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名词解释笔记_第1页
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名词解释笔记_第2页
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名词解释笔记_第3页
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名词解释笔记_第4页
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名词解释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复习笔记第一章在社会急剧变革中发展的中国舞蹈吴晓邦(1906-1995)作为论述题准备吴晓邦是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编导、舞蹈理论家、舞蹈教育家,中国新舞蹈艺术开拓者。1929年春至1936年10月,曾3次赴日本留学,先后在日本高田亚夫舞蹈研究所、江口隆哉和宫操子现代舞俑研究所学习芭蕾及现代舞。自学邓肯和魏格曼的舞蹈理论及创作方法,受到启示,对其开创中国新舞蹈艺术具有指导意义。1932年、1935年两次回国,在上海先后创办了晓邦舞蹈学校及晓邦舞蹈研究所。1935年、1937年、1939年分别在上海举行了三次舞蹈作品发表会,创作了《傀儡》、《拜金主义者》等舞蹈。1937年抗战爆发,他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出队,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等舞蹈,这些舞蹈是其舞蹈创作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代表作。1938-1945年在上海、桂林、重庆、成都、广州等地开展新舞蹈运动,先后创作了舞蹈《丑表功》、《饥火》、《思凡》,舞剧《罂粟花》、《宝塔与牌坊》等。20世纪30-40年代中期共创作舞蹈、舞剧一百多个,绝大多数是用暴露、控诉、讽刺、象征等手法揭露敌人的残暴及旧社会的黑暗,热情讴歌抗日英雄,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进步作用。1942-1943年在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开设舞蹈班,在教学上以现代舞自然法则作为基础,吸收我国武术及民间舞的技法,将教材系统化、科学化、中国化,形成了吴晓邦教学体系的独特风格。1945年先后在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内蒙古文工团、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宣传队舞蹈队、沈阳鲁迅文艺学院教授舞蹈,主要作品有《蒙古舞》、《进军舞》等。1949年南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艺术学校歌舞团及各野战军文工团、宣传队培养了一批部队舞蹈专业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青年艺术剧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1951年主持中央戏剧学院“舞运班”。1953年参加筹建北京舞蹈学校。1954年被选为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主席,并主持中国舞蹈史研究。1956年参加制定《哲学社会科学12年舞蹈规划》。1957年建立天马舞蹈工作室,创作演出《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十面埋伏》等18个作品。1979年后为促进舞蹈繁荣,提高舞蹈工作者的理论素质,到各地举办舞蹈讲习会,撰写了大量舞蹈论文。主要著作有《新舞蹈艺术概论》、《我的舞蹈艺术生涯》、《舞蹈新论》、《舞论集》、《舞论续集》等。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当代中国・舞蹈卷》主编。主要贡献在于他将中国舞蹈从纯娱乐性及唯美主义的道路中解放出来,积极反映现实生活;他认为舞蹈应当是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艺术。戴爱莲(1916-2006)作为论述题准备戴爱莲是舞蹈艺术家、舞蹈教员、编导家,中国当代舞蹈先驱者之一。14岁赴伦敦学习芭蕾。20世纪30年代后期,她对现代舞产生浓厚兴趣,考入魏格曼剧团设立的舞蹈工作室工作。1939年考入尤尼斯现代舞团,以优异的成绩获尤斯・莱德舞蹈学校奖学金。她在该校学习了舞蹈理论家拉班的情感表现法、舞台技术理论及舞谱等,为以后的创作、表演奠定了理论基础。1937年抗战爆发后,她编演了《警醒》、《前进》等。1940年返回祖国,在香港滞留期间多次进行募捐义演,创作演出了舞蹈《游击队的故事》、《东江》、《思乡曲》、《空袭》、《瑶人之鼓》等。这些舞蹈具有意蕴深邃的内容,新颖的舞蹈形式,真挚细腻而独具风格的表演技巧,深受观众欢迎,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5年应邀参加重庆《新华日报》7周年庆祝会,之后创作了歌舞《朱大嫂送鸡蛋》,后深入康藏地区,学习少数民族舞蹈。