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罐诊罐疗技术 ——病外治实用手册省营养学会编 2010年6月编者:威程诊罐疗技术是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气血原理、经络学、阴阳学、五行学、磁疗学、全息论的辩证关系,把过去单纯的罐疗、磁疗、药疗、电疗、针灸、按摩、刮痧、远红外等融为一体 ,实施全方位的诊病治疗,最有效地调理经络,最迅速地治愈各种病症第一章 罐诊罐疗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制作原理罐诊罐疗器是依托中华传统医学精华,集纳民间奇方妙法,把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罐具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将我国传统中医的诊治方法与现代医疗技术融为一体, 独创发明的最新科技产品。罐诊罐疗技术是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气血原理、经络学、阴阳学、五行学、磁疗学、全息论的辩证关系,把过去单纯的罐疗、磁疗、药疗、电疗、针灸、按摩、刮痧、远红外等融为一体,实施全方位的诊病治疗,最有效地调理经络,最迅速地治愈各种病症。罐诊罐疗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学易懂,安全可靠。被医学专家称赞为 “无痛苦、无任何副作用的绿色健康疗法 ”。这种自然的、物理的疗法为中国医学史上谱写了新篇章,是家庭、康复疗养单位、养生中心、美容院、医疗单位理想的保健用品。第二节 四项创新1、拔罐诊断法:只需五分钟即可准确查出五脏六腑的病因与病情的轻重,以起到早期 、拔罐诊断法: 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最佳时机的目的。页脚.2、药物渗透法:改变了传统口服药物,通过罐体将药物直接注入患处,具有注药不破 、药物渗透法: 在局部血管扩、血流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的状态下充分吸收药物,以起到病外治的效果。3、脉冲玄针法:通过切割磁力、改变磁场达到疏通经络、打通血脉的针灸功效,而且 、脉冲玄针法: 针灸不入体,人人能针灸,便于非专业人员进行操作。4、全息调治法:把单独的罐疗、磁疗、针灸、点穴、按摩、药疗、远红外、电疗有机 、全息调治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针对不同的病症实施全方位的综合调理, 以起到活血、化瘀、消炎、祛肿、止疼的效果,综合调治,调理诊治兼顾。第三节五大功能罐诊罐疗器具有独特的五大功能:一是诊病;二是治病;三是预防;四是保健;五是美容1、诊病:循着膀胱经选准十一个脏腑功能区排练罐具,拔上 5分钟,根据罐印的颜色和斑点症状,即可准确地判断病情。2、治病:针对所患病症,选准穴位拔罐 15分钟。通过罐体边缘牵拉挤压表皮肌肉,使罐形成负压,肌体局部充血,促进新代谢。通过磁性穿透,点按穴位,从而刺激经络。通过针刺、刮拭达到循经感传;通过注药,加速疗效。总之,采用拔罐治疗,就能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节脏腑、平衡阴阳、消炎止痛的作用,疗效奇特。3、预防: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注意经常运用上述诊病方法检查分析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即可十分清楚人体的亚健康状态, 预示各种病症的发生,从而及早预防和治疗,避免病情的发生和发页脚.展。如长期困扰患者的糖尿病以及威胁人们生命的各种癌症通过罐诊均可及早发现, 得以超前预防或赶在早期及时治疗。这在预防疾病的文明史上也堪称一大创举,使广大民众受益非浅。4、保健:经常运用“延年益寿罐疗法”,能促使人体的自愈健康调节正常运转,不断调节自身的抗病自愈能力,保持经络畅通,起到日常养身保健作用。5、美容:5分钟即可查出长痘、长斑、黄气、黑眼圈、肥胖等病症的在病因,准确率高达 96%以上。采用闪罐、走罐、穴位疗法相互结合,交替使用,调治外一起应用,开泄腠理,杀灭病茵,活血化瘀,激活细胞,调节分泌,促使脏平衡,经络畅通,气血充盈,从根本上祛斑、祛痘,消除黑眼圈、鱼尾纹,达到美容的目的。不仅无痛苦,无副作用,而且不反弹。第四节 四大作用罐诊罐疗器具有明显的四大作用:即通、平、排、补。“通”就是疏通。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鉴于痛与通的辩证关系,罐诊罐疗器突出速效疏通。既疏通经脉,又能调理气血,从而确保全身所有器官充足,气血充盈,根除病症,健康一生。“平”就是平衡阴阳。针对阴阳失调发病的根本机理,通过相应的调理,促使阴阳消化 和转化,达到阴阳平衡。“排”就是排瘀,罐疗能同时排除气、血、汗、痰、垢、脂、毒七种瘀症。“补”就是补正气,采用罐疗具有扶正祛邪的双重功效, 在消除风、寒、湿、热、燥等的同时,进而补足正气,迅速恢复健康。页脚.第五节1、病外治。 疗效独特2、集磁疗、罐疗、药疗、电疗、针灸、点穴、按摩、刮痧为一体的综合治疗。3、能同时排除气、血、汗、痰、垢、脂、毒七种瘀症。4、可迅速消除“亚健康”状态下的一切病症。第二章诊病方法第一节罐诊的诊病步骤用罐诊罐疗器诊病的具体方法步骤是:在人体的脊柱部位及两肋选定代表人体五脏六腑的十一个罐区,这十一个罐区是从大椎到长强均匀排列九个罐, 分别是肺区、心区、胆区、胃区、大肠区、小肠区、左肾区、右肾区、膀胱区、在胆区与胃区之间的两侧,右边为肝区、左边为脾区共十一个脏腑反射区,再把罐具叩拔于人体的皮肤上,罐形成负压,肌体局部充血,磁性发生作用,在起罐的瞬间,认真仔细地观察拔罐部位的皮肤颜色、斑点形状、分布位置和皮肤凸起或凹陷的程度,准确判断发病原因与病情。第二讲 背穴诊病图页脚.通过综合诊病的临床实践 总结出以下八条宝贵经验一、罐印粉红色:又无斑点,并立即回复皮肤的本来颜色,说明该区无病。鲜红色:热症、实症。页脚.白色:虚症、气血双亏、功能低下。紫色:伴有斑块,表明为瘀症、旧病。青色:寒症、湿症。紫黑色:而且深黯,表明血瘀,病程已久。二、罐像形状:点状为初发病;片状为局部有病;疹子状为局部发炎;圈状为慢性病;云雾状 为气滞血瘀。温度:起罐后用手测试,罐区冰冷为风、寒、湿症;罐区热为热毒炽盛或阴虚火旺。第三节 整体观察 细分病因肺区1、出现白色罐印,说明肺虚,常见表现有咳嗽气短,甚则动作喘促或呼吸困难,痰多清稀,疲倦、声低懒言、怕冷、气逆。2、出现红色罐印,说明肺热,可见于上呼吸道炎症,咽喉肿痛,口渴。3、出现青色罐印,说明肺阴虚,表现为气拙胸闷。4、出现紫色罐印,说明病程已久,可见于胸闷、慢性呼吸道炎症。页脚.5、出现毛孔开不合,说明感冒之症状。常见表现有畏寒发热、鼻塞声重、肢体酸痛,咳嗽流涕等。心区1、出现白色罐印,说明心气虚火心血虚,有头晕、气短症状。常见表现有心悸、头晕、气短症状。2、出现红色罐印,说明心肌炎早期症状,有心慌、心律不齐。3、出现青色罐印,说明冠心病的早期,可有胸闷、胸憋、气短、心前区困痛等。4、出现紫色罐印,说明心脉不畅,胸痛、心悸、左肩臂疼痛不适。胆区1、出现白色罐印,说明心气胆虚,神经衰弱,失眠。善惊易恐,恶闻声响。2、出现红色罐印,说明胆囊炎,口干,口苦,食后腹胀,或右肋疼痛。3、出现青色罐印,说明胆气不舒,恶梦纷纭。4、出现紫色罐印,说明胆排泄功能差,口苦、口干、纳呆。5、出现梅花罐印,说明受过惊吓,胆怯、害怕。页脚.肝区1、出现白色罐印,说明肝虚,精神萎蘼不振,膝软无力,不耐疲劳。2、出现红色罐印,说明肝火上升,易怒。3、出现青色罐印,说明肝阴虚,头晕眼花,迎风流泪,腰酸膝软,抽筋易跌。4、出现紫色罐印,说明脂肪肝,眼眶痛、两肋胀痛,视物模糊。脾区1、出现白色罐印,说明脾虚,消化不良,低血压,头晕。2、出现红色罐印,说明脾热,口苦、口腻、口唇起疮,灼热痒痛。3、出现青色罐印,说明脾功能失调,食欲不振,腹胀、腹泄、完谷不化。4、出现紫色罐印,说明脾气瘀积,食欲不振、胃胀满。胃区1、出现白色罐印,说明胃虚,消化不良、吐不蚀气。2、出现青色罐印,说明胃寒,遇冷则痛。3、出现红色罐印,说明胃炎,消谷善饥,胃脘灼痛,牙齿红肿痛。4、出现紫色罐印,说明胃积食,食欲不下,胃胀。页脚.