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鉴赏·人物形象考纲要求: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初步掌握小说的欣赏方法。理解基本篇目中文学作品(小说)的艺术形象、语言特点和表现技巧。
让我们走进秋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太平御览》九寨沟之秋西藏纳木措之秋钓鱼台之秋西湖之秋导入新课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诗人说:“秋天就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荡漾着我心思。
故都的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的有关与秋天有关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熟悉课文朗读课文注意字词全文结构
思考:看课文标题,指出中心语是什么?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语是“秋”,本文的写作重点是故都特有的秋色。故都的秋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文眼整体感知思考: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作者在文中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请你为它们起个名字?
庭院静观槐树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清”
“静”
“悲凉”
理解五幅图1、这五幅图“清”
“静”
“悲凉”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呢,通过哪些景物或事物表现的?2、老师作示范讲解三自然段3、请同学们讨论其他四幅图是从哪些地方表现“清”
“静”
“悲凉”的特点的?一.视觉效果故都秋的总特色:清、静、悲凉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提问:这一段文字写了哪些视觉上的景物?明确:天色日光牵牛花碧绿漏颜色提问:评写牵牛花的颜色,是否多余?明确:评写颜色,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二.触觉效果“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描写景物:人的感受:落蕊极微细极柔软南国之秋景物:落叶人的感受:有声音,有气味写触觉也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三.听觉效果训鸽声秋蝉的残声
以声音衬托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1.“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
2.“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青天衰弱故都的秋1、视觉效果2、触觉效果3、听觉效果清静悲凉记叙、描写:议论:“足见有……感触来的。”眷恋向往之情(形)(神)郁达夫
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也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思考:
第12段的大段议论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
思考:
文章的标题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与倒数第二段却写了南国的秋,为什么?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南国的秋北国的秋本体喻体黄酒白干甘甜可口回味不永稀饭馍馍食之有味不浓易饿鲈鱼大蟹黄犬骆驼玲珑如意逗玩邀宠味美细腻剔刺而食清香后劲足如秋之内蕴有味耐饥如秋之隽永可大快朵颐得秋之爽气跋涉千万里有秋之阔远鉴赏品味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
。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从全文看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
明确:颂秋。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故都的秋思考题:故都的秋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暖色调不符合作者的心境。以景显情情景交融以情寓景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作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文眼句),而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方法:联系作者及背景)
明确: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7岁入私塾。家中有藏书4万卷,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全都读过了,因此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青年时代,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日本,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作为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小说、散文、诗词都很有成就,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真挚坦荡的风格。在文学上,他提倡“静的文学”,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鉴赏品味作者简介鉴赏品味
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简介郁达夫:要把情感深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身体的一部分。郁达夫: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鉴赏品味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作者简介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拓展延伸一切景语皆情语明确:天涯沦落,秋日思归,凄清,萧条拓展延伸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上阙
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意境雄浑,壮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拓展延伸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一切景语皆情语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夜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秋光中,王实甫读到的是凄美。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拓展延伸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秋景中,苏轼读到是是旷达与乐观。一切景语皆情语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苏轼《赤壁赋》)在浓烈的秋意中、白居易读到是离情之凄苦与伤感唐多令(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
拓展延伸一切景语皆情语
临江仙(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暗喻薛宝钗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拓展延伸一切景语皆情语1、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B、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C、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D、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课堂练习C故都的秋2、作者写对故都的秋的怀念时,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秋季艺术品展销会交易合同3篇
- 2024年私人房屋租赁管理服务合同3篇
- 笨氯苯课程设计文献
- 游学课程设计培训总结
- 甜点面包烘焙 课程设计
- 环保课程设计理念有哪些
-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
- 研学课程设计国风艺术
- 粽子酱的制作课程设计
- 中国田园犬行业销售工作总结
- 数据中心电力设备调试方案
- 2024年度国际物流运输合同3篇
- 新入职员工年终工作总结课件
- 广西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基础篇)(含答案)
- 2024年人力资源个人年终工作总结(6篇)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及分类汇编-考点25:磁现象-电生磁
- 中华传统文化之文学瑰宝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静脉导管维护
- 年度先进员工选票标准格式
- 性病诊断标准与报病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