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解体_第1页
苏联为什么解体_第2页
苏联为什么解体_第3页
苏联为什么解体_第4页
苏联为什么解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色帝国的沉沦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1991年12月26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SSR)宣布解散。这一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2240万平方公里)、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分裂成15个国家。党解散、国解体和社会改制,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苏联解体前后对比图

苏联首次全民公决

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关于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进行了全民公决,这是苏联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公决。当时全国登记的选民共1.84亿人,其中参加投票的为1.47亿人,赞成保留联盟的占76%。图为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中)同戈尔巴乔夫(前排右一)一起参加全民公决。图为八一九事件中叶利钦坦克演说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苏共多名强硬派高层领导(包括副总统、国防部长、克格勃主席等)发动政变,组建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软禁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由于军队、克格勃部队的倒戈,以及叶利钦及时的反应,最重要的是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内部混乱,没有利用苏联公投带来的正面效应果断采取措施,挽救苏联的最后努力失败。虽然戈尔巴乔夫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苏联中央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势力。苏联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八一九事件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机制度性因素戈尔巴乔夫右倾改革领导人因素复杂的国家形势外部因素

一、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机

斯大林体制失去活力和凝聚力

涵义:

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由斯大林建立的苏联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表现形式: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大清洗”运动

一、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机

斯大林体制三个鲜明特征▲经济:高度集权的中央管理体系,无视经济规律,政治干预经济,孤立于世界经济市场之外。▲政治:阶级斗争扩大化常态化,作为社会发作唯一动力,人们生活贫困动荡。▲思想文化:否定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民族文化萎缩衰弱。改革无力赫鲁晓夫改革——任期内实施去斯大林化,推行政治改革,但缺乏始终如一的目标。勃列日涅夫改革——除了个人独裁和专制演变为上层官僚集团统治外并无实质性变化。

一、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机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去斯大林化

去斯大林化是指在1953年斯大林死后,苏联、东欧和亚洲的一些共产主义国家中其共产党领导发动的从上向下逐渐取消掉此前集中于斯大林本人、其政策和崇拜、推动有限的自由化政策的过程。

1956年2月14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开幕,会上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进行批评。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停止。在去斯大林化的过程中过去的斯大林派人物被撤职,部分反对派人物被平反,苏联对其卫星国的经济要求放宽。在文化上在这些国家出现了“解冻”,在波兰和匈牙利原斯大林派领导人被推翻。赫鲁晓夫:“斯大林的错误在于搞个人崇拜,权力过分集中在他一个人手上,一个不诚实的人手上。”———1956年2月9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记录(片断)

评价毛主席,现在讲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至于毛泽东思想,是另一个概念,......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像坚持马列主义一样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与金日成谈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1981年4月18日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决策扭转了中国自1949年后逐渐对外封闭的情况,使中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的困境政治上保守趋势增强,党政军精英集团成为新的权贵,他们完全脱离工人和农民,控制苏联各个领域经济增长持续下降,经济体制高度集中,重工轻农腐败和贿赂成风民族运动难以控制持不同政见现象无法根除

一、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机

二、戈尔巴乔夫“右倾”改革戈尔巴乔夫的观点——《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十月革命被称为社会主义革命。苏联被宣布为社会主义国家。后来又证明,我们已经是‘发达社会主义’。问题是,1917年10月真的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了吗?而所建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吗?”“我的观点是:在苏联取得胜利的是严厉的甚至是残酷的极权主义制度。当然,它是在进化的,在斯大林死后,它的残酷性有点削弱和缓和。但是,本质没有变化。”“归根到底,苏共中央赞成民主化、政治多元化、自由选举、建立混合的市场经济、改革联盟的联邦等。”

苏联总统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注:1990年3月14日,第3次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戈尔巴乔夫为苏联总统“新思维”——新动荡“民主化”——极端化信任、提拔的人——被出卖抓经济改革——负增长政治改革——局面失控处理民族问题——天下大乱处理外交事务——丧失超级大国地位二、戈尔巴乔夫“右倾”改革三、复杂的国际形势——帝国主义的战略

“扼杀”战略

“遏止”政策“和平演变”在保持美国和西方军事实力的同时,抓住苏联进行“改革”的机会,要求苏联在裁军、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解决“热点”地区争端、在国内实行“民主化”和多党制等方面做出让步,更多地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手段,以“和平演变”的方式,逐步将苏联纳入西方的政治与经济体系,最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员。古巴导弹危机配图

大国霸权主义外交▲对东欧国家推行全面控制的政策▲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借口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革命,实则进行渗透、扩张和侵略▲为扩军备战而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苏联经济畸形发展,军费开支扶摇直上,在经济方面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三、复杂的国际形势——苏联的外交政策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入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珍宝岛无可争议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国的管辖之下,有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巡逻。苏联的所谓“抗议照会”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强盗逻辑。

阿富汗战争

1979年阿富汗战争是指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这次入侵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由于入侵阿富汗,苏联不断受到世界各国的谴责,承受巨大的外交压力,处境孤立。由于入侵阿富汗,苏联与巴基斯坦交恶日甚。戈尔巴乔夫1985年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即开始寻求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中美外交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乒乓外交: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事件。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普京回答“如何看待苏联解体”问题。

1993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司令格鲁莫夫在乌克兰总理列昂尼德·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研究把“瓦良格”号航母建造完毕、并移交给俄罗斯的可能性。厂长马卡罗夫此时报告道:“‘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大家问道:“为了将舰完工,工厂究竟需要什么?”马卡罗夫回答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