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单选)
ﻫA绿色文化
B绿色富国
C绿色惠民
D绿色发展
ﻫ
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A)要树立大国土理念,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充足发挥海洋国土作为经济空间、战略通道、资源基地、环境本底和国防屏障的重要作用。(单选)
ﻫA陆海层面
B区域层面
C城乡层面
D产业层面
ﻫ3.(B)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23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防止。(单选)
ﻫA2023
ﻫB2023
ﻫC2023
ﻫD2023
ﻫ
4.(A)并不仅仅是由于生态问题表现得并不凸显,还由于统治者们没有结识到生态问题与人类的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并且他们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维系统治权力的稳定上,已无暇他顾。(单选)
A农业社会时期政府的无为而治
ﻫB农业社会时期政府的多元参与
ﻫC工业社会时期政府的无为而治
ﻫD工业社会时期政府的全面规制
5.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ABCD)。(多选)
A自主性、适应性
B自动调节、自动控制
ﻫC韧性机制
D稳定性
ﻫ6.高效运用国土空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通过各项政策的配合,(ABCD)等都应根据这一方针进行调整。(多选)
A户籍政策
B土地政策
ﻫC住房政策
D人口政策
ﻫ7.高小平专家澄明了生态管理的主体应为政府,他认为生态环境具有(ABD)等公共性特性,因而对生态的管理属于公共管理领域,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多选)
ﻫA运用上的广泛性
ﻫB不可分割性
ﻫC排他性
ﻫD非排他性
8.“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判断)
ﻫ对的错误
ﻫ
ﻫ9.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低。(判断)
对的错误
10.一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古文明之所以失去其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被破坏了。(判断)
对的错误
11.由于人类的不妥行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速度和强度超过了生物适应度的变化速度和强度,人类自身的不文明活动成为世界上生物灭绝速度加快的关键因素。(判断)
ﻫ对的错误
ﻫ12.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有哪些?(简答)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二、协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督。三、完善生态环境问题的司法保障制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3.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填空)
ﻫ
ﻫ14.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用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填空)
ﻫ
ﻫ15.当前我国生态管理的主导者是公共部门,而政府的(科层制)又将生态管理这一跨部门、跨地区的复杂问题拆解为“三大条、多小块”的结构。(填空)
ﻫ
ﻫ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B)。(单选)
ﻫ
A实现美丽中国ﻫ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五位一体”ﻫ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ﻫ2.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A)。(单选)
ﻫ
A发展
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ﻫ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ﻫ
D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ﻫ
3.我国在经济开发中也许存在的错误倾向是(D)。(单选)
ﻫ
A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
B工业化、城乡化占用大量农田
C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ﻫ
D以上都是
ﻫ4.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沿性的法律部门,(D)在其体系之中。(单选)
A民事法律规范
B行政法律规范
C刑事法律规范
D以上都是ﻫﻫ5.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转型不仅需要立法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环境经济政策如(ABC)等手段的广泛运用,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多选)
ﻫ
A环境税费ﻫ
B生态补偿
C排污权交易ﻫ
D法律手段
6.生态修复客户来源重要是(ABCD)。(多选)
A政府
B大型矿ﻫ
C水类公司
D油类公司
ﻫ7.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网络是(ABCD)的蜂巢状网络结构。(多选)
A个体互相联结ﻫ
B信息更加对称
C交易费用低
D资源流动快
8.遵循空间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增强空间结构的有机组织性,由一盘散沙、无序开发变成一个有机整体,是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重大任务。(判断)
对的
ﻫ9.假如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那花费的费用甚至比毁坏生态环境所取得经济利益更大,所以,事后治理的方式是不合算,不合理的。(判断)
ﻫ
对的
10.生态环境既是现代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财力与精力去应对的治理客体,同时还是政府等治理主体存在和开展行动的场域。(判断)
对的ﻫ11.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判断)
对的
12.新能源的重要特点有哪些?(简答)
(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ﻫ(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ﻫ(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5)开发运用的技术难度大。
13.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填空)
ﻫﻫ14.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要建立充足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填空)
ﻫﻫ15.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连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规定是全面协调可连续,主线方法是统筹兼顾。(填空)
ﻫ
1.从()层面看,生态文明规定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单选)
BﻫA物质B生产方式C生活方式D以上都是ﻫ2.气体废弃物的特性有()。(单选)
DﻫA来源广泛,成分复杂B空间层次性C导致多种典型污染D以上都是
3.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沿性的法律部门,()在其体系之中。(单选)
ﻫDA民事法律规范B行政法律规范C刑事法律规范D以上都是ﻫ4.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环境问题使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政府在回应民众诉求和应对生态危机的双重压力倒逼之下,()。(单选)Aﻫ
A由“无为而治”走向“全面规制”B由“无为而治”走向“多元参与”ﻫ
C由“全面规制”走向“多元参与”D由“多元参与”走向“全面规制”
5.高效运用国土空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通过各项政策的配合,()等都应根据这一方针进行调整。(多选)ABCDﻫ
A户籍政策B土地政策C住房政策D人口政策ﻫ6.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确立的理念、遵循的原则,都需要具体的制度予以贯彻实行,涉及()。(多选)ABCD
A归属清楚、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ﻫ
B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ﻫ
C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限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D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7.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等等。(多选)ABCD
A垃圾投放不分类甚至乱丢乱弃B水资源的浪费使用ﻫ
C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D铺张浪费的餐饮习惯
8.“美丽中国”及其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内容。(判断)对的ﻫ
对的
错误ﻫ9.法国美学家席勒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也是生命,由于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判断)错误
10.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时候,一方面无法界定其最终影响究竟能达成什么限度,一方面又由于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问题。(判断)对的ﻫ11.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是以原有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基础,以各种相关法律为补充,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法律制度,因此生态文明法律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判断)对的ﻫ12.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简答)
一是人口总量连续增长。二是人口健康素质和教育水平仍然不高。三是人口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日益显现。四是流动迁移人口连续增长。五是在生殖健康服务方面还存在未被满足的需要,特别是未婚人群、青少年、流动人口等弱势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方面,差距较大。此外,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高,任何政策偏差和工作失误都也许导致生育水平的反弹。同时,人口总体素质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定,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锋利矛盾对可连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称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ﻫ13.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的“五位一体”。(填空)
ﻫ14.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和谐)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填空)
ﻫ15.
