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产权经济理论1一、产权的内涵二、产权的功能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四、科斯定理本讲内容2一、产权的内涵几个案例什么是产权产权的结构产权的分类3案例1:公地的悲剧(TheTragedyoftheCommons
)
1968年12月13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美国人类生态学家加勒特·哈丁的“公地的悲剧”一文。30年来,它成为生态学界一篇经典性的文章。哈丁在文章中讨论了公共牧场的使用与管理问题。他说,假定有一个向所有牧人开放的牧场,那么,每个牧民都将在此牧场上放牧尽可能多的牲畜。这种情况,如果因天灾人祸使人和牲畜的数量不超过此公共牧场养活那么多人与牲畜的能力,就可以继续保持。否则,这种公地共享的逻辑便会产生悲剧。因为,每个牧人都会通过增加牲畜头数以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利益,而每增—牲畜,都会有正副两种后果:对增加牲畜者而言,他得到增加牲畜的全部收益;如果增加牲畜属于过分放牧性质,其所造成危害则由全体牧人分担,他自己只承担全体牧民每人平均分担的那一小部分。这样一合计,他就决定增加牲畜。然而,他这样做,别的牧人也会这样做。其结果全体牧民落入一个在面积有限的公共牧场上无限增加牲畜的陷阱。换句话说,大家都利用自己使用公共牧场的自由,奋勇奔向毁灭之途,这就是他所称的“公地的悲剧”。产权的内涵4案例2小村庄的故事在赣北的某个山区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它坐落在山沟中,一条清澈的溪水由西至东缓缓流过。两旁的高山郁郁葱葱,一年四季生机勃勃。在“文革”期间,这个村庄只是当地人民公社下属的一个生产大队。1978年以后,改革春风吹大地,这个小村庄也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实行家喻户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根据我国土地法,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是,改革以后,集体土地按照每户人口承包到各家各户,农民拥有了实际上的土地控制和使用权。此外,村庄的竹林大部分被划分到各家各户,同时留有一部分的集体竹林。但是,树林却没有做类似的处置。竹林和树林均属于经济林,可以给村民带来经济利益,当然,也可以用于制作农业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如用木材做房子、犁、家具等,用竹子制作竹床、簸箕、竹筐等。5
20世纪90年代初,村里修了一条公路,通向外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山里的各种资源的经济价值迅速增加。同样是竹林,不同的产权归属导致不同的命运。分到各家各户的竹林,受到很好的管理,不少村民在自家的竹林周围上石头垒成的或者木制的篱笆,防止自家的竹林被他人砍伐,被牲畜糟蹋。春天的时候,还派人看守,防止他人偷笋。因此,各家各户的竹林地郁郁葱葱,得到悉心地看护,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有竹林。这些不多的公用竹林地被砍伐殆尽:春笋要么被牲畜糟蹋了,要么被村民拔回家食用;能有幸长成的竹材被砍作各种用途,留下来的竹子全部都是弯弯曲曲、发育不良。6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村里的树林:村民将树木砍倒用于制作各种家具或者建造房子,但是砍伐的数量多于自己的需要,剩下来的木材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后来,有人来村里购树,队长或村长与购树者合谋将村里的树木用卡车大量的外运。尽管砍伐和销售树木需要经过上级领导的批准,但是,由于监控的困难以及合谋行为,这些人在砍树时往往是申请一个立方的树,砍两个、三个立方的树,村民由于不愿意得罪人,再说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树,也懒得惹这个麻烦,因此,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有机会也模仿这做,反正顺手牵羊的甜头不干白不干。结果,不出几年,村里的树林亦被砍伐殆尽。甚至一些百年老树都被砍掉,用作柴火或者烧炭原料。令人心痛。7什么是产权?Propertyrights产权应当包含哪些内容?产权涉及到产权的享有者,即产权的主体,产权的客体(财产),非产权主体。产权的实质是界定产权主体与非产权主体对产权客体的关系、权利和义务。产权主体享有产权,非产权主体就有尊重、不予侵犯的义务。产权的内涵8什么是产权?(续1)产权的经典定义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V3,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P.1101.。)个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叫做产权。(恩格拉·恩格特森)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或权力构成。(巴泽尔)产权的内涵9产权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德姆塞茨)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阿尔钦)产权不是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菲吕博藤和平乔维奇)产权是一些社会制度,即界定或划定了个人对某些特定财产,如土地和水所拥有的特权范围。(利贝卡普)……产权的内涵10什么是产权?(续2)产权的定义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不仅是人们对财产使用的一束权利,而且确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一些社会制度。产权的内涵比如说,我拥有一亩水塘,产权确定的并不是我与水塘之间的关系,它确定的是我与其他人在使用水塘的权利问题上的关系。11产权的结构产权(propertyrights)的范围(构成)所有权所有权是指在法律范围内,产权主体把财产(产权客体)当作自己的专有物,排斥他人随意加以侵夺的权利。使用权使用权是指产权主体使用财产的权利。财产使用的三种情形:使用而不改变其原有形态和性质。部分改变其形态,而根本性质不变。完全改变,甚至使其原有形态完全消失,转换成其它的存在形式。
产权的内涵12产权的结构(续1)产权(propertyrights)的范围(构成)收益权财产的收益权是指获得资产收益的权利。让渡权让渡权是指以双方一致同意的价格把所有或部分上述权利转让给其他人的权利。产权的内涵13产权是一组权利比如说“张三有一辆宝马车”,这对张三意味着什么呢?别人不能拥有、不能随意使用?只有张三可以拥有、使用、处置、剩余索取等。不经张三同意,任何人不得剥夺张三的所有权、使用权。那么张三使用这辆车有没有限制呢?张三拥有这辆车,政府能否随意限制呢?比如不准进入什么路段,不准在什么时间使用,车况必须符合什么标准,车内必须配备安全带,尾气排放必须达到什么标准,不准停放什么地方等等?14(一)关于产权的几个案例案例1甲公司耗资12500万美元设计、发射和维修一颗用于在美国和欧洲之间传递商业资料的卫星,这颗卫星定位于大西洋上空25英里处的同步轨道上。最近,乙公司的一颗自然资源监视卫星偏离了轨道,与甲公司的商用卫星非常接近,以至于使甲公司在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商业资料传递中断。结果,甲公司损失了很多客户,因而甲公司起诉乙公司侵犯了它所拥有的同步卫星轨道权15案例2张三从其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农场,张三把大部分土地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自己仅保留一块被称为“沼泽”的土地用于养鱼和放鸭。