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96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1页
04396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2页
04396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3页
04396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4页
04396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主编钱振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目录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决崇高信念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2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第二节肩负历史使命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的意义和方法3学习重点与难点1.适应新的环境,树立新的学习理念。2.培养优良学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4.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学习方法提示1.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学习和与同学讨论,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2.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总结自己以往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意识方面的经验与缺乏。3.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强化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认识与理解。5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仅有专业知识教育是不够的,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开展的人。因此,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应把具有和谐人格、成为自由开展的人作为人生修养的最高目标,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法律观。6一、认识大学生活的新变化1.学习要求的新变化大学的学习特点与中学时代相比已发生明显的变化,学习内容相对增多,学习方法由“学什么〞转变到“怎么学〞,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培养自学能力成为关键。大学生有确定的专业方向,需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2.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大学的管理由中学的“封闭型〞向“松散型〞转变,大学生个人自由支配度增大,这对自制力较差的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自理能力强的同学会很快适应这种生活,应对自如,而有些自理能力差的同学,那么可能方案失当。因此,集体生活与独立生活既能锻炼人,也是一种挑战,大学新生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83.人际交往的变化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这对大学生的思想转变乃至培养人生观、社会化都是历练的时机。随着相互交往和了解的深入,不同的地域出身、家庭背景、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甚至不同的方言,都有可能成为继续交往的障碍,而大学生在学习、课余活动等的剧烈竞争中,容易对相互间的正常交往造成伤害,有些人因此开始逃避与周围同学的交往。大学生必须学会彼此尊重、宽容、忍让,与性格、生活习惯不同的人友好共处,否那么必然会感到孤独,感到同学间没有友情。9二、培养优良的作风与学风大学生从进入高校以后就应当转变观念,努力培养优良的习惯与作风,发奋成才。在大学生活的开始阶段,就要着手培养以下三种意识:(1)自律意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首先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做事有时容易冲动,遇事往往不够冷静。但是,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如果违反了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2)成才意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的含义是促使每一个人都要树立远大目标。所以,大学生的成才意识是需要培养的。(3)竞争意识。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一种竞争性经济。通过竞争意识的培养,促进我们的学习,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促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开展。10良好的学风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形成良好的学风。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爱因斯坦曾说:“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科学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来不得半点马虎。(2)刻苦勤奋的学习毅力。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说的都是这个道理。(3)虚心踏实的学习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虚怀假设谷,才能博采众长。11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学要求大学生要有更自觉的学习态度,能够科学地支配时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有比较强的钻研精神。进入大学后,许多同学仍沿用以往的学习方式,不会支配时间,听课抓不住重点,不会科学、充分地利用图书馆来进行学习,这样就会感到听课十分紧张,难以全部听懂,进而造成学习兴趣减退。要树立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尽早做好思想准备,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12刚入学新生如果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在大学期间取得好的成绩,而且可以受用终生。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1)学会听课:跟上老师的思路,注意记笔记,善于提出问题。(2)学会读书:善于选择要读的书,分清精读与泛读。(3)学会思考:防止进入思维误区,对所学知识勤于思考。(4)学会掌握时间:有规律地学习、生活,制订长、中、短期学习方案。13第二节肩负历史使命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有奉献的人。14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承上启下的一代。继往开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当代大学生肩上。所谓继往,就是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和革命传统,使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坚决不移地继续前进。所谓开来,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历史重任,谱写中国历史的新篇章。152.迎接挑战的历史使命目前,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企业和个人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应当是能够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人,是能够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人,是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社会开展的新人,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163.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世界的开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开展需要世界。无论是从现实看还是从未来看,中国在世界开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和其他国家在经济上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在这种竞争中,中国不进那么退。17二、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3)德才兼备、全面开展。(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18三、努力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开展1.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品德素质。政治素质指一个人的世界观、政治立场、政治见识和理想抱负等。思想素质指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积极进取,形成与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品德素质指人在与他人、集体和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192.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科学精神指从事科学探索、科学创新应具备的理智德行,包括人成长所应具备的知识积累、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文化素养主要指人文科学素质。提高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知识层面,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二是在修养层面,通过文化素质学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举止。三是在能力层面,通过知识的掌握,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并激活创造力。203.身体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和从事各项社会活动的根本条件。心理素质指个体在遗传的根底上,在教育、环境和主体实践的综合影响下,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具有的心理能力、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成才的物质根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重要保证。214.综合能力素质能力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智力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本领,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经济与社会开展对人才的各种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学生在当代人才竞争中必定会失去优势。