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大人类与社会试题与答案整理第一章人类的产生与发展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产生与发展的奥秘,因此从宇宙、地球到种族和民族等问题也就成为我们学习中应当掌握的重点知识。如:1、什么叫哈勃定律?“哈勃定律”是开展现代宇宙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由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于1929年创建。哈勃通过大量的实际观测发现,遥远的星体正在远离我们而去,整个宇宙正处在膨胀之中;并且还发现,对于我们地球观测点来说,逾遥远的星体远离我们而退行的速度逾快,也即是星体背离地球逃离的速度与其距地球的远近成正比,离地球越远的星体,退行速度越快。2.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最早是谁提出的?有哪些重要内容?天文学家根据对太阳系的特性做出科学推断,认为:太阳系起源于呈薄层状的星云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不断吸取、碰撞而成行星、卫星,这就是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最早提出太阳系“星云假说”的学者是德国哲学家康德。3.地球上初期生物一般生活在何处?第一次出现生命大爆发是在何时?地球上初期生物一般生活在海洋之中。地球上出现第一次生命大爆发是在距今6亿年前。4.种族有哪些特性?当前在种族问题上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本题有两问,一是关于种族的定义和特性。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性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性的人群,属于人在生物学方面的属性。二是当前在种族问题上出现了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2023年2月,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代表政府向澳土著居民正式道歉;2023年6月,加拿大总理哈珀正式向土著人后代道歉。2023年11月,有着非洲血统的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这一切都表白,因肤色或种族而形成的偏见或歧视,正在遭到社会文明的唾弃,社会多元文化日趋包容与开放。但是另一方面,当今世界,国际上仍然屡屡发生种族争端,种族主义者的“白种人种族优越论”仍然存在。本课程综合性的特点决定,必须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问,可以依据种族划分的科学依据及其特点做答。即: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性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性(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种族划分的依据是人的纯自然特性差异,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种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和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种族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与变异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以这些外在的生理差异来说明某些种族比别的种族优越或高级,或试图以这种纯生理差异来做为文化差异的根据。
第二问应结合实际来做具体分析:种族主义者故意抹杀这些科学事实,他们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这种荒唐的论调会对人类的发展与繁荣构成威胁,并已在历史上给人类导致极大的劫难,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同时,应结合上述各国领导人的实际反映,做出分析。5.什么是民族?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它的基本特性有四个,一是具有共同语言,这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特性;二是有共同生活地区,即民族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三是共同的经济生活,频繁的交往形成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四是共同的文化认知,共同的历史进程,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及心理素质,这些都是民族构成稳定人群的重要特性。第二章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本章重要内容涉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资源,以及人类的可连续发展问题。如:1.什么叫自然资源?资源有何特点?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期间、地点条件下可以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一般地说,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即是资源,狭义地说仅指自然资源。它有下列两个重要的特性:一是社会效应性,即应对人类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维持、改善起保证和促进作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运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二是稀缺性,即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受社会条件各种环境要素的约束,它是有限的。2.简要说明人口爆炸对社会发展会带来哪些巨大压力?人口过量增长对物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人口过量增长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人口爆炸引起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人口过量增长阻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3、什么叫温室效应?它包含了哪些成分?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长,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这类称之为温室效应的气体涉及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4.“可连续发展”的思想是如何提出来的?1980年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初次提出“可连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获得联合国大会通过之后,世界范围引起“可连续发展”的热潮。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并签署了5个重要文献,提出了“新的全球伙伴关系”这一理念,为此后环境与发展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确立了指导原则和行动大纲。5.“可连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可连续发展”思想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环境连续能力基础上;追求的目的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足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鼓励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经济活动;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GN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6、具体分析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运用各种资源,发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其中,自然资源提供着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社会资源则提供着加速社会发展的劳力、技术、知识及各种思想等。(一)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ﻫ人类社会的大厦是建立在各种自然资源基础之上的,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人类长期对各种资源的开发运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也许的。从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到现代高科技产业的腾飞,充足说明自然资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自然资源是发展的根据,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科学的进步只能起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的作用。(二)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不断使用会导致其减少甚至枯竭,从而产生资源危机;并且,在运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般都有残余物回流自然或干扰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过程,这将对自然环境或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对资源的运用是有限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自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了连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由于无知导致的盲目和贪婪产生的驱动,人类只知一味地从自然中掠夺和索取各种资源,不愿对大自然的生命循环过程进行维护,导致大自然不堪重负,以各种形式向人类表达着她的抗议。