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教版新教材培训高三复习与课堂教学策略(高三刘本举)_第1页
广西人教版新教材培训高三复习与课堂教学策略(高三刘本举)_第2页
广西人教版新教材培训高三复习与课堂教学策略(高三刘本举)_第3页
广西人教版新教材培训高三复习与课堂教学策略(高三刘本举)_第4页
广西人教版新教材培训高三复习与课堂教学策略(高三刘本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人教版教材高三培训

高三复习与课堂教学策略刘本举lbj5282@163.com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考试大纲分析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分析高考能力要求与新课程课堂教学高考试题类型与复习应对策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高考生物大纲”----备考复习的依据高考生物试题----备考复习的导向目标正确、计划周密、策略对路和方法得当----高效复习的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毅力和行为习惯----复习质量的决定因素备考复习成功的秘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新课程考试大纲分析--考试性质新课程考试大纲分析—考试内容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物科学素养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如下: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本质S-T-S知识维度技能维度情感维度教学目标新课程考试大纲分析三个维度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新课程考试大纲分析

----能力考查目标及要求⒈对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加以界定⒉确定观察、实验、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科学方法在能力要求中的地位⒊生物学能力属于科学过程能力的范畴,一张试卷中只有11道题目,不可能全面考查学生的上述能力,仅涉及科学过程能力(下表)中的某些具体方面:高考的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2.实验与探究能力3.获取信息的能力4.综合运用能力新课程考试大纲分析方面具体要求Ⅰ技能应用Ⅰ-1观察、Ⅰ-2记载、Ⅰ-3测量、Ⅰ-4分类、Ⅰ-5预测、Ⅰ-6建模、Ⅰ-7交流、Ⅰ-8制作Ⅱ信息处理(形象思维)Ⅱ-1概念图、Ⅱ-2比较表、Ⅱ-3维恩图示、Ⅱ-4流程图、Ⅱ-5循环图、Ⅱ-6折线图立方图等Ⅲ抽象思维Ⅲ-1比较对比、Ⅲ-2识图作答、Ⅲ-3变式练习、Ⅲ-4因果推断、Ⅲ-5总结归纳、Ⅲ-6作出判断、Ⅲ-7分析说明、Ⅲ-8解决问题Ⅳ科学探究Ⅳ-1提出问题、Ⅳ-2作出假设、Ⅳ-3设计方案、Ⅳ-4执行计划、Ⅳ-5分析结论、Ⅳ-6评价反思⒋科学方法列入能力考查的范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式应用方法学习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演绎推理(一般到特殊)归纳推理(具体到抽象)类比推理构建模型知识应用技能操作新课程考试大纲分析1.考查内容范围——涉及必修课内容和选修课内容——选修内容有选修1和选修3(选做题部分)2.考查内容要求——高考对学科内容的呈现要求体现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知识的层次性和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考生备考复习的要求⒈形成知识网络——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纵横向联系——要尽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一般不要求单纯记忆,要达到迁移运用对考生备考复习的要求2.注重实验的复习——不仅仅是考纲要求的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教材内容中的科学史实验——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推理与分析——实验的设计能力⒊备考复习的重点——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即知识、方法和能力是复习重点,千万不要只注重知识,忽略方法和能力理解比记忆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而规律是方法的核心,抓住规律,尤其是命题规律,就可以实现事半功倍、高效复习。对考生备考复习的要求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分析一、正误判断型选择题较多(平均60%左右)正误判断型选择题,即试题以判断选项的正误为主。一道题里面综合了多个知识点,各个选项可以是一个问题的几个侧面,也可以是类似的一系列知识点或是关系不密切但有一定共性的知识,可以最大程度地通过一道题覆盖较多的知识点。本来理科综合的考试模式有其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不足就是题量很少,很难照顾到试卷知识点的覆盖面,这类题目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不足。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Ⅱ(1)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Ⅱ(5)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014年高考新课标山东理综(2、4)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0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分析

----正误判断型选择题的分布试卷201020112012201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123256246123451346全国新课标卷Ⅱ123461356天津理综卷34123456123562345612356北京理综卷123534135山东理综卷124568345812345623456123456安徽理综卷123523561236123612346福建理综卷231213123452345浙江理综卷23412345623456145612346广东理综卷1456241456241463456\24\25以实验为背景的题目较多2.(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4.(全国新课标Ⅱ卷第4题)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以实验为背景的题目分布试卷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1、2、3、4、6、29、325、6、29、314、5、6、29、312、4、29、31、32全国课标卷Ⅱ5、29、30、314、29、30、31、32天津理综卷2、4、6、

92、4、5、6、94、5、6、8、95、7、8、9北京理综卷2、5、29、30、314、5、29、30、314、5、29、30、314、5、29、30、31山东理综卷4、6、

272、4、25、274、5、6、25、264、5、25、26、27、28安徽理综卷3、29、311、4、6、29、305、6、30、313、4、5、6、29、30、31福建理综卷2、

