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统编三下第三单元整体设计教案_第1页
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统编三下第三单元整体设计教案_第2页
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统编三下第三单元整体设计教案_第3页
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统编三下第三单元整体设计教案_第4页
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统编三下第三单元整体设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高亭中心一长涂小学一蓬山小学共同体

一、单元整体解读

“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

与传统文化有关。对于这个主题,学生并不陌生,从二年级的“传统节日”

到三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到五、六年级的“汉字之美”和“民风

民俗”,编者根据学生生活经验的增长,编排了一系列涉及传统节日、建筑、

书画、文字、民俗的文本。这一单元来看,《古诗三首》指向于传统节日,

《纸的发明》指向于古代科技,《赵州桥》指向于古代建筑,《一幅名扬中

外的画》指向于中华艺术,综合性学习指向于传统节日,语文园地中的“日

积月累”指向于传统文化,“词句段运用”中的剪纸、捏泥人、编花绳指向

于传统文化符号,这些都传递着浓浓的中华文化精髓,意在引导学生了解中

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细细解读,能看出教材

是从多角度让学生感受中华的传统文化。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

样的训练要素在统编教材中分布如下:

册序单元_________________语文要素_________________

三上第六单元一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一

三下第三单元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三下第七单元-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一

六上第五单元体会文章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六年中,这一语文要素是螺旋上升的,由段到篇,

层层递进。三上第六单元学习过的“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主

要是从理解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

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知道围绕

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的具体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

且也为学生进行“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习作实践提供方法上的

引导。

本单元对于这一语文要素的具体落点是这样的:教材通过课后题和语文

园地的相关练习来呈现。这一单元给了我们非常明确的写法。第一个是“分

步写”,在《纸的发明》课后第一题直接体现,按照时间顺序,把不同时段

的造纸术流程做了一步步交代,还有在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中体现,作

者为了将蔡伦改进造纸术这一意思写清楚,按工序用连续性动词将过程写具

体。第二个是“先总说后分说的方法”,《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就是用这种方法呈现了一个伟大的建筑,一件不朽的艺术品。为了写清楚画

上街市的热闹,总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分写了他们不同的形态;为

了写清楚赵州桥的美观,作者总写了桥面石栏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分写了

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教材中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从三年级

下册开始共安排了四次综合性学习,各年级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如下:

册序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学习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

三下中华传统节日

一写过节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四下轻叩诗歌大门合住编写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感受诗歌的

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尝试写简单的

五下遨游汉字王国

研究性报告,了解汉字文化。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制作成长纪念册,学

六下难忘小学生活写策划书,策划毕业联欢会,写毕业赠言和书信

纪念小学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研读各册教材就会发现,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是以浸润式的方式被

安排在普通单元中,而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则变成了独立的单元。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了解

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

展开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本单元的写作也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既进行

综合性学习,又落实“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要求。在综合性活

动的基础上,学生再进行写作,就可以降低难度。

本单元的教材向“传统文化”多角度铺开,综合性学习却回归到“传统

节日”这个点开展。应该是编者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逻辑和生活经验考虑,

目的是让学生会主动参与,会自主合作,会收集资料,能有些许感受。

二、单元核心目标和基础目标:

单元核心目标:

1.能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做出解释。

2.能体会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3.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

风俗,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单元基础目标:

L认识34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会写30个词语。

2.能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课文、段落。

3.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三、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一)单元大任务和学习情境描述

依据单元目标和内容,我们优化了单元原有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设计“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一真实的大任务,统领整个单元

的学习。

具体学习情境描述如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龙的传人,今天的我们仍然和古人一样过着节,

仍然用着一千九百年前发明的纸,仍然走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建造的桥上……

让我们学习精彩的诗文名篇,发现身边优秀的传统,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

中华文化吧,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和鲜活,

了解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二)任务框架和内容安排

大单元主题确定后,我们架构大任务体系,重组教学内容,使教材更好

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围绕“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一主题,