当前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我们就应举出实例,运用以上的相关理论进行具体分析,说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婚姻、家庭的产生与发展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如何理解婚姻和家庭的本质,并且结合实际进行具体的论述。比如:1、如何理解婚姻的本质?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婚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制度,是在人类男女两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夫妻关系及姻亲关系是它的产物。婚姻是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婚姻的自然属性重要表现在男女两性基于性爱的需要而达成性的结合,从而满足男女两性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以及通过婚姻这种形式繁衍后代的需要。婚姻的社会属性重要表现在男女两性通过婚姻关系实现结合,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人性的完美和统一。婚姻的本质重要通过其社会属性表现出来。性虽然是婚姻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但并不等于婚姻的所有,除此之外,婚姻还涉及由法律和习惯所固定下来的夫妻关系、姻亲关系等,涉及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的统一。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婚姻的本质就在于它的社会性。2、联系婚姻的本质,结合现实情况分析21世纪人类婚姻关系的重要变化。婚姻是在人类男女两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制度。婚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本质就在于它的社会性,即男女两性通过婚姻关系实现结合,达成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人性的完美和统一。因此,婚姻关系的发展必然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导致人类婚姻关系产生多种变化:(1)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不婚族”人数增多。(2)同居、试婚等事实上的婚姻形式更为常见。(3)配偶双方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年龄、外貌等均不再有模式。(4)婚姻中双方的关系更为平等。(5)外遇更为常见,但对婚姻的破坏性却减少。(6)离婚率急剧增高,无过错离婚、良性离婚、协议离婚成为主流。(7)婚姻不只是浪漫,现代社会“短婚”、“速婚”日渐平常。(8)离婚再婚——复式婚姻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已极为普遍。3.家庭的重要功能是什么?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主线动因是什么?家庭的重要功能有:⑴满足性生活的需要和性生活的社会控制功能。⑵生育子女繁衍后代。⑶为家庭成员提供经济的支持。⑷为家庭成员提供感情的保证。⑸消费的功能。⑹社会稳定的功能。总之,家庭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功能,重要涉及生养子女的责任,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和对经济生活的奉献等。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主线动因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4、简述人类社会的几种家庭形式。血缘家庭是人类社会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也是人类第一种家庭形式。血缘家庭是在同辈分内部发生两性关系的婚姻集团,又称作等辈婚或兄妹婚,是群婚制的最初阶段。它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生活单位。作为一种婚姻制度,血缘家庭排除了不同辈分的直系血亲之间的性关系。普那路亚家庭是人类的第二种家庭形式。“普那路亚”的名称来自于夏威夷群岛的土著人,这个名称的含义是密切伙伴的意思。这时,婚姻只是在两个以上的集团之间发生。在人类社会的家庭发展历史上,对偶家庭是人类家庭发展的第三种形式,它产生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交替的时期。对偶婚是从多偶婚向单偶婚(一夫一妻制)过渡时期的一种婚姻制度。对偶婚是一对男女比较固定的一种同居关系。ﻫ一夫一妻制家庭是人类家庭发展的第四种形式,是当今社会家庭的普遍形式。其中,核心家庭是现代家庭结构关系的一种趋势,重要是指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它的共同特性是:人数少、规模小、结构简朴,只有一对配偶、一个权力和活动中心。第四章阶级、阶层与国家本章的重难点是阶层的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以及战争的性质。如:1.简述阶层的含义。分析社会阶层分化的社会作用。本题含括为两层意思,一是有关阶层的含义。二是社会阶层分化后的社会作用重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阶层通常指同一阶级中因财产状况、社会地位的不同或谋生方式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阶层是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不同阶级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分化后重要表现的社会作用有哪些?这就必须运用其中的相关理论进行适当的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学习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2023年11月,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下,有着非洲黑人血统的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击败迈凯恩,成为第一位跨种族、跨文化的非洲裔美国总统。媒体普遍认为,这会激励更多像奥巴马这样怀揣“美国梦”的低层选民,通过奋斗争取更加平等的地位,发明更加开放的多元社会文化。我们就可结合这一具体社会现实,依据社会阶层分化理论,分析社会分阶层具有哪些重要的社会作用。一方面,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用契约取代身份的实质是人的解放,是用法治取代人治,用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用后天的奋斗取代对先赋资格的崇敬,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社会阶层的分化自身就是一种社会进步,它对社会成员的有机构成发挥了有益的改善和调整作用。再次,社会阶层的分化造就了一个“公民社会”,即指与国家相区别的,处在国家直接控制之外的那一部分社会、社会力量及相应的经济制度、规章等非国家结构领域。最后,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有助于社会等级体系的形状从传统农业社会的“金字塔型”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橄榄型”转变。由此,我们还可以结合社会的实际进行分析。由上所述,阶层通常指同一阶级中因财产状况、社会地位的不同或谋生方式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奥巴马成为第一位跨种族、跨文化的非洲裔美国总统,会激励更多低层选民,通过奋斗争取更加平等的地位,来园自己的“美国梦”。同时,应当结识,阶层是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不同阶级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必须知道,奥巴马成为第一位跨种族的美国总统,他一方面是高官,代表着阶级利益,国家利益,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制约、责难,甚至袭击,血统关系不也许化解阶级之间的矛盾,政策不会由于肤色的不同而改变。当然,由于不同肤色的人进入高层,在这一背景下,也有也许发明出更加开放的、多元的社会文化。2、历史上有过哪些国家形态?人类历史上有过四种基本国家形态。一是奴隶制国家,最早产生于古埃及。之后有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二是封建制国家。三是资本主义国家。四是社会主义国家。公元前18世纪,位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出现了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汉穆拉比法典》,是奴隶制国家的法典。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维护本阶级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生产社会化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根据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打坏资本主义国家机器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因此,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是真正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3、如何理解法律的基本含义?法律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手段保证行为关系规范化的准则,它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应当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4.如何区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一般说来,正义的战争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的,非正义战争通常起反动作用的。区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一方面必须拟定战争行为主体的政治目的。总的说来,一切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抵御外来侵略、促进社会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战争;反之,一切弹压革命、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阻碍社会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第五章城市、城市化与乡村社会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批城市在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中国约在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前162023间就出现了最早的城市。