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
1民俗学概论第一讲关于文化的诸问题Page
3思考一:文化的构成要素思考二:孔子雕像及其论语语句彰显了何种文化思考三:中国文化的范围、层次、多样性Page
4一、文化的概念(一)中国语境中的文化阐释1、关于“文”的本义、衍生义(1)色彩交错的图形、纹理、花纹《周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礼记·乐记》“五色成文则不乱”各色交错图形Page
5《左转·隐公六年》
“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2)语言文字《尚书·序》“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3)礼乐制度朱熹:“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
纹理花纹Page
6(4)装饰、修养《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审美、道德修养《礼记·乐记》“礼减而乐进,以进为文”
Page
72、关于“化”的本义、衍生义(1)本义“变易”、“生成”、“造化”《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西汉时期,“文”、“化”两词合而为一,指“文治”、“教化”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Page
8(二)西方语境中的文化阐释1、19世纪前期(1)中世纪晚期文化指“道德完美与心智、艺术成就”(2)18世纪中期文化指称人的精神活动。欧洲资产阶级想象的与体力劳动、农民、所谓的野蛮人相区分的、优雅的心理和精神能力。Page
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19世纪末以来:多义的“文化”概念“文化”的概念一直处于争议的过程中,并未达成一个完全一致的文化概念。Page
1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3、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观(1)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Page
1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美国人类学家威廉・哈维兰“文化不是不可观察的行为,而是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念,人们用它们来解释经验、生成行为,而且文化也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之中。”(3)人类学家恩伯夫妇“文化就是生活中数不清的各方面。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包含了后天获得的,作为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Page
1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4)阐释人类学家格尔茨“文化是指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5)雷蒙德·斯库平“文化是特定社会中代代相传的一种共享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包括技术、价值观念、信仰以及规范”Page
1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6)罗斯曼“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的研究又要以整体、整合的总的生活方式为研究重点,它对包括人类行为、人类制造的物件、人类观念的研究”。Page
1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7)霍华德“文化本身是一种习俗性的态度,按照这种态度,人类群体学习如何协调其行为、思想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文化包含着行为、感知与物质三个方面。行为的要素是指人们如何行动,尤其是指哪些与人们之间相互作用有关的行动;感知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以及一切人类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方式与准则;物质则是指人类所生产的物质产品”Page
1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8)拉尔夫·林顿“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被社会公认为更高雅、更令人心旷神怡的那部分生活方式。这样,当把文化一词用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上时,它与弹钢琴和谈勃朗宁的诗没有任何关系。对社会科学家来说,这些行为只是我们整个文化中的若干组成部分而已。整个文化还包括诸如洗碗、开汽车等世俗行为,而且对文化研究来说,这些世俗行为与那些在生活中被认为高妙雅趣的事物相比,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Page
1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这么一来,在社会科学家看来,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甚至没有无文化的个人。每个社会,无论它的文化多么简陋,总有一种文化。从个人跻身于一种或几种文化的意义上看,每个人都是有文化的人”。Page
1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二、文化的构成1、雷德菲尔德高层文化大传统低层文化小传统Page
1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顾颉刚圣贤文化民众文化Page
1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3、钟敬文
第一条:上层文化
第二条:中层文化
第三条:下层文化民俗文化Page
2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4、李亦园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社群文化/伦理文化精神文化/表达文化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Page
2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
可观察文化
不可观察文化Page
2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三、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共享的2、文化是习得的
“濡化”过程3、文化是象征的
Page
2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4、文化是整合5、文化是适应性的
6、文化是变迁的
Page
2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四、关于“文明”、“野蛮”的说明(一)中国文化中的“文明”观1、文治教化、文德《论语》“夫如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杜光庭《贺黄云表》“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Page
2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中原与四夷的区分“文治教化”与“文德方面”《礼记》“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披发衣皮,有不粒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而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Page
2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3、华夏中心观《左传》“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北宋·石介《中国论》“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陈独秀《法兰西与近世文明》“文明云者,异于蒙昧未开化者之称也,civilisation汉译为文明、开化、教化诸义。世界各国,无东西古今,但存教化之国,不得谓之无文明”Page