整合识字写字、课文阅读、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构建了四个子任务、九

个活动,形成了可操作的单元任务框架。

任务一整合了第9课《古诗三首》和课后的“活动提示”(也就是综合

性学习的启动)。

任务二整合了第10课《纸的发明》、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1题和

课后的“活动提示”(也就是综合性学习的推进)。

任务三整合了课文第11课《赵州桥》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与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第2题的内容相关联。“日积月

累”做是拓展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任务四写写“感兴趣的节日”,并开展个人习作展示以及综合性学习成

果的展示。

具体如下图:

「活动一:寻找古诗中的过节习俗

任务一:开启节日探寻之旅

-I活动二:综合性学习的启动

任务二:追寻“纸”的足迹一〔活动一:讲讲千年的纸

活动二:综合性学习的推进

向世界介绍悠久r活动一:古桥我来绘

灿烂的传统文化

L活动二:导雌来当

任务三:跨越千年的相会一

/J活动三:争当国宝守护人

I活动四:济述更多的中华文化

C活动一:写写“感兴趣的节日”

任务四:传统文化对对碰T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U活动二: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

四、单元素养评价

本单元在学习成果展示的每一阶段设置了素养评价单,评价量表如下图:

“任务一:开启节日探寻之旅”之后

评价标准评价星级

L能合作着展开调查,将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填入表

☆☆☆

格。

2.能合作着将喜欢的传统节日介绍给大家听,能围绕

☆☆☆

一个意思介绍清楚。

3.能积极参与,介绍时态度大方自然,声音响亮,形

☆☆☆

式多样,富有创意。

“任务二:追寻‘纸’的足迹”之后

评价标准评价星级

1.态度大方自然,声音响亮,富有自信。☆☆☆

2.语言通顺,能围绕一个意思把这张特殊的纸介绍清

☆☆☆

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参与,介绍时形式多样,有创意。☆☆☆

“任务三:跨越千年的相会”之后

评价标准评价星级

1.以导游的身份进行介绍,语句连贯,态度大方自然。☆☆☆

2.赵州桥名片设计精美,介绍形式多样,有创意。☆☆☆

3.能用上提示的词语,围绕赵州桥的特点介绍清楚。☆☆☆

“任务四:传统文化对对碰”之后

评价标准评价星级

L能借助支架,并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清楚地介绍

☆☆☆

《清明上河图》。语句连贯,大方自然。

2.介绍时能转换口吻,融入自己的想象,语言比较优

☆☆☆

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积极倾听同伴的描述并能及时做出反馈,表示欣

☆☆☆

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单元整体备课具体安排表:

任务课时学习内容负责老师

单元启动0.5毛雪芬

任务一:开启节日探寻之旅3课时《古诗三首》1.5张淑涛

综合性学习启动1________邱仙红

《纸的发明》2虞佳妮

任务二:追寻“纸”的足迹3课时

综合性学习推进1邱仙红

《赵州桥》2叶君桥

任务三:跨越千年的相会4课时《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毛雪芬

《语文园地》1___________包海红

写写“最感兴趣的节日”1

任务四:传统文化对对碰2课时邱仙红

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1

第三单元: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单元启动

学教目标:

1.了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

2.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板块一、忆年味说节日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热闹的春节虽已远去,但

同学们一定还记忆犹新。你能说说最令你难忘的什么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画面(如剪窗花、贴对联、

放鞭炮等)。

小结: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它让世人充分感受到

了我国独特的民俗民风和悠久的年文化。

2.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还有不少呢,谁来介绍介绍。

出示二年级学过的课文《传统节日》读一读。

板块二、谈传统赏文化

1.中华传统文化璀璨无比,传统节日只是我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其中

一部分,它还包括我们之前学过的传统美食、十二生肖……不一而足。你

还知道哪些呢?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相关课件

2.播放视频《皮影戏》和《戏剧大荟萃》。

观毕说说感受。

小结: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

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和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这一单元,我们要继续领略华夏神韵,并向全世界友人介绍我国悠久灿烂的中华