(制度)是各种法规、章程、规约等的总称,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填空)
ﻫﻫ1.我国在经济开发中也许存在的错误倾向是(D)。(单选)
ﻫA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
B工业化、城乡化占用大量农田
ﻫC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
ﻫD以上都是
ﻫ
2.灰霾的出现与相对湿度呈稳定(B)关系。(单选)
ﻫA正相关线性
ﻫB负相关线性
C正相关曲线
D负相关曲线
ﻫ
3.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为火力发电的(A),如无强制性规定,主线无法进入市场。(单选)
ﻫA3~10倍
ﻫB0.3~2倍
ﻫC0.3~10倍
ﻫD13~30倍
ﻫ
4.(A)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权利、环境诉讼的基础,是公民参与原则得以更好贯彻的前提条件。(单选)
ﻫA公民环境权
ﻫB宪法权利
C知情权
D人身权利
ﻫ
ﻫ5.绿色农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从(ABCD)等诸多要素方面,两者均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多选)
A环境因子
B生产标准
ﻫC技术组合
ﻫD产品质量
6.要构筑低碳社会涉及到(ABCD)。(多选)
A发展低碳交通
ﻫB构建低碳政府
ﻫC发展低碳社区
D发展低碳校园
7.和谐社会规定社会(ABCD)。(多选)
A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营
ﻫB尊重人权
ﻫC崇尚法治
ﻫD反对无序的状态
ﻫ
8.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运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连续发展之路,其中碰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判断)
ﻫ对的
ﻫ9.与传统的行政手段“内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外在约束”力量。(判断)
错误
10.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运用广泛。(判断)
ﻫ错误
ﻫ
11.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追求“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判断)
ﻫ对的
ﻫ12.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简答)
ﻫ
(一)有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有助于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三)符合全面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规定(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的的重要保障(五)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六)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ﻫ13.(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高、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填空)
ﻫ
ﻫ14.(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运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的社会。(填空)
15.(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记为“≡”。(填空)
ﻫ
1.(A)是一种动态平衡,表白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单选)
ﻫA生态平衡
ﻫB生态环境
C能量守恒
ﻫD物质平衡
ﻫ
ﻫ2.我国在经济开发中也许存在的错误倾向是(C)。(单选)
ﻫA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
ﻫB工业化、城乡化占用大量农田
C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
D以上都是
3.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为火力发电的(A),如无强制性规定,主线无法进入市场。(单选)
A3~10倍
B0.3~2倍
C0.3~10倍
ﻫD13~30倍
ﻫ
4.(C)主管区域性(流域性)的资源,重要职责范围是针对某一地区的某一单项进行监管、开发和运用。(单选)
A专业监督部门
B综合协调部门
ﻫC资源管理部门
D科技创新部门
ﻫ
5.加快构建(ABCD),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多选)
A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
ﻫB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
C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D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
ﻫ
ﻫ6.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ABC)的和谐。(多选)
A人与人
B人与自然
ﻫC人与社会
D以上都不对
ﻫ7.提高生态行政能力,从主线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从重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生态转变为综合运用(ABCD)解决问题。(多选)
A法律
B经济
ﻫC技术
D必要的行政办法
8.我国于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改革开放后,环境保护并没有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判断)
ﻫ错误
ﻫ
9.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保持适度的高生育水平,促进我国人口总量的适度调控和均衡发展,逐步使我国人口数量规模与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的规定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判断)
ﻫ错误
ﻫ
10.一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古文明之所以失去其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被破坏了。(判断)
ﻫ对的
ﻫ11.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现代政府采用市场竞争的逻辑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发明。(判断)
对的
12.人口发展应着力促进的四个“转变”是什么?(简答)
1.全面结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2.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ﻫ
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ﻫ
3.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
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ﻫ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绪与工ﻫ作方法的转变ﻫ
13.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填空)
ﻫ
14.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和谐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填空)
ﻫ
ﻫ15.雾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记为“≡”。(填空)
ﻫﻫ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B)。(单选)A实现美丽中国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五位一体”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ﻫ2.生产中,在合理使用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运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转移,重视资源的合理运用和保护,使之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体现(B)。(单选)A优质性B高效性C连续性D先进性
