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发展理论_第1页
第二讲 发展理论_第2页
第二讲 发展理论_第3页
第二讲 发展理论_第4页
第二讲 发展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精神分析观学习观认知发展观进化观背景观毕生发展观第一节精神分析观一、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论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SigmundFreud1856—1939

一、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论心理发展阶段论口唇期(0―1岁):通过吸、咀嚼、吞咽等口腔动作产生快感。肛门期(1―3岁):这个时期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大便产生肛门区的愉快感觉,儿童以排泄为快乐,或以抹粪或玩粪便而满足。生殖器期(3-6岁):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动力主要是指儿童对异性父母的一种恋,即:俄狄普斯情结(OedipusComplex)。潜伏期(6-青春期):随着建立较强的抵御恋母情结,儿童进入到潜伏期。青春期(从青春期至成年期),经过暂时的潜伏期,青春期的风暴就到了,走向婚姻、繁衍后代。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说0-1岁:口唇期1-3岁:肛门期3-6岁:前生殖器期6-至青春期:潜伏期青春期至成年期:青春期二、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论1、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2、自我在个人及其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期重要作用3、将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名称年龄发展特点婴儿期0~1岁基本的信任—不信任儿童早期1~3岁自主感—羞怯、疑虑学前期3~6岁主动感—内疚感学龄期6~11岁勤奋感—自卑感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感—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孤独感成年中期25~65岁繁殖感—停滞感老年期65岁以上完善感—失望感2023/2/511发展阶段年龄阶段基本特征信任对不信任出生至1岁婴儿如果得到温情而具响应性的照顾,就会获得一种信任感或信心,即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如果婴儿得等很长时间才获得所需的照顾,或者受到苛刻的对待,就会产生不信任。主要的照料者就是这时候的社会代理。自主对羞愧和怀疑1-3岁儿童通过利用新的心理技能和活动技能,想为自己做选择、做决定。如果父母允许合理的自由选择,并不强迫或者羞辱孩子,那么自主就能够培养起来。此时父母是关键的社会代理。主动对内疚3-6岁通过建立信任的游戏,儿童探索他们自己可能成为什么类型的人。如果父母对孩子新的目的感给予支持,那么主动感(即感到有雄心、有责任感)就会得到发展。如果父母要求的自我控制太多,就可能会引发过度的内疚。这时候家庭是关键的社会代理。勤奋对自卑6-11岁在学校里,儿童会发展与他人一起合作的能力。如果在家里、在学校,或与同伴一起时,体验到消极的经验,导致他们觉得自己无能,就会出现自卑感。这老师和同伴是关键的社会代理。2023/2/512发展阶段年龄阶段基本特征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青少年期青少年试图回答“我是谁”、“我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他们通过探索价值观和职业目标,进而形成个人的自我认同。消极的结果就是他们对未来的成人角色含糊不清。这一时期同伴团体是关键的社会代理。亲密对孤立青年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深厚的友谊,与另一个人获得爱和陪伴感,或共享的自我认同。孤独感或孤立感可能是源于无力建立友谊或亲密关系。这时候关键的社会代理是爱人、配偶、亲密朋友(男女两性)。繁衍对停滞中年期在此阶段的成人要面对的任务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成绩,支撑家庭,或关照年轻人的需要。这些相关标准是由个体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决定的。那些无法或者不愿承担这些责任的人就会变得停滞和自私自利。这时候重要的社会代理是配偶、孩子以及文化规范。完善对失望老年期老年人回首自己的生活,要么觉得它是有意义的、富有成果的、愉快的经验,要么觉得基本上是对未完成的诺言、未实现的目标充满失望。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的人会害怕死亡。个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社会经验决定了生命最后阶段的结果。名词解释:1、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有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自我形象和自我历程的体验。2、合法延缓期:是指对成人承担义务的延缓。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观、思想、价值观,进行选择、尝试,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的职业,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感。第二节学习观一、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IvanPavlov,1849-1936,因为对动物消化腺的创造性研究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巴甫洛夫一、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Pavlov’sExperimentsPavlov’sExperiments狗+铃声+食物流唾液(无条件反射)狗+铃声流唾液狗+食物流唾液狗+铃声(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不流唾液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无反应)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观点无关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无关刺激最后会变成条件刺激。学校恐惧症或教室恐惧症学校与挨批评这两个刺激总是联系在一起,到后来即使不挨批评,学校这一单个刺激也会使他害怕。经典条件作用的例子:B.F.Skinner,

