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病虫害大全使用方法_第1页
苹果病虫害大全使用方法_第2页
苹果病虫害大全使用方法_第3页
苹果病虫害大全使用方法_第4页
苹果病虫害大全使用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载方法手机应用市场搜“农讯”,如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华为应用市场、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等;也可以搜“农讯-果树”,“农讯-蔬菜”下载完成后出现图标:点击进入应用点击果树图标各种常见果树作物苹果病害苹果白粉病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实生嫩苗,大树芽、嫩梢、嫩叶,也为害花及幼果。病部表面布满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幼苗被害,叶片及嫩茎上产生灰白色斑块,发病严重时叶片萎缩、卷曲、变褐、枯死,后期病部长出密集的黑点。大树被害,芽干瘪尖瘦,春季发芽晚,节间短,病叶狭长,质硬而脆,叶缘上卷,直立不伸展,新梢满覆白粉。生长期健叶被害则凹凸不平,叶绿素浓淡不匀,病叶皱缩扭曲,甚至枯死。花芽被害则花变形、花瓣狭长、萎缩。幼果被害,果顶产生白粉斑,后形成锈斑。发病规律苹果白粉病以菌丝在冬芽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第二年病芽萌发时,越冬菌丝产生分生孢子,此孢子靠气流传播,直接侵入新梢。病害侵入嫩芽、嫩叶和幼果,主要在花后一个月内,所以5月为发病盛期,通常受害最重的是病芽抽出新梢。生长季中病菌陆续传播侵害叶片和新梢,病梢上产生有性世代,子囊壳放出子囊孢子行再侵染。秋季病梢上的孢子侵入秋梢嫩芽,形成二次发病高峰。10月以后很少侵染。春暖干旱的年份有利于病害前期流行。防治方法⒈白粉病菌在芽鳞内越冬,主要是顶芽带菌且秋梢高于春梢,所以,结合冬、春季和早春发病后剪除病芽、病梢、病叶丛,集中烧毁或深埋,这是减少菌源控制病害的关键。⒉果园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和不合理的排灌,会使小环境有利于发病。因此,要高度重视合理施肥和修剪等的栽培措施,使园内通风透光、树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⒊不同苹果属植物和苹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病性差异明显。在该病常发区,要压缩感病品种如:富士、倭锦、红玉、国光等的种植。⒋化学防治:由于白粉病具有侵染次数多、为害时期长和在芽内潜伏越冬及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化学防治是关键。在萌芽期和花前花后的树上喷药。苹果花芽露红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发病重时,花后可连喷二次25%粉锈宁1500倍。抓好生长期的喷药保护很重要,药剂可用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在花前、落花70%和花后15天左右各喷一次。苹果白星病症状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灰白色至淡褐色,稍凹陷。直径1~3mm,具褐色较细的边缘,后期病部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叶上常产生数个病斑,但叶片一般不枯死。发生规律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叶片为害。主要从伤口侵入。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果园易发病;修剪不当,伤口多,发病重。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合理修剪,增强树体通透性;增施有机肥;清除初侵染源。结合冬季清园,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病残叶及落叶,集中销毁;药剂防治。用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隔10~15天一次,共3~4次。苹果斑点落叶病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一年生枝条及果实。叶片染病初为褐色圆点,其后逐渐扩大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部中央常具一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长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秋梢嫩叶染病严重,往往一张叶片上发生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大小不等的病斑,许多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云朵状花纹,叶尖干枯,叶片扭曲畸形。枝条染病,在徒长枝或一年生枝条上产生褐色或灰褐色病斑,芽周变黑,凹陷坏死,边缘裂开。幼果至成熟各期均能受害。果实染病,初期多在幼果果面上产生黑色发亮的小斑点或锈斑;6月中旬至8月上旬被侵染的果实呈褐色病斑,并易在病健交界处开裂。发生规律以菌丝在受害叶、枝条或芽鳞中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一年有两个活动高峰。第一高峰从5月上旬至6月中旬,孢子量迅速增加,导致春秋梢和叶片大量染病,严重时造成落叶;第二高峰在9月份,这时会再次加重秋梢发病的严重度,造成大量落叶。高温多雨病害易发生,春季干旱年份,病害始发期推迟;夏季降雨量多,发病重。树势衰弱,通风透光不良,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枝细叶嫩等易发病。防治方法秋末冬初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夏季剪除徒长枝,减少后期侵染源,改善果园通透性,低洼地、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排水。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在苹果发芽前全树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可减少树体上越冬的病菌。在苹果发病前(5月中旬左右落花后)开始喷1:2:200倍量式波尔多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5%菌毒清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新多氧霉素水剂800倍液。一般间隔10~20天喷药一次,共喷3~4次。生产上可交替使用,喷药时一定要周到细致,使整株叶片的正反两面均匀着药,增加喷药液量,达到淋洗程度。苹果粗皮果病症状症状只限于果实上。在果面上形成粗糙的褐色木栓化病斑,其大小和形状各异,分布不均。重病树上的果实,果面大部分变粗糙。有时病斑处果皮开裂,与苹果星裂果病相似。苹果粗皮果病发生严重的树,也发生落叶。但病树萌芽和开花正常,也未观察到叶芽坏死和枝梢回枯现象。发生规律(1)寄主抗性:苹果粗皮果病多发生在树龄较老的苹果树上,产生果实症状的品种有宝石库布、霍兰得、迪克曼斯、金冠和罗特雷斯等。(2)气候因素:潮湿多阴季节症状较严重。如宝石库布品种,在瑞典气温较高的地区,通常表现的症状是精糙褐色木栓病斑;在气温较凉冷的地区,多表现星裂果症状。(3)土壤湿度:土壤中的湿度,也可增加症状的严重程度。防治方法栽培无病毒苗木是防治苹果粗皮果病的最好方法。通过热处理方法(37~38℃恒温下处理28~30天),可脱除苹果粗皮果病毒。在粗皮果病发生重的果园,应选用抗病品种如红星等的无病毒苗木。果园发现病树后,应及时刨除,防止病害传播。禁止在病树上高接换耐病品种;防止在病树上采集接穗有些果园,因某种原因,暂不能拔除粗皮果病树,要做好标记,以防止从病树上采集接穗进行繁殖。苹果腐烂病症状腐烂病主要为害结果树的枝干,幼树和苗木及果实也可受害。枝干症状有两类:(1)溃疡型:多在主干分叉处发生,初期病部为红褐色,略隆起,呈水渍状湿腐,组织松软,病皮易于剥离,有酒糟气味。有时病部流出黄褐色液体。后期病部失水干缩,下陷,硬化,变为黑褐色,病部表面产生许多小突起,顶破表皮露出黑色小粒点。雨后或潮湿时,从小黑点顶端涌出黄色细小卷丝状物,遇水稀释消散。(2)枝枯型:多发生在衰弱树上,病部红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迅速延及整个枝条,终使枝条枯死。后期病部也产生黑色小粒点。果实症状:病斑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边缘清晰。