过了几年,附近的土地价格上涨,于是张三就准备把“沼泽”放水排干,把它开垦成一块居住地。然而当地某著名大学的生态学家认为张三的财产是保持当地生态平衡的一部分,建议城市管理委员会通过一条法令禁止任何排干“沼泽”地的做法。张三为了保护其变动财产的权利开始上诉,结果起诉没有成功,张三转而要求法院勒令市政府以市价收购他的“沼泽”地,也没有成功。16案例3一个医生发现食品加工厂附近居民很多,于是就在离食品加工厂不远处开了一家私人诊所。当开始营业时,医生发现食品制造商的机械设备噪音很大,防碍了他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肺部疾病,医生甚至不能安静的思考问题和集中精力工作。于是,医生便提起诉讼,要求食品制造商停止使用带有噪音的机械设备。法院接收诉讼,并做出判决禁止食品制造商使用带有噪音的机械设备。17案例4农夫和养牛人在毗邻的土地上同时经营,农夫种麦子,养牛人负责养牛,麦田与牧场之间没有栅栏。走失的牛践踏了农夫的麦苗,农夫受到损失要求养牛人赔偿,发生争执。于是,农夫把养牛人告上法院。法院判决养牛人赔偿农夫的所有损失18上述几个案例提出了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私人可以拥有什么样的资源(所有权的界定问题)所有权怎样建立(公共认可的占有关系)所有者如何合法地行使资源排他性权利(处置权、支配权、使用权)如何保护产权?如何补偿对产权的侵犯?上述问题正是产权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9产权的统一与分离产权的统一一般是指产权中的各项权利完全归属于所有者,由所有者统一行使,不与他人分享。(个人业主制企业)如果一束权利全部归同一人所有,并不一定最有效率,把同一物品的产权分解开,归不同人所有,可能效率会更高,从而导致单一资产分割的产权的形成.产权的内涵20产权的分离一般是指所有者只享有产权中的最终所有权,并在此基础上,直接享有或不直接享有产权中的其他权利,同时又与他人共同分享产权中的其他各项权利。产权分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所有者并不必然地具有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产权的分离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监督代理者,即如何保证代理者不偷懒、不损害所有者的利益。此外,如何使代理成本最小化。这更要求进行明确的产权界定,避免可能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发生的侵权行为产权的内涵21(一)私有产权
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特定的人,他可以将这些权利同其他附着了类似权利的物品相交换,也可以通过自由合约将这些权利让给其他人。私有产权并不意味着所有与资源有关的权利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只要每个人拥有互不重合的不同的权利,多个人同时对某一资源或资产行使的权利仍是私有产权。私有产权的关键在于对所有权利的行使的决策及其承担的后果完全是私人做出的。
产权的分类22(二)共有产权有些资产的产权具有这样的特点:某个人对一种资源行使权利时,并不排斥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这种产权被称为共有产权。共有产权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共有资源在个人之间是完全不可分的。即使每个人都可使用某一资源来为自己服务,但每个人都没有权利声明这个资源是属于他的财产。
23产权的分类(三)国有产权国有产权则意味着只要国家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它就能排除任何人使用这一权利。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不同的产权形式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西方学者认为,私有产权的效率最高,共有次之,国有最差。
产权的内涵24产权的属性
不同形式或类型的产权,其属性和特征也不同。就私有产权而言,它主要具有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让渡性和清晰性,共有产权则不具有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让渡性和清晰性。
25(一)排他性与非排他性
私有产权的决定性特征是其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产权的排他性,实质上是产权主体的对外排斥性或对特定权利的垄断性。私有产权的排他性一方面把选择如何使用财产和承担这一选择后果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使所有者有很强的动力去寻求带来最高价值的资源的使用方法。共有产权的组成成员是作为一个整体分享共有财产的产权的。在共有范围内,对财产的权利,是你的,也是我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不具有排他性的。当然,共有产权也存在作为一个总体的对外排他性。26(二)可分割性与不可分割性
可分割性是私有产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私有产权的可分割性,是指对特定财产的各项产权可以分属于不同主体的性质。产权的可分解性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体现出来。产权的可分割性对产权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共有产权作为一个整体,是排斥任何一个内部成员侵占、分割共有产权的,即共有产权不具有可分割性。
27(三)可让渡性与不可让渡性
可让渡性也是私有产权的内在属性。共有产权不具有可让渡性。按让渡内容的多少可分为全部产权的让渡和部分产权的让渡。按让渡时限可分为永久性让渡和有限期让渡。产权的让渡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私有产权的可让渡性有时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出现“所有权的残缺”。在所有制残缺中,可让渡性的“残缺”对经济的影响是最深刻的。28私有产权的可让渡性可能受到限制,会出现两种情况:①德姆赛茨的所有权残缺②埃格特森的所有权弱化德姆塞茨指出:对人们实施专门的所有权的能力的制约,会导致他们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企图使效用最大化的边际替代调整。其结果是物品的不同分配和内含的财富不同分配。柯武刚和史漫飞也认为:在传统或其他制度禁止处置产权的地方,如禁止出售产权的地方,产权被束缚于一个既有的所有者,而其他人尽管因具备更好的知识和技能而可能对该财产定价更高,却不能对该财产进行更好的利用。
29产权残缺可以理解为是对那些用来确定完整的所有制的权力约束中的一些私有权的删除。原因:一些代理者(如国家)获得了允许其他人改变所有制安排的权利,对废除部分私有约束的控制已被安排给了国家,或已由国家来承担。价格管制、对销售收益征收过高的税收以及发生进入壁垒,所有者不能得到全部财产收益时,或因使用产权的备选方案集受到改变,可选择的行为空间缩小,其财产不能用作最佳用途,不能得到最大收益时,所有权就是残缺的。30埃格特森的产权弱化指政府对产权主体的独占权加以一定的限制。埃格特森认为:“如果一个人交换资产的权利,获取并使用来自交换的收益的权利,都没有受任何限制,就可认为产权没有被弱化;例外的情况是某人毁坏了他人的资源,而这个人没有权利这么做。按此定义,限定你的开车速度就是削弱了你使用车的权利,但禁止你开车轧人或者把车开进商店橱窗里就不算弱化权利。”
