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重点:
(1)井眼与地层间的压力平衡关系;(2)欠平衡压力钻井的使用范围及常用设备;(3)地层流体的侵入的征兆及检测方法;(4)气侵的特点及H2S气体的防护措施;(5)不同情况下的关井程序;(6)压井方法及压井计算。难点:(1)气侵时圈闭压力的释放方法;(2)压井计算及特殊情况下的压井方法。
第六章油气井压力控制1概述油气井压力控制
——在钻井过程中对地层压力进行控制。井控的技术内容:
地层压力的预测和监测;钻井液密度的控制;合理井身结构的设计;防喷器装置的配套;溢流后的正确处理。井控的基本要求:
有效地控制地层压力,防止井喷;防止井漏、井塌或缩径等复杂情况;有效地保护油气层。
2井控的分类一级井控:利用钻井液密度,建立井内压力平衡。二级井控:发生溢流后,利用井口防喷器憋回压后压井,恢复井内压力平衡。三级井控:井喷后的处理与压力控制。34第一节井眼—地层系统的压力平衡一、井眼内的各种压力1.地层孔隙压力2.地层破裂压力3.钻井液静液柱压力4.环空循环压降5.井内波动压力抽吸压力:激动压力:56.环空内岩屑重力在井底引起的附加压力7.井底有效压力:
正常钻进时:
pb=ph+pa
+pr
起钻时:pb=ph+pr
-psb
下钻时:pb=ph+pr
+psg
最大井底压力:pbmax=ph+pa+psg+pr
最小井底压力:pbmin=ph+pr
-psb6二、安全钻井的压力平衡条件:
PP
PbPfpbpp,地层流体侵入井眼;pb=pp,平衡压力钻井;pbpf,压裂地层,发生井漏;pppbpf过平衡压力钻井;pbpp,地层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眼,欠平衡压力钻井7三、平衡压力钻井
1.概念
在有效地控制地层压力和维持井壁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钻井液密度,使钻井液液柱压力刚好平衡或略大于地层压力,达到解放钻速和保护油气层的目的。这种钻井方法称为平衡压力钻井。
2.井眼—地层系统压力基本关系p—安全附加压力;
—安全附加密度;
83.平衡压力钻井的优点提高钻速保护油气层能实现安全钻井4.平衡压力钻井的技术关键精确掌握地层压力设计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和井身结构9四、欠平衡压力钻井
1.概念
在井底有效压力低于地层压力的条件下进行钻井作业。在井下,允许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在井口,利用专门的井控装置对循环出井的流体进行控制和处理。这样可及时发现和有效保护油气层,同时可显著提高钻进速度。2.技术关键(1)地层孔隙压力和坍塌压力的准确预测(2)钻井液类型选择和密度等性能的控制(3)井口压力的控制及循环出井的流体的处理(4)起下钻过程的欠平衡(5)井底有效压力的计算与监测(6)井壁稳定(7)完井10
3.欠平衡适用的底层范围:低压低渗透油气藏严重水敏性底层的钻进漏失性底层,如裂缝性地层114.欠平衡压力钻井方式:(1)空气钻井采用空气作为循环介质;基本工序:用大功率压风机将压缩空气经钻柱打入井内,从钻头喷嘴喷出。高速气流冲洗井底并携岩返至井口。井口配置旋转控制头(旋转防喷器),用以封闭环形空间,携带岩屑的气流从旋转制头下面的放管线排出。12(2)雾化钻井主要特点:在空气中渗入水或轻质钻井液,自钻头喷嘴喷出后形成雾状流体,冲洗井底和携带岩屑;主要优点:不易着火和爆炸;有少量底层水进入井眼也能有效携带岩屑。(3)泡沫钻井主要特点:采用稳定泡沫作为循坏介质进行钻井。稳定泡沫由气体(氮气或CO2)、液体和表面活性剂配制。主要优点:密度低,年度和切力高,携岩能力强。13(4)充气钻井主要特点:在钻井液中掺入气体,从而降低钻井液密度。充气钻井液密度可控制在0.45-1.20克/立方厘米范围内;主要优点:密度可调范围大;能消除空气钻井可能引起的井下爆炸;较一次性的泡沫钻井经济;可用于易出水底层。(5)边喷边钻主要特点:采用低密度钻井液,控制井底有效压力低于底层孔隙压力。主要优点:适用于底层压力较高的油气藏。1415一、溢流的概念
油、气、水侵
油、气、水侵入钻井液,使其性能变坏的过程。
2.溢流
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地层流体侵入井内,使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量,停泵后钻井液从井口自动外溢的现象3.井涌