病组织腐烂,略带酒糟气味。潮湿时亦可涌出黄色细小卷丝状物。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子囊壳等在病树皮内越冬。翌春,在雨后或高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排放出大量孢子,通过风雨、雨水冲溅传播,从伤口侵入。腐烂病一年有两个高峰期,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栽培管理粗放和冻害是腐烂病流行的主要诱因。土壤有机质少、偏施氮肥,结果过多,大小年严重,早期落叶等造成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均较重。地势低洼后期果园积水时间过长及贪青徒长、休眠期延迟的果园,发病也重。防治方法科学配方施用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秋季施肥可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改善早春的营养状况,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降低春季发病高峰时的病情。实行重刮皮,在我国各地,以5~7月刮皮最好,此时树体营养充分,刮后组织可迅速愈合;在冬春不太寒冷,不易发生冻害的地区,春秋两季也可进行刮皮,尤以落叶前较好。刮皮的方法是,用刮皮刀将主干、主枝、大的辅养枝或侧枝表面的粗皮刮干净,露出新鲜组织,使枝干表面呈现“绿一块,黄一块”。一般深度可达0.5~1mm,若遇到变色组织或小病斑,则应彻底刮干净。刮治,刮治病斑的最好时期是春季高峰期,即3~4月份。同时,刮治病斑应该常年坚持,以便及时治疗。刮治的基本方法是用快刀将病变组织及带菌组织彻底刮除,刮后必须涂药并妥善保护伤口。刮治必须达到以下标准:一要彻底,即不但要刮净变色组织,而且要刮去0.5cm左右的好组织;二要光滑,即刮成梭形,不留死角,不拐急弯,不留毛茬,以利伤口愈合;三要表面涂药,如波美10度石硫合剂、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或4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倍液、5%田安水剂50倍液、60%腐植酸钠50~75倍液、托福油膏、果树康油膏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份加豆油或其他植物油3~5份效果也很好。为防止病斑复发,要连续涂药,一般保护性药剂应每月涂一次,连续4~5次。入冬前,要及时涂白,防止冻害及日灼伤,涂白所用的生石灰、波美20度石硫合剂、食盐及水的比例一般为6:1:1:18。如在其中加少量动物油可防治涂白剂过早脱落。苹果干腐病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衰老树和刚定植的细幼苗。主枝发生较多。病斑多有阴面,尤其在遭受冻害的部位。初生淡紫色病斑,沿枝干纵向扩展,组织枯干,稍凹陷,较坚硬,表面粗糙,龟裂,病部与健部之间裂开,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幼树定植后,初于嫁接口或砧木剪口附近形成不整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沿枝干逐渐扩展,使幼树迅速枯死。以后病部失水,凹陷皱缩,表皮呈纸膜状剥离。病部表面亦密生黑色小粒点,散生或轮状排列。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发病部位越冬,第二年春季病菌产生孢子进行侵染。病菌孢子随风雨传播,经伤口侵入,也能从死亡的枯芽和皮孔侵入。苹果干腐病在干旱季节发病重,6~7月和10月发病重,7月中旬雨季来临时病势减轻。果园管理水平低,地势低洼,肥水不足,偏施氮肥,结果过多,导致树势衰弱时发病重;土壤板结瘠薄、根系发育不良病重;伤口较多,愈合不良时病重。防治方法苗圃不可施大肥大水,尤其不能偏施速效性氮肥催苗,嫁接后早期剪砧、保护伤口,使剪口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前完全愈合。旱季灌溉,雨季防涝。防止冻害及虫害,对已出现的枝干伤口,涂药保护,常用药剂有1%硫酸铜等。及时刮治:大树发病多限于树皮表层,可去掉病皮,防止病斑扩大蔓延。可采取划道办法(间隔5mm左右),涂30%腐烂敌30倍液等药剂。喷药保护:大树可在发芽前喷1:2:240波尔多液2次。在病菌孢子大量散布的5~8月间,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喷布1:2~3:200倍液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超微多菌灵12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连喷3~4次,保护枝干、果实和叶片。苹果干眼烂果病症状果实染病,未成熟果实受害重,果皮呈灰白色至灰褐色水渍状病斑,不凹陷,后扩大变为黄褐色并软腐,空气潮湿时表面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引致全果腐烂。后期病果上可产生不规则形黑色菌核。叶片染病,产生褐色斑点,渐扩大,表面生少量灰霉;嫩枝染病,能引起腐烂,上面着生叶片常早期脱落。发病规律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落叶上越冬或越夏。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春季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入为害。病菌发育温限2~31℃,最适温度20~23℃,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的高湿状态易发病。早春低温、高湿、日照不足利于灰霉病发生。此外,栽植过密、灌水过多、管理不及时发病重。防治方法(1)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合理修剪,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2)消灭初侵染源:秋末冬初结合修剪,除掉病残技、叶及落地病果,集中销毁。苹果根癌病症状(1)根部:主要发生在根茎部,或根系的其他部位,也常见于嫁接处。初期病部形成灰白色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内部组织松软,外表粗糙不平。随着根系生长,瘤体不断增大,表面由灰白色逐渐变为褐色至暗褐色,表层细胞枯死,内部木质化,往往在癌瘤周围或表面长出一些细根,癌瘤多为球形或扁球形,大小不等,2年生苗上癌瘤直径可达5~6厘米。苹果树感染根癌病后,侧根、须根会减少,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运输受阻。(2)叶片:叶薄色黄。(3)果实:结果少而小。(4)全株:树体矮小,树势衰弱,严重时整株死亡。发病规律病原在癌瘤皮层内或癌瘤破裂脱皮时进入土壤中越冬。土壤带菌是主要侵染途径,雨水和灌溉水是传病的主要媒介;地下害虫在病害传播上也起一定的作用;远距离传播主要是苗木带菌引起。病菌由伤口侵入后,不断刺激寄主细胞增生,进行异常分裂,形成癌瘤,寄主细胞一旦发生分裂,即使去除病原也不能阻止癌瘤的发展和增大。在微碱性土壤中病菌繁殖较快,潜伏期较长;从侵入根系后2~3个月才开始发病,其病原在癌组织皮层和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发病因素该病发生与土壤结构和土壤pH值有关,疏松的偏碱性土壤及湿度高的条件下发病重;栽植在中性、微酸性、沙壤土上的果园不发生根癌病;苹果苗木与蔬菜重茬或与林苗重茬发病较重。防治方法果树根癌病发病初期很难发现,待发现地上部有症状时,病菌已经进入根内,并形成了大量癌瘤,造成了为害,给防治增加了难度,因此,对根癌病的防治,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只要及早治疗,病树是可以治好的。(1)检疫:认真执行检疫措施,经检查发现病苗立即烧毁,对可疑苗木进行根部消毒。(2)农业防治:①选择无病土壤做苗圃,避免重茬,老果园、菜园地、林苗地,特别是发生过根癌病的老果园和老苗圃地不能再做育苗基地;采用芽接法育苗,尽量避免采用劈接法,并随时对嫁接工具用75%酒精进行消毒,嫁接伤口应避免接触土壤,可减少发病;苗木出圃时,要严格检查,剔除病苗。②增施有机肥料,结合秋施基肥,深翻改土,挖施肥沟,施入绿肥、农家肥、作物秸秆等,对碱性土壤应施酸性肥料酸化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通透性;根据苹果的需肥规律,进行适时适量追肥和叶面喷肥,并注意补充铁、锌、硼等微量元素,注意氮肥不可过量;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果园积水,保证根系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树体综合抗病能力。