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局域网
学习任务共享介质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
/虚拟局域网综合布线
Clicktoaddtitleinhere123本章主要涉及:3.1局域网体系结构以太网的核心思想是使用共享的公共传输信道。共享数据传输信道的思想来源于夏威夷大学。上世纪60年代未,该校研制了一个名为ALOHA系统的无线电网络。这个地面无线电广播系统是为了把该校位于Oahu岛上的校园内的IBM360主机与分布在其它岛上和海洋船舶上的读卡机和终端连接起来而开发的。3.1局域网体系结构它是采用一种随机化的重传方法:岛屿上的远方站(副站)在操作员敲击Return键之后发出它的文电或信息包,然后该站等待主站发回确认文电;如果在一定的时限(200到1500毫微秒)内,在出境信道上未返回确认文电,则远方站(副站)会认为两个站在企图同时传输,因而发生了碰撞冲突,使传输数据受破坏,3.1局域网体系结构此刻两个站都将再次选择一个随机时间,试图重发它们的信息包,这时成功的把握就非常大。这种类别的网络称谓争用型网络,因为不同的站都在争用相同的信道。3.1局域网体系结构
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某一区域”指的是同一办公室、同一建筑物、同一公司和同一学校等,一般是几千米以内。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3.1.1局域网的基本构件
组成LAN需要下述5种基本结构:计算机(特别是PC机);②传输媒体;③网络适配器;④网络连接设备;⑤网络操作系统。3.1.2常见局域网的类型目前常见的局域网类型包括:以太网(Ethernet)、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异步传输模式(ATM)、令牌环网(TokenRing)、交换网Switching等,它们在拓朴结构、传输介质、传输速率、数据格式等多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以太网,这是一种总线结构的LAN,是目前发展最迅速、也最经济的局域网。NovellNetWare:联网"权威"1980年初,一家很小的名叫Novell的软件公司开发了一个取名为NetWare的网络操作系统。然而,要想运行NetWare操作系统,就需要购买有关的网络硬件,Novell抓住这一机遇,开始销售网络接口卡,这时的接口卡只适用于以太网。几乎一昼夜间,NetWare成为办公室应用的"权威",它允许各个PC访问共享打印机,发送电子信函,交换文件和访问中央数据库。NetWare的巨大成功又推动了对以太网适配器的大量需求,从而使得以太网成为网络市场的领先者。到此,以太网压倒了所有其它的LAN技术。NovellNetWare:联网"权威"3.1.2常见局域网的类型1、以太网(Ethernet)
以太网(Ethernet)是Xerox、DigitalEquipment和Intel三家公司开发的局域网组网规范,并于80年代初首次出版,称为DIX1.0。1982年修改后的版本为DIX2.0。经过IEEE成员的修改并通过,变成了IEEE的正式标准,并编号为IEEE802.3。3.1.2常见局域网的类型早期局域网技术的关键是解决同一总线上的多个网络节点有秩序的共享一个信道的问题,而以太网络正是利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CSMA/CD)技术提高了局域网络共享信道的传输利用率,从而得以发展和流行的。交换式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以及万兆以太网的先进的网络技术,使以太网络成为当今局域网应用较为广泛的主流技术之一。3.1.2常见局域网的类型2、FDDI网络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是一种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环形网络。它能以100Mbps的速率跨越长达100km的距离,连接多达500个设备,既可用于城域网络也可用于小范围局域网。FDDI采用令牌传递的方式解决共享信道冲突问题,采用双环结构的FDDI还具有链路连接的冗余能力,因而非常适于做多个局域网络的主干。3.1.2常见局域网的类型FDDI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是其居高不下的建设成本;另一个是其停滞不前的组网技术,由于网络半径和令牌长度的制约,现有条件下FDDI将不可能出现高出100M的带宽。面对不断降低成本同时在技术上不断发展创新的交换以太网技术的激烈竞争,FDDI的市场占有率逐年缩减。
3.1.2常见局域网的类型3、ATM网络
随着人们对集话音、图像和数据为一体的多媒体通信需求的日益增加,人们又提出了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这种新的通信网络,而B-ISDN的实现需要一种全新的传输模式,此即异步传输模式(ATM)。
3.1.2常见局域网的类型ATM技术采用基于信元的异步传输模式和虚电路结构,根本上解决了多媒体的实时性及带宽问题。实现面向虚链路的点到点传输,它通常提供155Mbps的带宽。它既汲取了话务通讯中电路交换的“有连接”服务和服务质量保证,又保持了以太、FDDI等传统网络中带宽可变、适于突发性传输的灵活性。ATM技术主要应用在电信系统的骨干网络上。3.1.2常见局域网的类型4、令牌环网令牌环网是IBM公司于80年代初开发成功的一种网络技术。之所以称为环,是因为这种网络的物理结构具有环的形状。环上有多个站逐个与环相连,相邻站之间是一种点对点的链路,因此令牌环与广播方式的Ethernet不同,它是一种顺序向下一站广播的LAN。
3.1.2常见局域网的类型与Ethernet不同的另一个诱人的特点是,即使负载很重,仍具有确定的响应时间。令牌环所遵循的标准是IEEE802.5,它规定了三种操作速率:1Mb/s、4Mb/s和16Mb/s。由于历史的原因,令牌环网主要出现在美洲和欧洲,国内较少见。3.1.2常见局域网的类型5、交换网交换网是随着多媒体通信以及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发展而产生的,由于网络传输变得越来越拥挤,传统的共享LAN难以满足用户需要。当网络用户数目增加时,如何保持网络在拓展后的性能及其可管理性呢?网络交换技术就是一个新的解决方案。3.1.2常见局域网的类型
传统的共享媒体局域网依赖桥接/路由选择,交换技术却为终端用户提供专用点对点连接,