26、272、3、4、26、272、3、4、26、27、283、26、27、28浙江理综卷3、5、30、315、30、31、325、6、30、31、322、5、30、31、32广东理综1、2、

26、292、3、24、25、26、28、294、6、25、264、5、6、25、26、27、29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分析非选择题中的部分探究和实验分析类试题增多部分探究类试题:仅选择探究过程中的某个或几个环节设计试题,而非全程探究。实验分析类试题:仅选择实验的某1个环节,要求考生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实验操作等作出相应解释。探究性实验可命题的环节有哪些?发现

确立

制订

实验

分析数据

交流问题假设计划实施得出结论反思选择实仪器设备设计实预测实验材料的选择验方案验结果复习应对策略根据考试大纲和试题分析,制定相应复习策略一、一轮复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实验探究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二、二轮注重回归课本、升华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知识的结构性和层次性是能力的基础三、注重实验的复习课标规定的学生分组实验教材实验实验科学史实验教材以外的探究性实验一轮复习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1.复习课当新课讲——枯燥无味2.罗列知识点,然后以讲例题为主——片面复习3.以教辅资料代替课本,完全按照教辅资料复习——以偏概全,浪费时间4.课本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课下看,课堂几乎全部是评讲练习题和试卷——舍本逐末高考能力要求与课堂教学的结合高考能力要求应该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取得好的成绩。所以,研究如何应对高考,还是应该回到课堂教学这个原点,研究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对“能力要求”的示例分析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知识层面的复习要求)(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力层面的答题要求)(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解决问题层面的考试要求)理解能力--------课例1课例:复习课(必修1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部分)”这节课的“问题探讨”以及“观察细胞”部分往往被一带而过,重点放在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部分。稍好些的就是介绍及展示各异的细胞图片。其实,前半部分的复习,如果转换一下角度,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上,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有利于前后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是一个让学生理解和建立“结构总是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利用这个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素材。如果仅仅简单介绍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一带而过,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次机会。细胞形态结构多样性,举例分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建立“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能够将这个观点用于分析新问题。(1)红细胞有哪些形态与结构特点?----①两面中部凹陷的圆饼状;----②无线粒体;----③无细胞核。(2)心肌组织的细胞与细胞之间有分枝相连;(3)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4)小肠上皮细胞,朝向肠腔的一面,细胞膜形成许多微小突起(微绒毛)。细胞的大小:让学生学以致用你们知道最大的细胞有多大吗?最小的呢?让学生寻找特例,运用“结构特点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生理意义。上述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后,还可提出新问题与选修教材联系起来:不管鸟类还是哺乳类,卵细胞的受精作用总是在输卵管的上段完成,有什么生理意义呢?

相关文章:关于这节课完整的教学设计,在我的论文《“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中,该文章发表于《生物学教学》2005年第7期。理解能力---课例2: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的功能,是按照课本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思考旁边的问题?还是其他更好的方法?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教材内容就是以叙述性和结论性的语言以及图示呈现出来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这些基本知识的同时得到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提高呢?仅仅告诉学生结论,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旁边的思考题,这样做感觉很单薄,很显然是不能达成教学目标的。老师们的一般做法关于线粒体的功能:让学生推断线粒体的功能。[资料]:(1)19世纪9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动物细胞质中存在一种颗粒状结构,因这种小体呈短线状或颗粒状,故根据形态将其命名为线粒体(mitochondrion),源于希腊字mito:线、chondrion:颗粒)(2)后来的研究发现,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3)植物幼嫩组织和分生组织比衰老组织中多。(4)肝细胞和心肌细胞较表皮细胞多(如每个肝细胞可达2000个,而一般细胞只有200个左右)。(5)在同一细胞中分布不均匀。(如常聚集在精子尾基部,原生动物的纤毛基底部,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基部等。)通过探究性问题,推断线粒体的功能。根据初中所学内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从哪里来?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被称做细胞的有氧呼吸,线粒体和能量供应有关,由此你能推出线粒体的功能吗?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有机物氧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几十步化学反应组成,有几十种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是集合在一起反应效率高,还是分散反应快?有个什么样的结构好?膜---双层膜内部膜面积大些好还是小些好?嵴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还需要什么条件保证反应快速高效进行?酶、液态基质。思考分析整理原有知识使之系统化利用原有知识使之转化为推理能力科学推理得出结论该教学过程的特点:该教学过程:(思维习惯的养成)实现了让学生确立“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这个观点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解决许多类似的生物学问题。该教学过程:(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学生参与过程为主线,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积极性,通过自主分析与推理发现和获取知识。把学生获取知识与发展智力紧密结合,既较好地避免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脱节问题,又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高考曾经涉及的知识点考查:(1)肌肉细胞线粒体较多,胰腺细胞高尔基体较多(2)同种动物,热带地区的体型较小,寒带地区相反(3)阴生植物叶绿体较大,叶绿素b比例较高,可吸收较多散射光(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有利于高效运输氧气(5)血红蛋白含量与环境氧分压有关等等欢迎探讨:相关内容在我的文章“例析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该文章发表在《中学生物学》2006年第9期,欢迎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欢迎一起探讨,谢谢!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学教材所规定的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基础性实验—及迁移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验证性实验—及分析)(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试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探究能力—及探究性实验)(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评价实验—及修正)半透膜原生质层蔗糖液与清水的浓度差细胞液与细胞外液的浓度差表现为液面上升或下降表现为质壁分离与复原渗透作用实验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举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般的复习课:渗透+质壁分离及复原类比得出结论:生活的植物细胞本身就是一个渗透系统,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这只是类比推理的产物,需要实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忽略推理过程,就会使学习过程简单化,其结果是死记硬背。尽管有了实验的体验过程,却仅仅局限于低层次的实验现象总结。要想观察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必须将植物细胞置于何处?