22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3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根底,是鼓励全民族发奋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的需要,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团结、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开展动力,明确了根本途径。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地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253.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达者和传承者。当代大学生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就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26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意识出现了多样化倾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更加坚决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开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在这个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所蕴涵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7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开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防止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广阔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开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不管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这个理想而共同奋斗。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这一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28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表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发奋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开展,由贫穷走向富裕,靠的也是这样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29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底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根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标准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抗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准那么和行为标准。我们实现事业开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必须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那么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气的方方面面。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底。30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局部的内在联系(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根底,居于统领地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底,解决的是人们行为标准的问题,它以根本行为标准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准绳。31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是人的根本素质,表达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须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根本要素。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地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当利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气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32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道德与法律这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也存在着区别,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调节领域,两者存在着密切关系。道德与法律的联系表达在:都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具有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底;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标准;都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广阔人民最根本利益效劳。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主要表达在: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标准,法律是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而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调节的;它们调整的范围不同,调控的结果也不同。33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的主线,二者是相互统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在本课程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可以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343.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大力宣传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狠抓落实。35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就是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而无论是思想道德素质还是法律素质,都是为了提升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当代大学生。36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的意义(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根底。(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开展。37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的方法第一,要注重根本理论和根本观点的学习。第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第三,要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38思考题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如何认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为什么德智体美全面开展是大学生确立成才目标的主要内容?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4.如何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的意义和方法。返回目录书页39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决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成长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此岸的桥梁40学习重点与难点1.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2.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3.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4.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41学习方法提示1.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领会理想信念的深刻内涵。2.反思自己的理想信念是否正确,进一步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实现理想。42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成长理想是引导人生的一面旗帜,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当代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立足现实,艰苦奋斗,努力成长成才。43一、理想的内涵与作用1.理想的定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达。理想是一个闪光的令人神往的字眼,我们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理想作为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理想具有积极性。第二,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第三,理想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442.理想的作用第一,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就在于有志向,有理想。人们为理想去奋斗而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第二,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只要有了这个精神支柱,就有了对未来美好愿望追求的动力,在逆境中他就会百折不挠,奋勇前进,甚至在死亡威胁面前也毫不退缩;在顺境中他也会谦虚谨慎,不满足现状,保持永远进取的精神状态。第三,理想是人生行动的指南。理想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向往,指引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努力进取。453.澄清对于理想的模糊认识(1)无用论。(2)实惠论。(3)别离论。(4)渺茫论。