ﻫ3.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重要内容,全国统一、互相衔接、分级管理的(C)。(单选)A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B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C空间规划体系D全面节约制度
4.(A)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权利、环境诉讼的基础,是公民参与原则得以更好贯彻的前提条件。(单选)A公民环境权B宪法权利C知情权D人身权利
ﻫ5.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亟须(ABCD)。(多选)A从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B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C实现绿色增长D用创新驱动增长
ﻫ6.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运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进一步结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生态坏境的根源和危害,重要措施有(ABCD)。(多选)A有计划地保护生态环境B防止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C控制生态环境污染D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ﻫ7.一次气体污染物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常见的有(ABC)。(多选)ASO2BCOCNOD醛类
ﻫ8.“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判断)对的
9.在从量定额征税方式下,资源税税额标准不能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不利于发挥税收对社会分派的调节作用。(判断)对的ﻫ10.2023年,全世界对清洁能源投资高达1550亿美元,初次超过对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1110亿美元的投资。(判断)对的
11.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判断)对的
12.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简答)
科学发展,强化保护。环保惠民,促进和谐。防止为主,防治结合。全面推动,重点突破。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政府引导,合力推动。
13.环境和谐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用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填空)
14.非固态环境污染,涉及气体废弃物污染和水体废弃物污染,其成分复杂,污染频发,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填空)ﻫ15.制度是各种法规、章程、规约等的总称,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填空)13.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填空)
14.非固态环境污染,涉及(气体)废弃物污染和水体废弃物污染,其成分复杂,污染频发,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填空)
15.环境和谐,是一个市场无能为力的(外部性)问题了,必须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去保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得到控制。(填空)
ﻫ1.“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A)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和容积。(单选)
ﻫ
A减量化
B资源化ﻫ
C无害化ﻫ
D增量化
ﻫ2.雾和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A),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A)。(单选)
A不大;接近饱和
B接近饱和;大ﻫ
C接近饱和;不大ﻫ
D不大;不拟定ﻫ
3.(B)是通过影响逆温现象和雾的形成来影响雾霾的。(单选)
A风速ﻫ
B温差
C气压ﻫ
D降水
ﻫ4.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环境问题使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政府在回应民众诉求和应对生态危机的双重压力倒逼之下,(A)。(单选)
ﻫ
A由“无为而治”走向“全面规制”
B由“无为而治”走向“多元参与”
C由“全面规制”走向“多元参与”ﻫ
D由“多元参与”走向“全面规制”ﻫ
5.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内容涉及(ABCD)。(多选)
A陆海层面ﻫ
B区域层面
C城乡层面
D产业层面ﻫﻫ6.生物修复涉及(ABCD)。(多选)
A微生物修复ﻫ
B植物修复ﻫ
C动物修复ﻫ
D酶学修复
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分为(BCD)。(多选)
A小型水电ﻫ
B大中型水电ﻫ
C新可再生能源
D传统生物能
8.在形成雾的条件下,由于大气结构稳定,风力较大,故也有助于颗粒物聚积而形成霾。(判断)
ﻫ
错误ﻫ
9.雾霾不也许出现共存现象,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相交替转换。(判断)
错误ﻫﻫ10.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连续发展经济。(判断)
对的ﻫﻫ11.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判断)
ﻫ
对的
12.治理水体污染的对策有哪些?(简答)答:(1)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法规,同时严格执法,做到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这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也是水环境建设的最简朴、最经济、最有力的手段。
(2)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目前未经解决的污水大量灌入农田,直接危害粮食质量,污染农田、污染地下水,危害人们的饮水卫生和粮食安全,这种做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一方面要运用污水发展农田灌溉,保证粮食增产;另一方面又要保证饮水和粮食安全。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加大监控力度,科学适度地开展污水运用。目前,污水灌溉问题牵涉水利、农业、环保等部门。为此,要全面协调及时进行污水灌溉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总体上保证污水灌区水土环境平衡,造福社会。ﻫ(3)加大污水解决力度,完善污水解决系统。国家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污水解决模式,即城市工业污水采用各工业公司自行解决,居民生活污水采用集中解决或预解决,并通过塘库调蓄解决,使土地生态解决及农、林、牧、植物生态解决结合起来,以尽也许节约用水量从而充足运用居民生活污水中的水肥资源。同时,要建立健全污水灌溉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污水灌区水土环境指标体系及监测信息系统。ﻫ(4)运用经济杠杆,推动污水资源化。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污水解决费及排污费是城市供水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污水解决和排污收费的合理定价,逐步建立起激励节约用水和防治污染的价格形成机制。
(5)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城市建设地下排水管道系统时,在规划中应一方面考虑采用分流制下水道系统,或采用以合流制为主,部分地区采用分流制的模式。现阶段在对居民集中社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中应相应建设分流制排水系统,以便进行有效的低成本污水解决。
13.
