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重点章课件_第1页
税法重点章课件_第2页
税法重点章课件_第3页
税法重点章课件_第4页
税法重点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税法概论税法1第一节税法的概念

1、税收概述

1.1税收概念税收: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3对税收这一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考点】

: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征税的主体:国家,即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征税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征税的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有别于按要素进行的分配。征税的方式:运用法律手段强制地、无偿征收。41.税收1.2税收的特征:“三性”

【考点】

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税收特征由税收的本质决定的,其中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保障,固定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一种规范和约束。

51.3税收的职能

税收的财政职能:税收是满足公共需要执行公共事物的经济基础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税收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经济杠杆62.税法2.1税法的概念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特点:1.义务性法规:并不是指税法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而是指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在其纳税义务的基础之上,处于从属地位。税法属于义务性规范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特点所决定的。2.综合性法规:它是由一系列单行税收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制度组成的体系。税法的综合性特点是由税收制度所调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7税收、税法与税制法是税收的存在形式,即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而这一切是由税收和法的本质与特征决定的。“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

税收制度(税制):是在税收分配活动中税收征纳双方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8广义的税收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税收管理体制税务机构和人员制度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工作制度狭义的税收制度(税制):税收法律制度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9【例题·单选题】以下关于对税收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B.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征税依据的是财产权力

C.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103、税法的作用

(一)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二)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三)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四)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五)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靠保证

114、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税法的地位

1.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2.税法主要以维护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为目的,性质上属于公法。12(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考点】

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税法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宪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3(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考点】

【例题·单选题】(2009年)下列法律中,明确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14

2.税法与民法的关系序号内容民法税法1调整

主体平等主体,即: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不平等主体,即:国家与纳税人关系2调整

关系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税收征纳关系,而不是商品的关系3调整方法及特点平等、等价和有偿调整方法要采用命令和服从的方法,明显带有国家意志和强制的特点4二者关系两者之间又有联系,当税法的某些规范同民法的规范基本相同时,税法一般援引民法条款;当涉及税收征纳关系时,一般应以税法的规范为准则。

153.税法与《刑法》的关系:两者有本质区别:两者调整的范围不同。《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税法则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其调整的范围不同。

两者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税法和《刑法》对于违反税法都规定了处罚条款,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情节是否严重,轻者给予行政处罚,重者要承担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特别提示】2009年2月28日起,刑法修正案中用“逃避缴纳税款”替代了“偷税”的概念表述,相应的定罪量刑标准也进行了修改,但税收征管法尚未作出相应修改。16【例题·单选题】2009年2月,在下列法律中,明确用“逃避缴纳税款”取代“偷税”概念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

B.《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1条

D.《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2条174.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联系:税法与行政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中都有大量内容是对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调整。而且税收法律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一方总是国家,体现国家单方面意志,不需要征纳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另外税收法律关系中争议的解决一般按照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进行。

区别:税法与行政法也有一定区别。与一般行政法所不同的是,税法具有经济分配的性质,并且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无偿单方面转移,这是一般行政法所不具备的。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而税法则是一种义务性法规。18【例题1·单选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从2009年2月28日起,“偷税”将不再作为一个刑法概念存在,用()取代了“偷税”。

A.欠税B.抗税C.出口骗税D.逃避缴纳税款【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法与其他法律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立法机关制定税法并据以向公民征税以及公民必须依照税法纳税的最直接的法律依据是《税收征收管理法》

B.民法与税法调整方法的主要特点均是平等、等价和有偿;但税法调整方法要采用命令和服从的方法

C.税法与《刑法》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违反了税法,并不一定就是犯罪

D.行政法大多为义务性法规,而税法则是一种授权性法规

19第二节税法基本理论一、税法的原则【考点】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序号基本原则适用原则1税收法定原则法律优位原则2税法公平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3税收效率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4实质课税原则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20(一)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都必须遵守税法基本原则。