2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二)西方文化中的“文明”观1、欧洲“文明”的词源含义公民的、有组织的、社会生活规则、公民道德2、西方“文明”的变化过程中世纪后期:宫廷礼仪文艺复兴时期:礼貌18世纪: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Page
2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德国哲学家克里斯汀·沃尔夫“野蛮国家”、“文明国家”“我们称一个国家是野蛮的,它几乎对心智的美德漠不关心,从而忽视智力的完善。因此由于野蛮国家没有通过教育来培养他们的心智,他们的行为便遵循其自然秉性与好恶的引导”,“一个有教养或文明的国家,培养心智美德,力求完善智力,以教育培养心智,这样的国家讲求文明,或者符合礼貌和理智的标准”思考陈独秀关于文明的论述Page
2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3、欧洲的文明观强调一种经过教化、有秩序和有系统知识的社会状态4、欧洲国家的“文明”观与其殖民扩张五、文化研究需要树立的几种视角Page
3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文化全貌观研究一个对象,需要从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和生物的、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既有共时问题的视角,又有历时问题的观照。(二)文化整合观文化各方面存在相互整合,协调。文化研究要从社会整体角度看待事物,把事物放在自然、社会环境中考察。Page
3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三)文化适应观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受周围环境的制约、影响。人类通过创造的文化来适应环境。(四)文化普同论与相对论Page
3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文化普同论Page
3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世界上现存的所有人类都是同一种属,任何一个人群都不比其他人群更为进化。反思殖民主义反思种族灭绝反思文化优越论
2、文化相对论
Page
3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致力于不同文化间的理解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1)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应该用它所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2)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享用它的族群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因此文化谈不上进步与落后。促进多元文化并存、多元文化主义Page
3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
反思人为对一些文化贴上的“野蛮”、“原始”的标签。避免民族中心主义的观念Page
3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六、思考探讨文明冲突问题Page
3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阅读书目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Page
3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当今世界各种文明能否做到共存?2、文明共存的路径在哪里?第二讲什么是民俗学
一、对民俗学的几点误解
Page
4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将民俗学等同于旅游。民俗学研究是猎奇与寻求奇风异俗、异国风光、偏僻山村。并将此类旅游认为是采风、访谈、调查,田野调查。2、将民俗学者等同于行走江湖者。混入秘密社会组织,像间谍特工一样无孔不入,并且精通风水八卦等。
Page
4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3、民俗很“俗”。民俗“不俗”。民俗学关注常民、俗民、大众的民俗生活,挖掘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生存智慧。4、民俗只有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每个人都生活在民俗文化的大网之中。二、民俗的外延与内涵Page
4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
民间何在?谁之风俗?民俗学的学科基础(一)民俗之“民”Page
4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英美学者眼中的“民”1、威廉·汤姆斯:以乡民为主的国民(1)英国学者威廉·汤姆斯首创“民俗”(folk-lore)的概念。(2)主张以“民俗”替代“大众古俗”的研究。Page
4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3)大众古俗研究者对“民”的界定
约翰·布兰德《论大众古俗》“拥有古俗的民众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处于人类政治结构的底层,这些人可被称为‘愚民’”(4)汤姆斯民是以乡民为主的普通民众。致使后世学者将民俗主体视为后进阶级或仅限于农民2、比较神话学派:种族Page
4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民俗学史上第一个流派(2)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3)代表性人物麦克斯·缪勒。神话语言疾病说(4)神话是一切民间文学的源头,神话是民族的集体创造,反映了集体意识、集体心理。神话是民族的,民俗之民是整个种族。3、人类学派民俗学家:乡民、野蛮人Page
4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爱德华·泰勒开启了人类学派的民俗研究追溯人类历史到“野蛮人”时期
提出了文化遗留物学说构拟人类文化进化的全貌(2)安德鲁·兰Page
4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指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搜集比较古代种族非实体的遗留物(故事、
迷信、思想观念等)研究极少受到教育、极少取得文明进步的
民间群体、大众等。
民俗保留在进化上落伍的阶级、欧洲农民、
受过教育人们生活中。(3)爱德文·哈特兰德Page
4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什么是民俗及其功用》
民俗学是关于传统的科学研究对象:未受学校教育的那些人的知识整体衡量民俗之民的标准:欧洲学校教育
4、纳特等人:农民
Page
4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阿尔弗雷德·纳特1899年《田野和民俗》民俗是遗留物,民俗是关于民的知识。文明是城市生活的产物,民俗是乡村生活的产物。民俗之民是社会中那部分没有学问,又最落后的人他们一直与大地母亲处于最亲密接触中,双肩被压上使土地生长食物,并完成人类繁重和肮脏的工作的任务。Page
5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英国民俗学会1914年《民俗学手册》民俗流行于落后民族、发达民族的不文明阶级中。5、多尔逊:乡下人和部分城市人Page
5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批评传统民俗学对“民俗”的界定
基于“城市中心的对比”形成乡村城市
乡土的城市的农民的工业的
农民工厂工人
文盲有文化的人
口头语言大众传播媒介
落后的现代的
迷信的理性的
巫术的科学的
偏远的中心的Page
5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城市民俗研究的兴起、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罗杰·亚伯拉汉斯《深入到流浪汉宿营地:费城街巷里的黑人民间叙事文学》英国利兹大学唐纳德·麦克尔维《一个工业区的口头传承和信仰面面观》《一个英国城市工业区的口头传承的谚语成分》Page
5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3)论证、拓展城市民俗1971《城市有民俗之民吗》:修正传统的民俗研究看法批评传统的对民俗研究的看法指出民俗研究呈现出现代性,面对城市中心、工业革命、时代问题与思潮。(4)民俗之民趋向于“匿名群众”真正意义上的乡下人、迁徙到城里的乡下人以及他们的部分后代