1904-1990,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OperantConditioning白鼠压杠杆反应--食物的刺激继续按压杠杆,食物强化了按压杠杆的反应。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这是不是强化?4岁的小华到幼儿园以后,从来没有好好吃过饭。一次,他因为饿,终于把一顿饭很快地吃完了。老师很高兴,一面说:“小华乖,老师真高兴!”一面报以微笑,轻轻摸他的头。还在教室墙上的奖励栏里给他加了一朵小红花。从此以后,小华吃饭慢慢好起来了。是强化这是不是强化?妈妈要送小琳去幼儿园,她不愿去,大哭,妈妈说,你要是去幼儿园,下午给你买好玩的玩具。下午妈妈接小琳回家时,真给她买了玩具。第二天早上,妈妈要送小琳去幼儿园时,小琳又大哭,而且比昨天哭得厉害。强化误用使用强化需注意的事项:强化物须紧随着良好行为,间隔越长,效果越差。在给以强化物的同时表扬儿童的良好行为。强化物最好是用表扬和爱抚,使用的词语应富于变化。训练初期使用持续强化,行为稳固后采用间歇强化。强化应该一视同仁,公平而适度。行为养成后,应逐渐从物质强化转为活动和精神强化。2023/2/533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2023/2/533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实验:让儿童分组观看一部简短的电影。电影的内容是写一个男子拼命拳击一个吹气的玩偶,一边打一边叫。这个男人的攻击性行为受到三种不同的对待:第一种:攻击者来到一组儿童面前,受到另一个成人的表扬,还给他汽水、巧克力作为奖励第二种:银幕上出现另一个成人来惩罚攻击者,称他为“大暴徒”,迫使攻击者畏惧逃离第三种:既无奖励又无惩罚研究结果:第二组(惩罚组):儿童几乎没有攻击行为最少第一组(奖励组):攻击行为最多第三组(控制组):攻击性居中观察学习: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强化类型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学习者看到他人成功和赞扬的行为,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特征有助于自己获

得成功。

Jean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第三节认知发展观:皮亚杰的理论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凭感知和动作手段反映外界环境。获得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具有表象思维,有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自我中心缺乏守恒性不可逆性皮亚杰关于思维的研究:三座山测验实验:把一个娃娃放在桌子不同位置,问不同年龄的儿童“娃娃看到了什么?”结果:4-5岁的儿童回答与自己的观察角度看到的一样7-8岁知道不同位置应该不同,但是不能得出三座山的关系8岁以后能正确作答说明:儿童在幼儿阶段是前运算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自我中心的,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质疑:博克的农场景观实验3岁幼儿能很好完成博克的任务说明:当场景是儿童熟悉的,问题容易让幼儿理解时,幼儿是能够考虑他人的观点的休斯的警察抓小偷的实验结果:3岁半至5岁的幼儿90%能正确回答皮亚杰关于思维的研究:守恒实验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ABB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B行多(不守恒)”“一样多(守恒)”具有了守恒概念:数目守恒(6-7岁)返回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ABB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一样长”(守恒)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面积守恒(8-9岁)返回前运算阶段:2-6、7岁左右左右不可逆的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摆脱知觉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2x3=6还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可以进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第四节进化观一、习性学与进化发展心理学二、依恋理论一、习性学与进化发展心理学印刻现象: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Lorenz发现,小鸭和小鹅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印刻”。心理学家将“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关键期: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敏感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则学习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二、依恋理论1、依恋定义人与人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给温暖和支持的情感联系。婴儿期的依恋: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又称母婴依恋。鲍尔比:习性学理论依恋是本能反应的结果,无须学习,可以被环境中所存在的合适的刺激所激起。重视相互性依恋的发展。2023/2/564精神分析理论0-1岁,口唇期.嘴是满足本能需要的源泉,由于母亲为婴儿提供食物,于是母亲便成为与满足需要相连结的对象,也自然成了依恋的对象.依恋是由内部的、直接的成熟所激起的自然现象,并以需要的满足为中介2023/2/565社会学习理论观点:由于照顾者总是与满足婴儿的食物需要相联结,减少了饿的内驱力,从而使照顾者获得了强化,成了满足婴儿需要客体,于是婴儿就产生了对照顾者的依恋。2023/2/566婴儿的依恋行为确实是由母亲的喂食行为引起的吗?2023/2/567哈罗的实验:布母猴实验结果:母亲的温暖比食物更重要第五节背景观一、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二、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一、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LevVygotsky1896-1934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搭脚手架”教学方式:在儿童能够独立完成任务之前,父母、老师或其他人给儿童暂时的支持。例:2023/2/572二、生态系统理论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Bronfenbrenner,1917-2005)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是得到最广泛接受和应用的生态模型之一。2023/2/5722023/2/573

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微系统(Microsystem):直接环境(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中系统(Mesosystem):中系统由直接环境之间的联系构成(例如,一个孩子的“家和学校”)外系统(Exosystem):间接发生影响的外部环境条件(例如,父母的工作场所)宏系统(Macrosystem):较大的文化背景时间系统(Chronosystem):环境事件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按照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环境并不是静态地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相反,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2023/2/573第六节毕生发展观保罗·波蒂斯的观点:1、个体发展是贯穿一生的2、发展的是多维度、多方向的3、生物学和文化的相对影响在生命全程中会发生变化4、发展包含了资源的不断分配5、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6、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许多种,并不仅仅是年龄一个因素2023/2/5752023/2/575理论代表性理论基本理论问题上的立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先天与教养并重;主动发展;阶段性发展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强调教养;被动发展;连续性发展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理论先天与教养并重;主动发展;阶段性发展进化理论习性学与进化发展心理学先天与教养并重;主动发展;既是连续性发展,也是阶段性发展依恋理论背景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先天与教养并重;主动发展;既是连续性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