大小肠区1、出现白色罐印,说明大小肠虚,大便稀、腹胀。2、出现红色罐印,说明大小肠热,大便干燥。3、出现青色罐印,说明大小肠寒,大便不成形,口有异味,头晕。4、出现紫色罐印,说明大小肠结积,大便不正常,小便黄。肾区1、出现白色罐印,说明肾功能低下,男腰酸、女下肢浮肿。2、出现红色罐印,说明腰肌劳损,腰困腰疼,肾阳虚。3、出现青色罐印,说明肾阴虚引起的腰困、头晕。4、出现紫色罐印,说明肾亏、腰痛、腰疼、耳晕。膀胱区1、出现白色罐印,说明男女性功能低下,尿频。2、出现青色罐印,说明男:前列腺肥大,尿淋沥不尽。女:富寒、手脚凉。3、出现红色罐印,说明男:前列腺炎、尿不畅。 女:附件炎、尿烧浊感。页脚.4、出现紫色罐印,说明男:前列腺增生、尿不畅、尿痛。女:宫寒血瘀,月经不调。第三章治疗方法第一节治疗机理1、罐疗: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牵拉挤压,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排毒增氧,、罐疗: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有刮痧、推拿的作用,但无痛苦) 。2、磁疗:地球是一大磁场,人体是一个小磁场,人患疾病是人体病变部位磁场紊乱所、 磁疗:致,通过磁头的吸附可迅速排出体毒素, 调整紊乱的磁场,这是罐诊罐疗器不同于传统拔罐的重要区别。可从罐壁的附着物和拔罐后马上出现的白、黄、红水泡可以证明。3、药疗:拔罐后注药,因皮肤毛孔开,加上磁场效应,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使、药疗:药物直达患部。病人无任何痛苦,又没有口服或静脉肌肉注射给肝脏、肾脏带来的副作用,用少量的药物起到理想效果,有穴位注射的作用,但无刺肤之痛。4、针疗:拔罐后用玄针法,通过金属针与磁棒的上下摩擦切割产生磁力线, 通过人体、针疗:磁场形成特殊的生物场,通过磁棒经穴位传导到病人体, 起到了“针灸”的效果。针后病 人体发热、肝脏明显跳动、罐负压增高就是佐证。同样没有刺皮肉之苦和交叉感染之忧。5、远红外线:罐磁拄有远红外材料制作,在摄氏 34-40 度的条件下自动发出远红外、远红外线:线和负离子,产生温热、消毒、杀菌和供氧的作用,使血管扩、血流量增加,改善皮肤的血流供应和营养(氧)供给,增强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动,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使局部温度升高。同时增加局部组织的耐受性和抗病能力, 通过反射机制调整全身。压力缓冲胶圈的材料也能发出远红外线。页脚.第二节 治疗手法根据病情选择不同体位、不同手法拔罐。有轻、中、重和补、调、泻三种拔法。轻拔为补,重拔为泻,轻重交替和点按、提拉为调。负压控制在两个气压之,即抽气两次即可,罐具排列松散,叩拔5-8分钟为补。负压达四个气压之上,即抽气四次以上,罐具排列密集, 叩拔时间 10-15 分钟为泻。补、泻、调的手法(1)补法:慢抽气三下即可,负压控制在两个气压之:留罐时间短,虚则补之。(2)泻法:快速抽气三次以上,负压达到四个气压以下,留罐时间长,实则泻之。(3)平调法:轻重交替,慢快结合,一慢二快。(4)大补:提拉皮肤慢三下。(5)大泻:压住皮肤快三下。虚症易补,实症宜泄。可采用坐位,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运用坐罐、补罐、泄罐、排罐、走罐、闪罐、转罐、提罐、发泡罐、磁性罐、药罐、血罐、针罐、水罐、经络穴位罐等手法。第三节 操作要领1、明确诊断。页脚.2、选择穴位,根据诊断,辨症施治,依据针灸选穴图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制定方案,选择穴位,作好记录,建立档案,以便下次调理时参考。3、环境选择:以保持清净、空气新鲜,光线柔和,冷暖适宜的室环境为佳。过热时避免、环境选择:直接穿堂风;过冷时应盖上衣被、毛巾被等保暖。4、体位要求:以病人舒适得体,便于术者操作为宜。常选择如下体位:(1)坐位:取头、颈、肩、上肢、胸、背、腰等穴。(2)俯卧位:取颈、背、腰、下肢后侧等穴。(3)仰卧位:取胸、腹、上肢、下肢前侧等穴。(4)侧卧位:取胸、背腰、骻,下肢侧面等穴。(5)其它位:根据临床及术者要求而定。5、清洁暴露:对要进行扣罐的部位应尽可能暴露, 并要求清洁无污垢;有汗液者要擦干, 、清洁暴露: 有较长且粗的毛发者,涂密封膏以防漏气。6、器具准备:根据病情及部位,选择适宜口径的罐具,一般口径和容积大则吸附力大, 口、器具准备:径和容积小则吸附力小。所以,胸、背、腰、臀、大腿部位及身强体壮,新病痛症的患者多选大罐;颈、肩、上肢、小腿、以及瘦弱的成年人、老年人、久病重病的儿童的胸、腹、腰、背、大腿等部位,则选用中罐:头面部、关节部位以及体弱多病、儿童的腹部、前臂、小腿、颈、肩等部位,则选用小罐。并检查拔罐的真空枪和罐具阀门等,还要准备润滑油、牙膏、无菌针、酒精棉、药液、卫生纸等。页脚.7、医患配合:拔罐前调理师应向患者介绍罐疗的原理、常识,消除紧情绪,医患全身放、医患配合:松,精神集中,心平气和、拔罐负压,可逐渐加大,拔罐过程中,医者多观察罐和患者的反应变化,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做到医患合作,以提高疗效。8、留灌时间、疗程及补、调、泻:(1)留罐时间 背部:16-18 分钟,胸前:13-15 分钟。小儿:前后 12分钟。风湿、类风湿:18-20 分钟。儿童、年老体弱的人时间短些,年轻力壮时间可长些,病症轻、麻痹等留罐时间要短,慢性病、重病、疼痛等留罐时间要长;头、面、颈、肩、上肢留罐时间短:腰背、臀部、腹部、下肢留罐时间长,这些都是灵活的,应结合病人的耐受程度和病情而定。(2)疗程 一般8-10次为一疗程,肩周炎 11次/疗程,痤疮 21次/疗程;股骨头坏死,腰间盘 突出,糖尿病 15次/疗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13次/疗程。 大多数病要调理3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要休息 3-5 日。急性病(感冒、发热等)每天 1次;病重、疼痛每天2-3 次(拔罐部位要改变);慢性病每天 1次;特殊手法应待瘀血痧痕退后再做,一般2-5天1次;亦可交替选穴每日 1次;通常每日或隔日做一次,但不要超过 3日为佳。急性病诊疗 2-3 次,慢性病治疗 2-3 个疗程无明显效果,应改用为其它疗法,如果手法得当,选穴准确均会收到满意效果。(3)补、调、泻补第一个疗程用泻法; 第二个疗程用泻、调法,营养调理要跟上; 第三个疗程用补法9、起罐方法:治疗时间完毕后,用手指拉动气阀排气,动作轻柔,将罐稍微倾斜,边摇边起,再用罐边轻轻按摩患部、穴位,不可生拉硬拔,以免损伤皮肤,产生疼痛。起罐后,局部皮肤常出现水蒸汽,可用棉球擦干,若有水泡,,可用无菌针刺破,挤出液体,针口应用医用酒精棉消毒;皮肤下出现的紫红斑点属于正常反应,无须特别处理; 治疗全部结束后,应喝杯热水,休息 5-10 分钟,避风寒,以确保疗效。页脚.10、治疗原则:拔罐疗法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临床治疗经验。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不同病情、证候、部位而制定不同的治疗原则和选用不同拔罐手法。 (1)急则治其标。急性病,以治疗身体局部、症状为主; (2)缓则治其本。慢性病,以治疗全身整体为主; (3)未病先防。发现亚健康,及时预防保健。11、选穴原则: 遵循中医脏腑阴阳表里的辨证关系、经络循行和穴位分布。(1)局部取穴:即在病痛(阿是穴)处拔罐。(2)前后取穴:也叫通透法,即在背部、胸前同时拔罐。(3)远端取穴:即在远离病痛处拔罐,如胃腹痛,取足三里穴等。(4)上下、左右、外结合取穴:根据中医 “上病下取,左病右取,表里对应 ’’的原则,如脾胃虚弱所致的腹痛取下肢侧的血海、 三阴交以及表里经的足三里穴等。 这是辨病与辨症结合,灵活运用的经验。(5)经验取穴:以功能区、反射区为主穴,如心脏病,以 “心区”为主,再辨证配穴。第四节 治疗方法及原则一、经络穴位罐疗法 针对各个系统的疾病,选定不同的经络穴位进行拔罐。(1)全身性疾病:大椎、身柱。