6、阿兰·邓迪斯
Page
5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977《什么是民俗之民》(1)批评传统民俗学对民俗的界定不利于学科发展
民俗学家将“民”等同于农民阶层、乡村
群体,城市居民不属于“民”的范畴、没
有民俗。
民俗在遥远过去创造,民俗是遗留物。
现代人根本不创造新民俗,而且越来越
忘掉民俗,民俗不久就会荡然无存。
Page
5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民俗之“民”具有最广泛的内涵民(folk)可以用来指任何人类的群体,只要这个群体至少有一个共同点。
至少有一个共同点的群体
有自己的传统
思考:校园有无民俗之民?中国学者眼中的民Page
5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愈之:不分阶层的民族全体(1)1921年,《论民间文学》(《妇女杂志》),将folklore译为“民情学”(2)提出民情学范围(3)指出在民情学中,民间文学是最重要部分。创作群体是民族全体2、歌谣周刊:按自然属性分类的国民Page
5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1918年,歌谣周刊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歌谣(2)歌谣是“国民心声”,从民歌里能够考见“国民的思想、风俗与迷信等”(3)自然属性的表现形式具有地域性、性别差异、职业差异等。3、民俗周刊:突出社会阶级属性的平民或民众Page
5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1927年11月1日,《民间文艺》刊物创办,董作宾《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从历史上演成的一种势力,使社会分出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他们不但生活迥异,而且文化悬殊”,“一个是贵族文化,一个是平民文化”。民间,不限于汉族;凡属于中国领域内的一切民族,如苗、瑶、畲、蛋、罗罗,等等皆是。Page
5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1928年3月21日,《民俗周刊》《民俗》发刊辞: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我们要探检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俗的欲求,来认识整个的社会!我们自己就是民众,应该各各体验自己的生活。顾颉刚,1928年3曰20日岭南大学演讲:“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4、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劳动人民Page
6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新中国成立,劳动人民当家作主(2)1950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郭沫若:民间艺术的立场是人民,对象是人民,态度是为人民服务。(3)钟敬文《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劳动人民5、钟敬文:以人民为主的全民族Page
6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1979年,七教授《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2)1983.5,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钟敬文《民俗学的历史、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民俗之民是“民族全体”。民是一个历时与共时的动态概念。(二)民俗之“俗”Page
6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习俗、风俗、民俗、土俗、低俗、伤风败俗中国典籍中关于民俗的记叙:《礼记》“礼从宜,事从俗”(孔颖达:宜——方便,俗——土俗)《礼记・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礼记・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Page
6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史记・孙叔敖传》“楚民俗,好痹车”《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
《管子・正世》
“料事务,察民俗”外国学者关于“俗”的界定Page
6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汤姆斯:民众的知识1、folklore的提出1846年《雅典风》提出:贵刊发表文章对英格兰称之为“大众古俗”或“大众文学”的那种东西感兴趣。与其说这些东西是文学,不如说它是知识。用Folklore民众的知识来指称更为合理。Page
6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民俗的内容
旧时的行为举止、风俗、仪式庆典、迷信、
叙事歌、谚语、传说、节庆、神话
民俗包括语言、行为、精神。
不包含物质民俗、制度民俗精神文化说之渊源Page
6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3、提出民俗的中心任务
收集民俗,编成《不列颠神话》资料理解民俗学的一些主张与文学的渊源关系(二)人类学派民俗学:古代遗留物Page
6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E·B·泰勒
民俗是原始文化遗留物2、安德鲁·兰《风俗与神话》欧洲民众的传说、故事、风俗、信仰,原始
人的习惯、神话、思想观念
民俗是过去时代的产物
民俗只涉及精神文化现象
物质民俗方面留给考古学3、班恩《民俗学手册》Page
6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民俗是“文化遗留物”,包含“传统的信仰、风俗、故事、歌曲和俗语”
信仰、行事风俗故事、歌谣、俗语大地和天空植物界动物界人类人造的东西灵魂和来生超人存在预兆占卜巫术疾病、巫术社会、政治制度个人生活仪式职业和生产依日历定的斋戒、节庆竞技、体育、娱乐故事歌谣叙事歌谚语谜语惯用韵语地方性俗语(三)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口头文学Page
6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美国人类学家将folklore等同于“民间文学”2、威廉·巴斯科姆《民俗学和人类学》(1953)民俗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对人类学家来说,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但不等于整个文化。民俗包含:神话、传说、故事、谚语、谜语、叙事歌谣等方面。民俗不包含:民间艺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服饰、民间医疗、民间风俗、信仰Page
7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3、《民俗、神话和传说标准词典》在人类学用法中,民俗这个术语变得常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韵文和其他以口头语言为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民俗可以被界定在语言艺术范围内。4、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弗朗西斯·李·厄特利:《民间文学:一个操作性定义》以前把民俗范围确定得过大,现在把民俗定义为民间文学,是一切口头传播的文学。包含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艺术(四)多尔逊:传统民间文化Page
7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反对将民俗定义为“古俗”、“古董”趋向。2、提出用“口头文化”、“传统文化”、“非官方文化”代替“大众古俗”。传统需要重新界定,传统具有变化性。3、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民俗所代表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特殊部分。民俗文化也反映了时代精神(五)阿兰·邓迪斯:传统民俗形式Page