它可以把一个提供“一次一用户服务”的网络,转变成一个平行系统,同时支持多对通信设备的连接,即每个与网络连接的设备均可独立与交换机连接。目前我们国家用的比较多的是交换式以太网。今天我们知道的以太网是在1972年开创的,当时BobMetcalfe来到Xerox公司的PaloAlto研究中心(PARC)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工作,PARC的研究人员已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名叫EARS的激光打印机和第一台名叫ALTO的带图形用户界面的PC。Metcalfe设计了一套网络,将不同的ALTO计算机连接起来,接着又把NOVA计算机连接到EARS激光打印机。3.2共享介质局域网于是,世界上第一个个人计算机局域网络--ALTOALOHA网络首次在1973年5月22日开始运转。这天,Mctcalfe写了一段备忘录,称他已将该网络改名为以太网(Ethernet),其灵感来自于"电磁辐射是可以通过发光的以太来传播的这一想法"。3.2共享介质局域网……以太网的正式诞生1976年6月,Metcalfe和Boggs发表了题为:“以太网:局域网的分布型信息包交换”的著名论文,1977年底,Metcalfe和他的三位合作者获得了“具有冲突检测的多点数据通信系统”的专利,多点传输系统被称为CSMA/CD(载波监听多路存取和冲突检测)。从此,以太网就正式诞生了。
3.2共享介质局域网3.2共享介质局域网传统的局域网技术是建立在“共享介质”的基础上,网中所有结点共享一条公共通信传输介质,典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有: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令牌环TokenRing、令牌总线TokenBus。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用来保证每个结点都能够"公平"的使用公共传输介质。
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最早的CSMA方法起源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ALOHA广播分组网络,1980年美国DEC、Intel和Xerox公司联合宣布Ethernet网采用CSMA技术,并增加了检测碰撞功能,称之为CSMA/CD。这种方式适用于总线型和树形拓扑结构,主要解决如何共享一条公用广播传输介质。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具有广播特性的总线上实现了一对一的通信
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CSMA/CD)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概念:(1)“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2)“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碰撞检测”是指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摆动值将会增大(互相叠加)。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所谓“碰撞”就是发生了冲突。因此“碰撞检测”也称为“冲突检测”。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SMA/CD协议的工作过程通常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CSMA/CD的发送流程
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的接收流程
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冲突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同一时刻两个节点同时侦听到线路“空闲”,又同时发送信息所以产生了冲突,使数据发送失败。也可能是一个节点刚刚发送信息,还没有传送到目的节点,而另一个节点检测到线路空闲,将数据发送到总线上,导致冲突的产生。CSMA/CD一般应用于总线型网络或用于信道使用半双工的网络环境,对于使用全双工的网络环境无需采用这种介质访问控制技术。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2令牌环(TokenRing)令牌环只适用于环形拓扑结构的局域网。其主要原理是:使用一个称之为“令牌”的控制标志令牌是一个二进制数的字节,它由“空闲”与“忙”两种编码标志来实现,既无目的地址,也无源地址。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当无信息在环上传送时,令牌处于“空闲”状态,它沿环从一个工作站到另一个工作站不停地进行传递。当某一工作站准备发送信息时,就必须等待,直到检测并捕获到经过该站的令牌为止,然后,将令牌的控制标志从“空闲”状态改变为“忙”状态,并发送出一帧信息。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其他的工作站随时检测经过本站的帧,当发送的帧目的地址与本站地址相符时,就接收该帧,待复制完毕再转发此帧,直到该帧沿环一周返回发送站,并收到接收站指向发送站的肯定应签信息时,才将发送的帧信息进行清除,并使令牌标志又处于“空闲”状态,继续插入环中。当另一个新的工作站需要发送数据时,按前述过程,检测到令牌,修改状态,把信息装配成帧,进行新一轮的发送。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3令牌总线((TokenBus)令牌总线主要用于总线形或树形网络结构中。它的访问控制方式类似于令牌环,但它是把总线形或树形网络中的各个工作站按一定顺序如按接口地址大小排列形成一个逻辑环。
3.2.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只有令牌持有者才能控制总线,才有发送信息的权力。信息是双向传送,每个站都可检测到其它站点发出的信息。在令牌传递时,都要加上目的地址,所以只有检测到并得到令牌的工作站,才能发送信息,它不同于CSMA/CD方式,可在总线和树形结构中避免冲突。3.2.2以太网
在80年代中期,以太网逐渐由使用粗缆的以太网(10BASE-5)过渡到价格便宜、易安装的细缆以太网(10BASE2)。随后出现的10BASE-T和星形结构化布线标志着以太网技术了被市场所选择并成为局域网的主要技术和事实的标准。1992年开始出现快速以太网,它以双绞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传输速率达100M,快速以太网在1995年3月被规范为IEEE802.3u标准。
3.2.2以太网随着以太网技术快速发展,IEEE于1998年6月正式批准基于光纤和铜缆的802.3z标准;在1999年6月,正式批准基于双绞线802.3ab标准,千兆以太网技术的成熟以及千兆以太网设备价格的下降,使千兆以太网已成为目前组网的主流。
3.2.2以太网1.