31(四)明晰性与模糊性
产权明晰,是指不同产权或不同主体的产权,其边界应尽量明确。任何产权形式,如果其所有者是确定的且是惟一的,那么这个产权就是明晰的。反之,则是模糊的。以共有产权来看,所有者尽管是确定的,但是并不是惟一的,这就容易产生产权的模糊性。产权模糊有两种情况:一是产权归属关系不清,即财产属于谁未明确界定或者未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肯定;二是财产在使用过程,权利归属不清。当产权出现分割、分离与转让等情况时,财产各种权利主体变得不明确。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经济效率。
32产权界定不清会使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交易因边界不清而纠缠,甚至交易费用高得使交易无法进行。即使他们不进行产权的让渡,也会因产权的边界模糊而长期争吵。这不仅妨碍了产权的正当行使和资源的利用。长期的谈判、争吵本身就是大量交易费用的耗费。通过划分产权,明确不同产权主体的权利、责任边界,使权利与责任对称,能够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减少交易成本。当外部性出现时,通过重新界定产权,适时地排解产权纠纷,也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
33产权的明晰的条件:(1)产权的明晰需要费用,有些产权由于界定和实施所有权的费用太高而不得不采用模糊产权的形式,如社团产权;(2)产权的明晰需要一定的社会制度条件。如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乡镇企业在目前不得不采用模糊产权。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除了少数国家控制的产权和一些公共品产权以外,其他产权应该是明晰的。34要注意的是,产权的明晰在任何时候都是相对的。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是巴泽尔用于说明产权的初始界定不能保证完全清晰的一个重要概念。他指出,为了使资产的产权被完整地界定,资产的所有者和对它有兴趣的人必须对它有价值的各种特性有充分认识。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这样,被转让的资产的某些未被发现的价值就会置于“公共领域”。
35二、产权的功能产权的功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功能之一:激励和约束功能如果经济活动主体有了界限确定的产权(不管什么产权,数量有多少),就界定了他的选择集合,并且使其行为有了收益保证或稳定的收益预期。这样,其行为就有利益刺激或奖励。奖励功能与约束功能是相辅相成的。约束是一种反面的奖励。产权关系既是一种利益关系,又是一种责任关系。从利益关系说是奖励,从责任关系说则是一种约束。36产权的功能(续1)功能之二:外部性内在化1、外部性的产生与新的权利的界定福利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是从单个的制造外部性的主体来考察的。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外部性是一个新的权利的产生,是在原有产权格局下,在原有产权的范围内,产权主体行使自己的产权时,却产生了新的权利问题。37从空间上来说,外部性一般产生于产权公域和产权领域产权公域是指不同产权的权能范围或作用空间的交叉部分,这与产权主体的行为和产权的行为性相联系。产权公域是外部性产生的可能空间,但不等于外部性产权领域是指不同产权的权能范围相邻的区域,但还是界线分明产权公域和产权邻域如何产生出新的权利呢?38第一,有产权公域或邻域,并不一定同时就有外部损害,随后的变化才导致外部性,从而产生新的权利第二,在产权初始界定和产权主体行使其产权之前,一些因素或权利就客观存在或必然存在,但在产权初始界定时,没有考虑到,从而没有界定其产权,以至后来这些因素成为相对于原有产权来说的外部性第三,外部损害原来就有,具有产权公域或邻域的各产权主体没有提出来392、产权设置、外部性内部化与资源配置外部性问题可以归结为对以外部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新的产权设置或界定问题。只要对外部性设置了产权,外部性就被内部化了。外部成本,作为一种外在成本,被内部化了,即由社会成本转化为私人成本。总之,产权的设置可使外在成本内部化,从而比原来更节约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40对外部收益的划分同样是对产权或财富的划分和确认。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外部收益制造者全部拥有外部收益,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第二,外部收益制造者完全不享受外部效益,而让在产权上与之公域或邻域的主体独享,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存在的第三,或者外部收益制造者和邻近的或相关主体按一定比例分享外部收益,这种情况应该是现实中被普遍实施的。41产权的功能(续2)功能之三:资源配置功能指产权安排或产权结构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况或驱动资源配置状态改变或影响对资源配置的调节。1、相对于无产权或产权不明晰状况而言,设置产权就是对资源的一种配置,与产权的“内化外部性”和“减少不确定性”功能相联系2、任何一种稳定的产权格局或结构,都基本上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的客观状态3、产权的变动也同时改变资源配置状况(但是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不一定完全由产权变动而导致)4、产权状况影响甚至决定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42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产权的起源如何理解产权的起源稀缺性是产权产生的基本前提潜在利益是产权产生的基本动力产权形成的模型43产权的起源如何理解“产权的起源”所谓产权的起源,应是指人类历史上最初的产权的起源,是人类社会从无产权到有产权的变化,而不是在人类社会的某个时期新的产权或产权关系的产生。产权的起源,是指私有产权的起源。产权的起源和保护44产权的起源(续1)稀缺性是产权产生的基本前提在一个资源不稀缺的世界里,是不需要产权的。在现实世界里,如果不存在对于稀缺资源使用进行约束的制度,没有一个社会是能够生存的。在一个资源稀缺的社会,自由使用(openaccess)将会导致一个社会的资源和财富急剧“耗散”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资源的稀缺程度及其变化一直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制度的变迁离开稀缺性,难以说明产权的起源于产权制度的演变“空气、阳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45长春首起阳光纠纷引关注
--邻楼变身高层挡光严重
齐大爷家住红旗小区1门,他家的房子属于厢房,主采光面在东偏南的方向。因为是7楼,所以每天阳光进来的较早,基本能有一上午的光。2007年春天,与齐大爷家相邻10米左右的一栋5层高的办公楼拆除重建。此后,齐大爷的烦心事儿就来了……
前些天,齐大爷总觉得有点什么不对劲儿,觉得太阳出来的晚。原先还以为是自己贪睡,每天起来晚了,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原来是太阳照进窗户的时间越来越晚了。