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了?液泡体积变小只能说明液泡内的溶液减少了,并非说明减少的只有水,如何才能说明细胞失去的只有水?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能说明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为什么?在比较二者原理及过程的基础上,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影响吸水的因素及其变化过程,则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验推理及分析能力,并能够激发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两个实验的比较漏斗液面能无限上升吗?为什么?如果液面下截断漏斗颈会怎样?细胞能无限吸水吗?为什么?细胞能无限失水吗?液面上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细胞吸水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促进水分进入漏斗的力量有哪些?促进水分进入细胞的力量有哪些?抑制水分进入漏斗的力量有哪些?抑制水分进入细胞的力量有哪些?细胞吸水力=渗透压-〡膨压〡正常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显著质壁分离问题:渗透作用实验过程中,液面逐渐上升,其上升速度是不变的吗?上升速度和那些因素有关?尝试在坐标内绘出液柱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尝试在坐标内绘出细胞在渗透吸水过程中,吸水速率的变化曲线。更深一步如果取三个渗透装置甲、乙、丙,如图所示,三个漏斗径的内径相等,并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三个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浓度也相同,不同的是半透膜的面积和蔗糖溶液的体积,如下表:尝试在同一个坐标内绘出三个实验装置液面高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甲乙丙半透部分面积SS/2S蔗糖溶液体积TT2T甲清水丙乙答案甲高度丙乙欢迎探讨:我发表的相关文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复习课教学设计”发表在《生物学教学》2008年第8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分析与教学建议发表在《生物学通报》2013年第2期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建构知识网络是综合运用能力的知识基础先看一道高考题【例题】(江苏高考)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D.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课例:细胞分裂专题

----变换角度复习,使问题的综合性增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形成知识网络。怎样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统的复习方法:按部就班,复习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体数目、DNA数目、染色单体数目等的变化;相关数目变化曲线等。传统方法的弊端:学生比较熟悉的东西,已经没有任何兴趣。即使有些学生掌握的不好也提不起兴趣来了。以X、Y染色体在细胞不同时期的数目为复习的主线,进行一次基于总结归纳的复习。①含有2个Y染色体的细胞有哪些?雄性生物体:雌性生物体:②含有2个X染色体的细胞有哪些?雄性生物体:雌性生物体:③含有4个X染色体的细胞有哪些?雄性生物体:雌性生物体:④不含有X染色体的细胞有哪些?雄性生物体:雌性生物体:⑤不含有Y染色体的细胞有哪些?雄性生物体:雌性生物体:总结归纳后,做类似题目会感觉非常轻松【练习】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有Y染色体的是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D.精子和雄猴的神经元再深化一步,把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结合起来,可以继续进行性染色体异常分析。①XXY(XX+Y或X+XY)原因:(1)卵细胞异常,精子正常;(2)卵细胞正常,精子异常。②XYY(X+YY)原因:(1)精子异常,卵细胞正常;(2)不可能因为卵细胞异常。因为卵细胞异常只能会导致X染色体数目的异常。③XO(X+O)原因:(1)卵细胞异常,精子正常;(2)精子异常,卵细胞正常。【例题】一个家庭生了一个染色体组型为XXY的儿子,根据下列家庭情况判定染色体变异发生的生殖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若母亲色盲,父亲正常,儿子不色盲;②若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色盲;③若父亲色盲,母亲正常,儿子正常。A.精子、卵子、不确定B.卵子、精子、不确定C.精子、不确定、卵子D.卵子、不确定、精子XY同源部分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有哪些特点?这些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完全相同吗?哪些杂交组合的结果与常染色体遗传不同?请总结出来。XaXa

XaYAXaXa

XAYaXAXa

XaYAXAXa

XAYa基因型为Aa的哺乳动物,同时考虑它体内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和a分离发生在何时?A和A分离;a和a分离发生在何时?Aa和Aa分离发生在何时?该内容在我发表的文章里《高考》2009年第4期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欢迎探讨:lbj5282@163.com总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应该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高三复习课应该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而不能孤立复习知识点。复习课还应该让学生养成思考和探究的习惯,而不能背诵和记忆。“科学方法”是建立在知识应用基础之上的思维方式。科学方法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所以属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范畴。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式等我们只探讨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与复习科学思维方式包括类比、演绎、归纳等演绎推理的实例1

