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测试_第1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测试_第2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测试_第3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测试_第4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开封一中2023届高三历史复习精选单元过关练(北师大版):必修三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1.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2.伏尔泰有一句名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脖子上戴着轭,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就带着马刺吗?”体现的理性精神是()A.自由B.平等C.民主D.法治3.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4.在古代,没有用“专制”或“专制XX”定义中国政制。用“专制”定义中国源于孟德斯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中国流行,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的“规范认识”,直至今天。这一“规范认识”源于()A.“西方中心论”B.“西学中源说”C.“中体西用说”D.“全球史观念”5.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A.自由平等B.社会契约论C.天赋人权D.人民主权6.“圣经的核心信息是,天地之主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活动,要使人性摆脱一切危害人生的东西,最终完全实现他要给自己的子女即人类的一切力量与欢乐。”材料对圣经的认识体现了()A.人文主义B.因行称义C.信仰得救D.理性主义7.“民主与贵族的国家未必在其性质上就是自由的。政治自由唯有在温和政府中才可以看到。但是,就在温和政府中,也未必经常的可以看到政治自由;唯当权力不致滥用时,才会有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卢梭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康德8.“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批判神权统治B.鼓吹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民权政府9.“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10.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科学发展是启蒙运动的前提B.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C.人文思想是启蒙运动的本质D.普及教育是启蒙运动的手段11.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张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也得到了体现,代表文献是()A.《资政新篇》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定国是诏》12.古希腊的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13.读下表,最符合表中内容的主题应是()1雅典公民大会6“人民主权”2《民法大全》7意志帝国宪法3陪审法庭8法国国民议会4伏尔泰9联邦最高法院5《论法的精神》10《拿破仑法典》11国会A.历史上的法制文明成就B.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研究C.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源头D.西方近代启蒙思想的发展14.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基于()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15.下图所示名言中,“枷锁”的本质含义应是()A.宗教压迫B.君主专制C.法律制度D.自然理性16.“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A.反对君主专制B.否定教皇权威C.提倡因信称义D.肯定人和人性17.苏格拉底反对雅典“轮番而治”的直接民主制度,而主张让“那个知道的人”去统治。下列著作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的是()A.《理想国》B.《十日谈》C.《路易十四时代》D.《纯粹理性批判》18.“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引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分别是指()A.人文主义者、人性B.启蒙思想家、理性C.启蒙思想家、科学D.人文主义者、理性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重建于15世纪,专门致力于研究柏拉图学说)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一个关于世界和关于人的知识的最宝贵的果实在这里已经成熟,只是由于这一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必须被称为近代史的前驱。……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材料二14世纪,在意大利的一些“美丽的商业城市”,人们凭借自由的环境经商致富;富裕和自由又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天才、鼓舞了人们的勇气;这反过来又使人们变得更加富有。……18世纪的法国社会,“中间等级的人因从事工业而发财致富。大臣们和内宠近幸不如过去富有”。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缩小”。以前,小民百姓只能通过为达官显贵效劳以求发达,“如今工业为他们开辟了成千上万条途径”。这些人,有了各种谋生致富的渠道,能逐渐摆脱权贵的控制,获得独立与自由。——杨芳《论伏尔泰的启蒙社会观:自由、商业、战争与文明》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古代精神”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新世界”的杰出意大利人及其贡献。(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14—18世纪的欧洲为例,围绕“资产阶级时代要求与思想解放运动”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250字以内。)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故谓人有男女之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藏书》《焚书》材料二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或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史在西方现代化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文池《思想的灵光》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李贽和孟德斯鸠的基本主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与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在内容与实质上有何不同?并分析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21.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一一《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材料二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我们已经看到,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一一卢梭(2)材料二反映了卢梭的什么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22.中外教育的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徽州文化发达,乃“程朱桑梓之邦”,早在南宋时期,徽州书院就纷纷建立,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宗族办学热情的高涨,书院教育远胜于前。……徽州宗族书院较之其他书院平民教育的功能更加明显。休宁《茗州吴氏家典》记载:“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注:指学费),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张晓婧《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徽州书院教育发展的特点。材料二卢梭谈到教育时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卢梭著《爱弥儿》1762年(2)依据材料二,指出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材料三“吾人所需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今之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陈独秀1915年10月15日《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二号(3)与材料二相比,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有何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的教育理念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4)综上,影响教育变革的因素有哪些?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分别指出两场改革在建立社会公正秩序方面的不足之处。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甑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材料四长时问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3)用史实说明材料四中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的两种观点的理由材料五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制。(4)据材料五概括卢梭的思想,并说明卢梭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是怎样得到实践的。材料六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5)据材料六,为什么说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24.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1)材料中反映出这位思想家的哪些主张?(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填写下列表格。时代人物主要思想战国=1\*GB3①仁政学说,“民贵君轻”荀子=2\*GB3②=3\*GB3③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南宋=4\*GB3④“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1\*GB3①__________=2\*GB3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GB3③_________=4\*GB3④__________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释迦牟尼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面对人。