传统以太网传统以太网(Ethernet)又称为简单以太网,其主要技术指标为:网络传输速率为10Mbps,网络拓扑方式:无根树,访问方式:CSMA/CD,传输类型:包交换,网络距离:10KM,工作站个数≤1024个,连接方式:有线连接。3.2.2以太网最初的以太网是将许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当初认为这样的连接方法既简单又可靠,因为总线上没有有源器件。数据传输采用广播式式传输,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传统以太网根据不同的媒体可分为:10BASE-2、10BASE-5、10BASE-T及10BASE-FL。3.2.2以太网2.交换以太网(1)100BASE-T双绞线快速以太网100Base-TX快速以太网使用两对UTP(5类或5类以上)或两对150欧姆STP作为传输介质,其中一对用来发送数据,另一对用来接收数据,因而100Base-TX是全双工的系统。其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
3.2.2以太网(2)100Base-FX光纤快速以太网100光纤快速以太网使用多模光纤(直径为62.5um/125um)或单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用ST或SC连接器连接网卡、集线器、交换机。但在以太网中多使用价格较为低廉的SC连接器。由于光纤、光/电转换器和接头都比相应的铜介质部件要贵,且安装更加困难,所以光纤一般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会用到。3.2.3令牌环网
令牌环网是IBM公司于70年代发展的,现在这种网络比较少见。新型的快速令牌环网速度可达100Mbps。令牌环网的传输方法在物理上采用了星形拓扑结构,但逻辑上仍是环形拓扑结构。其通信传输介质可以是无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和光纤等。
3.2.3令牌环网
在这种网络中,有一种专门的帧被称为“令牌”,在环路上持续地传输来确定一个结点何时可以发送包。令牌为24位长。令牌环网3.2.3令牌环网
令牌在工作中有“闲”和“忙”两种状态。“闲”表示令牌没有被占用,即网中没有计算机在传送信息;“忙”表示令牌已被占用,即网中有信息正在传送。希望传送数据的计算机必须首先检测到“闲”令牌,将它置为“忙”的状态,然后在该令牌后面传送数据。当所传数据被目的节点计算机接收后,数据被从网中除去,令牌被重新置为“闲”。3.2.4令牌总线网
令牌总线网络(TokenBusNetWorkIEEE802.4)类似于令牌环网络,其中,站点可与在网络上进行发送之前,必须拥有一个令牌。令牌总线网络通过总线拓扑结构,使用75欧姆CATV同轴电缆构造。
令牌总线网3.2.4令牌总线网
令牌按照站点地址的序列号,从一个站点传送到另外一个站点。这个令牌实际上是按照逻辑环而不是物理环进行传递。在数字序列的最后一个站点将令牌返回到第一个站点。这个令牌并不遵照连接到这条电缆的工作站的物理顺序进行传递。可能站点1在一条电缆的一端,而站点2在这条电缆的另外一端,站点3却在这条电缆的中间。传统以太网用网桥来分割主机,用路由器连接网段。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平时主机都不连通,当需要通信时,通过交换设备连接对端主机,完成后断开。在10Base-T的以太网中,如果网中有N个结点,那么每个结点平均能分到的带宽为10Mbps/N。显然,当局域网的规模不断的扩大,结点数N不断增加时,每个结点平均能分到的带宽将越来越少。
3.3交换式局域网
因为Ethernet的N个结点共享一条10Mbps的公共通信信道,所以当网络结点数N增大,网络通信负荷加重时,冲突和重发现象将大量发生,网络效率急剧下降,网络传输延迟增长,网络服务质量下降。为了克服网络规模和网络性能之间的矛盾,人们提出了将"共享介质方式"改为"交换方式"的方案,这就推动了"交换局域网"技术的发展。3.3交换式局域网
1993年,美国Kalpana公司创造了另一项突破--全双工以太网。常规的共享介质以太网只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网络在同一时间要么发送数据,要么接收数据,而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对所有的用户,共享以太网都依赖单条共享介质,因此在技术上不可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全双工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同时发送和接收,这在理论上可以使传输速度翻一番。历史案例……全双工以太网最终使Kalpana成为名牌的是该公司采有不同凡响的经销方法来推销其产品。他们的产品EtherSwitch是以提高LAN性能的网络开关来销售的,而不是以互连不同LAN的网桥来销售。这一区别非常微秒,但几乎在一昼夜间,EtherSwitch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领域--网络开关(或网络交换器)。3.3交换式局域网
3.3交换式局域网
交换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局域网交换机,它可以在它的多个端口之间建立多个并发连接。交换以太网是指以数据链路层的帧为数据交换单位,以以太网交换机为基础构成的网络。它根本上解决了共享以太网所带来的问题。3.3.1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1.局域网交换机的基本概念局域网交换机(Switch)是一种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交换机根据进入端口数据帧中的MAC地址,过滤、转发数据帧。它是基于MAC地址识别,完成转发数据帧的一种网络连接设备。交换机作为汇聚中心,可将多台数据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构成星形结构的网络。3.3.1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使用交换机组建出的是一个交换机局域网。交换机局域网具有独占传输通道、独享信道带宽,同时允许多对站点进行通信、系统带宽等于所有带宽之和等特征。这些特性使得交换机网络的系统带宽随着用户的增多、交换机端口的增多而增宽,其负载的大小不会影响网络的性能。3.3.1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2.局域网交换机的功能(1)建立和维护一个标示MAC地址与交换机端口对应关系的交换表;(2)在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虚连接,更确切地说,是在发送节点所在的交换机端口(源端口)和接收节点所在的交换机端口(目的端口)之间建立虚连接;(3)完成数据帧的转发或过滤。3.3.1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3.局域网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种自学习的方法,自动地建立和维护一个记录着目的MAC地址与设备端口映射关系的地址查询表,即交换表。当交换机启动并开始工作后,在转发每一个数据帧时,都会根据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通过查询交换表来决定把数据帧转发到交换机的哪一个端口,或者直接将数据帧丢弃。3.3.1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4.以太网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目前交换机在传送源和目的端口的数据包时通常采用直通式交换、存储转发式和碎片隔离方式三种数据包交换方式。(1)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2)帧交换:目前应用最广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可分为直通交换和存储转发。3.3.1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1)直通交换方式采用直通交换方式的以太网交换机可以理解为在各端口间是纵横交叉的线路矩阵电话交换机。