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期末复习辅导惠东电大:罗晓明老师第一章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内容框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全面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兼通文理,善于综合掌握和发明性运用信息、知识的人才,成为剧烈的国际性竞争的焦点。为了造就适应全球科学文化发展潮流、适应我国初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希望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这门创新课程的开设,让大家开拓科学文化视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在自己的小学教育教学岗位上实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开展发明性、综合性教育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这门课程重要讨论三个问题:一、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如何?三、人文社会科学同初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什么关系?二、
概念解析: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教材的绪言中说:在现代科学体系中,与自然科学相联结、相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是经历了较充足的分化之后逐步走向一体化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总称。这个概括包含着好几个互相关联着的基本概念。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人文”是同“天文”相对举的;现代人又经常把“人文”与“自然”对举,如说“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等等。总之,“人文”通常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特别是指人类的精神文化。可以说,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自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特别是精神文化属性进行探究的学问。请注意,人文科学特别是对人的精神文化属性进行探究的学问。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它以人的共同体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关于人和社会的学问原先是不分家的,慢慢的分了家,越分越细,然后发现它们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实在难以划出一道鸿沟,于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步在较高的层面上走向综合。特别是20世纪中期之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交叉渗透,出现了某种一体化的趋势。自然而然,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概念也就形成了,逐步普及了。
三、
概念解析:人文社会科学
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合称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确比较对的地反映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现代人文科学和现代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着深刻内在联系,难以划清它们之间的边界。比如,在我们中国,一般都把历史学列入人文科学,所谓文史哲一家,文史哲都是人文科学。而国外有学者认为历史学是典型的社会科学,跟社会学是一种类型的。细想起来,后一种意见并非毫无道理。还要看到,当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部上滋生了大量的边沿学科,比如属于人文科学的历史学可以与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相交叉,形成新的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社会学,又可以同任何一门人文科学组合成交叉学科、边沿学科。这些新兴学科就像一条条纽带,更紧密地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结为一体。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概念在我国的传播有个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发了一个《共同大纲》,其中的一条是:“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奖励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可是那以后相称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概念在我国并没有流行开来;一直到前些年,这个概念才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和使用。1998年9月,江泽民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题词,鼓励该院“办成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它的主干学科有哪些?国内外众说纷纭,均无定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材综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各种意见,以下学科可以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综合性的主干学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人,只是研究人的领域、角度和层次不同。哲学研究人对世界的总的见解以及人的本质。历史学研究已通过去了的时间中的人。文艺学关注人类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研究“审美人”。语言学探究人类语言的奥秘,当代法国一位语言学家把语言学的核心课题定位为研究“语言人”。心理学分析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人们从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中看到的是“复杂人”。人类学家考察人类的生理特性和文化特性,人类学让人们看到了“文化人”的来龙去脉。社会学家讨论人类的群体生活状态,他们关注的焦点是“社会人”。经济学解释人类社会的生产、互换、分派、消费等活动,往往以“经济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治学阐述人类社会权力关系,研究“政治人”。法学研究人类社会强制性规范,探讨“法制人”。教育学追寻人的培养和发展规律,研究“学习人”。传播学,顾名思义,是以信息传播为研究对象的。然而,现代传播学的奠基人、美国学者施拉姆指出,传播学不仅研究信息的传播,并且研究人;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行为,信息的生命和含义是人赋予的,研究信息传播,必须研究人与人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如何互相影响,研究人是如何互相建立起联系的,等等。信息时代揭幕以后,有的学者开始把传播学的研究焦点定位于“信息人”,已经以“信息人”为主题推出初步的研究成果,引起其他学科的关注。带有综合性的管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调控,它的研究焦点,随着其他学科对人的研究的发展而发展;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还在不断拓展、深化。总的来看,除了哲学的研究对象涉及人的方方面面和整个客观世界之外,其它多数主干学科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人与社会的某个特定领域,这些角度和领域并没有绝对的界线,往往是互相交叉重叠,所以,各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渗互补,构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开放型的主框架。为了叙述和掌握的方便,可以借鉴传统的学科结构层次分类法,把上述主干学科即“门类学科”划为一级学科,把分别从属于各主干学科的“专业学科”划为二级学科,把分别从属于各专业学科的“分支学科”划为三级学科。应当指出,单一的分类视角,不也许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大系统的结构体系,作出完善的概括和描述,何况人文社会科学正处在迅速发展的时期。学习者应当留意其他的分类结构模式。一句话,人文社会科学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它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同现代科学体系中此外一大科学部类也就是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相应。对于现代科学体系的结构,有多种划分方式。一般人习惯于把客观世界划分为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部分:以人中心的人类世界和以大自然为中心的自然界。由此,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结识也就相应分化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部类。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西方自然科学界不少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拒绝认可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诺贝尔奖至今只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学科——经济学颁奖。在我国,尽管邓小平在1979年就指出“科学当然涉及社会科学”,钱学森对人文社会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给予很高评价,但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科学仍然只是自然科学。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什么,又有哪些区别;另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有如何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讨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与区别。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具有一切科学都具有的基本特性。这些特性涉及:科学是人类客观存在的结识过程;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是发明性的社会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这几条便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共通点。头一条,是把科学理解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结识过程”,这是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这就是说,人类迄今为止所获得的科学知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结识的阶段性成果,而不是结识的终结;科学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后浪推前浪的长河。举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吧:为了破译生命之谜,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2023年6月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23年2月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初步分析结果之一是人类基因组共有3万至3.5万个基因,远远小于本来10万个基因的估计。