(3)古代希腊的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的,举两例加以说明。(4)有人说,从14到18世纪是人文主义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两个阶段。分别阐述这两个阶段的思想主张。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反映了智者学派的主张“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AB材料无体现,C是对材料的复述。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伏尔泰的名言强调无论是农民还是贵族都是平等的。所以答案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结合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内容可知这样做主要是要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考点:西方人文净胜的起源与发展·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内容。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中国流行”、“直至今天”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对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认识,即以西方为主体的文化。据此,结合所学可知,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A项符合题意,正确。其余BCD三项明显不相关,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文化影响力·西方文化的中国的影响·西方文化的主体地位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强调的是政府的义务和职能,这符合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们权利的让渡,因而政府有义务保障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故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社会契约论6.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注意材料中的“人性”、“人类”的一切力量与欢乐均是典型的人文主义思想,而非其他选项的思想观念,所以材料对圣经的认识体现了人文主义。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圣经的认识【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传授知识。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唯当权力不致“滥用”时,才会有之,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所以,这段话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主张。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是问启蒙运动的不同点即特点。结合题干“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可知是启蒙运动中的“社会契约”思想,体现了民主的要求。ABC都不对,属于启蒙思想家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家的相同点。故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内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对这一事件的叙述是多层次的,因此涉及的领域也是最广泛的。从艺术,学者和法学家三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情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符合要求的只有文艺复兴。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1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的本质就是理性主义,所以,他在这里强调的是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也是理性主义。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1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以限制“公权力”.结合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这一原则。故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思想12.B【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强调了善恶与智慧(知识)之间的具有直接紧密联系,这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内涵一致,所以备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苏格拉底的特征,ACD三项与苏格拉底思想成果不符。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1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格中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法制文明的发展,故本题选A项。雅典时期不是资产阶级的,故B项不选。C项错在源头,不能全面反映表格。D项错在近代启蒙思想,雅典是古代的。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民主与发展·法制文明成就1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壮大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实验推理为理性主义奠定了基础,所以本题选C,A说法错误,启蒙运动批判君主专制,B和D不符合史实。考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15.B【解析】试题分析:《社会契约论》宣传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人是生而自由的”,就是天赋人权的思想,“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反映了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君主专制的影响,没有自由,“枷锁”的本质含义应是君主专制。因此选择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社会契约论》。16.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这是普罗塔格拉的思想观点,肯定人和人性,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考点:蒙昧中的觉醒点评:本题将普罗塔格拉的思想观点具体化,主要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把握能力,做题时一定抓住要点,在阅读时在认真。1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思想的传承。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其主要思想保留在了记述苏格拉底思想的《理想国》一书中,由他的弟子柏拉图所做。其它各项都不是古希腊的著作。《十日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乔万尼·薄伽丘所著的一本写实主义短篇小说集。《路易十四时代》是伏尔泰的历史名著《论各国的风尚和精神》的姐妹篇。《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体现。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思想1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信息可判断出“这些哲人”是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信奉理性主义,再由材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指的是理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思想•启蒙思想产生的条件、启蒙思想的核心19.(1)精神: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1分)列举:航海事业,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科学研究,伽利略证明了日心说,开创了近代科学。(2分)(2)观点资产阶级发展推动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内容反映资产阶级的时代要求。(2分)文艺复兴时期14、15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追求现世的享乐,冲破神学束缚;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以人为中心。(3分)启蒙运动时期文艺复兴后西欧的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他们要求掌握政权、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倡导民主法治、自由平等。(4分)结论政治、经济与思想解放运动相互推动。(1分)【解析】试题分析:(1)精神:根据材料一中的“人文主义”、“柏拉图”等信息可以知道“古代精神”是指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列举:题目提供了两个限制性条件,即“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新世界”和“杰出意大利人”。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将所学知识迁移过来,比如;航海事业,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科学研究,伽利略证明了日心说,开创了近代科学。(2)这一题属于小论文题,主要考察学生史论结合和表述成文的能力。考生需要先阅读材料二提炼出有关“资产阶级时代要求与思想解放运动”的观点,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材料二所述的14世纪意大利和18世纪法国这两个信息,就可以知道在论述时,需要结合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和法国的启蒙运动的史实进行论述就可以了。最后要总结陈词,得出相关的一般性结论。只有这样,答案才完整。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人文主义•柏拉图;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伽利略;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比较20.(1)李贽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反对以孔子标准来判断是非);反对歧视妇女。(2分)孟德斯鸠主张分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2)不同:明清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但未提出新社会制度构想;西方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制度,提出了新社会制度构想;明清进步思想仍属于封建儒学范畴;西方启蒙思想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4分)主要原因:中国明清时期——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稀疏缓慢,未形成资产阶级,而且科技滞后;西方启蒙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然科学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分)(3)历史条件: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2分)特点: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形成,带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1)李贽的基本主张是指反对将儒学教条化,反对以孔子标准来判断是非,例如,李贽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反对歧视妇女,例如,李贽认为“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而孟德斯鸠的基本主张则是指主张分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等等,例如,孟德斯鸠一直认为“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就是典型的三权分立的思想。