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_第1页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_第2页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_第3页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_第4页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屏障、选择性透过物质和信息细胞细胞质:含多种细胞器

细胞核:含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分化、增值和代谢等

一、细胞膜脂质:磷脂(70%)、胆固醇、鞘磷脂组成:蛋白质:表面蛋白、结合蛋白糖类:糖脂或糖蛋白基本结构:流体镶嵌模型(fluidmosaicmodel)

(一)脂质双分子层组成:70%磷脂,30%胆固醇存在形式:双分子层特点:具有流动性功能:

1.

屏障作用

2.

传递信息

(二)

细胞膜蛋白质

结构:主要以а-螺旋或球形蛋白质的形式存在。

表面蛋白存在形式

整合蛋白特点:流动性(横向移动)功能:酶蛋白转运蛋白受体蛋白离子通道细胞骨架

①转运物质、能量和传递信息②细胞骨架表面蛋白和结合蛋白占20%~30%,以静电引力或离子键与整合蛋白结合,附着于膜表面,主要在内表面。argp.ser.---++++++++++++---------(三)细胞膜糖类

细胞膜所含糖类2%~10%,成分:主要是一些寡糖和多糖链形式:共价键的形式和膜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部位:糖链绝大多数是裸露在膜的外面一侧。功能:①免疫标志②传递信息

二、细胞质基质:液态,构成细胞的内环境

成分细胞器: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包涵物:有特定形态的结构。有的是贮存的能源物质,如糖源颗粒、脂滴;有的是细胞产物,如分泌颗粒、黑素颗粒;残余体也可视为包涵物。三、细胞核含有DNA遗传信息分子,控制细胞的分化、增值、代谢等核膜细胞核染色质或染色体核仁第二节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一)单纯扩散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跨细胞膜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单位时间内物质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决定于各该物质的浓度差,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扩散的物质

脂溶性高、分子量小的物质。

O2、CO2、N2、乙醇、尿素、水等。

二、易化扩散概念:非脂溶性物质在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特点: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蛋白质介导不直接消耗能量类型: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1.经载体易化扩散

特征:(1)载体与溶质的结合有较高的化学结构特异性。(2)饱和现象(3)竞争性抑制

2.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概念:

带电的离子如Na+、K+、

Ca2+、CI-等借助于通道蛋白的介导,由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移动。特点:

(1)高速度(2)离子选择性(3)有门控结构离子通道功能状态的调控:通道蛋白质有别于载体的重要特点之一,结构和功能状态可以因细胞内外各种理化因素如:膜电位、化学信号、机械刺激的影响而迅速改变。通道蛋白质结构中可能存在着类似闸门(gate)一类的基团,由它决定通道的功能状态。-门控

电压门控通道-膜两侧电位差化学门控通道-化学物质(Ach)机械门控通道—机械刺激分类:

化学门控通道:膜两则(外测)出现化学信号时开放。电压门控通道:膜两则电位差改变决定其开放或关门。离子通道功能状态:

①静息状态-通道关闭:(备用状态)刺激能开放②激活状态-通道开放:离子扩散③失活状态-通道关闭:

刺激不能开放三、主动转运概念:细胞在蛋白质的介导下,消耗能量,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概念:

指细胞通过直接利用ATP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化学本质:如:钠泵是Na+-K+依赖式ATP酶。也称Na+-K+-ATP酶。启动机制:启动和活动强度与膜内高浓度Na+和膜外高浓度K+有关。

钠泵活动时

泵出Na+和泵入K+同时进行或“耦联”在一起

通道转运与钠-钾泵转运模式图

第二节基本组织概念组织:由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结构,称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被覆上皮:覆于体表和衬于有腔器官的腔面。腺上皮:分泌功能为主。概念: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分类:一、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1、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2、有极性:即细胞两端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的差别。3、一般无血管分布,但神经末梢丰富。复层扁平上皮

被覆上皮位于体表或各种内脏器官的腔面。具有保护、吸收、分泌等功能。根据细胞层次和表层细胞形状分类命名。(一)被覆上皮单层上皮复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上皮等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和子宫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移行上皮:泌尿道复层扁平上皮:角化(皮肤)未角化(口腔等)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男性尿道等内皮:间皮:

心血管、淋巴管腔面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

1、分类及其分布表面: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垂直面:细胞核呈扁平形。特点:细胞游离面湿润光滑,便于液体流动及内脏运动。1)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