1946年在重庆首次举行“边疆音乐舞蹈大会”演出了由她改编、创作并主演的舞蹈《春游》、《青春舞曲》、《瑶人之鼓》、《哑子背疯》等,为国人打开了民族民间舞蹈宝库,并将其搬上舞台,获得极大成功,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热忱。1948年到北平后,在北平国立师范大学体育系及北平国立艺术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华北大学三部舞蹈队长,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中央歌舞团团长,北京舞蹈学校校长,创建了中央芭蕾舞团。与人合作创作了大型歌舞《人民胜利万岁》、舞剧《和平鸽》。她创作的舞蹈《荷花舞》、《飞天》均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还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奖。自1980年起,为促进中外舞蹈交流出访了许多国家。1981年,英国皇家舞蹈学院为表彰他促进中英友谊及为舞蹈做出的突出贡献,将她的头像陈列于该学院的大厅,并举行了有她参加的揭幕仪式。2001年获美国俄亥俄舞蹈协会“终身成就奖”。2002年被文化部授予“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2004年9月10日,北京舞蹈学院为戴爱莲塑像举行揭幕仪式。戴爱莲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舞蹈教育,并坚持教授拉班舞谱,维新中国培养出了一批有相当水平的舞蹈人才,为中国的舞蹈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裕容龄裕容龄是清末宫廷舞蹈家。于1895年和1899年随父亲先后前往日本、法国,1901年在巴黎向伊莎多拉•邓肯学习“自由舞蹈”。不久,进入巴黎音乐舞蹈院学习芭蕾。1902年在巴黎公开表演《希腊舞》。1903年回国,翌年入宫,任慈禧太后御前宫女,1907年出宫。期间创作了《菩萨舞》、《如意舞》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文史馆馆员,著有《清宫琐记》。黎锦晖黎锦晖是近代作曲家、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家。创办了中华歌舞专科学校、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等。黎锦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素养和汉语音韵学功底,他以自己的创作激情和艺术天才,给传统的乐舞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校园乐舞教育的先声,为中国早期儿童歌舞创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歌舞专科学校中华歌舞专科学校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歌舞专门人才的学校。1927年2月成立。校长:黎锦晖。主课为声乐、器乐、舞蹈。舞蹈教学分3部分:1.艺术舞:包括古典舞、现代舞、土风舞等纯技巧舞蹈;2.形意舞:歌表演、歌舞剧演出时配合音乐塑造形象表现剧情的舞蹈化动作;3.歌舞剧中心创作的舞段。此校还是黎锦晖儿童歌舞创作基地。1928年停办。《傀儡》《傀儡》1933年于日本东京首演。创作、表演:吴晓邦。此舞创作于末代皇帝溥仪充当伪满洲国皇帝之时。作者以辛辣的笔触节漏了卖国求荣的傀儡皇帝的丑态,极富讽刺性。作者借鉴了木偶戏动作的规律,同时又赋予了这个人以狗的特征。此舞的创作显示了作者企图改变人们对舞蹈的审美与价值认识的努力,是中国舞蹈家在日本公演的第一个新舞蹈作品。《义勇军进行曲》一《义勇军进行曲》于1937年在江苏无锡首演。创作、表演:吴晓邦。该舞艺术形式简单、凝练,以情带舞,以舞表歌,这种以表现抗战歌曲内容的舞蹈形式深受观众欢迎,成为抗战中新舞蹈形式的重要种类。该舞是作者在抗战中第一个现实主义舞蹈作品,极富感染力。《饥火》《饥火》于1942年在广东曲江首演。创作、表演:吴晓邦。以鼓、梆子等打击乐器伴奏。这个作品源于作者在抗战中所体验到的百姓逃亡、饥饿的痛苦,受到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启发,带着愤懑之情创作并表演的。创作手法及表演技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是作者的现实主义代表作。此舞原为三人舞《三个饥饿者》,后改为独舞《饥火》。《思凡》《思凡》于1942年在广东曲江首演。创作、表演:吴晓邦。舞蹈寓意深刻,表现了理与欲搏斗的艰难和痛苦。该舞塑造的人物性格突出,内心活动丰富,舞姿优美,形神俱备,是吴晓邦新舞蹈的代表作之一。《宝塔与牌坊》《宝塔与牌坊》由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舞蹈专科于1943年夏在广东曲江首演。创作:吴晓邦。舞剧以反封建礼教为主题,全剧共分三幕。舞剧表现手法新颖,采用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人与人格化的物同舞,扩大了舞蹈的表现力。内容以中国封建伦理道德中最典型的标志“宝塔”、“牌坊”作为封建礼法的象征加以讨伐、控诉、反抗,同时也隐喻了当时的中国不民主、不自由、不尊重人权的现实。