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方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类招生模式的思考*鄢国平,刘凡,袁野,陈思,张云飞,张桥,郭庆中,吴艳光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21世纪是材料的世纪,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也是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标志之一。材料、能源、信息是当代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新材料和生物医药技术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两个重点发展领域。人工智能、增材制造、建筑、交通、能源、计算机、通信、多媒体、生物医学工程等技术,无一不依赖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来实现和突破,因此材料类学科是一门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的重要学科。许多高校均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的专业、学科与院系,面向国家材料与化学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际人才市场需求,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修养、思路开阔、适应能力强,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知识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材料、能源、化工、轻工、环保、医药、食品等领域从事材料相关的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销售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富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身心健康并具有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工程科技人才[1-5]。
改革开放初期地方高校的盲目扩大招生,材料类专业数量增多,专业覆盖面逐渐变窄,培养的人才知识单一、适应能力差等弊端逐渐显露,已难以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对材料类人才的需求和合理流动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知识更新的速度显著加快,学科或行业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社会急需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博、具备多元知识技术能力的材料类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正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按材料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人才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它能使学生更好地结合自己的兴趣、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而选择专业,减少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缩短专业选择与就业的时间,使得招生、培养、就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进而有利于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体现“按需培养”原则,提高办学效率。从而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宽厚、适应面广、知识领域扩展潜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强,符合市场经济与社会需求的、人民满意的各种材料类多元型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竞争能力[6-10]。
1地方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类招生模式面临的问题
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2022年起我国各高校陆续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一级专业实行“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其众多的优点而成为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发展的趋势。许多地方高校已进行了多年的大类招生模式改革与实施,并取得了许多良好的成果与经验[11-14]。
在地方高校进行大类招生模式改革与实施时,首先应对高校教学教育的定位进行充分地剖析,对专业进行必要地调整与整顿,建立具体完善的人才培养整体方案,然后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然而,有的地方高校只是采取“换汤不换药”的方式予以生搬硬套地实施大类招生模式改革,只是将大类招生模式当作是一次招生形式的简单改变,并没有进行相关的专业调整、教学体系与课程等改革,仅仅是在原来培养模式上进行“虚假式”的微小改变,以大类招生模式进行高考招生,学生进校一年后再进行专业划分,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原来的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因此在专业划分时人为地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混乱与分歧,并出现了一些较严重问题与现象,暴露出了一些不理想的弊端[15-18]。
(1)专业设置混乱,不符合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改革要求。
有的地方高校进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模式改革与实施时,并没有对专业进行重新的组合与调整,依然采用原有二级专业进行划分,而且专业(方向)之间培养内容与范围相互交叉,专业设置混乱,致使教师与学生理解概念混淆、无所适从,增加了学生专业选择、教师专业归属与宣传的难度。
(2)行政影响过大,专业保护主义严重。
某些有学院院长的专业,利用政治资源优势,习惯性优先大力发展所在专业,而不顾专业综合发展前景,没有做到公平公正与平衡兼顾,而是借用行政力量加强所在专业的建设。同时由于资源有限,有意或无意地限制了其它专业的发展。有的领导为了保全所在专业的“面子工程”,以及专业教师利益与学生生源,全局观念淡薄,主观施加行政影响,在学生中进行有损其它专业的不实宣传,抬高所在专业的地位,贬低其它专业。而且,某些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也趋炎附势,不顾专业的实际教学水平与市场需求规律,对学生进行有明显专业保护主义的宣传,以确保其专业的学生报选率高,抢夺“成绩好”的优质生源,从而造成了专业分流中的混乱现象与人为事实上的不平等。
(3)新兴专业与发展基础较差的专业面临挑战,在专业分流中处于弱势。有的地方高校没有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设置优化,简单地进行按大类招生、实施专业分流,不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也不能体现“按需培养”原则。代表着新兴产业的新专业与发展基础较差的专业具有较小的影响力,在学生选择专业时均处于弱势。
(4)实行“成绩优先”的分流原则不合理。由于没有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分流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自愿,矛盾较为突出。在实施专业分流时,各专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剧烈化,出现了争抢生源的恶劣现象。有的学院采用“成绩优先”的原则进行分流,将报名数超过实际专业招生名额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积分进行排名,设立录取分数线,达到分数线的学生则可选读该专业,而不及分数线的学生则被淘汰,再被强制调剂到报名数不足的其它专业。这种认分不认人的方式造成了成绩不突出的学生不能就读理想专业的弊端,而且导致弱势专业教师们的严重不满情绪,以及被淘汰学生的严重抵制与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效果。同时进一步造成各专业的发展不平衡与教学教育不平等,以及学生成绩良莠不济的现象,加剧各专业师生之间的矛盾。
(5)专业介绍严重不足、专业宣传严重不平衡。
在学生专业分流前一年级的学习中,学院没有进行有计划、公正的专业宣传、咨询与引导工作。学生没有机会与专业教师进行见面与交谈,也没有机会充分了解专业的情况。然而院长所在专业却经常有机会来宣传自己的专业,还通过办创新特色班、垄断保研名额与特设行政奖励等手段来笼络成绩好的学生。而且一些学生及家长盲目认为院长所在专业一定是好专业,其占有教学资源多,发展前途大,从而在专业分流中形成了盲目崇官、盲目从众的心理与趋势,造成了专业分流中的混乱现象与严重不平等。
