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文旅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标准打造旅游核心目的地_第1页
兰溪市文旅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标准打造旅游核心目的地_第2页
兰溪市文旅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标准打造旅游核心目的地_第3页
兰溪市文旅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标准打造旅游核心目的地_第4页
兰溪市文旅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标准打造旅游核心目的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溪市文旅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标准打造旅游核心目的地实施“文旅兴兰”战略,推进诗路兰溪建设,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全域化、融合化、高质量提升,在文化和旅游发展现代化上走前列,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202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5%,旅游总收入达到420亿元,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努力打造长三角休闲旅居目的地。(一)高标准打造旅游核心目的地。加大文旅项目招引和上等级旅游景区创建力度,以核心景区和特色游线带动串联旅游深度开发,促进旅游全域化发展。1.推进“三江六岸”景区化提升。以创建“天下江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带动“三江六岸”整体景区化提升,挖掘“山水城桥岛塔”六大核心元素,建设文化体验、古城休闲、水上观光、亲子游乐、研学旅游等综合型的开放式城市景区,打造兰溪中心城市“大客厅”、古城复兴“文化核”、诗山画水“游憩源”、十里风华“活力心”。兼顾旅游开发、生态保护与防洪安全,统筹各段防洪工程和景观提升项目,严格管控生态红线、河道蓝线、景观绿线、城市天际线。实施滨江路、中山路、解放路、丹溪大道等改造提升,优化交通组织,打通微循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业遗产有机更新,挖掘串联古城文化资源,建设桃花坞文化商业街区和未来社区、天福山历史文化街区、女埠古街-女儿滩水岸慢生活街区。重点实施游客服务中心、笠翁寄情景点、迷幻打卡古巷、休闲度假中心等核心项目。积极导入水岸裸眼3D、大型水上实景演艺、滨江路酒吧与非遗古玩街、古城美食街区、水上乐园、地摊夜市经济、“夜游兰江”项目等集聚人气的休闲业态。整合李渔文化公园、芥子园、兰溪历史博物馆,打造“三江六岸”文化地标。盘活灵羊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推动沿线(湿地)公园串珠成线。2.打造一批高能级文旅景区平台。“十四五”争创“诸葛-长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下江南”、越龙山、游埠古镇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联合开发诸葛与长乐旅游资源,丰富拓展旅游业态,转变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打造中国国际古村落研学旅游目的地,打响国家级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品牌。推进古城、兰湖、越龙山、六洞山等一批高能级旅游景区项目,建设省级特色小镇、省级旅游风情小镇、高端精品民宿集群和特色乡村民宿集群等。3.串联特色文旅游线。以“天下江南”旅游景区为核心,串联云山、兰江、上华(兰湖)、女埠、香溪、灵洞等“三江六岸”古城文旅节点,建设“兰溪-建德”水上游码头群,开通“兰江夜间游”,打造以“水”为主题的“三江六岸”特色文旅游线,成为钱塘江诗路文化带水上旅游廊道的示范区。以诸葛-长乐为核心,串联游埠、水亭、永昌、白露山—芝堰省级风景名胜区等乡村文旅节点,打造中国古村落实景博物馆,构建金兰西向以“村”为主题的特色文旅线路。围绕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串联六洞山风景区等金华山自然文旅资源,以及周边梅江、马涧、横溪、柏社等乡镇特色文旅节点,打造以“山”为主题的特色文旅游线。(二)高水平建设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积极发展文博事业,参与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实现文化引领全市旅游提升发展。1.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全面提升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水平。实施诸葛、长乐村民居和芝堰村建筑群国家文保单位及各省保、市保单位保护工程。深入推进“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创新开设“瀫水记忆”美丽非遗百村行等非遗展示活动。提升馆藏文物活化利用水平,引导文博创意产业发展。推进文博数字化升级,绘制我市文化遗产地图。积极链接名城名镇名村,和合儒释道文化,彰显婺学,弘扬李渔文化,培育蒙学产业。协调淳安、建德、桐庐共建文化和旅游发展联盟,加快融入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十四五”古建筑开发利用项目“十四五”古建筑开发利用项目开发诸葛长乐、永昌艺术老街、李渔戏剧小镇会客厅、黄大仙故里等古建筑群。