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化问题为人们所关心。因此,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城市和城市化问题。如:1、简述城市的含义。学术界有多种关于城市的定义,一般认为,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合理运用为前提,以集聚经济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空间地区系统。2.城市化发展有哪些重要类型?简明扼要地说,城市化发展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的城市化。二是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的城市化。三是直接城市化与职能型的城市化。四是平衡城市化与过度型的城市化。3、具体说明城市化的发生动力涉及哪些方面?(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工业革命导致城市的大量发展。被机器替换下来的农业工人为寻求就业而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市场的扩大又促使制造业更为集中。可见城市化在实质上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2)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现代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加大,市场互换的频率加快,规定公司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地为用户服务,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于是出现一批专业性的非生产性服务产业,而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使第三产业的现代化限度不断提高,并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就业部门。于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吸纳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并为工业公司在区域内分散布局提供了也许。(3)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基础。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4.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源于何处?各有什么特点?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在西亚、中美洲和中国。西亚是大麦和小麦的原产地;中美洲最早培植玉米、南瓜等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粟和水稻的国家。5、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何时?在哪国?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里是两个相关的问题。第一问较简朴: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第二问应从五个方面说明:(1)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巨大奔腾;(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人口骤增;(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使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得以形成;(4)工业革命使得经济危机频繁发生;(5)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第六章商贸发展与交通进步本章重要应从商贸、市场经济和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比如:1.什么是“地理大发现”?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地理大发现”发生于15世纪末。是指当时西欧一部分封建国家内的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激起黄金欲望日益火热,为对外殖民扩张,而进行的一系列重大的海外探索活动,取得了涉及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对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等重大成果。2、何谓市场经济?它有什么基本特性?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对资源进行社会配置、通过价值规律来调节经济运营的一种经济运作形式。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性是:(1)市场主体的自主性;(2)市场关系的平等性;(3)市场活动的竞争性;(4)市场发展的开放性;(5)市场体系的完善性;(6)市场运作的有序性。3.历史上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一方面发生在哪年?哪国?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一方面发生在1825年的英国。4.简述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交通运送事业的巨大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1)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交通运送领域中的每一项进步必然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很大限度上得益于世界交通运送领域中的变革性进步。(3)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第七章宗教、民俗与社会生活本章的重点是宗教,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如:1、古典宗教产生的主线因素是什么?古典宗教是指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形成的宗教。阶级的出现、社会分工的扩大、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是古典宗教产生的因素。但其主线因素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它们何时、何地,都由何人创始的?世界上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线,为世界各个地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三个著名的世界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公元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并流行于罗马帝国,耶酥是基督教的创始人。公元7世纪时,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创建。公元前5世纪,佛教兴起于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3、结合实例结识邪教的反动本质,并对邪教特性进行具体论述。本题有两问,一是邪教具有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反动本质。如奥姆真理教在日本东京地铁施放“沙林”毒气;人民圣殿教在南美原始森林集体自杀等等,都说明它们的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反动本质。二是邪教具体特性有以下四点:一是教主崇敬。教主代替传统宗教中的神而成为教徒崇敬的对象,教主具有超凡的能力和绝对的权威,教徒对教重要绝对服从,甚至为教主殉身。二是实行精神控制。邪教组织编造种种歪理邪说来欺骗信徒皈依,对教徒实行强制性的洗脑和精神控制,从而使信奉者脱离社会正常生活,甚至与社会对立,仇视社会。三是秘密结社。邪教一般都建立了以教主为核心的严密的组织,通过隐秘的方法进行活动。四是危害社会。为了实现政治图谋,邪教教主往往鼓动信徒用极端的手段与社会对抗,甚至不惜以牺牲信徒的生命为代价,制造反社会、反人类的事件。4、宗教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特性?请结合实例具体论述。本题的一问是宗教的本质。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但是是支配着人们平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由此可见,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的幻觉通过超人间力量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本题的第二问是宗教特性。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第一,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扭曲的反映。在人与自然力量的关系上,它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在人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上,它把社会力量神秘化;在人与人的本质关系上,它把人的本质异化,它是以一种非理性化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心甘情愿地按照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的社会组织。第二,它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反映了人们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异化。它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依靠信仰的非理性的情感力量建立的唯心主义体系。第三,它是一种精神麻醉剂。在认可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它为人们设想了一个虚幻的天国世界,关注的是来世的幸福,要人们把幸福寄托在虚构的天堂,用虚幻的自我安慰来充当“人民的鸦片”。本题的第三问是规定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可以三大宗教为例,如以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伊斯兰教为例,“伊斯兰”的阿拉伯语的意思就是“顺从”,立教之初,穆罕默德就被奉为先知,信徒要以顺从安拉的意志为已任。