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20世纪中后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挫折第十八章20世纪中后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挫折第一节苏联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二节东欧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第三节苏东剧变第一节苏联经济社会的发展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经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治、经济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经济1953年,苏共中央召开全会,强调斯大林逝世后要加强“集体领导”,一个人不能兼任党、政最高领导——五人苏共中央书记处贝利亚的治罪马林科夫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和“新方针”:均衡发展战略、将对外政策重点由消灭帝国主义转为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上来、提出保障失业工人的权益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开始不点名地批判“个人崇拜”,强调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法制;缓和国际紧张关系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经济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经济赫鲁晓夫为了独揽党政大权,在1955年初无端指责马林科夫1956年2月14—24日,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赫鲁晓夫“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路线;明确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和恢复集体领导原则苏共二十大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巨大冲击,国际共运出现分歧和分裂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苏共二十大后,苏共领导层的矛盾日趋尖锐,赫鲁晓夫最终掌握了苏联的党政大权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经济赫鲁晓夫改革:农业:增加农业投入,扩大播种面积;改变农业计划制度;全面改革农产品采购制度;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大幅度削减自留地的物产税,鼓励发展个人副业;改革劳动报酬制度工业: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把工业和建筑业的领导权从中央转到地方党的领导体制:反对个人集权,主张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法制等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经济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急于求成,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周密的规划赫鲁晓夫无视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在改革中独断专行,随心所欲决定重大问题1964年10月,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会议时,批判了赫鲁晓夫犯有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等严重错误,决定解除其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治、经济1964年10月16日,勃列日涅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勃列日涅夫与“三驾马车”初期,重点是加强中央集权、克服地方分散主义,迅速恢复党和国家中央机构的统一领导1967年11月提出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论断,强调其特征是“各尽所能,按劳付酬”的原则勃列日涅夫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改革:1977年第三部宪法苏联的政治体制有一定的改革调整,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基本恢复到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治、经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治、经济农业方面: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农业生产;重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放宽对个人副业的限制,鼓励个人副业生产工业方面:“新经济体制”,在坚持中央计划经济框架的前提下,适度改革对企业管得过死的状况,通过以“利润”指标为核心的考核制度,使企业在产品的供销和人员编制等方面获得一定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经济运行的基础——企业的活力问题,仍然没有突破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后半期,由于片面追求“稳定”,改革步伐缓慢,自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节东欧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改革第二节东欧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二战”后,南斯拉夫走上了与苏联有别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行工人自治,三个阶段:1950—1963年是第一阶段,为工人自治阶段1963—1971年是第二阶段,为社会自治阶段1971—1980年是自治制度发展的第三阶段,即联合劳动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阶段在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地方主义严重,民族矛盾不断激化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波兰的改革1956年6月波兹南事件哥穆尔卡:波兰要走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十二月事件”1971年12月,波党确定了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即借助外资和西方的技术设备,推行“高速度、高消费、高福利”的三高政策,提出“波兰第二次工业化”的口号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改革匈牙利的改革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卡达尔: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按照匈牙利的特点和当前的历史要求建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废除农产品义务销售制,坚持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合作化70年代后逐渐形成了新的经济体制,“黄金时期”1983年初,匈党中央成立了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卡达尔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团结一切不反对社会主义的集团和个人,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1958—1959年诺沃提尼任捷共第一书记时,捷克开始了第一次经济改革1965年改革呼声再起,“新体制”寸步难行胡萨克在1969年4月取代杜布切克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了“正常化”进程,“布拉格之春”胡萨克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但基本无关痛痒捷克斯洛伐克政治、经济上一系列“正常化措施”的推行,降低了党的威信,群众中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不断滋长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改革罗马尼亚的改革1974年11月,罗共十一大通过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和罗马尼亚向共产主义迈进的纲领1978年3月,罗共中央全会决定改革经济体制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遭遇严重困难,1982年6月进一步改革罗马尼亚的经济改革远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大搞集权统治和个人崇拜,许多重大决策不顾