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毒技术规范培训_第1页
新消毒技术规范培训_第2页
新消毒技术规范培训_第3页
新消毒技术规范培训_第4页
新消毒技术规范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消毒技术规范培训感染控制科

2013.05

主要内容1、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及注意事项2、紫外线消毒3、医疗废物分类4、环境、物体表面消毒5、含氯消毒剂的配制6、标准预防7、手卫生8、职业暴露环境的分类Ⅰ类环境: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Ⅱ类环境: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1;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Ⅲ类环境:母婴同室2;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2;血液透析中心(室)1;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Ⅳ类环境: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3(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注:1、原标准无2、原为Ⅱ类3、原为Ⅲ类环境卫生学监测范围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的医疗器械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间注意事项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后进行采样。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布点方法

Ⅱ、Ⅲ、Ⅳ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沉降法):室内面积≤30m2时,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米处;当室内面积>30m2时,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米处。

1米房间中心距地面高度80~150cm1米1米1米1米面积≤30m2房间中央1米1米1米1米距地面80~150cm1米1米1米1米面积>30m2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将直径9cm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搭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Ⅰ类环境暴露30min、Ⅱ类环境暴露15min,Ⅲ、Ⅳ类环境暴露5min)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手臂越过平皿×皿盖朝上×√√结果判定: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中常见的错误采样时开启空气处理机时间不足30分钟采样时培养皿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采样时有人员流动未洗手、未穿无菌衣进行采样平皿受到污染手术间未清洁、开着手术间的门采样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间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清洁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用5cm×5c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时,取全部面积;被采面积≥100cm2时,取100cm2。门把手、水龙头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5cm5cm治疗台1个咽拭子管分别采上述四个25cm2的面积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判定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间采取手卫生后,在接触患者或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若采样时手上有消毒剂残留,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结果判定:①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②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空气平均菌落数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工作人员手平均菌落数CFU/(min·平皿)CFU/cm2CFU/cm2Ⅰ类环境洁净手术部符合GB50333要求≤5≤5其他洁净场所≤4.0(30min)Ⅱ类环境≤4.0(15min)≤5≤10Ⅲ类环境≤4.0(5min)≤10≤10Ⅳ类环境≤4.0(5min)≤10≤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o四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单编号:科别:送检日期:治疗室/急救室/换药室/手术室送检者:不可与被采者是同一人监测项目(√)空气(3或5或7)点5min/15min/30min(√)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王××监测目的:细菌菌落总数请于需监测项目前划“√”备注:检验者:报告日期:年月日内镜采样时间:清洗消毒后采样方法:取清洗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从活检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送检。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结果判定:菌落数/镜应≤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血透室透析用水、透析器的出入口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采样部位:在水进入血液透析机的位置收集标本。采样方法:用无菌注射器吸取透析器的出入口的透析液10ml,放入无菌试管,送检。结果判定:入口液细菌菌落总数必须≤1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处理水:完全通过了水处理系统处理、进入血液透析设备的水。处理水所含细菌总数,应不得超过100cfu/ml。透析液每季度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的细菌内毒素不能超过1EU/ml;血液透析装置入口的输送点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得超过5EU/ml,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出水口、软化水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再复查,并分析原因进行改进。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采样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于咽拭子管中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监测频率: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结果判断: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注意事项:采样后4h内检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o四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单科别:送检日期:室送检者:监测项目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使用中的戊二醛使用中的器械消毒液编号:监测目的:细菌菌落总数备注:检验者:报告日期:年月日口腔科

每季度对漱口水进行采样采样方法:直接接10ml漱口水于咽拭子管中。结果判定:细菌菌落数≤100cfu/ml

注:每天上、下午诊疗第一个患者时,必须先预冲管路1-2分钟。从5月份开始所有部门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使用中的器械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戊二醛每季度采样一次,用于灭菌的戊二醛每月采样一次(风湿科介入室、耳鼻喉换药室、耳鼻喉门诊、眼科小手术室、介入室、急诊科、内镜室)除内镜室外,其他科室尽量取消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注意:当怀疑与医院感染有关时随时采样采样和检查原则1、采样后应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4h,若样品保存于0℃~4℃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2、不推荐医院常规开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时,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常规监督检查可不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涉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或工作中怀疑微生物污染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紫外线灯消毒注意事项:

1、应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清洁,每周用75%酒精纱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等时,应随时擦拭;并在紫外线登记本当日空白处记录:擦拭灯管。2、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辐射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监测其辐照强度,当灯管照射强度低于70uW/cm2或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h,需更换灯管。需重新开始记录使用时间,在该页左下角记录灯管启用时间,当日空白处记录:更换灯管。紫外线灯管一端同时也记录灯管启用时间。3、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注意事项:1、消毒时应关闭门窗。2、进风口、出风口不应有物品覆盖或遮挡。3、用湿布清洁机器时,需先切断电源。4、每月清洗一次过滤网,同时擦拭灯管。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现场演示封口方法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签、棉球、引流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使用后的一次性输血器(袋)、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导管、引流袋等;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废弃的血液、血清。6、使用后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要求日产日清,最多不能超过3/4满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安瓿放入黄色锐器盒装满3/4时盖紧。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感染性胎盘

