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34张PPT)_第1页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34张PPT)_第2页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34张PPT)_第3页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34张PPT)_第4页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34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人三问

汉武帝即位后,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天人关系问题,所以称为"天人三策"。第一次策问,汉武帝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问,武帝主要是问治理国家的政术,第三次策问主要是天人感应的问题。董仲舒在对策中,详细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学从创立到蔚然大宗:孔子、孟子、荀子

“独尊儒术”(汉代):儒学成为正统:董仲舒

理学(宋明)儒学的新发展(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程朱、陆王

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批评地继承: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单元线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汉朝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又如何?请用史实说明。温故知新第2课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考试说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法家思想指导下的秦王朝(15年),穷兵黩武,暴政苛刑,很快走上了灭亡之路。到了西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

概念阐释什么是“无为而治”?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1)汉初以无为而治思想治理国家的原因

A客观: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黄老之学适应了当时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B主观: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一、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的“无为而治”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巩固统治。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lǐnyǔ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zipin母马)者而不得会聚。”

—《后汉书.食货志》(3)作用: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的背景汉武帝时,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统治者力图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无为而治”思想已不适宜时代需要经济:政治:思想文化:(1)原因: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问题(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3)措施(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思想)国力强盛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汉武帝“有为”的表现政治: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中朝、外朝);经济:

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军事: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外交:打通“丝绸之路”文化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身临其境各抒己见:“有为”靠哪家?法家韩非子新儒学董仲舒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河北广川人,汉代唯心主义哲学家,儒学代表,大学问家,生活在汉文帝、景帝、汉武帝的时代,上承孔子,下启朱熹。三次应对,得到汉武帝赏识。著作:《天人三策》、《春秋繁露》,创立新儒学体系。

探究: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三:“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的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1、新儒学的内容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大一统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提倡实施“仁政”2、新儒学“新”

?

(1)内容: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质:(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外儒内法剂之以道)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2)地位:民间的学术流派——官方的正统思想

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4、特点:

外儒内法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5、目的:6、评价积极消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有专制作风、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2.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危机潜伏——要求加强中央集权①董仲舒的新儒学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要,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根本原因)

探究: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实施?③汉武帝的积极有为,肯定董仲舒的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2)五经“博士”为教官兴办太学;(3)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措施

思想

政治教育儒学在从官方到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儒学成为正统图为北京国子监,它历经元、明、清三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又称“太学”、“国学”

)北京国子监中的孔子像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异彩纷呈——法家思想,严刑峻法——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儒家思想,正统独尊春秋战国秦朝西汉初汉武帝时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课堂反馈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①“春秋大一统”②重用儒学家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C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因为

A、法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B、儒家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

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D4、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的新内容是A、人定胜天B、无为而治C、君权神授D、仁政思想5、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C、性善论D、大一统CD6、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7、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A.儒学内部的改造B.统治集团的斗争C.杜会环境的变化D.其它学说的衰落A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C9.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的形成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D

10.董仲舒对儒学做了较大的改造,

其本质意图是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学

C.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D

11.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强调实行“仁政”

B.提出“以政为德”说

C.提出“天人感应”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