《新舞蹈艺术概论》《新舞蹈艺术概论》是一部舞蹈理论专著。吴晓邦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5月第一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作者的修订本。修订本全书分9章,共156千字,集中了吴晓邦建国后对舞蹈艺术的思考和创作体会,对创作中的重要理论有突出论述。是中国舞蹈史上第一本概论。舞蹈的三大要素舞蹈的三大要素是舞情、舞律、构图。德国现代舞理论家拉班首先提出了舞情、舞律的概念,来分析舞蹈的艺术构成因素,此说后来在日本及欧美现代舞理论中被使用并逐渐发展为三要素说。我国舞蹈家吴晓邦在日本接受此说,在国内首先使用并作出较大发展。三要素中,舞情决定舞律的动因,但舞情的变化必须借助于舞律的变化而显现,二者的生发转换形成构图。《朱大嫂送鸡蛋》《朱大嫂送鸡蛋》由育才学校与1945年在重庆首演。编舞:戴爱莲。舞蹈表现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诙谐的歌词、传神的舞蹈动作,充满了生活情趣。此舞参照延安秧歌剧创作而成,标志着延安的秧歌运动开始影响国统区的文艺界。《荷花舞》《荷花舞》是个女子群舞,由中央歌舞团于1953年首演。编导:戴爱莲。根据陕北民间舞“走花灯”加工而成,塑造了一群婷婷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美丽的荷花姑娘形象。作品既表现出了一种大自然的恬静、秀丽的纯真之美,又以荷花的向阳开放比喻祖国的欣欣向荣,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的热爱与歌颂,寄托着中国人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1994年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展演群众经典作品金奖。《飞天》《飞天》是个女子双人舞,又名《长绸舞》,创作于1954年,编导:戴爱莲,首演:徐杰、资华筠。该舞取材于敦煌壁画,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舞蹈中长绸舞的技法,以凝练的舞蹈语汇、抒情浪漫的手法,形神并茂地将“飞天”的形象再现于舞台。作品格调高雅秀丽,注入了编创者对自由、光明的向往和追求,是新中国第一部取材于敦煌壁画的舞蹈作品,也是戴爱莲的代表作品之一。第二章伴随着革命前进的舞蹈艺术三大赤色跳舞明星三大赤色跳舞明星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对三位革命女舞蹈家李伯钊、刘月华、石联星的美称。他们的表演热情奔放,多姿多彩,深受苏区军民的欢迎。新秧歌运动新秧歌运动是中国现代革命文艺史上一次向民间艺术学习的热潮。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按照毛主席所指示的文艺方向深入生活向民间艺术学习。在延安地区很快形成了学习秧歌、研究秧歌、加工发展秧歌,并用秧歌的形式进行新的艺术创造的热潮,不久发展成了波及整个解放区的新秧歌运动。由于艺术家的整理和创造,使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他在解放区作为宣传群众、鼓舞抗战、开展大生产以及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活动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期间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剧目,如《兄妹开荒》、《白毛女》、《翻身秧歌》、《胜利腰鼓》等。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大军的节节胜利,秧歌、腰鼓跑遍了中国大陆的城市乡村,几乎成了“胜利”和“解放”的象征。新秧歌运动对中国的新歌剧和民间舞蹈的发展、改革,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兄妹开荒》《兄妹开荒》创作于1943年,由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于延安首演。内容反映解放区大生产运动。原名《王二小开荒》,后以群众通称的《兄妹开荒》定名。音乐以陕北民间音乐为基础,根据表现新的群众生活的需要加以发展。其中舞蹈部分以秧歌步伐加上生产动作,活泼欢快。这是秧歌运动中产生的第一个秧歌剧,反映了新的社会生活,发展了民间传统的秧歌。第三章黎明前夜的中国舞蹈《红绸舞》《红绸舞》根据民间秧歌舞和传统戏曲中的绸舞加工创作。舞蹈通过红绸不断飞舞流动的各种线条组成的丰富多彩的画面,直接抒发出获得自由解放的中国人民强烈的兴奋和喜悦心情以及对祖国的美好前景的炽热情感。该舞的内容和形式统一,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展演群众经典作品金奖。《进军舞》《进军舞》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政治部舞蹈队于1948年7月1日首演。编导:吴晓邦。全舞分6段:1.骑兵进军;2.步兵进军;3.战斗部署;4.各兵种的战斗;5.胜利凯旋;6.再进军。整个舞蹈都由红旗舞将每场衔接起来。