可以预见,随着生命科学发展,这个领域将有许多新的发现。基于无数这样的事实,当代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家指出,科学知识具有某种暂定性、假定性。自然科学一直被公认为是“硬科学”,它的成果也只能说是阶段性的,有待发展的。同样,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总是在一定期空条件下形成的,它所包含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对科学另一个重要的结识是:科学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以一种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知识形态,概括了人类对自身的理性结识。教材为什么说“从14世纪到19世纪是人文社会科学各基本学科逐步成型、独立发展的时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便是各基本学科逐步形成了专门的理论知识体系。科学的共通性尚有两条,一条,科学是发明性的社会活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同样,总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活动;这种社会行为、社会活动的价值和灵魂在于创新。科学的这一本性,在当代表现得越来越充足。另一条,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又说,科学当然涉及社会科学。弄清楚“科学”的内涵,建立对“科学”的对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具有上面所说的四个方面的属性。为什么直到今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否认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的意见?重要的因素之一,正是出自对“科学”的片面结识。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区别
当然,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又是有所区别的。两者的最重要的区别,除了研究对象有所不同之外,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不仅要像自然科学那样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并且通常还要对研究对象作出直接或间接的价值判断,也就是通常还要回答“合理不合理”、“应当怎么样”。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包含着研究主体对研究对象的价值判断。正由于如此,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就通常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性。人文社会科学各具体学科的研究对象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进而也就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有了鲜明的时代性特性。更重要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时候,总是深受时代精神的影响,使研究成果打上时代的印记。因此,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形成或是运用,都不能与特定期代的背景性因素相分离。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个性特性,也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区分点。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民族性具体表现为不同民族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一个民族的独特民族文化精神必然向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渗透,这样,民族性也就必然反映到一个民族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中来。尚有,人文社会科学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往往也许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具有一定的阶级背景,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使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也许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但是,在谈论人文社会科学也许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时,一定要区分种种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民族性和也许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的问题,教材谈得比较充足,这里就不多说了。
六、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方面,总的来说也有明显的区分度。简朴地说,自然科学一般采用实证方法,人文社会科学往往还要借助理解、领悟、阐释、评价的方法,追求在研究成果中体现事实与价值、数量与质量、真理性与合理性的辩证统一。教材阐述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普遍合用的一般研究方法,涉及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种“一般方法”有个共同点:它们的两端中的一端同讲求实证的自然科学结识方式一致,另一端同讲求感受、体验、领悟的人文艺术结识方式相通。把处在两端的自然科学结识方式和人文艺术结识方式相沟通、相融合,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共同特性。进一步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形成,取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通常包含对研究对象作出直接或间接的价值判断,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合理不合理”、“应当怎么样”。这就规定研究者不仅要运用理性批判、定量研究、技术分析这一类结识方式,并且要运用情感激发、定性研究、直觉领悟这一类结识方式,更要把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技术分析与直觉领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演变为例。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对于经济活动中的人是十分重视的。此后尚有学者强调,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然而,20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许多学派,背离这一理论研究传统,通过把人假设为“自私的经济人”的方式,抽去了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结构,排除了对人的价值、信仰、道德和情感的分析,专门解决经济现象的数量分析,使经济理论日益脱离现实经济生活,变成了“象牙塔”之中的“黑板经济学”。教训激发反思。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许多学者再度重视经济现象与道德、文化的关联,研究思绪、研究方法有所调整。以人与社会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方面,规定对各种科学的结识方式进行辩证综合。七、两大科学部类交叉融合的趋势: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例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虽然有区别但并不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相反,由于人类自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也越来越多地被打上了人的印记,两大科学部类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若干主干学科,如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都具有兼跨两大科学部类的特点,心理学等还被认为重要是从属于自然科学部类的学科。这是当代科学文化综合化潮流的具体表现。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强调指出,自然,人类、科学都是统一的;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结识能力的局限。我国从1996年启动的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7个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聘请5位人文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为首席科学家,由多学科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携手攻关,综合运用文理两大部类的知识资源和科研方法,从各个角度进行探索、论证,历时4年多,先由近及远弄清周代和商代的历史年表,最后跨学科的工程专家组推定公元前2070年为夏的始年。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学综合创新行动。当代知识分子都应当突破“固守学科阵地”的经院式狭隘视野,建立完整的“大科学”观念。八、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教材把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概括为结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社会决策功能、征询功能等八条。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把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结识功能,二是价值导向功能,三是调控管理功能。这样的表述,基本精神同教材是完全一致的。1、结识功能。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提高人们对于人和社会的科学结识水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既是对人与社会的具有真理性和合理性的结识,又是对人与社会发展的一种规范,并且不断地在新的社会实践中探索前进。对的地结识人与社会,才干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合理地改造社会。面对极为复杂的人文社会现象,人们不能不借助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去进行观测、分析、解释、反思、预测,从而把握人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规范自身的社会行为。我们常说,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充足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结识功能的重大意义。结识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其他社会功能的基础和前提。2、价值导向功能。集中地表现为人文精神的哺育与弘扬。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特定文化所推崇的基本价值,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最高追求。我们一再说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过程同价值判断直接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一般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一定的价值标准。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不断地建构着人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也就是不断地弘扬对于人的品德、情操、境界、人格具有教化和熏陶作用的人文精神。