(2)呼吸系统疾病:背部的风门、肺俞、脾俞,胸部的中府、膻中。页脚.(3)循环系统疾病:背部的神道、灵台、厥阴俞、心俞、肾俞、脾俞,胸部的巨厥、中脘。(4)消化系统疾病:背部的至阳、隔俞、肝俞、胆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腹部的期门、上脘、中脘、天枢、关元。(5)分泌系统疾病:背部的肝俞、心俞、睥俞、肾俞,腹部的中脘、关元。(6)泌尿系统疾病:背部的肝俞、脾俞、肾俞、膀胱俞;腹部的关元、中极。(7)脑血管疾病:背部的心俞、厥阴俞、肝俞、脾俞、神道、灵台。(8)神经系统疾病:背部的心俞、厥阴俞、肝俞、脾俞、神道、灵台、肾俞。(9)运动系统疾病:上肢的肩井、肩贞、肩中俞、肩外俞;下肢的秩边、环跳、殷门、风市、伏兔;腰部的脾俞、命门、肾俞、腰阳关和压痛点。(10)妇科疾病:背部的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胸腹部的中极、关元。(11)肠道疾病:腰部的睥俞、三焦俞、大肠俞;腹部的天枢、关元。(12)肝胆疾病:背部的肝俞、胆俞、脾俞;胸腹部的中脘、期门、日月、阿是穴。(13)类风湿关节炎:背部的大杼、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并注入少许活血化瘀、 消炎止痛的皮肤调理剂。(14)高烧感冒:大椎、身柱、风门、肺俞、肝俞。(15)失眠:大椎、身柱、神道、心俞、肾俞。页脚.(16)祛斑:背部的肺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腹部的巨阙、中脘、气海。(17)延年益寿:大椎、命门、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涌泉。二、治疗秘籍单罐(1)命门:腰酸腿疼、消除疲劳;(2)足三里:防胃病、强肾、延缓衰老;(3)三阴交:舒肝、理气;(4)大椎:健脑、防头晕、血压高、供血不足、分泌失调;(5)关元:腹涨、腹痛、男女科疾病;(6)合谷:头痛、心悸、心率不齐;(7)委中:强筋骨、强健身体;(8)天突:祛风除邪、呼吸困难;(9)关:宁心安神、宽胸理气;(10)涌泉:排除湿毒,浊气、疏通肾经;双罐通透(1)命门、神阙:强肾、增活力;页脚.(2)太阳双穴:健脑、头痛;(3)关、外关:头、心脏、肺、神志疾病;(4)风池双穴:头痛、颈部、神志疾病;(5)膝眼双穴:膝关节痛;(6)劳宫双穴:增活力;(7)涌泉双穴:驱浊气、脚臭;(8)任脉、督脉:疏通阴经与阳经、疏通经络、平衡阴阳;(9)阳陵泉、阴陵泉:调节肝胆、脾胃功能;三罐强治(1)头三罐:太阳双穴、印堂(闪罐或走罐) 主治:头痛、头晕(2)颈三罐:安眠双穴、大椎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癫痫、癔症(3)肩三罐:肩前、肩后、肩禺 主治:肩周炎、肩背痛、肩凝症(4)背三罐:定喘双穴、大椎 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高烧(5)胸三罐:乳根双穴、膻中 主治:乳汁少(6)腹上三灌:胃上双穴、膻中 主治:胃下垂、上腹痛页脚.(7)腹下三罐:子宫双穴、中极 主治:白带多、月经不调、子宫脱落、遗精、阳痿(8)脐三罐:天枢双穴、止血 主治:腹泻、肠炎、痢疾(9)腰三罐:肾俞双穴、命门主治:腰痛、腰扭伤(10)膝三罐:外膝眼、阳陵泉 主治:膝关节痛、扭伤(11)踝三罐:太溪、昆仑、解溪 主治:踝关节痛、踝扭伤四罐保健(1)解除疲劳、增加活力:劳宫、涌泉、足三里、三阴交(2)滋补元气、益肾固精:关元、气海、命门、肾俞(3)调补经血、充盈气血:三阴交、气海、肾俞、心俞(4)调节肠胃、增强功能: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5)预防心血管疾病:关、心俞、肝俞、肾俞(6)预防呼吸道疾病:天突、肺俞、风门、定喘五罐强身肚脐和距肚脐两指的上下左右各拔一罐,能调节五脏六腑、平衡阴阳、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对于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显著疗效。页脚.六罐排毒锁骨双穴、关双穴、三阴交双穴,对治疗各种肿瘤有奇特疗效。如结合叩拔涌泉双穴效果更佳。七罐祛肿法 功能区包围疗法。八罐阴阳平衡法 腹部八罐包围疗法九罐减肥 以肚脐为中心横排三罐,在肚脐上下二指各排三罐, 减肥效果十分明显。连续叩拔九天 为一疗程。十四罐治糖尿病腹部七罐:肚脐及四周二指分别叩拔一罐,子宫双穴各叩拔一灌。背部七罐:大椎、命门、肾俞双穴、膀胱、子宫双穴各叩拔一罐。对于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子午流注晚上11点至凌晨一点,在涌泉穴拔罐,可打通全身经络,使精气饱满。上午11点至中午1点,在劳宫穴拔罐,能加速血液循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显 著。阿是穴疗法以痛点为中心,哪里痛便往那里拔罐,并在痛点周围拔罐,如痛点不明显,也可局部排罐。页脚.罐统筹疗法“27罐统筹疗法”是遵循中医理论,在经络学指导下,能取得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效果。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肌肉筋骨等组织器官相互联系,主要是靠经络系统的沟通得以营变阴阳,运行气血。同时,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均需要濡养滋润,而气血之所以能够通达全身则必然依赖于经络的感传。《黄帝经》日: “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 ”罐诊罐疗器正是在中医气血、经络原理的指导下对全身进行系统化调节, 通过对人体穴位的局部刺激, 利用经络的传导功能和双向调节作用,扶助正气,祛除病邪,通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提高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 保健、预防的效果。 这种方法综合治愈率高, 是改善 “亚健康”状态和慢性病的最佳选择方法。 “27罐统筹疗法”如图所示,背部大椎、长强、膀胱 ,双脚心(涌泉穴)叩拔4个。经叩拔24个罐体,双手心(劳宫穴)三、罐疗美容、瘦身 罐疗美容、(1)美容瘦身机理:罐诊罐疗器之所以能美容美体, 最根本的是该罐是集磁疗、 罐疗、药疗、针灸、点穴、按摩、远红外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具有疏通血脉,打通气血,调理虚实,平衡阴阳,消炎止痛,调理人体分泌的作用,能同时排除气、血、汗、痰、垢、脂、毒七种瘀症,迅速消除 “亚健康”状态下的一切病症,且手法独特,不会在面部留下任何印痕。页脚.(2)罐疗美容瘦身特点:5分钟即可查出长痘、长斑、黄气、黑眼圈、肥胖等病症的在病因,准确率达到 96%以上。(3)罐疗美容瘦身疗效:1-3次可使面容明显改善,5-7 天减肥5-7 公斤,1-3个疗程可以从根本上祛斑、去痘、去黄气、消除眼黛、黑眼圈、鱼尾纹,治愈率达 96%。。(4)罐疗美容瘦身手法:闪疗、走疗、穴位疗法相结合、交替使用,调外治一起应用。四、罐疗保健十要穴根据每个穴位在治疗保健中的作用, 结合罐诊罐疗器适宜在肌肉较丰满的部位使用的特点,又考虑每个人可自己亲手拔罐的愿望,从人身上 365个穴位中挑选了十个穴位,作为保健十要穴,这些穴位的选用也参考了长寿老人的家传秘方或百岁老人的长寿经验和养生专家、 老中医的临床实践确定的。这十个穴位是:足三里、关元、中脘、关、合谷、涌泉、阳陵泉、风池、殷门、命门。下面把这些穴位的位置、主要功用、主治疾病及一些特点介绍如下:(1)足三里部位:膝眼下 4寸处。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腧穴。功用: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二是促进新代谢,强壮肌体;三是提高分泌系统 功能,增强免疫能力。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页脚.