溢流的进一步发展,在循环或者停泵后,钻井液涌出井口的现象。4.井喷
地层流体失去控制地喷出地面。
第二节溢流的侵入及其检测
16二、地层流体侵入井内的原因
1、地层压力掌握不准,使设计的钻井液密度偏低;2、地层流体(油、气、水)侵入,使钻井液密度降低;3、起钻未按规定灌泥浆,或井漏使井内液面降低;4、起钻速度过快,引起抽吸压力过大,地层流体侵入井内;5、停止循环时,环空循环压降消失,使井底压力减小。
统计表明,近70%的井涌或井喷发生在起钻(或起完钻)过程中。17三、气侵的特点1、气侵的途径与方式
(1)岩石孔隙中的气体随钻碎的岩屑进入井内钻井液;(2)气层中的气体由于浓度差通过泥饼向井内扩散;(3)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气层中的气体大量流入或渗入井内。2、气侵的特点及危害
(1)侵入井内的气体由井底向井口运移时,体积逐渐膨胀,越接近地面,膨胀越快。因此,在地面看起来气侵很严重的钻井液,在井底只有少量气体侵入。(2)一般情况下,气体侵入钻井液后呈分散状态,井底泥浆液柱压力的降低是非常有限的。只要及时有效地除气,就可有效避免井喷。18(3)当井底气体形成气柱时,随着气柱的上升(滑脱上升或循环上升),在井口未关闭的情况下,环境压力降低,体积膨胀变大,替代的钻井液量越来越多,使井底压力大大降低,更多的气体将以更快的速度侵入井内,最终导致井喷。
19
(4)在井口关闭的情况下,气体在滑脱上升的过程中保持体积不变,因此其压力亦保持不变,此情况下,井口和井底的压力都会逐渐增加。当气体到达井口时,井口承受的压力为地层压力,井底的压力为2倍于地层压力。此情况下可能压漏地层,发生井下井喷。因此,在井内的气体上升过程中,应逐渐有控制地进行放压,使套压小于允许套压。20
H2S属剧毒气体,对人体有很强的损害和设备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含H2S地层进行施工作业时,为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井控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3、H2S气体的危害(1)H2S的物理化学性质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强酸性气体。低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有臭蛋味。其相对密度为1.176。硫化氢燃点250℃,燃烧时呈蓝色火焰,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硫化氢与空气混合,浓度达4.3%~46%时就形成一种爆炸混合物。
硫化氢的毒性较一氧化碳大五至六倍,几乎与氰化物同样剧毒。是一种致命的气体。正常条件下,H2S对人的安全临界浓度是14PPm(国外标准10PPm)。21H2S浓度ppm
危害程度0.13—4.6可嗅到臭鸡蛋味,一般对人体不产生危害4.6—10
刚接触有刺热感,但会迅速消失
10—20为安全临界浓度值,在此浓度露天下人可以连续待8个小时,否则要戴防毒面具。国内标准20,国外1050允许人直接接触10分钟100接触3—10分钟,就会感到咽喉发痒、咳嗽、接着损伤嗅觉神经、眼睛,有轻微头痛,恶心,脉搏加快。四小时以上可能死亡。
200立即破坏嗅觉系统、眼睛、咽喉有灼热感、时间长了,眼、喉将被灼伤,若不立即离开,将导致死亡。
500
失去理智和平衡知觉,呼吸困难,2—15分钟内出现呼吸停止,如果抢救不及时,将导致死亡。700很快失去知觉,停止呼吸。若不立即抢救,马上死亡。1000立即失去知觉,造成死亡或造成永久性脑损伤,智力残损——植物人。
2000吸上一口,立即死亡,无法抢救。人在不同H2S浓度下受到危害的程度对照表22(2)H2S气体的分布
就地下而言,H2S气体多存在于碳酸盐岩中,特别是与碳酸岩伴生的硫酸岩沉积环境中大量、普遍的存在着H2S气体。
世界上含H2S气体最高的地区是美国的南德克萨斯气田,H2S含量高达98%。沙特阿拉伯的油气田大多含有高浓度的硫化氢(10~200ppm)。我国油田H2S气体含量分布如下:
华北油田冀中坳陷赵兰庄气田下第三系孔店组碳酸岩气藏H2S含量跨度在10—90%。四川油田川东卧龙河气田三迭系嘉陵江灰岩气藏H2S含量9.6~10%。新疆塔里木的轮古油田H2S含量300~400ppm。以上地区皆属于中、高含H2S气体地区。克拉玛依油田在南缘的卡10井、西4井、东湾1井、安4井等都出现过H2S气体。在红山嘴、八区、稠油区等区块的油田开发过程中也出现过H2S气体。234、注意事项:
(1)起钻初期一定要控制起钻速度;(2)起钻时注意及时灌浆;(3)尽可能防止长时间空井;(4)在含气量比较大的地区或气田要有高度的警惕性,下钻时,可采用分段循环的方法排除侵入井内的气体。(5)发生井漏时要预防井喷;(6)发现井涌后应及时关井,切不可采用循环观察的方法来确定井内的情况。(7)在发生井涌时,不要开着井口抢下钻,或者企图把钻头提到套管鞋内。以免造成井喷。
24四、地层流体侵入的检测
1、地层流体侵入的征兆(1)钻速(钻时)加快、蹩跳钻、钻进放空;(2)泥浆池液面升高;(3)钻井液返出量多于泵排量;(4)钻井液性能发生变化;
密度降低;粘度上升或下降;气泡、氯根离子、气测烃类含量增加;油花增多,油味、天然气味、硫化氢味增浓;温度升高;泥浆电导率增大或减小。
25(5)泵压上升或下降,悬重减小或增大;
钻遇高压层时,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导致悬重减小,泵压升高;地层流体侵入钻井液后,钻井液密度降低,浮力减小,悬重增大,泵压减小。
(6)起钻时灌不进泥浆或泥浆灌入量少于正常值;(7)停止循环后,井口仍有泥浆外溢。
262、地层流体侵入井眼的检测方法
(1)泥浆池液面检测利用泥浆池液面传感器。
(2)钻井液返出流量检测利用泥浆出入口流量计。
超声波池体积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
挡板型出口流量传感器
超声波流量计27(3)声波检测
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气液两相流中的传播速度可以低于每秒几十米。
(4)利用综合录井仪实时监测(5)泵压上升或下降,悬重减小或增大;
钻遇高压层时,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导致悬重减小,泵压升高;地层流体侵入钻井液后,钻井液密度降低,浮力减小,悬重增大,泵压减小。(6)起钻时灌不进泥浆或泥浆灌入量少于正常值;(7)停止循环后,井口仍有泥浆外溢。
28第三节溢流的控制----关井与压井
控制溢流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阻止地层流体继续侵入井内——关井;用具有合适密度的钻井液将受污染的钻井液循环出井眼,重新建立地层与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压井29一、井控装置简介30井口防喷器组合31323334二、关井
利用井口防喷器将井口关闭,井口防喷器产生的回压与环空泥浆液柱压力之和平衡地层压力,阻止地层流体的继续侵入(一)关井方式及选择1.硬关井
发生溢流后,在节流阀关闭的情况下关闭防喷器。
优点:关井程序简单,时间短,地层流体侵入量少。
缺点:产生“水击”,使井口装置、套管和地层所承受的压力急剧增加,可能超过井口装置的额定压力、套管抗内压强度和地层破裂压力。适用于井涌速度不高,井口装置承载能力高的情况。352.软关井
发生溢流后,先打开节流阀,然后关闭防喷器,再关闭节流阀
优点:可避免“水击”现象。
缺点:关井程序较复杂,时间长,地层流体侵入量较大。适用于井涌速度高,井口装置承压能力较低,裸眼井段有薄弱地层情况。363.半软关井
发现井涌后,先适当打开节流阀,再关防喷器。或边开节流阀边关防喷器。
特点:适用于井涌速度较高、井口装置承压能力较低、裸眼井段有薄弱地层的情况。
关井方式的选择:在溢流速度不高或者井口装置成压能力较高的情况下,可使用“硬关井”,否则,应选择“软关井”或“半软关井”。推荐采用“半软关井”。
37(二)关井程序(关井步骤)
1.钻进时发生井涌
(1)立即停止钻进,发出报警信号,停转盘、上提方钻杆到钻杆接头露出转盘面;(2)停泵;(3)适当打开节流阀;(4)关防喷器—先关环型、再关闸板;(5)关节流阀,试关井,注意套压不能超过极限套压;(6)及时向队长和技术人员报告;(7)认真记录关井立压、关井套压和泥浆池增量。
382.起下钻杆时发生井涌
(1)发出报警信号并立即停止起下钻作业;(2)抢接回压阀(或投钻具止回阀);(3)适当打开节流阀;(4)关防喷器—先关环型、再关闸板;(5)关节流阀,试关井,注意套压不能超过极限套压;(6)及时向队长和技术人员报告;(7)认真记录关井立压、关井套压和泥浆池增量。
393.起下钻铤时发生井涌
(1)发出报警信号,抢接回压阀(或投钻具止回阀);,(2)抢接钻杆;(3)适当打开节流阀;(4)关防喷器—先关环型、再关闸板;(5)关节流阀,试关井,注意套压不能超过极限套压;(6)及时向队长和技术人员报告;(7)认真记录关井立压、关井套压和泥浆池增量。