1、税收法定原则,也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指有关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且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明确。税务合法性原则:指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无法律依据不征税。21(一)税法基本原则

2、税法公平原则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原则包括税收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即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税收公平原则源于法律上的平等原则,特别强调“禁止不平等对待”的法理,禁止对特定纳税人给予歧视性对待,也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特定纳税人给予特别优惠。

22(一)税法基本原则

3、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前者要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后者要求提高税收行政效率

4、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23(二)税法的适用原则

税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运用税收法律规范解决具体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1、法律优位原则也称行政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其基本含义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还可进一步推论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规章效力;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时,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效力: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规章

24(二)税法的适用原则

【例题·单选题】以下不符合税法优位原则的说法是(

)。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

B.我国税收法律与行政法规的效力具有同等效力

C.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规章效力

D.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时,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

25(二)税法的适用原则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即新法实施后,之前人们的行为不适用新法,而只沿用旧法。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称后法优于先法原则,即新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在税法中普遍适用,但是当新税法与旧税法处于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时,以及某些程序性税法引用“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时,可以例外。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本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比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比较高的税法26(二)税法的适用原则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包括两个方面,(1)实体税法不具备溯及力;(2)程序性税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溯及力。

【实体从旧举例】2008年5月税务机关对某企业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某企业在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没有代扣个人所得税。依据税法规定,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工资薪金税前扣除额是每人每月1600元,2008年3月1日后工资薪金扣除额调整为每人每月2000元。按照实体法从旧原则,在追缴少扣税款时,对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按照每人每月1600元扣除生计费,对2008年3月1日以后按照每人每月2000元扣除生计费。因此,实体法从旧原则实际体现的是:新法只从新规定开始的时段实施,不溯及以往,以往还按照旧的规定执行

27(二)税法的适用原则

【程序从新举例】2001年5月起实施的税收征管法规定,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全部账户都要向税务机关报告。按照程序法从新原则,不论是2001年5月以后设立的新企业还是以前设立的老企业继续经营的,不论是企业2001年5月以后开设的银行账号还是以前开设沿用下来的,现存的经营用的银行账号都要向税务机关报告。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即程序法在一定情况下具备溯及力,新法实施前后的同种情况都要按照新的规定执行,体现了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28(二)税法的适用原则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即在税收争讼发生时,程序法优于实体法,以保证国家课税权的实现。适用这一原则,是为了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不因争议的发生而影响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29【例题1·多选题】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下列属于税法基本原则的有()。

A.税法公平原则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实质课税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例题2·单选题】“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这指的是税法原则中的()。

A.税法公平原则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实质课税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例题3·单选题】某乡镇税务所自行决定,凡购买该所商店的商品可以根据其购买数量的多少减免增值税,这种做法违背了()。

A.税收法定主义B.税收公平原则

C.实质课税原则D.法律优位原则30【例题4·单选题】如果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或其他方法减少计税依据,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计税依据,以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这样处理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A.税收法定主义B.税收公平主义

C.实质课税原则D.法律优位主义【例题5·单选题】某纳税人2008年12月31日购进一批设备,则应按1984年通过的《增值税条例》(草案)增值税进项税额不予抵扣,而不按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增值税暂行条例》进行进项税额抵扣。这样处理,符合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A.法律优位原则

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例题6·单选题】纳税人必须依法在缴纳有争议的税款后,税务行政机关才能受理纳税人的复议申请,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31二、税收法律关系【考点】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国家征税与纳税人纳税形式上表现为利益分配的关系,但经过法律明确其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后,这种关系实质上已上升为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了解税收法律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国家税法的本质,严格依法纳税、依法征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2二、税收法律关系【考点】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权利主体权利客体

税收法律关系内容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33(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权利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属地兼属人的原则确定)课税主体:各级立法机关征税主体税务机关国税、地税海关法人自然人1.权利主体财政部门课征主体缴纳主体其他组织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义务不对等34权利客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就是征税对象。2.权利客体(征税对象)商品所得财产35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

