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政治经济学章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1. 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2. 什么是社会生产方式? 43. 社会生产力是怎样形成的? 44.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5. 如何正确认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4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47. 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 58. 怎样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59. 什么是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 510.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怎样的? 511.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6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创立和发展的? 6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有哪些发展? 6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714. 自然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715. 自然经济是怎样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的? 716. 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717. 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818. 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819. 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820.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821.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922.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923. 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924.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925.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有哪些作用? 9第三章市场经济 1026. 什么叫做市场经济? 1027.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1028. 市场经济是怎样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的? 1029. 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1130. 什么叫做市场机制?主要市场机制有哪些? 1131. 什么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有什么作用? 1132. 市场体系的类型和作用有哪些? 1133. 市场格局有哪些类型? 12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1234. 什么是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235.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什么? 1236. 劳动力商品有什么特点? 1337. 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1338.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什么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339. 价值增殖过程为什么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1340.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1341.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1342. 什么是剩余价值率?它为什么表明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1443. 绝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1444.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什么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1445. 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 1446. 为什么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447.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1448.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549. 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有什么变化? 15第五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1550.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哪些特征? 1551.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 1652. 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是什么? 1653.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1654. 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655. 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有哪些? 1656. 相对过剩人口是怎样形成的? 1757. 相对过剩人口为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1758. 相对过剩人口有哪些形式? 1759. 什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760.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怎样形成的? 1861.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18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1862.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是什么? 1963. 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964. 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1965.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1966.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区别? 1967. 怎样考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2068.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2069.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2070.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2071.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2072. 为什么生产资料生产要优先增长? 217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2174. 经济危机为什么是周期性地爆发? 2175.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是什么? 21第七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2276. 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2277. 剩余价值率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率的?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 2278. 利润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2379. 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生产价格为什么并未否定价值规律? 2380.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381. 商业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2482. 商业利润的来源和产生的具体途径是什么? 2483. 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2484. 利息的本质是什么?利息率是怎样决定的? 2485. 银行利润的形成和来源是怎样的? 2586. 股份公司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形式? 2587. 什么是股票?股票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2588.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有什么作用? 2689.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是什么? 2690.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是什么? 2691. 资本主义的土地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2692.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分配的? 2693.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 2794.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新特点是怎样的? 27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2895.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是怎样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 2896. 垄断的统治是否能够消灭竞争?如何正确理解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2897. 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把握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2898.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影响? 299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形成的? 2910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 29101.怎样正确把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29102.如何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 30第一章课后答案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要生存,就必须有维持生活的物质资料,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屋住等等,否则,人们就无法生活下去。而要取得这些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什么是社会生产方式?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而形成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也要发生联系,从而形成了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是怎样形成的?生产力是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于劳动对象所形成的物质力量。劳动者要运用生产工具加工于劳动对象,就必须与生产工具结合起来。劳动者和生产工具以一定的性质和方式结合之后,并把生产工具运用起来,才能形成实际的生产能力。劳动者的智力和劳动技能及劳动工具是不断发展的,所以生产力也是不断发展的。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然科学的发展,既能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出现,改进和完善生产工具,又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从而可以促使生产力大发展,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同等数量甚至较少的劳动者,在同等的时间内,能生产出更大数量和质量更高的产品来。