46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根底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复合性2.稳定性3.执著性47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开展的期望。在争做“四有新人〞中,“有理想〞是首要的,这说明理想信念与做什么样的人关系重大。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人生课题和开展方向,理想信念首先引导大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学时代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将帮助一代有为青年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同学们从青年时代起就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并要为这个伟大的理想而不懈奋斗。482.引导大学生走什么样的路大学时期面临着许多人生的重大课题,都需要有一个总的目标和原那么,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苏联著名作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对远大而崇高理想的重要性做过精辟的分析,他说:“自私自利的家伙完蛋得最早。须知,他只是为了自己才孤独寂寞地活在空虚世界上。一旦抹掉了他们这个‘我’字,他就一切都完了,活着对他来说,再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着,而是为了整个社会呕心沥血,那就很难将他消灭。因为这样一来,就首先要消灭他周围的一切,消灭整个国家和整个生活。我个人的死亡,只是自己生命的消失,可是我们的大军却排山倒海蓬动向前。〞493.鼓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激发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应该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决社会主义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断奋斗。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为祖国而学习的理想,坚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50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51一、坚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决定的,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开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坚持以开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开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泼、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开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社会开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52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坚决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结合一起,领导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管中国共产党曾经出现过失误,党的队伍中还存在着消极腐败现象,但是,中国共产党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政党,这是无可置疑的。532.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首先,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开展的必然。其次,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最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开展中国。543.坚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和开展作出了巨大的奉献。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到了近代就落后了,中华民族陷入了危机之中。在民族危难之际,各种政治势力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完成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55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此岸的桥梁当代大学生正是树立崇高理想的黄金时代,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理想,应该为什么样的理想而奋斗,是至关重要的人生选择。我们应该追求崇高的理想,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56一、追求崇高的理想1.追求崇高的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在理想的层次结构中居于最高层次,是人生最根本最重要的理想,它是构成人的整个理想的根底。在人类理想的开展史上,只有共产主义理想是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才能更好地成长,为人民作出奉献,其精神生活才更有意义。在历史上,大凡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奉献的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起就高擎理想的火把,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就立下了为人类幸福献身的崇高志向;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人生目标;周恩来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可见,一个人在青年时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对他一生为社会奉献及奉献大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72.追求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在人生中占有重要位置,起着较大的作用。它是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是每个人事业心的集中表达。职业理想人人有之,但由于人们有不同的需要、兴趣、性格、爱好与特长,各人有各人的职业理想。由于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等原因,尽管社会在安排每个人的工作时,应尽可能照顾个人的特长与志愿,以使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但要使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都得到满足,还是难以做到的,也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曾经讲过:我们总是不能选择我们自己认为适宜的那种职业的。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全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客观规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83.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理想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追求和奋斗,以期到达最完善、最幸福的境界,这种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炽烈的追求,就形成了生活理想。张闻天同志曾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理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不同,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就不同。有人说“生活就是追求名利和享乐〞,有人说“生活就是为自己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安乐窝〞。这样的生活理想,是典型的庸人哲学。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应该是全面的、完整的、高层次的。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对于大学生写好自己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59二、实现远大理想需要始于足下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深刻地理解远大理想与始于足下的关系。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脚踏实地的实践是到达胜利此岸的桥梁。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志存高远给了人生一双搏击长空的翅膀,始于足下那么使人生的腾飞成为一种可能。志存高远的魄力固然可嘉,但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始于足下,那么那曾经的豪言壮语也都不过是一场烟云浮华。鸿鹄之志有如灯塔,指引生命的航船走过低洼,始于足下有如启动马达,推动着人生走过风浪勇闯天涯。始于足下的事业需要高远志向的引领,不管多么崇高的理想信念都要靠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去践行。60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和信念是人类力量的源泉,理想和信念的伟大力量驱动着人们不懈地去追求、去奋斗。理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总会经历顺境与逆境。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很容易实现目标和理想。但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又容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意志衰退。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人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能实现目标和理想。61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根底。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思想活泼和敏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也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人的理想越符合自然界和社会开展的现实过程,越能显示它的巨大鼓舞力量。只有理想与现实紧密结合,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在人生实践中,我们仅仅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是不够的,还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开展的规律。只有对科学理想坚信不疑,才能坚决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并将理想落实到行动上。