它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包头,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入与输出交叉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由于它只检查数据包的包头,不需要存储,所以具有延迟小,交换速度快的优点。3.3.1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2)存储转发方式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是又以太网交换机先将输入端口到来的数据包缓存起来,确定数据包正确后,取出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找到想要发送的输出端口地址,然后将该包发送出去。它可以对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进行错误检测,并且能支持不同速度的输入/输出端口间的交换,可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3)信元交换:ATM使用的交换技术。3.3.1交换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太网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
3.3.2百兆局域网
百兆局域网又称为高速以太网,是用超五类双绞线或光纤组建的局域网络。能在网上以100Mbps的传输速率传输数据。按使用传输介质不同分为:100BASE-TX使用2对UTP5类线或屏蔽双绞线STP。100BASE-T4使用4对UTP3类线或5类线。100BASE-FX使用2对光纤。
3.3.2百兆局域网
通常使用的100BASE-T以太网的特点:(1)在双绞线上传送100Mb/s基带信号的星型拓扑以太网,仍使用IEEE802.3的CSMA/CD协议。(2)一个网段的最大电缆长度为100M。3.3.3千兆局域网
1.千兆以太网的传输速率将高达1000Mbps。通常用光纤、6类非屏蔽双绞线进行连接与组网。2.千兆以太网的技术特点(1)允许在1Gb/s下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方式工作。(2)使用802.3协议规定的帧格式。(3)在半双工方式下使用CSMA/CD协议。(4)在全双工方式时不需要使用CSMA/CD协议。(5)与10BASE-T和100BASE-T技术向后兼容。3.3.3千兆局域网
3.千兆以太网的分类千兆以太网按使用传输介质不同分为:1000BASE-X基于光纤通道的物理层:1000BASE-SXSX表示短波长光纤通道1000BASE-LXLX表示长波长光纤通道1000BASE-CXCX表示铜线1000BASE-T使用4对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3.3.3千兆局域网
千兆以太网传输距离
标准传输介质激光器纤芯直径传输距离1000Base-SX短波,光缆850nm多模62.5μm多模50μm275m550m1000Base-LX长波,光缆1300nm多模62.5μm多模50μm单模10μm550m550m5km1000Base-CX铜缆,屏蔽双绞线25m1000Base-T铜缆,4对5类UTP100m3.3.3千兆局域网千兆以太网的配置
3.3.4万兆局域网
1.基于光纤的万兆以太网的技术特点首先,IEEE802.3ae万兆以太网仍然继承了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和最大/最小帧长度。万兆以太网的技术特点如下:(1)万兆以太网与10Mb/s,100Mb/s和1Gb/s以太网的帧格式完全相同。(2)典型的万兆以太网在长距离传输时不再使用铜线而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3)万兆以太网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因此没有争用问题,也不使用CSMA/CD协议。3.3.4万兆局域网
万兆以太网的标准
标准接口类型应用范围传送距离波长线缆类型IEEE802.3ae(2002年)10GBase-LX4LAN300米1310nm多模光纤10公里WWDM单模光纤10GBase-SRLAN300米850nm多模光纤10GBase-LRLAN10公里1310nm单模光纤10GBase-ERLAN40公里1500nm单模光纤10GBase-SWWAN300米850nm多模光纤10GBase-LWWAN10公里1310nm单模光纤10GBase-EWWAN40公里1500nm单模光纤IEEE802.3ak(2004年)10GBase-CX4LAN15米8对100ohm双轴电缆IEEE802.3an(2006年)10GBase-TLAN55米~100米
6类或7类双绞线3.3.5十万兆局域网
10G肯定不是网络速度拓展的终点,在下一代超万兆标准的竞争中,40G、80G、100G、120G等标准都获得了一些厂商的支持。目前一些业界领先机构成功展示基于10Gbps波长的100G以太网技术是可以在现有光网络中实现的。2006年9月,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又宣布实现了2000km的107Gbps×10的光传输,证明了100Gbps以太网是一种可以实用的技术。3.3.5十万兆局域网
万兆以太网光纤到大楼(FTTB)
3.3.6交换机的分类
1、根据交换机的结构划分如果按交换机的端口结构来分,交换机大致可分为:固定端口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两种不同的结构。1)固定端口交换机固定端口顾名思义就是它所带有的端口是固定的,一般的端口标准是8端口、16端口、24端口、48端口。3.3.6交换机的分类
固定端口交换机因其安装架构又分为桌面式交换机和机架式交换机。机架式交换机更易于管理,更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网络,它的结构尺寸要符合19英寸国际标准,它是用来与其它交换设备或者是路由器、服务器等集中安装在一个机柜中。而桌面式交换机,由于只能提供少量端口且不能安装于机柜内,所以,通常只用于小型网络。3.3.6交换机的分类
2、模块化交换机模块化交换机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用户可任意选择不同数量、不同速率和不同接口类型的模块,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网络需求。模块化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产品一般都在其中就具有数个可拨插模块,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3.3.6交换机的分类
机箱式交换机大都有很强的容错能力,支持交换模块的冗余备份,并且往往拥有可热插拔的双电源,以保证交换机的电力供应。
3.3.6交换机的分类
2、根据交换机工作的协议层划分网络设备都是对应工作在OSI/RM这一开放模型的一定层次上,工作的层次越高,说明其设备的技术性越高,性能也越好,档次也就越高。根据工作的协议层交换机可分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和第四层交换机。3.3.6交换机的分类
(1)第二层交换机第二层交换机只能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主要完成不同端口数据间的线速交换,包括物理编址、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数据流控制。这是最原始的交换技术产品,目前桌面型交换机一般是属于这类型。目前第二层交换机应用最为普遍,一般应用于小型企业或中型以上企业网络的桌面层次。3.3.6交换机的分类(2)第三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工作于OSI/RM模型的网络层,所以它具有路由功能,它是将IP地址信息提供给网络路径选择,并实现不同网段间数据的线速交换。当网络规模较大时,根据特殊应用需求划分为小面独立的VLAN网段,以减小广播所造成的影响时。通常这类交换机是采用模块化结构,以适应灵活配置的需要。在大中型网络中,第三层交换机已经成为基本配置设备。3.3.6交换机的分类(3)第四层交换机第四层交换机是采用第四层交换技术而开发出来的交换机产品,它工作于OSI/RM模型的第四层,即传输层,直接面对具体应用。如HTTP,FTP、Telnet等。目前由于这种交换技术尚未真正成熟且价格昂贵,所以,第四层交换机在实际应用中目前还较少见。3.3.7交换机的连接
