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债风险管理_第1页
中国外债风险管理_第2页
中国外债风险管理_第3页
中国外债风险管理_第4页
中国外债风险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外债风险管理小组成员:李云萍、黄立玲、李吟秋中国外债风险管理中国外债风险管理

中国外债风险管理案例分析1、中国外债现状及原因分析2、中国外债管理的具体办法1、国际债务危机2、中国防范主权债务风险的对策中国外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中国外债管理的具体办法中国外债发展历程(一)外债余额及外债风险指标(二)短期外债清偿能力变化情况(三)外债余额主要构成(四)外债的币种结构一、外债现状的具体分析(一)外债余额及外债风险指标衡量外债风险的三大代表性指标为偿债率、负债率和债务率,这三项指标从1994年至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偿债率的国际警戒标准为20%,1994年到2011年之间,我国的偿债率一直是在警戒线之下的,2006~2011年这一指标一直在2%左右,远远低于警戒标准。而负债率和债务率两大指标从1994年开始一直保持了下降趋势,也分别低于国际警戒标准值20%和100%,从这三项指标的数值来看我国的主权债务风险目前还处于可控制的状态,尚未触及国际警戒线。年度外债余额(亿美元)中长期外债余额(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亿美元)短期占比(%)主权外债余额(亿美元)偿债率(%)债务率(%)负债率(%)19971309.61128.2181.413.857.363.214.519981460.41287.0173.411.8710.970.415.219991518.31366.5151.810.00473.011.368.715.320001457.31326.5130.88.96489.69.252.113.520011848.01195.3652.735.32498.27.556.814.720021863.31155.5707.837.99505.27.946.113.620032087.61165.9921.744.15527.76.939.913.720042474.91242.91232.149.78335.93.237.812.820052810.51249.01561.455.56330.13.133.612.620063229.91393.61836.356.85343.52.0930.412.320073736.21535.32200.858.91348.91.9827.811.520083746.611638.762107.8556.26332.871.7823.78.65200942861694259360368.552.8732.28.7返回中国外债数据分析(二)短期外债清偿能力变化情况

回顾历次新兴市场发生的债务危机,绝大多数都与短期外债规模过高相关。我国的短期外债占比在2009年末达60.5%,远远高于国际警戒标准25%,不排除诱发债务危机的可能。(三)外债余额主要构成我国的外债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登记外债余额,借债主体包括国务院部委、中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中资企业、外资企业及其他机构。另一部分为贸易信贷,主要是进出口项下的延期支付和出口预收等贸易融资。登记外债余额中资金融机构和外商投资企业占比较大并且数额也在逐年增加,说明我国的金融机构从国际市场融资的能力越来越强。外资金融机构的外债余额有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受2oo8年11月公布的《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来源于我国利息所得扣缴企业所得税工作的通知》和新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两项政策的影响,外资银行境外拆借成本上升。加上外资银行现在获准可以全面从事人民币业务,很多银行将融资方向从国外转向国内。并且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上流动性不足,进一步降低境外融资规模。中资企业的融资规模较小,且波动性较大,说明国内企业从境外市场上融通资金的能力有待加强。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从境外融通资金,既可以给企业带来更丰富的资源,又便于企业将触角延伸到国际市场。贸易信贷2004年到2007年,贸易信贷的规模在不断上涨,并且其在整个外债规模中的占比也在不断上升。到2008年末,贸易信贷余额较上年末下降190亿美元,2009年3月末,数额降至841亿美元,减少了300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从2008年开始下降这主要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进出口贸易下降,同时进出口商的资金流动性不足,导致与贸易相关的外债规模下降。2009年二季度开始,贸易信贷又继续上升,并在年末达到1617亿元,占外债余额的比重上升37.73%,这证明危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减弱,国家对经济的刺激计划逐步缓解了贸易困境,未来贸易信贷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四)外债的币种结构从币种结构看,以美元债务为主。在2009年末的登记外债中,美元债务占67.76%;日元债务占11.89%;欧元债务占6.38%;其他债务包括特别提款权、港币等,合计占比13.97%。二、中国的外债管理的具体办法