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勇于献身、不畏艰苦的人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此岸。62思考题1.简述理想和信念的内涵与作用。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3.为什么要坚决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4.为什么说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曲折的过程?5.如何在实践中将理想变为现实?返回目录书页63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64学习重点与难点1.把握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与时代价值。2.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3.关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和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的问题。4.关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弘扬民族精神问题。65学习方法提示1.通过对教材和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2.阅读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总结我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3.结合现实生活中令你感动的典型事例,阐述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66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珍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开展壮大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新时期我们仍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67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和责任感,是把关心和维护祖国利益、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最大责任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那么。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和社会开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主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为主要内容。今天,热爱社会主义中国,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并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成为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682.爱国主义的作用第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第二,爱国主义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第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强大动力。第四,爱国主义是建设祖国的力量源泉。69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主要表现在:缔造、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推动社会进步和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建设祖国山河,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爱国主义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时代表现,但是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经久不衰的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它总是同促进历史开展和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的70三、爱国主义的根本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71四、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建设强盛国家,维护世界和平邓小平同志在?和平和开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中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开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开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维护和平和开展经济,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各国谋求开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国际经济合作的扩大,各国经济的开展与繁荣,又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因此,争取持久和平,开展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开展和繁荣,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致愿望。目前在国际上,和平与开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威胁国际社会和平的因素还存在,少数经济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经济事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中国人民只有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的传统,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国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显示出巨大能力。722.实现民族复兴,促进祖国统一在我国几千年历史开展过程中,各地区、各民族间虽有过分裂和战争,但各族人民很早就明白: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要生存和开展,要兴旺兴旺,就必须同其他民族和地区建立团结互助的友好关系;在同一国家政权之下的团结统一,更是各民族生存、开展、共同繁荣的可靠保证。千百年来,坚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已成为我国优良传统的一局部,已在各民族间形成根本共识。团结统一是祖国统一的强大精神根底;祖国大陆日益兴盛是中华民族完成统一大业的坚强保证;“一国两制〞的伟大思想为祖国统一绘制了切实可行的宏伟蓝图;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为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提供了范例。早日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推进祖国统一的早日实现,那么是当代爱国主义的迫切要求。733.推进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中国各族人民历来具有热爱祖国、建设祖国、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完成了近代中国许多爱国主义者长期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伟大事业。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忠诚、最坚决、最彻底、最卓越的爱国主义者。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献出了珍贵的生命。形象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就是用成千上万革命者的鲜血染红的。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那样,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如此卓越的奉献,付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牺牲。74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巨大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社会主义中国开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奉献。75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建设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行动指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社会历史开展的唯一正确选择。我们今天讲爱国主义,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紧密团结,坚决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社会价值。76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爱国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内地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根本要求。真诚的爱国者应该懂得祖国的命运、前途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不可分割的,把热爱祖国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统一起来也是一切真诚的爱国者必须确立的根本立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77二、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的统一第一,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的。第二,坚持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的统一,必须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第三,坚持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的统一,也必须注意反对狭隘民族主义。78三、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开展的情况下,必须强调爱国主义。我们一方面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努力分享经济增长的利益,吸收兴旺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某些国家凭借其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行经济霸权主义,危及我们的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和国家平安。因此,我们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使人们正确认识我国的开展前途,主动把个人前途和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自觉抵抗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文化扩张和侵略,增强广阔公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强烈的民族复兴责任感。