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股东权益_第1页
第三章股东权益_第2页
第三章股东权益_第3页
第三章股东权益_第4页
第三章股东权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只有董事长一人参加的股东大会120XX年X月XX日,上市公司“伊媒B”召开股东大会,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只有一人,时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代表国有股股东伊煤集团。伊煤集团持有上市公司“伊媒B”2亿股,占总股本的54.64%。参加股东大会的还有9名董事、7名监事以及鉴证律师。此次股东大会共有两项议程:一项是予董事每人每月1000元津贴,给予监事每人每月600元津贴;第二项是审议董事会及高管人员年薪报酬的议案。“伊煤B”三年前上市,上市后第一年股东大会出席会议的股东只有5人,第二年出席会议的股东为3人,当年年报披露在册股东人数为4千多人。2股东大会董事会股东股东股东经理公司治理是维护股东利益的制度安排股东权益是分析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股东权益是通过股东大会制度和股东诉讼权制度来实现的。------股东可通过股东大会的议事、表决制度维护自己权益;------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权益受到侵害时,股东可提起诉讼,实施事后救济措施这一章是研究公司治理具体制度安排的开始3第3章股东权益及其保护3.1股东和股东权益3.2股东大会及其运行机制3.3股东诉讼与事后救济4第3章股东权益及其保护3.1股东和股东权益√3.2股东大会及其运行机制3.3股东诉讼与事后救济53.1股东和股东权益3.1.1股东及其类型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发起人股东和非发起人股东1、2、积极股东和消极股东3、6

3.1.1股东及其股东类型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前者指符合国家法律的本国公民和具有外国国籍的个人。后者在我国包括企业法人(包括外资企业)、社团法人及各类投资基金组织和代表国家的投资机构。发起人股东和非发起人股东前者为组织设立公司,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缴纳出资,并对公司承担相应责任的股东。后者指在公司设立阶段和公司成立后认购或者受让公司股份的股东。积极股东和消极股东前者指以获得投资的长期收益为目的的投资者,因此这些投资者会关心公司的长期发展;后者指仅关注股票市场收益的交易者,他们只在乎短期投资收益,仅关注公司股价变动。73.1股东和股东权益3.1.2股东权益股东权益的分类股东权益的具体内容1、2、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权利特征3、8股东权益权益:权益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权益的存在要以向公司提供资产为基础。企业获取权益投入资产股东9股东权益我的车我的权益别人的权益公司法人资产个人资产投资入股前投资入股后投入公司的资产后与公司原有的资本融为一体,形成公司的法人资本,由公司占有和使用。投资者将资产投入公司之后,就成为公司的股东,随之也就不再拥有原来意义上的财产所有权,而代之以不能将资本撤回的投资者所有权——股东权益。

101、股东权益的分类法定股东权益章定股东权益

普通股股东权益优先股股东权益

普通股股东权益:一般股东行使的权益:一是剩余收益请求权和剩余财产清偿权;二是监督决策权;三是优先认股权;四是股票转让权。优先股股东权益:根本特征在于优先股股东在公司收益分配和财产清算方面比普通股股东享有优先权。与这种优先权相伴随的是,优先股股东一般不享有股东大会投票权。

法定股东权益: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明确授予股东的、公司章程不得剥夺的权益,体现来自国家的保护;章定股东权益;由公司章程和股东会议规定的股东权益,是公司的自我保护机制。公司股东可以通过公司章程来规定股东所享有的权益。自益权:不需要借助他人就可以实现的,比如分红权、盈余分配权等,属于法定权力共益权:权力的行使需要借助于其它人的意志来实现,比如选举董事的权利,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知悉权等等。属于章定权益自益权公益权从法律理论的划分