③根部伤口的多少与发病的高低成正比,因此,在中耕除草、深翻施肥或追肥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伤根;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治,防止地下害虫造成根部受伤,增加发病机会。④在病瘤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即行刮除,有利于伤口愈合,如病瘤过大,或密集成片,包转茎部,则较难治愈。(3)药剂防治:①苗圃地应进行土壤消毒。施硫磺粉50~100克/平方米,或施50%福尔马林60克/平方米,或施漂白粉100~150克/平方米。②苗木栽植前用1%硫酸铜液浸根10分钟,或用农用硫酸链霉素100~200毫克/千克浸根20~30分钟,或用500倍75%甲基硫菌灵浸根5~10分钟,或用30倍根癌宁浸根5~10分钟,或用4~5度石硫合剂浸根5~10分钟,取出后晾干,再进行栽植。在栽植前用放射性土壤杆菌K84细菌悬浮剂浸泡根系亦可。③对2~3年生的幼树,扒开根际土壤,用K84液浇灌可以有效防止根癌病的发生,也可用做嫁接伤口保护。④发病株在病斑刮除后,伤口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硫酸铜100倍液,或40150倍液,或80%402抗菌剂乳油50倍液消毒,然后外涂倍式波尔多液保护。苹果果锈病症状苹果果锈是一些品种果实表面产生的类似金属锈状的木栓层。发生严重时,使果实表面失去光泽,果上锈斑处酷似土豆皮,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外观,降低果品的经济价值。苹果果锈依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梗锈、胴锈和顶锈,梗锈不达到果肩,对果品的商品价值影响不大,而胴锈和顶锈则影响果实的外观和销售。果锈对绿色、黄色品种的果实外观影响较大,而红色品种虽也发生果锈,但果实成熟后易被红色所掩盖。发生规律(1)寄主抗性:果锈主要发生于黄色苹果品种上,其中以金冠、金丰、胜利等品种最易发病,玉筱、葵花、赤阳等品种为中锈品种;陆奥、金翠、金霞、王林等品种无锈或轻锈。在当前的苹果品种中,以金冠、秦冠发生果锈较重,除此之外,红玉、国光及元帅系品种也有发生。(2)表皮毛的脱落:果实表面有蜡质层和角质层,而表皮毛部位则无,表皮毛脱落后,水分就从该部位进入果实,果肉细胞大量吸水,引起该部位破裂,为了弥补伤口,产生木栓组织,形成果锈。果点也是果锈。(3)果皮较薄:果皮细胞太少,果肉细胞太多随着果实的膨大,果皮不能适应果肉的变化,从而引起伤口,形成木栓组织,进而形成果锈。(4)花序:在1个花序上,中心果锈轻,外围果两肩有急速膨大的特点,易形成果锈。(5)气候因素:幼果期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如大风,雨露、冰雹、低温、阴雨引起的。由低温和阴雨引起的果锈,颜色为浅黄褐色,木栓层较薄。(6)药害:幼果期喷1605,氧化乐果,倍式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机动喷雾器压力过大,喷头离果太近,果皮表面受伤产生药害。由药害引起的果锈为褐色,木栓层较厚。(7)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可直接引起果锈发生,主要是有毒气体对细脆果皮造成损伤和一些粉尘降落果面影响果面的通透性而形成果锈。(8)栽培管理:滨海潮湿地区果锈严重,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树势衰弱和结果过量等因素加重果锈发生;果树生长初期,施氮过多,浇水过多,树弱、枝密、通风透光条件差的园子果面锈斑也多。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选择抗果锈品种。如华冠,乔纳金,红津轻、无帅系的短枝芽变等;国内外通过辐射诱变,选育出一些无锈金冠品系,如国外的金冠无性系4号(ColdenHaidegg),Lysgoldea和Belgolden等;山西果树所的4-6-3号金冠,果实锈斑都很少。②建园时,果园要远离有工业废气排放的工厂,如果已在有空气污染的地方建园则要移栽。③科学施肥,增加有机肥和磷、钾肥使用量,控制氮肥使用量。在生长季节,叶面喷布8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补充磷、钾。秋季采果后,施45000~60000千克/公顷腐熟有机肥;春旱及时灌水,雨季及时排水,增强树势,提高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能力。④规范整形修剪,合理留枝。采用冬夏修剪接合和疏、截、甩灵活运用的方法。冬剪后留枝量控制在105~112.5万条/公顷;修剪要细致,要注意更新复壮枝组,留壮枝和顶花芽结果,对细枝、弱枝、弱花枝和腋花芽一律疏掉;花枝比保持在1∶3为宜;要以树定产,早疏果早定果;盛果期树亩产量控制在2500千克左右,谢花后1周开始疏果,5月底前定果;夏季加强拉枝、摘心、扭梢等,改良树体结构。⑤拆除果园周边的围墙,砍伐周围影响通风透光的高大乔木,提高果园通透能力。⑥幼果套袋。苹果谢花后30天左右,开始进行套袋保护,选择遮光性强、透气性好的优质双层纸袋,于每天上午的9:00~12∶00,下午2∶00~5∶00,选择果大形正、无伤残的果实套袋。套袋时纸袋要鼓起,袋日要扎严。于7月底将纸袋脱掉。分2次脱袋,即先开日通风后脱下,一天中脱袋时间与套袋时间一致。套袋每年发生果锈严重的果园,花后对果实立即套袋,可很好地防治果锈及干腐病烂果等果实病害,进人8月份后将袋去掉。⑦改进喷药技术,合理使用农药。花后和幼果期注意改进喷药技术,不选择有机磷、硫农药和铜、锌制剂进行病虫防治。喷药时要正确使用农药浓度,从农药使用的下限浓度使用,以后逐渐增加。喷头要距离果面稍远,避免造成机械损伤。⑧严禁环剥,保持树势健壮。珊夏苹果成花较易,不耐环剥,树势易衰弱。囚此,对幼旺树树十和主枝也严禁环剥促花,以免造成树体衰弱难以复壮。只可对幼旺树的辅养枝和结果枝组进行适当环切,于5月下旬进行,切后要及时进行叶面喷氮。(2)药剂防治:①幼果期是果锈发生的敏感期。许多农药如倍式波尔多液、三氯杀螨醇、乐果、对硫磷等都可促成果锈的产生,故在幼果期,特别是落花后10~25天内尽量不用农药,或避免用上述农药。珊夏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应选择对果皮无刺激或刺激性小的杀菌杀虫剂。如防治霉心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等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果面净水剂7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卷叶蛾、潜叶蛾、绵蚜等,喷灭幼脉1500倍液,或乐斯本1500倍液,或农地乐2000~2500倍液。套袋后树上喷倍式波尔多液防治落叶病。②喷布被膜剂或高脂膜。苹果幼果期,应在苹果落花后、落花后10天,20天,各喷1次200倍液高脂膜,果锈率可减少90%以上。苹果褐斑病症状苹果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叶片受害,病斑初为褐色小点,以后发展成3种类型。①同心轮纹型:病斑圆形,中心为暗褐色,四周为黄色,周围有绿色晕,病斑中出现黑色小点,呈同心轮纹状。②针芒型: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病斑小,布满叶片,后期叶片渐黄,病斑周围及背部绿色。③混合型:病斑多为圆形或数斑连成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上散生无数黑色小粒,边缘有针芒状索状物。后期病叶变黄,而病斑周围1~2mm处仍为绿色。果面受害,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软腐状小病斑,后迅速扩展成不规则形,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果肉松软呈海绵状,略有弹性,易落果,残留树上的干缩成黑色僵果。发生规律以菌丝、分生孢子盘或子囊盘在落叶上越冬,春季产生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叶的正面或背面侵入,以叶背面为主,一般从5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为发病盛期。冬季不干、春雨早且多的年份有利病害发生流行,特别是春秋雨季提前且降雨量大的年份,病害大流行。防治方法土质黏重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排水,同时注意整形修剪,使树通风透光。苹果树落叶后及时清除病叶,结合修剪,剪除树上病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冬季耕翻也可减少越冬菌源。