管理法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2003.1.8联合发布《外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自2003.3.1起实施。是我国首部从全口径角度规范各类外债管理的规章,对外债定义和分类、举借外债和对外担保、外债资金使用、外债偿还和风险管理,以及外债监督等作了明确规定。2004.5.27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自6.26起施行。国家外管局2005.10发出《关于完善外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05.12.1起施行。国家外管局1987.8.27发布施行《外债统计监测暂行规定》。外债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是外债管理部门。外债管理框架我国的外债管理机制,包括全口径管理统一计划,分类归口管理,窗口对外,债务统计监测。1.全口径管理统一计划《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和外债承受能力,制定国家借用外债计划,合理确定全口径外债的总量和结构调控目标。外债管理框架2.分类归口管理外债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具体的系统工程。外债管理机构仅仅起到“龙头”作用,不可能面面俱到。《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根据外债类型、偿还责任和债务人性质,对举借外债实行分类管理。①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由国家统一对外举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和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财政部根据规划组织对外谈判、磋商、签订借款协议和对国内债务人直接或通过有关金融机构转贷。其中,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和重点国别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须经国务院批准。外债管理框架2.分类归口管理(续)②财政部代表国家在境外发行债券由财政部报国务院审批,并纳入国家借用外债计划。其他任何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中长期债券均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国家外管局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在境外发行短期债券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其中设定滚动发行的,由国家外管局会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批。③对国有商业银行举借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实行余额管理,余额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④境内中资企业等机构举借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须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⑤对境内中资机构举借短期国际商业贷款实行余额管理,余额由国家外管局核定。外债管理框架2.分类归口管理(续)⑥未经国务院批准,任何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不得举借外债或对外担保。⑦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依据规定,向使用外债资金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派出稽察特派员,对项目的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稽察。⑧主权外债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或通过金融机构转贷给国内债务人的,国内债务人应当对财政部或转贷金融机构承担偿还责任。⑨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在为境内机构开立外汇、外债帐户和处理外汇资金往来业务时,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向有关外债管理部门报告,并协助外债管理部门进行调查。窗口对外借外债,吸收外资,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部门、地方、企业的优势,又要有所选择,防止多头举债,抬高成本。为此,我国采取了开放窗口为主导形式进行对外借款和管理对外借款。已经开放的对外窗口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

—负责筹集双边和多边贷款的窗口。

—借用国际商业贷款和对外发行外币债券的窗口。

我国的外债偿还管理制度根据《暂行办法》规定:①主权外债由国家统一对外偿还。主权外债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或通过金融机构转贷给国内债务人的,国内债务人应当对财政部或转贷金融机构承担偿还责任。②非主权外债由债务人自担风险、自行偿还。③债务人可以用自有外汇资金偿还外债,也可经外汇管理部门核准用人民币购汇偿还外债。④债务人无法偿还的外债,有担保人的,应当由担保人负责偿还。

三种偿债方式的划分统借统还。是指对外由国家统一借入,统一偿还。该项目与资金须经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审查确认,报国务院批准。外汇列入国家外汇收支计划,人民币列人中央财政收支预算,统一安排。统借自还。指对外由国家统一借入,对内由用款单位负责偿还贷款本息。外汇和人民币分别列入部门或地方外汇收支计划和财政收支预算。自借自还。是指借、用、还均由借款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负责,分别列入同级外汇或财务收支计划。偿还责任在批复的项目建议书中就已明确,借款单位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确保按时还本付息。

世界银行的贷款管理世行贷款的管理机构:财政部世行贷款的项目审批和实施程序第一步有关省区市或主管部门提出项目建议书,国家发改委确定报国务院审批后,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准备。第二步财政部将国务院批准的项目作为备选项目提供给世行考察。世行考察后提出年度备选项目,双方协商后正式确定贷款项目。第三步由国家发改委委托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评估后,列入年度新开工项目计划。世行也对项目评估。同时财政部与项目单位洽商转贷条件。最后由财政部和世行双方谈判项目贷款协定,并由国务院正式批准。