404.空井时发生井涌
(1)发出报警信号;(2)适当打开节流阀;(3)关防喷器—先关环型、再关闸板;(4)关节流阀,试关井,注意套压不能超过极限套压;(5)打开环型防喷器;(6)及时向队长和技术人员报告;(7)认真记录关井立压、关井套压和泥浆池增量。
41关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防喷器时要先关环型防喷器,再关闸板防喷器;
2、关节流阀时,速度不要太快,注意套压不要超过允许值;
3、关闸板防喷器时,应使钻具处于悬吊状态,不能坐在转盘上,以防止钻具不居中而封不住;
4、如确实需要向井内下入钻具,不能在泥浆外溢的情况下敞着井口抢下钻,而应采用上下两个闸板防喷器强行下钻;
5、当关井套压大于允许关井套压时,则不能把节流阀全关死,应在保持尽可能高的套压下进行节流循环。
42(三)地层渗透率大小的判断
精确判断地层渗透率的大小较为困难,但可根据现场经验进行粗略判断。
关井后十几分钟,立压、套压恢复曲线出现平稳段,可认为是高渗地层;关井后40分钟以内,立压、套压恢复曲线出现平稳段,可认为是中渗地层;关井后80分钟后,立压、套压恢复曲线尚未出现平稳段,可认为是低渗地层;
一般情况下,高压高渗地层,井控难度最大,危险性高;高压中渗和中压高渗地层,井控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中低压、中低渗地层,井控相对较容易。
43
气侵关井后的立压与套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44(四)“圈闭压力”的释放
油水侵时:在关井后,立压和套压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
气侵时:在关井后,气体在滑脱上升过程中,侵入的气体不能自由膨胀,会带压上升。因此,即便是立压或套压与钻井液柱压力之和达到了可平衡地层压力的值以后,立压和套压还可能随时间不断升高。有可能压漏地层或超过设备的承压能力
这种在立压或套压记录上超过平衡地层压力值以后,压力继续升高的增量,称为圈闭压力。
为了防止套压超过极限套压,较为准确的确定地层压力,对圈闭压力可进行释放。45释放方法:
适当开启节流阀,释放40~80升钻井液后,关闭节流阀并观察立管压力变化。若立管压力无变化或略有增高,表明无圈闭压力。此时记录的立管压力即是关井立管压力。若立管压力下降,则继续释放钻井液,直到立管压力不再下降。此时圈闭压力已释放掉,所读取的立管压力就是真实的关井立管压力。在放压过程中,立压的变化滞后与节流阀的动作,因此,释放泥浆后应等待一定时间。(如3000m的井,压力传递路程为6000m,大约需要20-30秒时间。
上述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比较复杂,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61.关井时的压力平衡关系(静态关系)
三、压井钻井液密度计算“U”形管原理式中:——钻柱内井液柱压力——地层压力——关井套压——环空内静液柱压力——关井立管压力,Pa
Pst
472.地层孔隙压力的计算方法注意:不能用Pa来计算地层压力,因为环空中钻井液已经受地层流体污染,其污染后的密度难以确定根据U型管的原理,可以理解关井套压比关井立压要高483.压井所需钻井液密度的确定建立新的平衡后,井眼内应满足以下条件:安全附加值和P的行业标准:油井:=1.5-3.5MPa,P=0.005-0.1g/cm3;气井:=3.0-5.0MPa,P=0.07-0.15g/cm3.49循环阻力式中:——循环时的立管压力;——总循环压耗;——钻柱内循环压耗;——环空内循环压耗;——循环时的套压;4.循环时的压力平衡关系(动态关系)
50四、关井立管压力的确定
1、钻柱中未装钻具回压凡尔时
对于具有良好渗透性的地层,关井10~15分钟后地层和井眼之间可以建立起平衡;对于致密性地层建立起平衡所需的时间较长。
关井等待立管压力趋于稳定后
(或圈闭压力释放后),即可分别从“立压表”和“套压表”上分别读取关井立管压立值Psp
和关井套压值Pa。关井时立压、套压的变化规律关井时间压力套压立压10~15min512、钻柱内装有回压凡尔时关井立管压力的确定
非循环状态下钻柱内与井底不连通,立压表无显示。(1)不循环法:
关井后等待套压相对稳定,记录下套压pa;不开节流阀,小排量缓慢启动泵,直到套压开始升高为pa´时停泵,并记录下此时立压pst´;计算关井立压:pst