在自然科技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今天,到处都在反思“重科技,轻人文”所导致的“半个人”现象,到处都在呼唤人文精神:在认知领域中召唤实事求是,在道德领域中召唤良知,在情感领域中召唤美;人文社会科学在这些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德国一位大学校长,把自然科学比作是飞快行驶的时代列车,又把人文社会科学比作是这部列车的司机——这是很有眼光的。3、调控管理功能。人文社会科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至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的调控方面,在人的自我调适方面,在探索科学管理,运用调研、决策、征询、评估等途径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参与作用。比如人与自然关系,我们以前老是讲改造,讲征服,结果招来了处罚,连母亲河、母亲湖都和我们翻脸了,人文社会科学引导我们进行反思,发现人和自然应当是朋友,应当是好朋友,中国古人说的“天人合一”完全可以作出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现代阐释。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提高社会各个领域的调控管理水平,是一件大事。20世纪80年代,国外有专家估算,仅提高管理水平一项,中国就可提高劳动生产率30%以上。这正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用武之地。以上从研究对象、目的、原则、方法、功能各方面,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和特点作了简要的概括,这些内容,尚有教材中讲得比较充足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正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材第一编的重点,建议大家按照学习辅导中提供的线索,认真学习教材和学习指导书。第二章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发展趋势
一、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人文社会科学经历了很长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材第一章简略地把人文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概括为三个阶段,14世纪以前是孕育阶段;14世纪到19世纪是人文社会科学各基本学科逐步成型、独立发展的时期,特别是19世纪,发展不久;20世纪获得重大进展,有位著名学者认为,20世纪下半叶人文社会科学成了公众最注意和最寄予希望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揭示人类对自身的理性结识,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产生的源泉和动力。讨论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面貌,一方面要看看20世纪是—个什么样的世纪。我国的历史学家尝试用16个字概括这一百年:变化最大,发展最快,争斗最烈,折腾最多。这一百年中,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历史变迁,一是时代主题和世界格局的转换,二是自然科学技术的革命,三是全球问题的出现。先看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和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我们所说的时代主题,是世界范围内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所谓全球发展格局,或者说世界格局,指的是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20世纪,发生过两次酷烈的世界大战,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之交又发生了一次波及全球的政治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时代主题可以概括为战争与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时代主题演变为对抗和对话。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之交的政治动荡带来了世界结构的多极化,“东南西北”也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跨世纪的时代主题。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的三度变换,构成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全球背景,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广度、深度产生了具有主线性质的影响。再看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每一个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与同一时期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20世纪自然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是一种“指数增长”,到了下半叶,几乎是每十年就有一次跳跃。自然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及其复杂的社会后果,向人文社会科学提出了紧迫的时代课题。自然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一方面是带来了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从主线上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自然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经济、政治、道德、伦理的问题。我们只要想想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基因工程的发展所引起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社会后果,就不难理解。还要看到,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潮流推动了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人类大科学体系的综合化。自然科学技术国际化的趋势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对话和国际合作。此外,自然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效率。最后,当代全球问题日益锋利化。全球问题指的是同整个世界,同整个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和紧迫性,它们之间互相联系,此起彼伏,这个缓解了,那个又冒出来了,很复杂,很难办,规定各国政府和人民,各个国家集团和国际性组织共同协作,才干逐步解决。全球问题到底涉及哪些社会过程和现象?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有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问题,尚有淘汰军备、防止核战争、和平运用空间、缩小国家间贫富差距、协调信息传播等;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与人的发展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其中的某个领域很也许在某一时期上升为严重问题。全球问题由于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日益国际化,在20世纪下半叶充足暴露出来,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二、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脉络
时代主题不断深化,自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问题日益锋利化,构成了20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大潮中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时代因素。教材中有个比方,说正是在这种时代条件下,人文社会科学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一百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涌现的学者、学科、学派、成果之多,前所未有。在我们刚刚辞别20世纪的时刻,想要简朴概括这个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是一个相称困难的任务。为了教学的方便,只能找一个特定的角度,也就是这个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形态、总体水平这样的角度,尝试对它作出粗浅的解说,仅供参考。教材重要是从“整体发展形态”的角度进行纵向梳理的,兼顾总体发展水平。这里所说的发展形态重要有三种,就是分化性的发展形态,综合性的发展形态,以及系统分化和系统综合相协同的发展形态。一方面要强调,分化和综协议时属于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运动过程,两者互相相应又互相依存,不能把它们绝对地割裂开来。从大处着眼,20世纪上半叶人文社会科学是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的,分化中有综合。一方面是意识形态背景的分化,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广泛传播,这就从主线上改变了以往的人文社会科学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背景一统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是基本思想方法的分化,有的以科学主义为旗帜,极度推崇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有的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极度推崇人的主体精神和评价性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这两者的对立,具有科学的开放性。再次就是学科和流派的分化,像一棵树不断地长,长高,长大,分杈分枝越来越多。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轨迹,是一条螺旋式路线,一般说来,由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综合发展,循环往复。20世纪上半叶人文社会科学的分化发展,意识形态背景的分化,基本思想方法的分化,学科和流派的分化,为此后的综合发展打下了基础,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事实上,在这一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的历史时期,综合化的进程已经启动,学科之间、学派之间、文理之间的综合已初露端倪。我们要充足肯定分化发展的历史价值。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所导致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性分化,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到了20世纪下半叶,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发展的一个较为显著的阶段性特性,就是从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转换为以综合发展为主导倾向,当然,综合中有分化,更高层面上的分化。为什么说20世纪下半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形态的主流变成了综合化呢?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当中,哲学具有某种导向性的影响。这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尚有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流派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都开始得到强化。