文化。

板块三、读导语,明目标

1.出示篇章页,一起读左上角的文字明确这单元的主题:向世界介绍悠

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2.出示篇章页读读右下角的文字,明确单元目标。

关注“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回顾三上“借

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任务一:开启节日探寻之旅

活动一:寻找古诗中的过节习俗

学习内容:9古诗三首

学教目标

1.认识“屠、苏”等6个生字,会写“魂、欲”等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清明》。

3.理解重点字、词、句的意思,感受古诗中描写的节日情景以及古诗的语

言美,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重点)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重点)

3.感受古诗的语言美,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难点)

学教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教目标

(-)正确朗读三首古诗,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解决难理解的字词。

(二)圈出古诗《元日》的节日习俗,借助联系生活、欣赏图片歌曲等方式

感受诗中的节日气氛。

(三)引导学生积累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激发起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习准备: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相应的习俗。

三、学习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解释课题

1.导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

统节日往往积淀着中国人独有的情绪,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们,为一个个节日谱

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让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

我们将和古人一样过节,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去感受诗人笔下的传统节日,并体

会诗人寄寓在诗文中的情感。

(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古诗,知悉节日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课件出示朗读要求:自由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

2.检查朗读,指导学生用吟诵的方式来读古诗,纠正“瞳瞳”“异”等字的

读音。

3.学生默读古诗,圈出或者写出三首古诗所描写的传统节日。

(1)方法引领:《元日》中所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呢?(根据学生回答,指

导学生发现右边的注释,从而总结出借助注释来了解诗中所描写的节日。)

(2)学生自主借助注释了解《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所描写的

传统节日。

(3)全班交流,修改。

4.师生合作朗读三首古诗。

板块三圈出习俗,感受喜庆

1.找出《元日》这首诗中写到的节日习俗。

(1)《元日》这首古诗里,写到了哪些节日习俗呢?请拿起笔圈一圈。

(2)引导学生和同桌交流。

(3)反馈校对:放鞭炮、饮屠苏、换桃符。

2.边读边感受气氛:读了这首诗,我感受到怎样的气氛?

预设:“喜庆、幸福、祥和、热闹、开心……

师:这样的气氛融化在诗句中,隐藏在词语里。我们用心读一读诗句,看看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

3.随机学习“放鞭炮”。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放鞭炮时的感受。

(2)指导学生个别朗读:你能将放鞭炮时的快乐送进诗中读一读吗?

(3)指导学生情境朗读,教师引导,读出放鞭炮时的那份喜悦。

(4)思考:过春节了,家家户户为何都要放鞭炮呢?

预设: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

(5)教师小结,齐读古诗:在嘿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新年来咯,这真是让

人又高兴又欢喜的节日呢!

4.随机学习“饮屠苏”。

(1)学习生字“屠”。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现在过年,

大家聚一起喝什么酒呢?

(2)教师介绍屠苏酒: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泡的酒,宋朝人过春节时喝的一

种酒,它有一种习俗,小孩子先喝,据说是为了避邪。(随机补充苏辙《除日》

的“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原来这屠苏酒和其他酒的饮法不一样,

要最小的人先喝,这正是它的特别之处。)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大人会举着屠苏酒祝孩子……孩子会举着

屠苏酒祝爷爷奶奶……

(4)教师小结:原来屠苏酒里有着暖暖的爱,有着满满的祝福呢!齐读诗

句。

5.随机学习“换桃符”。

(1)了解桃符,加以朗读:学生借助注释介绍桃符,教师适当图片补充,认

识桃符。

(2)联系生活,读春联: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现在将换桃符改成贴春联了。

(课件出示春联,引导学生读读春联。)

(3)引导学生铺垫朗读:今年是兔年,兔年到了,人们把一一新桃换旧符;

明年是龙年,龙年到了,人们就要把一一新桃换旧符。

(4)关注“总”:指导学生朗读出“考、把新桃换旧符”,年年除旧布新。

6.小结:在《元日》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人们过年要放鞭炮,辞旧迎新;