(大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记为“≡”。(填空)
ﻫ14.绿色农业的发展目的概括地讲是“三个保证、一个提高”,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生态环境安全;保证生物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填空)
ﻫﻫ15.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运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运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填空)
1.在生态系统中,通过(B),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单选)
A营养物质ﻫ
B食物链ﻫ
C环境资源
D生命元素ﻫﻫ2.(B),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别人或环境的过程。(单选)ﻫ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ﻫ
C保护自然ﻫ
D征服自然
ﻫ3.碳水化合物属于(C)。(单选)ﻫ
A无机无毒物ﻫ
B无机有毒物ﻫ
C有机无毒物ﻫ
D有机有毒物ﻫ
4.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B)。(单选)ﻫ
A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B市场体系ﻫ
C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ﻫ
D环境治理体系ﻫﻫ5.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强调在(ABC)的进程中,尽最大也许积极积极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多选)ﻫ
A产业发展ﻫ
B经济增长ﻫ
C改变消费模式
D以上都不对
ﻫ6.雾和霾均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异同点重要在于(ABCD)等。(多选)ﻫ
A组分类型
B水分含量ﻫ
C可见厚度ﻫ
D外观颜色
ﻫ7.杨启乐认为,我国政府的生态管理可划分为(BCD)三个时期。(多选)ﻫ
A无为而治ﻫ
B命令控制
C经济刺激
D劝说鼓励ﻫﻫ8.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意味着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把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标准,又提
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重要是解决好和坏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判断)
错误
9.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参与则强调公众的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判断)
对的
10.坚持政府引导,明确公司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探索
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环境保护。(判断)ﻫ
对的
11.系统机制的健康是生态和谐的基础。所谓健康机制就是通过程序实现维持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消除对抗矛盾的状态。ﻫ
(判断)
对的
12.人口发展应着力促进的四个“转变”是什么?(简答)
1.全面结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ﻫ
2.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
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ﻫ
3.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
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ﻫ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绪与工
作方法的转变
13.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连续发展为目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填空)ﻫﻫ14.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填空)ﻫ
15.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要建立充足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填空)1.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km、小于(c)km的天气现象定义为轻雾,记为“=”。(单选)
ﻫ
A1;2
B1;5ﻫ
C1;10
D2;5ﻫ2.(b)作为一种安全食品的标准,具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单选)
ﻫ
A有机食品ﻫ
B绿色食品
C无公害农产品
D传统农产品
ﻫ3.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重要内容,全国统一、互相衔接、分级管理的(c)。(单选)
A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B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ﻫ
C空间规划体系
D全面节约制度ﻫ
4.(d),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保证永续发展。(单选)
ﻫ
A协调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发展ﻫ
D可连续发展ﻫﻫ5.美学从艺术中发现了(abcd)。(多选)
ﻫ
A人类的审美感情ﻫ
B人类的发明活力ﻫ
C艺术想象的伟力和形象思维的意义
D艺术与生活、社会、历史的深刻关联
6.属于无机无毒物的有(ab)。(多选)
ﻫ
A酸ﻫ
B碱
C脂肪ﻫ
D苯酚ﻫﻫ7.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世界交织出现了如下几种趋势(abcd)。(多选)
ﻫ
A贝尔所谓的“后工业化”
B弗里德曼所谓的“世界扁平化”ﻫ
C哈贝马斯所谓的“市民社会崛起”ﻫ
D图海纳所谓的“行动者归来”
ﻫ8.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涉及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观念,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合理运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判断)
ﻫ
对的
9.我国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不涉及矿业废弃物。(判断)
对的
ﻫﻫ10.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没有制度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顺利进行。(判断)
对的
11.通过引入市场的竞争逻辑来管理生态问题,其最终结果就是产生一个排污权交易市场,而这个市场越完善,则会使社会越难以培养环境伦理所需的“精神与态度”。(判断)
对的
ﻫ
12.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简答)
ﻫ
(一)有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有助于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三)符合全面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规定;(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的的重要保障;(五)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六)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ﻫ13.积极哺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民主、、和谐,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填空)
ﻫ14.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型社会、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填空)
ﻫ15.绿色农业的发展目的概括地讲是“三个保证、一个提高”,即保证农产品;保证生态环境安全;保证生物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填空)
我的作业
1.从()层面看,生态文明规定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单选)
B
A物质B生产方式C生活方式D以上都是
2.气体废弃物的特性有()。(单选)
DﻫA来源广泛,成分复杂B空间层次性C导致多种典型污染D以上都是
3.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沿性的法律部门,()在其体系之中。(单选)
ﻫDA民事法律规范B行政法律规范C刑事法律规范D以上都是4.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环境问题使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政府在回应民众诉求和应对生态危机的双重压力倒逼之下,()。(单选)A
A由“无为而治”走向“全面规制”B由“无为而治”走向“多元参与”ﻫ
C由“全面规制”走向“多元参与”D由“多元参与”走向“全面规制”5.高效运用国土空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通过各项政策的配合,()等都应根据这一方针进行调整。(多选)ABCD
A户籍政策B土地政策C住房政策D人口政策6.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确立的理念、遵循的原则,都需要具体的制度予以贯彻实行,涉及()。(多选)ABCDﻫ
A归属清楚、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B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C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限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D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7.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等等。(多选)ABCDﻫ
A垃圾投放不分类甚至乱丢乱弃B水资源的浪费使用
C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D铺张浪费的餐饮习惯8.“美丽中国”及其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内容。(判断)对的ﻫ
对的
错误9.法国美学家席勒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也是生命,由于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判断)错误
10.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时候,一方面无法界定其最终影响究竟能达成什么限度,一方面又由于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问题。(判断)对的ﻫ11.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是以原有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基础,以各种相关法律为补充,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法律制度,因此生态文明法律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判断)对的
12.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简答)
一是人口总量连续增长。二是人口健康素质和教育水平仍然不高。三是人口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日益显现。四是流动迁移人口连续增长。五是在生殖健康服务方面还存在未被满足的需要,特别是未婚人群、青少年、流动人口等弱势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方面,差距较大。此外,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高,任何政策偏差和工作失误都也许导致生育水平的反弹。同时,人口总体素质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定,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锋利矛盾对可连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称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13.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的“五位一体”。(填空)
14.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和谐)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填空)
15.