第二,20世纪中期,兴起了以系统论为基点的系统科学,它不仅向自然科学,并且向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各学科普遍合用的,可操作性较强的科学思想方式和研究方法,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初步综合。第三,世界性话题的研究,特别是我们前边简略介绍过的全球问题的研究,推动了以“人学”为中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联动”。在这样的一种历史文化条件下,20世纪下半叶,还出现了作为综合化发展的另两个重要标志,一是跨学科、跨部类、跨文化的综合学科成批涌现,二是研究骨干的通才化和研究人员的群体化趋势。这两条,连同前面所介绍的三种综合化趋势,形成合力,把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初步地联结成网。20世纪进入90年代之后,从全球范围看,在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化的影响下,人文社会科学在反思与前瞻中加快了发展步伐。这个段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形态特点和水平,我们将在下面结合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20世纪上半叶人文社会科学分化发展的历史价值,也要看到,20世纪下半叶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的历史价值。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与社会,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多结构、多变动的整体。人文社会科学的分化发展,有助于从各个特定的角度和层面,比较进一步地研究和结识某个专门领域的现象,但是假如停留于此,将难以揭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从全局来说是这样,从某个局部来说也是这样。随着社会历史文化条件变化,“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这样一些呼声越来越强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体的观念,知识能力结构,尚有组织形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使早已启动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化进程,在20世纪下半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种突破,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跟上了时代前进的脚步,出现了文—文沟通、文—理沟通,共同发明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也许性。有人说,文明社会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来思考重大问题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化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自觉地同自然科学结盟,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并且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座里程碑。
三、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概貌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中国文化,是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少数几个重要温床之一。像孔子庄子这样的世界级文化巨匠,他们对人和社会的观测、感悟和思考,包含着至今还令人叹服的科学成分。可是由于长达两千数年的封建主义的统治,中国未能与西方同步,从社会内部孕育出近代和现代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要发展,不能不一方面引进西方的成果;在引进和自创的过程中,又必然打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尚有,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艰难曲折,现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潮,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演化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这样的一种特殊背景,使现代中国人文社科学的发展在世界上有一种特别的色彩和位置。20世纪中国人文社科学发展的道路相称曲折。大体上可以提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引进、移植与选择为重要标志的。
现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起,从主导的一面看,可以说是在现代外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冲击下,中国的人文社会研究者所作的一种自觉的反映。20世纪前半叶,大体上先是引进、移植,继而通过时代的选择,也出现了近似于同一时期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那样逐步分化发展的态势。引进始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而人文社会科学在现代中国的分化发展,本质上反映出中国的社会实践对科学理论的有选择的需求。这种时代的选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系列论战及其成果中,得到集中的表现。第二阶段,以革新、建设与曲折为特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文社会科学经历了一次革命的洗礼。这场洗礼的基本点,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各个学科的改造和建设。这一革新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学习运动和批判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它的积极方面,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在一个生产力相称落后的国度启动了划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和思想文化建设工程,在某些学科领域出现了有科学预见、有本土特色、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成果。连续开展的批判运动也有明显的悲观影响,重要是阶级斗争庸俗化、扩大化,学术问题政治化,科学研究封闭化,在不同限度上否认了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品格,误伤了一批学科和学派、学者。在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以后,各级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潮在稍经起落后终于席卷整个思想文化领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受到重大挫折。十年“文化大革命”,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均遭受严重摧残,给社会和文明带来了巨大劫难。“文革”以后,是第三个阶段,它的标志是:开放、重建与发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复苏,始于1978年中国哲学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是对3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命运的深刻历史反思,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论述进一步人心,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主线指针。1979年,邓小平指出,就可比的方面说,现在也应当认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比外国落后了,必须下定决心,急起直追。他说,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数年忽视,现在也需要赶紧补课。70—80年代之交,中国又一次大规模地引进外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坚持“拿来主义”的立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走自己的路。大批反映时代精神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问世,老、中、青相结合的专家队伍迅速壮大。与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走势一致,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增多,到80年代末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庞大体系,90年代进一步加速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作出了重大奉献。需要强调的是,在一定意义上,邓小平理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精华的综合体现。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四、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在概略地了解了20世纪世界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之后,再来看看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教材指出,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互相推动、科学体系的基本形成、人的主题的普遍凸现等三个方面,特色显著。总体特点之一,是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较以往更为充足地体现出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依存性。一方面,没有哪一门主干学科,不是以20世纪人类的社会实践为第一理论源泉的。由于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大、发展最快、争斗最烈、震荡最多的一个世纪,这就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现实研究课题,催生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新学科,造就了一大批新学派,形成了许多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另一方面,20世纪人类社会实践为人文社会科学哺育了具有时代特色研究主体,并为人文社会科学发明了先进的研究手段。另一层意思在于,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较以往更为充足地体现出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能动作用。总的来说,在人类自我结识的历程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在人类的思想文化领域发挥了教育作用,在解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等方面发挥了调控作用,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盟的潮流中发挥了促进作用。理解第一个总体特性,要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理解时可联系自己所熟悉的某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领域,看看在这个特定的领域中,社会实践和科学理论是如何交互作用的。比如全球学。全球学是以那些威胁人类生存,而一国又无法单独解决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全球问题形成之前,无所谓全球学。全球问题造就了全球学,推动了全球学;全球学又为解决全球问题服务,在解决全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里,典型地反映了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总体特性之二,是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多科性,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相联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时空视野越宽,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层次和侧面的理性结识越深,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层面上学科的数量就会相应增多。90年代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总数已达二三千门之多。
