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_第1页
政治经济学: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_第2页
政治经济学: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_第3页
政治经济学: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_第4页
政治经济学: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4.3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14.2二元经济结构和新型工业化道路14.1经济发展14.4地区经济和协调发展14.5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4.6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本章主要内容14.1经济发展14.1.1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发展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经济发展内涵的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和劳务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的提高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经济增长不仅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而且还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经济增长只是指一国经济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进展,其发展程度需要用能反映这种变化的综合性指标来衡量。14.1.2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采取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标准来衡量。在这一类指标体系中,获得较好反映的有两种,即由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设计的综合指标体系和由世界银行设计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这两套指标体系尽管所列项目不尽相同,但都包括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估计寿命、死亡率、识字率、就业率、人均热量、人均居住面积等经济、社会指标。另一类是采取生活质量标准来衡量。这一类指标体系,是由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的摩里斯博士提出来的,中文译名为“生活的物质质量指标”,简称为PQLI指标体系。它用人们在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三项指标组成一套简便的综合指数,每项指数都用百分制表示每个国家的成绩。这一指标体系的特点是简便易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提出一套“社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人均GNP、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四个部分组成,分解为16项指标。14.1.3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比经济增长的内涵宽得多,因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就要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多而复杂。其中,自然因素、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二,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其质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效用,数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规模。第三,自然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一国自然资源的构成不同,会由此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产业部门。第四,自然资源制约着生产力布局。

自然因素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构成及其分布状况,对经济发展关系极大。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自然资源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不同,劳动生产率也就不同。从效率优先的原则出发,客观上要求根据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来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良好的自然资源只能提供经济发展的优越基础和可能性,只有把潜在的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起来,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现实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必须遵循以下六项原则:第一,立足基本自给与适当进口相结合的原则。第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开发与节约相结合的原则。第四,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五,综合利用的原则。第六,开发的超前准备与后续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人口数量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统一:人口发展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相适应。一方面,人作为生产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一定的人口数量是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适应的人口增长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人作为生产者又是有条件的,不仅要同生产资料相结合,还要受年龄、体质和技能的限制。而人作为消费者又是无条件的,从生到死整个周期都要消费。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第一,使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如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更加短缺。第二,削弱了资金的积累能力。第三,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发展。第四,给社会吸收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就业效率带来了困难。第五,限制了社会和个人福利的增进以及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的提高。第六,造成了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受人为破坏。此外,还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甚至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安定。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强大武器。

第二,它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

第三,它能改变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的构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四,它是促进生产关系变革和制度创新的有力杠杆。

第五,它是促进文化教育知识的不断更新,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的强有力的手段。

第六,它为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奠定了基础。

第七,它能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第八,它能引起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使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日趋国际化。

第九,它还是一国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文化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是通过人力投资实现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力投资,一是智力投资。教育是对人的智力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各种途径中最重要的途径。教育虽然不能直接提供产品,但能提高生产产品的劳动者的智力素质和思想素质,从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尤其在当代,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那么,教育则是推动这个火车头的动力源。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5年的统计,文盲数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相反方向变化。经济发达国家平均文盲率为2.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324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文盲率为38.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下降为656美元;最不发达国家平均文盲率为67.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95美元。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育能够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素质。经过教育形成的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的存量越大,越能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现代经济增长有两个趋势,一是从资本—收入比率的长期变动来看,资金相对于收入而言使用得越来越少;二是国民收入相对于国民资源(用于生产收入的土地、实际劳动量和再生产性基金的数量)而言增长得越来越快。产生这两个趋势的根源是人力资源的增长,人的能力的改进,而这最终是教育的作用。第二,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惟一途径。为加强综合国力,世界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发展高新技术的竞争,其实质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是人们掌握和运用最新技术能力的竞争。在这场空前的、全球规模的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中,竞争的焦点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核心则是人才竞争。为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发达国家都在大幅度地增加教育投资,大力培养年轻科技人才。