(制度)是各种法规、章程、规约等的总称,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填空)
1.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是指在管理和工艺上采用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物质和能量,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单选)
A减量化B资源化C无害化D增量化ﻫ2.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km、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定义为轻雾,记为“=”。(单选)
A1;2
B1;5
C1;10
D2;5ﻫ3.(一次气溶胶颗粒)重要由粗颗粒组成,粒径大,质量浓度高,数浓度低,受排放强度控制,对雾霾的奉献有限。(单选)
A一次气溶胶颗粒B二次气溶胶颗粒C一次污染D二次污染
4.核裂变发电(不属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单选)
A属于B不属于C不拟定D以上都是ﻫ5.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重要有(AB)等。(多选)
ﻫ
A排污收费
B城乡污水和垃圾解决收费ﻫ
C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ﻫ
D排污权收费
ﻫ6.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ABC)的和谐。(多选)
ﻫ
A人与人
B人与自然ﻫ
C人与社会
D以上都不对ﻫﻫ7.生态保护要积极探索(ABCD)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多选)
ﻫ
A代价小ﻫ
B效益好
C排放低ﻫ
D可连续
8.法国美学家席勒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也是生命,由于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判断)
错误
9.当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出现变化,如由于某个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也许使生态系统的内部稳定或平衡状态被打破。(判断)
对的ﻫ10.未来的国土空间开发可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在大型综合交通走廊形成新的经济发展轴,在交通最为发达的区域形成新的城市群。(判断)
对的ﻫ11.下垫面是指大气层下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大气圈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判断)
对的ﻫ12.新能源的重要特点有哪些?(简答)答:(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ﻫ(5)开发运用的技术难度大。1.从(B)层面看,生态文明规定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单选)
A物质
B生产方式
C生活方式
D以上都是2.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A)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足运用人力资源,节约运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单选)
A生产方式
B消费方式
C生活方式
D学习方式3.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环境问题使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政府在回应民众诉求和应对生态危机的双重压力倒逼之下,(A)。(单选)
A由“无为而治”走向“全面规制”
B由“无为而治”走向“多元参与”
C由“全面规制”走向“多元参与”
D由“多元参与”走向“全面规制”
4.(A)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撤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建环境保护部,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为适应生态管理的新情况、新发展而进一步作出的自身组织架构调整,是实现由政府主导的生态管理向多元参与的生态管理转变的重要举措。(单选)ﻫ
A十一届
B十二届
C十三届
D十四届
5.生物有机体涉及(ABC)。(多选)
A动物ﻫ
B植物
C微生物
D大气圈6.生态文明规定人类(ABCD)。(多选)ﻫ
A选择有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ﻫ
B建设有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
C建立有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
D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
7.一次气体污染物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常见的有(ABC)。(多选)ﻫ
ASO2
BCOﻫ
CNO
D醛类8.自然、社会与人是一个共存的系统,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与自然适应、与环境和谐的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判断)对的
9.《环境保护法》更多倾向于自然资源的开发运用和保护问题,对于环境污染防治规定较少。(判断)ﻫ
错误10.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低。(判断)
错误11.虽然人类在农业社会并未理解生态环境及其问题的实质,但在农业的“锁定效应”下,人们没有退回到狩猎采集的生活中去,而是继续沿着农业一途大步向前,并达致了一种看似“无为而治”的生态管理。(判断)对的ﻫ12.简述生态系统的特性。(简答)
1.整体性2.多样性3.自组织性4.复杂性5.开放性6.动态性
13.
