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与草木篇_第1页
流沙河与草木篇_第2页
流沙河与草木篇_第3页
流沙河与草木篇_第4页
流沙河与草木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木篇

1956年初到1957年春夏之交的近一年半的时间,是“双百方针”在中国产生了重大而积极影响的时期。国家意志与知识分子传统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和社会批判的热情空前高涨起来。而就文艺界来说,“双百方针”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⑴鼓舞了一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下的老作家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以来,在“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战争文化规范下的解放区文学传统间无形中形成的隔阂。⑵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提倡文学与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⑶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作品,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这部分文学创作主要是由一批年轻的新生代来承担的。流沙河的《草木篇》就是其中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创作背景:“双百方针”

《星星》于1957年元旦创刊,急需稿件,流沙河便把自己的《草木篇》拿来在《星星》创刊号上发表。

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草木篇》被毛主席亲自点名,“假百花齐放之名,行死鼠乱抛之实”。《草木篇》成为闻名全国的“大毒草”,流沙河本人被认定为“右派分子”。由于“认罪”态度较好,流沙河获得“宽大处理”,被开除共青团团籍,开除公职,留在四川省文联机关内监督劳动,扫地、烧水、拉车。在以后的二十年中连续接受多种“劳动改造”。当时,跟《草木篇》“大毒草”有关系的人达25000人之多。1978年7月,流沙河被宣布摘除那顶戴了整整20年的“右派分子”帽子。1979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正式下达文件,为1957年的《星星》诗刊及4位编辑平反,也为《草木篇》平反。至此,《草木篇》冤案才彻底昭雪。创作背景:“大毒草”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于成都。幼习古文,做文言文。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川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回四川后不久,流沙河便参加了《星星》诗歌月刊的筹备工作。关于流沙河这个笔名,著名作家叶永烈曾以为,流沙河大概取自于《西游记》,沙和尚便出自流沙河。叶永烈为此曾求证于流沙河。流沙河是这样解释的:我的笔名初用“流沙”二字。1950年发现40年代已有诗人用过,遂添一“河”,不涉《西游记》也。耐人寻味的是,从《草木篇》的批判开始,流沙河这个笔名也逐渐为中国文坛所瞩目,余勋坦反倒不为人知。1956年秋天,流沙河在文学讲习所结业后,登上南行的列车回四川。他自称“心情恺郁”,一路上思绪起伏,挥笔写成了5首寓言式的散文小诗。由于这5首小诗都是以草木言志,作者便冠以《草木篇》的总题,文末注明写作日期是“1956年10月30日”。诗人写道:作者简介

《草木篇》创作于1956年10月30日,是由五首咏物小诗组成的散文诗,以白居易的诗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开端。此句出自《咏凌霄花》,原诗为: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飘;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显然,白居易在此是劝说世上之人切勿学凌霄,自己没有本事,却背靠大树好乘凉。树有多高,藤有多高,树倒藤也倒。流沙河在这里巧妙地借助了白居易诗的寓意,不仅如此,整首诗也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赏析:“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这组诗的主旨主要是强调为人当坚定正直,不可趋炎附势,损人利己。为了表现这一抑恶扬善的主题,作者主要采用咏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即将主体(作家)情感移植于特殊物象之上,通过对客体(对象)的咏唱和褒贬,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产生一种含蓄的艺术效果。在《草木篇》中,这种咏物言志的手法主要有两大特色:⑴以小见大,展现深刻的内涵;⑵象征手法,诗化的意境。艺术手法:托物言志⑴以小见大,展现深刻的内涵在《草木篇》中,作者勾勒了五种植物形象:白杨、仙人掌、梅、藤和毒菌。这五种形象从作者的用意来看,可分为两组:一类是生活的强者,如白杨、仙人掌、梅,她们是美和善的化身,具有深广的现实意义。另一类是生活中丑恶形象,即藤、毒菌。他们是邪恶的象征。

白杨:战士的形象,宁折不弯,一身正气,如同鲁迅的《秋夜》中的枣树一样,无论受到了多大的损伤,他也不会低头。仙人掌:生来就不会向主人献媚,她“遍身披上刺刀”,受到主人的冷落,但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后代”这就是其品格。梅:洁身自好的形象,她把自己献给了冬天的白雪,虽然爱情来得最迟,但是“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启示人们在爱情上,在行为中不应随风而倒,要有高尚的情操。

以上三个物象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作者讴歌的对象,透过这三个物象,可以启发人们更多的哲学思考,具有深广的内涵。生活的强者

藤的个性是卑鄙的,他不惜用毒辣的手段缠死了丁香,以达到向上爬的目的。毒菌善于伪装,“白天,用美丽的彩衣,黑夜,用暗绿的磷火,诱惑人类”。但是,无论他如何装饰,就连小孩也不去采他,因为“那是毒蛇的唾液”。这两类现象启示着人们去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很有现实意义。⑵象征手法,诗化的意境。

象征是通过一定的诗歌形象的描摹以表现与之相近或相似的事物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方式。它可以由虚为实,以实为虚,相互交织,产生一种含蓄的意境。《草木篇》中所写的五个物象从表现意义上说是实写,各种物象的表现都是生活的概括,其中隐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诗篇写的是草木,表现的却是人事,具有优美的意境,“自成高格”,沁人心脾。试问,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对白杨、仙人掌、梅的礼赞,不是对高尚的风骨的肯定?以藤、毒菌为喻词,不是对世间邪恶的嘲讽和否定?诗人的感情倾向,是富有启迪意义的,这正是象征的力量。

在《草木篇》里,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异常分明,诗人的是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