药剂防治从发病始期前10天开始喷第一次药,以后根据降雨和田间发病情况,从5月中旬到8月中旬,一般喷3~4次药。未结果幼树可于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中旬各喷一次,多雨年份8月结合防治炭疽病再喷一次药。可用药剂有3~5度石硫合剂、浓度为1:2:200~400的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30%胶悬铜悬浮剂300~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800~1000倍液、60%多菌灵盐酸盐600~800倍液、5%菌毒清300倍液,对裂果严重的品种可在苹果长到应有大小的1/2~1/3时,喷洒20~40mg/kg萘乙酸溶液。苹果褐腐病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在近成熟期开始发病。被害果面多以伤口为中心形成浅褐色小斑,湿软腐烂。病斑扩展迅速,在气温10℃时,10天左右整个果实即可腐烂,温度越高,病菌扩展越快。在0℃低温下,仍可活动扩展。随着病斑扩大,从病斑中心长出一圈一圈黄褐色至灰褐色绒球状菌丝团,常呈同心轮纹排列。上面覆盖粉状物(子实体)。这是褐腐病的典型症状。病果较硬有弹性,具土腥味,后期失水干缩,成为黑色僵果。发生规律主要以菌丝体或孢子在病果或僵果内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皮孔侵入,潜育期5-10天,果实近成熟为发病盛期,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挤压碰撞,常造成大量伤口。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会迅速传播蔓延防治方法1.加强科学管理:在冬季或早春翻耕土壤,消除病果,在生长季节随时清除树上、树下的病僵果,集中深埋,以减少菌源。并注意防治为害苹果果实的其他病虫害和裂果,要适时采收。贮藏前注意严格剔除各种带伤果和虫果,用包装纸分级包装,尽量减少碰伤和挤压。注意控制贮藏温度和湿度,温度以1~2℃,相对湿度在90%为宜。定期检查贮果库窖,发现病果及时挑出,以防止扩展感染。2.药剂保护:开花前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喷一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花后和果实近成熟期各喷一次50%代森锰锌400~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苹果黑点病症状苹果黑点病主要为害果实,影响外观和食用价值。枝梢和叶片也可受害。(1)枝干: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点,后期上面长出黑色小粒点。(2)叶片:在叶面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点,后期上面长出黑色小粒点。(3)果实:发病初期围绕皮孔,出现深褐色至黑褐色或墨绿色病斑,病斑大小不一,小的似针尖状,大的直径5毫米左右。病斑形状不规则稍凹陷,果肉稍有苦味,周围有红色晕圈,与苹果痘斑病相似。病斑上长出的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座或菌丝结。在果实成熟期和贮藏期形成分生孢子器。发生规律(1)寄主抗性: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斑点落叶病和霉心病发生严重的果园,黑点病发生也较重。(2)气候因素:高温高湿是此病流行的重要条件。尤其是果实套袋后至摘袋前,如果持续干旱或风调雨顺,没有较长时间降雨或者雨后气温不高,空气湿度不大,此病不会发作,反之则会流行。(3)果园管理水平:果园综合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发病轻,坡地果园比塬面平地果园发病轻,树体长势强健、枝条稀疏、通风透光条件好的果园发病轻;反之则发病重。(4)果实套袋:套袋果处在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微环境中,温度高、透气性差、湿度大,给病菌侵入、繁殖创造厂适宜条件,尤其易积水的萼洼、梗洼处,在袋内,高湿状态持续时间较长,没有喷有效药剂的情况下,极易引起该病发生。若使用劣质育果袋,更会加重该病发生。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选栽抗病品种,国光、乔纳金发病较轻。②及时清除病残体并检拾落果,集中深埋或烧毁。②科学整形修剪。通过修剪改善树体和全园通风透光条件,疏除近地枝,抬高结果部位,适当回缩长放枝,疏除内膛过大、遮光的辅养枝,确保树冠透光率在18%以上。④推行果园生草。在果园行间种植白三叶草,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果园小气候,减轻套袋果黑点病的为害。⑤选用优质育果袋。经近年生产实际调查,果实套袋应选择透气性好、疏水性强、做工精细的双层三色优质纸袋,并且严格按照苹果套袋技术规程进行套袋。⑥雨后检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碰到连阴雨后又遇高温的天气,应及时解袋抽查袋内果实,若发现黑点病症状应及时剪大果袋底角的排水通气口,使其长度达0.8~1.0厘米,并在袋底中央剪一边长为0.5厘米倒三角形孔口。但应注意,绝不能摘除果袋,以免天晴后发生日灼。⑦防止树盘积水和控制氮肥。降大雨后及时排除树盘积水和划锄散墒保持土壤湿度的相对稳定。严格控制7~8月份施用氮肥,防止雨后树势过旺。可结合喷药喷氨基酸复合微肥。(2)药剂防治:套袋前喷用2%农抗120水剂600倍液,或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易保乳油1200倍液。除袋前喷2次3%多氧霉素800倍液。苹果黑腐病症状主要为害果实,枝干和叶片,以果实受害较重。(1)枝干:主要为害1~2年生枝条,多在枯梢及死芽处开始发生,形成赤褐色至黑色的梭形溃疡斑,病斑边缘不甚明显,中心略显凹陷;后期病斑上常散生小黑点。新发病组织紧贴木质部,后期病部皮层开裂翘起,坏死剥落,木质部外露,可致枝梢枯死。(2)叶片:初期病斑紫色,圆形,仅2~3毫米;扩大后呈黑褐色至黑色,形状不规则,病斑中部凹陷,边隆起,中间暗灰色,往外密生小黑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可造成早期落叶。(3)花:多始于萼片处,初现红色小斑点,后成紫色,外缘红色,数周后,整个萼片变成黑褐色。(4)果实:多从萼洼部位开始。初期产生红褐色小病斑,逐渐变成黑褐色,具同心轮纹。病斑扩大后,可使全果变成褐色,并软腐。病果失水后,皱缩,变成黑色僵果。其果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枝上病斑红褐色,湿润,不久扩大成暗褐色,形状不规整。以后干缩,凹陷,周围开裂,上面长出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生规律(1)寄主抗性: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有差异,红玉、旭、瑞光和醇露等品种较发病;弱枝弱树受害较重,近成熟期果实受害较重,幼叶即可受害,成叶受害较重。(2)气候因素:分生孢子释放取决于雨量及降雨持续时间。当花瓣脱落后30~45天,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防治方法苹果黑腐病为害不重,不需单独防治。若有发生,可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注意兼治该病。(1)农业防治:栽植金冠等抗病品种,清理果园时注意剪除枝、清扫病落叶、收集带病僵果等集中烧毁;另外,还要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2)药剂防治:从萌芽期开始喷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450~5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50~500倍液,或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50~5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10~14天喷1次,连续2~3次。苹果黑星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也能侵害叶柄、花、芽及嫩枝等部位。叶片发病,病斑先从叶正面发生,也可从叶背面先发生;初为淡黄绿色的圆形或放射状,后逐渐变褐,最后变为黑色,周围有明显的边缘,老叶上更为明显;叶片患病较重时,叶片变小,变厚,呈卷曲或扭曲状。病叶常常数斑融合,病部干枯破裂。叶柄也常被侵染,病斑呈长条形。病菌侵害花瓣,使其褪色,也可侵染萼片的尖端,病斑呈灰色。花梗被害,呈黑色,造成花和幼果的脱落。