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行政胡象明_第1页
当代行政胡象明_第2页
当代行政胡象明_第3页
当代行政胡象明_第4页
当代行政胡象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专题胡象明第一讲引论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的界定(一)何谓当代与当代行政管理?1.中国史学意义上的“当代”指1949年后的中国如《中国当代史(1949-2007)》,为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之一。《中国当代史(1949-2007)》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建国以来至2004年55年的发展历史。全书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第二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发展的曲折历程;第三章论述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基本过程;第四章论述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历程;第五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开展的成就。本教材的突出特点是:线索清晰,重点突出,全书五个章节分别是共和国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和创新历程的理性概括和总结,对于大学生和广大读者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当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第一讲引论2.世界史学意义上的“当代”从全球来看,当代应该是指以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为标志以后的时期延续至今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其当代大体界定时间应该是20世纪40-50年代以后的时期。第一讲引论3.中国行政管理学意义上的“当代”(1)一般意义上而言,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行政管理,包括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法律与制度、体制与机制等。(2)重点内容则是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制度的变迁,行政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法治行政的形成。第一讲引论二、当代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前的中国行政概况(一)中国封建社会尚无独立的行政系统,但有比较完善的行政制度1.清沿明制,在中央国家机构中仍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管理文职官员。其职掌是,“掌天下文职官吏之政令”。“凡品秩铨叙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皆归吏部掌理。吏部的内设业务机构,主要有四个清吏司。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官之品级,与其开列考授拣选升调之事”。考功清吏司“掌文职官之处分,与其议叙”。稽勋清吏司“掌文职官守制、终养之事”。验封清吏司“掌颁世爵及土官之世职”,“掌凡吏之政令”。第一讲引论户部:管理全国疆土、田亩、户口、财谷。其职掌是,“掌天下之地政,与其版籍”。“凡赋税征课之则,俸饷颁给之制,仓库出纳之数,川陆转运之宜”,皆归户部掌理。户部的内设业务机构,主要有十四个清吏司,及现审处、饭银处、捐纳房等。十四个清吏司是江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广、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清吏司。它们主要是分别掌核各省钱粮收支数目。除山西清吏司外,其他都有兼掌事务。如贵州清吏司“凡门关之税皆颁其政令”,即兼管全国关税。云南清吏司“凡漕政皆掌之”,即兼管河海运粮。现审处“掌听旗民之讼事”,即审办旗民争控户口田房之案。饭银处“掌稽饭银之出入”,即管理各省解缴户部饭食银之收入。捐纳房“掌捐纳之事”,即管理清廷明订价格卖官鬻爵之事。第一讲引论礼部:管理国家礼仪和教育。其职掌是,“掌考五礼之用,达于天下”,并掌管学校、科举等事。所谓五礼,是指清廷的吉、嘉、军、凶、宾五方面的礼仪。吉礼是祀典之礼,嘉礼是庆典之礼,军礼是与军务相关之礼,凶礼是丧葬之礼,宾礼是接待来宾之礼。“凡班制论才之典,达城致慎之经,会同职贡之政,燕飨饩禀之式”,皆归礼部掌理。礼部的内设业务机构,主要有四个清吏司,铸印局和会同四译馆等。仪制清吏司“掌朝廷府署乡国之礼,稽天下之学校,凡科举掌其政令”。祠祭清吏司“掌考禋祀之典”,“凡史祝医巫之官则核其除授。掌凡恤事”。主客清吏司“掌四裔职贡封赉之事”。精膳清吏司“掌燕飨廪饩牲牢之事”。铸印局“掌监铸印”。会同四译馆“掌宾馆之事,通其译语”。第一讲引论兵部:管理全国军事及武职官员。其职掌是,“掌中外武职官之政令”。“凡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皆归兵部掌理。兵部的内设业务机构,主要有四个清吏司及会同馆、捷报处等。武选清吏司“掌考武职官之品级,而核其铨选封授仪式之事。凡营制掌焉。掌土司之政令”。职方清吏司“掌武职官议处叙议恤,与其甄别考察简阅巡防之事。掌凡关禁海禁”。车驾清吏司“掌颁天下之马政以裕戎备。凡邮驿皆掌之”。武库清吏司“掌稽天下之兵籍,凡军器掌其政令,掌武科之事”。会同馆“掌皇华驿之事”,即管理京师驿传事务。捷报处“掌接驰奏之拆而递于宫门”,即在驿站与宫廷间传递公文奏折谕旨。第一讲引论刑部:管理全国刑罚政令和审核刑名。其职掌是“掌天下刑罚之政令”。“凡律例轻重之适,听断出入之孚,决宥缓速之宜,赃罚追贷之数”,皆归刑部掌理。刑部的内设业务机构,主要有十七个省清吏司、督捕清吏司、秋审处、减等处、律例馆、提牢厅、赃罚库、赎罪处、饭银处等。十七个省清吏司是直隶、奉天、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清吏司。“凡外省刑名之案,题者咨者到部”,均由分掌该省之司“各凭其供勘察其证据,按其律例,复其断拟,具稿呈堂而定以准驳”。另外各司多有兼掌事务,有兼其他省刑名者,如奉天司兼掌“吉林、黑龙江刑名之事”;亦有兼其他事务者,如云南司兼“凡堂印之封启掌焉”。督捕清吏司“掌督捕旗人逃亡之事”。秋审处“掌秋审朝审之案”。减等处掌管“凡有恩诏,则总各省及现审案件,汇而核之”。律例馆“掌修条例,五年则汇辑,十年则重编”。提牢厅“掌管狱卒”。赃罚库“掌收储现审赃款,及其支放之事”。赎罪处“掌赎罪之事”。饭银处“掌收储饭银及其支放之事”。第一讲引论工部:管理全国工程事务。其职掌是,“掌天下造作之政令,与其经费”。“凡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障之法,陵寝供亿之典”,皆归工部掌理。工部的内设业务机构,主要有四个清吏司,及制造库、节慎库、料估所等。营缮清吏司“掌营建之事。凡木税苇税皆核焉”。虞衡清吏司“掌制器用。凡军装军火皆核焉”。都水清吏司“掌天下河渠关梁川涂行之令。凡殿廷之供具皆掌焉”。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之事。凡供薪炭皆核焉。掌本衙门汉官之升补。治其吏役”。制造库“掌监制造之事”。节慎库“掌收帑藏,支发则核之”。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数”。第一讲引论2.评述优点有了比较完善的行政系统机构和职能比较齐全,而且分工明确行政系统内部有一定的制约关系缺点行政与司法不分行政置于皇权之下,尚未相对独立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制度第一讲引论(二)中国民国的“五权宪法”,为现代行政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理基础1.“五权宪法”:五权宪法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对于宪法的创建,是孙的重要思想,曾列入中国国民党党纲。孙对五权宪法早在十九世纪就有酝酿,1906年12月2日始正式见于文字。五权宪法的最核心的思想是政权、治权分立,政权归属国民大会,而治权乃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合作。第一讲引论2.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制度的建立

