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1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2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3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4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自学提纲:1.真理的含义?2.为什么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3.如何理解真理都是有条件的?4.如何理解真理都是具体的?5.为什么说认识具有反复性?6.为什么说认识具有无限性?7.为什么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下列观点都是真理吗?为什么?1.上帝创造了人2.供求影响价格3.当前,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一、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正确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真理谬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认识例如:“钓鱼钓是日本领土”这一命题对日本政府是“有用的”,这是真理吗真理是因为“有用”才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不一定是真理真理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A.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是客观的。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为什么会出现“辩日”?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由于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就会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有多种认识都是真理吗?

伽利略自由落体试验在16世纪末,人人都认为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因为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已经这么说了。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系任职,他大胆地向公众的观点挑战。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已经成为科学中的一个故事:他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使他失去了工作,但他展示的是自然界的本质,而不是人类的权威,科学作出了最后的裁决。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情况下三角形内角之和都等于180度吗?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说明:真理有自己的适应条件和范围有条件性——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先在城市夺取政权”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想一想想一想:前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宝贵经验——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理论,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这反映了真理的一个什么特点?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真理都是具体的

【提示】这里的特定过程从时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之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原理世界观方法论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区别:含义不同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联系: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区别:含义不同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联系: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结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下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判断:真理永远都是正确的。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在1972至1974年间,通过科学研究终于发现了新的夸克——丁夸克”。1977年多国科学家在德国汉堡DESY实验室利用粒子加速器进行的实验中,发现了一种由轻子和夸克奇妙结合的物质“轻子型夸克”(LEPTOQUARK)。物理学家在进一步研究后认为,轻子型夸克的存在说明了自然界存在第五种夸克。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人们对“六种夸克”的真理性认识,为什么经历了反复多次才完成的?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受人的实践水平,不同立场、观点、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制约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发展变化的,其本质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实践认识实践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你认为人类对夸克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认识具有无限性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认识具有无限性(变化)认识的主体(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世代延续——不断发展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为什么?归纳总结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2、认识具有无限性3、认识发展的总趋势:上升性和前进性(重点、难点、考点)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一、含义二、属性2、有条件的3、具体的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和上升性1、客观性(最基本属性)真理认识谬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与客观对象不相符的课堂小结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有一句名人名言:“我虽然不是真理,但我要站在真理一边。”这确实是一位有志者的壮举。我们知道真理也是人创造的,但真正的真理需要很多人去长期实践才能得到效应价值。这是在说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虽然达不到创造真理能力,但要坚持拥护真理,效行真理,要自觉地站在真理一边,做真理的捍卫者、执行者。让我们勇敢的踏上追寻真理的征程吧!德国诗人莱辛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一、判断题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2、权威人士的观点就是真理。3、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4、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反复就能完成。5、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6、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它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巩固练习1、右图漫画讽刺了()A.没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B.没有坚持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没有看到认识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差别。D.没有看到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二、选择题A2、2011年10月8日央视报道: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学院2008级某本科生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符号逻辑期刊》的主编、逻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邓尼斯.汉斯杰弗德向他表示祝贺。这说明()真理是客观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是否被确认为真理是由权威来检验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C

3、抗生素,是人类同细菌感染进行抗争的一大武器。一些医生认为,抗生素是特效药,一用就灵。在治疗时常常动不动就用抗生素,多数时候能够较快地治好病。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等于慢性自杀。关于抗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B4、(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三、非选择题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时代的人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世界观。按时间顺序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第二阶段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第三阶段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第四阶段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第五阶段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发展观的演变(12分)分)+12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不同的发展观产生于当时代的实践,正确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与规律。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发展观。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丰富发展科学发展观。课外作业

中国共产党90年的成长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党的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都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党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6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3分)(若答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我们要坚持主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也可酌情得分,但总分不超六分)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达、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如“科学发展观列入指导思想”“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翻一番’”“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等,必将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推动了新思想的发展。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新思想必将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③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会促进实践的发展。新思想符合中国变化发展的实际,是正确认识,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党对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在不断发展。

2011年5月24日,国家六大部委领导齐聚北京,直面食品安全问题。针对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问题,强调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重点整治严厉打击的措施,既严格的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又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管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