对外发行债券的管理1987.9.28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中国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债券的管理规定》,2000.2.23国家计委、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发债管理的意见》,2005.10.21国家外管局关于下发《关于完善外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境外发债的有关事项作了规范。对外发债的定义对外发债是指我国境内机构,包括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及境内其他企事业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外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币表示的,构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有价证券。境内机构发行境外外币可转换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视同对外发债进行管理。可转换债券是指根据债权人的要求,按照发行时所定条件,可转换为公司股票或其他债券的有价证券。大额可转让存单是指银行发行具有一定期限的、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让流通的银行存款凭证。商业票据是指境内机构为满足流动资金需求,发行期限为2至270天、可流通转让的债务凭证。对外发行债券的管理对外发债资格的认定对外发债实行资格审核批准制。境内机构(财政部除外)对外发债资格,由国家计委(发改委)会同人民银行和有关主管部门,借鉴国际惯例进行评审后报国务院批准。发债资格每两年评审一次。对外发债的审批1.境内机构(财政部除外)对外发债,经国家计委(发改委)审核并会签国家外汇管理局后报国务院审批。国务院批准后,市场选择、入市时机等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地方政府不得对外举债。2.境内机构发行商业票据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并占用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定该机构的短期对外借款余额指标;发行前设定滚动连续发行的,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会签国家计委后审批。3.境内机构为其海外分支机构境外发债进行融资担保,发债所筹资金不调入境内使用的,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现行有关规定审批;若发债资金调入境内使用,按境内机构对外发债的审批程序办理。4.已上市外资股公司对外发行可转换债券,不实行资格审核批准制。国家计委会同中国证监会根据外资股公司境外融资需求及市场条件,确定境外可转换债券年度发行规模,并纳入当年利用外资计划。在年度规模内,按境内机构对外发债的审批程序办理,发债说明书报中国证监会备案。5.境内机构对外发债后,要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规定办理外债登记。

申请对外发债需报送的材料境内机构申请对外发债应向主管机关报送以下资料:1.最近3年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相关财务报表;2.发债所筹资金的投向、用途;3.国家有关部门批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利用外资方案,以及纳入国家利用外资计划的证明文件;4.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文件。案例分析

-国际务危机

-我国防范国际债务危机的对策一、案例:国际债务危机-希腊2011年7月27日标普下调希腊评级至“CC”,展望为负面。标普认为欧盟的希腊债务重组计划是“廉价交换”,看似希腊债务交换和展期选项“对投资者不利”,希腊债务重组相当于“选择性违约”。2011年7月21日欧元区通过紧急峰会再向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贷款的第二次援助。贷款到期时间从7年半延长到15年至30年;利率从4.5%降低至3.5%。银行等私营机构同意在2014年前经由回购希腊债券等方式出资大约500亿欧元援助希腊2011年7月4日标普将希腊长期评级从“B”下调至“CCC”,指出以新债换旧债计划或令希腊处于选择性违约境地2011年6月29日希腊议会通过了为期5年的财政紧缩方案,这为欧元区出台新一轮救助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3月29日标普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BB+”下调至“BB-”。2011年3月7日穆迪3月7日将希腊国债评级从“Ba1”下调至“B1”,评级前景为负面2010年4月23日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2011年1月14日惠誉下调希腊主权信贷评级由BBB-级下调至BB+级,评级展望为负面2010年9月7日欧元区财长批准为希腊提供第二笔贷款,总额65亿欧元2010年5月10日欧盟批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计划,IMF可能提供2500亿欧元资金救助希腊2010年5月3日德内阁批224亿欧元援希计划,这是欧盟、IMF等主导的范围更大的援助计划的一部分2010年5月2日希腊救助机制启动欧盟与IMF提供总额达1100亿欧元2010年4月27标普下调希腊评级至垃圾级别2010年4月9日惠誉下调希腊政府债务信用评级2010年2月3日欧盟委员会:支持希腊削减赤字计划2010年2月2日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晚发表电视讲话,公布了一系列更加务实的措施以应对困扰希腊的经济危机。2010年1月30日受累希腊财政危机欧元兑美元创6个月新低2010年1月29日希腊财长:未与中国达成希腊债券购买协议2010年1月26日希腊发售五年期国债筹资113亿美元2010年1月19日希腊财长:税收改革草案将在2月底提交议会。2010年1月15日希腊称不会退出欧元区或寻求IMF帮助2010年1月14日希腊承诺将把2010财年赤字减少145亿美元2009年12月23日希腊通过2010年度危机预算案2009年12月22日穆迪09年12月22日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2009年12月17日希腊:数千人游行抗议财政紧缩2009年12月16日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2009年12月15日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2009年12月11日希腊政府日前表示,国家负债高达3000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希腊罢工抗议财政紧缩原因?希腊的债务危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于1991年12月9-10日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举行。经过两天辩论,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欧洲联盟成立的基础。加入欧元区的两项重要标准根据欧元区稳定和增长协议,区内各国都必须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并且把降低财政赤字作为目标。同时,各成员国必须将国债/GDP占比保持在60%以下。上述两条也是其他欧盟国家加入欧元区必须达到的重要标准。希腊加入欧盟的历史背景