2)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1.单层扁平上皮表面看,每个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切面看:细胞呈立方形,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特点:具分泌、吸收等功能。分布:肾小管上皮、甲状腺滤泡等。2.单层立方上皮切面看:细胞呈柱状,细胞核长圆形,多位于近基底部。分布:胃肠道和子宫等。功能:吸收、分泌。杯状细胞:散在柱状细胞间,形似高脚酒杯,是一种腺细胞,分泌粘液,有滑润上皮及保护上皮的作用。3.单层柱状上皮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杯状细胞高矮不等的细胞基底端均附于基膜上。分布:呼吸道腔面。5.变移上皮表层:呈大立方形,胞质丰富,有的双核;中层:为多边形、倒梨形;基底:矮柱状或立方形。膀胱缩小时,上皮变厚,细胞层数较多;膀胱扩张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分布:排尿管道。6.复层扁平上皮基膜较厚,波浪状,扩大连接面。近基膜:为一层为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较幼稚,具分裂能力,补充表层脱落细胞。

中间:数层多边形细胞,浅层:几层扁平细胞,最表层退化,不断脱落。分布:皮肤、口腔、阴道。功能:机械性保护作用(耐磨擦、阻止异物侵入)。

分:角化(皮肤)未角化(口腔、阴道)(二)腺上皮和腺1.腺上皮:主要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2.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器官。3.分类:据有无导管分为

外分泌腺内分泌腺4.外分泌腺组成:

分泌部—管状腺、泡状腺和管泡状腺。导管—单腺和复腺。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1.细胞种类多,排列疏松,不规则。2.具有大量的细胞间质,包括纤维和基质。3.一般含丰富血管。功能: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

二、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支持CT)

血液和淋巴(营养CT)分类(一)疏松结缔组织特点:细胞种类多,纤维疏松,基质含量多。分布:广泛,组织间、器官间。功能:连接、支持、营养、保护、防御、修复等。疏松结缔组织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纤维基质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浆细胞组织液1.细胞1)成纤维细胞:扁平,多突,星状;可产生基质,形成纤维。2)巨噬细胞

形态:多样可变,常有伪足;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功能:吞噬作用

也称组织细胞,常沿纤维散在分布。3)浆细胞

大小不一,平时少见,病理情况下增多。来自于血液的B细胞,主要作用: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反应。4)肥大细胞胞质含大量粗大颗粒。颗粒中含有肝素,有防止凝血的作用。另外,它还能产生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微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对微循环起调节作用。5)脂肪细胞细胞大;圆球形,相互挤压时呈多边形;中央为一大脂滴;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一侧;能合成和储存脂肪,参与脂质代谢。2.纤维1)胶原纤维数量最多;

新鲜时呈白色;

粗细不等,由胶原原纤维(φ20-200nm)粘合而成;韧性大,抗拉力作用强,弹性差。2)弹性纤维

数量较少;新鲜时呈黄色,较细(φ0.2-1μm),直行,分支交织,断端常卷曲;富于弹性易拉长而韧性差。3)网状纤维

纤维细小、分支多,交织成网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与其它组织交界处、造血器官淋巴器官等。3.基质

是胶态的均质性物质,主要由蛋白多糖、糖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构成的具有一定粘性的胶状物质。基质中含组织液,是从毛细血管中渗出的血浆的一部分。(二)致密结缔组织

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以支持和连接为其主要功能。主要分布于皮肤的真皮、肌键。韧带等处(三)脂肪组织由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是体内最大的贮能库。(四)网状组织

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是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基本组成成分。(五)血液的成分及功能血液的组成血浆(55%)血细胞(45%)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1、红细胞形态特点双凹圆饼状,无核,细胞质内无细胞器,充满血红蛋白。

功能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这种形态使其表面积最大,有利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2、白细胞

颗粒细胞白细胞无颗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7%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2~8%

正常血象1.淋巴细胞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单核细胞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2.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嗜酸杆状及分叶和核粒细胞嗜酸杆状核粒细胞嗜酸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杆状及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杆状核粒细胞

嗜碱分叶核粒细胞3.嗜碱性粒细胞: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4.嗜酸性粒细胞:不能杀菌,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所以,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正常血象1.淋巴细胞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淋巴细胞

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对“异己”构型物,特别是对生物性致病因素及其毒素具有防御、杀灭和消除的能力。