--------“测交实验”的教学不能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第一种:讲解测交实验过程,告诉学生:“测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一个显性个体是否纯合体”。第二种:把测交实验过程通过板书结合图解介绍给学生。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说明的问题:实验证明了F1的等位基因D与d分离了“测交实验”的教学建议:孟德尔经历了:发现问题(实践)→建立假说(理论)→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实践)→建立学说(理论)。假说的提出和对假说的验证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预设“测交”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兼顾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关于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由普通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形式。

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演绎推理。假言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两种。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后件,结论就要肯定大前提的前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前件,结论就要否定大前提的后件。举例:大前提:只有水肥足,菜才长得好;小前提:这块地的菜长得好;结论:所以,这块地水肥足。再如:大前提:具备核膜的细胞,才是真核细胞;小前提:这个细胞具备核膜;结论:所以,这个细胞是真核细胞。演绎推理(肯定式)大前提具备核膜的细胞,才是真核细胞。只有D、d分离,Dd才能产生2种等量的配子。小前提这个细胞具备核膜,Dd产生了2种等量的配子,结论所以,这个细胞是真核细胞。所以,D、d分离了。演绎推理(否定式)大前提具备核膜的细胞,才是真核细胞。只有D、d分离,Dd才能产生2种等量配子。小前提这个细胞不具备核膜,Dd产生了1种配子,结论所以,这个细胞不是真核细胞。所以,D、d没分离。有时候,只要验证假说的推论,也可以证明假说是否成立大前提具备核膜的细胞,才是真核细胞。只有D、d分离,Dd才能产生2种等量配子。小前提这个细胞具备核膜,Dd产生了2种等量配子(推论:和dd杂交,产生2种表现型的后代)结论所以,这个细胞是真核细胞。所以,D、d分离了。测交实验证明假说的逻辑关系证明Dd形成配子时D和d彼此分离。看不到D和d的行为只须知道Dd形成配子种类配子种类无法分辨只要配子发育为个体就能推知配子的种类。配子不能直接发育找到不影响D、d表达的配子与其所有配子受精只含有d的配子符合要求Dd与dd

杂交产生了两种比例相等的子代由此推出Dd产生了2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所以Dd形成配子时D和d彼此分离了。看子代的表现型即:Dd与dd

杂交就能达到目的。逆向推理逆向推理孟德尔假说、演绎推理、相应推论与测交的关系假说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的推论测交验证Dd产生配子时,D和d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每个配子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如果Dd产生配子时D、d分离(或不分离),那么Dd就会有2种比例相等的(或1种)配子。Dd和dd杂交,就会产生2种比例相等的后代(或只有1种后代)。Dd和dd杂交,产生了2种比例相等的后代,所以原假说成立。测交实验探究性问题设计①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测交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②要验证F1(Dd)的D和d是否分离了,我们能直接看到吗?如何才能知道D、d分离了?③配子不能直接生长发育并表现出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怎么办?④如何才能得到这种配子?⑤实验应该如何设计?DdD和d分离了吗?出现什么结果能证明D和d分离了?产生配子的种类能说明问题吗?配子的种类可以观察出来吗?怎样才能知道配子的基因型?实验预期及分析提问1:实验会有哪几种可能的结果?

①后代有高茎和矮茎两种表现型,并且比例为1:1(假设成立)。②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全是高茎(假设不成立)。提问2:如果后代有高茎、矮茎两种表现型,并且比例为1:1,如何由此分析假设是成立的?分析过程:后代中高茎:矮茎=1:1→F1产生了D:d=1:1的两种配子→F1的D和d分离了。

反思:学生对遗传细胞基础未知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有一种未知的神秘感,他们乐于探究。通过问题提出→设计实验→结果预期→实验逻辑分析几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课堂探究活动,以合作讨论促成知识建构与探究能力的生成。以问题成功解决的过程体验孟德尔的科学智慧和促成情感态度目标的生成。在假说分析与实验设计过程中,成功对学生进行了演绎推理训练,并让学生体验到演绎推理的严谨性与科学性。该教学过程能够较好地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生成。相关内容在我发表的文章中:1.《生物学通报》2011年6期“‘测交实验’的分析与教学建议”。2.《生物学教学》2005年9期“基因分离定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3.《生物学教学》2006年第2期“例析科学史的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感兴趣的老师可以查阅,欢迎提出宝贵意见。lbj5282@163.com高考试题类型与复习应对策略注重实验的复习考试大纲要求的学生分组实验科学史实验探究性实验课例:

----深化教材实验,增强探究性课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以其中一个实验为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问题:尽管现在已经完成了全部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否回答下列问题?(1)赫尔希和蔡斯研究的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整个过程,还是其中的一个步骤?(2)为什么单单选择“侵入”这个步骤,其他步骤不能说明问题吗?(3)为什么要把握好保温侵染的时间?(4)为什么要搅拌?常见教学方式的弊端及结果常常听一些老师的课,他们往往把这个实验划分为若干步骤,把知识摆弄的支离破碎,然后就让学生背诵实验步骤,记忆各个步骤的做法和意义,并且死记住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尽管分析的头头是道,挖掘的深入浅出,思路严谨,推理严密。可是,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孩子们并不买账。即使他们记住了,等到忘记的时候,还能剩下什么?不但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被削弱,而且违背了新课标里面的基本精神:“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展示实验过程?(背景需要介绍吗?)如何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学生讨论题?如何深化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背景: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196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三位遗传学家,他们是德尔布吕克、卢里亚和赫尔希,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病毒的复制机制和基本结构”荣誉首先应归功于德尔布吕克,是他把噬菌体的研究从含糊的经验知识变成了一门精确的科学。德尔布吕克、卢里亚和赫尔希三人为“噬菌体学派”的创始人在学生感觉津津有味时提出问题:几年后,噬菌体研究小组已经有多位科学家参与。他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弄清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基本过程,以及每个步骤的大致时间:

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步骤中哪一步能证明DNA和蛋白质谁是遗传物质?哪一步更容易证明?噬菌体结构模式图及侵染细菌过程示意图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演绎推理大前提遗传物质必须有传递性,能够从亲代传递给子代。小前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其DNA传递给了后代,蛋白质没有传递给后代。结论所以,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研究遇到了难题!赫尔希和蔡斯遇到了一个难题:怎样才能观察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侵入的只有DNA而没有蛋白质?而且这就是实验目的。德尔布吕克解决了这个难题同位素示踪法,分别让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带上放射性同位素,这些作了记号的分子就像带着一个发报机一样,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掌握其行踪。同学们,新问题就出现了。标记DNA和蛋白质时,分别用什么放射性元素标记?怎么标记?能不能直接标记?可以用含有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病毒得到吗?你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故事是吸引人的,学生在听得入迷的同时很乐意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向研究的深入,使他们的思考既有深度又为下一步的研究思路埋下伏笔