站在窗台边,齐大爷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旁边的楼已经盖到比原先还高了!难道……”
“你们家发没发现最近和以前有啥不一样的?早上阳光进来的时间晚没晚?”齐大爷见到楼上楼下的邻居都会问一问。“少了,好像是旁边的楼挡光!”“新建的楼比原先的楼扩大了不少,离我们也更近了,不只是挡光,视线也挡了,而且隐私也没了呀?”“咱们得找开发商,看看他们手续全不全,看看政府是怎么规划的……”原来,每个人都发现了自己家的光少了,也发现这个楼离自己家的窗户原来这么近。4647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其中对采光、通风、通行等方面的相邻权问题做出了规定。10月中旬,位于朝阳区工农大路西解放立交桥下的一栋高层建筑正在施工,而与该建筑相邻的一栋老楼1门的21位居民,认为该建筑损害了其采光、视线等相邻权,于是居民与开发商发生了激烈冲突。这是《物权法》实施后,长春第一起相邻权维权事件。究竟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到底如何解决.47产权的起源(续2)潜在利益是产权产生的基本动力潜在利益或预期收益产权能够界定潜在利益或预期收益(物权法)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只有当界定权利的费用与权利带来的好处在边际上达到相等时才会产生,或者说,只有当产权界定的收益大于产权界定的成本时,人们才有动力去制订规则和界定产权。德姆塞茨提供的案例:18世纪印第安人狩猎(海狸)活动(从吃肉到皮毛贸易)产权的起源和保护48思考1.张三拥有一套房子,请列出张三对这套房子的10种权利。2.为什么会产生产权?3.在怎样的情况下人们才有界定产权的积极性?49产权的起源模型哈罗德·德姆塞茨(1967)《关于产权的理论》(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96-113页):当内在化收益大于成本时,产权就会产生。内部化的动力主要源于经济价值的变化、技术革新、新市场的开辟和对旧的不协调的产权调整……在社会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新的私有或国有产权的出现总是根源于技术变革和相对价格的变化。产权的起源和保护
50原始模型德姆塞茨运用该理论解释了加拿大北部印第安人部落中土地私有产权的产生:18世纪早期,这些印第安部落之间通过划分狩猎区的方式逐步确立了获取海狸毛皮的排他性权利。此前,印第安人猎取海狸主要是为了自己消费,排他性权利并没有出现。因而,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随着毛皮贸易的发展,需求的增加大大刺激了狩猎活动,这就要求增加保护资源的投资(例如对原生动物的驯养),以实现财富现值最大化。但对资源的最优化利用需要对狩猎者的行为加以限制。在没有排他性权利的条件下,野生动物的私人价值为零。正因为排他性权利的确立可以提高社会的净财富量,所以,印第安人才有了确立私有产权的激励。51原始模型德姆塞茨(1967)同时把加拿大北部印第安部落与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部落进行了对比: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部落没有发展起相似的产权,是因为建立私有狩猎区对他们来说成本太高而收益较小。因为在那里没有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海狸,平原动物都是一些活动范围很广的食草类品种。52原始模型麦克马纳斯(1972)在德姆塞茨(1967)之后,再次研究了北美印第安部落排他性产权的产生:“我所接触的几乎所有研究毛皮贸易的历史学家都指出,在毛皮贸易兴起之后,这一地区的海狸数量急剧减少。”但是,根据德姆塞茨(1967)的理论,随着排他性权利的产生,海狸的数量会趋于稳定,甚至还会有所增加。53原始模型麦克马纳斯(1972)还发现:哈德森湾公司曾是皮毛的唯一买方,它为维持海狸的数量曾承担了费用。而根据德姆塞茨(1967)的理论,当狩猎者拥有了自己狩猎区的排他性权利之后,这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在皮毛贸易开始之后,并没有出现相对价格和技术的变化,根据德姆塞茨(1967)的理论,印第安人应该不会有激励发展排他性产权。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矛盾?54原始模型产权的确立为什么未能保持海狸的数量?麦克马纳斯通过更仔细的研究发现,加拿大东部的印第安人狩猎者一般聚集为一个小部落,“部落的成员有权阻止其他部落的成员从他们的领地取得肉或皮毛来出售,但是他们无权阻止其他人猎杀海狸用于个人消费。”即,印第安社会“直接消费的权利是大家所共有的,只有用于交换的权利是排他的。”这是因为,印第安人生活在一个很不确定的环境中,经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共有的猎取海狸用于消费的权利,可以视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这种社会保险制度并非是没有成本的,这里的成本表现为“不负责任、懒惰以及海狸资源的耗竭……”。55原始模型麦克马纳斯(1972)指出:这种乐善好施型的产权界定方法,降低了用于交易的排他性权利的界定成本。如果这种界定成本的降低和保险所带来的收益大于相关的成本(假定不存在其他成本更低的保险方式),那么,这种特定的产权结构就实现了财富极大化。思考:麦克马纳斯解释了他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吗?怎么解释?56原始模型安德森和黑尔(1975)通过增加考虑了界定排他性产权的费用因素,进一步扩展了原始产权模型,并用于解释19世纪后半叶美国西部大平原的土地、水和牛的排他性权利的演变。他们使用一个图示模型,包括界定产权的投入的边际成本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并分析了影响这两个函数的关键参数的变动情况。57原始模型当界定产权的投入品价格降低、或技术改进时,边际成本下移当一种资产的价值上升或外界侵权的可能性增加时,边际收益曲线上移。这类原始理论的典型特征是,产权决策仅仅与私人的成本收益相关,没有考虑搭便车等团体决策问题及政治过程。界定和实施行为成本和收益MCMRQEO58原始模型原始理论适用于政治过程不重要的情况,也适用于远古时期产权的产生与演变。诺思和托马斯(1977)和诺思(1981)就用上述原始理论“对史前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诺思-托马斯模型的外生变量是人口压力。在动植物相对丰裕的条件下,确立这些资源的排他性权利的成本大于收益,此时的自然资源被作为公共财产。59原始模型当人口相对于不变的自然资源增加时,部落间的竞争就开始增加。自由狩猎的规模收益递减,定居农业逐渐比狩猎更有吸引力,尽管农业生产需要支付权利排他性产权的费用。诺思和托马斯认为,第一个定居农业社会是建立在排他的公社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部落内的成员则拥有同样的权利,在每一块公地上,传统和习俗限制了对于资源的过度开发。60原始模型第一次经济革命发生在约一万年前,从定居农业的出现一直到罗马帝国的衰亡,历经大约8000年。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在地球上居住了约100万年。即,农业出现以前的历史占整个人类历史99.3%的时间。61原始模型诺思和托马斯(1977)指出:农业的产生之所以被成为一场革命,根本原因在于它极大地改变了对人的激励,这种对人的激励的改变,来自于产权制度的变革。在资源共有的条件下,没有任何对于技术和学习的激励。但排他性产权却能对所有者产生提高效率与生产能力直接激励作用。产权的产生要求更多的知识和更新的技术。正是这种激励的变迁,使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缓慢的原始狩猎和采集活动之后,在最后的1000年,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增长。