如何正确认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各个环节。在这个统一体中,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它们本身就是生产;作为消费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性质;同时它又总是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来实现自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相互结合的统一体。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为了进行生产,人们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它的变化和发展也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一是新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承认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生产关系不可能决定生产力。因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及其能动的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总的来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实质。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一切经济规律都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这一点是和自然规律相同的。像在自然科学中一样,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反映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经济规律虽然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但它又具有客观性。只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与这种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经济规律由于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任何人在参加经济活动之前,这种经济条件就已经存在。人们在参加经济活动时,不能自由地选择经济条件。因此,不管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如何,经济规律都客观存在和起作用。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意改变经济条件,因而也就不能随意改变经济规律。怎样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不等于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现这些规律,认识它们,依靠它们,利用它们,以利于社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能够认识并自觉地、主动地去利用经济规律。但是,要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需要有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而且,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在发展,经济规律作用的范围和表现形式也随之变化,因而人们认识和探索经济规律的过程也是逐步深化的。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高低,是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是否很好地运用经济规律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应该从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高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逐步加深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用的认识,探索出充分利用经济规律的途径。要很好地认识并利用经济规律必须有丰富的经济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经济学知识能够使人们认识生产关系在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要求;生产技术知识能够使人们认识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大力加强经济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才能较好地认识并利用经济规律。什么是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在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有多种经济规律发生作用,其中必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规律,这就是基本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表明一定社会形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由于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因此,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各种经济规律由于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而互相联系着,形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在经济规律体系中,各种经济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基本经济规律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其他经济规律也对基本经济规律起着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怎样的?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界事物发展规律在哲学上的反映,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哲学上的反映。二、抽象法。抽象法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方法。运用抽象法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要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经过分析,抽象掉它们的表象,揭示出经济现象的本质。三、归纳和演绎法。归纳法是从研究个别经济现象中得出一般的结论。演绎法是运用一般原理去研究个别的经济现象。四、分析和综合法。分析法是在研究某种经济现象时,分析它所表现的一些形式,从而揭示出它的实质。综合法是在分析出经济现象的本质后,对经济现象的一些形式加以综合,研究出它所以采取那些表现形式的原因。五、数学方法。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不仅要研究经济现象质的变化,同时要研究经济现象量的变化。因此,对某些经济现象应该运用数学方法来进行研究。六、逻辑和历史法。逻辑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所采用的思维推理法。历史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是一门阶级性和党性很强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或者说是经济利益关系。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实际上就是对人们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上经济利益关系的本质的揭示。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由于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经济利益也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看法也不同,这就决定了各个阶级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经济学。各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剥削阶级,特别是当它发展到自身的衰朽阶段,害怕触犯自己的经济利益,不敢正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竭力为自己的剥削行为辩护。所以,剥削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不可能是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才是实现了阶级性和高度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创立和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总结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同时,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而完成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的革命变革。继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即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制度作了科学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特征。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有哪些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四、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Chapter2商品和货币一、课后答案 21. 自然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2. 自然经济是怎样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的? 33. 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34. 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35. 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36. 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47.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48.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49.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410. 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511.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512.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有哪些作用? 5第二章课后答案自然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自然经济作为人们劳动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自然经济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经济。自然经济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相适应的经济形式。各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的生产规模狭小,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2.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经济。自然经济以原始部落、奴隶主或封建主庄园、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人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进行自给自足的经济活动,生产和生活上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都自行生产,各个家庭或经济单位之间是相互隔绝或是基本隔绝的,很少进行经济联系或经济交往。3.自然经济是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很强的经济。自然经济的狭小生产范围和落后劳动方式,使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自然经济是怎样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的?答:社会经济形式从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历史进程,这一转变是伴随着新的生产工具出现和发展,从而社会分工的发展,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实现的。