果实从幼果至成熟果均可受害,病斑初为淡黄绿色,圆形或椭圆形,逐渐变褐色或黑色,表面产生黑色绒状霉层。随着果实生长膨大,病斑逐渐凹陷,硬化,龟裂,病果较小,畸形。果实在深秋受害时,病斑小而密集,黑色或咖啡色,角质层不破裂。发生规律以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春夏温湿度条件适宜时,释放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落到叶片和果实以及其他绿色组织上,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子囊孢子发芽,侵入寄主组织,发病后再侵染靠分生孢子,田间分生孢子6~7月份最多,该病菌可被蚜虫传播。寄主最宜受害期为花蕾开放与花瓣脱落期间,花萼上的病斑为以后侵染果实的菌源,所以早春是病害发生的主要时期。早春冷凉多湿,夏季多雨,有利于孢子传播侵染。在苹果发病时期,阴雨连绵,雨量多,适于病菌侵染。防治方法发病严重果园选栽抗病品种;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彻底清除落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合理修剪,促使树冠通风透光,降低果园空气湿度。发芽前在地面喷洒0.5%二硝基邻甲酸钠或4:4:100的波尔多液,10%硫酸铵或5%尿素,以杀死病叶内的子囊孢子。喷药保护:于5月中旬开花期开始喷洒1:2~3:160波尔多液、或53.8%可杀得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3000倍液、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硫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4.5%多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1%花麦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以后间隔15天喷1次,共喷5次。苹果红粉病症状主要为害果实,表面渐形成橙红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层,后期病斑扩大,引起果实腐烂。发病规律主要以菌丝体在染有黑星病的病果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果实,贮藏期多发病,高温、高湿利于发病。防治方法1.清除初侵染源。结合冬季清园,彻底清除园内病残果。贮藏期间,认真检查,及时检出病果,特别是染有黑星病的果实要集中销毁。2.控制贮藏库温湿度,避免温度太高、温度过大。有条件可选用小型气调库,采收后及时入库进行气调贮藏。苹果花腐病症状主要为害花、叶、幼果及嫩梢,花和幼果发病重。(1)枝干:在新梢上产生褐色溃疡斑,病部下陷干枯,病斑绕枝条一圈时,其上部枝条即枯死。(2)叶片:展叶后2~3天即可发生叶腐。初期在叶尖、叶缘或中脉两侧产生赤褐色小病斑,逐渐扩大呈放射状;病斑沿叶脉向叶柄蔓延,直达叶片基部。严重时,病叶腐烂,萎凋下垂。发病7~12天后,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大量的灰白色霉状物。(3)花:花蕾刚出现时,可以直接发病,造成腐烂,呈黄褐色枯萎;叶腐发生后,可扩展到花丛,造成花丛基部及花梗腐烂,使花朵枯萎下垂。(4)果实:病菌从柱头侵入,通过花粉管到达胚囊内,而后突破子房壁,到达表面。当果实长到豆粒大小时,果面上可见褐色病斑,从病部溢出有发酵气味的褐色粘液,引起全果迅速腐烂,最后失水变为僵果。发病规律病原在地下病果、病叶、病枝中的菌核越冬。春天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侵染嫩叶和花器,引起叶腐和花腐,叶腐潜育期6~7天。病花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从雌蕊柱头侵入引起果腐,果腐潜育期9~10天,后引起枝腐。菌核在病僵果中落地越冬。吉林地区叶腐发生在4月末至5月初,展叶2~3天就可见到。花腐发生在5月上中旬,果腐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见到。另外,由于年份、品种的不同,对于发病时期也有一定的影响。发病因素(1)寄主抗性:苹果各品种间发病性存在差异。鸡冠、金冠、国光、红玉、楼绵、青香蕉、大秋、黄海棠、黄太平、早红(K9),铃当果等为易感品种;单一品种栽植比混栽的易发病,密度合理的要比过密的发病轻;树冠下部比上部易发病。(2)气候因素:寒冷积雪地带的特有病害,春季苹果萌芽展叶时的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影响最大,此间若多雨低温,连续保持30%~40%土壤含水量和5℃以下气温有利于菌核萌发和子囊孢子的形成与传播侵染。低温能使花期延长,增加侵染机会,易发生叶腐和花腐。(3)栽培因素:海拔高的山地果园较平原地发病重;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树势衰弱,营养水平低,花期长,授粉授精不良,易发病;大小年现象严重的果园发病也较重;果园管理粗放,修剪不合理,地表残枝病叶未能及时消毁的则发病较重。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发病重的地区在新建果园时可以栽植元帅、红星等较抗病品种;苹果各品种间合理搭配,避免大面积栽植单一品种。②秋末冬初,结合清园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病果、病枝及病叶,集中烧毁,冬季深翻土地,特别是树盘周围。②合理整形修剪,保持良好的通透性;春夏两季及时处理全园杂草,保降低地表和树膛内空气湿度;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在苹果开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预防果腐。(2)药剂防治:①清洁果园后,在果树发芽前,在树盘内喷五氯酚钠100~200倍液;或于子囊盘萌发时地面喷消石灰1500千克/公顷。以抑制初侵染源的形成。②萌芽期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初花期喷波美0.5~1度石硫合剂,或菌立灭1号800倍液,或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4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700~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苹果花叶病症状苹果花叶病主要表现在叶片上,重型花叶病叶片上出现大型褪绿斑区,鲜黄色,后为白色,幼叶沿叶脉变色,老叶上常出现大型坏死斑。轻型花叶,病叶上出现黄色斑点。沿叶脉变色型,主脉及侧脉变色,脉间多小黄斑,有时有坏死斑,落叶较少。发生规律苹果树感染花叶病后,便成为全株性病害。病毒主要靠嫁接传播,无论砧木或接穗带毒,均可形成新的病株。此外,菟丝子可以传毒。树体感染病毒后,全身带毒,终生为害。萌芽后不久即表现症状,4~5月发展迅速,其后减缓,7~8月基本停止发展,甚至出现潜隐现象,抽发秋梢后又重新发展。严重时,5月下旬即出现落叶,平均减产30%左右。防治方法选用无病毒接穗和实生砧木:采集接穗时一定要严格挑选健株。在育苗期加强苗圃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拔除销毁。对病树应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料,适当重修剪。干旱时应灌水,雨季注意排水。大树轻微发病的,增施有机肥,适当重剪,增强树势,减轻为害。春季发芽后喷洒0.005%~0.01%浓度的增产灵1~2次,以减轻病情。春季发病初期,可试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2~3次。苹果环纹叶枯病症状在叶片上形成灰色到褐色隆起的病斑和白色到灰色的密集环纹。典型的密集环纹在富士品种的病斑常见。这种环纹是该病与斑点落叶病重要的区别。侵染严重时接着落叶,很少偶然突发蔓延。高湿时病斑呈灰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展迅速,有时彼此相联形成大型病斑,严重时3~4天便可扩及全叶,此时可见病斑上下表面布满病菌孢子便构成的白色霉层,易使叶片早落。受害严重的叶片偶而在叶脉边缘可见黑色菌核。发生规律多雨潮湿、冷凉和少照的环境条件发病重。防治方法喷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苹果黄叶病症状苹果黄叶病主要表现在新梢的幼嫩叶片上。开始叶肉先变黄,而叶脉两侧仍保持绿色,致使叶面呈绿色网纹状失绿。随病势发展,叶片失绿程度加重,出现整叶变为白色,叶缘枯焦,引起落叶,严重缺铁时,新梢顶端枯死。病树所结的果实仍为绿色。发生规律苹果黄叶病由缺铁所致。