7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解除了民俗是口头传承的限定。民俗形式并非只是口头形式传承,身体姿势、动作、墓志铭、传统书信等。2、解除民俗在阶级、阶层方面的限制3、强调传统的共时性Page
7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4、列出民俗的形式神话、传说、故事、脏话、驳词、打招呼套语、民间服饰、舞蹈、医药、民间命名(绰号)、题词、墓志铭、厕所留言、玩笑行为、节假日风俗5、贡献:摆脱了遗留物学说桎梏、使民俗学成为面向当代生活的学问6、局限:群体传统过于空泛,不易把握中国学者眼中的“俗”Page
7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英国人类学派影响下的俗
1、愈之,《论民间文学》
第一:民间信仰、风俗故事:演义、童
话、寓言、趣话
第二:民间文学有韵文的歌谜、
小曲
第三:民间文艺片断材料:乳歌、
绰号、地名歌Page
7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钟敬文,1931年
信仰及行为
制度与习惯
艺术与行为(二)欧洲大陆民俗学影响下的俗Page
7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江绍原(1)提出用“民学”称呼“民俗学”(2)提出民俗之俗研究文化虽升至较高平面,然不是普及于一切分子之社会中“民”阶级之生活状况法则及其物质的经济基础、观念形态、情感表现等方面的内容。2、杨成志Page
7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民俗学之内容与分类》,介绍法国学者山狄夫《民俗学概论》、瑞士学者霍夫曼·克莱耶《民俗学文献录》的内容。通论乡村建筑物用具象征物技艺一般艺术人民心理现象惯习及其原物饮料、食料惯性(仪式过程、会社、教会)民众法律信仰家庭医药一般民间文学理论民间诗歌民间故事民间戏剧历法历书民间语言名号3、民间文化到生活文化Page
7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20世纪30年代,“民间文化”(2)1979年,重新思考“民间文化”内涵(3)1982《民俗学及其作用》,“生活文化”民俗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一门人文科学。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三、民间何在,谁之风俗Page
7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民俗概念民俗即是“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二)民间与风俗
1、民间民众中间官方
民是所有人群。
Page
8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风俗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相传,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四、“民俗”的范畴Page
8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学科发展史上对“民俗”狭义的理解(1)文化遗留物学说民俗是已进化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2)精神文化说德、日学者对精神文化学说的推崇。认为从俗民生活中挖掘一种民族理念,民族精神的模式。这些东西是本民族最优秀的东西,然后将这些优秀的东西推广于整个国内民族中,整个民族那么也就成了最优秀的民族。产生文化优越论,看到被认为不优秀的民族文化,就希望对他们进行教化。Page
8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3)民间文学说(4)传统文化说将民俗仅仅限制在传统文化中,从而将当代出现的一些新兴民俗排斥在外,最终缩小了民俗学的研究范畴。拓展民俗学的视野:生活方式,生存意识、文化意识,民俗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类群体、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民俗的存在,就是民俗学研究的范畴。2、“民俗”的范畴Page
8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物质民俗(2)社会民俗(3)精神民俗(4)语言民俗五、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Page
8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民俗学的任务(二)民俗学的学科体系
民俗学原理
民俗史
民俗志
民俗学史
民俗学方法论
资料学(三)学习民俗学的价值Page
8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对民族文化的认识2、指导生活,移风易俗。3、实用价值4、颐养身心Page
8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
阅读书目《民俗学手册》,班恩《民俗学》,关敬吾《世界民俗学》,阿兰・邓迪斯《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中国民俗学》,乌丙安《民俗学概论》,陶立璠Page
8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第三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一、民俗的基本特征Page
8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民俗的集体性
全民性社会性2、传承性与扩布性(时、空方面)(1)传承性传承时间上的延续性。传承的功能性Page
8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扩布性
扩布的选择与有条件
扩布的方式
正常扩布
非正常扩布3、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Page
9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稳定性
稳定性与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相关性(2)变异性
内部原因
文化变异(变革)
外部原因Page
9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4、民俗的类型性(模式性)(1)类型性民俗文化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2)民俗类型大同小异5、民俗的规范性与服务性(1)规范性(2)服务性6、民俗的民族性与族群性二、民俗的社会功能Page
9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教化功能
教育、模塑作用(二)规范功能
对社会成员行为方式的约束、软控(三)维系功能凝聚力、文化认同(四)调节功能Page
9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思考:民俗与伪民俗、新创造民俗Page
9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
第四讲中国民俗学发展简史一、中国民俗学运动出现的背景Page
9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
国际、国内大背景相关
(一)中国纳入世界体系与中国开明人士富国救民的探索
1、中国成为殖民对象
2、开明人士寻求救国富民之路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鲁迅Page
9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二)一战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人阶级
1、一战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增强2、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3、1917年十月革命的影响
李大钊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4、国共合作与南方革命中心的形成
二、中国民俗学运动发展历程Page
9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发端与拓展期——北京大学时期1、北京大学自由的学术氛围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2、北京大学歌谣征集活动Page