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因而逐渐失去民心,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改革保加利亚的改革1953年苏共批判斯大林“个人迷信”时,保加利亚受到影响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日夫科夫主持召开“四月全会”60年代初,保加利亚开始了旨在完善经济和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把管理体制从部门原则改为地区原则,撤销主管经济的中央各部,按地区成立经济州1971—1989年保政府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管理高度集中带来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和冲击下,社会上反政府活动加剧,党内矛盾和分歧不断,政治形势堪忧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民主德国的改革60年代初,民主德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63年6月25日,民主德国政府通过了实行经济改革的决议,“新经济体制”的中止70年代后半期开始,民主德国政府强调在保证宏观平衡的前提下逐步放权,建立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实行托拉斯式的企业管理体制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民主德国的经济稳步增长第三节苏东剧变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东剧变的教训及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1985年4月苏共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加速”经济发展战略
“新思维”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民主化”、“公开性”和“舆论多元化”,特别是要把“公开性”放在国家政治生活的首位1988年6月底7月初,苏共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认为现行政治体制已“严重变形”,成了改革的“障碍”;“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990年1月,戈尔巴乔夫在立陶宛发表讲话说:“我认为实行多党制并不是悲剧”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实行多党制后,苏共在不少地区的苏维埃选举中失利1990年7月2—13日,苏共二十八大在莫斯科举行:“主流派”、“民主纲领派”、“马克思主义纲领派”正式宣布“结束政治垄断”,实行多党制;强调改革的实质“在于从官僚专制制度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苏联解体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进行了全民公决“八一九”事件在叶利钦的鼓动下,议会大厦前聚集了数万群众,宣称誓死保卫议会反共浪潮急剧升温24日,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八一九”事件后,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大大加强苏联解体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经济体制的僵化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苏联政治体制的僵化导致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滞后,党内缺乏民主,苏共日益脱离群众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共在推行改革时实行了错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外部因素:“和平演变”、东欧剧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东欧剧变波兰剧变1980年7月,波兰爆发战后规模最大的罢工浪潮团结工会1981年10月18日,波统一工人党召开九届四中全会,雅鲁泽尔斯基出任第一书记,“战时状态”1983年7月22日“战时状态”结束后持续动乱1989年2月,波兰政府与团结工会妥协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布“停止活动”,波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东欧剧变匈牙利剧变1988年5月20—22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就“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展开激烈争论
“历史公正委员会”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在“1956年事件”和“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上做出了妥协党的分裂已经不可避免1990年3月,匈牙利进行两轮国会大选,反对派大获全胜东欧剧变民主德国剧变1988年起,民主德国开始发生社会动荡反对派纷纷成立政治组织;居民大量逃亡联邦德国1989年10月10—11日,德国统一社会党召开紧急扩大会议,决定与群众进行“理智对话”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院举行大选,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被排除在新政府之外1990年10月3日,新政府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被联邦德国吞并东欧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剧变1988年1989,苏联东欧五国出兵占领布拉格周年纪念日,两次规模庞大的示威游行捷共领导层的尖锐对立使国内局势进一步动荡反政府示威游行——“公民论坛”11月29日,捷联邦议会批准了宪法修正案,取消了捷共领导地位的条款1990年6月的大选,以公民论坛为主体成立联合政府捷共成为西欧式的社会民主党东欧剧变罗马尼亚剧变20世纪80年代以后,罗马尼亚经济连年困难,市场供应日趋紧张罗马尼亚匈牙利族神父特凯什·拉斯洛事件——大规模示威冲突军队支持示威群众罗马尼亚救国阵线成立并接管政权,“同共产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彻底决裂”东欧剧变保加利亚剧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追随戈尔巴乔夫改革保共新领导上台后,极力追随戈尔巴乔夫改革,将“公开性”作为党和国家的基本原则1990年1月30日至2月2日,保共召开第十四次(特别)代表大会,提出取消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2月20日,成立了由无党派人士迪·波波夫为首的联合政府东欧剧变阿尔巴尼亚剧变从1944年到1985年,恩维尔·霍查一直担任阿党政军的最高领导人1985年霍查病逝后,阿利雅任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开始逐渐调整国家内外政策1990年2月,在地拉那最早出现了示威游行,随后扩大1992年3月举行议会大选,民主党成为执政党,在以民主党为核心、由多党组成的新政府中,社会党被排除在外东欧剧变南斯拉夫剧变1980年5月4日,南总统铁托病逝后,原来掩盖的一些矛盾开始暴露出来1990年1月20日,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召开第14次非常代表大会1991年6月,南斯拉夫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患者健康教育与医学文献的关系
- 民营医院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
- 青岛理工大学《微弱信号检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科技大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支教生涯规划类课程设计
- 探究式教学音乐课程设计
- 小学数列求和课程设计
- 拥抱祖国的班本课程设计
- 小班健康游戏课程设计
- 安吉物流课程设计总结
-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借款协议(父母借款给子女买房协议)(二篇)
- 外研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清单(记忆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工程经济与管理》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141)
- 歌唱语音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齐鲁师范学院
- 国开(甘肃)20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4终考答案
- MOOC 美在民间-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Python语言基础》实验1:Python 基础环境熟悉参考答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习题答案
- 【拓展阅读】类文阅读《王羲之吃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