从行使主体为标准的划分

按照股东权益来源的划分

112、股东权益的具体内容股东权益的主要内容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救济122、股东权益的具体内容知情权表决权收益权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会议记录和会计报告,股份公司应将上述文件置备于公司以供查阅提案权股东有权就公司的经营管理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但要按照公司法或公司章程所决定的程序进行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就有关议案投票表决:一是对涉及公司事务根本性变化的事项表决;二是对公司董事、监事的选举

股东有权要求公司依据公司的经营情况,分派股息和其他收益:一是股利分配权;二是新股认购优先权;三是清算剩余分配权诉讼权股东有权对侵害其应得利益的董事或者经营者进行法律诉讼,要求停止侵害行为。一是股东集体诉讼,二是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等。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救济133、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权利特征国有股“一股独大”特征的形成

1992年5月《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股权设置有四种形式: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

1994年3月《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股权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特定行业和特定企业以及在本地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要保证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该国有法人单位应为纯国有企业或国家独资公司)的控股地位”。

限制国有股流通形成“一股独大”截至2005年6月底,沪、深两市共有A、B股上市公司1391家,总股本之和为7485.83亿股。其中国有股占总股本的49.45%。大股东操纵大股东“掠夺”

“内部股东控制”143、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权利特征“股权分置”:在中国股市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流通股(个人股、外资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这就是所谓“股权分置”流通股非流通股上市公司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15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发起人股54%54%53%55%57%60%59%外资法人股5%1%1%————募集法人股9%11%9%8%6%5%5%内部职工股1%1%1%2%1%00其他(转配股等)001%1%000非流通股合计69%67%65%66%64%65%64%A股16%21%22%24%28%26%28%B股15%6%6%5%5%3%3%H股06%7%5%3%6%5%流通股合计31%33%35%34%36%35%36%合

计100%100%100%100%100%100%100%16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权分置”改革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实现两类股票并轨,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进入试点阶段。2005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全面铺开。到2007年12月31日,已完成或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市值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达到98%,未完成的企业只有33家,至此,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实现同股同权流通股非流通股17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公众股。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公众股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经营的资产向公司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是指社会个人或股份公司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

183.1股东和股东权益3.1.3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较在公司经营中所处地位不同各自承担的风险不同1、2、两种权益偿还期限不同3、19公司资产来源公司资产来源自有资金借入资金所有者权益受益人受益人公司股东公司债权人债权人权益契约法上的一种请求权人,除了依据与公司的契约上所规定的权利之外,对于公司的事务不得享有更多的权利。

是公司的所有人,具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203.1.3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较债权人权益

在经营中的地位“不参与权益”

承担风险程度优先权益,收入稳定,风险低

偿还期限

偿付日期固定,到期不偿付本利,则破产清算股东权益

在经营中的地位“参与权益”

承担风险程度剩余权益,收入不稳,风险大

偿还期限

除依法转让外不得抽回资金,清算后获取尚存剩余财产21债权人的保护规则公司股东责任有限性原则的确立使得债权人不能对股东的个人财产提出请求,因此现代公司法一直十分注重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公司重大事项公开性原则、公司资本保全原则以及公司清算规则。22第3章股东权益及其保护3.1股东和股东权益3.2股东大会及其运行机制√3.3股东诉讼与事后救济233.2股东大会及其运行机制3.2.1股东大会的性质与权利3.2.2股东大会的类型3.2.3股东大会的召集制度3.2.4股东大会的议事制度3.2.5股东大会的表决制度性质、类型运行机制243.2股东大会及其运行机制3.2.1股东大会的性质与权利股东大会的性质股东大会的权利1、2、251、股东大会的性质股东大会:是指由全体股东组成的、行使股东权利的组织,是公司的权力机构。26股东大会特征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

——公司的股东是公司股东大会的当然成员,任何一名股东都有权出席股东大会会议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股东大会是股东发表意见、争取自己权利实施的一个主要渠道。但股东大会不对外代表公司进行活动。

股东大会是公司必设机构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不设股东大会,如我国国有独资公司不设立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

