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设计_第1页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设计_第2页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设计_第3页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设计_第4页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内容;懂得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原因、原理;了解分配制度的作用和意义。2.能够阐述决定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因、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用实例说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重要作用。3.把握基本国情和我国分配制度的特点,明确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与改善民生、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及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重点】分配制度的内容,分配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教学难点】分配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教学过程】课程导入:对我国分配制度的初认识播放视频:《财经小贴士——分配》、《70年数据见证新中国伟大飞跃居民收入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了解视频中提到的分配、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可支配收入、公平、效率的含义,初步认识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总结: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取决于其生产力状况,取决于所有制性质和结构。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群众生产积极性的调动,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摸索实践后,才建立起的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1949年—1978年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实行单一“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但基本上是名义上的按劳分配,实际上主要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做法,严重削弱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1978-1992年,随着市场调节机制的逐步引入,在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以打破平均主义为突破口,推进落实按劳分配,逐步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1992-200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确立,不断探索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明确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002-201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政策也逐步完善,明确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更加重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逐步强调公平问题。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后,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央更加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在不断做大的同时,分配不公平问题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一阶段的收入分配改革更加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更加强调在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率同步提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总结:按劳分配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所产生的分配方式,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实现了平等,消费品能够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式进行分配。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越了平均分配的社会发展阶段,又还没有到达物质极大丰富可以实行按需分配的阶段,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与劳动之间也还存在着重大差别。这一切,都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2.推进实行按劳分配观看视频:《内蒙古促进国企职工收入分配合理有序》、《山东出台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意见》总结:内蒙古和山东的举措对于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抓科研、促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可以激励劳动者以更高的劳动投入获得更多的个人收入。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学生探究:分析以下材料,总结实施按劳分配的意义材料一:视频,影视剧《鸡毛飞上天》片段“按劳分配”。材料二:为了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2018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让技术工人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多地工会正在这一领域做出积极探索。例如,以专项书面协议的形式保障职工经济权益,激发一线职工的创新动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切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江苏常州自2018年以来进行了探索。该做法是推动企业方和工会方签订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包括“提取明确比例的利润奖励职工创新”“对创新职工可在技术职称上实行越级评定”等,形成职工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目前扬州、无锡和南京等地在积极推广这一做法。10月14日,在江苏泰州高港区产业工人“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观摩会上,泰州口岸船舶公司一场含金量十足的协商,为公司劳模工匠、技能状元、文明职工、最美人物、安全标兵等各类获奖职工,带来了数百万元的红利。“能级工资”制的一个体现是将职工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职务、所作的贡献与薪酬挂钩。比如设立焊工津贴,专门对作为企业主体工种的技术工人发放津贴;设立竞赛获奖特殊津贴,对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奖的职工给予实惠,最高可达每人每月四五千元;设立荣誉津贴,对获得劳模等荣誉称号的先进职工给予津贴,等等。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的一个重要意义,即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激发技术工人创新创造活力方面做出有益探索。而泰州市高港区通过“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促进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企业薪酬制度,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中的倡导性原则,通过签订集体合同形成可量化、可落实的真招实策,真正解决技术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只要自己多劳动、多学技能,就能多挣钱、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和尊重。总结:实施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技、提高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技术、人才、资本、管理、土地、房屋等,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这些生产要素的多少来进行收益分配。比如,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资金入股后获得的分红,农民土地流转后获得的租金,房屋租金,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等等,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2.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播放视频:《财经小贴士——个人收入》、《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榜公布》学生探究:举例说明个人收入的多渠道来源。总结:中国经济几十年的持续发展,使中国居民的个人收入逐年上涨。个人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一)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观看视频:《国民收入的“大蛋糕”怎么切》,总结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总结: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实现社会和谐、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尽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行了一系列缩小收入差距的具体举措,收入分配的关系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途径1.实现“两个同步”观看视频:《上半年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总结: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2.把握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学生探究:分析如下视频《中央转移支付五年来增幅最高》、《国务院出台意见改革转移支付制度》、《教育转移支付超八成用于中西部》、《2018年我国医疗救助惠及亿人次》、《北京:2019年上半年实现个人所得税减税540多亿元》,总结出再分配的调节手段的作用总结: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把握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多种手段参与国民收入分配。3.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观看视频:《中等收入群体达4亿人》、《发展改革委:五方面措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析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做法总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4.坚持消除贫困观看视频:《“晒秋大妈”晒收入》、《千亩“金海”助农增收》、《2019年农村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分配至新疆各县》总结: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消除贫困。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视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如今,十八洞村已从深度贫困的苗乡成功脱贫摘帽,发展成小康示范村寨。十八洞村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生动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伟力。消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