交换机的连接可以使用多种模式,主要有堆叠模式和级联模式。1.堆叠模式
交换机的堆叠是指将若干交换机以特殊电缆通过特殊的端口连接起来,堆叠后的交换机从网络拓扑中可视为一个交换机,也可作为一个交换机来管理。
交换机的堆叠3.3.7交换机的连接
堆叠的目的是实现单台交换机端口数的扩充,要注意的是只有可堆叠交换机才具备这种端口,一个可堆叠交换机中一般同时具有“UP”和“DOWN”堆叠端口。
交换机堆叠端口的连接
3.3.7交换机的连接
2.级联模式
级联是指用普通或者特殊端口,用UTP交叉线或者直通线把2个以上的交换机连接起来进行端口扩展。但堆叠与级联不同,堆叠相当于并联电路,级联相当于串联电路,并联的效率比串联的效率高得多。3.3.7交换机的连接
(1)使用专用端口级联(2)使用普通端口级联
3.3.7交换机的连接
3.交换机的光纤连接实际上这也是交换机的一种级联方式,不过由于采用光纤连接可以极大延伸以太网的传输距离,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光纤连接3.3.7交换机的连接
用光纤进行交换机级联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利用交换机上自带的光纤端口进行级联。二是若交换机上没有光纤端口,可利用光纤收发器进行级联,但这种连接方式受UTP的传输速率限制。交换机上的光纤端口连接
工程实例客房有线IP网络工程实例宾馆内部管理局域网
路由器(ROUTER)这一概念最早被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所提出,在那时,路由器还被称作gateway。在1984年时,斯坦福大学的一对计算机教师夫妇莱恩·博萨克(LeonardBosack)和桑迪·勒纳(SandyLemer)为了解决计算机间通信的问题,发明了路由器,随后创立了著名的思科公司。历史案例在中国叫作“思科”的著名网络公司
1984年在思科公司成立之初,由于公司位于硅谷,而硅谷在旧金山,思科创始人就将“SanFrancisco(旧金山)”除去前面的英文,将剩下的“cisco”一词将公司命名。据说当时很多公司名字准备叫SanFrancisco的,但是美国有法律规定不允许使用地区名称作为公司的名字,所以取了SanFrancisco后五个字母cisco作为了公司的名称3.4.1路由器概述
还有一种说法,当初申请建立公司的时候,一个委托人不小心把印有SanFrancisco的前7个字母的纸片撕掉了,后来没办法就成Cisco。莱恩·博萨克和桑迪·勒纳自己干。他们没有钱租办公室,就把公司办到自己三居室的家里。一间卧室用作实验室,另一间卧室是办公室,起居室则是生产测试车间。3.4.1路由器概述
加上莱恩·博萨克和桑迪·勒纳,思科公司只有五名员工。他们在家里工作,每周要干100小时以上。每个人都没有薪水,一干就是三年。为了要糊口,他们在白天不得不去做一些技术咨询工作。但是,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开发一个名叫“路由器”的核心产品。经费实在周转不开的时候,他们只好用自己的信用卡。3.4.1路由器概述
到了1988年底,思科的年销售收入达到了2700万美元。随着1990年代网络的发展迅速壮大,但这两位教授并不善于经营企业,所以于1990年以2亿美元价格卖掉了Cisco,从事自己更擅长的工作去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这个公司被命名为Cisco的公司,就是今天在中国叫作“思科”的著名网络公司。今天,思科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公司,市值上千亿美元。3.4.1路由器概述
3.4.1路由器概述
1.路由器的作用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的网络,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的网络
3.4.1路由器概述
2.路由器的分类路由器分为静态路由器和动态路由器两种。(1)静态路由器:只能按照事先定义好的路由表进行路由选择。对于新增加路径,路由器不能自动修改路由表,更不能经过这路径访问新增的远程结点。
(2)动态路由器:对于新增加的路径,动态路由器能自动修改路由表,即能将新增的路径自动插入路由表中。3.4.1路由器概述
3.路由选择实现的途径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建立并维护一个路由表。在路由表中包含着目的地址和下一跳路由器地址等多种路由信息。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告诉每一台路由器应该把数据包转发给谁,它的下一跳路由器地址是什么?路由器根据路由表提供的下一跳路由器地址,将数据包转发给下一跳路由器;通过一级一级的转发,最终把数据包传送到目的地。3.4.1路由器概述
4.路由器的数据包转发过程当一个IP数据报被路由器接收到时,路由器先从该IP数据报中取出目的站点的IP地址,再根据IP地址计算出目的站点所在网络的网络号,然后用网络号去查找路由表以决定通过哪一个接口(线路)转发该IP数据报。路由器的数据包转发具体过程如下:(1)接收数据 (2)数据路由(3)发送数据
3.4.2路由器的体系结构
1.路由器的构成
路由器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其任务是转发分组。也就是说,将路由器某个输入端口收到的分组,按照分组要去的目的地(即目的网络),把该分组从路由器的某个合适的输出端口转发给下一跳路由器。下一跳路由器也按照这种方法处理分组,直到该分组到达终点为止。
3.4.2路由器的体系结构
路由器具有四个要素: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交换开关和路由处理器。3.4.2路由器的体系结构
2.路由器的广域网及局域网接口路由器需要同时与广域网和局域网连接,路由器的广域网接口一般包括高速同步串口、异步串口、ISDNBRI端口。路由器的局域网接口一般包括RJ-45端口、SC端口、AUI端口、BNC端口。路由器的网络接口
3.4.2路由器的体系结构
(1)高速同步串口在路由器的广域网连接中,应用最多的端口还要算“高速同步串口”(SERIAL)了,主要是用于连接DDN、帧中继(FrameRelay)、X.25、PSTN(模拟电话线路)等网络连接模式,同步端口速率通常可达64000bps,一般来说通过这种端口所连接的网络的两端都要求实时同步。高速同步串口
3.4.2路由器的体系结构(2)异步串口异步串口(ASYNC)主要是应用于Modem或Modem池的连接,用于实现远程计算机通过公用电话网拨入网络。异步端口并不要求网络的两端保持实时同步,只要求能连续即可,异步串口的速率可达1152000bps。异步串口3.4.2路由器的体系结构(3)ISDNBRI端口ISDN有两种速率连接端口,一种是ISDNBRI(基本速率接口),另一种是ISDNPRI(基群速率接口),ISDNBRI端口是采用RJ-45标准,与ISDNNT1的连接使用RJ-45-to-RJ-45直通线。ISDNBRI端口
3.4.2路由器的体系结构(4)RJ-45端口如果使用路由器为不同VLAN提供路由时,可以直接利用双绞线连接至不同的VLAN端口。如果必须通过光纤连接至远程网络,或连接的是其他类型的端口时,则需要借助于收发转发器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连接。
RJ-45端口
3.4.2路由器的体系结构(5)SC端口SC端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纤端口,它是用于与光纤的连接,一般来说是通过光纤连接到快速以太网或千兆以太网等具有光纤端口的交换机。这种端口一般在高档路由器才具有,都以"100bFX"标注。SC端口
3.4.2路由器的体系结构(6)AUI端口
AUI端口用于与粗同轴电缆连接的网络接口,AUI端口也被常用于与广域网的连接,但是这种接口类型在广域网应用得比较少。有时在路由器上,提供了AUI与RJ-45两个广域网连接端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类型。AUI端口3.4.3路由器的连接