9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北大四教授与歌谣征集活动的发起
刘复(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沈兼士《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校长启事》
教职员及学生诸君公鉴:本校现拟征集全国近世歌谣,除将简章登载日刊,敬请诸君帮同搜集材料,所有内地各处报馆、学会及杂志社等,亦祈各就所知,将其名目、地址函交法科刘复君,以便邮寄简章,请其登载。此颂公绥。蔡元培敬白。Page
9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歌谣征集与《歌谣选》激发了歌谣搜集者更大的积极性。引起了对歌谣研究之兴趣。(3)影响得到社会的积极响应,也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北大是最高学府,《日刊》是庄严公报,哪能让这种‘不入流品’的东西来玷污它!二、中国民俗学运动发展历程Page
10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发端与拓展期——北京大学时期1、北京大学自由的学术氛围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二、中国民俗学运动发展历程Page
10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发端与拓展期——北京大学时期1、北京大学自由的学术氛围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二、中国民俗学运动发展历程Page
10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发端与拓展期——北京大学时期1、北京大学自由的学术氛围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二)奠基与开展期——中山大学时期Page
10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时代背景
2、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与民俗学活动
3、杭州民俗学会及其民俗学活动(三)中国民俗学运动的新时期Page
10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
1、时代背景2、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民俗学运动新时期3、文革后社会主义新民俗学运动的发展Page
10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Page
10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Page
10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Page
10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Page
10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Page
11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第五讲社会组织民俗Page
112
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描述第一节
社区、社团组织民俗第三节
社宗族组织民俗第二节第一节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描述Page
11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社会组织的概念(一)通常意思上的“社会组织”为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社会单元,如企业、政党、军队、国家机关等。(二)民俗学意义上的“社会组织”民俗学意义上的“社会组织”是指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各种形成稳定互动关系的人们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区别于传统社会中的官僚体系。包含宗族、行会、帮会、宗教组织、庙会、钱会、老会、十姊妹、结拜兄弟等。二、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Page
1141、确立组织的民俗2、接纳成员的民俗3、组织活动的民俗4、辞别成员的民俗5、改变组织的民俗1、组织目标的民俗2、组织成员的民俗3、组织整合的民俗4、活动条件的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组织行为1、组织的角色民俗2、组织的观念民俗3、组织的活动民俗组织程序组织功能(一)组织行为Page
115组织的角色民俗组织的观念民俗组织的活动民俗每个组织围绕组织目标,完成特定的组织行为,即是组织的民俗活动。祭祖活动、庙会活动等。每个人在组织确立的行为模式中所处的位置。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对组织的认同。对组织活动、目标、规章制度等方面的遵守等。Page
116确立组织的民俗:组织得以成为组织的系列民俗。宗族组织建立:宗亲会——宗谱——族长——族规——祠堂——族产接纳成员的民俗:确认新成员角色。诞生礼、成年礼、收徒仪式、就职仪式、宗族入谱与入庙仪式改变组织的民俗:体现为社会组织的合并与分离。
(二)组织程序组织的活动程序民俗:组织模式化的活动。辞别成员的民俗:正常生死、人员交流、成员甑别与惩罚。(三)组织功能Page
117组织目标的民俗决定组织存在发展的方向。宗族、水利组织、庙会组织组织成员的民俗习得组织文化、成为组织成员的民俗。木工、宗教组织、宗族组织组织整合的民俗组织的规则、规范方面的民俗。木工组织民俗、家族规范组织活动条件的民俗物质条件。场所、设施、资金、耗材。宗族祭祖、社区组织祭祀活动等。第二节:宗族组织民俗Page
118
宗族组织要素
宗族组织结构宗族成员活动231Page
1191、费孝通:乡土中国2、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3、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4、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一、宗族的概念与特征Page
120(一)宗族的概念同聚落居住的父系血亲,按照伦常建立的社会组织。(二)宗族的特征1、父系血缘:男系意识2、地缘因素:聚族而居3、伦常:伦理道德4、社会组织:组织原则Page
121二、宗族组织要素民俗
1、丁口:五服、九族2、称谓:亲属关系3、族长、房长:宗族管理者、负责宗族内管理、代表宗族对外交涉
宗族结构示意图Page
1224、族谱:宗谱、家谱。宗族血缘关系、世系源流、宗族认同、团结Page
123(1)谱序:本家族来源叙述(2)族规、家训:规则、法度Page
124Page
125(3)修家谱:家族人合力而为之Page
126(4)谱例:入谱年龄规定(5)谱禁:入谱禁例(6)谱要:修谱要求。八要、十要等Page
1275、祠堂:家庙、宗祠。供奉祖先之地。有祠规维护祠堂的神圣性。
Page
128Page
1296、族产族田“敬宗收族”之基础,包含祭田、学田、赡养田墓地、坟山:家族精神寄托的重要基础。Page
130三、宗族组织结构民俗Page
1311、分家:兄弟分家财产分割养老送终2、立族:建立新的家族。3、入族:婚姻、生育。4、合谱::合谱、篡宗、认宗四、宗族民俗活动Page
1321、家庭民俗事件:婚丧嫁娶、修房建屋、寿诞2、宗族民俗事件:宗族救助宗族拜年:拜祖祠——拜家族成员宗族祭祀:墓祭、祠祭五、当代中国的宗族问题(一)宗族复兴原因探讨Page
133(二)农村宗族如何由传统向现代变迁(三)宗族与农村现代民族政治(四)宗族与社会经济关系(五)宗族与中国现代化Page
134第三节社区、社团组织Page
135一、社区组织民俗(一)村落组织民俗1、村落组织形成原因多姓杂居——协调居民关系、维护村落利益2、村落组织民俗(1)村落公益系统
用水系统、自卫、风水、会场等
(2)
村庙:村落保护神(3)村规民约:“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二)地区组织民俗1、存在形式联村组织:村与村之间的联合体
若干村的村民的联合体
城乡组织:城镇居民与周围村民的联合体
市民组织:城镇居民联合体Page
1362、形成原因在特殊情况下各村落为了协同行动,而结成联盟。械斗、兴修水利、庙会、地方保护神祭祀等。特别是祭祀组织是联盟的基础。3、民俗活动(1)械斗。南方地区较为普遍。福建、广东、台湾等。
台湾彰化平原:七十二村联盟。
凉山彝族家支械斗。Page
137Page
138彝族碉楼客家围龙屋(2)水利汉人乡村特点之一即是以“水利”结成社区组织
“治水社会”。
官渠
民渠(民间组织、乡村社区):水利协会