要饮屠苏,互送祝福;要换桃符,万象更新,这样的春节多热闹,多喜庆啊!一

起读读这首诗。

板块四领悟心情,尝试背诵

1.引导理解“瞳瞳”:如此热闹的春节,人们是多喜庆啊!你们又是从哪感

受到喜悦之情呢?引导理解“瞳瞳”。

2.铺垫朗读:金灿灿的阳光照进来了,你家瞳瞳日,我家瞳瞳日,整个街道

都是这样亮堂堂,这就是“千门万户瞳瞳日。”(学生朗读)

3.看图猜诗句:读着读着,我的眼前就出现了他们过春节的一幅幅画面,你

们能帮老师对上相应的诗句吗?(课件出示诗句对应的图片)

4.借助画面朗读《元日》。

5.尝试背诵《元日》。

板块五迁移学法,领悟“思念”

I.小结学法:在《元日》这首诗歌的学习中,我们先圈出了诗人描写的春

节习俗,再借助习俗感受到了人们过春节时的那份喜悦之情。

课后也请你们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件出示要求:1.圈出习俗。2.想想作者的心情,并说明理由。)

板块六书写生字,激发兴趣

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元日》,借助古诗中所描绘的习俗,我

们感受到了诗中所描写的节日氛围。

2.书写生字:指导“符”的书写。

3.激发兴趣:课后请大家去找找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也像这样去找找习

俗,感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节日氛围。

作业:

1、背诵《元日》

2,用习得的方法试着自学《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附板书:

古诗三首

《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

喜悦

第2课时

学教目标:

1.学习字词,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古诗,默写《清明》。

3.能想象诗中画面,领会诗人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同时培养孩子对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学习重点:想象诗中情景;背诵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习过程:

一、学习《清明》

板块一看图猜节日,揭题释题

1.揭示课题:今天,唐代诗人杜牧要带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一清明

板书:清明、唐、杜牧

(补充关于清明节小资料,简介诗人杜牧)

板块二读好古诗理解诗意

1.回顾上节课学习《元日》的学习方法,同桌交流自学。

出示古诗与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想象清明时的景象,体会诗人

心情。

2.朗读古诗。引导学生用古诗朗读规律来朗读。(平长仄短入声促)

3.借助注释和词语手册等,自己初步读懂诗意。

4.采用“我问你答”的生生互动方式反馈。

随机理解字词:时节、欲断魂、借问、何处、酒家、牧童、杏花村

5.齐读古诗,男女对读。

板块三想象画面品味诗情

1.出示第一二句古诗,课件点红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读词,想象情景:读着“雨纷纷”,我仿佛看到天空中……

(预设:雨不断地下;人们神情悲伤地走着。若学生说的有困难,则先进

行后一个环节)

2.体会“纷纷”的含义。

这里是说雨纷纷,我们还可以说()纷纷。

议论纷纷(议论声多)、大雪纷纷(雪之大之多)、雨纷纷(多)

3.课件出示图片,再次理解“清明时节雨纷纷。”齐读。

4.想象悟情:是呀,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的行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朗读第二句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路上……

出示:诗中雨纷纷一词描写了清明时节的细雨绵绵。从_欲

断魂一词感受到诗人寂寞孤单的心情。

体会诗人感情:诗人在雨中孤身独行,“雨纷纷”“欲断魂”就是他寂寞

冷清的感觉。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

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5.请孩子们把自己当作诗人,再次读一读这两句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6.出示三、四两行,自由朗读,并说说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7.同桌讨论:人们清明时节扫墓,诗人为什么问酒家?

让大家猜一猜(预设:孤身行路像歇歇脚、避避雨、顺便小饮几杯暖暖身子,

也是借酒消愁。)

8.教师引导:是呀,牧童天真可爱,杏花令人心醉,村头酒旗飘飘,此刻杜

牧的心情是怎样的变化呢?”“愉悦的,情绪变得高起来了……”

最后两句诗中,其实表明了他心中的希望。这样转折的情绪,可从朗读全诗

中得来。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块一读题释题初读古诗

1.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2.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

的家乡山西省。

3.题目中是谁回忆谁?