、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出现了以畜牧部落从其他原始部落中分离出来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尔后农业部落的产生,又扩大和加深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就有力地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产品在满足自身需要外还有所剩余,而且专门从事畜牧业的部落和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之间,互相都需要对方的产品来满足需要,从而导致牲畜与谷物之间的交换。到了原始社会末期,耕作工具和手工工具进一步发展,引起了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为标志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由于不生产农产品,但他们又必须获得农产品来满足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手工业劳动者要用自己生产的手工业品同农产品进行交换,手工业独立出来后,其产品一开始就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从那时起出现了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生产。到了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社会形成的初期,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这就进一步推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市场迅速扩展,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商品经济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存在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使得各行各业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各自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而每个社会成员在生产和生活上又需要多种多样的产品,为了满足各自的多种需求,必须在分工者之间互通有无,使得各自所生产的不同产品进行交换成为必要。第二个条件是社会分工者之间存在着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正是由于社会分工者各自有着自己的经济利益,这种各自利益的独立性使得他们之间相互需要对方的产品时,不可能无偿地取得,只能通过各自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而且这种产品的交换必须是对等的。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就是把各自的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商品之间的交换就是按照商品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这个条件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1.商品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必然存在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商品购买者之间的竞争,以及商品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的竞争。2.商品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商品生产者的内在利益驱动以及外在竞争压力,使他们千方百计地在各地寻求最廉价的原材料来源地,寻找最理想的商品销售市场。3.商品经济是具有自主性和平等性的经济。商品经济要求商品经济的当事人必须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具有独立处理自己商品的权力,这里不存在任何的人身依附关系。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使用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指的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说来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答: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是科学地揭示了包含在商品中的新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所创造,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即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加进了人的活劳动,才能使生产资料改变成为适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使用价值。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属于物化劳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借助于活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一切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不可能发生增殖。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凝结在新产品中的活劳动则创造出新的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创造价值的劳动不能仅仅理解为体力劳动。商品的生产和价值的创造,固然离不开体力劳动,但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劳动协作关系的不断扩大,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以及生产劳动者的范围相应不断扩大。马克思针对生产劳动范围逐步扩大的情况,提出要从“总体工人”或“结合劳动人员”来考察创造价值的劳动。在创造价值的“总体工人”的劳动中,既包括直接进行生产操作者的劳动,也包括从事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简单劳动,也包括复杂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答:商品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因此商品价值的量就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量决定的。衡量劳动量的单位是劳动时间,所以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某个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由于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生产商品的劳动是他们私人的事情,劳动成果也归他们自己所有,经营的盈亏也由他们自己负责,所以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的性质。同时,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又都具有社会的性质。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两者存在着矛盾。货币是怎样产生的?答:商品交换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人们还不是专门为交换而生产,仅仅是把自己消费以后的剩余产品拿来交换,这种交换还带有偶然的性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当原始社会出现了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以后,不同部落需要交换的东西就多起来了,商品交换的范围也扩大了,于是就出现了扩大的价值形式。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能够出现一种商品来作为各种商品相互交换的媒介,从而使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都可以由一种商品来表现。这样,就可以解决扩大价值形式下商品交换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一般价值形式。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以后,就有了专门为交换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范围也随着进一步扩大了,这就要求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能够固定在一种商品上。为适应解决这一矛盾的客观需要,就出现了货币价值形式。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答: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答: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这就是货币流通量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表现形式是怎样的?答:价值规律,就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有哪些作用?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它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商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2)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Chapter3市场经济一、课后答案 11. 什么叫做市场经济? 22.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23. 市场经济是怎样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的? 24. 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25. 什么叫做市场机制?主要市场机制有哪些? 36. 什么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有什么作用? 37. 市场体系的类型和作用有哪些? 38. 市场格局有哪些类型? 3第三章课后答案什么叫做市场经济?答: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资源主要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答: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相互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经济范畴。它们之间的紧密联表现为: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市场经济。但是,如果商品经济的规模和范围很小,市场覆盖面很狭窄,市场机制的作用只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不能对社会范围的经济资源进行配置,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状态下,虽然存在着商品经济,但不能说已经形成了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表现在,商品经济是从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社会成员之间如何实现劳动互换和经济联系的方式上,或者说从社会生产中的个人劳动如何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方式上来界定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表明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劳动互换和劳动联系、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所以,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市场经济则是从社会经济资源如何实现合理有效配置的角度来界定的,它表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的。因而,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怎样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的?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具有有效性,可以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由于市场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内在联系,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供过于求时,则价格下降,商品生产者在追逐价高利大的利益驱动下,将生产要素从供过于求的部门流出,投入供不应求的部门,正是生产要素的这种由价格波动引起的流动,促使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到社会所需要的部门,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而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又驱使商品生产者不断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盈利,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有:(一)经济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都是由市场或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而不能由市场以外的其他因素来起基础性作用。