渠长——水甲——夫头开春土地解冻后,组织水户疏导河渠。开新渠、补坏渠。筹集开渠经费、水田浇灌、管理水渠、水利纠纷
Page
139(3)庙会
以“庙”形式将各社区联系起来。
祭祀时节:举行迎神赛会,抬神巡游
①祭祀圈:为了共神信仰而共同举行的祭祀的居民所属的地域单位。
②信仰圈:是以某一神明或(和)其分身之信仰为中心,其信徒所形成的自愿性宗教组织。信徒分布常超越社区范围。
神、人共娱:多种民俗活动并存
商业、唱戏、杂技、社交等活动。
Page
140Page
141Page
142Page
143Page
144二、社团组织民俗Page
145(一)形成方式
若干当事人出于共同个人意愿而结成组织。
职业、信仰、志趣、利益等方面(二)社团组织与民俗1、行会:以行业为单位聚集而成的组织。
行首、
行业神
行规、
拜师礼仪2、民间秘密宗教组织
以宗教形式收徒传艺,以宗教信仰为精神纽带,以师徒关系为组织保证,而形成的组织。天师道、白莲教3、民间秘密结社组织:
以歃血为盟聚义结拜:天地会(洪帮)拜师认父,将徒子徒孙结成帮会(青帮)Page
146(三)社团组织与国家的复杂关系
秘密宗教、秘密结社与国家政权存在各种复杂关联性,一直是国家政权利用和打击的对象。
(义和团、同盟会、兴中会等)总结“权力的文化网络”与社会组织Page
147第六讲岁时节日一、岁时节日的内涵Page
14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什么是岁时节日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节日。关键词:天时、物候
风俗活动(二)岁时节日的解读Page
15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时间观念
(1)物理时间
(2)文化时间
哲学时间
生活时间(宗教生活时间、世俗生活时间)
2、民俗活动:春节、中秋、端午等(三)中国民众的时间观念Page
15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天时:农业对天道法则的遵循(1)太阳历:二十四节期(2)月亮时间(3)物候时间动物、植物、昆虫、自然现象等。Page
15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
2、人时自然时序、历法时间为基础,将宗教、历史、神话传说等融入(1)
日常生活时间(2)
岁时节日岁:上古砍削工具时:季节二、岁时节日的由来Page
15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节期的选择与天文历法相关2、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1、自然崇拜
2、灵魂崇拜3、迷信、禁忌、巫术观念三、岁时节日的发展Page
15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
(一)岁时节日发展简史1、先秦时期:传统岁时节日的萌芽期2、汉代时期:传统节日风俗的定型期3、近现代以来:发展变迁(二)节日风俗演变的动因Page
15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神话传说的嵌入:七夕节、中秋节、火把节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提倡:元宵节3、民众历史情感的积淀:端午节、寒食节4、宗教节日(或因素)的渗透。佛诞日、中元节5、民族交融四、岁时节日活动及特点Page
15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主要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二)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2、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祭祖、团员3、节俗内容与功能由单一向复合性发展五、现代节日Page
15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现代节日的现代性购物节、时装节、桑葚节、光棍节2、传统节日的现代性旅游文化热、民俗文化热:南宁国际民歌节、彝族火把节思考七夕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在当前中、西文化交融中正在被建构为中国的“情人节”,其反映了民俗文化的何种特征?Page
158Page
159第七讲人生仪礼一、人生仪礼的内涵Page
16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等。社会文化的惯制与法则二、关于人生仪礼的研究Page
16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研究
1、分离阶段2、阈限阶段3、融合阶段Page
16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里弗斯(W.H.Rivers)的案例1、妇女怀孕,不能到村子里或任何具有神圣意义的地方2、怀孕五周时,为孕妇举行“离开村子”仪式。孕妇搬到远离村子的临时搭建的房子里居住,此时不允许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活动3、孕妇祈求神灵保佑4、孕妇在手上烫两个疤痕5、孕妇举行离开临时搭建房子的仪式6、孕妇回到家中,住到怀孕7个月Page
16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7、怀孕七个月时,举行“弓箭仪式”确定孩子父亲是谁。8、孕妇回家主持弓箭仪式9、孕妇生产10、两三天后,举行分离仪式,把产妇及其丈夫、孩子送到临时搭建的房子里。11、在临时搭建的房子里,产妇、丈夫、孩子被涂上“不洁”标志12、举行特殊仪式防止这一家人受邪恶力量伤害。然后一家人返回村子开始正常生活。(二)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研究Page
16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阈限前2、阈限中3、阈限后《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
反结构结构三、诞生礼Page
16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求子仪式1、向神灵祈子2、由旁人送子3、性器官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二)孕期习俗1、孕妇禁忌
2、孕期馈送
3、接生方式产翁制度Page
16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三)庆贺生子1、洗三2、满月3、抓周四、成年礼Page
16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成年礼的意义
标准着由生理成熟向社会成熟的转变(二)成年礼的规范
1、行成年礼的年龄规定
2、成年仪礼的性别区分3、成年仪礼中的考验4、成熟标志五、婚礼Page
16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婚姻形态1、一般婚姻形态
表亲婚不落夫家转房婚入赘婚冥婚童养婚2、特殊婚姻形态六、葬礼Page
17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死:人生旅途的转换
死者灵魂进入新的世界
(二)葬:灵魂不灭的幻想四、“民俗”的范畴Page
17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学科发展史上对“民俗”狭义的理解(1)文化遗留物学说民俗是已进化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2)精神文化说德、日学者对精神文化学说的推崇。认为从俗民生活中挖掘一种民族理念,民族精神的模式。这些东西是本民族最优秀的东西,然后将这些优秀的东西推广于整个国内民族中,整个民族那么也就成了最优秀的民族。产生文化优越论,看到被认为不优秀的民族文化,就希望对他们进行教化。四、“民俗”的范畴Page
17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学科发展史上对“民俗”狭义的理解(1)文化遗留物学说民俗是已进化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2)精神文化说德、日学者对精神文化学说的推崇。认为从俗民生活中挖掘一种民族理念,民族精神的模式。这些东西是本民族最优秀的东西,然后将这些优秀的东西推广于整个国内民族中,整个民族那么也就成了最优秀的民族。产生文化优越论,看到被认为不优秀的民族文化,就希望对他们进行教化。第八讲民俗信仰第一节民俗信仰的概念与学科前沿问题Page
17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一、何为民俗信仰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产生和传承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二、民俗信仰研究的学科前沿Page