联系当前阿拉伯半岛的派系斗争,和世界上恐怖活动的出现,就可认清宗教的本质。5.说一说民俗名称的由来。民俗一般是指由历史积淀而成的民情风俗或民间习俗,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殊文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民情风俗。民俗学的英文名称为Folklore,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在1846年发明的,后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对于这个名词原意的对的理解应当是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第八章时代主题与世界政治多极化本章着力于时代主题与世界政治多极化问题,重点围绕雅尔塔体制和联合国的相关问题展开学习。如1.“雅尔塔体制”对于战后世界政治意义是什么?雅尔塔体制是战后大国之间达成的对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基础,客观上减弱了美苏之间剧烈对抗的限度,使战后的世界政治秩序获得了相对稳定。但是,这一体制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严重地侵犯了广大中小国家的主权,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成为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2、联合国是何时建立的?联合国是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国际会议上宣布建立的。10月24日签字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因此,世界上把每年的10月24日定为联合国日。3.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联合国宪章对联合国及其成员国规定了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的原则;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不得以威胁或武力侵犯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原则;不得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和平共处的原则等。4、在多极化格局中,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逐步形成的有自己特色的外交政策和基本原则涉及:第一、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第二、坚持独立自主的主线原则。第三、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解决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5.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的标志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巨变与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形成极大的冲击,使两极对抗不复存在,成为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的标志。第九章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本章的学习重点是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特别要着重联系实际。如:1.中国的现代化起始于何时?学界关于现代化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现代化即工业化。所以把中国的现代化起始定在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时期。2.如何理解“全球化”?广义上可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但在通常的意义上重要指的是经济的全球化。一般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它使各国经济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依赖的限度加深,使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迅速扩展,从而促使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促使世界经济趋向某种限度上的一体化。3.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源于1944年7月的布雷顿森林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美国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而建立的这种双挂钩国际货币制度,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世界货币体系,对战后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它也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地位,影响各会员国的汇率与金价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4、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请结合具体的社会现实进行分析。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旨在联系实际。比如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已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引发了关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乃至经济秩序的进一步思考。我们就应结合这一社会现实,具体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确是一把双刃剑,结识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悲观效应。一般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使各国经济互相依存、互相依赖限度加深,使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迅速扩展,从而促使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促使世界经济趋向某种限度上的一体化。按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报告,经济全球化应当涉及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等,也就是使货品、服务、生产要素可以更加自由的跨国界流动,使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联系的经济运营体系的过程。它的特点是贸易、生产与经营、金融的全球化。但是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起主导作用的世界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也有进一步扩大与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异的悲观效应;既提供了运用外资、技术和世界市场,运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高自己工业化水平的机遇,又使自己的经济命脉在一定限度上掌握在别人手中。国际贸易或金融市场出现变动时就也许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严重的危机。因而,经济全球化也是一场挑战,假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悲观因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有陷入困境的也许。应当注意,在论述这些理论问题同时,可以根据每人的不同理解,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具体分析,就能得出比较深刻的结论。5.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何时?中国何时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成立于1995年。2023年11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该议定书将在一个月后正式生效。因此,2023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6.什么是知识经济?如何理解它的内涵?关于知识经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派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该组织提出,知识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护工保密协议书范本(3篇)
- 舞蹈新生班主题课程设计
- 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案例
- 自然探索团队课程设计
- 简易课程设计
- 英语词汇班课程设计
- 正太分布课程设计
- 绿色蝈蝈课程设计
- 财务制度汇编
- 《刑罚的体系与种类》课件
- 英雄之旅思维模型
-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教学设计)-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
- 冬季传染病预防-(课件)-小学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秋新沪教牛津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6 第1课时 教学课件
- 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讲义
- 电影放映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规程
- TSHZSAQS 00255-2024 食葵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 食材配送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招标文件范本江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