62原始模型费尔德(1986)给原始产权理论提供了一个正式的说明。重点是如何确定排他性成本新加入:内部控制成本,随着排他性权利的分散而增加关注共有产权到完全是私有产权之间所有可能的类型产权的出现是由于社会希望实现净财富的最大化63原始模型波斯纳和其他一些人已经证明,当资源变得更有价值的时候,其产权会被界定得更明确。利伯凯普(1978)用内华达州最优等的矿区的实例检验了这一假设。1859年以前,该地区的矿藏尚未被发现,这里几乎是无人居住的荒地。当然也不存在私人产权。后来矿藏的发现引来了一场移民潮,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这里出产的黄金和白银占全国总产量的50%。利伯凯普的研究表明,《私人矿产法》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其背后存在着强烈的经济动机。大的矿藏所有者为确立对于产权的明确的法律规定所进行的院外活动,是法律结构变迁的主要根源。64原始模型利伯凯普对于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早期,当权力结构尚不完善时,新的开发者的侵入引发了对于土地的激烈争夺,使得对于排他性权利的需求大大增加了,从而导致了矿产法的不断完善。当法律的权力结构相对完善之后,长期均衡就实现了,矿产价值上升与规则的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不复存在了。65原始模型利伯凯普的研究与原始产权理论是一致的:政府处于被动的地位,并屈从于压力团体制定规则。西部的矿产法只反映了对于财富水平而不是财富分配的关心,或更准确地说,分配问题并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从而对于矿产的生产发生影响。66原始模型个人为达到私人目的可以有多种方式利用政府:通过院外活动推动有利于社会总财富增加的规则的建立寻求直接的财富转移(这对总产出的增加无益,却可能损害经济的激励程度)推动那些人为地制造稀缺和产量减少的产权的建立原始模型的基本结构与上述三种类型的追求财富的方式是一致的。但没有考虑正的交易成本。因而不具有一般性。67原始模型利伯凯普注意到:假设矿藏发现的时候,排他性权利的预期收益很高,同时又缺乏有效的所有权结构,那么,我们就可以预言,在产权结构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因素会超过其他的社会与政治因素而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相对地较小,因而可以忽略不计。68排他性产权未被界定的情况考虑到正交易费用,我们下面考虑利益集团的行为和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以扩展原始产权理论。首先考虑有价值的资源的排他性权利未被界定的情况。排他性产权未被界定的情况德姆塞茨(1964)用强制成本理论解释了一些特定的搭配销售(Combinationsales)的情况。69排他性产权未被界定的情况在美国西部和非洲,对于土地的的排他性权利是通过控制具有关键作用的水源来实现的,而不是像通常那样围起栅栏。在郊区的商业中心,往往提供一些“免费”停车场(不购物的人可真正免费使用),同时将这一费用记入预期出售的商品价格中去。这种方法是与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的,因为在土地价格相对较低的地方,单独出售停车场一般不会有正的收益。70排他性产权未被界定的情况在其他一些情况下,当存在高的强制与管理成本,不管是分别出售还是搭配出售,都不可能赢利,这时,最佳的选择是将一些稀缺的资源部分地或整个地留在公共领域(PublicDomain),对于联合生产来说,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德姆塞茨(1964)举例说,一个苹果种植者会给养蜂者提供免费的但有价值的采蜜的自由,因为高额的交易费用阻碍了可能的交易的发生。71排他性产权未被界定的情况在大部分社会里,稀缺的和重要的资源的使用,都会受到某种形式的排他性权利的限制,但是仍有例外,对于某种经济相当重要的资源,有时也部分地或整个地被置于公共领域。海洋中渔业资源的使用就是明显例证。原因有三:高额的排他性费用对于分享型排他性权利行使的高额的内部控制成本政府强制开放资源的限制(例如处于公平的考虑)72排他性产权未被界定的情况约翰逊和利伯凯普(1982)发现了,德克萨斯州的捕虾业中,存在着公共财产的特征,并观察到在某些方面的租金耗散。他们主要用上面的第二、三种因素来解释这一现象:内部控制成本可能高得使任何规模的共同体都不可能产生;政治上对于平等的考虑也许使这种状况持久地存在;约翰逊、利伯凯普用渔民技能差异来解释内部控制成本过高,而技能差异会使渔民们缺乏对共同体的支持。汉纳森研究了全球渔业组织后发现,在政府管理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几乎不存在对于可移动的鱼类品种的有效管理。渔业共有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对鱼类管理缺乏制度经验。73产权的利益集团理论扩展原始产权模型:有关产权的利益集团理论在原始产权模型中,政府的作用不很清楚。模型假设政府会创造一个一般的产权框架,使个人能够通过劳动分工和市场交易使社会净财富最大化。在存在较高交易费用时,政府可以将产权直接分配给个人,也可以重新用其他方式界定产权,使财富最大化。但是,现实中经常违背上述看法。74挪威的例子:政府用限制进口的方式使本国农产品免于外国农产品的竞争,挪威的消费者只能买到高价的苹果、西红柿、黄瓜…政府限制企业的规模,阻碍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的出现(保护了小规模、高成本的生产者)。如渔场规定不允许长度超过90英尺的渔船捕捞,经营2000只鸡或500头猪的农场必须获得特别的准许;水产养殖最大占地规模不得超过8000平方米。政府法律规定,只有对挪威社会做出有价值贡献的公司可以给予优先权,但又根本不让人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贡献。75产权的利益集团理论产权的利益集团理论假设,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是给定的,由于存在高昂的交易费用、搭便车和信息不对称,一些仅对特殊利益集团有利的产权的建立,给社会的产出造成了重大损失。由于成员较少,其内部控制成本较低,但集团成员的收益都很大。他们对于议员的影响能力很强。76关于寻租的理论克鲁格(1974)最早使用这一术语分析印度和土耳其的管制行为中租金的增加。塔洛克(1967)、托里森(1982)为寻租理论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布坎南(1980)和其他一些人对寻租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检验。他将寻租理论视为产权理论的一个扩展。本森(1984)证明,寻租理论和产权理论可以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不过,产权理论范式可以提供更为深入的见解。77关于寻租的理论托里森(1982)认为,寻租理论有两个研究路线:一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估计由于关税、垄断权等政府授予利益集团的限制贸易的措施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二是构造有关从事寻租活动的个人和团体的可检验的行为模型。78租值消散理论定义张五常认为租值的概念难以定义,所谓租值耗散更多的是一种观念,是科斯定理的另一种解读。核心是:本来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产权安排方面的原因,其价值(或租金)下降,乃至完全消失。租值消散的租值,概念没有很严谨,它是指无主的、没有界定清楚为谁属的收入,在竞争下会消散,在边际上会下降为零。说是租值,是说有了权利界定或有了主人的会存在,但无主的会消散。在边际上消散为零,在边际之内可能还会存在,是因为竞争驱之不去,因而有了主人。79消散现象案例一:租值消散理论源于人们对实际经济现象的观察。1920年,福利经济学的奠基者A·C·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两条道路的例子。他发现,在通往同一目的地的两条道路中,优良的道路总是过分拥挤,而较劣的道路总是人烟稀少。这就使得优良道路上的驾车成本大大提高。当拥挤达到一定程度后,优良道路和较劣道路对驾车者来说没有差别。这种无差别意味着优良道路高于较劣道路的价值完全消失。案例二:海洋渔场由于对所有的渔民开放,导致渔民的过度进入和捕捞,结果使渔业的总产量下降,海洋渔场的价值下降。案例三:黎波里草原的气候和土壤都适合于种植价值甚高的银杏树,但由于草原是公共财产,没有人种植银杏树,而是把草原改作了价值更低的牧场,于是土地应有的租值就大幅度下降了。且如果一块牧地属于公共土地,则村民的过度放牧会使牧地的价值下降,直至消失。