继续思考,一定不要代替学生!如果同时用不同的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可以吗?为什么?什么时候检测?想要检测到细菌内部有较强放射性而细菌外部没有放射性,不再做任何处理直接检测可以吗?(必须让细菌和噬菌体外壳分开再检测)怎样分开?就算是脱离了,怎样分开它们?让学生预测实验结果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侵入细菌的只有噬菌体的DNA?可以先让学生预测实验结果,然后再一起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可提出下列问题:①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处理后的结果如何?怎样解释?这个结果能同时说明蛋白质外壳没进入细菌吗?②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处理后的结果如何?怎样解释?关于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放射性检测问题(1)仅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侵染细菌后搅拌离心,实验结果为离心管下层放射性较强,说明噬菌体的DNA已经进入细菌体内了。而上层的上清液中也有较弱的放射性,应该怎么解释?(2)仅用35S标记噬菌体外壳,侵染细菌后搅拌离心,实验结果为离心管上层放射性较强,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而下层沉淀物中也有较弱放射性,应该如何解释?深化分析,进一步理解实验。实验的深化,训练学生的对实验结果的反思能力沉淀物也有放射性,怎样解释?上清液也有放射性,怎样解释?因为实验并不是学生亲自动手,仅仅是学生通过思考设计的一个实验方案罢了。尽管我们通过问题设计尽量让学生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去思考实验过程,但由于没有亲身实践,仍属于较浅层次的理解与认识。如此,就需要学生深入研究实验过程,寻找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入思考实验的每个步骤的目的与原因,以及该步骤的注意事项,必须从一个操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才能有所收获。。这样的教学过程和直接讲解实验步骤让学生背诵相比有什么好处?这样的教学过程课学生得到了什么?《资料型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发表在《生物学教学》2004年11期,《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几个疑难问题解答》发表在《生物学通报》2008年第2期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分析与教学建议》发表在《生物学通报》2010年第9期上。欢迎一起探讨(我的邮箱:lbj5282@163.com)欢迎探讨: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内容,很多老师都让学生看看书就过去了。也有的老师把内容简单讲一讲就过了。这是一个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绝佳素材。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DNA的分子结构、基因与遗传信息和蛋白质的关系。遗传密码的破译1.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与推理,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问题内容:mRNA只有4种碱基,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这四种碱基是怎么决定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呢?如果1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那么4种碱基只能决定4种氨基酸,显然这种组合是不够的。想一想,①如果2个相邻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最多能编码多少种氨基酸呢?②如果3个相邻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结果又是如何呢?③由此仅从数据上分析你认为应该多少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4种碱基才足以组合出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遗传密码的破译2.利用克里克(F.Crick)T4噬菌体的经典实验,让学生学会实验的推理与分析,并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能力。克里克的实验研究(1961年):T4噬菌体某个基因碱基的增加或减少对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有一定影响,在相关碱基序列中增加或者删除一个碱基,无法产生正常功能的蛋白质;增加或删除两个碱基,也不能产生正常功能的蛋白质;但是,当增加或者删除三个碱基时,却合成了具有正常功能的蛋白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请分析上述材料,试找出原因。遗传密码的破译根据学生讨论分析的情况可给他们以提示:把下面一句英语的每三个字母组成的单词看作决定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试着插入或删去其中的一个字母,看后面的语意会有什么变化?结合该问题,上述材料的问题应该怎样理解?THEFATCATATETHEBIGRAT遗传密码的破译利用尼伦伯格(MarshallWarrenNirenberg)和马太(H.Matthaei)的大肠杆菌无细胞系统蛋白质合成的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体会科学实验的内涵。1955年,科学家奥巧阿(S、Ochoa)发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多聚核苷酸磷酸化酶(PNP酶)的生物大分子,它能在试管中催化合成RNA,而不需要DNA作模板。1961年,尼伦伯格和马太利用大肠杆菌的破碎细胞溶液,建立了一种利用人工合成的RNA在试管里合成多肽链的实验系统,其中含有核糖体等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各种成分。利用这个实验系统,尼伦伯格和马太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即UUU-苯丙氨酸。依据上述资料,想一想,实验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前要把大肠杆菌破碎液中原有的DNA和mRNA除去,为什么?3.利用霍拉纳(H、G、Khorana)的RNA重复序列翻译实验,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并进行科学推理的训练。1966年,美国科学家霍拉纳(H、G、Khorana)发明了一种新的RNA合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合成的RNA可以是2个、3个或4个碱基为单位的重复序列。将A、C两种核苷酸缩合为ACACACACAC……长链,以它作人工信使进行蛋白质合成,结果发现产物是苏氨酸和组氨酸的多聚体。另一组实验:在CAACAACAACAA……为人工信使时,蛋白质合成产物为谷氨酰胺、天冬酰胺和苏氨酸的多聚体。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确定苏氨酸和组氨酸的密码子吗?有人说,RNA的重复序列ACACACACAC……翻译出来的是产物是苏氨酸和组氨酸的多聚体,这个实验结果同时还证明了决定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相邻3个碱基组成的而不是2个,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利用尼伦伯格的“微型mRNA”实验技术和方法,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训练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1964年,尼伦伯格等找到了另外一种高效破译遗传密码的方法。他们首先在体外合成全部64种三核苷酸分子(即长度为3个碱基的RNA,如AGC、UCC、UGA等),同时制备了20种氨基酸混合溶液,每种混合溶液中分别含有一种用14C作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和其他19种氨基酸。然后,向各混合溶液中添加tRNA分子,使各种氨基酸分别与各自的tRNA分子结合,在溶液中形成各种氨酰tRNA(即:携带有氨基酸的各种tRNA,如:甘氨酸-tRNA、赖氨酸-tRNA等)。根据以上步骤,同学们想一想,下面的实验应如何进行?(可提示学生:氨酰tRNA与核糖体可结合成体积稍大的复合体,当使用硝酸纤维膜过滤时可留在过滤膜上)。实验图解:14C标记的甘氨酸+另外19种氨基酸+AUG+tRNA+核糖体14C标记的丙氨酸+另外19种氨基酸+AUG+tRNA+核糖体14C标记的谷氨酸+另外19种氨基酸+AUGAUG+tRNA++核糖体14C标记的色氨酸+另外19种氨基酸+AUGAUG+tRNA++核糖体硝酸纤维膜过滤,丙检测放射性论文:“用科学史进行基因表达一节教学”发表于《生物学通报》2007年第2期。课例:

DNA分子的复制”传统方法:用计算机模拟DNA复制的微观过程,展示后让学生讨论总结。使教学过程的呈现简单化,不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复习课:按照课本的内容安排,让学生分析“梅赛尔—斯特尔的DNA复制实验”得出结论,与新授课相同的授课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科学家提出来的三种模型①全保留复制模型②弥散复制模型③半保留复制模型梅赛尔—斯特尔的DNA复制实验

问题①:该实验的第二步结果能否定“全保留复制模型”吗?能否定“弥散复制模型”吗?为什么?问题②:第三步能否定弥散复制模型吗?为什么?问题③:如果实验继续进行第四步,让大肠杆菌在14N培养基上再繁殖一代,提取DNA进行CsCl梯度离心,结果会怎样?和第三步结果完全一样吗?