=pst´-(pa´-pa)
此方法适用于不知道泵速及相应循环压耗的情况。52(2)循环法:
关井后等待套压相对稳定,记录下套压pa;启动泵,以压井泵速泵入钻井液,同时调节节流阀保持套压不变,记录此时立管压力pst´;停泵,关闭节流阀;计算关井立管压力:pst=pst´-Δpci
此方法适用于已知压井泵速和相应循环压耗Δpci的情况。533、关井套压允许值:
(1)井口装置的额定工作压力;(2)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3)套压与环空内的液柱压力之和不能超过地层的最小破裂压力。54四、压井理论与方法(一)压井的概念与原则1.压井目的:
恢复井眼与地层之间的压力平衡,使井内泥浆液柱压力不低于地层孔隙压力。2.压井的基本工艺过程:
将配制好的具有一定密度的钻井液,采用合适的泵速和泵压注入井内,替换出井内被污染的泥浆。551、在整个压井过程中,通过调节节流阀的开启度始终保持井底压力稍大于地层压力。----井底常压法。2、压井过程中套压不能超过以下压力:(1)井口装置的额定工作压力;(2)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3)套压与环空内的液柱压力之和不能超过地层的最小破裂压力。压井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6(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1、压井钻井液密度
2、压井泵速确定采用低泵速压井。Qk=(1/3~1/2)Q
Qk----压井排量,L/s;Q----钻进时的正常排量,L/s。
采用低泵速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压井过程中节流阀和立压的控制573、压井立管压力的计算
为保证压井过程中井底压力不变,随着重泥浆的不断入井,立管压力应逐渐降低。
(1)压井过程中井底压力的平衡关系
循环时的立管总压力:pT=pst+pl
Pl—循环总压耗,MPa;
Pld—钻柱内和钻头水眼循环压耗,MPa;
Pla—环空循环压耗,MPa。
58由压力平衡关系可以看出:
只要在压井过程中保持等式左侧的值不变就能保持井底压力不变。式中唯一可调节和控制的参数就是循环时的立管总压力pT
。由于压井时井眼内的钻井液密度由d
变为k,因此,循环立管压力从初始循环立管压力pTi逐渐变化为压井结束时的终了循环立管压力pTf
。59(2)初始循环立管压力pTi的确定
pTi=pst+pli
pli----初始循环压耗,MPa。
pli
的确定方法:
(1)早期实测法:在即将钻达高压层时,要求井队每天上班一开始用选定的压井排量试循环,记录循环压力,以此作为压井循环压耗。
(2)循环测量法:缓慢开启节流阀并启动泵,控制套压保持关井套压不变;调整泵速使排量达到压井排量,保持套压等于关井套压;读取此时的立管压力作为初始循环立管压力。
60当加重后的钻井液循环到井底时,钻柱内的钻井液柱压力已能平衡地层压力,此时关井立管压力ps应为0,系统循环压耗也由于泥浆密度的变化由初始循环压耗pli变为终了循环压耗plf。由于在同一水力系统中循环压耗近似正比与循环介质的密度,所以有:(3)终了循环立管压力pTf的确定61压井钻井液从地面到达钻头的时间:
Vd----单位长度钻柱的容积,L/m。压井钻井液充满环空所需的时间:
(4)压井作业时间
Va----单位长度环空的容积,L/m。62(三)常规压井方法
常规压井方法适用于钻头在井底或接近井底,能正常关井和循环,能通过控制立管压力保持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的情况。二次循环压井法(司钻法)
发现溢流关井后,先用原钻井液循环一周排除井内受污染钻井液。然后用配制好的重钻井液进行第二次循环,建立地层----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
一次循环压井法(工程师法,等待加重法)
关井等侯配制压井重钻井液,然后开启节流阀并开泵注入压井液;在一个循环周内用重泥浆将原来钻井液替出,恢复地层----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631、二次循环压井方法(司钻法)施工工序:
(1)第一循环周(排除井内受污染钻井液)
缓慢开泵注入原钻井液,调节节流阀使套压等于关井套压调整泵速达到压井排量,调节节流阀使立管压力等于初始循环立管压力pTi;保持立管压力等于pTi不变,直到替换出井内全部钻井液;停泵,并关闭节流阀,此时套压等于关井立管压力值。64(2)第二循环周(用重泥浆将原来钻井液替出)