防治方法改良土壤,释放被固定的铁元素,是防治黄叶病的根本性措施;适当补充可溶性铁,可以治疗黄叶病树。1.改土治碱: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增加上壤有机质含量的措施,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释放被固定的铁。改土治碱的措施,如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渗沙改粘,增加土壤透水性等,是防治黄叶病的根本措施。2.适当补充铁素:为挽救重病树,可用各种方法补充可溶性铁:发芽前枝干喷施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或者硫酸亚铁:硫酸铜:生石灰:水=1:1:2.5:360混合液,有控制病情的作用,但不能持久;把硫酸亚铁与有机肥按1:5的比例混合,每株施2.5~5公斤,可有两年以上的效果。在土壤中施螯合铁(乙二胺四乙酸合铁),治疗黄叶病的效果比较明显。苹果灰斑病症状叶片染病,初呈红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2~6mm,边缘清晰,后期病斑变为灰色,中央散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斑常数个愈合,形成大型不规则形病斑。病叶一般不变黄脱落,但严重受害的叶片可出现焦枯现象。果实染病,形成灰褐色或黄褐色、圆形或不整形稍凹陷病斑,中央散生微细小粒点。贮藏期间,果实表皮与果肉脱离,呈白色,白色皮下生多数小黑粒点。枝条染病,多发生于树冠内膛的小枝、弱枝和一年生枝条上。一年生小枝受害后,病部表面产生小黑粒点,顶部枯死;大枝受害,常在芽旁及四周表皮产生块状或条状坏死斑,有的表面也产生小黑粒点。发生规律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一般与褐斑病同时发生,但在秋季发病较多,为害也较重。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品种密切相关。高温、高湿、降雨多而早的年份发病早且重。防治方法发病严重地区,选用抗病品种;灰斑病发生多在秋季,所以应重点抓好后期防治;药剂防治:可用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200倍锌铜石灰液(硫酸锌0.5:硫酸铜0.5:石灰2:水200)或30%绿得保胶悬剂300~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悬浮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0%抗菌剂402乳油800~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多菌灵盐酸盐)600~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喷药时间可根据发病期确定,一般可在花后结合防治白粉病或食心虫喷第一次药,以后隔2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加强贮藏期管理,入窖前严格剔除病果,控制好窖内温度与湿度。苹果立枯病症状幼苗出土后,茎基部变褐,呈水渍状,病部缢缩萎蔫死亡但不倒伏。幼根腐烂,病部淡褐色,具白色棉絮状或蛛丝状菌丝层,即病菌的菌丝体或菌核。发生规律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温限19~42℃,适温24℃;适应pH3~9.5,最适pH6.8。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植株过密,发病重。阴湿多雨利于病菌入侵。前作系蔬菜地发病重。防治方法加强苗期管理:提高地温,低洼积水地及时排水,防止高温高湿条件出现;苗期喷洒植保素7500倍液或0.l~0.2%磷酸二氢钾,增强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育苗时种子用种子重量0.l~0.2%的40%拌种双拌种;土壤处理: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福美双粉剂1:1混合或单用40%拌种双粉剂,每平方米施药8g,加细土4.0~4.5kg拌匀,播前先取1/3药土覆于苗床上,其余2/3药上盖在种子上面,有效期长达月余。苹果链格孢烂果病症状主要发生在贮运期。初在破裂表皮、萼洼或梗洼处产生圆形褐色至黑色水渍状斑,梗洼处腐烂发展不快,当黑斑破裂时向果内扩展,湿度大时可见黑灰色菌丝体,冷藏时,病斑直径不超过25mm。发病规律该菌系弱寄生菌,多在衰老或死亡组织中腐生,采收前后从伤口侵入,一般采收前七周染病,在树上不腐烂,贮藏在0℃左右2个月出现症状。防治方法(1)采收时小心从事,防止产生伤口。(2)采收后使果实迅速降温。苹果裂果病症状苹果裂果形式有多种,有的从果实侧面纵裂,有的从梗洼裂口向果实侧面延伸,还有的从萼部或萼洼裂口向侧面延伸。贮藏期果实也可纵裂或横裂。主要有以下2种类型。(1)裂口浅:只在果实表皮形成许多细长的裂纹,主要发病部位在梗洼和果肩处,胴部较轻,萼洼部位极少。有些裂纹从果柄处开始向两边开裂至梗洼上部,有的在梗洼处围绕果柄形成若干小皱裂,有的在梗洼内以果柄为圆心弧形开裂。这种类型占裂果病的90%以上,病果成熟期遇.高温干旱天气时以及在贮藏期间易失水发绵。(2)裂口深且宽:从果柄开始向果肩方向开裂,深达果肉内部2~3毫米,贮藏期间易感其他病害而腐烂。病原造成果面纵向大裂口的原因,是果实生长期水分供应失调,前期或中期天气干早,果皮厚,弹性低,以后突降大雨,果实急剧吸水,细胞膨胀,撑破果皮,造成纵向大裂口。造成横向小裂口的原因比较复杂。一种是与水分供应不均匀或天气干湿变化大有关,另一种是与果皮缺钙有关。发生规律年份从8月中旬开始,严重年份6~7月份即开始裂果,一直持续到果实采收期。发病因素(1)寄主抗性:如国光、大珊瑚、冰糖、桔平及暑红的果实容易裂开,果实裂果的严重程度与品种有关。(2)气候因素:雨后高温引起裂果,红富士苹果雨后在梗洼及肩部易积水,在强光、高温影响下,积水很快蒸发,这些部位果皮所处环境由低温、高湿突然变为高温、干燥,其组织受损,果皮迅速老化,果皮细胞分裂滞后于果肉细胞分裂,引起果皮开裂。(3)园地条件: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园片,裂果发生率高、平原地比山坡地裂果率高;土壤中钙、硼元索含量不足或者氮含量过高时,裂果会加重。(4)枝龄:幼树或高接树在结果初期,新梢生长旺盛,枝条直立,裂果率高。(5)通风透光情况: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会加剧裂果,树冠中枝叶郁闭的区域裂果率高。果实阳面通常着色均匀,极少发生裂纹,而果实阴面则极易产生裂纹,尤其是两果邻近(接)的阴面区域,往往成为裂纹的集中发生区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栽植不易裂果的品种。②加强果园水分管理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在果实膨大期遇到连续干旱超过2周时要酌情灌水;在旱地果园,实施果园覆草、穴贮肥水及节水灌溉技术,通过灌溉或蓄水保墒等措施使果实发育期果园的土壤湿度保持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③合理施肥,改良土壤。果园施肥要以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料为主,重视平衡施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及时补充钙、硼、钾等肥料。通过果园深翻、增施有机肥料、果园生草等措施,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其蓄水保墒的能力。④果实套袋。套袋可以将果实及早保护起来,杜绝雨水和强光对梗洼的刺激,对减少裂果率有显著效果。⑤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采取合理的修剪措施,疏除过多枝条,开张枝条角度,打开层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采取严格疏花疏果,着色期摘叶、转果、地面铺反光膜等技术措施,促进果实着色,可有效减轻裂果。(2)物理防治:注意控制贮藏窖温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3)药剂防治:①6月下旬至7月中旬喷15%多效唑300倍液2次,每隔15~20天1次。在8月上旬喷500~1000毫克/千克比久,可减少裂果病的发生。8月下旬,喷1次硼砂1000~2000倍液,防效也很明显。②果实成熟前,喷高脂膜500~800倍液,或石蜡SE200倍液,能减轻裂果。苹果轮斑病症状叶片染病,主要侵染嫩叶,病斑多集中在叶缘。病斑初期为褐色至黑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叶缘的病斑呈半圆形,叶片中部的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淡褐色且有明显轮纹,病斑较大,直径0.5~1.5cm。