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事诉讼法总论9证据制度的一般理论
在这里添加标题内容第一节证据与证据法一、证据的概念与特征(一)证据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二)证据的属性
大陆法系国家通常采用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来表达证据的属性。
英美法系国家通常强调证据的关联性(relevancy)与可采性(admissiability)。
传统的三性说:
1.证据的客观性
2.证据的关联性
3.证据的合法性二、证据的意义与证据裁判原则
(一)证据的意义
1.证据是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的主要手段;
2.证据是有效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
3.证据是当事人维护合法权利的重要依据;
4.证据是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宣传与教育的有效工具。(二)证据裁判原则
证据裁判原则,也称证据裁判主义,是指对于案件争议事实的认定,应当依据证据。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要求:首先,裁判所认定的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依据;其次,裁判所依据的证据是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最后,作为综合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第195条规定:
“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可以说,我国《刑事诉讼法》同样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的精神。三、证据制度与证据法证据制度作为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规定的有关证据的概念、证据的种类、证据规则以及与证明问题等相关的制度体系。证据运用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需要通过证据法来加以体现和保障,从而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满足诉讼需要,这也是法治文明与进步的要求。第二节证据制度的基础理论一、认识论第一,诉讼认识之主客体具有特定性;第二,诉讼认识的手段主要是证据;第三,诉讼认识过程被严格法定化。二、价值论作为证据制度基础理论的价值论主要包括:程序公正、人权保障、秩序和效率。以上四方面的诉讼价值与证据制度紧密相连,但是具体体现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首先,证据制度上的程序公正,可以在不得强迫自证其罪、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等方面得到较好的体现。其次,无罪推定、证人拒绝作证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和对人权的保障。再次,追求秩序与发现真实紧密相连。最后,对证据收集、保全的及时性及诉讼期限的规定等方面,是对效率追求的一种体现。三、诉讼真实论(一)客观真实(二)法律真实第三节证明一、证明的概念
在我国,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明是指以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办案人员为主要主体,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参与所进行的收集、运用证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即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中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活动。二、证明的对象(一)刑事证明对象的内涵与意义
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又称待证事实,主要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办案人员在刑事诉讼中需要运用证据予以证明的事实情况。(二)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1.实体法事实2.程序法事实
实体事实包括:(1)犯罪事实是否存在;(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份情况(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罪过,行为的动机、目的;(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和其他情节;(7)是否为共同犯罪以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8)作为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理由的事实;(9)有无《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10)其他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程序事实包括:(1)关于管辖的事实;(2)关于回避的事实;(3)耽误诉讼期限是否有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事实;(4)影响采取强制措施的事实;(5)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6)影响执行的事实;(7)其他需要证明的程序事实。(三)免证事实
免证事实,就是不需要证明的事实,即公安司法机关不需要依靠证据可以直接予以认定的事实,因此控辩双方在法庭上也不必加以举证。免证事实的范围主要包括司法认知和推定。司法认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常识性的事实。(2)自然规律和定理。(3)国内法律的规定及其解释。(4)司法职务上应当知悉的其他事实。三、证明责任
《刑事诉讼法》第49条对举证责任问题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一)举证责任1.公诉案件中公诉人负有举证责任;2.自诉案件中自诉人负有举证责任;3.被告人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不承担举证责任。(二)证明职责证明职责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司法工作人员基于国家对其职责要求,在刑事诉讼中应承担的证明义务。四、证明标准
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法定的证明程度等,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认定案件事实所要求达到的程度或标准。
我国的证明标准在立法上则表述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一)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形成(二)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解、适用1.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2款对“证据确实、充分”作出了具体解释,规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2.构建多层次的刑事证明标准体系
第一,在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和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关键问题上,必须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否则就可能发生冤案错案。
第二,对部分犯罪事实可以采取有确定证据的推定。
第三,就程序事实与实体事实的证明标准而言,关于前者的证明标准,可以比后者降低一些。五、证明过程刑事证明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收集、保全证据,审查判断证据和综合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等三个阶段。(一)收集、保全证据在收集、保全证据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首先,收集、保全证据应依法进行。其次,收集、保全证据应客观、全面,即要遵循忠于事实真相的要求,尽可能地全面收集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证据,包括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而且要尽量收集原始证据,包括物证的原物,书证、视听资料的原件,勘验、检查笔录等。再次,收集、保全证据应当及时,以免丧失时机,影响证据的证明力,甚至造成证据被转移、隐匿或毁灭的后果。最后,收集、保全证据要注意依靠群众和运用科技手段,这是人民司法大众化和现代化的要求。(二)审查判断证据1.对单个证据的审查2.从不同证据种类与分类的特点来审查判断3.全案证据互相印证,加以审查判断对全案证据互相印证,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时,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查单个证据前后内容是否一致的问题。其次,要审查证据与证据之间是否一致,在互相印证中辨明真伪。(三)综合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运用证据认定案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只有单个证据不能认定有罪,即“孤证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4年护理技能考核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3-2024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之消防设备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 2024版产品委托设计服务合同模板
- 2024版地下车库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生物科技研发与技术转让合同
- 2025版新能源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版的摄影摄像服务协议
- 2025版原料药生产废弃物处理与环保设施建设合同2篇
- 2024深圳房地产买卖合同
- 2024年私人买卖自住型住宅定金及物业服务协议3篇
- MOOC 国际商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商业发票INVOICE模板
- (完整版)食堂管理制度及流程
- 超声波焊接作业指导书(共8页)
- 某医院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 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6 Lesson22︱北京课改版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_金匮要略卷上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PT课件
- 废弃钻井泥浆和压裂返排液无害化处理研究报告
- 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抢答器.doc
- 《AFM简介实验》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