79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标准、精神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生存开展中的精神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开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全体公民爱国主义情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需要;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客观需要。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在当代历史中震撼人心的新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富于时代精神的新内涵,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倍加珍惜。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80五、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开展的,是表达民族特征、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的总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81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培养着手。一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二是要培养强烈的创新动机。三是要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格。四是要培养顽强的意志力。五是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82新时期大学生爱国的新特点1.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2.断裂性与继承性并存3.前瞻性与可塑性融合83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当代大学生应当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事业中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84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首先,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最后,真正的爱国者,要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表达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85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反对民族和国家分裂,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行动。86三、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平安、统一和开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力量强大能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而国防力量羸弱那么会使国家、民族面临凌辱甚至被侵略的灾难。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开展的迫切需要。87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爱国主义不仅仅是口号和激情,更是扎扎实实的行动。“振兴中华,从我做起〞。大学生要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行动,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告诉我们,大学生是推动社会经济开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命运总是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前各项经济建设事业正在呼唤大学生振奋精神,大展宏图,为现代化建设奉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坚决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和开展社会主义制度,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88思考题1.简述爱国主义的根本内涵与作用。2.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3.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4.弘扬爱国主义为什么要增强国防观念?5.当代大学生怎样培养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返回目录书页89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90学习重点与难点1.树立为人民效劳的人生目的。2.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明确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4.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91学习方法提示1.认真阅读教材,掌握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知识。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领悟人生的意义。3.查找相关案例,分析名人的生命历程或奋斗足迹。4.在实践中感悟生命,在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92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树立为人民效劳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成就辉煌人生的前提。93一、世界观与人生观1.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局部,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涉及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问题。世界观与人生观是辩证的: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从而形成对人生的理想、态度、人生道路等问题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对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开展方向都有指导意义。人生观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它对世界观有积极的反作用。人生观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对世界的看法,具有科学人生观的人能自觉地接受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942.科学认识人的本质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十分重视对人的认识。在欧洲古代历史上,讨论人性、人的本质的学说很多。西方思想家们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不外乎是把人性归结为感性的欲求,或是把人性归结为理性,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但是,无论是从肉体的感受性出发,或是从理性主义出发,所规定的人性都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是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尽管费尔巴哈也说过,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但这些思想是偶然的,从未占据统治地位。953.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开展而开展,不是一成不变的。96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1.人生的含义一般来说,人生有两种含义。从群体上看,是指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过程;从个体上看,是指人的生命历程,即指个体一生全部社会实践活动的总和。我们常说的人生,是指个体意义上的人生。人生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课题。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诸如学习、工作、友谊、恋爱、家庭,乃至于生老病死等问题,这些都属于人生问题。这些相当广泛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是人人都会碰到的,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自觉还是不自觉,每个人都要在这些问题面前说明态度,作出抉择。作为大学生,面对复杂的人生现实,既不可顺其自然,得过且过;也不能看破“红尘〞,消极避世;更不应玩世不恭,游戏人生,而应该采取正确的人生态度,勇于面对现实,敢于向人生现实难题挑战。972.人生的根本问题人生的根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方面,个人依赖于社会。首先,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条件其次,个人的开展依赖于社会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又依赖于个人。首先,个体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根底。其次,历史的开展是由个体的能动活动推动的。983.正确认识人生根本问题的意义第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思考人生一切问题的出发点。第二,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前提和根底。第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考察和评价人生价值的前提。99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与世无争型:对人生、对社会抱悲观态度,对生活缺乏进取心。他们学习上高呼“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生活上松散拖沓,没有时间观念和纪律观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什么都无所谓〞。(2)享乐自私型:认为“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于是大学城外往往餐厅、舞厅、台球厅、礼品店、游戏厅生意兴隆。沉湎于物质追求,必然会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无暇追求人生的大志。(3)唯我独尊型:自认为才高八斗,轻视他人,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且嫉贤妒能。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里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很少能够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100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1.