1.路由器与局域网设备之间的连接
局域网集线设备主要是指交换机,交换机通常使用的端口只有RJ-45和SC,而集线器使用的端口则通常为AUI、BNC和RJ-45。a、RJ-45-to-RJ-45这种连接方式就是路由器所连接的两端都是RJ-45接口的,如果路由器和集线设备均提供RJ-45端口,那么,可以使用双绞线将集线设备和路由器的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3.4.3路由器的连接
b、SC-to-RJ-45这种情况一般是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如交换机只拥有光纤端口,而路由设备提供的是RJ-45端口,那么必须借助于SC-to-RJ-45I收发器才可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收发器与交换机设备之间的双绞线跳线必须使用直通线。
3.4.3路由器的连接
2.路由器与广域网/Internet接入设备的连接
(1)通过异步串行口连接异步串口主要是用来与Modem设连接,用于实现远程计算机通过公用电话网拨入局域网络。当路由器通过电缆与Modem连接时,必须使用AYSNC-to-DB25或AYSNC-to-DB9适配器来连接。通过异步串行口连接Modem
3.4.3路由器的连接
(2)通过同步串行口连接在路由器中所能支持的同步串行端口类型比较多,如EIA/TIA-232接口、EIA/TIA-449接口、V.35接口、X.21串行电缆总成和EIA-530接口。如使用同步串行口与Internet接入设备连接,只需要对应看一下连接用线与设备端接口类型就可以知道正确选择了。通过同步串行口连接互联网
工程案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
3.5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指一个楼或楼群中的通信传输网络能连接声音、数据、图像等数据设备,并将它们与交换系统互联。
3.5.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主要特点是:
1、综合性:能作为语音、数据、图像和控制信号等传输媒介。
2、模块化:采用独立子系统模块化设计,便于布线的扩充和重新配置。
3、灵活性:任意信息点均能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
4、开放性:支持任意厂家的网络产品。工程案例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智能化布线系统首都机场T3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共包括三个独立的单体建筑T3A、T3B和GTC内以及三个单体建筑群之间室外的布线工程,采用6类UTP布线系统、主干光纤支持万兆以太网应用。3.5.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T3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是高性能、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包括:全系列6类UTP铜缆系统、万兆多模光缆系统、以及单模光缆系统,完全能满足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未来10年的发展要求。信息点规模约47000点,其中水平光纤点约为2100点,配线间约106间。3.5.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3.5.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根据国际标准ISO11801的定义,结构化布线系统可由以下系统组成:1.工作区子系统
(Worklocation):目的是实现工作区终端设备与水平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线缆所组成。3.5.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2.水平子系统
(Horizontal):目的是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跳线架)间的连接,将用户工作区引至管理子系统,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符合国际标准,满足语音及高速数据传输要求的信息点出口。3.5.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该子系统由一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经水平布置到管理区的内侧配线架的线缆所组成。
系统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是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如果需要某些宽带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信息出口采用插孔为ISDN8芯(RJ45)的标准插口,每个信息插座都可灵活地运用,并根据实际应用要求可随意更改用途。
3.5.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3.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本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3.5.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互连配线架根据不同的连接硬件分楼层配线架(箱)IDF和总配线架(箱)MDF,配线架(箱)可安装在各楼层的干线接线间,总配线架(箱)一般安装在设备机房。3.5.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4.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
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PBX)、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是建筑物干线电缆的路由。3.5.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该子系统通常是两个单元之间,特别是在位于中央点的公共系统设备处提供多个线路设施。
系统由建筑物内所有的垂直干线多对数电缆及相关支撑硬件组成,以提供设备间总配线架与干线接线间楼层配线架之间的干线路由。常用介质是大对数双绞线电缆和光缆。3.5.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5.设备室子系统(Equipment)本子系统主要是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有关的支撑硬件组成,作用是将计算机、程控交换机、摄像头、监视器等弱电设备互连起来并连接到主配线架上。设备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交换机(Switch)、程控交换机(PBX)、音响输出设备、闭路电视控制装置和报警控制中心等。
3.5.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6.建筑群子系统(Campus)该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是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一部分,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它由电缆、光缆和入楼处的过流过压电气保护设备等相关硬件组成,常用介质是光缆。3.5.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7.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将上述6个结构化布线系统子系统用配线架等连接后,形成一个综合的系统结构即综合布线系统。3.5.3综合布线的传输介质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由各个不同系列的器件所构成,包括传输介质、交叉/直接连接设备、介质连接设备、适配器、传输电子设备、布线工具及测试组件。这些器件可组合成系统结构各自相关的子系统,分别起到各自功能的具体用途。目前综合布线中使用的电缆主要有两类,双绞铜缆和光缆。3.5.3综合布线的传输介质