老病斑中央部分呈灰褐至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常破裂或穿孔。高温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果实染病,病斑黑色,病部软化。轮斑病菌的寄生性很弱,常从伤害部位或灰斑病病斑上侵入为害。发生规律翌春菌丝萌发产生分生孢子,经各种伤口侵人叶片进行初侵染。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有密切关系。连续阴雨病害严重。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2~3:240倍式波尔多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两药交替使用;清除越冬菌源。秋末冬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药剂防治:可用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胶悬剂300~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悬浮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0%抗菌剂402乳油800~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多菌灵盐酸盐)600~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喷药时间可根据发病期确定,一般可在花后结合防治白粉病或食心虫喷第一次药,以后隔2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加强贮藏期管理,入窖前严格剔除病果,控制好窖内温度与湿度。苹果轮纹病症状枝干受害多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暗褐色小斑点,渐扩大,质地变得坚硬,中心突起,边缘龟裂,病、健部产生裂缝并逐渐加深,形成圆形或不正圆形的褐色疣状物,直径0.3cm到2~3cm不等。病斑单生或2~3个连生,质地坚硬,随后病斑周缘逐渐下陷,成为一个凹陷的圆圈,至第二年,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随着健部木栓形成层的生成,病部周围逐渐隆起,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缝,甚至病斑可翘起剥落。病斑不仅限于皮层,约有1/4还可侵入木质部。当枝干染病严重时,许多病斑密集一起,枝干表面极为粗糙,故又称疣状粗皮病,往往引起枝干早期枯死;果实发病多在近成熟期或贮藏初期。起初,果面发生水渍状褐色、近圆形的小斑点,扩大后,呈暗红褐色,具有明显的同心环纹。病斑发展迅速,几天内即可使全果腐烂,并常常发出酸臭气味。后期自病斑中心起,逐渐产生黑色小粒点;叶片发病,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有同心环纹,大小0.5~1.5cm,后逐渐变为灰白色,并长出黑色小粒点。一张叶片上发生许多病斑时,往往引起干枯早落。发生规律轮纹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品种等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75%或连续降雨,雨量达10mm以上时,侵染多发病重。相反,在高温、干旱的季节,孢子散发量少,侵染亦少,发病轻。6~7月是全年孢子散发量最多的时期,也是全年侵染的高峰阶段。因此,在这段时期内,抢晴天、雨前,及时喷药保护树干和果实,对预防病菌侵染十分重要。轮纹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品种等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75%或连续降雨,雨量达10mm以上时,侵染多发病重。相反,在高温、干旱的季节,孢子散发量少,侵染亦少,发病轻。6~7月是全年孢子散发量最多的时期,也是全年侵染的高峰阶段。因此,在这段时期内,抢晴天、雨前,及时喷药保护树干和果实,对预防病菌侵染十分重要。防治方法清除初侵染源:冬季刮除粗皮并销毁,用5%菌毒清水剂100倍液涂抹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1%含量为90%以上的硫酸铜溶液涂抹消毒。发芽前喷50%混杀硫悬浮剂2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刮治:枝干受害应及时刮除病部,然后涂刷30~50倍液抗菌剂401、402,或用1%硫酸铜液、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药保护果实:5月下旬喷10%甲托膜剂2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多菌灵悬浮剂7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70%果尔康超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240倍式波尔多液、30%绿得保胶悬剂300~500倍液;培育无病苗木:如首红、新红星、国光、烟嘎1号、淄博短等品种抗病性强。抗性强的砧木有圆叶海棠等;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有条件的施用苹果专用肥2、3号;果实套袋:落花后一个月内套袋,每果一袋。;加强贮藏期管理:入库或入窖前严格剔除病果,控制温、湿度,发现病果,及时捡出处理,以减少病害发生。苹果煤污病症状苹果蝇粪病和煤污病常混合发生,症状复杂,不易区分。但常见症状为果皮表生黑色菌丝,上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菌核;小黑点组成大小不等的圆形病斑,病斑处果粉消失。必要时可通过镜检病原进行区别。煤污菌主要寄生在果实或枝条上,有时也侵害叶片。(1)枝干:新梢上产生黑灰色煤状物,病斑用手擦不掉。(2)果实:果实表面上形成似被煤烟熏过的不规则黑色煤层,由于病菌随雨水从树梢上传人果实,因而在果柄周围、2个果实紧靠部位、下部果实被叶片盖住部位及果实与枝梢相靠部位首先发病。初期,煤污痕迹向周围扩散,后期逐渐扩大至果实大部分,整个果实呈现出被煤烟熏过似的黑果。煤污病病斑为棕褐色或深褐色的污斑,边缘不明显,象煤斑。菌丝层极薄,一擦即去。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高温多雨利于病菌繁殖,对果面进行多次再侵染。(2)栽培管理:修剪不当、低洼积水、树冠过密、果园杂草高,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重。此外,树膛外围或上部病果率低于内膛和下部。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落叶后结合修剪,剪除病枝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②栽植密度以360株/公顷为宜;修剪时,尽量使树膛开张,疏掉徒长枝,改善膛内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果园要开沟排涝,注意雨后排涝,降低果园湿度;每年4月份在草籽发芽后,及时中耕除草1次,可消灭全年70%的杂草,7、8、9每月各除草1次,可抑制病害的大发生;有条件的果园采取地面覆盖地膜,可起到除草、增光、增肥等作用;在苹果周围不宜种植梨、杏、李等寄主果树。(2)药剂防治:①河北科技大学研制开发的植物保护膜,是用阳离子组合剂和10多种天然物质作原料研制而成的悬浮剂。喷在植物叶片及果实表面,能形成一层均匀的膜,粘着能力强干燥快,喷药后20分钟即干燥成膜,耐雨水冲刷,pH值为7,可作为杀虫剂、杀菌剂的载体成膜后能阻止病菌入侵。植物保护膜只需30分钟不下雨即可达到喷药效果,对煤污病防治效果好,但残渣较多。②夏季多雨时喷100~200倍石灰乳液,或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菌立灭2号500~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000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在降雨量多、雨露日多,通风不良的山沟果园应防治3~5次。苹果霉心病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尤以元帅系品种受害严重。其症状表现为2种。(1)霉心型:在心室内产生灰绿、灰白、灰黑等颜色的霉状物,该霉状物仅局限于心室。(2)心腐型:果心区果肉从心室向外层腐烂,严重时可使果肉烂透,直到果实表面。