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八散文阅读粤考解读见P183~184文学类文本阅读“对考试说明的具体阐释”。粤考精讲 一、(2013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过岭师陀
我不曾骑过马,对于“马性”是不大了解的。现在巧得很,一匹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只等我骑上去。它不停地摆耳蹬蹄,想是已经饿得发慌。然而要骑上去,便觉得欠一点勇气,——就是说“欠一点”吧。虽然不晓得“马上威风”,但关于马的传说是知道一点的。我生长的地方有一句话,道是:“一马三分龙。”马似乎又有几分神性了,但只说有“三分”,可见并不是龙。我既不憎马也不敬马。
据说马的脾气很大,性子也很暴烈。而望望前面的山,也颇有几分神秘意味。要走上去的一面,正背着阳光,显得非常晦暗。上到山顶约有五六里路的样子。山路颇险,倘一个不留神,岂但“翻身落马”,且要“落山”,将有性命之虞。所以作起“一鞭残照里”的诗句并不难,难的倒是骑上去,又如何来那么一鞭,何况从没有骑过马的呢?这时凭空想起不如骑马阅兵了,那定然有一名“马童”将马带牢,绝不听其发脾气:这气派倒是在画报上看见过。
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在马上扬鞭催促了。不便再磨延,即耸身跨上鞍桥。还好,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在人将骑与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我一面暗自感谢马,一面感谢马的主人。“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我说。马摆了摆头,很斯文,又像对我抗议。
人马一直升上去,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路折转而上,兼之刚下过雨,脚下那些被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异常滑溜。马像溜冰似的一面打着滑跌,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一面还得跳着“狐步舞”。蹄声咵咵响着,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可以比拟的吧。
晚霞发出彩绢般的光,一缕一缕横斜在头顶。人同马打着滑跌,跳着舞,踏着进行曲渐渐接近彩霞,似乎马一跃身,就可以钻进去。回望上下,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此身飘飘然,就如在云端里,觉得当真要万念俱空似的。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真是想也不曾想到。
但是,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时,马却停下来了。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呜呼!
在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马与驴不同。倘是驴(不仅刁赖,而且愚蠢),要决意怠工下来,就一个干脆,将人摔下脊背,算是给责打者的一点惩罚。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它很斯文地站着,在鞭下还观赏山景,大“可以充吾师”的。不得已我只好请它上去。来到山顶,已是暮色垂垂,四周昏暗。
一颗星像水银珠,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闪耀。四山绝了飞鸟。最远处,一座崇峦后面,尚残留着稀微的白光,照耀着积雪的山巅。谷上弥漫着雾,有黑影在摇动。隐约中树丛下面送来吠声。经年的枯草瑟瑟作响,山景益见荒凉。风吹得马的鬃鬣翻转来,尾巴顺风飘摆,一缕一缕似要飞去。马四蹄打颤,迷茫地望着远处,悲抑地摇摇头,又继续啮食枯草。问了同行者,说是还有十五里的山路要走。
现在回想,题目应作“荒山乘马图”,自己便做做“图”中的主角,充充“风尘三侠”中的人物,在时下定会受欢迎的吧!(选白《师陀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有删改)1.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在第7段作者说自己骑马行进“云”中,充满万念俱空的诗意和飘飘然的感觉,第8段用“但是”一转,说因为马停下来,导致诗意全无。抓住作者此时的心理和处境进行分析,可以推知答案。作者表面是埋怨马打断了我驰骋云端的美梦,其实是表达对马的理解和欣赏,因为正是马(而不是“我”)意识到了茫茫浓雾中的危险,才能及时止步,才避免了第9段的“投崖自尽”的发生。
【参考答案】作者这里其实是正话反说。“云端”实是悬崖深谷中腾起的云雾,马脚踏实地,感觉到了危险,“知道云端不能驰骋”而及时停步,把主人带回现实,打断了“我”驰云端骋的美梦。我的“抱怨”,正写出作者对马的赞赏。2.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从第3段可知马善于配合。从第4、5段及第9段“所以任……观赏山景”中可以看出马的斯文。从第8段及第9段与驴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马的稳重聪明。从第9、10段可以看出马的倔强。
【参考答案】①清高斯文。脾气不大,性子也不烈,安稳地把“我”送到山顶。②稳重聪明。路上石块虽是异常滑溜,但马却能避开危险,谨慎前行。③倔强坚忍。有时任“我”责罚,只是不理。3.“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文章层次清晰,先从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心理感受的词句,如“不大了解”、“将有性命之虞”、“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飘飘然”、“聪明”、“受欢迎”等,再从“骑马之前”、“骑马上山”、“到达山顶”三个阶段归纳总结。
【参考答案】①上马之前:我因不曾骑过马,对“马性”不大了解而犹疑;以为倘不留神即有性命之虞而害怕,却对骑马上山又有少许向往与期待。②刚骑上马:因马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甚至还很斯文,山石虽滑,马却安稳,竟觉“快意”了。③来到山顶:暮色垂垂,山景荒凉,不免惆怅;远处迷茫,山路遥远,引发担忧。二、(2012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荷叶韩开春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②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③其实,我有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
④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⑤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
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有时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选自《2012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1.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本题需要结合段落在文中的作用),鉴赏环境描写要注意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写作形象的烘托,对文章氛围的创造以及对推动行文这四个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①为下文写残荷作铺垫;②渲染典雅古朴的古徽州的气氛;③点明季节时间等。2.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做题时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梳理结构,再寻找目标语段,圈定筛选范围,最后提取要点组织语言表述。