主治: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2)关元穴部位:腹部中线,脐下3寸处。是任脉上的一个腧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13肾经与任脉交会之穴。此穴通四脉。功能:一是培根固元。丹田者(即关元穴),人之根元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此穴为全身元气之所在。穴名即含有关系全身元气之意。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 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早衰,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月经过多、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肠炎、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3)中脘穴页脚.部位:腹部中线,脐上 4寸处。 功能:一是能调脾胃;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 止呕之功效。主治: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贲门痉挛、呕吐、呃逆、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关穴部位:手掌根横纹线正中向上 2寸处。功用:一是能理气活血;二是能安神定志。主治: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神经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5)合谷穴部位:第二掌骨桡侧前缘正中。功用:一是能清热解表;二是能疏经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主治: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神经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疗毒等,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页脚.禁忌:此穴孕妇禁用,否则容易造成流产。(6)涌泉穴部位:脚掌前部 1/3凹陷处。功能:一是清脑醒神,而是安神定志,三是清热散风。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引导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有助于防止老年性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主治: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神经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 -14- 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 疹、疝气等。(7)阳陵泉部位:腓骨小头最高点的前下方,胫腓关节处。功能:一是通经活络,二是疏筋利节,三是清热利胆。主治: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疗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经常叩拔此穴,可防治老年性腰腿痛及肝胆疾病。页脚.(8)风池穴部位:枕骨下、项肌隆起外侧缘凹陷处。功用:一是清心明目,二是清热散风,三是通窍活络。主治: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神经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疟疾、高血压、耳鸣、耳聋等。主要是治疗头部疾病。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疗效明显。经常叩拔此穴,可预防感冒。(9)殷门穴部位:大腿后侧,臀沟横纹正中直下 6寸处。功能:一是通经活络:二是疏通筋脉。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10)命门穴部位:第 2腰椎棘突下。功用:一是补肾调经,二是理肠固脱。页脚.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血症及生殖系 统疾病。第四章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一、操作技术叩拨时将罐体对准穴位,先把罐体顶端的阀杆轻轻提起,再把真空枪枪口垂直套住罐体上端,然后提拉真空枪的拉杆 2-5 次,达到适当负压,把真空枪取下,并将罐体阀杆按回原位。当治疗结束时,再将罐体顶端的阀杆轻轻提起,取下罐体,用消毒棉球擦干净。叩拨困难时,罐口可涂凡士林或用标准粉做成罐具口大小的面圈,起到密封效果。每次治疗 10-15 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7-10 次为一疗程。休息 3-5 天后进行下一疗程。二、保养维修1、罐体避免刀刻划伤。2、罐体橡胶托下移或松动,及时拧紧。3、枪体可拆卸,定时清理枪筒的污垢,擦净后放少许油脂。三、禁忌症(温馨提示)下列情况者慎用本法治疗。患重度心脏病、晚期癌、局部溃烂、骨折、精神病、皮肤过敏症、活动性肺结核、患重度心脏病、晚期癌、局部溃烂、骨折、精神病、皮肤过敏症、活动性肺结页脚.核、有出血倾向疾病、有痉挛抽搐不合作者、孕妇、妇女经期、前后阴部、心搏动处。血倾向疾病、有痉挛抽搐不合作者、孕妇、妇女经期、前后阴部、心搏动处。经期四、注意事项1、患者自我感觉罐效拔罐后,身体出现冷或患部出现麻木,经络有蚁行的感觉,疼痛减轻,局部出汗,肿胀部位消肿,全身关节部位一日比一日疼痛(发热胀痛,甚至比拔罐前还痛),此种情况为散 风,散寒、散湿的过程,继续拔罐治疗 3-8天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这是罐疗效力所至,需连续拔罐,不得停罐,直到病愈。2、如果拔罐后,患者感觉疼痛,可在拔罐后多饮水,可缓解疼痛。3、在诊病,治病规定的时间,如拔罐部位出现有白水泡,属体有寒气;如出现黄水泡,说明体有药毒;如出现黑血泡,说明体有瘀肿;以上症状属正常排病毒反应,起罐后用消毒针把水泡、血泡刺破,挤出液体即可,不要停止治疗,直至痊愈。4、罐诊罐疗器是一种特殊的医疗器械,能把体的风,寒,湿,热,毒排出体外,随之把体的病理反应产物也排出来。因此,拔罐后严格消毒,以免传染疾病,所以最好人手一套。第五章 罐疗穴位图示应用第一节 美容美体页脚.1、黄褐斑 、(1)全身疗法: 主穴:肺俞、肝俞、肾俞、大肠俞、巨阙、中脘、气海。(2)局部治疗:用罐在病灶部位实施闪疗、走疗十分钟。2、雀斑、(1)全身疗法:主穴:阳陵泉、中脘、足三里、外关。 配穴:气海、中极、三阴交。(2)局部治疗:用罐在病灶部位实施闪疗、 走疗五分钟。页脚.3、黑眼圈 、(1)全身治疗: 主穴:脾俞、肝俞、肾俞、三阴交。 配穴:足三里、关元、曲池、血海。(2)局部治疗:用罐在眼周围做轻柔的走疗五分钟。4、面部皱纹 、(1)全身治疗: 主穴:足三里、合谷、血海、印堂。 -16- 配穴:太阳穴、颊车、阿是穴。 用罐在病灶部位用闪疗和走疗交替(2)局部治疗: 使用,同时向上提位五分钟。5、丰胸 、(1)全身治疗:主穴:乳根、膻中、天突。 配穴:足三里、关元、气海、少泽、后溪。 用罐直接在乳房上用坐罐疗法治疗(2)局部治疗: 十五分钟。7、缩脸、局部治疗为主:用罐在双下颚以走疗向上 提的方法治疗十五分钟。8、眼袋、(1)全身治疗: 主穴:阳陵泉、阴陵泉、肝俞、合谷、三阴交。 配穴:命门、神阙。(2)局部治疗:用罐直接在病灶部位实施闪疗、走疗,并向两侧提拉治疗五分 钟。9、减肥、页脚.