综合性,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已经成了一个开放的有机统一体相联系。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对内积极推动各学科交叉联结,对外积极和自然科学联系,成为同自然科学相联结又相相应的一大综合性的科学部类。当今人文社会科合性的结构形态可以这样来看:哲学涵盖面最广,位于最高层次。横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系统科学等属横断学科,在较高水平兼跨两大科学部类的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口科学、社会生态学、科学学等属综合学科;这两类学科列第二层次。第三层次是哲学之外的人文社会科学主干学科,大体提成三个板块:人文研究学科群;社会研究学科群;重要倚重于人文社会科学但又兼涉自然科学的两栖学科群。以下便是大量分支学科,还可以划分层次与板块。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形态还在不断发生变化。理解第二个总体特性,要注意“逐步形成”,也就是着眼于发展。胡老师前面说过,描述复杂的科学结构体系,需要多种分类视角;并且,人文社会科学结构体系正处在发展变动之中。刚才概括的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多科性、综合性的结构形态,更多地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发展和变动。作为一个开放的庞大的体系,在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互补的历史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形态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和变动,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结构体系进行描述的观点和方式也还会有发展和变动。我们应当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观点,对待诸如此类的问题。总体特性之三是,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先后认同“人”这个聚焦点,越来越自觉地从不同的背景和角度,把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结识步步推动。我们从教材中可以看到,各主干学科在推动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结识方面作出了特殊奉献;对人的结识的深化,又从主线上带动了许多学科的建设。并且,人文社会科学对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关注,导致哲学层面上的“人学”的兴盛。在某种意义上,这门学科是对其它学科研究成果的综合,它的综合研究成果又推动着各人文社会学科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将进一步以其创始人确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南,综合当代人学的最新成果,深化人类的自我结识,促进人的真正解放和全面发展。理解第三个总体特性,要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也就是强调人的自我结识。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的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领域、角度和层次不同。然而,并不是每门学科一开始就都有这样的自觉性,研究者对人的结识更是千差万别。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带有主线性特点是,人,人的解放和发展,越来越成为各门人文社会学科自觉探讨的焦点。不是说20世纪下半叶人文社会科学逐步走向“整体联动”吗?“联动”的轴心是人,是人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文社会科学对人的结识步步推动,管理学的发展就是一个好例。正像教材第四章所概括的那样,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未来学等等学科,在这方面都作出了特殊奉献。
五、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讨论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既是促进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又是人文社会科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以往的情况看,谈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过于强调两者的对立和排斥,或者过于强调两者的会通和相融,而今东西方文化互补作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可以预见,在互补过程中,东方文化的地位将逐步提高,它对西方文化影响力将明显增强。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影响,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大的限度上得到体现;随着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影响力的增大,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限度将会加剧。未来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将既是两者之间的全面互补,又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互补。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科学主义事实上也就是唯科学主义,科学崇敬。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推到极端,会走上反科学、反理性的道路。人们所持有的科学主义或者人文主义态度,以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冲突或者交融的情况,深刻地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进程。当前,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势。重要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学者提倡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而不少人文主义者也采用了新的姿态,传统的人文主义开始重新接纳科学,同时努力将人道主义精神渗透到自然科学研究领域。
第三,在重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分析、综合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两者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规定把客观世界的联系转化为多层次、多方位、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联系整体,揭示出联系在事实、存在、运动和发展中的作用:这就是分析综合的系统化。正是这种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在深层次上推动着科学的综合化进程。也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用之下,出现了“大科学”、“学科大系统”等概念——教材对这些概念都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同学们应当有所了解。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尚有两大趋势,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总起来说,五大发展趋势既是对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经验的总结,更是立足于20世纪末叶对未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向的预测。
第三20世纪哲学历史文艺学的发展概貌
一、哲学历史学文艺学的内在联系
从人类结识发展史来看,哲学、历史学、文艺学的学科知识,是最早形成的带有某种体系性的理性结识成果;世界范围内,17—18世纪出现了以哲学兴盛为重要力量的初期科学化运动,19世纪哲学、历史学、文艺学都有长足的进展。古代中国,文史哲不分家,这个传统延续了许久。所以教材里说,它们是“古已有之的人文学科”。还可以进一步说,哲学、历史学、文艺学,是人文科学中的典型学科;哲学不仅是文史哲的核心学科,更是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学科。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与20世纪哲学发展的基本走向
哲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占有较为特殊的地位。什么是哲学,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哲学家的回答是不同的。科学,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绝大多数学科都是以其对象来命名的,哲学不是。古代哲学是知识的总汇,后来许多学科逐步分化出去,留下了一块重要地盘,那就是关于世界的总的见解。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反映了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见解,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或者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要了解20世纪哲学的发展概貌,一方面要知道一点对它产生了直接影响的哲学理论遗产。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理论系统,开创了哲学发展史的新纪元。就在同一个历史阶段,西方部分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只能是描述经验事实,目的在于取得实际效用;这类主张奠定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思潮的基础。西方此外一部分哲学家,则强调哲学要由突出对外部世界的研究,转向突出对人自身内心结构的研究,特别要突出人的内在心理体验和非理性的直觉,突出个人的独特个性、生命、本能;这类主张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概括起来,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这些作为理论先导,支配了20世纪哲学发展的基本方向。虽然大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有较多的了解,我们仍然需要从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这个角度,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和重大进展,作进一步学习。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的社会历史运动和科学革命中得到运用,得到检查,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是20世纪世界哲学取得重大突破的首要标志。20世纪初,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作了全面的发明性发展。列宁依据新的社会实践经验,较早地结识到在非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须走迂回曲折之路。在他逝世前不久,他已经在不同限度上意识到,经济建设离不了发展商品经济,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是建立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开展不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的文化革命。