(2)启蒙思想家与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在内容与实质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明清思想家仅仅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未提出新社会制度构想,而西方启蒙思想家不但反对封建制度,而且还提出了非常成熟的新社会制度构想,明清进步思想仍属于封建儒学范畴,西方启蒙思想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至于原因则是因为二者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是指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而中国的资产阶级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也是在力图改造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特点是指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毕竟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形成,当然也就带有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例如,材料中的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化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也足以证明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带有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李贽和孟德斯鸠的基本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与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在内容与实质上的不同之处21.(1)黄宗羲。(3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答出“限制君权、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亦可,3分)(2)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4分)反对专制制度。(3分)(3)科学与民主(人权)。(3分)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局限性。(答出两点即可,4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及出处是《明夷待访录》可得出是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黄宗羲的主张有“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或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等)。(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可得出卢梭的主张是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通过材料一、二可得出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反对专制制度。(3)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入手,“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两句话的意思:我国人要摆脱封建愚昧思想,应学习科学提倡人权,所以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科学与民主(人权)。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实际上是考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黄宗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卢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及影响22.(1)特点:注重平民教育功能;具有宗族色彩;注重对贫寒子弟的资助、树立楷模。(6分)(2)核心内容:教育要以人为本,遵循人的自然天性。(2分)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4分)(3)新特点:从注重个体人性的解放,到注重人的社会责任感,追求国家民族的解放。(2分)积极影响:促进青年思想启蒙,有利于培养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运动;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6分)(4)时代背景、经济发展、思想意识、民族危亡、政治局势。(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从材料“徽州宗族书院较之其他书院平民教育的功能更加明显”“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注:指学费),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概括明清时期徽州书院教育发展的特点。(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中可以概括出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卢梭的教育思想这是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思想宣传服务的,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今之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并结合上一问卢梭的教育思想就可以得出陈独秀的教育思想的新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来分析陈独秀的教育理念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从教育改革时代背景、经济发展的状况、思想意识的变化、民族危亡严重情况、当时政治局势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教育变革的因素。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代教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卢梭;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的思想23.(1)措施:材料一:①废除债务奴隶制;②实行财产等级制,财产越多权力越大。(2分)材料二:①按军功授爵;②平均赋税。(2分)不足之处:材料一:没有充分照顾到下层平民利益;材料二:保留奴隶制。(2分)(2)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2分)原因: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③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2分,任答2点即可)(3)保守:①借助儒家思想;②单纯依靠皇帝;③不敢反动群众。(2分,任答2点即可)近代化一环:①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发展资本主义;③宣传西方民主思想。(2分,任答2点即可)(4)卢梭的思想:①自由平等;②人民享有革命权;③主权在民。(3分)实践:①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并建立中华民国;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5)原因:①他们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②他们的思想是反对教会和封建专制,要求自由民主;③他们的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到来。(2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1)梭伦改革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指的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和实行财产等级制,并且还明确规定财产越多权力越大。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指的则是按军功制之中的军功授爵,和材料中的“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均赋”。其实不论是梭伦改革还是商鞅变法,在建立社会公正秩序方面均有不足之处,主要是指梭伦改革并没有充分照顾到下层平民利益,而商鞅变法则主张保留奴隶制,材料二中的“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足以证明这一个缺点。(2)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只能是指“批判君主专制统治”。而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则是很多的。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黄宗羲等人的阶级局限性。经济因素指的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因素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传统文化一直在灌输、一直在强化忠君的思想。黄宗羲等人的阶级局限性则是指黄宗羲等思想家毕竟是代表地主阶级,肯定也就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3)中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的两种观点是指“保守说”和“近代化一环说”。之所以有“保守说”这个说法是因为戊戌变法毕竟是借助儒家思想,跪着造反,并没有完全脱离原来的很多传统的东西,戊戌变法还单纯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而并不能敢于直接和顽固派势力直接的硬碰硬,更重要的是戊戌变法不敢反动群众,脱离了群众,而白白的浪费了人民大众的巨大的力量。之所以有“近代化一环说”这个说法是因为戊戌变法毕竟宣传过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大力宣传了西方民主思想。(4)卢梭的思想主要是指他的两本书中的自由平等、人民享有革命权、主权在民的思想,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卢梭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是怎样得到实践,主要是要回答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即可。主要包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发动一些列的起义,后来又出现了武昌起义,也就实践了卢梭的“人民享有革命权”。推翻了清朝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就实践了卢梭的主权在民。(5)本题中的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和法国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