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及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_第1页
洋务运动及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_第2页
洋务运动及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_第3页
洋务运动及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_第4页
洋务运动及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洋务运动及中国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三、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三次论战四、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五、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六、新阶级、阶层的出现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不同名目的“洋务运动”“同治中兴”“同光新政”“自强新政”“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罗荣渠的“三次大推进”或“三次发展浪潮”理论。洋务运动是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运动进入第二阶段的重要事件。《共产党宣言》谈到西方资产阶级用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让东方从属于西方,“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一、洋务运动的兴起2、兴起的背景(1)国际大背景第一、相对稳定的局面(19世纪60-90年代)第二、潜在的危机第三、统治集团的更新:奕訢、文祥是满族权贵中少有的人物,湘淮系首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洋务运动的兴起2、兴起的背景(2)太平天国以后中国的国内环境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认为,洋务思想可以用最简单的四个字来概括:“借法自强”。王韬《弢园文录外篇》:“盖洋务之要,首在借法自强”。盛宣怀转达李鸿章的话:“今日当务之急,莫若借法以富强”。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之“制洋器议”与“采西学议”,明确提出中国有很多不如西方国家的地方:“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1、“借法自强”19世纪70年代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说过:“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曾纪泽、郭嵩焘都有向往西方政治制度的言论。张树声在遗折中提出,学外国不要“遗其体而求其用”,他认为西方特别应该效法的是“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而船炮、铁路、电线只是“用”,光学这些不解决问题。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1、“借法自强”洋务派有没有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2、“中体西用”

作为“洋务运动纲领”的“中体西用”不同阶层(早期维新思想家、洋务派、维新派、清朝当权派)视野中的“中体西用”:冯桂芬、郑观应、张之洞、康梁A、传统观点:全盘否定。B、80年代以后新观点:有一定历史合理性。陈旭麓《论中体西用》(《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马勇《中国近代文化诸问题》认为,“中体西用”是调和中西文化的一种尝试。明治维新提出“和魂洋才”的口号,与“中体西用”可以比较。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3、何看待“中体西用”

郭嵩焘《使西纪程》。“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见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郭回国后不受重用,死后也不得谥。奕訢:“鬼子六”,丁日昌:“丁鬼奴”。三、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三次论战1、士大夫对洋务的态度三、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三次论战2、争论焦点要不要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制船造炮,以资“求强”?西方诸国是不知礼义的“蛮夷”,还是科学技术进步、政教昌明的国家?天算馆招收正途仕人的争论(1866年末到1867年):正途人员报名者极少。报考98人,到考72人,录取30人,次年复试,只有10人可以继续学习,最后学成者只有5个人。关于设厂造船(炮)和海防的争论(1872)1880年关于要不要修建铁路的争论三、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三次论战3、争论焦点四、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

总理各国事物衙门的成立自强与求富: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新式陆海军

举办近代文化教育事业

安庆设立内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上海洋炮局(1862年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1865李鸿章创办)金陵制造局(1865,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时迁办)福州船政局(马尾船政局,左宗棠1866年创办)天津机器局(1866崇厚创办)湖北枪炮厂(1893,一说1894)四、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1、军事工业特点:A:官办,官拨款,衙门式管理(对工人、技术人员),主要供应军用,开始时不计价格;B:现代机器,雇佣劳动。(1)关于性质的争论A:两千多年中国官手工业的延续,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序”,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B: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有浓厚封建性。(2)历史作用:引进西方科技文化,促成民用企业产生,在对外战争中起一定作用。四、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1、军事工业洋务军工企业的特点和历史作用(1)轮船招商局(1872)朱其昂创办。唐廷枢(1832--1892),徐润(1838—1911)。(2)开平矿务局(1878)唐廷枢,张翼(3)电报总局(1880)(4)上海机器织布局彭汝琮、郑观应、经元善、龚寿图《试办织布局折》,:“查泰西通例,凡新轫一业为本国所未有者,例得畀以若干年限。该局以机器织布,乃属轫举,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不准另行设局。”(5)漠河矿务局(1888)四、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2、民用工业民用企业的经营方式A、官办;B、官商合办;C、官督商办。官督:官支持、扶植,派官员管理(多为兼官兼商者),借垫部分资金。商办:商人投资认股,商务由商人管理(产、运、销),盈亏由商人承受。

学术界意见A:基本否定。“官督’’与“商办”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郑观应《商务叹》:“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B:对官督商办要分期评价。早期有合理性。