(6)学生对专业缺乏了解,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大、混乱局面严重。
学生通过大类招生进校后,由于要在一年时间内熟悉大学生活、调整学习方法,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认识了解专业,与教师交流不足,也给新生了解专业造成了障碍。管理学生的辅导员本身不了解学院专业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进行有计划、公正的专业宣传、咨询与引导工作。学生对专业严重不了解,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大,进一步加重了学生选专业时盲目崇官、盲目从众的心理与选择趋势,再加上某些怀有私心的干部、教职工、辅导员与学生干部的误导宣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当前专业分流中的混乱现象与严重不平等。
由于上述的原因,有的地方高校在实行“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后,虽然较大程度上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发展与教学教育改革的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与较多的经验,但是并没有收到预期的良好教学改革效果,相反给人才培养、教学教育带来了许多的困难、混乱与矛盾,甚至造成一些适应社会需求的好专业的发展出现断崖式下降的不良现象,因此并没有真正实现教育部“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施的目的。
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类招生模式的改革思路
针对以上的不足与问题,对教育部重点院校、地方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类招生模式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与思考,提出以下四点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1)在地方高校进行大类招生模式改革与实施时,必须真正打破原有专业的利益与局限,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执行国家高等教育的指导方针与政策,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首先需要对高校教学教育的定位进行充分的剖析,必须切实对专业进行深刻的调整与整顿,真正实施大类招生模式改革,建立具体完善的人才培养整体方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教育效果[19-22]。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在实行大类招生模式时,将原来设置的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电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工程等本科专业进行调整,重新设置为化学、应用化学两个专业,并围绕着新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教育改革,从而建立了完整的大类招生模式的教学体系,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教育改革效果,为地方高校的大类招生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另外学院将传统的教研室、专业系部设置改变为研究所与科研中心团队,有利于解放教职工被禁锢在传统的教研室、专业系部小集体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减少专业之间的矛盾,更有利于教职工集中精力分别从事本科、研究生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2)在大类招生模式改革与实施中,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专业分流方式与方法,实现公平、公正、平等、合理的大类招生与分类培养模式,建立具体完善的人才培养整体方案。
在专业分流的过程中,打破所谓“成绩优先”的分流原则,学院组织力量给学生进行充分的专业介绍的同时,建立有利于学生进行公平、公正、平等、合理选择专业的机制,可以采取完全自主报名方式进行专业分流。利用目前的网站、官方微信建立专业自主报名平台,学院在平台上设立分流专业的报名点,公布专业具体介绍资料、设置专业具体招收人数,设立最大报名限制与专业选修的条件。本着自愿自主、公平公正的原则,由校教务处同时开放各专业报名平台,学生自行在平台上选择专业,并进行网上报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的报名登记与按报名先后自动排列,依据“先报先得”的排名顺序实现专业确定。当一个专业报名达到最大报名限制数后,该专业报名平台自动关闭,学生不能再选报该专业,只能从其它专业中进行挑选。
(3)地方高校在进行大类招生模式改革与实施的同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特色学科与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二级专业的单独高考招生,一方面可以突出特色、强势的专业,另一方面可以化解专业之间由于专业分流导致的矛盾,还可以保护新兴专业与弱势专业,并将两种招生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互参照、相互促进,探索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型模式,从而实现各学科与专业的共同发展与共同进步。
(4)在大类招生模式改革与实施中,专业可以实行准入制与准出制,对学生的专业选择进行约束与管理。各专业需制订学生入选本专业学习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学生从本专业毕业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这样学生对专业选择具有较深入的理解,避免选择时的盲目性。
另外,在大类招生模式改革与实施中,地方高校应组织管理干部与教职工对大类招生模式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并进行各种创新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目前有的地方高校已经放弃了大类招生模式改革与实施,重新实施原来二级专业高考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类招生模式的改革展望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实施,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1世纪的综合国力竞争首先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地方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国家在“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中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规划,分级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教育部“十三五”纲要的要求,是办好适应社会需求与人民满意的高校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时期合格人才,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如何适应我国新一轮的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与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在发展中既能重点建设特色的强项学科与专业、扩大竞争优势,抢占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教师辞职申请书合集五篇
- 中国人寿实习报告五篇
- 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集锦15篇
- 学生细节决定成败演讲稿汇编9篇
- 2023物业年度工作报告5篇
- 公司员工部门2022年度工作计划例文
- 时间主题演讲稿15篇
-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 住在茶园的诗句
- 入学报名住房合同(2篇)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 2023北京东城区初二上期末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 中考生物试验操作评分参考标准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际私法》期末试题及答案(n试卷号:1020)
- 四川省德阳市中学2023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空气、物表地面消毒登记记录
- 急性脑梗死诊治指南
- 检察院分级保护项目技术方案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毕业论文
- 水电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电站屏柜改造安装二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