80张五常的新发现
如果政府对分配产品或资源的价格机制进行干预,使价格机制分配资源或产品的作用受阻,人们一定会寻找其他机制取而代之,这些机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成本,这些成本就代表了租值的消散。以张五常的《价格管制理论》为例,在该文中,他考察了战后香港的租金管制问题。他发现,如果政府对租金进行管制,就会造成非专有收入(即无主收入)。非专有收入的存在刺激了房主与租客对非专有收入的争夺,双方都想获得更大的份额,结果是形成瓜分非专有收入的新的制度安排。这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形成是要花费成本的,这种成本要从待分配的价值中扣除,因而代表了一种租值消散。巴泽尔在《按等候分配的理论》中分析了类似的租值消散。他指出,当价格机制受到这种或那种限制时,其他机制就会取而代之。排队等候就是其中的一种替代机制。排队虽然花费了时间,但不创造任何价值,因而也是一种租值消散。如果价格机制自由地发挥作用,排队就不会发生,也就没有时间的浪费了。81消散的原因
造成租值消散的原因主要是资源或财产的产权没有明确界定。在大多数权利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资源或财产的租值虽然会消散,但不会消散到零,其消散的程度取决于当事人面临的选择程度和形成合约安排的交易成本,原因在于当事人都是个人利益极大化的。租值消散理论对于理解产权安排对资源配置的重大作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82
产权界定不清,公共的部分就会成为大家争抢的对象,并带来社会利益的损失。经济学称之为“租值耗散”。例如,小区物业的贬值,就是这“耗散”的结果。而要避免“耗散”,惟一的办法是将私有房屋的产权界定清楚。在供给量既定时,商品市场上会形成一个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商品正好全部实现销售。如果政府进行价格管制,在管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则会带来供不应求,造成供给的短缺,反之则是供给过剩。
83
人们实际上总是在努力使租值消散极小化,但是,由于一些约束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完全消除,故大家看到的租值消散总是约束条件下的极小化。租值消散的极小化可以通过寻找生产的替代办法或使用资源的替代办法从而使价值下降得最少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形成另外的合约安排使交易成本增加得最少来实现。由上可以得出结论:在大多数权利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资源或财产的租值虽然会消散,但不会消散到零,其消散的程度取决于当事人面临的选择程度和形成合约安排的交易成本,原因在于当事人都是极大化的。
84减少租值消散的方法
在张五常看来,减少租值消散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推行管制;另一种办法是采用的是规例,加上论资排辈,或以等级界定权利。以上方法都是为了明确资源或财产的产权,防止资源或财产的租值不会消散。85确立所有权(=确立一种竞争模式或是一种游戏规则)排他性的权利安排产权界定的准则并不单一,如:阿拉斯加淘金热中——先占权单位分房——田地包产到户时的分田——公平标准效率标准产权的界定86产权界定是指国家依法划分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等产权归属,明确各类产权主体行使权利的财产范围及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产权界定的方式:①在界定产权的过程中,个人占有的行动是最新的巴泽尔认为:产权是个人努力、他人争夺与政府保护的函数,在产权界定的过程中,法院法律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仍有大量的产权界定工作不是法院直接完成的,私人之间订立的合约起着实际的作用。一项产权是否存在,并不完全取决于法律,而是取决于个人所有者捍卫自己权利的努力,即取决于个人受到的激励。87公有产权低效率的问题,从逻辑上说就是公有产权代理与其他人之间的博弈问题。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缺乏效率的原因:公有财产具有法律保护,但保护产权的更切实力量来自当事人的努力和行动。如果公有产权代理人常常得不到充分激励,他与争夺者的力量对比就是不均衡的,公有产权就有可能受到侵犯。②民间就产权的协议和对财产纠纷的调解常常作为非正式的安排起作用③国家立法与政府确认是正式的安排,同时也是最权威的安排。88产权界定具有渐进性,是由于产权的可分割性,产权的界定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维度,对各种维度进行测度和界定,会提高测度费用即交易费用,权利的边界取决于获得权利的成本——收益分析。例如:一个土地所有者将其所有的一块土地出租,地里有几棵树,树的价值较小,不足以在合同中明确确定,因而对它忽略不计,在合同的执行期间,又发现该树木具有很高价值的用途,这是由于树的产权未明确,就有可能产生有关产权的冲突,这就需要重新协商,重新协商的过程就是产权进一步界定的过程。89产权界定的成本产权界定的技术成本为了确定排他性的产权,需要重新进行资产价值的评估,在物理和价值形态上给出产权的边界产权界定的交易成本在产权界定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行为人或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而造成的经济效率的损失或为之付出的各种费用巴泽尔把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看作交易成本。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产权从来就没有完整地界定过,特别是对交易成本很高的资产来说,它的权利时不完全的。90产权的保护为什么要保护产权财富的积累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即财富的产权具有激励作用个人权利的有效性依赖于:这个人为保护该项权利所作的努力他人企图分享这项权利的努力任何“第三方”所作的保护这项权利的努力产权保护能够提高财产的价值有恒产者有恒心案例:小区安全与小区房地产价格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91产权保护问题:姓名有价穆罕默德.阿里.图兰,一个住在汉堡的25岁土耳其人,因为他的名字,现在成了名人,还挣了一笔数额巨大的外快。原来,大众公司最近新推出了一款名为“图兰”的多用途轿车,但该公司后来才发觉,“图兰”这一名称是受保护的.