(二)经济单位行为主体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运行要依靠社会各个经济单位(主要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来实现,而各个社会经济单位要具有市场经营的活力和动力,则它们必须是一个个的市场经济主体,都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三)市场竞争平等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各个市场经济主体的激烈竞争,各个经济主体都应当是平等的竞争对手,它们之间的竞争前提都是平等的。(四)商品价格市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市场价格既不是由政府制定,也不能是垄断价格,必须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价格,从而使商品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并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五)市场体系完善化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要依托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和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以及市场规律的作用的发挥也要以市场作为载体。这种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由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信息市场等所组成。(六)市场管理和市场行为法制化。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需要有一系列的市场经济法规和市场制度来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和行为。市场经济法规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法规、市场行为法规等等、市场行政管理法规等。什么叫做市场机制?主要市场机制有哪些?答: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中各种市场要素(价格、竞争、供求、利润、利息、工资等)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互为因果的联系与作用。主要有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工资机制。什么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有什么作用?答:市场调节,就是市场机制的调节,也就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综合作用来实现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宏观上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微观上使市场上商品的花色品种符合消费者的多样消费需要。市场体系的类型和作用有哪些?答:从市场规模或空间来划分,可以有由国内市场、地区市场、国际市场组成的市场体系。从商品交易方式来划分,则可以有由现货交易市场、租赁市场、期货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组成的市场体系。一般从所交易的物品或要素的种类来划分市场,则有由一般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所组成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市场体系具有平衡商品供求、协调生产与消费、调节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个经济部门的合理配置、调整各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传递和反馈经济信息等作用。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载体,任何一种市场的缺失或市场体系不完善,都会直接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市场格局有哪些类型?答:市场格局有三种类型:以买方为主导、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买方型市场格局,简称买方市场。以卖方为主导、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卖方型市场格局,简称卖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买卖双方地位均衡的市场格局,简称均衡市场。Chapter4资本和剩余价值一、课后答案 21. 什么是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22.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什么? 23. 劳动力商品有什么特点? 24. 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3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什么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6. 价值增殖过程为什么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37.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38.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39. 什么是剩余价值率?它为什么表明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310. 绝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411.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什么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412. 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 413. 为什么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14.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415.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416. 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有什么变化? 5第四章课后答案什么是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答:资本流通公式G—W—G′,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是资本的总公式。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和商品经济的规律是对立的。按照商品经济的规律,在商品流通中,商品是按它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的,在交换中价值只发生形式的变换,并不发生价值量的改变,不会出现价值的增殖。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资本在流通中确实发生了价值增殖。在流通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发生增殖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什么?答: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有什么特点?答: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是它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答: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超过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什么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答: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达到这一点,即工人新生产的价值只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一点,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所以说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为什么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答: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如果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么资本家就不可能获得剩余价值,达不到实现价值增殖的目的,这样的生产过程只是一种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而不是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继续延长,超过一定点就会产生剩余价值。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资本的本质是什么?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答:依据是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表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可变资本创造的。这说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正确地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表明这种剥削程度的大小是剩余价值率。什么是剩余价值率?它为什么表明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答: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还可以表示工人在一个工作日中有多大部分用于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有多大部分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答: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为一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也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这种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什么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答: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是暂时的。因为所有资本家都在努力改进自己的生产条件,以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的先进技术必然逐渐普及,会使整个部门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当先进的生产条件成为一般的生产条件后,便导致商品的社会价值下降,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不存在了。但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引起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了。于是,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便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相应地延长。结果是,虽然超额剩余价值在个别资本家那里消失,但整个资本家阶级却普遍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可见,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个个别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主义企业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却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答: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为什么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答: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决定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全部发展过程。所以,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答: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资料与服务价格和工人负担的赋税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越高,工人能够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也就越多,表现为实际工资的提高;反之,就是实际工资的下降。