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义务36权利主体国家税务主管机关纳税人权利权利义务义务依法征税税务检查违章处罚宣传、咨询、辅导税法;及时将征收的税款解缴国库;依法受理纳税人对税收争议的申诉。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延期纳税权;依法申请减免税权;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进行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依法缴纳税款。37(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税收法律事件:是指不以税收法律关系权力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件,例如,自然灾害可以导致税收减免,从而改变税收法律关系内容的变化。税收法律行为: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在正常意志支配下做出的活动,例如,纳税人开业经营即产生税收法律关系,纳税人转业或停业就造成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或消灭。

38(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保护税收法律关系,实质上就是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人,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形式和方法是很多的,税法中关于限期纳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对构成逃税、抗税罪给予刑罚的规定,以及税法中对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征税处理决定,可以申请复议或提出诉讼的规定等都是对税收法律关系的直接保护。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平等的,对权利享有者的保护就是对义务承担者的制约。39【例题1·单选题】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是指()。

A.征税方B.纳税方C.征纳双方D.国家税务总局【例题2·单选题】税收法律关系中的纳税主体是指()。

A.负税人B.纳税义务人C.纳税担保人D.扣缴义务人【例题3·单选题】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灵魂的是指()。

A.权利主体B.宪法C.权利客体D.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例题4·多选题】以下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义务不对等

B.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不平等的

C.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由税收法律事实决定

D.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40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

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

41(一)总则主要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各章开篇均有立法目的,可作一般了解。(二)纳税人(相对重要)

1.含义:又称为纳税主体,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范围:自然人和法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42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而出生的,有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包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法人:是自然人的对称,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规定,法人是基于法律规定享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社会组织。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

43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按照不同的目的和标准,还可以对自然人和法人进行多种详细的分类:自然人可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等;法人可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等。

44注意区分几组概念:法人与自然人纳税人与负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代理人委托代征人45法人与自然人法人:指按照法律程序设立,具备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能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和行使经济权利的单位。在我国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自然人:指法律上可以独立地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个人。46纳税人与负税人纳税人:指直接与税务机关打交道的单位和个人,即税款由纳税人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务机关直接向纳税人征收税款,但纳税人并不一定就是负税人。负税人:一般指税收的实际负担者(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负税人如:所得税纳税人≠负税人如:税负转嫁,关税、消费税等47扣缴义务人:指税法规定的,在向纳税人支付或收取款项时,依法履行代收(扣)代缴应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代扣代缴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代收代缴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收取款项时,代收代缴税款,如消费税的委托加工。48税务代理人:指经政府有关部门经批准,依照税法规定,在一定的代理权限内,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自己的名义,代为办理各项税务事宜的单位或个人。委托代征人:指按税法规定,由税务机关指派、委托,代税务机关收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49(三)征税对象(征税客体)【考点】

1.含义: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征税对象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体现着征税的最基本界限,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同时,征税对象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征税对象按其性质的不同,通常可划分为流转额、所得额、财产、资源、特定行为五大类,通常也因此将税收分为相应的五大类:流转税(商品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特定行为税。

50流转税类: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流转额流转全额C+V+M增值额V+M特性:流转税收相对稳定,影响因素较少流转税配合价格可以对商品生产和消费行为进行调节比较容易转嫁主体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51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根据纳税人存在状态不同,可分为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所得额包括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特性:1.企业所得税与经济效益相联系,不稳定;2.个人所得税负的分配适宜贯彻量力负担原则;3.一般情况下不易转嫁。52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拥有的各种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课征范围一般财产税特别财产税财产税性质1.收入稳定均衡;2.缓解社会财富分配不公;3.不易转嫁。53资源税类以纳税人使用国有资源所产生的级差收益为征税对象的税种特性和作用:1.同质资源同样税负--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2.不同资源不同税负--公平竞争条件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特殊行为(需要特别抑制的行为)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特性:1.针对性强,临时课征2.征收目的非财政性如车辆购置税、印花税等54(四)与课税对象相关的两个概念:税目和税基