4.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古诗划出节奏。

板块二自读合作品味诗情

1.学生自学,同桌讨论。

同桌合作要求:

(1)确定交流方式:我从哪些字词看出诗人的思念心情?因为……

(2)合作梳理理由。

2.交流反馈理由。预设:

从“独”,“异乡异客”一一远离家乡,远离家人;

从“每逢佳节”“少一人”、习俗“登高、插茱萸”一一“忆”兄弟家人相

聚,无尽思念之情等。

交流时,预设插入了解习俗:登高、插茱萸。(茱萸图片)

3.铺垫朗读:又是一年重阳,家人们登高插茱萸,可是王维只能在长安思念着

亲人,满满的思念啊,都寄托在了这首诗里。指导学生齐读整首《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4.尝试背诵。

板块四比较异同总结延伸

1.从题目、对应的节日、习俗、情感等方面进行比较异同。

2.四人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题目《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节日

诗中描写的习

情感

3.从三首古诗中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

4.总结课堂。

5.书写指导:“魂、欲、酒”等

作业:1.背诵并默写《清明》,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完成课堂作业本2。

附板书:

9古诗三首

《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喜悦悲伤思念

任务一:开启节日探寻之旅之活动二

学习内容: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

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

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及其相关风俗。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综合性学习的启动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分好小组,确立并细化本组的活动任务。

2.帮助学生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

3.帮助学生确定记录资料的方式。

教学过程:

板块一明确任务与要求

L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着诗人一起过了元日、清明节、重阳

节,三个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你知道,还有

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拿出你的预习单一起来交流一下吧。(学生踊跃发言)

我了解的传统节日

节日过节时间节日习俗________其__他_(节日由来等)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2.凭我们的一个人的力量可能不足以进行深入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小组

合作,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深入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

教师板书课题: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板块二帮助学生分好小组,确立并细化本组的活动任务。

1.过渡:同学们,我们按照时间的先后,来理一理这些传统节日。

2.预设:我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

中秋节、重阳节……

3.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想要调查了解的节日,选择相同节日

的同学即为同组。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名字和所选的节日及节日序号写在一张

纸条上交上来,我们公布一下每位同学的选项,就可以完成分组。

4.教师出示:中华传统节日小组分工表。

5.自由组成小组,教师适当干预。

6.细化活动任务:同学们,我们已经分好了小组,各组也确定了自己的活动

任务,那么,围绕这个活动任务,我们需要调查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预设: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查了解一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习俗、

文化内涵、相关传说、相关诗词等。

预设:我认为,凡是和这个节日相关的内容,我们都可以尽可能的去调查了

解。

板块三帮助学生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

L过渡:同学们,我们各自明确了自己的活动任务之后,都可以通过哪些途

径去了解呢?

预设1:我打算询问长辈,听他们讲述传统节日的习俗。

预设2:我打算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

预设3:我打算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

预设4:我打算在网上查阅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

预设5:我打算学习制作相关的节日美食。

板块四帮助学生确定记录资料的方式。

L过渡:同学们,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调查得到的相关资料,要通过怎样的方

式记录下来呢?

预设:表格记录、摘记、照片……

教师板书:记录方式:表格记录、摘记、照片……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8页的小组活动计划

小组活动计划彳.j_________

,,组成员:

想要了解的节EJ.

了解的方法(画上-√").

匚I询问长辈口参现民俗展览馆

口图书馆查阅资料口收集或制作实物

_H看影视片匚!其他:

打算展示的方式(画上*∙√,,).