(1)全身治疗:主穴:大椎、脾俞、胃俞、大肠俞、外关、关元、中脘、足三里。配穴:带脉、血海、涌泉。(2)局部治疗:以局部隆起脂厚处为罐点,胸前背后同时扣罐。页脚.第二节儿科病症1、小儿肺炎 、(1)风寒闭肺型 病状:畏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促,痰白稀,苔白。 取穴:大椎、风门、风池、肺俞、外关、合谷、曲池。页脚.(2)痰热闭肺型症状:壮热烦燥,咳嗽痰鸣,喘憋鼻煽,胸高抬肩,口唇紫绀, 面赤口渴。取穴:大椎、肺俞、风池、丰隆、膈俞、鱼际、曲池。2、支气管炎、 症状:发热咳嗽,气喘。 取穴:肺俞、膻中、风池、大椎、曲池、合谷。3、消化不良 、症状: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精神萎蘼。 取穴:天枢、足三里、关、中脘、关元、 神阙、上巨虚。4、小儿遗尿 、症状:睡中小便自遗取穴:关元、气海、中极、命门、脾俞、膀 胱俞、足三里、三阴交。5、小儿麻痹后遗症、 症状:初似感冒,高热退后小儿肢体无力,出现迟缓性瘫痪,肌萎缩,关节畸形,丧 失活动力,患肢温度偏低。上肢瘫痪取穴: 上肢瘫痪取穴:曲池、外关、肩贞、肩中 俞、大椎、风池。下肢瘫痪取穴:大椎、风池、足三里、阳 下肢瘫痪取穴: 陵泉、腰俞、秩边、肾俞、环跳、昆仑、 太溪,走罐效果更佳。页脚.第三节 皮肤科病症1、痤疮 、症状: 是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好发于颜面、 前胸、后背等处,形成粉刺、丘疹、脓疮,结节或囊肿,好发于青春期。取穴:大椎、肺俞、肾俞、三焦俞、足三里、三阴交(局部走罐和刺络拔罐。 )2、神经性皮炎、症状:局疗瘙痒,皮肤增厚,皮沟加深和多角形 丘疹为特征的皮肤疾患。 取穴:风门、风市、曲池、血海、脾俞、肾俞、 太冲、局部刺络拔罐。页脚.3、带状疱疹 、症状:病变呈带状分布、剌痛,局部皮肤潮红, 簇集状水泡,沿周围神经分布,单侧发生,伴神经痛。腰部、腹部取穴:胆俞、大椎、足三里、三焦 俞、在患部拔罐。 颜面部取穴:阳白、下关、颊车、合谷、外关、 大椎。4、湿疹、 症状:是一种常风的过敏性、炎症性的慢 性皮肤病,自觉瘙痒剧烈。 取穴:大椎、曲池、三阴交、足三里、血 海,局部走罐。5、荨麻疹、 症状:皮肤突起风团,瘙痒异常,疹块凸 起。取穴:神阙、大椎、肺俞、肾俞、大肠俞、 曲池、血海。6、丹毒、症状:发病急骤,皮肤红肿,皮肤表面紧炽热,色如丹涂脂染, 边界分明,伴寒战,高热及全身不适,多发于额面、小腿、前臂。取穴:大椎、合谷、曲池、身柱、血海、阴陵泉、 三焦俞、大肠俞、委中。7、银屑病 、症状: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发病初起,为米粒到黄豆大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后融成片,其上 层覆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瘙痒无比。取穴:大椎、合谷、血海、足三里、陶道、肺俞、三焦俞、可刺络拔罐。第四节1、急性扁桃体炎 、症状:咽痛恶寒,发热头痛。 五官科病症取穴:大椎、风池、肺俞、风门、肝俞、合谷、天突、扶突、少商和庭刺络。2、慢性咽炎 、症状:咽部憋、胀、微痛、干燥灼热,有异物感。取穴:风池、大椎、肺俞、曲池、足三里、肾俞、 天突、扶突、合谷、少商。页脚.3、结膜炎 、症状:有传染性,患眼红赤、痒涩,有异物感、或烧灼感、结膜充血。 取穴:大椎、肝俞、胆俞、心俞、三焦俞、合谷、太 阳、四白,耳尖放血。4、近视、症状:除部分有遣传因素外,多因用眼不当引 起视力减退,拔罐对用眼不当引起的近视疗效较好。取穴:眼睛周围走罐、光明、风池、肝俞、承泣、太阳。5、麦粒肿、症状:眼睑痒,硬结痛,如麦粒状。取穴:风池、大椎、肺俞、心俞、脾俞,太阳(大椎或太阳刺络拔罐) 。6、鼻炎、症状:鼻塞、头痛、流涕、喷嚏,有分泌物。取穴:大椎、肺俞、风池、隔俞、风门、足三里、尺泽、涌泉、迎香(闪罐) 。7、牙痛、症状:牙痛、龈肿。取穴:风池、颊车、下关、合谷、庭、胃俞、 肺俞。8、耳鸣、耳聋 、耳鸣、症状:自觉耳鸣响,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取穴:肝俞、关元、大椎、风池、涌泉、听宫、听会、耳门、翳风、 太阳。9、美尼尔氏综合症、症状:眩晕,伴有耳鸣、耳聋及呕吐,中年人多见。 取穴:风池、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关、太冲、翳风。10、三叉神经痛、(1)风寒阻络痛 )症状:疼痛呈阵发性抽掣样痛,痛势剧烈,遇冷如重,得热则舒。取穴:大迎、颊车、下关、庭、风门、合谷、外关、患侧走罐。 (2)肝炎上逆型)症状:疼痛乍发乍止,呈烧灼样剧痛,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口干 而苦。取穴:曲泉、支沟、下关、大迎、大杼、肝俞。第五节页脚.1、月经不调、 妇科病症 (1)经前期取穴:关元、三阴交、归来、行间。 (2)经后期取穴:关元、三阴交、太冲、肝俞、血海。 (3)经量多取穴:关元、三阴交、膈俞。 (4)经量少取穴:关元、三阴交、肾俞、膈俞。2、慢性盆腔炎、症状:下腹部隐痛,腰痛、月经紊乱,白带增多。 取穴:中极、血海、三阴交、大椎、脾俞、肾俞、 肝俞。3、产后少乳 、症状:产后 2——10日无乳汁分泌或乳汁过少。 取穴:膻中、足三里、肝俞、胆俞、肩井、章门。4、急性乳腺炎(适用于炎症期)、急性乳腺炎(适用于炎症期) 症状:乳房红肿,局部硬结,发热恶寒,烦燥口喝。取穴:膻中、期门、合谷、委中、曲池、大椎。5、痛经、症状:行经前后或经期腹痛,连及腰骶。取穴:关元、三阴交、气海、太冲、肾俞、肝俞、足三里。6、更年期综合症 、(1)阴虚型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汗出,心烦易怒,面红颧赤,皮肤干燥或瘙痒,月经不规律, 舌红少苔。取穴:a、关元、心俞、三阴交、肾俞。 b、大椎、心俞、肝俞、肾俞、脾俞、阴陵泉、外关、三阴 交。(2)肾阳虚症状: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行经量多,面浮肢肿,夜尿多或尿频失禁,舌淡或舌胖嫩,边有齿痕。取穴:中脘、气海、命门、心俞、关元、关。第六节1、颈椎病 、外科病症症状:颈痛、麻木、强硬、活动受限,或痛引前臂、手指,或有头晕、恶心。取穴:大椎、大杼、肩中俞、肩外俞、肩井、天宗、曲池、外关、风池。页脚.2、肩周炎 、症状:肩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夜间痛甚。 取穴:肩贞、天宗、大椎、风池、曲池、合谷、肩前、肩后。3、急性腰扭伤 、症状:腰部活动受限,肌肉疼痛,局部压痛。取穴:委中、肾俞、腰阳关、阿是穴。4、慢性腰痛 、症状:持续性腰部隐痛,劳累受凉加重。取穴:肾俞、腰阳关、气海、命门、环跳、委中、阳陵泉、涌 泉、阿是穴。5、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症状:肘关节外侧疼痛,向前臂放射,肘关节活动时加剧,肘关节外侧有压痛。 取穴: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阿是穴。6、梨状肌综合症 、症状:臀部疼痛,沿臀中部向下压痛。取穴:关元、腰阳关、肾俞、环跳、胞育、殷门。7、落枕、症状:因睡眠姿势不当,或劲部扭伤,或受寒凉引起颈项 强硬,转动不利疼痛。取穴:大椎、风池、风门、肩井、肩中俞、肩外俞、 阿是穴。8、软组织损伤 、症状: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损伤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 限等。上肢部取穴:合谷、手三里、曲 池、阿是穴。腰部取穴:腰阳关、委中、大椎、 涌泉、阿是穴。下肢部取穴:委中、承山、阳陵泉、局部随症取穴。9、肋间神经痛 、症状:肋间神经分布区疼痛、咳嗽、喷嚏、吸气加重、或痛引肩部,局部压痛。 取穴:关,阴陵泉、阳陵泉、支沟、肝俞、胆俞。10、股外侧皮神经炎 、症状:双侧大腿前外侧皮肤有蚁行感、麻木、疼痛、 站立及步行过久时加重。取穴:风市、中渎、飞扬、伏兔、膝阳关、阿是穴、 大腿外侧走罐。页脚.11、腓肠肌痉挛 、症状:局闻痉挛、疼痛、或局部隆起,下肢不敢伸直。 