概念

含义与课税对象关系

作用或形式税目

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1.明确具体的征税范围

2.贯彻国家税收调节政策的需要税基(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1.价值形态(从价计征)2.物理形态(从量计征)55税源:税收收入的最终经济来源。一般认为是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有的税种征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如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所得;有的税种征税对象与税源是不一致的,如财产税(房产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财产,但税源往往是纳税人的收入。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体现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按确定方式不同,税目分为概括税目和列举税目。注意:征税对象与税源、税目的联系与区别56课税对象某税种对“什么”课税问题区别税种和税类的主要标志税源税收收入的最终来源税源总是以收入形式存在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的直接根据从价税、从量税税目课税对象具体化列举法和概括法57(五)税率【考点】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比例税率: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定额税率:指对单位征税对象规定固定的税额。累进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幅度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差别定额税率分类分级定额税率税率种类指按征税对象的多少划分若干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随征税对象而递增。58

总量增量按额按倍按率按额按倍按率全额累进税率全倍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的种类59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元的52500元~2000元1032000元~5000元1545000元~20000元20(1)全额累进税率:课税对象的全部金额按照与之相应的税率征税。

全额累进税率表应纳税所得额499元,应纳税额=499×5%=24.95(元)应纳税所得额501元,应纳税额=501×10%=50.1(元)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单,但存在不合理现象--在级距临界点附近,容易出现税负增长超过所得增长的不合理现象60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的502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10253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151254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20375(2)超额累进税率

:征税对象的超过部分金额按照高一级的税率征税,分段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得出实际应纳税额。

超额累进税率表应纳税所得额499元,应纳税额=499×5%=24.95(元)应纳税所得额501元,应纳税额=500×5%+1×10%=25.1(元)超额累进税率:避免税负增长超过所得增长的不合理现象,但计算复杂。61引入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501元,应纳税额=501×10%-25=25.1(元)62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1不超过5000元的502超过5000元~10000元的部分102503超过10000元~30000元的部分2012504超过30000元~50000元的部分3042505超过50000元的部分356750例: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业户生产经营所得适用)63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例:假设某城乡个体工商业户在某纳税年度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0元。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40000×30%=12000(元)64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5000×5%+(10000-5000)×10%+(30000-10000)×20%+(40000-30000)×30%=7750(元)采用速算法计算:40000×30%-4250=7750(元)比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少纳税:12000-7750=4250(元)超累特点:累进程度较平缓;负担合理;计算麻烦全累特点:累进程度较急剧;临界点附近负担不合理;计算简便65思考题: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1、税目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2、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3、纳税人就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4、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的物品66

(六)纳税环节主要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如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等。纳税环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纳税环节指全部课税对象在再生产中的分布情况。如资源税分布在资源生产环节,商品税分布在生产或流通环节,所得税分布在分配环节等。狭义的纳税环节特指应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纳税的环节。

按纳税环节多少可分为:一次课征制或多次课征。67(七)纳税期限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注意三个概念: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应税行为发生的时间。纳税期限:每隔固定时间汇总一次纳税义务的时间。缴库期限:税法规定的纳税期满后,纳税人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的期限。例如:2010年3月15日,销售货物开具发票——纳税义务发生;纳税期限:以一个月为一期纳税,则纳税期限为3月份缴库期限:如月份结束后15日内申报纳税。68(八)纳税地点。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各税种纳税地点的规定都易出客观题。(九)减税免税。指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免予征税的特殊规定。各章节的减税免税规定往往存在大量考点。(十)罚则。指对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印花税、征管法等章节都有违章处罚措施。(十一)附则。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规定此项税法的解释权,二是规定税法的生效时间。后续章节没有特别表述,可作一般了解。69起征点开始征税的起点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超过的全额计税对低收入者的照顾。在起征点附近税负分配不公平对策--将起征点降至足够低的水平免征额免于征税的数额未达免征额不征税,超过此点只就超过部分征税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税负分配比较公平适用于所得课税起征点与免征额——

