握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游击中队,陈世德任中队长,孙珠江任副中队长,陈国风任指导员(因陈国风未到任,指导员由李大和兼任)。12月,国民党崖县政府破坏团结抗日,制造了“抱善”事件,他和一些共产党人被缴械扣押,后经我党多方营救出狱。不久,他被调到琼总司令部工作;之后又被抽调参加琼崖独立总队开办的军政训练班。学习结束后,他就跟随冯白驹将军转战琼崖大地,打击日本侵略者。1941年至1942年间,日军集中兵力向昌、感、崖三县的抗日根据地、红色村庄进行疯狂的“蚕食”与“扫荡”,采取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大肆蹂躏人民,党、政、军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重新打开西南地区的抗日局面,粉碎日军对西南地区的“蚕食”与“扫荡”。1942年5月,崖特委委任李大和为昌、感、崖三县特派员,负责恢复三县的党、政、军组织。他肩负重任回到崖县,在危难之中,他不顾个人的安危,走村串户,依靠坚持地下斗争的党员和革命群众,把党组织一个个重新恢复起来。一个月后,他恢复中共崖县区委的工作,并组建武装工作队。他在县委工作会议上提议全体干部自愿出钱买枪,他以身作则,首先动员其父母献出了600块光洋。在李大和的带动下,何如愚、刘城堂、陈侃、吴多琨、李天妹(李大和的胞妹)等人也捐钱买枪。县委把大家捐款购买了二批枪支弹药,成立一支20多人的武装工作队。10月,他带领工作队回莺歌海地区进行建政活动,在新丰村成立新英乡民主政权(郑文泽任乡长,陈清槐为副乡长)并组建新英乡党总支委(陈道平为总支书记,王良史为组织委员,吴多琨为宣传委员)。同时成立“群合会”,陈侃任主任。不久在各村庄设立密秘交通站,并成立南极交通总站,任命何如愚为南极交通总站站长,邢谷伍为交通员。1943年,为了扫清莺歌海这个总给养站到山里县委驻地的通道的“障碍”,他带领武工队下山进行锄奸清特活动。他大义灭亲,首先就地枪毙作恶多端的大汉奸李大仁(他的堂兄);接着命令吴多琨枪毙汉奸吴清华(吴多坤的堂兄),使莺歌海地区的汉奸不敢再兴风作浪。12月中旬,他带领新英乡干部11人到莺歌海、新丰村一带开展募捐支前工作。1944年1月29日,他们集中到新丰村张凤的母亲(老屋主)家吃年饭,突然被日军包围,他带领11位同志沉着应战,奋力突围,但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他牺牲时,年仅26岁。4、林吉典(1912—1945)林吉典,革命烈士。1912年出生于海南岛崖县四区球尾灶村(现海南省乐东县利国镇球港村)一个盐民家庭。1935年,他中学毕业后,曾任球尾灶村初级小学校长。他擅长书法和写作,抗战初期,他积极参加宣传和发动群众抗日救国活动。他手抄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等文章用于抗日宣传,他组织学生演进步戏。1939年2月,日军侵占崖县后,他弃教从戎,投身抗日活动。194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和林志超等同志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出入敌战区进行抗日宣传,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唤起群众觉醒,激发中华民族义愤,抗日运动蓬勃发展。这期间,崖县委书记叶云夫和县委常委罗家仁等来球尾灶村开展革命活动,他席不暇暖,日夜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方便。1943年初,他到各地发动武装,积极开展筹款筹粮支援前线活动。5月,感恩办事处成立,他跟随林庆墀、孙惠公等在感恩三区、崖四区及梅山、新英等地进行抗日斗争,筹备枪支弹药组建办事处的武装队伍——镇南队。一天,他和林庆墀、何赤带领镇南队和西南、西北团武装民兵共300多人攻打驻老郑村的国民党崖县五区署,半路遇上日军伏击,林庆墀右脚负伤,何赤、林吉典等指挥队伍撤回宿营地,安全脱险。同年秋,办事处财政科长张睦群调往感恩三区工作,他接任财政科长。1945年1月,成立崖县区署,他任区员,他协助区长做了大量工作。同年底,国民党四十六军新编十九师大肆围剿崖县的红色村庄,残害革命人民和捕杀共产党员,地主恶霸和地方反动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上级指示崖区委、区府撤到土伦(今乐东县尖峰镇境内)。土伦地区的黎族反动分子麦亚尚、陈人忠等人在敌人的恫吓和诱惑下,认为共产党成不了什么气候,天下一定是国民党的,便煽动几个村里不明真相的黎民叛乱,包围崖县区委、区政府的驻地土伦,捕杀大批革命同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土伦事件”。林吉典也在这次事件中不幸被害,时年33岁。林吉进(1920—1942)林吉进,1920年出生于海南岛崖县四区球尾灶村(现海南省乐东县利国镇球港村)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亲都是勤劳忠厚的人,以种田为业。林吉进有兄弟3人,他排行第三。他从小天资聪明,深受父母的疼爱。全家人省吃俭用,供他在本村读初小,他勤奋好学。1932年到乐罗二高读高小,成绩优秀。1935年他考取崖县简易师范。1936年转到崖县中学。他性格开朗,待人诚恳热情,善于团结同学,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他在读书期间,广泛接触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特别是受他堂兄林吉祥(1927年发动球尾灶村农民运动的组织者)的影响,心中萌发了参加革命的愿望与志向,对革命充满了信心。