14.1.4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的含义科教兴国,就是把加速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唯一选择。科教兴国的措施第一,提高干部和全民的科技意识;第二,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第三,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第四,不断完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第五,研究世界科技革命的动向,适应国际科技进步的步伐;第六,进一步扩大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人类的科学文化优秀成果;第七,增加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第八,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14.2二元经济结构和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元经济概念: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的状况。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的。这一理论把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其特征是现代工业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较高;另一个是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其特征是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以简单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处于自给半自给经济状态,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低。一国经济中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的状况,被称为二元经济结构。14.2.2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

发展的影响二元经济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而又要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二元经济的正效应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二元经济在经济成长的一定阶段上和一定限度内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首先,现代部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新技术的典范,将有助于引导传统部门的现代化。

其次,现代部门劳动者的高收入将对传统部门的劳动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这将有利于在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上推动现代部门的发展。最后,现代部门还会把自己创造的新技术直接提供给传统部门用于技术变革;同时,通过政府将现代部门所创造的一部分收益以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转移给传统部门用于增加投资,有利于推动传统部门的发展和向现代部门的演进。这些都有利于使二元经济逐渐弥合,最终过渡到一元经济,即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二元经济的消极影响

二元经济的长期存在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特别是在推行以牺牲传统部门发展为代价积累现代部门资金的战略,而导致二元经济差异不断扩大时,其消极影响就会愈加明显和严重。首先,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是一条客观规律。农业是传统部门的主体,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农业过分落后,势必会在诸如粮食、原料、农副产品、资金、市场等许多方面限制现代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如果传统农业部门同现代工业部门在技术和效率上过分悬殊发展,势必造成传统农业部门越来越用附加值低的大量农产品去交换现代工业部门附加值高的少量工业品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会削弱农业的积累能力,限制农业的发展。再次,如果二元经济的差异过大,不同部门劳动者收入上的差异也会扩大,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会导致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过度转移,这势必造成两个严重后果:一方面,会使本来就落后的农业因生产要素过度流失而进一步萎缩甚至荒废;另一方面,会产生“城市病”,即城市因人口剧增,交通、粮食、能源和水的供应全面紧张,拥挤、污染、贫富悬殊、治安混乱等随之产生。这种后果对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显然都是不利的。最后,由上述几种不良影响决定,二元经济差异过大,势必会转化为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过大,即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主体的经济落后地区同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主体的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过大,这不仅不利于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从许多方面限制经济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是不利的。14.2.3中国逐步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和实现新型工业化

中国二元经济的状况

我国是一个历经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古国,传统农业经济根深蒂固。到了近代,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经济十分落后,基本上处于一元的传统农业经济阶段。直至新中国成立前,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传统部门仍居于支配和主导地位,现代部门比重很小。1949年,在全国总人口中,乡村人口占89.4%;1952年,在全国社会总劳动者中,乡村劳动者占88%,如果加上城镇个体劳动者,则占到92.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保证国家在政治独立的基础上取得经济独立,并推动经济迅速发展,从1953年实施“一五”计划开始,我国开展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现已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然而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现代部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农业和服务业的主体部分(特别是农业)却仍然保留着传统部门的特征。我国虽然已走过单一传统农业经济发展阶段,但距离一元的现代化经济还很远,我国目前的经济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中国的经济社会也具有二元结构的明显特征——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现代的生产方式并行不悖。一方面是卫星上天,另一方面却是牛耕锄种;解放牌大卡车、丰田牌小汽车与马车、牛车、手推车在同一条公路上行驶。80%的人口是农民,生活于农村,只有20%的非农业人口生活于城市。80%的农民只创造30%~40%的工农业产值,而20%的城市人口创造60%~70%的工农业产值。国民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于生产率远远高于农村的城市。这种状况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基本格局。

中国国民经济现代化面临的课题二元经济对经济发展的种种不利影响,根源于农业的传统性和落后性。因此,要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的更快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全盘现代化。所谓国民经济现代化,从结构分析角度看,就是国民经济从单一的传统农业经济走向传统农业经济与现代工业经济并存的二元结构,再从二元经济走向现代农业经济与现代工业经济,最终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使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的现代化经济的过程。我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的国家,加上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些特殊国情,决定了在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遇到也必须解决以下两大难题:第一,农业落后,急待实现现代化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条规律。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国农业不仅要为13亿人口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还要为第二、三产业提供重要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这些产业的发展。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在我国表现的尤为突出重要。但是,我国农业基本上还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上,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收入水平都很低,商品经济也不发达。农业的这种传统性和落后性,不仅已成为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严重制约,也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协调。因此,改造传统农业,促使其向现代农业演进,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和难题。农业进步的主要源泉和实现农业进步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小规模农业进步的源泉:技术革新和变革;适当的政府经济政策;社会制度的支持。

