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和《汉书》新版_第1页
班固和《汉书》新版_第2页
班固和《汉书》新版_第3页
班固和《汉书》新版_第4页
班固和《汉书》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固与《汉书》班固与《汉书》

一、班固其人及《汉书》来由二、《汉书》之内容与价值三、《汉书》的不足和传世情况返回首页返回末页一、班固其人及《汉书》来由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右扶风郡安陵人(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班固家族家世显贵,是吸引学者文士造门的文化贵族。班固伯祖班斿(líu)因为是外戚的缘故,得到汉成帝庞幸,曾助刘向校书,并被皇帝赐与宫庭藏书的副本。班固之父班彪依赖家有赐书,得读《史记》及各种史籍。班彪既不满于司马迁的历史见解经常违背经学观念,也不满于褚(chǔ)少孙、冯商、刘歆、扬雄等相继编撰的《史记》续篇,于是重新加以续补,称为《后传》(即《史记》续篇)。

班固年轻时,在太学读书,博览百家著作。在为班彪居丧期间,决定改编《后传》,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开始改写,永平五年(公元62年),因有人告发他私改国史而被捕入狱。其弟班超求见汉明帝,陈说他著书意向,郡守也献上他的原稿。汉明帝赏识他的才能,派任兰台令史(兰台,东汉宫内藏书的地方),参加编写东汉开国史即《东观汉纪》的首批传记。后来又奉诏撰写《汉书》,经二十余年始成。班固和当时掌握大权的外戚窦宪有着密切的私人关系,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失势以谋反罪被迫自杀,班固也牵连被捕,死在洛阳狱中。《汉书》因此受到严重破坏,八表和《天文志》等篇均缺,后来班固之妹班昭加以整理,续作八表,马续再补作《天文志》,全书始成完本。续补各篇与原作部分如出一手,故《汉书》内容比较整齐,不若《史记》之多错乱现象。二、《汉书》之内容与价值

《汉书》所记,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起,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止,计229年,包括了整个西汉一代的历史。全书由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组成,计一百篇,一百二十卷(有些篇内容过多,分为子卷)。体例方面,基本上继承《史记》而有所变更,表现在以下方面:1、改“书”为“志”;2、合《礼书》、《乐书》为《礼乐志》,《律书》(讲乐器、声律)、《历书》为《律历志》(讲乐器、声律、度量衡制度、历法、帝王年号等);3、改《平准书》为《食货志》,《封禅书》为《郊祀志》,《天官书》为《天文志》,《河渠书》为《沟洫志》(xù,田间水道,讲治理水患、修筑灌溉水渠等);4、别增《刑法志》、《地理志》、《艺文志》、《五行志》四志;5、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内容方面,汉武帝以前的记载多袭用《史记》原文,但也增添了许多史料。如《萧何传》增“项羽负约,封沛公于巴、蜀为汉王”等内容;增立了《史记》所没有的《惠帝纪》和王陵、吴芮(ruì)、蒯(kuǎi)通、伍被、贾山等列传以及《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同时,在帝纪中增载了不少重要诏令,在列传中保存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奏疏等重要文献,如董仲舒《限民名田疏》、晁(cháo)错《募民徙塞下疏》等。至于汉武帝以后部分,大都没有袭用《后传》原文。

《汉书》创立断代史纪传体,由于具有比较高的史学价值,故后世史家纷纷仿效。《汉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断代史能为中国传统社会历史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历史研究提供例证,在史学上有重要价值。2、难能可贵的是,班固还注意到突破断代史的不足。(1)在修撰十“志”时,并没有拘泥于断代体例,而把先秦到西汉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学术等方面分门综合,贯通记述。(2)此外,《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也都不限于西汉。《百官公卿表》“略表举大分,以通古今”,对官制作历时性考察;《古今人表》“以列九等之序,究极经传,继世相次,总备古今之略要”,将西汉前至西汉的重要历史人物按时间顺序分等介绍。3、《汉书》十“志”虽继承《史记》“八书”而作,但它不少地方表现了作者的识见。如《汉书·食货志》首先记录了封建国家对土地问题的处理,而《史记·平准书》仅注意到封建国家对经济生活,特别是商业活动的干预。4、《汉书》还保存了很丰富的史料,能较多注意社会生活的各方面。5、书中对某些历史人物、事件的记录和评论,都还比较符合历史事实。6、此外,行文结构比较严密,词简意赅,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地位。7、值得一提的是《艺文志》。《艺文志》是刘歆《七略》的缩编,在了解古代学术发展和图书流传方面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七略》著录图书603家,13219卷,记书名、篇数、作者和记要。凭《七略》,当时宫中收藏的一万多卷图书,可了如指掌。但《七略》久已失传,所以《汉书·艺文志》为世人所重视。三、《汉书》的不足和传世情况首先,由于写作过程被置于皇权直接监督之下,所以全书突出地颂扬天子受命说,即所谓“汉绍尧运,以建帝业”。再次,许多内容充斥着五德终始、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等浓厚的神秘气息。如汉宣帝时,统治者大肆宣扬祥瑞,以欺骗人民,于是凤凰、甘露、黄龙等纷纷出现,《汉书》都以肯定的语气记载下来。

又如《汉书》又特立《五行志》,大力宣扬迷信思想,按照“天人感应”的说法,把一些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山崩地震、冬暖夏寒、动物畸形、久雨大旱、日蚀月蚀等,都与人事联系起来,用“五德终始”加以解释。《天文志》也如此,列举一些不常见的天文气象,以“天人感应”解释。其次,以帝王将相为中心,浸透着封建意识。《汉书》批评《史记》:“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说明班固对历史的认识和处理以纲常名教学说为标准。

“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史记·太史公自序》对道家和儒家的优劣进行了比较,“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羡,绌(chù)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史记·游侠列传》记载的是“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行为极端,好用暴力处理事情,当时称为“侠”的社会群体。“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史记·货殖列传》把人追求财富视为本性,是合理的;获取财富是人的重要本领,“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汉书》自著成之后,甚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史称“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后世注解此书的人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