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全国都掀起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日高潮,他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抗击日本侵略者,拯救中国。1938年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积极组织学生成立了“抗日救国后援会”,参加创办抗日宣传刊物《青年文艺》,并参与组织抗日宣传队,激励人民群众的抗日救国热情。同年夏,他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到球尾灶村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他带领村中进步青年林吉典、林志超、林志兴等在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组织成立“抗日读书会”,组织指派他为教员,林志超为地下交通站长,林志兴为地下交通员。同年10月,陈国风遵照中共崖县县委的指示,回四区成立中共崖四区工委,陈国风任区工委书记,他为宣传委员,陈亲芬(后叛变投敌)为组织委员。区工委具体分工,陈国风负责乐罗、望楼等村的工作,他负责球尾灶、望楼港、老郑村等村的工作,陈亲芬负责抱旺、镜湖等村的工作。同年冬,中共崖县委书记叶云夫来到球尾灶村,住在他家里开展革命活动。他向叶云夫汇报了四区的工作情况,叶云夫对四区委制定的五点工作方案以及具体实施的情况给予高度的评价,并指示他们按五点工作方案继续努力地开展工作,争取把四区早日建成一个坚固的革命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10日,日军大举进犯海南岛。14日,侵华日军第五舰队占领榆林港。4月,日军在四区的九所、乐罗等地设立据点,并且成立了日伪维持会,实行十户联保的保甲制,加紧对沦陷区人民的统治。国民党崖县县长王鸣亚和国民党乐东县县长王醒亚兄弟俩狼狈为奸,勾结日军,推行“曲线救国”的卖国政策,划地分防,屠杀我抗日民众。四区一些党员和革命群众有的被捕,有的被杀害,有的经不起严峻斗争的考验回家隐居,有的动摇变节。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他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坚持进行斗争。他遵照崖县委的指示,在球尾灶村组建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他积极发展新党员,壮大抗日力量,动员林金标、林世金等一批青年参加革命。年底,日军在经济上进行大量掠夺,强行使用日币,造成通货膨胀。陈国风、林吉进经中共崖县委同意,同国民党崖四区政府商议,由陈国风起草,以政府名义发表了《维护国币告全区人民书》,揭露了日军的侵华罪行,号召人民抵制日币、日货,维持国币,开展抗日斗争。他和崖四区委其他成员一起,建立了一条从梅山(崖县委驻地)—望楼港—莺歌海—昌感(临委)的交通联络线。通过这条红色联络线,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和传达接受任务。1940年春,他在球港村成立“青抗会”,他们经常在夜间破坏日军的通讯设施——剪电线、拆电杆;破坏日军的交通要道——毁公路,炸桥梁。他们还开展除奸行动。一天夜里,他接到群众报告,大汉奸罗安瑞潜回望楼港活动,他立即带领“青抗会”成员林志兴、林茂开赶到望楼港,将这个罪大恶极的大汉奸除掉。第二天,人民群众听到消息后,都拍手称快。同年夏,在反动国民党崖县县长王鸣亚之流的阴险策划下,崖县掀起了反共的黑潮,国共团结抗战出现了危机。在严峻的形势下,他和陈国风一起在望楼港、球尾灶、老郑村等村庄动员了30多名青年参加我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并号召广大群众捐钱、衣服、被褥、医药品、粮、盐等支援抗日部队。同年秋,根据崖县委指示,他和四区委其他同志一起,在各乡村群众中开展“捐献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日本鬼子”的活动,要求每人至少要捐献一颗子弹的钱支援抗日。在他们积极的宣传发动下,群众踊跃捐献。群众的热情支持,增强了战士们的抗敌斗志。1941年春,中共崖四区委书记陈国风调动,林吉进接任书记。为了发展壮大党组织,推动全区抗日救国运动蓬勃发展。他经常秘密发展党员和组织群众抗日活动。同年夏,他在望楼港组建党支部,何庆安任支部书记。不久,又成立了“儿童团”。1942年春,他在望楼港东边的黑皮坝召开四区委会议时,由于汉奸告密,被驻九所的日军包围。在这万分危急之际,他沉着机智地指挥同志们突围,除了有1位同志在突围时中弹牺牲,其他人全部脱险。后来,崖四区委重新调整,他任书记。区委调整后,在全区各自然村发展成立党的组织和群众抗日团体。同年夏,他和林吉典、林志超组建老郑村党支部。同年冬,驻黄流日军80多人由日伪青年团林善发等人带路,突然包围球尾灶村,他正在村里活动,他带领同志们英勇反击,但由于敌众我寡,他不得不带领同志们边打边突围,在突围时他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5、邢福史(1915—1942)1937年,他毕业于崖县黄流三高小,准备报考黄埔军校。