图兰凭着直觉,与1999年3月把他的名字在德国注册。巧合的是,他经营汽车配件生意,按照德国关于姓名版权的有光法律,他的名字作为品牌名称在汽车行业内受到保护.92于是,大众公司致信图兰,表示有兴趣使用他的名字,图兰与大众谈判了多次.他说:“起先.大众不想给我钱,他们说在车上看到我的名字对我就是足够的奖励了.”他拒绝了这一要求,大众提出的价码越来越高,从5000欧元直到3万欧元.图兰说:“这个数目不够,于是我中断了谈判.”后来,大众表示愿意出价10万欧元时,图兰才同意重开谈判.
图兰表示,最终的成交价是远远高于10万欧元的6位数,外加3辆大众汽车.他没有透露具体金额,但是他说这笔钱足够拿出一部分用于投资和储蓄,并助他实现儿时的梦想-----参加摩纳哥的一级方程式汽车赛.
图兰表示,他的名字实际上非常的普通,”’图兰’在土耳其如同‘施密特’或者’迈尔‘在德国一样常见.”9394产权的起源和保护史上最牛的“钉子户”9495案例:史上最牛的“钉子户”事情的起因——2007年3月初(两会期间)钉子户——一栋二层小楼(房屋产权219平方米,系商业用房)事情由来:2004年拆迁,开发商评估价247万多元,2006年吴萍要价500万元赔偿对开放商来说,也许赔500万更合算,但担心已赔偿的280户“翻烧饼”行政裁决:吴萍要价太高,耽误了工期,影响了政府形象,2007年1月11日行政裁决,在15日内自行搬迁,否则强制执行。法院裁决:3月30日,法院责令被执行人在4月10日之前自行搬迁,否则依法强制拆除市长发话:绝不迁就漫天要价、毫无道理的要求事情结局:4月2日,钉子户和开发商和解,钉子户获得一套等面积的营业房外,同时获得90万元营业损失补偿受关注的原因:物权法出台前后产权的起源和保护95有一个叫斯曾瑞格的美国老哥的故事
他住在华盛顿的马萨诸塞大街,24年前化15万美金买了一幢小楼,3年前市价涨到了30万,正好遇到一个开发商把这片地圈了起来修摩天楼,其它邻居都高兴地搬走了,唯独他不搬,开发商最后一咬牙开出了300万的高价来买,他不为所动,却提出钱可以不涨,只要让他加入这家开发商的建筑设计队伍,因为斯普瑞格老哥本身就是一个建筑设计师。
可惜他只是一个不入流的设计师,没被看上,开发商后来就不做他的工作了,修改了设计方案,在他家那幢小楼的上面和其它三面挖起了建筑深沟,盖起了摩天楼,不过仍小心翼翼地用很多支架撑住斯普瑞格的家免得倒掉,否则将是一宗大官司。这成为华盛顿一道风景,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沉默的中年男子开着白色的小车进进出出,而他的家就在这座摩天楼的里面,像城中之城。或者像一个巨大肉馅包子中间的一个馅。969797产权的保护(续1)《物权法》中的条文: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如果真正执行此条文,那么户主是有权利处置自己的私有财产的,只要达不成拆迁协议,开发商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的房子孤零零地耸立在工地中央。一位美国“钉子户”的故事,几乎就是杨某遭遇的翻版,但结果是出了10倍价钱户主还不卖之后,开发商无奈选择了在“钉子户”小楼的三面与上面开工,同时特别注意要保护好这位“钉子户”小楼的台基。法庭绝对不会以城市形象为理由强制这位美国“钉子户”搬家。重庆九龙坡区法院却强制杨某搬家,很显然,当开发商与杨某发生冲突,法院并没有平等保护归属于双方的物权,法院真正保护的还是开发商的权益。
产权的起源和保护98产权的保护(续2)保护产权的机制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建立排他性;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习俗和习惯法;国家或其他代理机构强制实施的规则。由政府实施(军队、警察、监狱)以暴治暴规模效应由非政府来实施(舆论、黑社会暴力、宗教私刑等)产权的起源和保护99四、科斯定理1定理的来源科斯定理(Coasetheorem)是科斯在1960年发表《社会成本问题》中表达的,得名于斯蒂格勒——不过科斯不这么说。在60年代之前,经济理论界基本上是因袭庇古的传统,认为在处理外部性(externality)过程中应该引入政府干预力量,外部性生产者或被课税、惩罚,外部性受影响者则被补偿。但政府干预存在失灵现象,促使经济学家重新思考市场失灵的原因和政府在消除市场失灵问题上所能起的作用。
100外部性: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是单个企业、或个人在经济活动的所消耗的各种成本的总和,社会成本是私人成本与其外部不经济导致的成本的和。社会成本=私人成本+私人外部不经济导致的非私人成本。例如:一家化工厂的生产成本是其私人成本,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导致的外部不经济而给附近的农民、渔民等造成的损失是其非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就是私人成本与非私人成本的和。(如右图)科斯定理101这一传统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斯于1960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社会成本问题》所打破。科斯指出:人们一般将该问题(即外部不经济性)视为甲给乙造成损害,因而所要决定的是:如何制止甲造成损害。必须决定的真正问题是,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科斯进一步强调,应当从庇古的研究传统中解脱出来,寻求方法改变,即“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我们应当考虑总的效果。”也就是说,要以社会产值最大化为出发点来观察和研究问题。科斯论文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外部不经济性问题,他苦苦追寻的是外部效果内部化的合作方式。102定理的表述《麦克米伦现代经济学词典》: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因为在此场合,当事人——外部因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受一种市场动力的驱使就互利互惠的交易进行谈判,也就是说,使外部因素内部化。该中性定理指出,拥有有关资源使用的产权的人,无论是外部因素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交易过程的结果总是一致的。103例子:
假定一家化工厂将其污物排入河流,引起下游六户居民的供水污染,结果每户居民损失100元,共计600元。污染危害可以用两种办法消除:①工厂安装污水过滤器,这将花300元;②为每户居民安装净水器,每家75元,共450元。显然,最好的办法是工厂安装污水过滤器,因为它仅用300元消除了600元的危害。科斯的问题是,不管清污的权力归属哪一方当事人,双方是否会选择最低的控制污染成本的办法。或者说,科斯定理试图知道,赋予家庭使用清洁水的权利或者赋予工厂排污的权利,结果会有什么不同。这个例子说明,在假设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下,无论法律是如何配置初始权利的,都可以达成最有效、最便宜地控制外部性的方法。104这一表述没有表达科斯的真正思想,因为科斯是反对“零交易费用假设的”。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那样,没有交易费用的世界就如同物理世界没有摩擦力一样奇怪。因此,“科斯定理”与其说明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效率结果与产权无关的结论,还不如说明了存在交易费用时产权制度是如何作用于或影响经济效率的。科斯明确指出:一旦考虑到进行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权利的一种调整会比其它安排产生更多的产值。——他实际上是强调在正交易费用条件下产权的重要性。为了准确反映科斯定理,我们用一个定理组表达——105科斯第一定理:
权利的初始界定是重要的吗?如果交易成本等于零,回答是否定的。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会导致最佳的资源配置。推论:通过清楚完整地把产权界定给一方或另一方,并允许把这些权利用于交易,政府能有效地解决外部性问题。106科斯第二定理:
权利的初始界定是重要的吗?如果交易成本不等于零,回答是肯定的。当存在交易成本时,可交易权利的初始配置将影响权利的最终配置,也可能影响社会总体福利。既然权利的初始配置影响到社会福利,因此应该选择提供较大社会福利的权利初始配置。进一步思考上面的例子。假定法律赋予工厂排污的权利,居民必然地将选择为工厂安装污水过滤器?如果考虑到居民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选择的交易成本,假定每户付出的此成本为30元。那么结果只能是每个居民将花费75元购买净水器。因此,交易成本能够改变法律规则的选择结果——从社会成本的角度来说,赋予居民使用清洁水的权利,是更有效率的。107推论:
1、在选择把全部可交易权利界定给一方或另一方时,政府应该把权利界定给最终导致社会福利最大化,或社会福利损失最小化的一方;
2、一旦初始权利得到界定,仍有可能通过交易来提高社会福利。但是,由于交易成本为正,交易的代价很高,因此。交易至少只能消除部分而不是全部与权利初始配置相关的社会福利损失。108科斯第三定理: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效率。换句话说,如果存在交易成本,没有产权的界定与保护等规则,即没有产权制度,则产权的交易与经济效率的改进就难以展开。由政府选择某个最优的初始产权安排,就可能使福利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改善;并且这种改善可能优于其他初始权利安排下通过交易所实现的福利改善。假设:政府能够成本比较低地近似估计并比较不同权利界定的福利影响,同时它还假定政府至少能公平、公正地界定权利109“科斯定理”与其说道明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效率结果与产权无关的结论,还不如说道明了存在交易费用时产权制度是如何作用于或影响经济效率的。当我们重新使用“科期定理”时,更多的是指:只要交易费用不为零,就可以利用明确界定的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从而克服“外部效果”,而无须抛弃市场机制。其原因在于,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即不减弱),交易各方就会力求降低交易费用,使资源使用到产出最大,成本最低的地方,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正因如此,在科斯看来,外部性完全可由私人合约得到解决,亦即基于自愿交易的私人合约行为对市场运转有着自我修正的效能——这正是科斯定理的精髓之所在。110非洲的津巴布韦于1975年开始实施《公园和野生动物法案》(ParksandWildlifeAct),80年代又实施了《遗产行动》(OperationWindfall)和《公共地区本土资源管理计划》(CommunalAreasManagementProgramforIndigenousResources),即津巴布韦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实施一种新的产权制度——让村子对所在一定地区的拥有所有权,即村民拥有权力对来到其地界观看大象的游客进行收费,并且还可以向捕杀大象的猎人收费——即创建集体产权制度。案例分析:非洲大象的产权制度
11120世纪70年代,津巴布韦的大象数量约为三万到四万头,80年代末为五万头,到了90年代末是六万到七万之间;而同期非洲大象(公共产权制度下或私有产权制度下)从1980年的120万头减少到10年后的60万头。目前津巴布韦政府允许每年捕猎六万到七万头大象中的二百头;而同期肯尼亚被认为在80年代就损失了百分之八十的大象,单单1989年每天被非法偷猎者捕杀的大象就有17头——非洲所有大象的数量由于偷猎而减少了一半。津巴布韦挣扎在贫困线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软件开发合同:甲方委托乙方开发一款定制化的软件系统
- 房屋装修安全责任协议书范本
- 退休人员返聘劳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工程进度违约金计算方法
- 议标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医疗器械采购担保合同
- 二零二四年期租赁合同及租金调整办法
- 《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创新与运用》
-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意义非凡的事》(节选)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 2024年度青岛某河边住宅区房产买卖合同2篇
- 第5章 对函数的再探索 综合检测
- 金属制品的回收与再利用
- 专题05-因式分解(历年真题)-2019-2020学年上海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学生版)
- 窝沟封闭与龋病预防宣传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普货运输
- 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监理招标文件范本(2020年版)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2024-2030年中国地热能市场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练
- 艾滋病反歧视培训
- 公务用车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