(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高、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填空)ﻫ14.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连续发展为目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填空)15.城市群、发展轴与经济区的耦合,将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为(发展轴)主线、经济区合作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组织模式。(填空)
ﻫ1.建设环境和谐型社会,要以(C)为准则。(单选)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ﻫB环境承载力
C遵循自然规律
D绿色科技
ﻫ2.(A)重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单选)
ﻫA生态补偿机制
B循环经济
C绿色产品
D可连续发展
3.污染直接受害者大多数是普通民众,高昂的诉讼费用、律师费、鉴定费用使他们难以支付,地方保护使得诉讼难上加难。这体现生态环境法律诉讼困难中的(B)。(单选)
ﻫA难以举证
ﻫB难以起诉
ﻫC难以鉴定评估
D以上都是
ﻫ
4.(B),指着眼于事物或系统的总体、全体,事物的诸属性、要素、方面、关系、运动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共同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单选)
ﻫA多元性
ﻫB整体性
ﻫC统一性
D相关性
5.新疆资源税改革的重要内容有(ABC)。(多选)
A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以其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实行从价计征
B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实行减征资源税的政策
C对开采稠油、高凝油、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的纳税人暂按综合减征率的办法贯彻资源税减税政策
ﻫD对有色金属从价计征
6.雾和霾均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异同点重要在于(ABCD)等。(多选)
ﻫA组分类型
B水分含量
ﻫC可见厚度
D外观颜色
ﻫ
7.我国政府生态管理存在着机构(ABD)等管理问题,需要尽快在“多元合作”的维度上展开行政体制变革,积极去适应多主体参与生态治理的新时代。(多选)
ﻫA职能交叉
ﻫB条块分割
C权责清楚
ﻫD权责不清
8.“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判断)
对的
9.2023年,全世界对清洁能源投资高达1550亿美元,初次超过对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1110亿美元的投资。(判断)
对的
ﻫ10.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没有制度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顺利进行。(判断)
对的
ﻫ11.生态环境既是现代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财力与精力去应对的治理客体,同时还是政府等治理主体存在和开展行动的场域。(判断)
对的
12.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简答)
(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ﻫ
(三)有助于根治环境危机的痼疾
(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ﻫ13.积极哺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填空)
ﻫ14.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高、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填空)
15.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填空)
13.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填空)
ﻫ
14.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和谐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填空)
ﻫ15.雾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记为“≡”。(填空)
ﻫ1.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填空)ﻫ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填空)ﻫ3.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填空)
4.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简答)ﻫ(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三)有助于根治环境危机的痼疾(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ﻫ5.(B)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单选)
A尊重自然ﻫB顺应自然ﻫC保护自然ﻫD征服自然ﻫ6.“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C)是将不能回收运用资源化的固体废弃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处置,使之达成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边的自然环境的目的。(单选)ﻫA减量化ﻫB资源化ﻫC无害化ﻫD增量化ﻫ7.(A)重要由粗颗粒组成,粒径大,质量浓度高,数浓度低,受排放强度控制,对雾霾的奉献有限。(单选)
A一次气溶胶颗粒
B二次气溶胶颗粒
C一次污染ﻫD二次污染ﻫ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涉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等。(单选)ﻫA发展ﻫB以人为本ﻫC全面发展ﻫD统筹兼顾
9.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仍然严峻,“十二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迎来(ABD)高峰。(多选)
A总人口
B劳动年龄人口ﻫC新出生人口
D老年人口
10.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涉及(ABCD)等。(多选)
A煤炭洗选ﻫB循环流化床锅炉
C煤的气化和液化ﻫD转炉炼钢收尘ﻫ11.PM2.5中可溶性粒子,如(ABCD)等具有强吸水性,它们与水蒸气结合在一起,使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形成雾霾天气。(多选)
A硫酸盐ﻫB硝酸盐
C铵盐ﻫD有机酸盐
12.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意味着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把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标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重要是解决好和坏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判断)错误
13.近年来,人口问题开始出现新的转型,已迎来一个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阶段。(判断)对的
14.对生态资源的无偿使用与“搭便车”行为经济制约局限性,刺激了恶意的“掠夺性”生态资源运用。(判断)对的ﻫ15.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在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新秩序,用法律的武器保障生态文明的实现,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和主线保障。(判断)对的
1.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营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填空)
2.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运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的社会。(填空)ﻫ3.公共产品自身很难排除别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在公共产品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问题。(填空)
4.对生态文明的理解,重要涉及哪几个方面?(简答)ﻫ第一,生态文明是高于迄今为止的其他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第二,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第三,生态文明规定维护生态安全。第四,生态文明规定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第五,生态文明规定建立可连续发展的制度体系。第六,生态文明规定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伦理道德。ﻫ5.碳水化合物属于(C)。(单选)ﻫA无机无毒物ﻫB无机有毒物ﻫC有机无毒物
D有机有毒物ﻫ6.(A)在日本东京举行了有13个国家参与的“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会后发表的《东京宣言》将公民环境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拟定下来。(单选)ﻫA1970年ﻫB1972年
C1980年ﻫD1990年ﻫ7.(D)是指某个人消费某种公共品时,不能同时排除其别人也消费这种物品。(单选)ﻫA竞争性ﻫB非竞争性ﻫC排他性ﻫD非排他性
8.(A)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权利、环境诉讼的基础,是公民参与原则得以更好贯彻的前提条件。(单选)ﻫA公民环境权ﻫB宪法权利ﻫC知情权ﻫD人身权利ﻫ9.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ABCD)。(多选)
A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
B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C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D尽最大也许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ﻫ10.环境经济政策具有(ABCD)等优点。(多选)ﻫA促进环保技术创新ﻫB增强市场竞争力ﻫC减少环境治理成本
D减少行政监控成本ﻫ11.低碳经济的核心是(ABCD),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多选)
A低碳产业
B低碳能源ﻫC低碳技术
D低碳消费ﻫ12.适宜人类发展的地区应加快发展,集聚更多的产业和人口;不适宜人类发展的地区应加强保护,逐步减少产业和人口,维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功能。(判断)
对的ﻫ13.资源税税负较高,地方所获受益明显。(判断)
错误ﻫ14.20世纪50年代,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让“雾都”之名举世皆知。(判断)
对的ﻫ15.我国生态保护的立法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却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判断)ﻫ对的
1.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和存在状态。(填空)