【参考答案】①光鲜洁净,赏心悦目,有无穷生机;②是孩子的“玩伴”;③妈妈做的荷叶粥和祖父的荷叶包让“我”念念不忘。
3.“我初中的时候”,多次听雨打残荷,为何从未听出诗意?你认为造成林黛玉与“我”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作答本题时需要有个前提,就是了解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以及这个人物形象产生的背景,其次从文章中得出二者的不同感受是什么,再次确定二者为何会感受不同,林黛玉的感受基于她的身世,作者的感受来自他的生活,最后分点表述。
【参考答案】①“我”那时是初中生,有着美好的童年,记忆中还有荷叶粥的清香,生活无忧无虑,没有雨打残荷的凄凉之感;②林黛玉见到残荷想起飘摇零落的经历,有身世之痛;③“我”见到残荷想起“新荷”,觉得残荷无诗意可言;④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二者身世、阅历(经历)不同:林黛玉少年丧母,寄人篱下,身世凄凉,所以见到残荷犹见自己,将一腔哀怨寄予残荷之上。三、(2011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严冬海猎陈秉汉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渔民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也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头也不抬地说:“阿龙,天气这么冷,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作睡着的样子,等爸爸的咳嗽声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脚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蓝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鱼篓、干柴捆,快步向海滩走去。他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黯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潮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捆,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得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溜下海里。深夜的海水不同白天,像冰窖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砭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起海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感受到一团热气,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鱼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把它们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鱼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篓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鱼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的尖头鱼。他激动得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只见海龙光着屁股,倒在地上,旁边的担子一头是鱼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回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②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选自《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有删改)1.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第一处景物描写侧重表现天气的寒冷,海风的冷酷。这些描写都渲染了一种苦寒的氛围,为表现海龙一家的困苦生活作铺垫,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第二处景物描写,作者将静静的大海比做“守着摇篮的母亲”,这一比喻充满了温情,暗示了海龙捕鱼的成功和他的满足感,也表现了海龙一家渡过难关后的欢愉与安宁。结构上,与开头“风静了”的描写相照应。
【参考答案】①渲染气候的寒冷,暗示捕鱼环境的恶劣(或:暗示海龙一家生活的艰苦,为后文写海龙下海捕鱼作铺垫);②通过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的成功和他的满足感(或:暗示海龙捕鱼惊险过后家中的安宁与温馨)。2.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父亲的形象,应抓住文中对父亲的描写的相关句子,从而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参考答案】①勤劳能干;②对家庭有责任感;③对孩子关心、爱护。3.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从文章内容看,海龙生活在一个贫困但和睦的家庭中,父亲、母亲以及妹妹对他都有影响,同时也与他平时的磨炼有很大的关系。答题时,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总结。
【参考答案】①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如爸爸不许海龙学捕尖头鱼,妈妈为爸爸出海担心,妹妹给爸爸捶背,爸爸妈妈寻找海龙,妈妈安慰妹妹。②海龙对家庭困境的体察。如爸爸生病不能继续下海捕鱼,爸爸治病欠下债务,家里没有钱过年,一家人粗劣的晚饭。③自身顽强的意志及平时的磨炼。如海龙下海捕鱼,在冰冷海水里没有反悔、退缩;海龙平时不惧寒冷,严寒的天气也下海洗澡、潜水。④父亲的榜样力量对海龙的影响。如海龙几次要跟爸爸下海,自己捕鱼之前模仿爸爸让身体变热,捕鱼时想到“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粤考规律
近年广东高考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对散文的考查比较频繁。2005~2013年间,除了2008年和2010年考查小说之外,其他年份考查的均是散文。高考散文在选材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内容丰富,多半涉及人与人(含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含审美),一般不选敏感的政治类话题的文章,多为富有知性与意蕴的作品,题目多半朴素而有内涵;二是形式多样,以记叙类和艺术类散文为主,兼及随笔和历史散文。选材特别注重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光芒的散文作品。