一般农村进步的条件:满足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的现代化农场结构;创造一个有效的支持制度;改变农村环境,以便改变生活水平。第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然游离出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出现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现象,这是现代农业和现代非农业发展的共同需要,也是一条规律。但对人口规模、耕地规模和现代非农业发展规模不同的国家,其转移的难度也是明显不同的。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多而耕地少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又很高,在传统农业中就存在着大量“隐蔽性失业者”。失业是指劳动者没有工作,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现象。包括新增劳动者找不到工作,还包括原有劳动者失去正在从事的工作而又找不到工作。发展城市中的现代工业来吸收农业中的过剩劳动力无疑是一个途径,但要由此吸收我国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漫长时间。因为,发展现代工业需要大量资金,要有掌握现代技术的人员,这些非短时间能具备。同时,在缺少外国资金情况下发展现代工业必须从农业上取得大部分工业化资金,而这会阻碍农业自身现代化。现在我国除鼓励继续发展城市现代工业以外,正鼓励在农村发展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在农村发展工业与在城市发展工业在改变二元结构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可防止城市恶性膨胀及其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易于使农村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就温州农村农民家庭工业情况看,这些家庭工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一般不高,与城市大工业不可同日而语。发展这类工业似乎离现代化很远,但实际上倒可能加速现代化进程。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民的家庭工业技术虽落后,但比传统农业技术则是进步;农业家庭劳动生产率也高于他们在农业中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家庭工业的技术也在发展。所以,与其让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等待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来慢慢吸收,不如让他们自己干起来,办起农村工业。14.2.4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建立高度集约化经营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生产,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就是把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建立在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特征第一,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即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石化能耗代替简单的人畜力和有机能源,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率;

第二,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即在农业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作物及畜禽良种化,耕作饲养方式科学化;第三,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即农业实现专业化、区域化、一体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经营方式;第四,农业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即具有发达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政府调控农业的体系,以及运行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五,农业生态的现代化,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们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能在优美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并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要使我国农业具备现代化农业的上述特征,从而使农业也同现代工业一样成为高效率和高收入的产业,使之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协调,也使农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第一,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第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第三,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第四,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第五,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农业的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14.2.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工业化的意义

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引起了工业部门的扩张,工业部门的扩张引起工业部门劳动就业需求量扩大,从而吸引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对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劳动力转移后,农业部门中的劳动与土地的比率发生了变化,消除了过剩的劳动力;第二,现代工业部门得到了它为增加产出所需要的额外的劳动力。因此,对于不发达经济来说,通过建立和扩大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可以将不发达国家经济内部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使之与土地等非再生性资源脱离,转而与现代工业部门中的再生性资源相结合。这样,当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将整个经济内的过剩劳动吸纳尽时,工业化将使收益递增取代收益递减,整个经济就转变为稳定增长的发达经济。从而,二元结构就转化为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的一元结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必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可选择的出路大致有三个:(1)“离土不离乡”,即到小城镇就业。(2)“不离土也不离乡”,即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家庭运输业等。(3)“离土离乡”,即到城市和工业中心就业。其中,“离土不离乡”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乡镇经济不仅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而且对农业现代化的资金积累,对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工业的合理布局和缩小工农、城乡之间的差别,对促进大工业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对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等,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乡镇企业增加值达2.7万亿元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其丰富,科技含量高。党中央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吸取了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一方面,纵观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都与时代紧密相关,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和应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结果。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产生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积极推进信息化。

但是,另一方面,还要看到,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着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因此,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不是现代化的工业化,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行不通;忽视工业化,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片面发展信息化的道路也走不通。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实现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正确处理