列宁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同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作出了新的深刻的概括,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强大的生命活力。但是,列宁的遗训和科学精神未能得到连续贯彻,导致一种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出现和苏联的解体。20世纪初期到中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和历史条件,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又用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验证和发展。毛泽东赋予成语“实事求是”以特定的科学含义,并使之成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线点。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识论、方法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独到的探讨,理论表述富有中国民族特色。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继续和发展。毛泽东晚年的失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他在哲学方向上的自我背离。20世纪后半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接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在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进展之一,是抛开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不科学的乃至扭曲变形的观点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面貌和精神实质,重新理解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进展之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对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刻关注和科学理解作为哲学创新的主线关键,回答了当代社会历史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进展之三,是突出了人类的自我结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总的地位,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进展之四,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全方位的对话和交流,有批判,有借鉴,在碰撞中形成新的观念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仅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且积极推动了当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革命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作出了重大的奉献。20世纪后半期以来,出现了若干被通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流派。总的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巨大影响,同时也在各种不同的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奉献
三、20世纪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化
20世纪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倾向,或基本上归属于科学主义的思潮,或与人本主义思潮有着更密切的联系。20世纪上半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显著特性是:两大哲学倾向的分化和对峙,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认与排斥。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西方非马克思主义领域出现了两大哲学主潮及其相关流派既进一步分化、论争,又互相影响、渗透乃至交融的动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也有所调整。科学主义思潮中的主流“分析哲学”,形成于世纪之初。这种分析哲学,主张哲学的目的只能是去分析已发现的知识的意义,否认哲学的世界观意义;又认为,语言是意义的承担者,哲学问题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所以,哲学的主线任务,是用现代逻辑和语言学的方法,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或概念分析、语义分析。20世纪下半叶,分析哲学仍是西方科学主义哲学的主流,然而初期绝对排除非理性主义的理论在它的内部受到了有力的挑战,并产生出许多支派。科学主义思潮的另两个重要流派,一个是规定把科学重要是自然科学当作哲学的所有依据的科学哲学,尚有一个是规定通过一定模式去揭示对象的结构与功能的结构主义哲学。人本主义思潮的主流涉及“现象学”,以及深受其影响的存在主义和哲学解释学等学派,倾向于采用非理性主义的态度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理解和解释人的存在;5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哲学流派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开始改变排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发展以人的本质和价值为中心的具有世界观意义的哲学思想体系,并重视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突破性进展
学术界普遍认为,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前面三个阶段的情况请大家阅读教材。第四阶段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复苏,开放,逐步成熟并达成较高水准的时期。成熟是个相对的概念。说新时期中国哲学走向成熟,它的标志是哲学的自我结识达成了一个新的水平,哲学的反思功能达成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时期中国哲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具体表现,一是科学的真理标准的确立,二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三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将中国当代哲学全面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邓小平理论是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它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内建设等方面,并不是纯粹的哲学理论。但它作为邓小平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问题理论思考的总成,不仅处处体现了精湛的哲学思想,并且形成了完整的哲学体系。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理论基石,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精辟论述,大家已经相称熟悉。在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性问题上,中国人民又一次作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奉献。当前,中国哲学界又在进一步阐述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的同时,密切关注国际上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讨论,关注自然科学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关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导致的复杂社会后果,关注国际上哲学思潮的新动向,特别关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前沿课题,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包含着对邓小平理论的哲学背景和哲学境界的高度概括,同时也阐明了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广阔前景。
五、20世纪历史学的重要变革
历史学简称“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时间中的活动、探求人类社会演进的轨迹的学科。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是19世纪的事。19世纪中叶,德国有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兰克,他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提倡以纯客观主义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马克思主义向历史学提出了“历史如何发展为世界历史”的学科主题。20世纪历史学最大的进展在于史学理论、观念的突破,由此引起史学的奔腾。20世纪历史学的变革一方面表现在研究模式的转换上。
第一,“欧洲中心论”和“欧美中心论”失去了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从主线上否认了任何一种狭隘民族主义的世界史观。就世界范围看,打破“欧洲中心”和“欧美中心”论的呼声日趋剧烈,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线,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点,成为二次大战之后历史学的重要趋势之一。
第二,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19世纪“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政治就是现代的历史”曾经成为西方史学界的教条。20世纪,欧美各有一股反传统的潮流规定冲破传统史学狭隘、封闭的套路。欧洲的反传统潮流先是以“文化史运动”向兰克学派挑战;继而法国历史学家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涌现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国年鉴学派。第三,很重要的一点,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得到了充足的肯定和张扬。20世纪西方历史学家否认纯客观主义传统,强调史学研究的主体性或者说主观能动精神,有助于增强史学研究中的当代意识;但是有的研究者往往走到主观随意性的一端,否认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客观性。对于主体性的科学探讨,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尚有一个方面,是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20世纪以来,历史学自觉借鉴其它人文社会学科方法以及系统方法、比较方法等,并开展计量研究,改变了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单一、技术手段陈旧的格局。20世纪历史学的变革,另一个重要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在史学领域中的影响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学研究,注重发现历史过程的内在规律,同时要充足结识到历史过程的丰富性、复杂性。马克思主义对世界范围现代史学研究的渗透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和显著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扩大自己影响的同时,也从许多史学流派中汲取养分,发展自己。
六、当代中国历史学的发展