取穴:委中、承山、承筋、昆仑、太溪。12、足跟疼痛 、症状:足跟外伤、劳损或骨刺引起足跟部疼痛,不能站立,行 走困难。取穴:承山、太溪、昆仑、涌泉、照海、阿是穴。13、坐骨神经痛 、症状:腰臀部、大小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背外侧,有放筋样、烧灼样、针刺样疼痛,活动受限,劳累与寒凉加重。取穴:腰部反应点、肾俞、腰阳关、环跳、秩边、委中、承山、殷门、悬钟、风市、阳陵泉。第七节1、急性胃炎 、(1)寒凝气滞型寒凝气滞型 症状:胃痛暴作、怕冷喜温、恶心呕吐、喜 热饮。 取穴:中脘、胃俞、关、足三里、阴陵泉、 梁丘。(2)湿热中阻型湿热中阻型 症状: 胃脘灼热胀痛,进食加剧或入食即吐, 吞酸嘈杂,口渴不欲饮。取穴:中脘、下脘、足三里、庭、合谷。 (3)食积停滞型 食积停滞型 科病症 症状:胃脘胀痛,疼痛拒按、嗳腐酸臭,恶心呕吐,吐后痛减。取穴:中脘、下脘、足三里、天枢、梁门、神阙。2、慢性胃炎 、(1)脾胃虚寒型脾胃虚寒型症状: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饥饿痛甚,进食痛缓和, 纳呆脘胀或泛吐清水,面色少华,畏寒肢冷,大便稀薄。取穴:中脘、脾俞、大椎、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2)肝气犯胃型 肝气犯胃型症状:胃脘胀满,攻痛过肋,暖气频作,痛无定处,烦恼郁怒则加重。 取穴:中脘、肝俞、期门、支沟、足三里。3、胃下垂 、(1)脾虚气寒型 脾虚气寒型症状: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心悸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食后加重,平卧减轻,常伴有嗳气,不规则胃痛。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胃俞、脾俞、页脚.关元。 (2)脾胃不和型脾胃不和型症状:胃脘胀痛,腹痛绵绵、食难消化,甚则恶心呕吐,大便时稀时干。 取穴:脾俞、胃俞、肝俞、足三里、气海。4、急性肠胃炎 、(1)寒湿型寒湿型 症状:腹痛肠鸣,大便清稀,肢体困重 或伴恶寒发热,舌淡苔白取穴:中脘、天枢、气海、大肠俞、足三里、阴陵泉、关。 (2)湿热型 湿热型症状: 呕吐腹痛,腹痛即泻, 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泻而不爽,便色黄褐或间带粘液,舌红苔黄。 取穴:大椎、天枢、上巨虚、中脘、大 肠俞、关、足三里。5、胃溃疡 、(1)肝胃气滞型 肝胃气滞型症状:胃脘胀痛累及两肋,吐酸嗳气,嘈杂如饥,胸闷易怒,喜叹气,食欲不振。取穴:肝俞、胃俞、期门、中脘、足三里。 (2)肝胃郁热型肝胃郁热型症状:胃脘疼痛伴灼热感,进食后疼痛无明显缓解,口干且苦,嘈杂吞酸,心烦易怒。 取穴:肝俞、胃俞、中脘、足三里。6、胃痉挛、症状:突发性剧烈腹痛,有时伴恶心呕吐,常见于有争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神经官能症病史者。 取穴: (1)中脘、天枢、关元。 (2)中脘、梁门、肝俞、胃俞。7、膈肌痉挛 、(1)胃火上逆型胃火上逆型症状:呃逆声哄亮,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赤黄、大便干结。 取穴:膈俞、中脘、足三里、关、合谷。 (2)肝气犯胃型肝气犯胃型症状:呃逆连声,胸肋胀闷,多由忧郁恼怒而引发。 -24- 取穴:膈俞、中脘、膻中、肝俞、太冲。 (3)脾胃阳虚型脾胃阳虚型症状:呃逆连续且声低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欲不振,倦怠乏力。 取穴:中脘、气海、膈俞、脾俞、肾俞、关元。8、腹泻、腹痛 、腹泻、(1)腹泻腹泻症状:下腹隐痛,大便稀如水样,每日数次。 取穴:脾俞、大肠俞、气海、足三里、关元、上巨虚。 (2)腹痛腹痛症状:胃脘以下疼痛,有冷痛、灼痛、隐痛、绞痛,也有满痛、胀 痛等等。 取穴:中脘、天枢、关元、气海。页脚.9、便秘、症状:两日或数日一便,排出困难。 取穴:(1)天枢、支沟、上巨虚、大肠俞、脾俞。 (2)神阙、气海、大臣、足三里、关元。10、支气管炎 、(1)风寒束肺型 风寒束肺型症状:咳嗽痰白,鼻塞流涕,或伴恶寒发热。取穴:大椎、风门、曲池、肩中俞、肺俞、身柱、外关、合谷。 (2)风热犯肺型风热犯肺型症状:咳嗽痰黄,口干咽痛,身热微恶风,伴有头痛。 取穴:大椎、肺俞、大杼、尺泽、曲池。 (3)燥热伤肺型燥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略出不爽,甚则痰中带血,鼻燥 咽干。取穴:天突、尺泽、合谷、肺俞、关、膻中。11、慢性支气管炎 、(1)痰湿阻肺型 痰湿阻肺型 症状:咳嗽痰多,痰稀白,胸部满闷,喘促气短。取穴:脾俞、足三里、丰隆、肺俞、中府、膻中。 (2)脾肾阳虚型 脾肾阳虚型 症状:咳嗽气喘,动则尤甚,痰液清稀、形寒肢冷,多伴四肢不温,食欲不振。取穴:脾俞、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膻中12、支气管哮喘 、(1)实喘型实喘型症状:呼吸深长,以呼出为快,气粗声高,病势急骤。 取穴:天突、膻中、肺俞、大椎、定喘、丰隆。 (2)虚喘型虚喘型症状:呼吸短促难续,以深吸为快,气怯声低, 病势较缓。 取穴:脾俞、肾俞、气海、关元、天突、膻中。13、高血压、(1)肝火亢盛型肝火亢盛型 症状:眩晕、头胀痛、面赤烦急,口苦咽干,便 秘尿黄。取穴:风池、风门、足三里、曲池、阴陵泉。 (2)阴虚阳亢型阴虚阳亢型 症状:头痛、眩晕、耳鸣、头重脚轻,心烦失眠, 腰膝酸软。 取穴:心俞、胃俞、肝俞、肾俞、三阴交、 太冲。 (3)痰浊上扰型痰浊上扰型 症状:眩晕头痛,头胀如蒙,胸脘痞满,心 悸食少,肢体沉重。 取穴:大椎、中脘、风池、丰隆。 .14、冠心病 、(1)胸阳痹阻型 胸阳痹阻型 症状:因受寒而卒发,心痛如绞,甚至心痛彻背,形寒怕冷,四肢不温,心悸气短。取穴:关、心俞、膻中、巨阙、阙阴俞、郄门、支沟、足三里。 (2)瘀页脚.血阻络型瘀血阻络型症状:胸痛如刺,痛不定处,入夜更甚,心悸不宁,舌质紫暗。 取穴:心俞、膈俞、膻中、关、天泉、郄门。15、失眠 、(1)心肾不交型心肾不交型 症状:心烦不寐即醒,心悸不安,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遗精。取穴:神门、三阴交、关、心俞、肾俞、失眠。 (2)心脾两虚型 心脾两虚型 症状:失眠,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心悸健忘,饮食无味,腰酸便溏,倦怠乏力,舌淡苔厚。取穴:心俞、阙阴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神门。 (3)肝郁化火型肝郁化火型症状:失眠,多梦易惊,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喜叹息,舌苔黄。 取穴:肝俞、曲池、太冲、神门、关、三阴交。 (4)痰热忧型 痰热忧型 症状:失眠,头重,心烦口苦,痰多胸闷,恶心、厌食、目眩。 取穴: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关。16、神经性呕吐 、症状:突然恶心呕吐,吐物量少或干咳恶心,伴暖气,两肋胀痛、头 昏心悸,失眠多梦。取穴:肝俞、胃俞、足三里、关。17、头痛、(1)风寒型风寒型 症状: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 取穴:风池、风门、太阳、(2)风热型 风热型症状:头痛且胀或跳痛眩晕,发热恶风,有汗,舌尖红,苔黄。 取穴:大椎、风门、太阳、 (闪罐) 、曲池、太冲。18、眩晕 、症状:自觉头昏眼花,伴有恶心、呕吐。 取穴:风池、头维、合谷。19、面部神经麻痹 、症状: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口角向外侧歪斜,鼻唇沟平坦。 取穴:患侧的地仓、颊车、下关、阳白、风门、风池、大椎。20、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疲状:四肢麻木刺痛,畏寒肢冷,痿软无力,并 逐渐向上扩展。