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顶管工程土压力值设定、总推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计算实例_第1页
某顶管工程土压力值设定、总推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计算实例_第2页
某顶管工程土压力值设定、总推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计算实例_第3页
某顶管工程土压力值设定、总推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计算实例_第4页
某顶管工程土压力值设定、总推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计算实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顶管工程土压力值设定、总推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计算实例一、工程简述本工程共有3个顶程共计1803.9m的顶管施工,管径均为DN3500,三根顶管均穿越围垦新大堤顶入长江入海口。管材均为DN3500钢承口式钢筋混凝土管,采用“F“型钢承口式钢筋砼管,钢套环接口,楔型+半圆型两道橡胶圈密封。二、顶管主要工程内容(1)1#排海管全长L=853.8m,设置6根DN1300上升管(管内壁7.8cm钢筋混凝土、外壁2.2cm钢管),每根上升管设置喷头,喷头处分二层设置12个DN340喷头。在扩散段处设置抛石护底,尺寸120.0m×20.0m,厚1m。(2)2#排海管全长L=746.3m,设置6根DN1300上升管(管内壁7.8cm钢筋混凝土、外壁2.2cm钢管),每根上升管设置喷头,喷头处分二层设置12个DN340喷头。在扩散段处设置抛石护底,尺寸120.0m×20.0m,厚1m。(3)应急排放管L=203.8m,设置4根DN1600上升管,每根上升管设置橡胶鸭嘴阀。在扩散段处设置抛石护底,尺寸50.0m×20.0m,厚1m。三、地质情况根据地质资料,顶管施工的主要土层为②3粉性土、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④灰色淤泥质粘土。详见附图01《1#排海管地质剖面图》、附图02《2#排海管、应急排海管地质剖面图》。第②3层为粉性土,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易产生流砂现象;顶管过程中在软硬界面易使管道产生偏离,对顶管是不利的因素。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该层分布、层位及厚度变化较小,整体均匀性较差。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以流塑状为主,土质软,高压缩性。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该层分布、层位及厚度变化较小,整体均匀性较好。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以流塑状为主,土质软,高压缩性。1#排海管管顶覆土深度为6.3m~10.33m,覆土最浅处位于顶管完成后的工具管位置;2#排海管管顶覆土深度为6.0m~10.33m,覆土最浅处位于顶管出海后260m的位置;应急排放管管顶覆土深度为4.84m~10.33m,覆土最浅处位于顶管完成后的工具管位置;计算:1#排海管全长L=853.6m,2#排海管全长L=746.3m,应急排管全长L=203.8m,1#、2#排海管埋设深度为管中心标高为-8.00~-18.00m,应急排管埋设深度为管中心标高-8.00~-10.00m。4.1、泥水压力设定泥水压力设定、总推力估算、1#排海管泥水压力设定:本工程地下水位为浅部土层潜水水位,随着季节、气候等影响而变化,根据地质资料反映,设计时地下水水位埋深可按0m考虑。泥水舱内压力大于地下水压力,泥水舱泥水向地层空隙渗透,在泥水舱、泥水于土层之间形成泥膜,且泥水舱压力托住土层,使切削面稳定不塌陷。P≥PW+ΔP式中:P-----表示泥水舱管道基准面泥浆压力;PW----表示相对于管道基准面地下水压力;ΔP---表示泥水舱建立高于地下水压力,一般设为20Kpa;管中心最大埋深标高:-18m;地下水位设计考虑标高水位:0m;地下水位相对管底基准面水头:HW=18m;地下水位相对管底压力:PW=HW*γ水=180Kpa;泥水舱压力:P≥PW+ΔP=180Kpa+20Kpa=200Kpa泥水舱压设定暂按P≥200Kpa,施工时要随时测地下水位,当地下水位提高时,要按上式公式及时调整泥水舱泥水压力。对泥水舱压力控制在顶管机泥舱设有压力传感器。顶管总推力值估算如下:掘进机迎面阻力F0F1=D2Pmax=×4.142×200=2652.3KN管道的综合阻力F1F2=μπDL=3×π×4.14×853.8=33297.18KN总推力FF=F1+F2=35950KN本标段高位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为12000KN,根据计算该顶程须要设置中继间。