中国史学自古在世界史坛上独树一帜。然而直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史学才把眼界扩大到整个世界,却仍然坚持“中华中心观”。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历史研究观念发生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大转折。30年代起,现代中国史学发展又一次大转折,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取得了主流地位。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很大的成就。70年代与80年代之交,中国历史学界反思“文革”教训,迎来现代中国史学又一次大转折。当代中国史学的鲜明特点,一方面是“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结识到历史唯物主义并不等同、也不能代替史学理论,阶级的观点不能脱离、更不能超越历史的观点。80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十分活跃,成果丰硕,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编纂、史料的发掘和运用起了积极作用。当代中国史学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从封闭型研究走向开放型研究。具体的表现,一是在宏观、中观、微观历史和传统热点课题的研究上,展示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二是注重对现代国际史学方法的借鉴。三是重视跨学科研究,通过相关学科理论、对象、方法的移植和融汇,扩大研究领域,强化理论力度。当代中国历史学尚有一个特点,就是发扬中华民族史学的优良传统,自觉哺育和弘扬崇高的人文精神。
七、20世纪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
20世纪,文艺学对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文艺学是以文学艺术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通过20世纪文艺研究者的努力,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学研究,重要在创作主体、作品、接受主体及社会—文化四个方向构成的空间中展开。可以说,20世纪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也正是在这四个方向上实现的。一方面,我们看文艺学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进一步开掘。创作主体就是文艺作品的作者。从20世纪开始,文艺学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对创作者艺术思维及相应的心理过程的探讨。表现主义学派的直觉—表现理论,前苏联的形象思维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揭示艺术思维的特质及规律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现代文艺对创作主体的结识已从经验性的描述总结,进入到以探索创作规律为目的的理性论证。
另一方面,看20世纪文艺学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结识。一批研究者着力钻研作品内在的各种构成因素,在总体倾向上更偏重于形式因素,深化了人们对形式的结识。作品艺术形式自身所具有的审美意味及功能,受到现代文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再次,看20世纪文艺学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接受主体是指文艺作品的读者、欣赏者。70年代初,德国兴起了接受美学思潮,从欣赏者的反映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意义的构成要素。从这一角度重新审阅文艺发展史,有许多新发现。最后,看20世纪文艺学对文艺与社会—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20世纪以来,结合文艺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文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作出了进一步思考,这方面,列宁以及普列汉诺夫、高尔基的文艺思想影响很大。
八、当代中国文艺学的重要进展
20世纪,中国文艺学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世纪初期,“五四”文学革命剧烈冲击封建主义旧文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迅速传播奠定了中国新文艺的思想基础。四十年代初,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际的结合。“文革”结束之后,“左”的思想得到纠正,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有新的突破:第一,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强调文艺的审美特性;文艺研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文艺美的各种形态,以及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二是文艺审美活动的主体,涉及对象主体、创作主体、接受主体——人,人的丰富性、生动性,成为新的文艺理论体系的中心。第三,文艺学越来越广泛地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为自身建设增添了活力。尚有,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在文艺批评和文艺史的领域,取得大批新成果。总的来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出现了由外部转向内部、由单一转向多元、由封闭转向开放、由局部转向整体、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客体转向主体的深刻变革。
九、20世纪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发展的共通特点
综合看,20世纪传统的人文学科文史哲发展的共通特点,它们在学科发展方向、重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以及在发展形态上,重要的突破点在哪里。20世纪,哲学、历史学、文艺学,都对自己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涉及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等,不断进行反思,就主导的一面来说,各学科在学科的发展方向的结识上,比较普遍地看到了人文科学既要像自然科学那样,用实证的方法揭示研究对象的普遍规律,追求研究成果的相对真理性,又要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价值,追求研究成果的相对合理性;归根结底,规定哲学、历史学、文艺学的研究者,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弘扬主体性、追求客观性统一起来。弘扬主体性,追求客观性,成为20世纪“文史哲”学科发展的主导方向。这种学科的自我结识,目前还在剧烈的争论中连续发展和深化。20世纪“文史哲”在学科的重要内容上发生的变革,集中表现在研究重心、理论框架都有所突破。哲学领域,关于实践的观点是一方面的和基本的观点,关于突出人的社会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研究的观点,关于进行开放的系统的研究以反映时代精神的观点,总的来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产生了大量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历史学领域,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和“欧美中心论”的统治地位,打破了传统的狭隘的“政治史”的研究框架,一种新的更加合理的历史观逐渐为史学界所接受。文艺学领域,改变了对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研究为中心的模式,形成了重要在创作主体、作品、接受主体以及社会—文化构成的四维空间中探讨文学艺术发展规律的格局。20世纪“文史哲”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上的新突破集中表现在,它们都突破了“固守学科阵地”的传统观念,采用了相称开放的态度。一方面,历史学和文艺学的研究自觉接受现代哲学研究方法的辐射,哲学也从历史学和文艺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进展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文史哲”都自觉借鉴从自然科学领域中产生的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借鉴自然科学的其他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再次,“文史哲”在广泛的领域中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了大量边沿学科、交叉学科的产生,形成了许多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尚有,“文史哲”充足运用了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研究手段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研究工作的效率。最后,20世纪“文史哲”在发展形态方面的新突破:多元化。在人文社会科学各种学科群中,“文史哲”,特别是哲学,思想特别活跃,争论特别剧烈,学派格外众多。20世纪“文史哲”的上述各种突破性进展,正是在不同思潮、流派的比较和竞争中实现的。发展形态多元化,是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标志。第四20世纪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的发展概貌
一、20世纪经济学迅速发展的因素
从世界范围看,人文社会科学当中,经济学的位置特别显眼,西方有人把经济学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在我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这个领域,发展势头排行第一的也是经济学。为什么经济学拥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地位呢?为什么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格外迅速呢?主线的因素在于,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互换、分派、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营、发展规律的科学。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在人类所有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学研究受到全社会重视,是很自然的事情。而20世纪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面临难题之多,接受挑战之大,史无前例;这为经济学迅速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经济学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上较早出现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为20世纪经济学迅速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进入了整体性的拓展阶段,这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发明了优越的条件。
尚有一个重要因素,20世纪经济学领域思想活跃,思潮迭起,流派繁多,一般说来,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具有或大或小的科学价值;不同声音的存在,通常有助于加深人类对经济现象的理解和结识,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内部通过比较竞争实现新陈代谢。
二、“一个理论源头,两大理论体系”