取穴:尺泽、外关、身柱、脾俞、委中、足三里、 命门。页脚.21、脑血管病后遗症、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塞,感觉迟 钝。(1)上肢瘫痪 上肢瘫痪取穴:大杼、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肩前、 肩后。(2)下肢瘫痪 下肢瘫痪取穴:环跳、风市、伏兔、阳陵泉、足三里、悬钟、 委中、丰隆、三阴交、阴陵泉。 (闪罐)(外眼角后一寸) 、外关。22、糖尿病 、上消( (1)上消(肺热)型 上消肺热)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躁,小便频且多,舌边、舌尖红,苔薄黄取穴:a、大椎、脾俞、肺俞、膈俞、足三里。 b、天枢、三焦俞、梁丘、肺俞、中府、上脘。 中消( (2)中消(胃热)型 中消胃热)症状:多食易饥,嘈杂、烦热汗多,形体消瘦,或大便秘结,尿多 且黄。取穴:天枢、三阴交、滑肉门、胃俞、足三里。 下消( (3)下消(肾虚)型 下消肾虚)症状:小便频,尿量多,渴而多饮,口干:舌燥,五心烦热,腰膝 酸软,皮肤干燥或全身瘙痒。取穴:肾俞、关元、三焦俞、天枢、太溪、血海、三阴交。23、肥胖症 、(1)脾胃蕴热型 脾胃蕴热型症状:体胖匀称,按之结实,食欲亢进, 面包红润,畏热多汗。取穴:脾俞、胃俞、天枢、曲池、庭、 三阴交。 (2)脾胃俱虚型脾胃俱虚型 症状:体胖以面颊部为甚,肌肉松驰,神疲乏力,纳呆腹胀,尿少浮肿。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气海、关元、肾俞、足三里。24、关节炎、症状:关节疼痛,酸、麻,甚则肿胀畸形,屈伸不利。以局部取 穴与循经取穴为主。肩部取穴:大椎、秉风、肩井、曲池、肩前、肩后。 肘部取穴:曲池、合谷、天井、尺泽、外关。 膝部取穴:犊鼻、血海、阴陵泉、 阳陵泉、足三里、粱丘、风市。躁部取穴:悬钟、三阴交、昆仑、 上巨虚、跗阳、涌泉。腰背部取穴:大椎、风池、身柱、至阳、筋缩、悬枢、命门、腰俞、环跳、秩边、腰阳关。25、肾绞痛、症状:腰腹绞痛,血尿或伴尿频、尿急、尿痛、多因结石引 起。取穴:肾俞、三阴交、关元、三焦俞、阴陵泉、阿是穴。页脚.26、前列腺炎 、症状:尿频、尿急、或小便淋漓不尽,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性欲减退,遗精等。取穴:关元、阴陵泉、三阴交、命门、涌泉。27、膀胱炎 、(1)湿热下注型 湿热下注型症状:小便少而黄,小腹胀痛不适。 取穴:水道、阴陵泉、膀胱俞。 (2)气虚邪恋型 气虚邪恋型症状:小腹坠痛,面色苍白,夜尿频繁, ,小便量少。 取穴:脾俞、肾俞、水道、气海。28、肾盂肾炎 、(l)湿热蕴结型 湿热蕴结型症状:畏寒发热,尿频尿急,尿浊或尿血,小腹有坠痛感,腰酸腰痛,舌边舌尖红。 取穴:肾俞、膀胱俞、阴陵泉、足三里、中极。 (2)阴虚邪恋型 阴虚邪恋型症状:轻度尿频、尿急或尿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低热盗汗、 手足心热。取穴:肾俞、膀胱俞、水道、三阴交、足三里、太溪。29、阳萎、 (1)命门火衰型 命门火衰型症状:阳事不举,临房早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取穴:关元、中极、三阴交、大赫。 (2)心脾两亏型 心脾两亏型症状:阳事不举,纳呆腹胀,心悸、失眠、神疲便溏。 取穴:a、大椎、心俞、肝俞 b、身柱、心俞、肾俞;c、神道、命门、关元;d、灵台、脾俞、中极。每次取一种,可交替进行。 (3)惊恐伤肾型 惊恐伤肾型症状:阳事不举,胆怯多疑,心悸易,夜寐不宁。取穴:肾俞、志室、关元、膀胱俞、命门、 ,三阴交、足三里。 (4)湿热下注型 湿热下注型症状:阴茎萎软,阴囊湿痒,阴部酸胀不适。 取穴:大赫、中极、关元、肾俞、三阴交。30、感冒 、(1)风寒型 风寒型症状:畏寒发热,鼻塞声重,头痛、肢体酸痛、咳嗽流涕、苔薄而白。取穴:大椎、肺俞、风门、风池、外关、太 阳(闪罐) 。(2)风热型风热型症状: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稠、口于咽 痛、苔薄且黄。 取穴:大椎、曲池、太阳(闪罐) 、风池、天突。若先在背部督脉及双侧膀胱经走罐,至皮部潮红,再将罐具拔于俞穴及相关穴位,效果更佳。第三节 皮肤科病症页脚.1、痤疮症状:是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前胸、后背等处,形成粉刺、丘疹、脓疮,结节或囊肿,好发于青春期。取穴:大椎、肺俞、肾俞、三焦俞、足三里、三阴交(局部走罐和刺络拔罐。)2、神经性皮炎症状:局疗瘙痒,皮肤增厚,皮沟加深和多角形丘疹为特征的皮肤疾患。取穴:风门、风市、曲池、血海、脾俞、肾俞、太冲、局部刺络拔罐。3、带状疱疹症状:病变呈带状分布、剌痛,局部皮肤潮红,簇集状水泡,沿周围神经分布,单侧发生,伴神经痛。腰部、腹部取穴:胆俞、大椎、足三里、三焦俞、在患部拔罐。颜面部取穴:阳白、下关、颊车、合谷、外关、大椎。4、湿疹症状:是一种常风的过敏性、炎症性的慢性皮肤病,自觉瘙痒剧烈。取穴:大椎、曲池、三阴交、足三里、血海,局部走罐。5、荨麻疹症状:皮肤突起风团,瘙痒异常,疹块凸起。页脚.取穴:神阙、大椎、肺俞、肾俞、大肠俞、曲池、血海。6、丹毒症状:发病急骤,皮肤红肿,皮肤表面紧炽热,色如丹涂脂染,边界分明,伴寒战,高热及全身不适,多发于额面、小腿、前臂。取穴:大椎、合谷、曲池、身柱、血海、阴陵泉、三焦俞、大肠俞、委中。7、银屑病症状: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发病初起,为米粒到黄豆大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后融成片,其上层覆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瘙痒无比。取穴:大椎、合谷、血海、足三里、陶道、肺俞、三焦俞、可刺络拔罐。第四节 五官科病症1、急性扁桃体炎症状:咽痛恶寒,发热头痛。取穴:大椎、风池、肺俞、风门、肝俞、合谷、天突、扶突、少商和庭刺络。2、慢性咽炎症状:咽部憋、胀、微痛、干燥灼热,有异物感。取穴:风池、大椎、肺俞、曲池、足三里、肾俞、天突、扶突、合谷、少商。页脚.3、结膜炎症状:有传染性,患眼红赤、痒涩,有异物感、或烧灼感、结膜充血。取穴:大椎、肝俞、胆俞、心俞、三焦俞、合谷、太阳、四白,耳尖放血。4、近视症状:除部分有遣传因素外,多因用眼不当引起视力减退,拔罐对用眼不当引起的近视疗效较好。取穴:眼睛周围走罐、光明、风池、肝俞、承泣、太阳。5、麦粒肿症状:眼睑痒,硬结痛,如麦粒状。取穴:风池、大椎、肺俞、心俞、脾俞,太阳(大椎或太阳刺络拔罐)。6、鼻炎症状:鼻塞、头痛、流涕、喷嚏,有分泌物。取穴:大椎、肺俞、风池、隔俞、风门、足三里、尺泽、涌泉、迎香(闪罐)。7、牙痛症状:牙痛、龈肿。取穴:风池、颊车、下关、合谷、庭、胃俞、肺俞。8、耳鸣、耳聋页脚.症状:自觉耳鸣响,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取穴:肝俞、关元、大椎、风池、涌泉、听宫、听会、耳门、翳风、太阳。9、美尼尔氏综合症症状:眩晕,伴有耳鸣、耳聋及呕吐,中年人多见。取穴:风池、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关、太冲、翳风。、三叉神经痛(1)风寒阻络痛症状:疼痛呈阵发性抽掣样痛,痛势剧烈,遇冷如重,得热则舒。取穴:大迎、颊车、下关、庭、风门、合谷、外关、患侧走罐。(2)肝炎上逆型症状:疼痛乍发乍止,呈烧灼样剧痛,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口干而苦。取穴:曲泉、支沟、下关、大迎、大杼、肝俞。第五节 妇科病症1、月经不调(1)经前期取穴:关元、三阴交、归来、行间。页脚.(2)经后期取穴:关元、三阴交、太冲、肝俞、血海。(3)经量多取穴:关元、三阴交、膈俞。(4)经量少取穴:关元、三阴交、肾俞、膈俞。2、慢性盆腔炎症状:下腹部隐痛,腰痛、月经紊乱,白带增多。取穴:中极、血海、三阴交、大椎、脾俞、肾俞、肝俞。3、产后少乳症状:产后2——10日无乳汁分泌或乳汁过少。取穴:膻中、足三里、肝俞、胆俞、肩井、章门。4、急性乳腺炎(适用于炎症期)症状:乳房红肿,局部硬结,发热恶寒,烦燥口喝。