散文阅读的命题走势稳中有变。“稳”是指传统题型地位稳固,考查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式基本稳定。近年高考设题形式主要有:(1)某段中对某事物(人物、场景)的描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怎样理解文章中某句话的含意?或文章某处说……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文章某处作者说……,你是如何理解的?(4)联系全文,作者说的……指哪些具体的内容?请分条概述。(5)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说明作者对……的态度是怎样的。(6)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
“变”是指能力要求变中有升,对整合信息要求高于提取信息,创新意识有所体现。近年选取的散文篇目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厚重的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的人性的永恒光芒,因此在命题考查时更多考查考生对文本意蕴的探究能力,而不仅停留在对主题的概括及主旨的把握上。题型也出现了比较灵活的个性解读题,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考点透析
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意境深邃,富于文采。根据《考纲》规定,散文阅读从三个不同的能力层级、八个考点去考查,以下按考点进行概述:考点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一)分析作品结构
分析散文的结构,就是根据一篇散文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它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分析作品的结构,一是能够分析全篇、段内的结构层次,二是能够分析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妙处,尤其是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好处。1.分析作者的思路。作者的思路,即散文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1)文章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①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有以下几种: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层进式等;②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③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2)散文组织材料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需指出的是线索本身就是材料组织的方式,另外还要注意分析材料的呈现形式。可从文章结构表现手法方面来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3)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2.分析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联缀人物和事件的思路、脉络等叫做“线索”。散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如时间的推移、地点和空间的转换、人物的行踪、情感的变化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多以物为线索;写景散文多以时、空或情为线索。抓住了线索就能把握住“形”与“神”的关系。线索,有时可从文章的标题或头尾处找到,更多的是依据作品行文上反复出现、交代的词语来把握。
3.分析句段的作用。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或段落。句段作用是文章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此类题的命题设置一般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效果、目的、用意、妙处等)?”或“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如2012年广东卷:“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这类题目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来考虑,内容上的作用主要考虑对写作内容和主旨的作用;结构上主要指与上下文的联系,要注意段落在文中的位置。重点句段常见的作用有:
①或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或总结上文,眉目清楚;或引出下文,脉络有致;或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结构严谨。②作照应,前后呼应,结构周全。③作铺垫,为下文打下基础。④埋伏笔,使文章有显有隐,藏露有趣。⑤有详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结构疏密有致。【示例】(2012年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往事(二)①冰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地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的为人群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父亲笑着点头。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灯台守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地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除了骀荡的海风,和岛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②的了!”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傲与光荣。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了海上的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首,捧盘屏息,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一点是由我燃着!” 父亲沉静的眼光中,似乎忽忽地起了回忆。
“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崖石。我闭门读书,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这一切都是不变与永久。
“三五日一来的小艇上,我不断地得着世外的消息,和家人朋友的书函;似暂离又似永别的景况,使我们永驻在‘的的如水’的情谊之中。我可读一切的新书籍,我可写作,在文化上,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
父亲笑说:“灯塔生活,固然极其超脱,而你的幻象,也未免过于美丽。倘若病起来,海水拍天之间,你可怎么办?”我也笑道:“这个容易——一时虑不到这些!”父亲道:“病只关你一身,误了燃灯,却是关于众生的光明……”我连忙说:“所以我说这生活是伟大的!”