树立为人民效劳的科学人生观树立为人民效劳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在效劳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的价值。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效劳人生观的人,对人生的意义就能够有真切的理解,就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力求为人民做好事。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业有不同,职位有上下,但只要有了为人民效劳的人生观,就能够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送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最崇高的精神。正像毛泽东所说的,只有具有这种崇高精神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012.处理好“立身〞、“处事〞这两个重大问题“立身〞就是指为了自身开展、集体开展、社会开展的需要而去探索人生,确立自己的生活目的和生活道路,是解决“怎么想〞的问题;“处事〞就是指为了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去实践,求得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开展,它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立好身、处好事是树立人生观的落脚点。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加强,精神境界就会高尚。我们应该以先进人物为典范,坚持科学的人生观,抵抗错误的人生观,重点解决好“立身〞、“处事〞这两大人生课题。1023.坚决反对错误的人生观(1)拜金主义人生观:拜金主义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2)享乐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和快乐。(3)个人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103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人生价值是一个与每个人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问题,既是人生哲学的重要范畴,又是人生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创造有价值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4一、价值、人生价值与人生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所谓价值,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所具有的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人生价值是指一个人的存在和活动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及自身的实际需要。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没有人们为社会创造财富,就没有满足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产品,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开展,社会也就失去了对个人尊重和满足的根底,个人就会失去生存和开展的条件,同时也谈不上对社会尽义务和做奉献。105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1.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奉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站在社会的立场上进行人生价值的评价,根本尺度当然就是社会的整体利益。但凡有益于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的人生价值的选择、取向,就是善的、积极的、有正价值的,反之,那么是恶的、消极的、有负价值的。社会整体利益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否真正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是否真正有利于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从而决定了它对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评价是否真正具有进步性,是否能够客观、公正地判断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善恶与否、境界上下。1062.人生价值评价的具体尺度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从宏观上着眼的,也是从整个社会开展进步的规律着眼的,但它还需要有其他更具体、更直接的评价尺度作为过渡,或者说它的原那么会表现在其他更具体、更直接的评价尺度之中。比方,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奉献,这是我国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的标准。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奉献越是无私、越是尽心尽力的,就越是巨大,他在我国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劳动和奉献的尺度作为我国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正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根本评价尺度的一种具体化。1073.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人生价值的评价既有自我评价又有社会评价。自我评价是以自我的价值目标为标准,对自己的行为的评价。自我评价由于受个人能力、素质以及现实生活中利害关系的影响,因此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是非常困难的。社会评价是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上,以社会的利益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108三、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1.人生道路的特点第一,人生道路具有客观性。第二,人生道路具有可选择性。第三,人生道路具有多样性。1092.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道路上的矛盾,开拓积极的人生道路第一,要认识人生的真正意义,树立为人民为人类的进步事业献身的精神。第二,要充分认识人生道路的不平坦性。第三,要敢于向人生难题挑战。110四、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条件与个人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为根底。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社会的物质财富,它既是上代人创造的物质成果,又是下代人继续进行价值创造的前提条件,制约着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实现人生价值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表达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人们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根本准那么。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明确方向,坚决信念,坚毅踏实地走向人生未来之路。11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个人条件。第一,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从个人综合素质出发。个人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这些素质是相互联系的,是实现人生价值不可或缺的组成局部。第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人生的真正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这就要求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第三,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困难与挫折在所难免。如果在困难和风险面前畏缩不前,就不可能采集到丰硕的科学技术成果,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迎接挑战。1122.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把人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对于大学生而言,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就要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好途径,也是大学生进一步树立科学价值观的好途径。大学生在为人民群众效劳的过程中,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能够形成良好的价值判断能力,内化社会认同的价值准那么,使自己树立科学的价值观。113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人生环境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的环境,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114一、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所谓人生态度,指人们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下,通过实践和自我体验所形成的对于人生问题所持的看法及其言行。人生态度所答复的是人生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如果说人生目的是答复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那么人生态度那么是答复人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人生态度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心理活动体系,由人生认知、人生情感和人生意向三个要素构成。人生认知是指对人生的了解和评价,反映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人生情感是指个人对人生的情感体验,如对人生的喜欢或厌恶等态度。人生意向是指导人们对人生作出某种反响的行为指令。115二、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每个人都有身和心两个根本方面,身指人体的生理组织以及身体的机能;心那么是指人的心理或精神活动。心理素质是人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作为一种浅层次的社会意识,要通过情绪、气质、意志和态度来表现。而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即个体具有良好的适应力,生命充满活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在的潜能。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只有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才能对人的生活实践产生积极影响。