股东大会是非常设机构

——只是年度定期或在公司有重大问题时才召集,无常设必要。

272、股东大会的权利

决定审议和批准报告的事项股东大会要对董事和监事提交的报告进行审议和批准,包括:董事在公司亏损额达资本总额的1/3时所做的报告、对于公司债券的募集原因和募集结果所做的报告;监事对财务表册的核对报告、对公司清算的检查报告等。

法定作出决议的事项第一,关于一般事项:对于董事、监事、清算人的选任、解聘及报酬的决议;对于董事所编制的会计表册、清算人所提交的各项表册是否通过的决议;对于分配盈余及股利、补选改选董事、监事的决议第二,关于特别事项:关于缔结、终止、变更有关出租、委托经营和联营的合同;公司财产的转让、受让;发行新股;变更公司章程或增减公司资本;公司的解散合并和分立等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事项。28我国《公司法》对股东大会的职权(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2)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的报告;(3)审议、批准公司年度预算、决算报告;(4)审议、批准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5)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资本做出决议;(6)对发行公司债券做出决议;(7)选举或者罢免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决议其报酬

和支付方法;修改公司章程;(8)修改公司章程。293.2股东大会及其运行机制3.2.2股东大会的类型普通股东大会非常股东大会1、2、303.2.2股东大会的类型股东大会类型

普通股东会议

非常股东会议

召开频度一次/日历年度(有一定弹性,通常不超过15个月)非定期临时急需召开条件法定董事会认为必要时召开;监事会提议召开;单独或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股东请求召开;法院主持召开或介入。会议议题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决算;公布股息;听取和审议董事、监事的年度报告;重新任命监事,讨论决定监事的年薪;补充或罢免董事等普通股东会议以外的313.2股东大会及其运行机制3.2.3股东大会的召集制度召集条件召集权人1、2、召集通知、公告3、321、股东大会的召集条件普通股东会议,一般不对其召集条件做具体规定。非常股东会议,其召集条件世界各国各有不同。我国《公司法》对临时股东大会的召开做出了规定:332、股东大会召集权人召集权人:是指法律规定有权召集股东大会之人我国《公司法》第102条规定股东大会会议召集人依次为:(1)董事会。顺序为: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2)监事会(3)连续9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中国证监会2006年3月《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第7条规定——“独立董事有权向董事会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应在收到提议后10内提出同意或者不同意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书面反馈意见。”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股东股东经理法院其他……打破董事会召集临时股东大会的垄断343、股东大会召集通知、公告召集通知:是将有关股东大会召集的信息传达给股东,以使其能按时参加会议、参与相关决议发布方式公告方式发布时间会议召开前,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发布内容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的事项353.2股东大会及其运行机制3.2.4股东大会的议事制度大会主持大会提案1、2、大会出席率3、大会表决要求4、36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的主持原则---“谁召集,谁主持”

1、股东大会的主持会议主持人违反议事规则,现场出席股东大会有表决权过半数的股东同意,股东大会可推举一人担任会议主持人,继续开会。372、股东大会的提案我国新《公司法》增设了少数股东临时股东大会的提案权。证监会2006年《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第14条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召集人。38股东的出席率是指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占全体股东的百分比法律规定股东会会议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股东出席才能召开,这样通过的决议才合法有效。我国现行《公司法》第91条规定:创立大会应有代表股份总数过半数的认股人出席方可举行。

3、股东大会的出席率39股东大会表决要求-------

“多数决规则”4、股东大会的表决要求

我国《公司法》对表决程序的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离、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403.2股东大会及其运行机制3.2.5股东大会的表决制度股东投票的基本原则投票表决方式1、2、投票权行使方式3、411、股东投票的基本原则股东投票的基本原则:

一股一票——股东按其所持公司的股份数量,而不是按股东人数来实施其表决权。一股一票例外情况:(1)在公司设置优先股、公司持有自己股份的情况下,这些股份没有表决权(2)股东大会就关联交易表决时,关联股东所持股份没有表决权——投票权排除制度(3)有的国家规定股东可不按出资比例进行表决——类别股东表决制422、股东大会的投票表决方式43(1)直接投票制度也称为“法定表决制度”,是股东将与持股数目相对应的表决票数等额地投向他所同意或否决的议案——譬如某股东的持股量为100股,表决的议题是选举5个董事。这样,该股东的有效表决票数就等于500(100×5),该股东必须将有效表决总票数分成5份,等额地投向他所选定的每一董事,即他所选定的每一董事都从他那里获得100张选票这种表决制度对控股的大股东绝对有利44(2)累加投票制度又称“累积投票制”,股东可以将有效表决总票数以任何组合方式投向他所同意或否决的议案。——上例某股东的持股量为100股,表决的议题是选举5个董事。股东的有效表决总票数也是500,但他可以将500票一并投在1个董事的名下,以400票和100票的组合方式投在2个董事的名下,以300、50、50、50、50票的组合方式投在5个董事的名下,等等。这种表决制度对中小股东有利45我国《公司法》对“累加投票制”的规定我国《公司法》第106条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2002年我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控股股东控股比例在30%以上的上市公司,应当采用累积投票制。采用累积投票制度的上市公司应在公司章程里规定该制度的实施细则。”中国证监会以规章的形式肯定了累积投票制,是对这方面法律空白的填补。目前我国已有许多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添加了该细则。46

(3)类别股东表决制度

类别股:指在公司的股权设置中,存在两个以上的不同种类、不同权利的股份

——包括发起人股、非发起人股;普通股、优先股;普通表决权股份、无表决权股份、特殊表决权股份(如双倍表决权);不同交易场所的股份;关联股东股份、非关联股东股份等进行股东类别区分的实质是限制优势股东的优势,保护弱势股东的利益类别股东大会在我国尚未有明确的规定,但实际上已存在国有股、法人股、个人股或从主体角度划分的发起人股和社会公众股47(3)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类别股东表决制度:是指一项涉及不同类别股东权益的议案,需要各类别股东及其他类别股东分别审议,并获得各自的绝对多数同意才能通过。

——类别股东大会的召开形式有三种;传统的现场形式、通信形式及网上投票。目前应该大力推出网上投票,让更多的流通股股东参与投票。欧盟、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规定。我国证监会于2004年12月7日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于规定》,规定要求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股股东对重大事项的表决制度。48(4)投票权排除制度投票权排除制度:也称为表决权回避制度,是指当某一股东与股东大会讨论的决议事项有特别的利害关系时,该股东或其代理人均不得就其持有的股份行使表决权的制度。这一制度在德国、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韩国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采用了此制度。但英美法系国家中一般没有“投票权排除”制度。这些国家的立法精神强调,投票权是以股东个人财产为基础的,投票权可自由行使。我国曾经实行的按股东类别组织表决,也就是股权分置的制度,就相当于“投票权排除”。

49我国有关“投票权排除制度”法规我国《公司法》第16条把公司为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事项纳入被排除事项范围。证监会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事项纳入被排除事项范围。《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第79条规定:“股东大会审议有关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股东不应该参与投票表决,其所代表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数不计入有效表决总数;股东大会表决的公告应当充分披露非关联股东的表决情况。”《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第31条规定:“股东及股东大会拟审议事项有关联关系时,应当排除表决503、股东大会投票权行使方式(1)股东自己投票(2)代理投票制度即不能出席股东大会进行投票的股东,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由代理人向公司提交股东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早期的代理投票大多是股东间相互委托,后来董事会却逐渐成为不愿莅会的股东们行使投票表决权的委托代理人513、股东大会投票权行使方式在德国,银行常常代理股东进行投票。在美国“代理投票”和“征求委托书竞争”,已经成为用来约束和威胁无效率或不尽职的经理活动或董事会成员的重要机制。