父亲看我一笑,笑我词支,说:“我知道你会登梯燃灯;但倘若有大风浓雾,触石沉舟的事,你须鸣枪,你须放艇……”
我郑重地说:“这一切,尤其是我所深爱的。为着自己,为着众生,我都愿学!”父亲无言,久久,笑道:“你若是男儿,是我的好儿子!”我走近一步,说:“假如我要得这种位置,东南沿海一带,爹爹总可为力?”父亲看着我说:“或者……但你为何说得这般的郑重?”我肃然道:“我处心积虑已经三年了!”
父亲敛容,沉思地抚着书角,半天,说:“我无有不赞成,我无有不为力。为着去国离家,吸受海上腥风的航海者,我忍心舍遣我唯一的弱女,到岛山上点起光明。但是,唯一的条件,灯台守不要女孩子!”我木然勉强一笑,退坐了下去。又是久久的沉默——父亲站起来,慰安我似的:“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我不言语。坐了一会,便掀开帘子出去。
弟弟们站在院子的四隅,燃着了小爆竹。彼此抛掷,欢呼声中,偶然有一两支掷到我身上来,我只笑避——实在没有同他们追逐的心绪。
回到卧室,黑沉沉地歪在床上。除夕的梦纵使不灵验,万一能梦见,也是慰情聊胜无。我一念至诚地要入梦,幻想中画出环境,暗灰色的波涛,岿然的白塔……一夜寂然——奈何连个梦都不能做!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自此后,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
这半个月来,海上瞥见了六七次,过眼时只悄然微叹。失望的心情,不愿它再兴起。而今夜浓雾中的独立,我竟极奋迅地起了悲哀!
丝雨蒙蒙里,我走上最高层,倚着船阑,忽然见天幕下,四塞的雾点之中,夹岸两嶂淡墨画成似的岛山上,各有一点星光闪烁——
船身微微地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地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③而动!
有多少无情有恨之泪,趁今夜都向这两点星光挥洒!凭吟啸的海风,带这两年前已死的密愿,直到塔前的光下——
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无希望的永古不失望,不希冀那不可希冀的,永古无悲哀!