15N大肠杆菌(亲代)转移至14N培养基上繁殖的子一代转移至14N培养基上繁殖的子二代提取DNA离心提取DNA离心提取DNA离心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1958年HerbertTaylar用3H标记蚕豆(2N=12)根尖细胞的DNA,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证实了真核生物的DNA复制也符合半保留模型。每条染色体含有一条双链DNA,Herbert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标记双链),然后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经放射自显影显示实验结果

:①第一细胞周期的中期,每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有几条被标记?想一想:你推测的结果能否定全保留复制模型吗?能否定弥散复制模型吗?②到第二细胞周期的中期,所有染色体都一样吗?每个染色体中有几条染色单体被标记?想一想:该结果能否定弥散复制模型吗?③第二细胞周期结束后,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定有一半(6条)带有标记吗?染色体标记示意图请把细胞内的染色体用阴影表示标记情况:

第一细胞周期的中期第二细胞周期的中期我发表的相关论文:1.《DNA的复制基于科学史探究的教学设计》发表在《生物学教学》2008年第3期。2.《DNA的复制科学史的分析与教学建议》发表在《生物学通报》2004年第3期欢迎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lbj5282@163.com关于“温特实验”如果讲一遍实验过程,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就显得很单薄无力。该实验蕴含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如果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就必须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教学过程,增强教学过程的探究性。生长素的发现:让学生看“生长素的发现历程中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老师最后总结,讲解结论。给学生讲解实验,在讲的过程中让学生回答实验结论。其实这都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推理:演绎推理:如果胚芽鞘尖端产生某化学物质,就会被吸附性强的物质收集到,这种吸附性强的物质就会有尖端的某些特性即:使胚芽鞘弯曲生长。收集作用完成后的该物质使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所以胚芽鞘尖端的确产生了某化学物质。拜耳认为:尖端对其对下部生长的影响不均匀,导致弯曲生长,所以可能是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而影响下部的生长。詹森认为:用琼脂片把尖端与下部隔开后,尖端对下部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向下传递,所以可能是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影响了下部的弯曲生长。两个实验都深了一个层次,并且均有巧妙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请分析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拜耳和詹森都想到了“尖端是否产生化学物质”,使实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相比较而言,詹森的实验更有说服力。两个实验均直接使用“尖端”做实验材料,所以没有排除“尖端”这种结构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出问题:1.假如尖端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我们能否用某种基质收集到这种物质?2.选择基质时,应考虑基质必须具备哪些特点?3.如何利用基质收集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4.如何利用含有该化学物质的基质进行实验研究?5.怎样才能证明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推理:类比推理:“物理小实验”和“向光性实验”比较,你想到了什么?我们已经知道了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结合上述实验,是否可以解释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理?设计实验由上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植物向光性的发生是因为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较多造成的。给你胚芽鞘若干、琼脂块若干、光源等其他实验材料,试一试,设计实验证明上述假设。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一个研究者、实验的设计者的角度去理解实验过程,会更深入。这个角度使学生体会到实验设计的巧妙,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认同科学结论的发展性和可修正性。论文:“生长素的发现一节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策略”发表于《生物学通报》2003年第12期。课例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些实验,很容易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如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等。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标志重捕法:构建数学模型问题:给你一盆大米,一支记号笔,你能估算这盆大米的米粒数量吗?如何操作?C1--第1次抓取米粒数;C2--第2次抓取米粒数;C标--第2次抓取中带标记米粒数;P--盆内米粒总数。计算公式为:C1/P=C标/C2假如要调查某山坳田鼠的种群数量,是否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标志重捕法”。下面利用刚才下发的模拟草地图片纸,对折后撕开,重复进行多次,直至碎成1厘米见方的小纸片为止。小纸片就代表田鼠,请你利用刚才构建的数学模型,估算田鼠的种群数量。C1/P=C标/C2调查结果展示活动结束后,请每个小组说出相关数据,老师在黑板上做好记录,包括第1次“捕捉”数、第2次“捕捉”数、标记数。多个小组的结果展示在黑板后,老师让小组内直接计数小纸片数量,然后比较估算值和实际值,提出新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误差?误差和那些因素有关?首次“捕捉”数量太少、小纸片混合不均匀等都会造成较大误差。误差分析:①标志物易脱落(偏大);②标志物影响动物的活动,导致更容易被捉到(偏小);③标志物过于醒目,使该动物天敌容易发现(偏大);④使用诱捕法捕捉动物,会使动物变得狡猾,不易再次捕捉(偏大);⑤两次捕捉中间发生了森林大火(偏大,大火会使C标、C2均变小,即C标/C2比值不变,计算结果仍为火灾前的种群数量,而火灾后种群数量已经变小)。这些问题均由学习小组讨论解决,经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标志重捕法的数学原理及该方法的利弊。注重知识网络的构建如何回归课本?是阅读课本吗?回归课本就是阅读课本吗?回归课本不是简单地阅读课本,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与深化,形成网络的同时还要提升能力。回归课本要注意以下几点:回归课本,方法一般有:列表比较法、发散联系法等