2.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填空)
3.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经济学上将物品划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填空)ﻫ4.此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绪是什么?(简答)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连续发展。ﻫ5.生态系统保持(A),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单选)ﻫA动态平衡状态ﻫB静态平衡状态
C失衡状态ﻫD波动状态ﻫ6.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机制体制中,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要(D)。(单选)ﻫA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ﻫB大力推动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
C充足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队的生力军作用
D以上都是ﻫ7.(C)可以通过影响大气污染的光化学反映来影响大气的污染限度。(单选)ﻫA相对湿度
B地理位置
C日照强度ﻫD大气运动
8.(A)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运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性,顺应可连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单选)
A低碳经济
B农业革命ﻫC新能源
D绿色产品
9.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科技指向(ABD)的资源范围。(多选)ﻫA稀缺ﻫB污染
C清洁
D不可连续ﻫ10.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是(ABC)的和谐。(多选)
A人与人
B人与自然ﻫC人与社会
D以上都不对ﻫ11.走向生态文明时代要学习领略科学发展观,要掌握其(ABCD)。(多选)
A系统性ﻫB逻辑性ﻫC科学性
D整体性ﻫ12.从市场容量规模看,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收入仍处在较快增长阶段,内需潜力巨大,这必将成为较长时期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判断)对的ﻫ13.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运用、资源化。(判断)对的ﻫ14.生态旅游业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为生态旅游活动发明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行业。(判断)对的
15.环境权应当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现代法治国家公民的人权。(判断)对的二、简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定。
P141-143答1坚持可连续发展的原则。2坚持防止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3坚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3坚持明确责任归责的原则。5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
三、影响雾霾的因素有很多,起重要作用的有哪些?P72-73答1大气相对湿度2风速3温差4气压5降水6日照强度7大气运动8地理位置ﻫ四、简述生态和谐的内涵。(简答)ﻫ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有哪些?(简答)P143-147ﻫ六、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有哪些?(简答)ﻫ七、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简答)P35-36
八、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简答)P24
1是人口总量连续增长2是人口健康素质和教育水平仍然不高3是人口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日益显现4是流动迁移人口连续增长5是生殖健康服务方面还存在未被满足的需要,特别是未婚人群、青少年、流动人口等弱势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方面,差距较大。ﻫ九、简述低碳经济的概念。(简答)P90ﻫ1.(A)是一种动态平衡,表白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单选)
ﻫA生态平衡
B生态环境
ﻫC能量守恒
D物质平衡
2.我国在经济开发中也许存在的错误倾向是(C)。(单选)
A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
B工业化、城乡化占用大量农田
ﻫC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
ﻫD以上都是
ﻫ
ﻫ3.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为火力发电的(A),如无强制性规定,主线无法进入市场。(单选)
ﻫA3~10倍
B0.3~2倍
ﻫC0.3~10倍
ﻫD13~30倍
ﻫ4.(C)主管区域性(流域性)的资源,重要职责范围是针对某一地区的某一单项进行监管、开发和运用。(单选)
A专业监督部门
B综合协调部门
C资源管理部门
D科技创新部门
ﻫ5.加快构建(ABCD),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多选)
ﻫA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
B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
C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D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
6.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ABC)的和谐。(多选)
A人与人
B人与自然
C人与社会
ﻫD以上都不对
ﻫ7.提高生态行政能力,从主线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从重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生态转变为综合运用(ABCD)解决问题。(多选)
ﻫA法律
ﻫB经济
ﻫC技术
D必要的行政办法
ﻫ8.我国于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改革开放后,环境保护并没有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判断)
错误
ﻫ9.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保持适度的高生育水平,促进我国人口总量的适度调控和均衡发展,逐步使我国人口数量规模与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的规定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判断)
ﻫ错误
ﻫ10.一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古文明之所以失去其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被破坏了。(判断)
对的
11.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现代政府采用市场竞争的逻辑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发明。(判断)
对的
12.人口发展应着力促进的四个“转变”是什么?(简答)
1.全面结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2.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ﻫ
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3.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
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ﻫ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绪与工ﻫ作方法的转变填空题
1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P2
2(环境和谐)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用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P34
3《(环境保护)法》是环保的基本法。P135ﻫ4(生态保护)的内容,涉及“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P46ﻫ5(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P126ﻫ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P3ﻫ7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保证,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P118ﻫ8(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营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P1
9(生态系统),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和存在状态。P1ﻫ10早在(2023)年,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就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术语。P150ﻫ11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和谐紧密联系,构成了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P26
12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高、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P26
13(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运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P52
14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连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规定是全面协调可连续,主线方法是统筹兼顾。P153
15(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记为“≡”。P69
16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运用环境资源的权利。P121ﻫ17公共产品自身很难排除别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在公共产品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问题。P127
18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互换产生生物,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互换起反作用,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形成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P3