1928年10月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试行五院制的《国民政府组织法》。这个组织法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这一组织法共计46条,其要点可归纳如下:

(1)国民政府设主席1人,委员12至16人。主席兼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其权力比初期国民政府主席的权力提高了。但整个国家事务仍然采取合议制,由国务会议处理。公布法律与命令,需由主席会同五院院长共同署名。

(2)国民政府设置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各院长、副院长由中央执行委员会于国民政府委员当中选任。各院彼此独立,凡院与院之间不能解决的事项,由国务会议议决之。

(3)规定了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各院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职权以及组织法要点。

第一讲引论行政院是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于1928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由行政各部署及各委员会组成。

行政院设院长1人,副院长1人,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

行政院本身的组织有行政院会议、秘书处、政务处等。

行政院会议主要议决如下事项:

(1)提出于立法院之法律、预算、大赦、宣战、媾和、缔约案,以及其他重要国际事项;

(2)荐任以上行政、司法官吏的任免;

(3)行政院各部会之间不能解决之事项;

(4)其他依法律或行政院长认为应付行政院会议议决的事项。

第一讲引论三、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特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当代行政管理制度开始正式形成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当代行政管理体制在性质上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建立了具有人民性质的行政体制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国家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15-28日在首都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人民银行行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第一讲引论(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