1)铜缆(1)50Ω的同轴电缆,适用于比较大型的计算机局域网。(2)非屏蔽双绞线:分100Ω和150Ω两类。
100Ω电缆又分3类、4类、5类、6类几种,150Ω双绞电缆只有5类一种。(3)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一样,只不过在护套内增加了金属层。3.5.3综合布线的传输介质2)光缆(1)62.5微米渐变增强型多模光纤光耦合效率高,光纤对准不太严格,需要较少的管理点和接头盒;对微弯曲损耗不太灵敏,符合FDDI标准。(2)8.3微米突变型单模光纤常用于距离大于2000米的建筑群。3.5.3综合布线的传输介质布线系统产品
3.5.4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结构施工时通常可以选择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DNA),也可以采用集中式体系结构(CNA)。分布式网络结构(DNA)在每个工作区都占用电信配线间,而集中式体系结构(CNA)仅在主要部分设立设备间,其它工作区使用大对数电缆通往工作区。工程实例网线和水晶头的压制
双绞线两端头通过RJ-45水晶头连接网卡和集线器,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接头(RJ-45)的制作方法。制作压制双绞线RJ-45水晶头时,需在双绞线两端压制水晶头,压制水晶头需使用专用卡线钳按下述步骤制作:工程实例网线和水晶头的压制剥线用卡线钳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双绞线端头伸入剥线刀口,使线头触及前挡板,然后适度握紧卡线钳同时慢慢旋转双绞线,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取出端头从而拨下保护胶皮。工程实例网线和水晶头的压制理线双绞线由8根有色导线两两绞合而成,将其整理平行按橙白、橙、绿白、兰、兰白、绿、棕白、棕色平行排列,整理完毕用剪线刀口将前端修齐。工程实例网线和水晶头的压制插线一只手捏住水晶头,将水晶头有弹片一侧向下,另一只手捏平双绞线,稍稍用力将排好的线平行插入水晶头内的线槽中,八条导线顶端应插入线槽顶端工程实例网线和水晶头的压制压线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后,将水晶头放入卡线钳夹槽中,用力捏几下卡线钳,压紧线头即可工程实例网线和水晶头的压制电缆另一端水晶头的压制如果压制的是与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的电缆接头,重复上述方法制作双绞线的另一端,即双绞线的两端接线顺序完全一样工程实例网线和水晶头的压制检查压制好水晶头的电缆线使用前最好用电缆检查仪检测一下,断路会导致无法通信,短路有可能损坏网卡或集线器工程实例双绞线的连接以太网网卡通过RJ-45接头与网线相连,双绞线另一头与集线器或交换机相连接工程实例双绞线的连接连接两台电脑当使用双绞线连接两台电脑组成对等网时,可以不使用集线器,而直接用双绞线将两台电脑连接,但这时的双绞线压制方法必须改变(水晶头一端压线不变,另一端的1与3,2与6对换),压线顺序如图。3.6无线局域网
通常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但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特别是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联结起来时,敷设专用通讯线路布线施工难度之大,费用、耗时之多,实是令人生畏。3.6.1无线局域网概述
无线局域网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WLAN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54Mbps,传输距离可远至20km以上。无线联网方式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的解决以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联通问题。3.6.2无线局域网标准
802.11为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Th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于1997年公告的无线区域网路标准,适用于有线站台与无线用户或无线用户之间的沟通连结。3.6.2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协议族中包括:802.11--初期的规格采用直接序列展频(扩频)技术(DirectSequenceSpreadSpectrum,DSSS)或跳频展频(扩频)技术(FrequencyHoppingSpreadSpectrum,FHSS),制定了在RF射频频段2.4GHz上的运用,
3.6.2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a–802.11的衍生版,于5.8GHz频段提供了最高54Mbps的速率规格.802.11b(即Wi-Fi标准),在2.4GHz频段上运用DSSS技术,将传输速度提升至11Mbps。
802.11g--在2.4GHz频段上提供高于20Mbps的速率规格。802.11n--802.11n可工作在2.4GHz,也可工作在5GHz,
3.6.2无线局域网标准WLAN技术标准的对照表
3.6.3Wi-Fi联盟
Wi-Fi是Wi-Fi组织发布的一个业界术语,中文译为“无线相容认证”。实际上,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Alliance)所持有。Wi-Fi被提出的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产品之间的互通性。现时一般人把Wi-Fi及IEEE802.11混为一谈,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络,这是错误的。3.6.3Wi-Fi联盟
Wi-Fi是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最高带宽为11Mbps,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带宽可调整为5.5Mbps、2Mbps和1Mbps,带宽的自动调整,有效地保障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特性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5米,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为76米到122米,方便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络整合,组网的成本更低。3.6.3Wi-Fi联盟Wi-Fi热点是通过在互联网连接上安装访问点来创建的。这个访问点将无线信号通过短程进行传输。当一台支持Wi-Fi的设备(例如PocketPC)遇到一个热点时,这个设备可以用无线方式连接到那个网络。大部分热点都位于供大众访问的地方,例如机场、咖啡店、旅馆、书店以及校园等等。工程案例……WIFI在中国北京无线城市项目一期建设已经进入尾声,将完成1000个基站的建设。目前项目已经完成数百个WiFiMesh和数十个WiMAX基站的布置。已完成奥运场馆周边以及市内覆盖建设,主要提供奥运场馆外的游客上网等服务。北京三期规划涉及全市城乡,无线宽带不提供语音服务,与3G为互补关系。工程案例……WIFI在中国目前,中关村、金融街、CBD等地区已经有无线宽带的覆盖,用户有WiFi功能的手机或笔记本可以稳定使用1Mbps速率。中电华通统计,仅在金融街每天的在线人数达1000~2000人。3.6.4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类型1.红外线局域网红外线是按视距方式传播的,也就是说发送点可以直接看到接收点,中间没有阻挡。红外线相对于微波传输方案来说有一些明显的优点。首先,红外线频谱是非常宽的,所以就有可能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率。由于红外线与可见光有一部分特性是一致的,所以它可以被浅色物体漫反射,这样就可以用天花板反射来覆盖整个房间。