愿上帝祝福这两个塔中的燃灯者!——愿上帝祝福有海水处,无数塔中的燃灯者!愿海水向他长绿,愿海山向他长青!愿他们知道自己是这一隅岛国上无冠的帝王,只对他们,我愿致无上的颂扬与羡慕!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太平洋舟中。
(选自《冰心散文》,有改动)【注释】①本文是冰心《往事(二)》中的第八篇。②中边:内外,表里。③策策:悲戚的样子。题1:文章前一部分是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展脉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从“我”提出到灯塔上去(紧张期待)——据理说明看守灯塔最有诗意的生活(兴奋憧憬)——一遇父亲的“障碍”,“我”爽快刚毅的执着精神,表示自己不怕冷寂,也不怕生病(坚定执着)——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怅惘与不悦,失望与沉思(失望无奈)——对父亲的启迪有了新的思索。最后用一些表现情感发展的词语来表述即可。【答案】紧张——期待——兴奋憧憬——坚定执着——失望无奈
题2:“清净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语段的作用,一般宜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做答,先点明作用,再结合文本分析表达效果。如深化文意(作用,形式上),表达效果,内容上,强调青年人需要理性对待理想。
【答案】①深化文意。强调青年人需要理性对待理想。②为后文作铺垫。启发我的思考,是后文写我的情感变化的铺垫。③凸显父亲形象。显示出父亲的理性、睿智与感受。(二)概括作品主题
散文主题的概括应在分析作品结构、概括出段落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注意作品背景、写作缘由及作者等因素。如2012广东卷:“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还要视具体散文类型而定: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情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也深广些,更富于理趣;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的揭示或率直的评价,这类散文颇有论文的味道。考点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和主要表现手法
(一)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其基本特征是:
1.情景交融。散文没有小说那样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戏剧那样的高潮迭起的矛盾冲突,它的魅力在于“情景交融”。优秀的散文,既要有“情”,又要有“景”;既像“诗”,又像“画”。
2.形散神聚。“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神”,指蕴涵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所谓“形散”,一指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二指笔法自由。所谓“神聚”,是说散文虽“散”,但又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去表达。
了解了这些基本特征,就把握住了鉴赏的重点:阅读散文可以体味深藏的意蕴,可以探讨构思的艺术、揣摩语言的风格,常常以情韵、理趣的欣赏为重点;对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通常是围绕景物和情理、内容和技巧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命题的,主要集中在景物和情理、主体与客体、实写与虚写(写亲身经历的为实写,写间接所得或联想和想象的为虚写)等方面。表达方式主要效果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二)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1.分析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效果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寓情于景,蕴藉含蓄记叙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议论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比喻议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续表)表现手法主要效果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铺垫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扬抑在发展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含蓄地表达出来,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白描以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起到寥寥几笔就能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2.分析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主要效果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把主要描述的人、事、景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衬托或 渲染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点面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续表)表现手法主要效果以小见大看似平凡细小的小事件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悬念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当的时机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联想想象联想和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动静结合动衬静,静衬动,互相烘托,相得益彰。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续表)修辞手法定义与作用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比拟将抽象或无生命的事物以具体事例代替,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使语言生动诙谐,意蕴深刻,增强表现力。夸张为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或感情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使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3.分析修辞手法《考试大纲》所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定义与作用对偶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排比利用两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类似、意思相关或相似的词、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反复连续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或句子,增强写景抒情的感染力;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设问提出问题,吸引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使自己的回答具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反问(续表)以疑问句表达确定的意思,表达鲜明,起强化语气的作用。【示例】(2013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垸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水牛可用来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篙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他们分开。
⑧终于,水牛老了。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
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
⑩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甚至对簿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
⑪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题: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借助描写手法理解与欣赏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画线句子采用了“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尤其是“动作描写”,意在说明水牛高超的泅渡本领及其生命属性和这种本领对我学游泳的巨大作用。