由于经济学发展迅速,思潮流派繁多,这对我们把握经济学发展的脉络带来了困难。作为学习者,要着重了解近现代世界经济学发展的大的走向。这种“大走向”,可以简朴地概括为:一个理论源头,两大理论体系。一个理论源头,指的是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斯密和李嘉图都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斯密在1776年写出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因素的研究》,指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发明财富,主张以财富的生产和分派也就是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发展,主张让自由竞争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社会经济活动。李嘉图进一步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正如《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材指出的那样,经济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上较早出现的一门独立的科学,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19世纪中后期,经济学裂变为两个理论体系,一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学,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这两大理论体系在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方面有重大区别,基本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两大理论体系在20世纪都有重要发展。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潮和流派
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特点是,认为资本主义是一部可以自发调节的机器,可以自行解决它的种种矛盾。西方经济学研究财富,研究国民经济和一般经济活动,研究个人消费的满足和市场,回避或淡化一定社会历史形态下具体的生产以及生产关系的研究。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主线,综合教材第七章和第一章的相关内容,可作以下归纳: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并存。这里最要注意的关节点是:基于三十年代资本主义重大经济危机的教训和经验,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改变了传统经济学对经济过程的考察多半采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只从资源供应方面寻找出路的思绪和做法,着重探讨宏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调节问题,把保证有效需求的问题放在研究的首位,首创了一套完整的国家干预理论,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的理论不久成为世界上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基础,他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微观”一词的英文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重要是居民户(家庭)与厂商(公司);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就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通过价格调节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使资源配置达成最优化;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宏观”一词的英文也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大。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解决的问题是资源运用,就是现有资源为什么没有得到充足运用,如何实现充足运用,如何增长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研究资源运用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营;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营情况的经济变量。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是它的基本内容。20世纪中后期,凯恩斯的追随者依据新的时代需求,综合吸取其他学派的某些理论成果,形成动态性的后凯恩斯主义。与此同时,由于西方经济普遍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的局面,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兴起。其中货币主义学派的影响很大。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现代经济学的另一个体系,起源于马克思1867年开始陆续发表的巨著《资本论》,及他与恩格斯的其他政治经济学著作。他们对斯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进行了科学的改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学说的侧重点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它以劳动价值学说为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中心内容;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观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20世纪获得了重大发展。第一个里程碑,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列宁发现了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得出社会主义将一方面在一国或几国取得胜利的结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苏联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引入商品经济关系的新经济政策;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对巩固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重视经济计划、按劳分派、经济核算、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在最后的几篇著作中,列宁开始把发展商品经济列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课题。另一个里程碑,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毛泽东和中国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观点;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互换问题的理论上有所突破。但是对的的理论观点没有得到真正贯彻。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十分活跃,成果丰硕,其重要成就集中凝聚于邓小平经济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紧紧把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最主线规定,在总结人民群众的发明性实践经验和综合国内外经济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思想体系。教材把邓小平经济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概括为十三个方面。集中到一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改革开放建立新的经济体制,达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的。这一理论的创建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突破了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沿着邓小平理论的方向继续前进。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正处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经济学理论的建设和创新任重道远。西方经济学近二三十年来也面临大量的新问题、新挑战,例如信息问题、激励问题、道德问题等等,不少学者致力于分析更为现实的经济问题。美国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早在1948年就比较成功地将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和新兴的宏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此后,他面对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势和不断创新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对这本教科书反复进行修改,平均每三年再版一次,一直改到20世纪末。他说,经济学这门学科在接近一门尚好的精确科学状况之前,尚有一大段路程要走。随着以知识经济为重要标志的新经济的到来,有学者认为,一场新的经济学革命无可避免。教材对西方经济思潮流派发展趋向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前景作了提醒。
五、现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流派
假如说20世纪的经济学不断受到挑战,那么,面对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和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社会学研究往往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焦点。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主干学科,对本学科到底研究什么,涉及对象是什么,应当着重研究什么,范围有多大,以及怎么研究,乃至为什么要研究,都有许多见仁见智的主张。这种情况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领域表现得相称突出,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主线上说,这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性和本质,也就是,任何学科都处在不断发展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之中,其研究对象、方法、目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学科与学科之间是交叉互渗的,而不是孤立封闭的。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法学,对现实问题的反映特别灵敏,它们的生命活力,往往正是通过适时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而反映出来的,社会学等学科的具体研究对象、方法、目的的不断调整,十分自然。现代社会学到底研究什么?教材认为,社会学是对社会进行具有某种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线配船方法课程设计
- 水利工程师水利工程设计与运维
- 营养科护士助健康饮食
- 科学实验小班班级工作计划
- 采矿工程行业工程师的工作总结
- 家庭用品行业采购工作总结
- 餐饮服务行业技术工作总结
- 医药健康领域科技整合顾问工作总结
- 冶金行业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公务员工作总结工作成果与贡献评价
- 工抵房协议模板
- 校本课程《典籍里的中国》教案
- CNAS-CV03-2022 温室气体 第三部分 温室气体声明审定与核查规范和指南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9演示文稿巧编辑 |人教版
- 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各专业领域必备知识技能
- 租赁(出租)物品清单表
- 提高聚氯乙烯卷材地面一次验收合格率
- 【部编版】2022年语文七年级上:作文能力提升—谋篇布局(含答案)
- 甲型H1N1流感防治应急演练方案(1)
- LU和QR分解法解线性方程组
- 漏油器外壳的落料、拉深、冲孔级进模的设计【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