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7001002003004000100200300400起征点

免征额

数额起征点免征额100不征免征200200×税率免征300300×税率(300-200)×税率不征200×税率300×税率免征免征(300-200)×税率71【例题1·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收实体法构成要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B.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C.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D.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征税项目【例题2·单选题】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税种是()。A.资源税B.土地增值税C.个人所得税D.企业所得税

72【例题3·多选题】按照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下列采用单纯比例税率的税种有()。

A.增值税B.企业所得税

C.土地增值税D.资源税【例题4·多选题】我国现行税法中适用的税率形式有()。

A.全额累进税率B.全率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例题5·单选题】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额时,速算扣除数的作用主要是()。

A.解决累进临界点税负不合理问题B.使计算更准确

C.减缓税率累进的速度D.简化计算73第三节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一、税收立法(一)税收立法概述(了解)税收立法是指有权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公布、修改、补充和废止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活动。【提示】税收立法不仅仅包括对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公布、修改和补充,也包括对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废止。74(二)税收立法的原则【考点】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公平原则--合理负担原则

3.民主决策的原则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5.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注:区分“税收立法的原则与税法的原则”75【例题·单选题】税收立法原则是指在税收立法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其主要内容包括()。

A.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强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C.集中决策的原则

D.税收法定原则76(三)我国税收立法、税法调整(熟悉)

1、税收立法机关分类

立法机关形式举例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正式立法3部法律《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立法

授权立法的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5个暂行条例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税收法规国务院——税收行政法规条例、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目前只有海南省、民族自治区)——税收地方法规税收规章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税收部门规章办法、规则、规定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税收代理试行办法》等省级地方政府——税收地方规章《房产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77税收立法机关

税收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税收行政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性税收法规78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税收部门规章地方政府税收地方规章79【例题1·多选题】下列关于我国税收法律级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属于税收规章B.《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属于税收行政法规C.《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属于全国人大制定的税收法律D.《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有权制定税收规章的税务主管机关有(

)。(2000年)A.国家税务总局B.财政部C.国务院办公厅D.海关总署

80【例题3·多选题】下列税种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确定的有()。

A.增值税B.企业所得税C.个人所得税D.契税【例题4·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法律级次属于()。

A.财政部制定的部门规章B.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立法

C.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D.全国人大制定的税收法律【例题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税收立法规定的有()。A.税收法律由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以国务院总理名义发布实施B.国务院及所属税务主管部门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税收行政法规和规章C.税收行政法规由国务院负责审议通过后,以提案形式提交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D.我国现行税收实体法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有《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812.税收立法、修订和废止程序

我国税收立法程序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提议阶段审议阶段通过阶段发布阶段82二、税法的实施【考点】税法的实施即税法的执行。它包括执法和守法两个方面。由于税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对其适用性或法律效力的判断,一般按以下原则掌握: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2.同一层次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3.国际法优于国内法;4.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例题·单选题】对税法在适用性或法律效力的判断上,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是()。A.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B.普通法优于特别法C.国内法优于国际法D.实体法从新,程序法从旧

83第四节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一、税法体系概述税法体系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制度(简称税制)。

84二、税法分类(一)按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划分税法税收基本法(税法通则)税收普通法(单行税法)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起着税收母法的作用根据税收基本法原则,分别制定的税收法律我国目前还无统一的税收基本法。85(二)按税法的职能和作用划分税法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等纳税义务实质性内容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各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税务管理权利与义务程序性方面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各国税收征收管理法》86税收程序法: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87对流转额课税的税法对财产、行为课税的税法对所得额课税的税法税法(三)按征税对象性质划分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法88税法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四)按税收征管权限和收入归属划分89(五)按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划分