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

二是正确处理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三是正确处理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

14.3

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14.3.1产业划分和产业结构

产业是按社会分工而从事物质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的一切经济活动群体的总称。产业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它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产业结构的类型划分,同对产业的划分有着直接的联系。

产业结构类型(1)两大部类结构。

这是从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出发来划分的。根据各类物质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的不同,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进而,按照产品用途的不同,两大部类结构还可以分为中间产品生产、投资品生产和消费品生产三个门类。

(2)农、轻、重结构。按照生产对象的性质和生产方法的不同,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可以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大部门。(3)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分类法基本上按照加工的层次和延伸的进程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类:第一产业是以自然存在物为对象所进行的活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狩猎业、水产养殖业等部门。第二产业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活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是为传递产品而进行的劳务活动,包括商业、运输业、饮食业、金融业、保险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一切第一、二产业以外的部门。

(4)按资源密集度分类的产业结构。依据对各种经济资源的依赖程度,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可以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等。这种划分方法明确了不同产业在利用资源上的显著特征,有助于从资源合理配置上来考虑确定相应的产业结构。

14.3.2

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动趋势。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一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受自然、历史、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1)在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第一产业存在不断减少的趋势,第二产业先是迅速增加,然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则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最后逐步趋于稳定。(3)在第二产业内的各工业部门之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相比,比重趋于增大,呈现出高加工度化趋势。(4)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这就是:在整个产业的各种行业中,传统行业逐渐被新兴行业所取代,新兴行业不断从传统行业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主导性行业;在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逐步表现出技术密集型趋势,技术或者说高科技密集产业不断涌现;整个产业非农业、非工业倾向日益明显化,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产业结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演进呈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一是工业化过程,二是重工业化过程,三是加工化过程,四是高加工化过程,五是技术密集化或高科技化过程,此后将是信息化过程。14.3.3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

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无论是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优化产业结构都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产业结构实现协调与平衡,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一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2)产业结构优化是相对的、具体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普遍的衡量其水平高低的标准。(3)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是协调发展和最高效益原则。(4)产业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需要,但直接目标却是整体经济效益最大。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为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科学技术水平、消费需求结构、人口基本素质和资源条件,对起初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衡量标准是:(1)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2)要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3)能取得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满足。(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产业结构优化或合理化的意义产业结构优化或合理化,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再次,它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最后,它也是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优化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经常调整,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顺序由较低阶段或层次向较高阶段或层次演进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分工深化使产业结构不断向深加工化、高附加值化发展,从而更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趋势。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产业优化的关系

产业结构不断从一种低水平均衡状态上升到高水平均衡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是由社会生产力始终处于发展运动中决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要求技术进步能突破资源条件的制约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基础之上的,反过来,高度化又是更高层次上的优化。因此,产业结构高度化既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又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要求。从工业化过程来看,产业结构高度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阶段、深加工化阶段和知识技术集约化阶段。知识技术集约化指各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高技术,导致以知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科技产业的兴起。14.4

地区经济和协调发展

14.4.1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地区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通常包括:(1)地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2)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3)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程度。(4)地区市场发育水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又称为区际差异),是指一国的各个地区之间在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状况、市场发育程度等各个方面的发达与不发达同时并存的空间格局。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客观规律。在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一不平衡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

经济发展是有条件的。一国的各个地区由于资源禀赋条件、分工水平、经济技术结构以及社会历史等各方面的差异,必然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具体地说,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地区资源禀赋差异。第二,地区分工水平差异。第三,地区经济结构差异。第四,社会历史原因。一般而论,一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总是由不平衡到平衡,由地区性的二元经济到二元经济的消除。这一过程是通过一国根据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差异、劳动地域分工、产业结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等特点进行合理的地区经济分工和地区结构优化实现的。14.4.2地区经济分工和结构优化