19在西方,(“文明”)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l”、“civilis”,原意指在城市享有合法权利的公民。P5
20(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运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的社会。P34ﻫ21(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P52
22非固态环境污染,涉及(气体)废弃物污染和水体废弃物污染,其成分复杂,污染频发,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P58ﻫ23(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运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运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P95
24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经济学上将物品划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P127
25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运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P50
26绿色农业的发展目的概括地讲是“三个保证、一个提高”,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生态环境安全;保证生物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P87
27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有(公平理论)、公共物品理论。P127
28我国环境立法理念开始转变,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防止)”。P136
29城市群、发展轴与经济区的耦合,将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轴)为主线、经济区合作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组织模式。P42
30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P91ﻫ
简答题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特性是什么?P95
答: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运用率。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运用效率。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运用。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运用各种废旧资源。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ﻫ循环经济的基本特性ﻫ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公司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发明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也许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也许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互相和谐,促进资源永续运用。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主线变革。其基本特性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运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运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运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运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23.Bﻫ24.不对的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使浪费之风横行,这也直接导致了资源的枯竭,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ﻫ25.必须在继续挖掘人口数量红利的同时,进一步增长教育投入,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队伍,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对)ﻫ26.C
27.从水体来看,地下水硬度增高,水位下降已成为大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对)
28.从公平观的角度来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在生态保护者和生态受益者之间寻求一种结果的平衡。(对)ﻫ29.传统旅游业是文化性的经济事业,生态旅游业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强调了生态性,是兼有经济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的事业。(对)
30.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时间超过正常范围,势必对此后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
31.Fﻫ32.非政府组织通过与政府平等对话,与其他强势资本对话,使公民各项基本权利涉及公民环境权这种特殊的权利得到重视与维护。(√)
33.发展生产给涉及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不能超过某一个限度。(√)
34.G
35.工业废弃物堆积量大、成分复杂,性质也是多样的,并且许多都具有有毒成分,对环境污染很大,甚至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ﻫ36.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特别显著。(√)
ﻫ37.Hﻫ38.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监管不利的问题,对已经运营的项目没有跟踪监管,最终导致环境破坏的时候,只是罚款了事,单纯的罚款不具有震慑作用,只有法律在项目全过程逐个约束,才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
39.J
40.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主线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对)
41.经常会出现,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小时,形成雾;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上升时,逐渐转化成霾。(错)ﻫ42.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优质服务体制机制,使流动人口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对)ﻫ43.近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才有较明确的公民参与和监督的规定。(对)
44.
ﻫ45.Lﻫ46.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连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对)
47.M
48.目前我国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运用广泛。(错)
49.目前我国生态恢复的基本思绪是,根据地带性规律、生态演替及生态位原理选择适宜的植物,构造种群和生态系统,实行土壤、植被与生物同步分级恢复,以逐步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一定的功能水平。(对)ﻫ50.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更加需要提倡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从主线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ﻫ51.霾的日变化明显,空气相对湿度也大,空气团较不稳定,其连续时间长。(错)ﻫ52.
53.Qﻫ54.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参与则强调公众的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
55.
ﻫ56.Rﻫ57.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离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矛盾就会更加突出。(√)
ﻫ58.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三者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59.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积极性。(对)
60.
61.Sﻫ62.十七大报告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来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63.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它是一种动态平衡,表白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ﻫ64.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做是处在互相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互相作用而得到维持。(√)
ﻫ65.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正是基于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产生的法律制度体系,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调动岗位申请书(8篇)
-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广播稿(8篇)
- 网络钓鱼识别模型研究-洞察分析
- 犀角地黄丸药效安全性-洞察分析
- 网站速度提升策略-洞察分析
- 压缩算法优化研究-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室内设计体验-洞察分析
- 稀土压延材料性能测试-洞察分析
- 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心得(5篇)
- 游戏技术发展趋势-洞察分析
- 职业性化学中毒职业病诊断标准
- 即兴配奏与弹唱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
- 静配中心PIVAS标准操作流程培训
- 期末检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儿童文学概论(第二版) 课件 第4、5章 外国儿童文学概述、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
- 消化系统疾病健康宣教
- 小学英语教学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水学院
- 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完整版铝板雨棚施工方案
- 社会实践-形考任务二-国开(CQ)-参考资料
- app隐私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