四、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2、民用工业1、湘军、淮军到防军1865年,李鸿章奏称,已尽弃中国之抬枪、鸟枪,全改用洋枪洋炮。淮军5万人,有洋枪三四万支,开花炮队4营,已经改变了清军冷热兵器并用的状况。战后湘淮军实际上成了正规军,分驻各地,称为“防军”。2、练军(改造绿营)四、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3、军事改革陆军近代化的努力1、早期购船舰的活动林则徐,“甘米力治”号。1863年,“阿思本舰队”。关税务司李泰国、赫德。2、新式海军的创建丁日昌提出建立北、东、南三支海军(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水师。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奕譞为总理海军事务大臣,李鸿章、奕劻为帮办大臣。1891年李鸿章第四次巡视北洋海军时说:“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新月异,目前限于饷力,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四、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3、军事改革新式海军3、海军建设的停滞1888年后未再购买新船的原因:一、财政困难;二、朝廷不愿北洋实力过于强大;三、没有人真正懂得海军,以为足够了;第四,修颐和园也用了一部分海军经费。4、洋务派海军建设平议建海军则主要还是为巩固国防。洋员问题。真正的问题,仍在于封建性。

四、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3、军事改革(1)培养外语、科技人才的学校从l862年到1894年,共创办新式学堂24所,其中外语类7所,电报通讯3所,军校14所。北京同文馆(1862)上海广方言馆(1863)广州同文馆(1864)

(2)军事学校求是堂艺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武备学堂四、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4、新式学堂(1)幼童赴美留学陈兰彬与容闳任留学的正副监督。詹天佑出国甘结:“具结人詹兴洪今为具结事: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目,听从中国差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历任监督陈兰彬、区谔良、容增祥、吴嘉善均思想保守。学童共94人,只有两个人获得学士学位(2)海军留学生四、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4、新式教育派留学生传统说法:必然失败l、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向现代化2、地主阶级本质决定另一种视角:洋务派错失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机遇1、西方国家并非铁板一块2、国内外相对安定的环境五、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必然失败?六、新阶级、阶层的出现1、买办

最初的买办半数为广东人。买办还是当时中国最懂得资本主义知识的一部分人,他们固然有职业带来的买办性或阶级性,但作为中国人,他们同时又有民族性

六、新阶级、阶层的出现2、民族资产阶级

一是那些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及商办企业的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许多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身份多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另一个来源则是由那些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主转变而来。这两部分人,形成中国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60~9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层,即上层和中下层。

两个来源六、新阶级、阶层的出现3、工人阶级

对于中国工人阶级,我们过去着重指出他们受苦之深以及种种突出的优点。但在被强调的一面之外总还有没有被强调的一些侧面。这些侧面包括:第一,同西方工人相比,中国工人所收剥削之深重是非常明显的。但同当时国内农民相比,工人生活处境的悲惨色彩就不那么触目了,农民受苦更深。工人阶级的力量并不在于受苦,而是在于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第二,中国的工人阶级并不是没有弱点的阶级。

“自强”的双重含义

阶级意义来说:它所寻求的是在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战争打击面前清王朝的自我振兴。对中国社会来说,这多少是一个被重新提出的古老问题民族意义来说: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三次大推进”或“三次发展浪潮”理论第一次是由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向西欧扩散的早期工业化过程,时间为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第二次是工业化向整个欧洲、北美扩散并取得胜利的过程,同时在非西方世界产生强大的冲击,拉开非西方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序幕,时间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是发达工业世界向高工业化升级与欠发达世界的大批国家卷入工业化的过程冯桂芬《校邠庐抗议》的“采西学议”:“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说:“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沈毓桂《匡时策》说:“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孙家鼐《遵议开办京师大学堂折》:“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劝学篇》:“旧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作为口号或纲领的提出洋务派包括洋务官僚、洋务派思想家、业务企业的创办管理者。有的人兼两三方面。洋务官僚:在中央是奕訢、文祥,地方督抚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后期有张之洞。洋务思想家: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马建忠,他们通常是中级官员。洋务企业家:徐润、唐廷枢、盛宣怀、郑观应。当时一些科技人才,如华蘅芳、李善兰、徐寿、徐建寅等,也可归入洋务派。洋务派的构成清朝统治集团因对洋务运动态度不同,产生了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分化。公开出来反对洋务运动的主要有两部分官员:一是以理学权威自命的大臣,如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等,门生故吏遍天下,或是“理学名臣”,或是帝师之尊,是顽固派的中坚。二是一批詹事府、翰林院官员和御史,虽官不大,但有上奏、议政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