地区经济分工各个地区的社会劳动的地域划分和独立化,称为地区经济分工,或区际分工。按资源禀赋的不同属性,区际分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自然资源差异为基础的区际分工,这种分工比较稳定;另一种是以其他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水平为基础的区际分工,这种分工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按产业结构的差异,区际分工又可分为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两大类:前者是指地区间不同产业上的分工,后者是指地区间相同产业不同档次产品上的分工。实践中的区际分工往往是交错进行的,这是由于实际生活中产业部门种类繁多,各个地区的产业部门又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上。地区结构优化地区结构优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各地区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尤其在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不平衡性的存在,无论是对各地区经济本身的发展,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制约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需坚持的原则考虑地区间经济发展合理化、协调化时,一般需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第一,国家“输血”和地区“造血”有机结合的原则。第二,近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地区结构优化的意义首先,地区结构优化就是要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各地区坚持微观的竞争优势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可以促进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地区间坚持宏观比较优势原则,彼此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可以提高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这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其次,地区结构优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本质因素,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劲,因而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意义更为重大。地区结构优化的衡量标准首先是各地区经济优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合理的地区结构应该优化各地区的资源配置,从而使各地区都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优势。其次是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合理的地区结构应该能使各地区经济增长水平逐渐趋于一致,从而使区际收入差别缩小。

14.4.3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和协调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客观上也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即区际差异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显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而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则由西向东依次递增的地区经济分布态势。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区。

我国区际差异的成因

可以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两个大的方面来看。

从历史原因看,旧中国的工业分布,3/4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大的腹地和西部边疆则基本上没有工业。这种工业布局具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同时,从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上看,东部地区在历史上也远强于中、西部地区。从现实原因看,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存在区际差异的原因,可分两个阶段来考察。(1)从建国以后开始至“四五”计划期间。

(2)改革开放以来至今。在这一阶段,对区际差异影响最大的,是一系列改革的政策措施。

区际差异的客观存在对经济

发展的双重影响

一方面,适度的区际差异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为适度的区际差异是区际贸易的基础。从总体上讲,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区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上有明显差别,而且各自的优势不同,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可以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过度的区际差异对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利影响。首先,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说,如果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容易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的低水平恶性循环,这不仅不能使拥有的资源得到开发和有效利用,也不可能以自身的经济发展成就去逐步提高本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会在享受财政补贴上和资源浪费上成为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负担。其次,经济不发达地区大部分处于我国西北、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如果这一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仅不利于我国的国防安全,而且也不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如何消除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消除地区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属于宏观经济范围内加以考虑和确定的事情,需要通过国家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去实现。从战略角度看,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应体现合理分工,发挥优势;适度倾斜,协调发展;统一规范,分区调控;分类指导,重点参与。具体地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出路:

第一,加强地区之间经济分工协作。

第二,加强地区内经济的综合发展。

第三,解决区际差异过大的问题,还需要政府政策的干预。

14.5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4.5.1经济增长的外部性经济增长存在着外部性。经济增长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实现的。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与生活的空间和物质基础,它既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又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质量。因此,环境也是重要的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能被每个人使用,并极易接近和获得,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用它不必付出“代价”。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就极易产生“免费搭便车”心理和行为,即谁都不想治理环境,却都想享用已提供的环境质量。这不仅会导致资源枯竭,而且还会危及人类健康,从而使经济增长建立在高额的甚至是无法补偿的社会成本之上。经济增长不仅能改造环境,还能破坏环境,这就是经济增长的外部性。

14.5.2

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人们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各种各样的资源,与此同时,人们又不断地把各种各样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这样,就必然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从而引起它的供给能力的问题;另一个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排出的废弃物容纳量的有限性,从而引起它的自净能力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关系,便产生了所谓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作用的结果。

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双重作用。

一方面,合理的保护和改善环境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这是由环境所固有的功能决定的。另一方面,如果人类盲目破坏环境,就会严重地限制经济发展,甚致使发展难以为继。

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必须作出抉择,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要持续发展,就必然保护和改善环境。

14.5.3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持续发展是指能够长期持续的发展。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明确的,其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14.5.4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是人口的膨胀、自然环境的污染和自然资源的耗竭,而这些又是人们不合理的发展行为所导致的。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是难以避免的,必须有效治理。

第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14.6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4.6.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容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较长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以及如何实现所作出的总体筹划和决策。与具体的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三大特征。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基本内容

第一,战略指导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