【答案】①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得意地叫唤”描写,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写,形象地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②通过动作“赶”、“拽住”、“拍击”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们”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考点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意。所谓“重要词语”,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包括短语),主要有: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或主旨的主旨词,在文章结构中起总领、过渡、照应等关键作用的结构词,在句中运用了修辞手法、表意含蓄的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有出色效果的动词、形容词等词语以及指代词。高考散文阅读题中考查的词语含意,一般不是“词典义”,而是语境义。因此理解重点词语含意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语境法,即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境或情境,揣摩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章中对于思想内容的表达和结构层次的显示有重要意义的句子。主要指:①能揭示文章的观点、情感的主旨句;②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照应句等结构句;③运用了修辞等手法,表达形象,意义含蓄的句子;④概括性强需阐释理解的句子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要准确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一是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解读,破解难点;二是顺应原句的表达角度,理解基本含意;三是联系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感情倾向,把握深层内涵。(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本考点侧重从欣赏的角度来品味语言的艺术表现力,选择的语句一般是在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在内容上有深层含意的,因此往往与“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结合在一起考查,体现为一题三考:含意、作用、赏析。“作用”类的题目的解答方法见“考点一”。解答“赏析”类的题目,一要明辨散文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见“考点二”;二要指出各类手法与技巧相应的表达效果;三要思考作品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四要把前边的三种内容连接,准确表达。
散文的语言特色,主要有:①清新,明快;②平实,自然;③绚丽,华美;④含蓄,深沉;⑤生动,形象;⑥幽默,风趣等。【示例】(2013年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平常的沈从文黄永玉
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的一本作品选的序言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他自己也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如果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平常的“平常”。他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状态运行。老子说“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好些年前,日本政府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据说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服饰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是不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在他的客厅里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
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在长安的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不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并且说:“……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到我,却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要从容啊!”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
“要从容啊!”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也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有一次,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又有一次,他说,有一天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糨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到河北磁县在解放军监管下劳动了三年,我们有通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你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是我们故乡山水的影响吧。题: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分析它的表达效果。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时首先应抓住关键词语,“太不像话”、“蹩脚”、“难为情”等词语表达了沈从文先生鲜明的情感倾向;然后,联系前后内容,体会语言风格。一位著名作家被打发去扫厕所,本已无法忍受,又被人用糨糊把标语刷在背上,更应忍无可忍;但他却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出来,足见其幽默、风趣。
【答案】特色: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效果:沈从文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既委婉地吐露了心中的不平之气,显示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又含蓄地讽刺了侮辱他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轻蔑态度。考点四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
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该考点与小说的同类考点内容相通,请参考专题二十一相关内容。
(一)欣赏散文形象
散文是以抒情为主,而散文抒情多数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等。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所谓散文形象指的是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一般指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画面或氛围,甚至是一种物象、一种精神的象征等。(二)散文形象表现形式与鉴赏技巧
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写人叙事类散文中,一般不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完整。对散文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可从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和内涵,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该考点与小说的同类考点内容相通,请参考专题二十一相关内容。) 2.物象。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物象的外部形象特征,了解它背后的象征意义,体悟作者借助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 3.景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首先应把握景物特点,了解景与情的关系,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有时更要和艺术手法、语言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景物形象的塑造对于表现思想情感和刻画人物的作用,一般是直接表现思想内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发展与深化起推动作用等。考点五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
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该考点与小说的同类考点内容相通,请参考专题二十一中的相关内容。考点六探究散文的深层内涵
这一点,包括探究能力层级的三个考点: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第①②点,跟小说阅读是相通的,因而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具体内容可见“小说阅读”考点五。
对散文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也是一种体验性阅读。解答这类阅读题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答题的第一句话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2.摆出依据,阐释观点(一定要借助文本)。
3.展示探究过程。展示探究过程的目的是展示自己观点的来龙去脉、形成过程,增加信服力。最好是依据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顺序分条逐层地展示出对探究的问题的认识过程,并且在这个展示过程中证明自己见解的正确性或合理性。4.分点作答,表述规范。【示例】(2012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柴禾刘亮程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上海c1客运资格证考试
- 城南中学1#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银行下年度工作计划
- 消防的整改报告模板6篇
- 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7篇
- 珍惜时光不负韶华演讲稿范文五篇
- 郊区闲置土地转让协议书(30篇)
- 文秘学生实习报告(3篇)
- 工程款付款承诺书
- 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9
-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 Unit 3 Just a brother 阅读理解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
- 酸奶的制作课件1
-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制度页
- 护理员培训-课件
- 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共18张)
- 7的乘法口诀(省一等奖)课件
- 1.《郑人买履》课件PPT
- 谢公与人围棋文言文阅读答案
- 肝脏特殊部位肿瘤消融治疗的策略课件
- 旅游学 教学大纲、教案、课后习题答案(李天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