身心健康是人成才和成功的根本条件,是人赖以生存和开展的根底。116三、促进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是社会开展和人类个体开展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相互交流信息、交换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活动。这种交往活动对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开展,满足人自身物质、精神的需要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开展和自我认识的深化,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开阔视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总之,只有明确个人在与他人关系中的定位,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117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必须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118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我们要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其次,我们要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最后,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开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19思考题1.人生观、人生态度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2.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什么?3.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4.怎样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5.什么是人生环境?如何保持个人与人生环境的和谐?返回目录书页120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开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四节恪守公民根本道德标准121学习重点与难点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那么。4.在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意义。122学习方法提示1.通过教材和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我国公民道德根本标准。2.关注社会现实,为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提出自己的建议。3.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在实践与行动中塑造自己的道德人格。123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开展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要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一定会产生道德。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根底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124一、道德的起源与内涵1.道德的起源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那么和标准;“德〞即得。把“道德〞两字连在一起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可见,道德从它的原始规定和后来的使用来说,就包含着道德意识、道德标准和道德活动等广泛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必须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开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1252.道德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这个概念的科学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为标准;二是个体的内在约束力——表现为内在个人品质(人格)标准;三是表现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即肯定自己、开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那么标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26道德行为有三个根本特征:〔1〕道德行为是基于自觉意识而作出的行为。没有自觉意识的行为,不能构成道德行为。〔2〕道德行为是自愿、自择的行为。行为主体在自觉认识的根底上,根据自己的意志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行为,不存在外在的强迫压力。〔3〕道德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与他人和社会利益相联系的行为,是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127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1.道德的功能(1)道德具有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成效与能力。道德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道德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那么、道德理想等形式,使人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2)道德具有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成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道德不断地引导和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道德理想的应然,向道德行为的实然转化。1282.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根底的形成、稳固和开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开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开展的内在动力。129三、道德选择与道德习惯养成1.道德选择的含义道德选择也叫道德行为的选择,是道德活动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和依据。所谓道德行为的选择,是指当同时存在几种行为方案时,人们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独立地自觉自愿地依照某一方案行动,以实现自己的道德目的。道德选择是人生选择中的一种最根本的选择。在人生中,社会生活常常把人们推到十字路口,每个人都不可防止地要接受这种行为选择或那种行为选择,也要接受“选择〞对自己的测试,谁也不能超然于选择之外。例如,从大的方面来讲,有升学、就业、婚姻的选择,有生与死、苦与乐的选择;从小的方面来讲,有交友的选择、购物的选择等。1302.道德选择的主客观条件道德选择是人们自觉自愿的选择。行为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地选择某种道德行为。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对自己行为的选择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别的限制呢?答复是否认的。任何行为的选择都是以选择的客观环境和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力作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因为人们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所以人们在选择行为时总要受特定环境的制约。当客观环境尚未提供选择某种行为的可能性时,在通常情况下,这种行为的选择就不会发生。人们的选择行为不仅受客观条件制约,同时也受自身主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主体的认知、情感、意志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也是制约行为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的选择迥然相异,相同环境中人们的选择也各有不同;有些人的选择如愿以偿,有些人的选择却事与愿违。此外,道德标准也内化为行为主体的道德义务感和良心,“良心〞无时不对行为主体发出“应该〞和“不该〞的道德命令,限制着人们的道德行为的选择。1313.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意义道德行为选择的深刻意义,不在于道德行为选择本身,而在于支配道德行为选择的道德价值观,在于行为主体对自己道德行为选择目的的明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各种不同的道德行为的选择,归根到底可归为两种: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根底的选择,认为个人利益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应该服从个人利益;另一种是以社会利益(包括他人利益)为根底的选择,认为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存在和开展的必要条件,是个人行为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132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开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根底,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开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要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模范。133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其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最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134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第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第二,推崇“仁爱〞原那么,追求人际和谐。第三,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第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第五,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第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135三、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1.敬老爱幼、尊敬师长敬老爱幼、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根本要求。中华民族历来把敬老爱幼视为美德。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