对全域1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3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个中国传统村落,14个省级传统村落,8处国家级文保单位,37处省级文保单位,89处市保单位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631处详细文物登录点、2000余处登录点进行修缮保护、开发利用。2.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强化“诗词蒙学新高地”“戏曲文化体验地”“书画教育朝圣地”“休闲旅游目的地”核心定位,争创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试验区。以李渔文化为我市旅游文化主IP,串联带动历史文化、古城古镇古村文化、名人文化、中医药文化、美食文化、工业遗存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强化李渔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回购,推动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同步设计打造。建设丹曾人文(兰溪)学校、李渔戏剧梦工场,举办童诗中国论坛、李渔国际戏剧节等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国家级文化活动会展品牌。鼓励数字文化内容创造,增强兰溪古城和工业遗存的影视拍摄场景供给能力,承接横店影视产业溢出。3.强化旅游配套与宣传。壮大市文化和旅游发展集团公司,引入专业文旅运营主体,加快实现旅游景区(点)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建立全域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打造旅游的“线上兰溪”,建设若干数字化示范景区、数字化运动休闲精品线路。主攻长三角市场,与千岛湖、黄山建立旅游联盟和游线共享,借助钱塘江诗路文化带提升兰溪文旅知名度。充分利用重大会议、赛事、文化节庆等开展旅游宣传,通过上海进博会、杭州西博会国际旅游节、黄山国际旅游节、义乌国际进口商品展等国际重大会展宣传兰溪文旅。在长三角枢纽机场、高铁站持续宣传兰溪文旅资源。创新“名人背书、事件营销、网红直播、影视营销”等推介方式。规划建设兰溪旅游集散中心,谋划一处地标性文化艺术中心,构建便捷通达的旅游交通体系、完善人性化配套服务体系,健全游客权益保护机制。(三)高质量推进“旅游+”融合发展。重点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健康、商业等业态融合发展,导入游客流量、延长逗留时间、强化价值挖掘。1.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特色农业资源,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主打兰芝风情线、五十里杨梅长廊、游诸线人文观光线、兰江水上游等农旅融合精品线路。以“五十里杨梅长廊”、女埠虹霓山枇杷等为代表,打造特色鲜果采摘村落;以女埠白露山油菜花、兰江街道兰花为特色,打造赏花休闲村落;以柏社、梅江、马涧等相关区域为重点,打造休闲养生度假村落;打造黄店蜜蜂小镇、余粮山万亩红柿景观园等;扩大中国兰溪杨梅文化旅游节等特色节庆影响力,打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到2025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总人数达到350万人次以上。2.推动工旅融合发展。建设工业旅游服务中心,规划工业旅游项目和线路,以兰棉文创园为中心,结合高铁小镇、永进化工厂、味精厂、热电厂等周边工业遗存改造,建成集工业遗存博物馆、创意设计、休闲娱乐、影视文化等业态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遗存文创产业板块。3.推动康旅融合发展。依托金华山兰溪分区生态优势、黄大仙道教养生文化等资源,导入休闲养生、慢病康复、中医药研学、候鸟式养老、康体服务等项目。引入大型民营医疗机构或公办医疗医共体,打造长三角慢病康复疗养基地。创建金华山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谋划“森林+医疗+康养+旅游”多业态融合的森林康养医疗综合体。4.推动商旅融合发展。持续培育纺织、光学膜、兰花、中医药、农产品、古建筑、李渔文化等主题会议;引进国内外高水平赛事,发展户外运动项目,主攻乡村马拉松、永昌百凤林汽车越野赛事、兰湖水上赛艇、洋港村水上冲浪、数娱电竞赛事等,推进兰溪“节庆经济”向“会议赛事经济”升级,导入人口流量、延长逗留时间。挖掘兰溪美食文化,做好“百县千碗”美食推广工程,统一美食品牌营销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美食博物馆、美食影视、美食夜市等业态,在兰溪古城打造餐饮文化区、美食特色街、小吃夜市街区、咖啡酒吧街区等;推进兰溪特色美食餐饮“走出去”拓展全国市场。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酒店住宿经济,在“三江六岸”核心区、兰湖旅游度假区引入1-2家五星级会议型酒店。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集聚一批星级度假精品酒店、高端民宿,结合古城更新改造建设“城市民宿”,在金华山、白露山实施“民宿上山”,各乡村旅游点打造特色民宿区。做大黄蜡石等文旅商品。“十四五”文化旅游重大平台项目“十四五”文化旅游重大平台项目高能级景区项目:诸葛-长乐旅游景区、“天下江南”旅游景区(含三江六岸景观提升工程)、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兰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六洞山兰湖旅游基础设施综合开发、游埠国际艺术摄影小镇、白露山休闲度假区、芝堰大景区建设项目、黄大仙故里文化旅游项目(仙道朝圣圣地)、诗路兰江开发、古城开发(桃花坞、天福山、金钟岭)等。“旅游+”融合项目:金华山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工业遗存文创产业板块(含工业遗产博物馆)、香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