17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思考:1、有无一个中国的宗教体系存在?2、民俗信仰是否宗教?Page
17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
佛教Page
17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基督教Page
17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伊斯兰教Page
179Page
1801、西方学术话语霸权下的中国宗教研究Page
18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观点一:中国不存在宗教体系(1)早期的西方学者:中国无宗教论(2)中国本土学者西方视角下的宗教观Page
18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梁启超:“中国是否有宗教,大可以研究”,“先秦没有宗教,后来只有道教,又很无聊。做中国史把道教叙述上去,可以说是大羞耻。他们所做的事对于民族毫无利益,而且以左道惑众,扰乱治安,历代不绝。”Page
183胡适:“中国是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中国人是个不迷信宗教的民族”。梁漱溟:“世界上宗教最微弱的地方就是中国,最淡于宗教的人是中国人。”观点二:存在一个中的宗教体系Page
18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儒教与道教》“中国本土存在儒教、道教的信仰体系。民间则只有不属于宗教范畴的巫术和习俗”(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汉学研究的深入,国外学者开始普遍承认存在“一个中国的宗教体系”。武雅士(ArthurPWolf)主编:《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ReligionAndRitualInChineseSociety,SanfordUniversityPress,1974)2、中国学者研究的努力Page
18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杨庆堃制度性宗教独立的关于世界和人类事物的神学观或宇宙观的解释。象征(神、灵魂和他们的形象)和仪式。一种由人组成的独立组织Page
18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分散性宗教
拥有神学理论
崇拜对象及信仰者
系列仪式与世俗宗教紧密相关(2)李亦园Page
18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制度性宗教普化宗教(扩散性宗教)宗教信仰扩散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跟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没有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制度,没有明显的教会组织: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
中国人的算命、卜卦、风水等(3)王建新Page
18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制度化宗教那些具有宗教经典、教义教规、宗教组织、宗教活动场所、神职人员及大规模集体祭祀活动的宗教体系。它既包括那些被社会整体公认的、跨国度、跨地区和民族群体、在世界范围分布和流传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也包括限于一定国度、地区和民族群体的道教、犹太教、印度教、神道教,以及各种各样的民间宗教。Page
189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民间信仰作为地方性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流传在民间的、不具有制度化宗教诸要素的宗教现象。自然神灵信仰体系、灵能信仰体系等。注意一个问题:中国的制度化宗教一方面指为官方所承认的宗教,另一方面为官方不承认的秘密宗教。(二)民俗信仰与迷信Page
19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否迷信?2、信仰土地神、妈祖、祖先、龙神、山神、水神是否迷信“民间信仰”与“迷信”间不得不说的关系1、历史以来官方与民间的话语权之争Page
19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祭祀的重要地位(2)正祀与淫祀(3)官方对民间信仰的打压2、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情感与民间信仰Page
19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清末、民国时期光绪年间的《安徽俗话报》设有“恶俗篇”,对“敬菩萨”之类愚俗批判:“我们中国人,专欢喜烧香敬菩萨,菩萨并不保佑,我们中国人,还是人人倒运,国家衰弱,受西洋人种种的凌辱。那西洋人不信有什么菩萨,像那烧香打蘸做会做斋的事,一概不做,他反来国势富强,专欺负我们敬菩萨的人。照这样看起来,菩萨是断断敬不得的了!不如将那烧香打酸做会做斋的钱,多办些学堂,教育出人才来整顿国家,或是办些开垦矿务诸样有益于国、有利于己的事,都比敬菩萨有效验多了。作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中国人,都被迷信祸福鬼神的话头弄得七颠八倒,种灭国亡!”Page
193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903年《续无鬼神论》“
亚洲之东,有待亡之老大帝国焉,亦一信鬼神之国。各行省中,庙宇不知其几千万落,坛壝不知几千万家,香火不知几千万种。今岁甲地之神兴大会,明岁乙地之神兴小会。某日某神诞也,某所某鬼现矣。浸淫滂漶,忘反流连,故风俗如中国,实可称为纯粹信鬼神之国”Page
194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905年《东方杂志》第二卷第四期所载《论革除迷信鬼神之法》
“中国之所以日即于贫弱者,其原因非一端,而下流社会之迷信鬼神实为其一大影响。”Page
19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918年,陈独秀《偶像破坏论》:“天地间鬼神的存在,倘不能确实证明,一切宗教,都是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佛仙鬼,都是无用的骗人偶像,都应该破坏”“我们相信尊重自然科学实验哲学,破除迷信妄想,是我们现在社会进化的必要条件”(2)新中国时期Page
196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
“封建迷信”一词成为指称一切旧事物的话语,成为全国人民的常识。
牙含章的“封建迷信”的定义:
“封建迷信的名堂很多,例如对祖先灵魂的祭祀、求神问卜、驱鬼治病、选择黄道吉日、算命、相面、看风水、阳宅、农村中的小神庙(如山神爷、土地爷之类)、会道门等等”。
民间信仰遭遇毁灭性打击反对封建迷信要与“阶级斗争相联系”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信仰Page
197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1)
背景20世纪八十年代民间信仰复兴,20世纪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的文化自觉(2)民间信仰不能等同于迷信
反思民间信仰被等同于迷信的话语4、民间信仰与迷信之辩Page
19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新闻事件一“女子因‘巫师’称其身上有‘鬼’被三个儿子烧死”(来源:南海网,2012年8月22日)今年6月,海南乐东一名自称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的“巫师”为61岁女子陈作善治病,“巫师”称陈作善身上有鬼,灌其十几斤白酒吐“鬼”。在陈作善酒精中毒不省人事时,巫师”和陈的三个儿子将其拉到墓地活活烧死。日前,因涉嫌故意杀人,涉案的6人已被批捕。记者对话嫌犯问:为什么要给胡文生母亲喝那么多酒还打她的脸?答:她肚子里有鬼,喝酒才能把鬼吐出来,她只吐了一半,没有吐完,鬼还在她肚子里。她变成妖了,打脸让她清醒,变回人形。问:你凭什么认为胡文生母亲是妖,还说她杀了七个人,她杀了谁?答:我对别人施法都能成功,就是对她施法不能成功,她不是妖是什么?我杀的是妖,是替天行道。我不知道她杀了谁,上天给我旨意,说她杀了七个人。
Page
199Page