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联合包裹数个真菌

3、血小板

数值: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10~30万/mm3)。

变异:可有6%~10%的变化: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

血小板的生成、寿命和破坏7-14天衰老破坏生理功能的执行时破坏

组成肌细胞:细长纤维形。CT、血管、神经等:细胞之间横纹肌

无横纹肌

随意肌

骨骼肌

不随意肌

心肌

平滑肌

分类

三、肌肉组织(muscletissue)功能:收缩,产生运动1.有无横纹2.神经支配(一)骨骼肌1.骨骼肌的整体结构:

肌外膜肌束膜肌内膜1.骨骼肌光镜结构(1)显微结构长柱形多核,扁椭圆形,位肌膜下,肌浆内为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有明带、Z线;暗带、H带、M线。肌节:两个相邻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长度=1/2I+A+1/2I2.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粗肌丝:由许多豆芽状肌球蛋白。排列在暗带内M线两侧,头向外侧对称排列成鞭炮样组合而成。其头部露在外面称横桥,上有ATP酶。细肌丝:肌动蛋白:球状单体连成串珠状纤维双股螺旋链,上有与肌球蛋白头部相结合的位点。原肌球蛋白:短的双股螺旋多肽链首尾相连而成,嵌于肌动蛋白链沟内。肌钙蛋白:球形,附于原肌球蛋白分子上,可与Ca2+

相结合。(2)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与肌纤维方向垂直的小管网。在同一水平环绕在每根肌原纤维周围,位于I带与A带交界处。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每个肌节。肌原纤维纵小管三联体肌膜明带暗带(3)肌质网: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间,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也称纵小管。两侧膨大称终池,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构成三联体。肌质网储存大量钙。2.心肌(1)光镜结构短柱状,有分支,有横纹,(不如骨骼肌明显);核1~2个,卵圆居中;以闰盘相互连接成网。(2)超微结构特点肌原纤维不明显;横小管粗,位于Z线水平;肌质网不形成终池,纵小管不发达,多仅形成二联体;Ca2+贮量少;闰盘位于Z线水平,呈阶梯状,横位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位有缝隙连接,使同一房室心肌结构和功能成为整体;线粒体丰富。(三)平滑肌

长梭形,无横纹,核一个,位于中央。大小长短不一,成束或成层分布,以叠连形式存在,也可单个纤维存在。超微结构:细胞骨架:发达,密斑、密体和中间丝构成;肌丝单位:收缩单位粗、细肌丝,聚集形成;缝隙连接小凹;肌浆网:差;细胞器位核两侧;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支持、保护、分隔、营养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神经组织四、神经组织(nervoustissue)(一)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胞体树突轴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1.胞体核:大而圆,着色浅,核仁明显细胞质:

A、尼氏体—(RER平行排列,游离核糖体分布其间所形成的光镜下的嗜碱性颗粒或小块)。

B、神经原纤维—神经丝集合成束与微管交织排列成网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嗜银。2.树突:多个,多呈树状分支,分支上有许多树突棘。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

3.轴突:仅一个,呈细索状,末端常有分支,起始部称轴丘,细胞膜称轴膜,细胞质称轴质,轴突内无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但含有神经原纤维。起始段易引起电兴奋。功能是传出神经冲动。神经元的结构兴奋由树突胞体轴突突触其他神经元(二)神经元分类根据突起数量:多极、双极、

假单极;根据功能:感觉、中间、运动;根据释放的递质:胆碱能、肾上腺素能、胺能、氨基酸能、肽能、其他—NO感觉、运动和联络神经元1.周围神经系统:

(1)施万细胞(Schwann’scell),又称神经膜细胞,形成轴突髓鞘

(2)卫星细胞(Satellitecell),又称被囊细胞,在脊神经节中2.中枢神经系统:

(1)星形胶质细胞(Astroglia)(2)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3)小胶质细胞(Microglia)(4)其它:室管膜细胞,Miller’s细胞等(三)神经胶质细胞(glialcell)

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施万细胞在轴索周围形成髓鞘神经节内的卫星细胞MicrogliaAstrocyteEpendymalCellOligodendrocyte脑或脊髓受损伤时,小胶质细胞可转变为巨噬细胞,清除变性的神经组织碎片少突胶质细胞可在神经纤维周围形成髓鞘星形胶质细胞形成血管周足和突起

胶质细胞无树突、轴突之分,相邻细胞以缝隙连接相连。

功能

1.支持作用

2.修复和再生作用

3.参与免疫应答反应

4.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5.绝缘和屏障作用

6.维持细胞间质中合适的K+离子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