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1页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2页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3页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4页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历史背景儒家-孟子、荀子墨家-墨子主要内容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兵家-孙膑历史意义①②③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考探究请阅读本课导读和p10阅读与思考,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铁器的使用牛耕的开始生产力提高,井田制开始瓦解诸侯争霸,战乱不断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1.经济: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新封建经济发展。2.政治: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瓦解;各国变法,封建制确立。3.思想文化:私学兴盛;“士”阶层兴起。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二、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1)生平简介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著作有《孟子》史料一:《孟子》选读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性本善仁政(核心)民贵君轻品读儒家经典感悟圣贤智慧“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

请回答:根据教材内容判断以下名言反映了孟子和荀子的哪些主张?二、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1)生平简介(2)思想学说A、政治学说:建立了仁政学说(核心),主张“以德服人”,提出了爱民、重民、民贵君轻B、人性论:主张人性本善说。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C、价值观:“养浩然之气”,倡导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二、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说1、孟子(1)生平简介(2)思想学说(3)历史影响A、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学说B、《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C、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朱元璋曾经一边读《孟子》,一边看到不称心处就骂:“这老头要如生在今日,岂能放过他!”根据朱元璋的标准,认为应该删去的,都一一给予注明,结果共删去《孟子》全书85处,剩下170余节,编成《孟子节文》,于洪武五年(1372)颁发各级学校,作为钦定的教材。这是为什么?民贵君轻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二、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说1、孟子2、荀子(1)生平简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另一代表;著作有《荀子》。史料二:《荀子》选读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性本恶吸收了法家思想,礼法并施,外儒内法君舟民水品读儒家经典感悟人生智慧“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二、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说2、荀子(1)生平简介(2)思想学说A、自然观: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界B、人性论:主张“性恶论”,后天教育C、政治学说:主张治国应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3)影响: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二、墨子与墨家1、墨子简介墨家学派创始人,著《墨子》。组织严密,成员称为墨者,领导人称为巨子。墨者的行动必须遵从巨子的指挥。(是侠客的渊源)材料分析: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与天子。1、“兼爱”、“非攻”2、“尚力”、“尚贤”3、“节用”、“节葬”墨家:墨子思考:墨子的“兼爱”和孔子的“仁爱”

有什么区别?二、墨子与墨家1、墨子简介2、墨子思想3、历史影响(1)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一度成为显学,也曾经被其它学派广泛吸收征引。(2)战国以后,不再受人们重视。三、庄子与道家1、庄子简介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著《庄子》。与老子合称为老庄。三、庄子与道家1、庄子简介2、庄子思想(1)“齐物”的观点,即万物齐一,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2)“逍遥”的人生态度,超然,“无所恃”,不受任何条件左右(3)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需服从自然规律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齐物”——“逍遥”——“无所恃”庄周梦蝶庄子“逍遥”思想反映了没落贵族的消极思想四、韩非与法家1、韩非子简介韩国人。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法家:由儒家和道家分化发展而来。韩非在法家两派的基础上吸收荀子的某些思想,构建了一整套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集权理论。秦始皇推崇的“韩非子”四、韩非与法家1、韩非子简介2、韩非子思想(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请思考:什么是法、术、势?(2)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御君臣的工具势力是君主的政权、威势四、韩非与法家1、韩非子简介2、韩非子思想3、对历史发展的影响(1)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2)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思考:战国时期到秦,法家思想为何备受推崇?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2、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3、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学以致用

假如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该如何遏制学生自习课说话的现象?这是思想问题,应强化思想教育,找他谈话。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议一议儒家:法家:道家:五、孙膑与兵家孙膑,其军事思想被编为《孙膑兵法》一书。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要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形势,重视人的作用。孙武所著。(春秋时期)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已翻译成29种文字。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其最高境界为:“不战而驱人之兵”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陆战队官员人手一本。《孙子兵法》可以说是中国阴谋诡计大全。兵家六、百家争鸣的影响1、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艺,自然科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3、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道、辩证法、无为)4、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5、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春秋战国“仁”和“礼”;为政以德。敬鬼神远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事求是、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说;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