双层黄袋子

手术残肢,产科产生的4-5个月以上的死胎、死婴等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内,专人及时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冰柜内储存,并做好交接,医院定期送殡仪馆火化处理。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①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等;②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③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卫办医05年颁发《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论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均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

袋),未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病理科、内镜室及其他科室产生的化学性废物(如戊二醛、甲醛、二甲苯等),收集到容器内,加盖密封,放入橙色医疗废物袋内,送到暂存处,交接签字,由专业机构回收处理,倾倒入下水道。严禁随意倾倒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医疗废物要求护士称重、贴标签并亲手交给保洁员、登记、签名,保洁员交给暂存处回收人员、登记、签名。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1、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或扩散时应该立即向医院感染控制科报告,并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2、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尽快对发生泄露、扩散的现场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理措施,对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及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3、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4、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5、对构成事故的事件,在48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消毒方法:1、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2、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上,作用时间1min~3min,待稍干后再用70%~80%乙醇脱碘。3、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已定-乙醇溶液局部擦拭2~3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4、使用70%~80%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min。无论以上何种方法,均需等消毒液稍干后再进行操作。消毒范围:

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x5cm。中心静脉导管如短期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至少应大于敷料面积(10cmx12cm)。各类物品清洁消毒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中度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基本原则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含氯消毒剂适用范围:适用于物品、物体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消毒方法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消毒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含氯消毒剂的配制止血带含氯消毒剂的配制含氯消毒剂的配制含氯消毒剂的配制现用现配从现在开始含氯消毒剂每次配制后都要使用试纸条监测浓度,并保存试纸条。规范要求:戊二醛每两周更换一次,每周监测一次浓度(若一周更换一次,可以不监测浓度)内镜室必须每天监测戊二醛的浓度,并保留试纸条!!因为等级医院评审时检查组要统计各科室部分物品的使用量(如: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纸巾、84指示条、戊二醛指示卡等)各科室要保存好上述物品的请领单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1、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2、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3、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中等水平以上消毒方法。对于少量(<10ml)的溅污,可先清洁再消毒;对于大量(>10ml)血液或体液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在清洁和消毒。4、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感染科、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如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耐药菌及多重耐药菌污染的诊疗场所应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5、拖布头和拖布宜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推荐使用脱卸式拖头。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定义: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标准预防的内涵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因此,既保护了医务人员,又保护了病人。

(3)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飞沫隔离)。(1)洗手(2)PPE(个人防护设备):手套、口罩、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水围裙、防水鞋、帽子等。(3)污染物品的及时、正确处理。(4)安全注射。小心处置锐器。(5)环境控制。(6)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的措施(一)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物品时,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属情况必须立即洗手:(1)摘除手套后;(2)接触病人前后;(3)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二)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三)上述物质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标准预防的措施(四)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消毒或适当消毒。(五)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标准预防的措施(六)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七)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八)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标准预防的措施

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要求:

包括手卫生和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防护用品

(一)基本要求(一级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二)加强防护(二级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为传染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一级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进入传染病区时:隔离衣、外科口罩、(SARS、H7N9时应戴N95口罩)鞋套;

防护镜和面罩: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三)严密防护(三级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或做传染病尸解的医务人员。

着装要求: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使用面罩、护目镜。医用防护口罩用于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和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传染病。医用防护口罩效能:6-8h,潮湿、污染时随时更换。六步洗手法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个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必要时清洗手腕规范的洗手设备X干手措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戴手套并不能代替洗手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上述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乙肝等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乙肝等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乙肝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乙肝等病毒感染的情况。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医护及检验等人员的暴露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职业暴露的预防1、医务人员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下同)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病人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阳光,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乙肝病毒职业暴露后的

应急处理

1、局部处理:同HIV,另外局部可用0.2-0.5%的过氧乙酸浸泡或消毒。2、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周后按0、1、6月注射三针乙肝疫苗,或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之后乙肝疫苗按1、6月注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措施:床头抬高30º,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每2-6小时用洗必泰冲洗口腔;插管气囊上的分泌物及时吸引。

三管的防护措施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措施: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每周更换1-2次,有污染时随时更换;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每天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出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措施:保持尿液引流通畅;保持尿道口清洁,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尿管上注明插尿管时间,更换尿袋时间)悬垂尿袋,不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每天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尿管。手术室采样

手术区:需要特别保护的手术台及其周围区域。Ⅰ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m、两端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3号间)

Ⅱ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m、两端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无)Ⅲ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1、2、4、5、6号间)

Ⅳ级手术室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无)周边区: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Ⅰ级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检测前,系统应已运行15min,其他洁净房间应已运行40min。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测点数和位置按下表的规定;当附近有显著障碍物时,可适当避开。区域最少测点数手术区图示Ⅰ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和洁净辅助用房局部百级区Ⅰ级周边区5点(双对角线布点)8点(每边内2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