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设计2_第1页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设计2_第2页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设计2_第3页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设计2_第4页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设计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一二九运动的爆发;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归纳史料,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原历史真相。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形成学生的大局观、民族利益观。【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以及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每年的九月十八日同学们都能听到一阵凄厉的警报声,这是为什么?(纪念九一八事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位于沈阳北郊的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历史上的九月十八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令每一个中国人痛心疾首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与我一起走进那段苦难的岁月,共同来学习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讲授新课一、九一八事变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以下表格。事变名称时间地点简单经过结果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沈阳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炮轰沈阳城东北沦陷教师:抗日歌曲《新编九一八小调》形象地再现了这段历史。PPT展示新编“九一八”小调(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教师:“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是为什么?学生: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PPT展示: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他把主要兵力用于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来思考这个问题。学生:蒋介石把主要兵力用于围剿共产党。PPT展示: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五次围剿次序时间国民党兵力第一次1930年10万第二次1931年20万第三次1931年30万第四次1932年50万第五次1933-1934年100万教师:蒋介石把枪口对准了共产党领导了人民武装力量,而把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侵略者。但东北人民却不甘做亡国奴,奋起抗争。PPT展示:新编“九一八”小调(二)九月十八又来临,东北各地起了义勇军。铲除卖国贼,打倒日本兵。攻城夺地杀敌人,游击战争真英勇。日本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消灭不了铁的义勇军。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一说这些“铁的义勇军”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学生:抗日义勇军是由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的。教师:除了这些“铁的义勇军”,东北还有什么抗日力量?学生: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PPT展示:杨靖宇杨靖宇九一八事变后,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了手中的武器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争。因此,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从此开始了。沈阳“九一八事变”纪念馆PPT展示:沈阳“九一八事变”纪念馆教师:我们不能忘记九一八,不仅是因为它记录了我们的国耻,还记录了东北人民不屈的抗争。东三省沦陷后,1932年日本在东北扶植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伪满洲国,溥仪担任国家元首。日本的侵略野心并未因此得到满足,进一步向华北蚕食,1935年签订《何梅协定》,打开了入侵华北的门户,并策划华北自治,华北告急。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日本占领东三省后,担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会干涉日本的武力入侵,因此策划华北自治,企图使华北脱离中国版图。面对严峻形势,北平学生感到:“偌大的华北,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桌子了。”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高喊“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口号,向国民党当局请愿,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在学生爱国运动高涨的同时,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三、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打动了在西北奉命剿共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他们采取了怎样的举措?学生: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PPT展示材料:正当蒋介石调兵遣将包围陕北,准备彻底消灭红军的时候,张学良、杨虎城领导的东北军、西北军广大官兵,却不愿为蒋介石打内战。1936年4月间,张学良亲自到洛川与周恩来秘密会见,赞成共产党统一战线联合抗日的主张。张学良听说红军缺衣少食,慷慨解囊相助。当时红军没有棉衣过冬,张学良命令他在西安、咸阳的被服厂为红军赶制棉衣送去。他还通过前方的王以哲军长,几次向红军输送大笔银元,为穷困的红军解了燃眉之急。——刘统《历史的选择》教师:张学良、杨虎城的做法让蒋介石大为恼火,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展示:张学良、杨虎城劝说蒋介石12月4日,蒋介石飞抵西安督战。蒋介石一到西安,就召集东北军和西北军将领训话:“我们眼前的敌人是共产党,日本人离我们很远,我们打仗要先近后远;如果远近不分,或者是先远后近,那便是先后倒置,一定失败,便不是革命。无论如何,我们此刻必须讨伐共产党。”12月8日,张学良、杨虎城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轮流向蒋介石进谏。但蒋介石毫不动心,大声呵斥张学良:“你们就是拿手枪把我打死,我也不能改变剿共的政策!”杨虎城对蒋介石说:看国内形势,人心是趋于抗日的,对红军的事,可以商量办,宜用政治方法解决,不宜再对红军用兵。蒋介石对杨虎城说:“要知道,我们和共产党势不两立。消灭了共产党,我会抗日的。”——刘统《历史的选择》教师:张、杨被蒋介石逼进了死胡同:打内战,人心不附,他们就是千古罪人;不打内战,蒋介石绝对饶不过他们。张、杨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学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教师:西安事变发生后,举国哗然。事情如何发展,不外两点:杀蒋和放蒋。那到底该如何处理呢?请同学们出谋划策。(学生讨论)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12月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夫妇乘飞机离开西安去南京。登机前蒋介石对张、杨说:“今日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今日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不再剿共,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亦应承认。”——刘统《历史的选择》教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学生: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课堂小结难忘九一八一九三一九一八日军进攻沈阳啦蒋介石令不抵抗东北三省全沦丧东北人民共产党局部抗战当自强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中外惊中共西安来调停停战联共蒋答应十年内战基本休统一战线初形成【板书设计】一、九一八事变(又叫柳条湖事变)1.时间:1931年9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