腐烂果肉味苦,感病严重的幼果,会早期脱落;轻病果可正常成熟,但在成熟期至采收后果实心室仍可发病。发病规律霉心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通过气流传播,在苹果开花期通过柱头侵入。病菌侵染柱头后,如果实萼心间组织疏松、有孔洞及维管束组织枯死,病菌可进入心室导致发病;相反,则病菌不能进入心室,即不能引起病害。发病因素(1)寄主抗性:苹果各品种间,凡果实萼口大,萼筒长与果心相连的易发病;萼口小、萼筒短的则较抗病。此外,霉心病的发生轻重,与果型指数、果实硬度、果个大小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果型指数大,果实硬度高,发病较轻;中心果较边果发病重。(2)气候因素:花期前后降雨早、次数多、雨量大,高湿度的气候条件不仅造成了苹果霉心病菌的快速繁殖、大量传播、而且明显推迟了花期,延缓了萼口的封闭时间,为大量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3)栽培因素。果园管理粗放、四周杂草很多,果树结果量大,有机肥不足,矿质营养不均衡,地势低洼,树冠郁闭,树势衰弱等,均有利于发病;套袋果霉心病明显高于不套袋果。(4)贮运条件:采收后,果实发病轻重与贮藏条件密切相关。在0℃条件下贮藏,病害不能发展;在0℃以上时,随着贮藏温度的提高,发病逐渐加重,特别是达到10℃以上时,心腐率显著增多。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选择萼口封团快、萼警筒短的品种,如祝光、国光、富士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②苹果采收后清除果园内的病果、病时、病枝及丛生的杂草,刮除树体病皮,并带出果园集中处理。②科学修剪,建造合理的树体结构,在生长季节枝量保持135~165万条/公顷。③增施有机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性;合理灌水,要及时排涝,保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防止地面长期潮湿。④果实套袋。幼果形成即套袋。纸袋最好涂以苏子油,以避免因风吹、雨淋、日晒而破裂;红色品种应于采前1周撕掉纸袋,以利果实着色。(2)物理防治:发展简易气调贮藏或冷藏,贮藏期果库温度应保持在0.5~1℃,相对湿度在90%左右。(3)药剂防治:①清除病果、僵果和病枝后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加0.3%五氯酚钠,以减少树体带菌,或套袋前先喷1次1∶2∶200倍式波尔多液。②花前、花后及幼果期隔半月喷药防治1次。用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200~1500,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苹果青霉病症状发病初期果实局部腐烂,果面出现淡黄色或淡褐色圆形水渍状病斑,成圆锥状深入果肉,条件适宜时病部扩展迅速,10余天即全果腐烂。发生规律此病主要发生在贮藏运输期间,病菌经伤口侵入致病,也可由果柄和萼凹处侵入,很少经果实皮孔侵入。病菌孢子能忍耐不良环境条件,随气流传播,也可通过病、健果接触传病;分生孢子落到果实伤口上,便迅速萌发,侵入果肉,分解毒素-Patulin及分解中胶层,致细胞离解,便果肉软腐。有时毒素也可混进苹果汁里。气温25℃左右,病害发展最快;0℃时孢子虽不能萌发,但侵入的菌丝能缓慢生长,果腐继续扩展;靠近烂果的果实,如表面有刺伤,烂果上的菌丝会直接侵入健果而引起腐烂。在贮藏期及末期,窖温较高时病害扩展快,在冬季低温下病果数量增长很少。分生孢子萌发温限3~30℃;适温15℃;相对湿度大于90%不能萌发,最适pH4。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3~30℃;适温20℃。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防止碰伤果实,减少伤口。青霉病菌多从伤口侵入,因此在果实采摘、堆放、分级、搬运及贮藏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碰伤、刺伤、挤压果实,造成伤口。如发现伤果,及时捡出处理。(2)物理防治:贮藏期间控制库内温度,保持在1~2℃范围内;经常检查,发现烂果及时捡除。(3)药剂防治:①防止碰伤果实,减少伤口。青霉病菌多从伤口侵入,因此在果实采摘、堆放、分级、搬运及贮藏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碰伤、刺伤、挤压果实,造成伤口。如发现伤果,及时捡出处理。②贮藏库保持清洁卫生。入库前进行果库消毒;贮藏期间,控制库内温度,保持在1~2℃范围内;经常检查,发现烂果及时捡除。③药剂处理。苹果采收后,用1000~2500ppm噻苯咖唑或500~1000ppm50%苯菌灵;50%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氨丁烷200倍液,或45%特克多(噻菌灵)悬浮剂3000~4000倍液等药液浸泡5分钟,然后再贮藏,有一定的防效。④采用单果包装。包装纸上可喷洒仲丁胺300倍液或其它挥发性杀菌剂。苹果缺氮症状在春、夏间,果树生长旺盛时缺氮,新梢基部的成熟叶片,逐渐变黄,并向顶端发展,使新梢嫩叶也变成黄色。(1)枝干:当年生枝梢短小细弱,呈红褐色。(2)叶片:新生叶片小,带紫色,叶脉及叶柄呈红色,叶柄与枝条成锐角,易脱落。(3)花:花芽显著减少。(4)果实:所结果实小而早熟、早落。病原物病因时树体缺氮。诊断指标:叶片氮含量低于1.5%为缺氮;正常值为2.2%~2.6%。诊断要点仔细观察,是从上部叶,还是从下部叶开始黄色,从下部叶开始逐渐发黄,则可能是缺氮。下部叶叶缘急剧黄化(缺钾),叶缘部分残留有绿色(缺镁),则不是缺氮。叶片外侧黄化向外卷曲,是缺乏其他的营养元素。叶虽黄化,但白天萎蔫,可以考虑是其他原因(如干早、根病等)。发病因素土壤瘠薄,没有正常施肥。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砂质土上幼树生长期,遇大雨。防治方治结合秋施基肥,在基肥中混以无机氮肥(尿素、硫酸馁、硝酸铁等(或追施,施用纯氮量:未结果树,株施0.25~0.45千克;初结果树0.45~1.4千克;盛果树1.4~1.9千克以上。果树生长期,叶面喷0.5%尿素液或迦姆丰收700~1500倍或叶绿保400~600倍液2~3次。苹果缺钙症状苹果轻度缺钙时,地上部无明显症状,但根系受到伤害,新根过早停止生长,根系短而略粗,严重缺钙时,新生幼根从根尖向后逐渐枯死,在枯死处的后部又长出许多新根,形成粗短而多分枝的根群,这种强烈的分枝现象是苹果缺钙的显著标志。幼树缺钙时,在树高30厘米左右时即形成顶芽,一般没有其它异常现象,但叶片较少;成龄树缺钙,新梢长到6~30厘米以上时,即形成顶芽而停止生长,叶片较小,嫩叶上产生黄绿色至褐色坏死斑点,叶缘及叶尖有时向下弯曲,并逐渐向下部枝条蔓延。缺钙果树易受冻,果实在成熟期和运输贮藏期易发生红玉斑点病、苦痘病和水心病。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生长期遇旱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②增施有机肥料,适期适量施用氮肥,促进苹果植株对钙的吸收;③发现缺钙,及时用0.5%氯化钙或硝酸钙200~350倍液叶面喷施,喷洒的重点是果实萼洼部分,对易发病的品种,一般喷3~4次,最后一次在采收前3周为宜;④果实采收后,立即用4%氯化钙溶液浸泡24小时,可使贮藏期间的苦痘病病果率减少7.9%。苹果缺钾症状枝干:新枝生长缓慢。(2)叶片:基部叶和中部叶的叶缘失绿呈黄色,常向上卷曲;缺钾较重时,叶缘失绿部分变褐枯焦,严重时整叶枯焦,挂在枝上,不易脱落。诊断要点:注意有症状的叶位,如果中部叶和下部叶可能是缺钾。如果是同样症状出现在上部叶,可能是缺钙。缺钾枯焦边缘与绿色部分清晰,不枯焦部分仍能正常生长。而根腐病引起叶边枯焦,病健部间有明显的红褐色晕带。叶斑病引起叶缘枯焦,病部呈灰色可见黑色小粒点,且易起皮。病原物该病是由于树体缺钾引起。钾是果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其功能主要是:促进果树新枝增粗,枝干健壮。增强果树抗旱、抗寒、抗病虫能力,从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诊断指标:叶片钾含量低于0.8%~1.0%。正常值为1.0%~2.0%。发病因素在细砂土、酸性土以及有机质少的土壤,易缺钾;轻度缺钾土壤施氮肥,易缺钾;砂质土施石灰多,易缺钾;日照不足,土壤过湿可表现缺钾症。防治方法秋季基施充足的有机肥料,如猪粪、牛粪、草木灰、秸秆肥等,以满足果树生长发育对钾的长期需求。幼果膨大期开始,追施硫酸钾300~375千克/公顷或氯化钾15~20千克。叶面喷布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1%~2%硫酸钾,或叶绿保400~600倍液,或迦姆丰收1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