一切要从2001年谈起。当时希腊刚刚进入欧元区。就看到自己距《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两项标准相距甚远。这对希腊和欧元区联盟都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欧元刚一问世便开始贬值的时候。这时希腊便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希腊的这一做法并非欧盟国家中的独创。据透露,有一批国家借助各种方法使得国家公共负债率得以维持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占GDP3%以下的水平,这些国家不仅有意大利、西班牙,而且还包括德国。

这一被称为“金融创新”的具体做法是,希腊发行一笔100亿美元(或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十至十五年期国债,分批上市。这笔国债由高盛投资银行负责将希腊提供的美元兑换成欧元。到这笔债务到期时,将仍然由高盛将其换回美元。如果兑换时按市场汇率计算的话,就没有文章可做了。事实上,高盛的“创意”在于人为拟定了一个汇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腊贷出一大笔现金,而不会在希腊的公共负债率中表现出来。假如1欧元以市场汇率计算等于1.35美元的话,希腊发行100亿美元可获74亿欧元。然而高盛则用了一个更为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获得84亿欧元。也就是说,高盛实际上借贷给希腊10亿欧元。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因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后才归还。这样,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而事实上2004年欧盟统计局重新计算后发现,希腊赤字实际上高达3.7%,超出了标准。最近透露出来的消息表明,当时希腊真正的预算赤字占到其GDP的5.2%。远远超过规定的3%以下。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原因一、直接原因:高福利导致债务过多二、历史原因:2001年希腊为加入欧元区,达到政府年度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3%等要求,通过与高盛等投行签订一系列金融衍生品协议,以降低财政赤字,2004年又曾向上修正2000-2002年的财政赤字,当年对财政赤字情况的隐瞒,也为危机埋下了伏笔。三、其他原因:加入欧元区的国家,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使得成员国少了一个重要的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希腊政府调控经济就几乎完全依赖于财政政策,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希腊政府为挽救经济,避免衰退,不得不扩大财政开支以刺激经济,结果赤字更加严重。评级机构落井下石。债务危机的影响资本外逃,汇率贬值股市下跌通货膨胀失业经济衰退国家信用受损政治动乱

二、我国防范国际债务危机的对策(一)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改革,汇率制度要趋于浮动(二)外债流动性风险需要控制(三)加强外债管理,建立外债风险预警体系(四)提高主权信用评级,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能力(一)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改革,汇率制度要趋于浮动

尽管美国的GDP非常高,但是美国的外债总额也是逐年增加,并且占GDP的比重很大,特别是2007年以后,达到了95%左右。美国的巨额债务支撑了其经济增长。美国巨额的外债负担并没有让它陷入债务危机的困境,最主要就是因为美元的中心地位,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以及全球的外汇储备中都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比重,并且美国在国际市场融资几乎不存在任何的困难。因此,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改革,美国次贷危机所造成的恶劣结果让全世界为其买单,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在当前危机的背景之下,各国应该协力削弱美元的霸主地位,建立多元储备体系,让多种货币参与到国际结算中,平衡美元的地位。对我国来说,可以适度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提高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体系中的地位。(二)外债流动性风险需要控制

我国短期外债占比逐步增加并且超标,可能诱发债务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等投机性很强的市场,造成了大量的泡沫累积,而在危机之后,这些资本又迅速撤出,使得企业出现大量坏账。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中国家国内的金融市场较不发达,容易出现外债的“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对于我国来说,尽管我国的外汇储备比较充足,但是短期外债占比相当高,~旦银行业和企业出现大量的坏账,必然会出现短期的偿债高峰。而国际资本的冲击,不仅会造成资本市场泡沫,还会使得金融机构和企业面临巨大的外债偿还负担,甚至破产倒闭。另外,我国的外债中,政府借入的外债逐渐减少,大部分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的风险都集中于银行和企业,而目前的结售汇制使得这些部门特别是企业对于汇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