舞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依据部队战斗训练中的军事动作,创造了军队舞蹈的新语汇及新形式。是解放战争时期军队优秀舞蹈的代表作。第四章舞蹈历史新纪元的起步《人民胜利万岁》《人民胜利万岁》是为了庆祝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而创作的大型歌舞,由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于1949年9月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首演。总导演:戴爱莲、徐胡沙。作品共分十段。在艺术形式上采用了汉族和各兄弟民族的民间歌舞,同时又根据所表现新的生活内容的需要,进行了改编、加工和创作,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和强烈的生活气息,真实地、形象地反映和表现了中国人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精神风貌。《和平鸽》《和平鸽》由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于1950年10月在北京首演。编导:戴爱莲、陈锦清等。全剧共分七场:红星照耀着和平、战贩与和平鸽、工人与和平鸽、群众的愤怒、拒运军火、魔鬼的梦、和平鸽飞到北京,舞剧以和平鸽象征和平与幸福。舞剧采用芭蕾舞的形式,运用大量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和美化的动作语汇,较好地反映了作品的主题,并在融汇和运用中西舞蹈语言形式创造中国新型舞剧方面做出了大胆可贵的尝试,是新中国第一部大型舞剧。第五章舞蹈事业的初步发展《宝莲灯》《宝莲灯》由中央实验歌剧舞剧团于1957年在北京首演。舞剧编导:李仲林、黄伯寿。该剧取材于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劈山救母》。全剧共分六场:定情下凡、沉香百日、深山练武、父子相见、斗龙得斧、劈山救母。舞蹈语汇基本上采用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舞蹈语言。该剧是中国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标志着中国民族舞剧的初见成型,树立了我国古典民族舞剧一种比较完整的样式,为这一类型的舞剧发展奠定了基础。《鱼美人》《鱼美人》由中国歌剧院于1959年在北京首演。舞剧编导:北京舞蹈学院第二届编导班。全剧采用了三幕一序一尾共五场的结构。在情节舞蹈的处理上,以抒情舞蹈场面表现情节,使舞剧具有丰富的舞蹈性。在拟人化方面注重了形态的“像”与人格化的“情”的结合,使舞蹈具有表现力和艺术生命力。这部三幕民族舞剧大胆运用了芭蕾的表现手法,大量借鉴了苏联芭蕾舞剧的成功经验,其创新对在戏曲单一基础上发展的中国舞剧提出了挑战。第六章在迂回和曲折中前进《小刀会》《小刀会》由上海歌剧院舞剧团于1959年在上海首演。编导:张拓、白水、舒巧等。该剧取材于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起义中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史实,成功地塑造了起义军领袖刘丽川等英雄人物的典型形象,由于是反映晚清时期上海地区的农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暴动,所以采用了从戏曲中提炼出的中国古典舞和江南地区流行的民间舞为主要舞蹈语汇,为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剧中主要人物借助于戏曲行当的表演技巧,舞中有戏,戏中有舞。《快乐的啰嗦》《快乐的啰嗦》,群舞,由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于1959年首演。编导:冷茂宏。舞蹈表现了曾经是苦难深重的凉山,经过民主改革,彝族人民向展翅高飞的雄鹰,奔向社会主义。舞蹈以脚部不停地快速向旁划圈的跳跃和手腕前后快速甩动为基调动作。全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感。舞蹈动作活泼、欢快、热情洋溢,富有青春活力,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第七章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理论和实践《东方红》《东方红》于1964年9月首演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这部音乐舞蹈史诗,在序幕后共分八场,以豪迈磅礴的革命气势和雄伟壮阔的舞台图景,形象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同时表达出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同全世界人民并肩携手,将革命推向前进的英雄气概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是新中国音乐舞蹈界在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艺术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就。