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往往在名义工资不变,甚至提高时,但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以及赋税的加重等,实际工资还可能下降。这表明名义工资的变化不能确切地反映工人实际生活状况的变化,不能表现出工人所受剥削程度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有什么变化?答:一、发行小额股票,推行“资本民主化”。二、推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管理民主化”。三、缩短劳动日。Chapter5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一、课后答案 21.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哪些特征? 22.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 23. 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是什么? 24.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25. 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36. 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有哪些? 37. 相对过剩人口是怎样形成的? 38. 相对过剩人口为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39. 相对过剩人口有哪些形式? 410. 什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411.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怎样形成的? 412.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4第五章课后答案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哪些特征?答:(1)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可以看出可变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必须将可变资本转化为劳动力,工人在为资本家劳动一定时间以后得到工资。(2)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还可以看出,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3)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还可以看出,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条件,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答: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就是不断地再生产着这种分离:一方面,不断再生产出资本家,他们作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继续保持其资本家的地位,掌握进行剥削的条件;另一方面,不断地再生产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继续向资本家提供进行剥削的劳动力。这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被不断再生产出来。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是什么?答: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这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贪求是无限的。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以外,还必须增加资本的数量,以扩大剥削的规模。这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其次,这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在竞争中,大企业在生产、销售和信贷方面比小企业具有优越的条件。资本家只有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才能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免遭破产的命运。这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以下四个。(1)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一般地说,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越高,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大,资本积累越快。(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积累的数量增大。(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的大小。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暂时闲置的折旧基金也就越多,从而越有利于资本积累。(4)预付资本的多少。如果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不变,预付资本总量越大,被剥削的工人就越多,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大。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为了表达这种联系,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有哪些?答:单个资本的增大有两种形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因积累而增大,它是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集中就是若干较小的资本合并成较大的资本。它可以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来实现,或者是由原来分散的资本联合起来组成新的更大的资本。相对过剩人口是怎样形成的?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使资本的有机构成也在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就下降。此外,由资本集中而形成的大资本,比原来分散的小资本的有机构成也要高。因此,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总资本中可变资本必然相对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由可变资本多少决定的,而不是由总资本的多少决定的。一方面,资本总额的增长虽然也包含着可变资本的绝对量的增加,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绝对增加,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增长落后于总资本的增长,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这就表明,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的增长相比相对减少。不仅如此,在有些部门和企业,由于采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设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非常迅速,对劳动力的需求甚至会绝对减少,把原有工人的一部分从生产中排挤出去。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在增加。这是因为:(1)工人工资往往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为了维持生活,工人家庭中的妇女甚至儿童也被迫出卖劳动力。(2)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等不断涌进劳动力市场。(3)人口的增长也会增加劳动力的供给。因此,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必然出现两种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迅速增加。结果,必然形成大量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为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答: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以至于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是因为:(1)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周期性的,从高涨到危机,再从危机到高涨。在危机期间,生产缩减,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被抛进失业大军。而当生产走向高涨时,生产急剧扩大,需要吸收大量工人,人口自然增长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失业人口的存在则可以及时提供所需要的劳动力。因此,相对过剩人口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业后备军。(2)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资本家可以借此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提高他们的劳动强度,从而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相对过剩人口有哪些形式?答: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流动的过剩人口。这是指在城市时而被解雇、时而被雇用的那种过剩人口。第二种是潜在的过剩人口。这是指农村的失业人口。第三种是停滞的过剩人口。这是指那些职业极不固定、从事家内劳动和打短工的劳动者。什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答: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内容是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必然产生两个对立的方面: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怎样形成的?答: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必然要求劳动者共同使用的已经社会化的生产资料由整个社会占有,以便对社会化生产按照社会需要由社会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并按照社会的需要配置社会资源和分配劳动产品。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的社会性质。但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垄断,却把社会化的生产力变为资本家高效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的生产力,把已经社会化的生产过程由私人资本家按照追求剩余价值的一己私利进行控制和管理,把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已经社会化的劳动成果的大部分攫为己有,变成他们的私人财产。因此,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答:资本积累过程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从而为它自身的灭亡准备了基本条件。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取代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Chapter6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H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建筑项目技术合作合同
- 2024年度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会场租赁合同
- 吸汗内衣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连接用电缆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年度个人信贷还款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实施合同
- 电阻器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大学会议与活动场地预定合同
- 2024年度商品购销合同(含售后服务协议)
- 条形音箱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北师大版第1课时 温度
- 功能性食品功能因子课件
- 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提交版)课件
- 房屋建筑学之墙体构造详细图解(PPT113)
- 冬期施工雨雪和大风天气应对措施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BRCGS食品安全全球标准第9版管理手册
- 水稳摊铺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实验一 固相反应
- 2022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碳资产管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