口摘记口朗诵古诗词

口照片口其他:.—

口实物

3.布置下一阶段任务

五、板书设计

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记录方式:表格记录、摘记、照片……

任务二:追寻“纸”的足迹

活动一:讲讲千年的纸

学习内容:《10.纸的发明》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会“录”“洲”“存”

“社”等字。

2.借助时间词提取关键信息,读懂课文,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通过梳理改进前各种书写材料的不足,理解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能够传承

下来的原因,感受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会“录”“洲”“存”

“社”等字。

2.借助时间词提取关键信息,读懂课文,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学习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巩固字词

1.孩子们,前几节课我们和古人一起过了许多传统节日,了解到了许多丰

富多彩的节日活动,真是精彩纷呈。这节课,我们要走进一张特殊的纸,这张纸

有一千九百多年的高龄了,年纪可真大,我们先来观看一段有关于纸的历史吧!

播放视频。

2.初步交流视频感受:你从视频中知道了哪些知识?

3.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2)读完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试着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不确

定先不写,先在文中找找相关句子,用一一画出来)

造纸术发明以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后来

时要注意什么。

一容易读错的词:携带、铸刻、楚席、学富五车(理解意思)。

——多音字:朝鲜、薄片、积累。

同桌之间相互朗读,过关。

5.我们来看这一课中要求会写的字,大家说说看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一一录: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下面不是“水”。

一一洲、存、社:注意间架结构、关键笔画的位置等。

(2)教师范写“洲|”,学生一边书空一边说笔画。

(3)学生自行书写,教师及时巡视。

(4)选取3位同学的书写进行统一比较,针对笔画重点进行建议评改。

板块二梳理纸的发明过程

1.交流反馈主问题:读完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试着照样子填写下面的

图表。(不确定先不写,先在文中找找相关句子,用一一画出来)教师先巡视一

下学生的自学情况,根据学生所画,给予相应的提示。

2.填写之前想一想:三个格子里的答案分别要到课文的哪些段落里去寻找?

(提示寻找时间词)

造纸术发明以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后来

3.再读读相关段落,选取学生划的,投屏比较校对找到的相关句子。引导学

生思考,如何提取和整合有关于纸的相关信息,并要求学生结合书本说清理由。

4.根据学生反馈,达成共识:

造纸术发明以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后来

4.你能借助流程图,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将纸的发明过程向大家介绍介绍

吗?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指名交流。

5.评价述说过程,要点:(1)口齿流利,态度自然。(2)能较完整地把

纸的发明过程说清楚。(3)语言较为简洁。

6.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份图表,你有什么发现吗?

——随着时间的发展,造纸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用的材料也越来越轻薄方

便。

一一造纸术的改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7.怪不得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

献之一。指导朗读,齐读。

板块三拓展延伸

1.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如,张衡发明了测验地

震的仪器一一地动仪;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毕昇发

明了活字印刷术。(PPT展示补充)

2.你还知道古代哪些科技成就吗?让我们一起查查资料,读读同步阅读中

《张衡和他的地动仪》,我们来了解一下地动仪的发明过程和它的样子吧。

3.自由阅读《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4.完成《语文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表格能梳理出造纸术改进前各种书写材料的不足。读懂蔡伦改进造

纸术的过程,并能提取相关信息,理解一段话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

2.理解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造纸术对人类社会

进步的促进作用。

3.通过合作将纸的发明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展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学习过程:

板块一抓住“改进”理解传承

L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纸的发明过程,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出

示上节课图示,我们发现,造纸术的出现、改进是有一个漫长过程的。在蔡伦改

进的造纸术出现以前,人们曾经在哪些东西上刻字、写字?指名说,并在书中圈

出来。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丝帛、麻纸(随文理解铸刻)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材料,你有什么发现吗?(这些材料变得越来越轻

便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3.那你们知道蔡伦为什么要改进造纸术了吧!正是因为这些材料有很多不足

之处,所以蔡伦要改进造纸术。这些材料有哪些不足之处呢?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2-3段,用~~~画出这些材料不足之处的句子。

(2)四人小组内交流所画句子,共同商议关键词,完成学习单。

(3)全班交流。

龟甲、兽骨、用蔡伦改进的造

青铜器西汉时代丝帛麻纸纸术制造的纸

4.选取2个小组较为典型的回答进行对比,全班讨论,抓关键词进行填写,

梳理。找到相关句子:

’~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

数人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是怎么填写的呢?我们来交流一下答案。在所画的句子中圈出关键词,

并形成图表。

龟甲、鲁骨、用蔡伦改进的造

背铜器西汉时代丝帛麻纸纸术制造的纸

6.完成《语文作业本》第4题。

板块二学习造纸术体会便捷

1.因为这些材料有那么不足之处,所以需要改进造纸术。那我们重点来看

看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个意思

写的?用“一一”画出相关的句子。

2.反馈交流: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

术。说说理由,为什么选择这句话呢?指名说。是的,这段话后面的内容都是写

了蔡伦是如何改进造纸术的,是围绕着上面这句话写的。图片介绍蔡伦。

3.出示学习要求:

(1)蔡伦是如何改进造纸术的?把下面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2)小组内交流讨论,得出结果。(四人小组每位同学写一个板贴)

(3)全班交流。IIO

IIU

4.视频资料补充J

5.我们通过讨论,II一-依

承下来,传到全世界,你能结合着书本和同步阅读中的资料说说原因吗?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轻便好用、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便

宜...

6.共同梳理传承原因,完成《语文作业本》第5题的(3)题。

7.发散思维:你认为用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制造的纸还有缺点吗?还可以怎么

改进?(学生自由说)

板块三回顾小结合作展示

1.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一张具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的纸,追寻了“纸”的足

迹,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同步阅读),向大家介绍介绍这张特殊的纸

吗?

2.出示合作提示:

(1)四人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人选择一部分进行介绍。

(2)四人串联成文,全班展示介绍。

(3)全班评价,选出最佳解说小组。

3.全班展示,出示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评价星级

1.态度大方自然,声音响亮,富有自信。☆☆☆

2.小组人人参与讨论与合作。☆☆☆

3.介绍时形式多样,有创意。☆☆☆

4.成员展示时语言通顺,能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清楚,说出自豪

☆☆☆

感。

4.这些小组抓住了动词把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介绍得活灵活现,我们都给

予了高度热评。那你们能照着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嘛?如剪纸、

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等。

一说起剪纸,同学的脑海中是不是都浮现出了过年期间家家户户窗户上贴的

窗花?的确,窗花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那就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简单的

窗花剪法。

(1)观看剪窗花的视频,提醒:仔细观看,看看窗花是分几步完成的?每

一步有哪些主要的动作。课件出示学习单,指生交流。

(2)再看一遍视频。口答学习单后面一栏。

(3)根据学习单介绍剪窗花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表格的提示来说一说剪窗花的过程了,别忘记在

说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步骤把这些动作按顺序说清楚。

老师,还有两个小锦囊要提供给你们:第一,在步骤和动作之间我们可以用

上像先、然后、之后、再、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清

楚流畅。第二,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关注一下细节,比如怎么样的折?轻轻的。

怎么样的画?认真的。可以使我们的介绍更精彩。

可以自由组合练说,反馈交流。(课后完成《课堂作业本》P37第二题)

6.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结课。

任务二:追寻“纸”的足迹

活动二:综合性学习的推进

学习内容: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指导各小组内部交流采集资料的过程。

2.指导各小组内部交流并整合收集到的资料。

3.指导同学们确定展示方式并开始做展示的准备。

教学过程:

板块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1.布置任务:同学们,这节课是我们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小组中期交流环节。

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一定收集了很多资料。本节课各组组员要在组内把自己收

集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然后全组做一个整合,各组内商讨出你们的展示方式,

并开始为展示活动做准备。

2.教师板书:小组中期交流

板块二、指导各小组内部交流收集资料的过程。

1.组织交流:同学们,下边我们各组内交流一下你们收集资料的过程。

(以春节为例)

可以用“我通过......(途径)了解的传统节日是......过节的,时间为......