国内税法:一般是按属人或属地原则,规定一个国家的内部税收制度。国际税法:指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国家间的税收协定、条约和国际惯例等。外国税法:指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90(六)税收转嫁分类法本分类法旨在分析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税收能否或是否容易转嫁直接税:不能或难以转嫁的税种所得税财产税主要功能:公平收入和财产分配间接税:容易转嫁的税种流转税主要功能:结构性调节、一定公平作用返回91(七)税收与价格关系分类法价内税以含税价格为计税价格的税种含税价格=成本+税金+利润价外税以不含税价格为计税价格的税种不含税价格=成本+利润

目前,在零售以前各环节采取价外税,在零售环节采取价内税92【例题1·多选题】税收征管法属于我国税法体系中的(

)。

A.税收基本法B.税收实体法

C.税收程序法D.国内税法【例题2·多选题】以下关于税法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转税最终由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负担,所以称为直接税B.所得税类税种一般不存在转嫁问题,所以称为间接税C.对于税种的分类是具有法定性的D.我国目前基本上是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双主体的国家【例题3·单选题】按照()分类,税法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A.内容和效力B.职能作用

C.征税对象D.税收管辖权93【例题4·多选题】下列现行税法中属于税收程序法的是()。

A.增值税暂行条例B.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C.个人所得税法D.税收征收管理法【例题5·多选题】下列属于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法有()。

A.土地增值税B.房产税

C.资源税D.土地使用税【例题6·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间接税的有()

A.增值税B.消费税

C.企业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

94三、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中国现行税法体系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税收征管法海关法、进出口关税条例95

流转税类4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这19个税收法律、法规组成了我国的税收实体法体系。

96

所得税类2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97

财产、行为税类

4房产税、车船税、契税、印花税98特定目的行为税类6资源税类3投资方向调节税(已停征)、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筵席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99【例题1·多选题】以下关于我国税法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是由税收实体法构成的

B.关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其他税种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C.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在部分省市仍由财政机关负责征收

D.筵席税目前保留税种,暂缓开征【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征收管理适用的法律制度有()。

A.税收征收管理法B.企业所得税法

C.进出口关税条例D.营业税暂行条例100四、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三个时期共五次重大的税制改革。1、1950年1月,新中国税收制度建立。2、1958年简化税制改革。3、1973年简化税制改革。4、1984年国营企业利改税和全面改革工商税制。5、1994年全面改革工商税制。2003年以来,现阶段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的12字基本原则是:“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101四、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这标志着我国彻底告别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

2005年12月14日,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将从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并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法,进一步将个税所得费用减除标准提至2000元。

2006年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此次政策调整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消费税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102四、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

2007年1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第63号主席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外企业所得税法》两套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税法的历史,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了合并。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新修订的三个条例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103第五节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一、税收管理体制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或制度体系。税收管理权限按大类可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例题·单选题】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2001年)

A.税权的划分

B.事权的划分

C.财权的划分

D.收入的划分

104第五节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二、税收立法权的划分(了解)(一)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种类(了解)第一,可以按照税种类型的不同来划分。第二,可以根据任何税种的基本要素来划分。第三,可以根据税收执法的级次来划分--我国的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就是属于此种类型。(二)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现状第一,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以及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第二,依法赋予地方适当的地方税收立法权。注意:地区性地方税收的立法权应只限于省级立法机关或经省级立法机关授权同级政府,不能层层下放。所立税法可在全省范围内执行,也可只在部分地区执行。

105第五节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三、税收执法权的划分

1.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是国家赋予税务机关的基本权力。

2.税收执法权具体包括:税款征收管理权税务稽查权税务检查权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其他税务管理权。106(一)税款征收权1.税款征收权限的划分注意:(1)除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和经济特区外,各地均不得擅自停征全国性的地方税种。(2)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的批准,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拥有某些特殊的税收管理权。(3)涉外税收必须执行国家统一的税法,涉外税收政策的调整权集中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各地一律不得自行制定涉外税收的优惠措施。(4)在税法规定之外,一律不得减税免税,也不得采取先征后返的形式变相减免税。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