“七七”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为了抗日救国,他毅然放弃到黄埔军校深造的机会,参加了共产党的地下革命活动,在新丰村组织成立了“青抗会”,开展演讲,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39年4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成立了新丰村党支部,任支部书记。年底,被中共崖县委委任为崖五区委副书记。1942年夏,崖五区委书记符国拔在向崖县委领导汇报工作的归途中,被佛罗地区新安村的国民党兵逮捕,在响地村被杀害后,邢福史就挑起了五区工作的重担,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由于汉奸告密,他在新丰村被捕,被押送到黄流日军司令部。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他意志坚定,刑庭舌战,宁死不屈,始终没有出卖党的组织。敌人从他的口中没有得到所需要的情报,大为恼怒,于1942年2月某夜,秘密杀害了邢福史。他为革命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时年27岁,尸首至今没有找到。邢福史虽然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他对党忠诚、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鼓舞了无数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6、张开芳(1917—1945)1937年7月,他崖县中学(今三亚一中)毕业后,经史丹推荐,赴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结业后,任崖县第四高小(莺歌海小学)童子军教员。他一边教书,一边进行革命活动。1937年秋末,他和李大和等人发起并组织成立“莺歌海抗日救亡会”,他任会长,郑文泽负责组织工作。在他们的领导下,莺歌海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同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夏秋间,史丹到莺歌海组织抗日宣传活动。他与李大和带领青年学生何如愚、周东豪、邢福民等分别在莺歌海、新村、香山村、丰塘村、老孔村等地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青年参军参战,并在这些村庄建立“青抗会”、“妇救会”等抗日群众团体。同年冬,由于抗日宣传活动高涨,国民党崖县县长王鸣亚派兵到莺歌海村搜捕他,其父张昌熊拼死保护,才使他逃脱敌手。1939年2月,日军大举侵占海南岛。中共崖县委书记叶云夫深入莺歌海村(住在他的家里),开展抵制日货斗争和打击地方反动势力。4月初,日军入侵黄流。陈世德和他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会同陈曼夫、黎家亚的两支国民党抗日游击队,在九所至黄流公路上的木头园村(今新荣村)伏击日军,击毙日军指挥官江波户和日军多人,给入侵崖县沿海地区的日军当头一棒。翌日,日军进行报复,杀害木头园村群众15人,外地群众3人,把尸体抛进一口水井中(“十八人井惨案”),这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见证。1940年7月,我党为了培养抗日骨干力量,中共莺歌海党支部派他到澄迈美合根据地琼崖公学学习。学习结束后,他调到琼崖纵队第四支队工作。1942年春,他从第四支队调任昌感崖“先遣队”指导员。同年夏,他任“挺进队”指导员(队长张应怀)。他和张应怀认真执行琼崖特委“坚持内线,向外挺进”的斗争策略,率领“挺进队”在尖峰竹头村的一场战斗中骁勇善战,打死国民党兵6人,打伤9人,缴获步枪6支,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猖狂势力。年底,他和张应怀率领挺进队冲破了日军在昌江的巡逻线南下,打死日军巡逻兵3人,缴获冲锋枪2支。1943年春,建立琼纵独立二支队,“挺进队”改编为二支队三大队。队长张应怀,政委谢应权。l944年,谢应权调往琼崖抗日民主政府工作后,他接任三大队政委。1945年夏,琼纵特委和昌感崖联合县委指示,时机已成熟,要立即拔掉望楼港日军据点,决定派张应怀、张开芳带领全体指战员执行任务。在崖四区总支和乐罗、望楼港、球尾灶村党支部等地方力量的配合下,袭击望楼港日军据点,击毙日军10多人,缴获机关枪2挺,步枪10多支和一批军用物资。同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9月3日,他奉命率领琼纵二支队八中队60多名战士,在昌感县副县长王廷俊带领的20多名地方干部的配合下,进驻感城麦氏宗祠,准备接收日军武器。可是,昌感县国民党顽固派召集数百人,突然对八中队围攻,日军也从附近炮楼上向我部队驻地开炮袭击,他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八中队抗击,激战两昼夜,弹尽无援,全中队幸存3人,其余壮烈牺牲,这就是震惊全琼的“麦家祠事件”。他也在这次事件中遇难,年仅28岁。7、郑文泽(1918—1944)193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同年秋,他和张开芳、李大和等人发起并成立了“莺歌海抗日救亡会”,张开芳任主任,他负责组织工作。他们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积极开展抗日的各种活动。1942年春,海塘乡抗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