这个节日习俗有.....”来介绍你了解的节日。

提出小组交流时的要求:

说:一一出示资料,陈述要点。

听一一仔细倾听,适当记录。

问一一进行提问,提出建议。

答虚心接受,及时补充。

预设L我负责调查了解春节的传说,我在周末的时候,专门和我爷爷聊了

这个话题,他给我讲了年的传说。

预设2:我在网上收集了元宵节的灯谜。

预设3:我爷爷也给我讲了乞巧节的传说。

预设4:我在网上找到了介绍中秋节习俗的音像资料。

预设5:我去图书馆借到了一本专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书,我仔细阅读了

一遍,摘抄了我们组所需要的资料。

预设6:我跟着妈妈学会了包粽子。

教师板书:如何收集资料的

板块三、指导各小组内部交流并整合收集到的资料。

I.组织交流:组织各组内交流并整理一下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我们要为下一

步的展示做好充分的准备。

预设1:我们组调查的是春节的习俗,组员们通过分工,不但调查清楚了过

节时间、节日习俗、相关传说、文化内涵,我们还收集了春联,还学会了剪窗花。

预设2:我们在调查清明节习俗的时候,搜集了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预设3:我们也搜集了有关重阳节的诗歌。

预设4:人们过端午节的时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在收集资料的时

候,我们分门别类地整理了不同地区过端午节的习俗。

预设5:乞巧节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过法,不同的过法有不同

的寓意,在收集资料的时候,这一点,我们也注意到了。

预设6:有的组员学会了包粽子,而我学会了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的方法。

2.整合资料。组长借助一种记录方式汇总全组同学收集到的信息。

3.修改补充。组内同学商量讨论小组材料,并进行补充。

4.教师板书:整合资料

板块四、指导同学们确定展示方式并开始做展示的准备。

1.启发思考:同学们,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来展示你们的活动成果呢?

预设L我们组打算通过手抄报的方式进行展示。

预设2:我们组打算通过表演节目的方式进行展示。

预设3:我们主要想讲一讲节日的来源与文化内涵。

预设4:我们主要想通过奉出自己制作的相关美食的方式来展示。

预设5:我们主要想通过诗朗诵的方式进行展示。

预设6:我们想通过制作手工艺品的方式进行展示。

2.布置任务: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本小组需要展示的内容来组内推选出代表,

并请各组整理资料,商定展示方式,以表格形式记录下来。并继续收集相关资料

以作补充。

3.教师板书:确定展示方式

板块五、活动中的自我评价。

1.组织评价:同学们,本次综合性活动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在这两个阶段的活动中,你的表现如何呢?让我们来自评一下吧。

2.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自我评价标准。

内容自我评价评价结果

☆☆☆☆☆

1.能根据小组选定的节日查找资料。

查找资料

2.能自己从书上、网上或其他途径查找资料。

1能.记录有关节日习俗、过节过程等方面的资料。☆☆☆☆☆

整理资料

2.能根据记录的要点练习介绍人们过节的过程。

☆☆☆☆☆

1.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小组交流

2.能认真听同伴发言,诚恳地提出改进建议。

板书设计

小组中期交流

如何搜集资料

整合资料

确定展示方式

任务三:跨越千年的相会

活动一:介绍一座建了一千四百多年的桥

学习内容:11《赵州桥》

学习目标

1.认识“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

13个字,正确读写“赵州桥、石匠”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梳理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体会如何围绕关键

语句把“坚固”和“美观”写清楚。

3.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习重点:

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学习难点:

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板块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课件播放各种桥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一座古老的桥,这座桥并不起眼,

却世界闻名,这座桥叫做一一赵州桥。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指导书写“赵”: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

要写得舒展。

板块二词语闯关,整体感知

1.出示闯关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写了赵州桥哪几方面的内容?

2.生读课文,出示词语,纠正读音。

石拱桥安济桥石匠横跨

赵县历史智慧设计前爪

学习生字:匠出示匠的古文字,理解石匠,补充李春资料

多音字:爪,读词语

3.再读课文,厘清内容

课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上节课,我们

跟着流程图感知了《纸的发明》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继续利用流程

图感知《赵州桥》一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