3.6.4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类型2.扩频无线局域网扩展频谱技术是指发送信息带宽的一种技术,又称为扩频技术。它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扩展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码序列来完成,用编码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相关同步接收、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据。3.6.4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类型3.窄带微波无线局域网窄带微波(NarrowbandMicrowave)是指使用微波无线电频带来进行数据传输,其带宽刚好能容纳信号。3.6.5网络成员和结构
1.站点(Station)网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2.基本服务单元(BasicServiceSet,BSS)网络最基本的服务单元。最简单的服务单元可以只由两个站点组成。3.分配系统(DistributionSystem,DS)分配系统用于连接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Medium)逻辑上和基本服务单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开的。3.6.5网络成员和结构4.接入点(AcessPoint,AP)接入点既有普通站点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统的功能。5.扩展服务单元(ExtendedServiceSet,ESS)由分配系统和基本服务单元组合而成。这种组合是逻辑上,并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远。6.关口(Portal)是一个逻辑成分。用于将无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或其它网络联系起来。
3.6.6无线网络接入设备
WIFI是由AP(AccessPoint)和无线网卡组成的无线网络。AP一般称为网络桥接器或接入点,它是当作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桥梁,因此任何一台装有无线网卡的PC均可透过AP去分享有线局域网络甚至广域网络的资源,其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内置无线发射器的HUB或者是路由器.而无线网卡则是负责接收由AP所发射信号的CLIENT端设备。3.6.6无线网络接入设备
1.无线网卡无线网卡提供与有线网卡一样丰富的系统接口,包括PCMCIA、Cardbus、PCI和USB等。(1)USB无线网卡(2)台式机无线网卡(3)支持Wi-Fi的笔记本
3.6.6无线网络接入设备
2.接入点接入点的作用相当于局域网集线器。它在无线局域网和有线网络之间接收、缓冲存储和传输数据,以支持一组无线用户设备。3.6.6无线网络接入设备
接入点通常是通过标准以太网线连接到有线网络上,并通过天线与无线设备进行通信。在有多个接入点时,用户可以在接入点之间漫游切换。接入点的有效范围是20~500m。根据技术、配置和使用情况,一个接入点可以支持15~250个用户。3.6.6无线网络接入设备
常见的就是一个无线路由器,那么在这个无线路由器的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都可以采用WIFI连接方式进行联网,如果无线路由器连接了一条ADSL线路或者别的上网线路,则又被称为“热点”。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无线路由器多为54M速度,再上一个等级就是108M的速度。3.6.7无线网络架设
一般架设无线网络的基本配备就是无线网卡及一台AP,便能以无线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线架构来分享网络资源,架设费用和复杂程度远远低于传统的有线网络。如果只是几台电脑的对等网,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台电脑配备无线网卡。3.6.8个人局域网1.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它可以用于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设备以及移动设备之间的网络互联,可以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实现灵活、安全、低成本、小功耗的话音和数据通信。因为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它特别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信设备。
3.6.8个人局域网2.IrDA
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其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技术都已比较成熟。它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功率低、适合设备移动的需要,传输速率高,可达16Mbps,成本低。目前有95%的笔记本电脑上安装了IrDA接口,最近市场上还推出了可以通过USB接口与PC相连接的USB-IrDA设备。3.6.8个人局域网3.HomeRFHo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策略考核试卷
- 组织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考核试卷
- 空调器压缩机性能分析考核试卷
- 环境保护与绿色金融发展考核试卷
- 经纪人如何制定艺人长期发展计划考核试卷
-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临晋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线上)周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兰州工商学院《中西文化交流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数据库设计与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强度计算.材料疲劳与寿命预测:S-N曲线:疲劳寿命预测技术
- 教学课件《权力与理性-17、18世纪西方美术》
- 小儿肺炎中医护理
- 创业大赛承办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DL∕T 5028.1-2015 电力工程制图标准 第1部分:一般规则部分
- 员工合同书一张纸的劳动合同书书2024年
- 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
- 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
- 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基层实践
- 2023年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满分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