——具体来说,当不满意公司现实运作的投资者要争取公司控制权时,他就会向公司的股东来征集“代理投票”的委托书,当他征集到足够多的委托书之后,他就可以在股东大会上运用自己的代理投票权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对于那些亲自参加股东大会进行投票并不划算的股东,代理投票制度就是他们有了通过合适代理人替自己表达意见的机会。52第3章股东权益及其保护3.1股东和股东权益3.2股东大会及其运行机制3.3股东诉讼与事后救济√533.3股东诉讼与事后救济3.3.1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诉讼提起制度3.3.2异议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制度3.3.3请求强制解散权制度3.3.4直接诉讼制度3.3.5派生诉讼制度543.3股东诉讼和事后救济3.3.1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诉讼提起制度内容的违法形式的违法赋予中小股东对股东会议的撤销权、权利受损害的赔偿请求权。国外《公司法》规定瑕疵诉讼提起制度请求宣告决议无效请求撤销该决议我国股东大会解决途径股东大会瑕疵553.3股东诉讼和事后救济股东大会决议瑕疵请求公司评估其股票,并由公司以此价格回购股票,从而实现退出公司的目的。股东股东股东中小股东直接退出制,成为保护股东的最后一道救济程序由于受法定资本制等制度的局限,我国异议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制度的引入尚处于萌芽阶段。3.3.2异议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制度563.3股东诉讼和事后救济股东大会请求解散公司股东股东股东3.3.3请求强制解散权制度股东期待落空排斥股东担任公司的管理人员或剥夺股东参与公司事务管理;

信赖关系确有理由的丧失。

公司陷入僵局。

两大法系国家普遍采用的保护小股东权利的手段。该制度始于美国立法,后在世界各国被普遍采用。

我国《公司法》规定持有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降低了该制度的门槛,有利于中小股东权利得到切实的保护。

573.3股东诉讼和事后救济股东诉讼制度

——作为公司法保护股东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迄今已为各国公司法普遍接受。英美最早在衡平法上创设股东诉讼制度,第一个股东诉讼案例1928年在英国出现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借鉴

现已成为中小股东监督大股东、董事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股东权利保护最后一道防线中的关键所在。583.3股东诉讼和事后救济3.3.4直接诉讼制度单个诉讼:每一名股东分别对公司的董事会或经营者进行诉讼

共同诉讼:股东联合起来,共同提起诉讼

集体诉讼:有1—2位原告作为“首席原告”代表众多股东提起诉讼,

集体诉讼制度起源于英国,1966年纳入美国《联邦民事诉讼程序法》。

我国新《公司法》第123条规定了股东直接诉讼制度:“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目前我国仅允许少数股东以单独或者共同诉讼的方式提起民事侵权赔偿之诉,尚不允许集体诉讼,而且也没有引入举证倒置制度。不得不说这是中小股东权利保护体系的重大缺陷,也是下一步需立法重点解决的问题。

含义:股东在自己的权益遭到侵害时,而对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经理的不适行为提起的一种诉讼

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诉讼诉讼诉讼股东593.3股东诉讼和事后救济3.3.5派生诉讼制度派生诉讼制度中权利受侵害的直接对象是公司,股东只是间接受害者。在派生诉讼中,原告股东只拥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属于公司。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源于英国1864年东潘多铅矿公司诉麦瑞伟则案的判例。目前,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都规定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我国新《公司法》中第152条建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天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含义:指当董事、监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时,如果公司不对此采取行动或提起某种诉讼,则公司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股东对致害人提起诉讼,要求他们对公司的损害承担法律责任。两个前置条件:一是公司董事等要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二是要先执行“竭尽公司内部救济程序”,XX公司董事经理股东诉讼诉讼603.3.5派生诉讼制度如果原告股东胜诉,胜诉的利益归公司,原告股东只能与其他股东一起间接分享公司由此而获得的利益。如果原告股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