应对策略一:加强课本基础知识的横向对比与总结复习,善于总结和归纳。

一定要要注意课本知识的横向联系,把有联系的知识点和共性知识总结归纳出来,既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更能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点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更容易达到知识的迁移运用,这才是高考考试大纲对能力较高层次的要求。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代表生物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支原体细胞最小)蘑菇、木耳等大型真菌;酵母菌、霉菌等真菌;绿藻(衣藻、团藻、水绵等)、红藻、褐藻等;原生动物;高等植物、动物。细胞结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没有核膜、核仁;没有染色质(体)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有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有染色质(体)增殖方式二分裂(细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代谢类型同化作用多为异养型、少数为自养型(包括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光合作用的部位不是叶绿体而是光合片层;有氧呼吸的主要部位不是线粒体而是细胞膜与细胞质。同化作用为异养型或自养型,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叶绿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多为分裂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遗传方面遗传物质DNADNADNA分布拟核(控制主要性状);质粒(控制抗药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状)细胞核(控制细胞核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细胞质遗传)基因结构编码区连续,无内含子和外显子编码区不连续、间隔的,有内含子和外显子基因表达转录产生的信使RNA不需要加工;转录和翻译通常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在转录未完成之前翻译便开始进行)转录产生的信使RNA需要加工(将内含子转录出的部分切掉,将外显子转录出的部分拼接起来);转录在翻译之前。转录在细胞核内,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遵循遗传规律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细胞核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转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进化水平低高高中课本中的蛋白质种类:

----高中教材明确指出的蛋白质有哪些?特点、功能如何?膜蛋白:--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识别、信息传递、细胞癌变等)--载体蛋白(专一性、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离子通道(神经纤维的兴奋产生及传导;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等)--受体蛋白(胰岛素受体、神经递质受体等)--跨膜蛋白(CFTR蛋白)(氯离子的运输;囊型纤维病:相关基因缺失3个碱基→氯离子的运输障碍→患者支气管黏液增多堵塞支气管→细菌繁殖肺部感染→危及生命)结构蛋白和酶血红蛋白:红细胞内携带氧气;缺铁性贫血;错义突变: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组蛋白(染色体中的蛋白质;在G1期大量合成;观察DNA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加快DNA和组蛋白的分离,有利于甲基绿的染色)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可用35S标记;不侵入细菌体内;与后代噬菌体的形成无关)过氧化氢酶(高效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在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淀粉酶(动物消化腺可合成与分泌,最适温度在35--40℃;植物体内的最适温度较高40--50℃;细菌和真菌体内的最适温度差别较大,有的可达到70℃)蛋白酶(动物消化腺分泌,胃蛋白酶的最适pH较低,为0.9—1.5)蛋白质(多肽类)类激素胰岛素(51个氨基酸,两条多肽链;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转化为非糖物质,从而降低血糖;与胰高血糖素有拮抗作用。)生长激素(垂体合成与分泌;促进生长;与侏儒症、肢端肥大症等有关。)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合成与分泌;促进肝糖原分解,提高血糖浓度。)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其他蛋白质淀粉分支酶(皱粒豌豆的成因:淀粉分支酶基因被插入外来DNA片段,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豌豆淀粉含量低,蔗糖含量高,所以种子皱缩。)酪氨酸酶(酪氨酸酶基因突变,导致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不能转变成黑色素,出现白化病)抗体(浆细胞合成分泌;专一性很强;抗原抗体反应可用于基因工程最后基因表达的检测;与红细胞凝集有关;抗毒素也属于抗体。)干扰素(化学本质为糖蛋白;治疗病毒感染特效,对癌症、白血病等也有一定疗效;其分子上的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可在—70℃条件保存半年)腺苷酸脱氨酶(人体免疫功能正常发挥所必需的;相关基因突变可导致该酶缺乏,从而造成复合型免疫缺陷症。)与基因工程有关的蛋白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原核生物体内提取;专一性很强,每种都有特定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识别的序列为反向重复序列;切断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可在多核苷酸链的3’端添加单个的脱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可连接多核苷酸链的两个断端,形成磷酸二酯键)Bt毒蛋白(苏云金杆菌体内的一种毒蛋白,由Bt毒蛋白基因控制合成,抗虫棉就是转移了这个基因;该蛋白本身无毒,在害虫消化道内被降解为有毒的多肽,可结合在害虫的肠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上,导致细胞穿孔、肿胀,造成害虫死亡。该蛋白对哺乳动物无毒害。)再如:高中教材上关于比例的知识点很多,总结如下。①“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速率就越大,反之就小;“结合水/自由水“比值越大,植物的抗旱能力就越强,反之越弱。②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视野中哪个时期的细胞所占比例越高,该时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越大。(细胞周期/后期=视野细胞总数/后期细胞数)③当食物中某种必需氨基酸比例很低时,消化和吸收后氨基酸的总利用率就取决于该种氨基酸的量,为了提高总利用率,要补充该种氨基酸。例如:大米要和豆类同食可以提高氨基酸利用率。④影响植物光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