200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记者对话死者儿子:“我当时是信高永川有神力的,他能发功,我母亲当时怎么打额头上的伤也不流血,喝了那么多酒了不吐,怎么打也不醒,高永川说只有鬼才会这样,当时大家都相信了。”“后来高永川说不把母亲埋了,母亲会害死家里的人,他们兄弟几个都非常害怕所以才同意埋了母亲记者反思
在这起杀人案中,死者的女儿、三个外孙及十几位亲属都在现场,他们都没有阻拦这暴力行为,在场的村民还为高永川除魔打鬼的行为高呼叫好。这些人的迷信、愚味、无知令人震惊。如何加强农村科学知识及法律宣传,令人深思。Page
201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新闻事件二印度巫师杀死2岁男童用于部族仪式被警方逮捕(来源:2010年10月24日,环球时报)
法新社11月24日消息,印度警方周三透露,23日逮捕了当地某个部族的巫师及其家人,原因人这些人杀害了一名只有两岁大的男童。据称,这么做是当地部落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报道称,这名两岁男童走失后,他的父母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当地警方表示:“巫师和他的妻子及三个孩子目前已于昨日被捕,在祭祀用的地方发现了男孩血淋淋的尸体,及行凶使用的刀柄。”不过,杀害男童的巫师却称,屋里的血渍是一头死山羊的,并非男童的鲜血。据了解,今年4月,印度就曾发生使用活人血祭的事件,当时一名工厂工人被活活截肢致死,尸体在印度东部省的一所寺庙内被发现。这起事件在印度国内也引起不小的轰动。Page
202
新闻事件三:
网帖曝成都一医院门诊大楼动工请巫师念咒语(来源:2010年7月16日,成都商报)
金堂在线上出现了一篇投诉帖子,投诉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在本月3日,门诊大楼新建动土时搞封建迷信,还请巫师念咒语。很快,县卫生局就在帖子下做出回复,称调查后发现确实有此场景,但属于中标企业个人行为。对此,金堂县二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医院不会搞封建迷信。
Page
203
新闻事件四:
罗马尼亚新税法向巫师征个税巫师称将诅咒总统(来源:2011年1月16日,国际在线)
罗马尼亚日前颁布了新税法,首次要求对算命者和巫师征收个人所得税。罗马尼亚的巫师们对此十分愤怒,威胁要用猫粪便和死狗对总统和政府下诅咒。
Page
204Page
205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在罗马尼亚,迷信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并且已经成为其文化中的一部分。总统特拉扬·伯塞斯库及其助手在某些特定日子里,通常穿紫色衣服,以避开邪灵。然而新税法的一视同仁却激怒了“迷信产业”的从业者们。罗马尼亚各地的巫师们相约于7日前往南部平原和多瑙河,对政府进行诅咒威胁。一名女巫称,12名巫师将向多瑙河中投入有毒的曼德拉草,以此向政府官员施妖法,让他们邪灵附身。
一名巫师说:“这部法律是愚蠢的,我们几乎没赚到任何钱。立法者为何不看看他们自己,他们赚了多少钱。他们欺骗、偷窃,还曾偷偷来找我们,要求我们向他们的敌人下诅咒。”
当然并非所有巫师都对新法采取敌视态度,女巫师米卡说:“这部法很好,它意味着我们的魔法天赋被承认,我可以公开营业。”Page
206
(1)迷信的判断标准:
“迷信”,指非理性、反科学、对个人与社会有直接危害的极端信仰,它以迷狂为特征,是巫术、宗教中有害成分的强化,并往往诱发破财残身、伤风败俗、扰乱生活、荒废生产等不良后果。
“迷信”判别标准:任何对现实生活起破坏作用的信仰,都是迷信;同时,任何新造的神灵信仰,尤其是在文明已相当发达的现当代所新造的神灵信仰,也都是迷信。
Page
207Page
208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双击(2)
民间信仰与迷信区别:
与巫术、宗教相联系,但在长期的传习中已融入风俗习惯的古代信仰,作为民众日常生活和思想的一个侧面,没有或较少有害成分,相反因其特殊的文化功用而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剂与补充。正常的或良性的民间信仰,它没有人为的、欺骗的性质,仅表现为传统观念的自然沿袭和民间对精神生活的广泛需求。(三)民间信仰与邪教Page
2091、世界的邪教组织
(1)奥姆真理教
(2)大卫教派
(3)科学教派
(4)太阳圣殿教
(5)天堂之门
(6)法轮功
(7)灵灵教
(8)门徒会2、邪教组织的特征与危害(1)宣传世界末日
(2)神化教主能力
(3)极端精神控制
(4)存在诈骗、敛财行为
(5)宣扬不服药就能治好病
(6)常以宗教的形式作为思想来源,美化自身。Page
210第二节民俗信仰对象、媒介、表现方式
一、信仰对象(一)灵魂信仰
万物有灵论(二)自然神(三)图腾(totem)Page
211Page
212(四)祖先神(五)生育神(六)行业神二信仰媒介
Page
213(一)灵媒(二)巫的种类
巫觋——祭司——术士(三)巫的职能1、预测占卜2、主持祭祀3、驱疫求吉4、人生礼仪5、主持神判,处理纠纷三、表现方式(一)预知(二)祭祀(三)巫术Page
214第三节民俗信仰的特征Page
215一、突出的功利性二、神秘性、保守性、封闭性三、包容性四、渗透性五、俗信化趋势。娱神——娱人Page
216第九讲民间文学一、“A——T”分类法Page
217(一)理论背景1、科隆父子与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理论2、阿尔奈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类型”3、汤姆森的《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
“母题”
(二)理论表述Page
218民间故事分类动物故事:野兽故事、野兽与家畜故事等一般民间故事:魔术故事、宗教故事、浪漫故事、蠢恶魔故事笑话和轶事:傻瓜故事、夫妇故事、说谎故事、程式故事、未归类故事(三)理论影响Page
219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1921年钟敬文《中国民谭形式》1937年德国学者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1978年美国学者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Page
220(1)动物故事(2)一般民间故事(3)笑话(4)程式故事(5)难以分类的故事二、口头程式理论Page
221(一)理论发展
1、由帕里和洛德创立2、产生动因:荷马问题3、理论预设
(1)荷马史诗是传统的
(2)荷马史诗是口头的
(3)表演中的创作(二)理论核心Page
222
1、程式:组在相同的韵律条件下被经常使用以表达一个特定的基本观念的词汇。2、主题/典型场景:成组的观念群,往往被用来以传统诗歌的程式风格讲述一个故事。3、故事类型/范型:依照既存的可预知的一系列动作的顺序,从始至终支撑着全部叙事的结构形式。《关鸠》Page
223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953-2024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 外企外包合同范例
- 代理立项合同范例
- 按揭房合同抵押合同范例
-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编织首饰工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煤矿出售转让合同范例
- 农田占用合同范例
- 商铺面出租合同范例
- 法律人员合同范例
- 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20.5遗传与环境教学思路 (新版)北师大版
- 译林新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Welcome to the unit课件
- 报考中级会计的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模板
- 东方电影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2025年公路养护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完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数控类论文开题报告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任务7)试题及答案
- 202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招聘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开放大学《创建小企业》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划分表
- 苏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