取穴:膻中、期门、合谷、委中、曲池、大椎。5、痛经症状:行经前后或经期腹痛,连及腰骶。取穴:关元、三阴交、气海、太冲、肾俞、肝俞、足三里。6、更年期综合症页脚.(1)阴虚型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汗出,心烦易怒,面红颧赤,皮肤干燥或瘙痒,月经不规律,舌红少苔。取穴:a、关元、心俞、三阴交、肾俞。b、大椎、心俞、肝俞、肾俞、脾俞、阴陵泉、外关、三阴交。(2)肾阳虚症状: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行经量多,面浮肢肿,夜尿多或尿频失禁,舌淡或舌胖嫩,边有齿痕。取穴:中脘、气海、命门、心俞、关元、关。第六节 外科病症1、颈椎病症状:颈痛、麻木、强硬、活动受限,或痛引前臂、手指,或有头晕、恶心。取穴:大椎、大杼、肩中俞、肩外俞、肩井、天宗、曲池、外关、风池。2、肩周炎症状:肩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夜间痛甚。取穴:肩贞、天宗、大椎、风池、曲池、合谷、肩前、肩后。3、急性腰扭伤症状:腰部活动受限,肌肉疼痛,局部压痛。页脚.取穴:委中、肾俞、腰阳关、阿是穴。4、慢性腰痛症状:持续性腰部隐痛,劳累受凉加重。取穴:肾俞、腰阳关、气海、命门、环跳、委中、阳陵泉、涌泉、阿是穴。5、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症状:肘关节外侧疼痛,向前臂放射,肘关节活动时加剧,肘关节外侧有压痛。取穴: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阿是穴。6、梨状肌综合症症状:臀部疼痛,沿臀中部向下压痛。取穴:关元、腰阳关、肾俞、环跳、胞育、殷门。7、落枕症状:因睡眠姿势不当,或劲部扭伤,或受寒凉引起颈项强硬,转动不利疼痛。取穴:大椎、风池、风门、肩井、肩中俞、肩外俞、阿是穴。8、软组织损伤症状: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损伤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上肢部取穴:合谷、手三里、曲池、阿是穴。页脚.腰部取穴:腰阳关、委中、大椎、涌泉、阿是穴。下肢部取穴:委中、承山、阳陵泉、局部随症取穴。9、肋间神经痛症状:肋间神经分布区疼痛、咳嗽、喷嚏、吸气加重、或痛引肩部,局部压痛。取穴:关,阴陵泉、阳陵泉、支沟、肝俞、胆俞。、股外侧皮神经炎症状:双侧大腿前外侧皮肤有蚁行感、麻木、疼痛、站立及步行过久时加重。取穴:风市、中渎、飞扬、伏兔、膝阳关、阿是穴、大腿外侧走罐。、腓肠肌痉挛症状:局闻痉挛、疼痛、或局部隆起,下肢不敢伸直。取穴:委中、承山、承筋、昆仑、太溪。、足跟疼痛症状:足跟外伤、劳损或骨刺引起足跟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困难。取穴:承山、太溪、昆仑、涌泉、照海、阿是穴。、坐骨神经痛页脚.症状:腰臀部、大小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背外侧,有放筋样、烧灼样、针刺样疼痛,活动受限,劳累与寒凉加重。取穴:腰部反应点、肾俞、腰阳关、环跳、秩边、委中、承山、殷门、悬钟、风市、阳陵泉。第七节 科病症1、急性胃炎(1)寒凝气滞型症状:胃痛暴作、怕冷喜温、恶心呕吐、喜热饮。取穴:中脘、胃俞、关、足三里、阴陵泉、梁丘。(2)湿热中阻型症状:胃脘灼热胀痛,进食加剧或入食即吐,吞酸嘈杂,口渴不欲饮。取穴:中脘、下脘、足三里、庭、合谷。(3)食积停滞型症状:胃脘胀痛,疼痛拒按、嗳腐酸臭,恶心呕吐,吐后痛减。取穴:中脘、下脘、足三里、天枢、梁门、神阙。2、慢性胃炎(1)脾胃虚寒型页脚.症状:胃痛隐隐,喜温喜按,饥饿痛甚,进食痛缓和,纳呆脘胀或泛吐清水,面色少华,畏寒肢冷,大便稀薄。取穴:中脘、脾俞、大椎、关元、三阴交、足三里。(2)肝气犯胃型症状:胃脘胀满,攻痛过肋,暖气频作,痛无定处,烦恼郁怒则加重。取穴:中脘、肝俞、期门、支沟、足三里。3、胃下垂(1)脾虚气寒型症状: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心悸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食后加重,平卧减轻,常伴有嗳气,不规则胃痛。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胃俞、脾俞、关元。(2)脾胃不和型症状:胃脘胀痛,腹痛绵绵、食难消化,甚则恶心呕吐,大便时稀时干。取穴:脾俞、胃俞、肝俞、足三里、气海。4、急性肠胃炎(1)寒湿型页脚.症状:腹痛肠鸣,大便清稀,肢体困重或伴恶寒发热,舌淡苔白取穴:中脘、天枢、气海、大肠俞、足三里、阴陵泉、关。(2)湿热型症状:呕吐腹痛,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泻而不爽,便色黄褐或间带粘液,舌红苔黄。取穴:大椎、天枢、上巨虚、中脘、大肠俞、关、足三里。5、胃溃疡(1)肝胃气滞型症状:胃脘胀痛累及两肋,吐酸嗳气,嘈杂如饥,胸闷易怒,喜叹气,食欲不振。取穴:肝俞、胃俞、期门、中脘、足三里。(2)肝胃郁热型症状:胃脘疼痛伴灼热感,进食后疼痛无明显缓解,口干且苦,嘈杂吞酸,心烦易怒。取穴:肝俞、胃俞、中脘、足三里。6、胃痉挛症状:突发性剧烈腹痛,有时伴恶心呕吐,常见于有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神经官能症病史者。取穴: (1)中脘、天枢、关元。页脚.(2)中脘、梁门、肝俞、胃俞。7、膈肌痉挛(1)胃火上逆型症状:呃逆声哄亮,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取穴:膈俞、中脘、足三里、关、合谷。(2)肝气犯胃型症状:呃逆连声,胸肋胀闷,多由忧郁恼怒而引发。取穴:膈俞、中脘、膻中、肝俞、太冲。(3)脾胃阳虚型症状:呃逆连续且声低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取穴:中脘、气海、膈俞、脾俞、肾俞、关元。8、腹泻、腹痛(1)腹泻症状:下腹隐痛,大便稀如水样,每日数次。取穴:脾俞、大肠俞、气海、足三里、关元、上巨虚。(2)腹痛页脚.症状:胃脘以下疼痛,有冷痛、灼痛、隐痛、绞痛,也有满痛、胀痛等等。取穴:中脘、天枢、关元、气海。9、便秘症状:两日或数日一便,排出困难。取穴: (1)天枢、支沟、上巨虚、大肠俞、脾俞。(2)神阙、气海、大臣、足三里、关元。、支气管炎(1)风寒束肺型症状:咳嗽痰白,鼻塞流涕,或伴恶寒发热。取穴:大椎、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合作开发合同
- 2024年版销售人员全面工作合同样本
- 2024年研发合作合同范本:新产品研发与推广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题库答案
- 2024年跨境电商销售合同英文版版B版
- 2024年土特产区域代理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4年电子支付系统技术许可合同
- 2025年度软件园办公场地使用权及广告发布合同3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边坡防护施工与地质勘察合同2篇
- 2024年股东权益共享协议书
- 1超分子化学简介
- 广东省中医院进修申请表
- 聚酯合成副反应介绍
- 电除颤教学课件
- 竣工之风量平衡测试报告air distribution balance report
-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 说明书hid500系列变频调速器使用说明书s1.1(1)
- 横版荣誉证书模板可修改打印 (9)
- 建设银行股份关联交易申报及信息披露系统操作手册新一代
- 建筑工程施工劳务清包工合同
-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国有建设用地土地用途变更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