缓慢开泵,调节节流阀保持套压等于第一循环周后的关井套压;调节泵速使排量等于压井排量,此时的立管压力接近初始循环立管压力pTi;调节节流阀,使立管压力在重钻井液由井口到达钻头的td时间内由初始循环立管压力pTi
降到终了循环立管压力pTf;
在重钻井液从井底返至地面的时间ta
内,调节节流阀,保持立管压力始终等于pTf不变。当压井液返至井口时,套压降为零,压井结束。656667盐水侵气侵68施工工序:(1)缓慢开泵,调节节流阀保持套压等于关井套压;(2)调节泵速使排量达到压井排量并保持排量不变,此时立管压力等于初始循环立管压力pTi;(3)泵入压井液,调节节流阀使立管压力在td时间内由初始循环立管压力pTi降到终了循环立管压力pTf;(4)在压井液从井底返至地面的时间ta内,调节节流阀,保持立管压力始终等于pTf不变。当压井液返至井口时,套压降为零,压井结束。2、一次循环压井方法(工程师法)697071一次循环压井方法立压和套压变化规律723、边循环边加重法
压井程序:
1)发生溢流关井取得有关数据后,立即缓慢启动泵,调节节流阀使套压等于关井套压。保持套压不变,调整泵速达到压井排量,此时立管压力等于或接近初始循环立管压力。2)
边循环边加重钻井液,逐步将钻井液密度由提高到。密度每提高一次(0.01g/cm3),当其到达钻头时,则循环立管压力降低:
3)当钻井液密度提高到,并到达钻头后时,立管压力应降低到,此后保持立管压力不变,直到密度为的压井液到达井口,压井结束。73边循环边加重法立压变化规律74三种压井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1)关井等候压井的时间:司钻法、边循环边加重法工程师法(2)压井作业时间:司钻法边循环边加重法工程师法(3)套压峰值:司钻法边循环边加重法工程师法(4)作业难度:边循环边加重法司钻法、工程师法工程师法适用于井口装置承压及地层破裂压力较低的情况;边循环边加重法适用于已储备了一定的压井液,且井下有易卡钻地层的情况;司钻法适用于井下易卡钻的情况。
75(四)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压井方法1、钻头不在井底情况下的压井
当钻头不在井底时,关井后地层压力的大小及压井所应采用的泥浆密度不容易准确确定。视钻具在井内的长度的大小,所采用的压井方法也有一定区别。(1)强行下钻到井底循环压井法
在井口关闭的情况下,强行下钻到井底。在强行下钻过程中,应释放掉与下入的钻具体积相同大小的钻井液,并且,当为气侵时,还要考虑气体的滑脱上升过程中的膨胀。强行下钻时通过四通上下的两个防喷器组合进行。
一般此方法使用于关井立压和关井套压较低的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汝州方言词汇调查研究
- 护理个人培训总结
- 食品工业废弃物处理-全面剖析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大学生美育课程建设研究
- 电磁制动器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原料压榨、轧碎机械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合金钢中板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电锯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建筑门座起重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关于强化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的措施》学习解读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2025年由民政局策划的离婚协议官方文本模板
- 高血压科普健康宣教课件
- 班级安全员信息员培训
- 科技领域实验室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方法
- 商场运营部的培训
- 四年级 人教版 数学《小数的意义》课件
- 《糖尿病与肥胖》课件
- 医疗纠纷防范与医患沟通
- 服装设计与工艺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