《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于1964年首演。编导:李承祥、王希贤、蒋祖慧。该剧根据梁信同名电影剧本改编,除序幕外共七场。该剧成功地运用了芭蕾舞剧的形式,塑造了主人公革命英雄人物形象,在表现环境特点和戏剧情境的群舞中将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芭蕾舞做了很好的融合,并根据表现需要在现实战斗生活中提炼和创造了一些新的舞蹈语汇,在舞剧戏剧结构上,采用中国传统戏剧的表现方法,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艺术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白毛女》《白毛女》首演于1965年。编导:胡蓉蓉、林泱泱等。该剧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作。全剧除序幕尾声外共八场。该剧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古典舞、民间舞的素材,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方法将剧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现,在塑造人物方面,既运用芭蕾语汇,又吸收中国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来充实和丰富表现手段,是西方古典舞蹈与中国民间舞蹈以及舞台剧艺术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与《红色娘子军》一道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八章建国后第一代舞蹈编导家及杰出的组织工作者第九章十年浩劫,畸形流变第十章三再复苏,再展风采《丝路花雨》《丝路花雨》由甘肃省歌舞团于1979年在甘肃兰州首演。编导:赵之洵、刘少雄、许琪等。全剧除序幕尾声外共分六场。该剧是一首礼赞中外人民友谊的优美诗篇,也是一幅中国人民创造的绚丽的历史画卷,它突出的艺术贡献是复活了敦煌壁画的舞蹈形象,创造了敦煌舞,改变了过去民族舞剧只以戏曲舞蹈为基础的做法,在舞剧结构、编排技巧上也剪裁得体,使舞蹈语汇充分地为主题服务,洗练地将剧情呈献给观众。该剧这种掘古创新的方法,使舞蹈更富历史时代感,更具浓厚的民族风格特色,为80年代舞蹈语汇提供了新的方式,被称为“中国舞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奔月》《奔月》由上海歌剧舞剧院于1979年在上海首演。编导:舒巧、仲林等。该剧取材于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全剧共分五场,以纯洁善良的嫦娥与后羿之间的爱恨别离的故事,表达了编导对善良的歌颂,对恶势力的愤恨。该剧突破了以往程式化的表现手法,生动清晰地刻画了后羿、嫦娥、蓬蒙三个艺术形象,在舞剧结构上力求出新,在动作语汇上具有革命性的编舞观念,利用对舞蹈动作多层次的解析解决了中国舞剧创作当中动作贫乏的问题,为后来的中国舞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和理论经验。第十一章走向繁荣发展的新时期《金山战鼓》《金山战鼓》由沈阳前进歌舞团于1980年首演于大连。编导:庞志阳、门文元、高少臣等。该剧取材于《金史・韩世忠传》所记载的“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的史实,以戏曲形象为基础,第一次以舞蹈作为表现手段,再现了南宋名将梁红玉携子抗金的英雄事迹。编导以简单的三人舞形式成功地利用了鼓上鼓下的空间变化,突出了舞蹈虚拟化的手段,在舞蹈的编排上以戏曲舞蹈为基础将中国古典舞的风格韵律融会贯通在整个动作形态之中。《希望》《希望》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演员华超于1980年在南京首演。编导:王天保、华超。舞蹈以象征性的手法表现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历程:在黑暗中探索、挣扎、等待、消沉、抗争,最终引来希望。作者用他对舞蹈本质的重新理解,借鉴西方现代舞蹈家对舞蹈语言探索的新方法,遵循内心情感表现的需要来创造动作与技巧。该作品在中国当代舞蹈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舞在20世纪80年代“梅开二度”的标志。《繁漪》《繁漪》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于1982年在南京首演。编导:胡霞飞、华超。作品的创作文本来自于曹禺的名著《雷雨》,以繁漪为第一主人公,舞剧没有纠缠于阶级斗争,而是将视点聚集在人性沉沦的焦点上,使得故事情节不再是舞剧关注的重心,也不再是确定舞剧结构的依据,“意识流”、“心理表现”的手法被大量用于该剧中,一改中国舞剧以往的言说方式,在艺术表现手段与舞蹈语言的创造方面有许多独出心裁的创新之处。《雀之灵》《雀之灵》由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员杨丽萍于1986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