、2#排海管泥水压力设定:管中心最大埋深标高:-18m;地下水位设计考虑标高水位:0m;地下水位相对管底基准面水头:HW=18m;地下水位相对管底压力:PW=HW*γ水=180Kpa;泥水舱压力:P≥PW+ΔP=180Kpa+20Kpa=200Kpa泥水舱压设定暂按P≥200Kpa,施工时要随时测地下水位,当地下水位提高时,要按上式公式及时调整泥水舱泥水压力。对泥水舱压力控制在顶管机泥舱设有压力传感器。顶管总推力值估算如下:掘进机迎面阻力F1F1=D2Pmax=×4.142×200=2652.3KN管道的综合阻力F1F2=μπDL=3×π×4.14×746.3=29104.8KN总推力FF=F1+F2=31757.1KN本标段高位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为12000KN,根据计算该顶程须要设置中继间。、应急排管顶管泥水压力设定:管中心最大埋深标高:-10m;地下水位设计考虑标高水位:0m;地下水位相对管底基准面水头:HW=10m;地下水位相对管底压力:PW=HW*γ水=100Kpa;泥水舱压力:P≥PW+ΔP=100Kpa+20Kpa=120Kpa泥水舱压设定暂按P≥120Kpa,施工时要随时测地下水位,当地下水位提高时,要按上式公式及时调整泥水舱泥水压力。对泥水舱压力控制在顶管机泥舱设有压力传感器。顶管总推力值估算如下:掘进机迎面阻力F0F1=D2Pmax=×4.142×120=1615.4KN管道的综合阻力F1F2=μπDL=3×π×4.14×203.8=7948KN总推力FF=F1+F2=9563KN本标段高位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为12000KN,根据计算该顶程无须设置中继间。4.2、顶力控制与中继环设置、1#排海管中继间的设置估算在综合分析了主顶液压装置,中继间的最大推力,管子允许的轴向力以及沉井后座最大土抗力以后,我们先确定控制顶力F控=1200t顶进阻力由二部分组成F=F1+F2;工具管迎面阻力为:F1=265.23t管道周边摩阻力F2=π×D×L×fD---管外径L---顶进长度f---单位面积周边阻力。在1号中继环以前,取f=1.2t/m2,在1号中继环以后,取f=0.6t/m2,2号中继环以后,取f=0.4t/m2这样可得:L1=[(F控-F1)]/πDf=(1200-265.23)/(π×4.14×1.2)=60m对1号中继环以后的长度L2L2=F控/πDf=1200/(π×4.14×0.8)=155m对2号中继环以后的长度L3L3=F控/πDf=1200/(π×4.14×0.4)=230m对3号中继环以后的长度L4L4=F控/πDf=1200/(π×4.14×0.4)=230m顶力控制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顶进阻力,而降低顶进阻力最有效方法是注浆。我们设想在管外壁与土层之间形成一条完整的环状的泥浆润滑套,变原来的干摩擦状态为液体摩擦状态。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顶进阻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严格执行顶管注浆操作规程,由专人操作,质量员检查严格把好质量关。结合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采取必要减摩措施,对中继间进行合理调整后,中继环的设置计划如下:1#排海管:L1=30m,L2=150m,L3=200m,L4=230m,共需4套中继环。(L1指1号中继环以前的长度,L2指1号中继环以后的长度,L3指3号中继环以后的长度,L4指最后一段长度)。、2#排海管中继间的设置估算L1=[(F控-F1)]/πDf=(1200-265.23)/π×4.14×1.2=60m对1号中继环以后的长度L2L2=F控/πDf=1200/π×4.14×0.6=155m对2号中继环以后的长度L3L3=F控/πDf=1200/π×4.14×0.4=230m考虑到曲线顶管的影响,经调整后,中继环的设置计划如下:2#排海管:L1=30m,L2=150m,L3=230m,共需3套中继环。(L1指1号中继环以前的长度,L2指1号中继环以后的长度,L3指指最后一段长度)。、中继环设计为提高工程的可靠性,每套中继环安装25只800KN单作用油缸,总推力20000KN,油缸行程为300mm,由于中继环的实际总推力是顶进阻力引起的,所以在正常顶进条件下,中继环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较低,设备故障率小,可靠性高。中继环的结构形式是经过立车切削加工的,尺寸精度高。由于中继间启动伸缩次数很多。密封圈极易磨损失效而发生漏水、漏泥砂、漏浆等现象,给工程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发生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