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机械式苗间除草装备与技术的研究概况及趋势,农业机械化论文_第1页
国内外机械式苗间除草装备与技术的研究概况及趋势,农业机械化论文_第2页
国内外机械式苗间除草装备与技术的研究概况及趋势,农业机械化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机械式苗间除草装备与技术的研究概况及趋势,农业机械化论文农田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业生产,若不将其除去,势必与农作物争夺养分、水分、光照和空间,传染病虫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进而造成作物减产、品质降低。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道,世界粮食产量因遭受草害平均损失10%左右,损失粮食为2.9亿t。我们国家因杂草引起的粮食损失也约占总产量的10%,每年损失粮食就有上百亿千克。化学药剂除草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除草方式,具有快速、高效、经济等特点,85%~100%的作物生产中使用了除草剂。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杂草抗药性加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众多问题。由于人们对环境保卫意识的加强及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一些国家做出了限制使用化学除草的规定。例如,欧盟2092/91条例明确规定,有机农田中只能使用非化学方式方法除草,如人工除草、机械方式方法除草等。由于人工除草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机械方式方法除草工作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故机械除草被视为有机农业种植经过中最佳的除草方式。机械除草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性生产技术。当前,传统方式方法能够除去80%的行间杂草,但苗间杂草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更大的影响,而杂草控制的最大难点也在于苗间杂草的防除。本文将介绍国内外机械式苗间除草装备与技术的研究现在状况,并指出我们国家苗间除草装置研究的发展趋势。1国外苗间除草装置研究现在状况作为保卫性耕作的关键技术,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场了对机械除草技术的研究。经太多年的研究改良,当前已经构成了一整套成熟的保卫性耕作农机具。由于在耕作方式、生理特征等方面旱田作物和水田作物有很大差异不同,因而本文将国外苗间机械除草装置分为两类介绍:一类适用于旱田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等),此类机械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国家发展迅速;另一类适用于水田作物(如水稻),水田除草机械日本发展水平最高。这些机具经太多年的研究和生产运用,基本上能够知足作业要求。1.1旱田苗间除草装置研究现在状况Dedousis等人设计了一种控制苗间杂草的旋转阀掰锄,如此图1所示。【图1】其旋转中心沿与作物行有一定距离且与作物行平行的直线移动,锄上切除部分使锄通过作物时避免与作物接触,而锄体在通过苗间区域时毁坏土壤,进而到达保卫作物除去杂草的目的。田间试验表示清楚,选用直径175mm、切除部分156的圆盘和约15mm的入土深度能获得较好效果。另外,在机器前行速度0.5m/s的情况下,该机构除草率超过87%。Vale.S等人研制的苗间除草装置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作物,当检测到作物时,信号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通过控制命令驱动执行机构将锄刃离开作物以避免对其损伤,之后又回到原位进行除草作业。据报道,此装置在高达5cm、8个叶片、株距在17~18cm的生菜田间进行试验,性能良好。同样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作物,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研究的苗间除草系统中,两条或多条除草刀装在垂直旋转的圆盘上,当检测目的为杂草时,圆盘高速旋转,除草刀展开伸出至作物苗间将杂草切断;当目的位作物时,转速降低收回除草刀,避免除草刀与作物接触而损伤作物。C.Cordill和T.E.Grift研制了一种利用激光控制的用于玉米苗间除草的装置。该装置由4组激光发射器和相应数量的、与之有一定距离的接收器组成。4组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均平行于地面且处于垂直地面的平面上,当玉米茎和杂草位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时会产生二进制的脉冲,累积脉冲到达4组时即可判定此组脉冲对应的是玉米茎,其余为杂草。该装置在不同条件下伤苗率不同。田间试验分析表示清楚,在3行玉米苗间无草、3行玉米苗间充满阔叶杂草、3行玉米苗间充满禾本科杂草的情况下,伤苗率分别为8.8%、23.7%、23.7%,更深切进入的研究尚在进行。德国波恩大学开发了一种苗间除草系统,如此图2所示。该系统由执行机构、速度检测器、数据采集单元和作物辨别系统等组成。控制软件根据株距、当下锄臂位置对数据采集单元所收集的作物辨别、机器前进速度、电机旋转速度等相关数据进行实时计算,进而调整执行机构的旋转速度。据报道,该系统可用于缺苗、株距不一致等情况,但至2007年仅在虚拟环境中实现。一种基于GPS的苗间除草实时控制系统由M.Prez-Ruiz等人研制成功,它由苗间除草刀、GPS及实时控制系统(RTK)组成。当监测系统RTK-GPS确定当下的植物为作物时,苗间除草刀自动张开以避免损伤作物,随后关闭进行苗间杂草控制作业。对682颗番茄田间试验表示清楚,前进速度为0.8、1.6km/h情况下,没有伤苗出现。据报道,此技术可行,将来的研究工作在于评价此技术能否具有实在的经济价值。欧美地区发达国家研制的苗间除草装置所用技术先进,而由于经济发展、土地条件等因素不同,我们国家仍需结合本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研究本国当地所需的机械除草装置与技术。【图2】1.2水田苗间除草装置研究现在状况日本的水田除草机研究水平较高,市场上常见的机具有久保田公司生产的SJ-8N型水田除草机和同产业研制的MSJ-4型水稻田间除草机等,其性能如表1所示。【表1】另外,在水田除草方面,日本市场上还存在机械液力式和机械气力式除草机械。机械气力式机具利用高压气体将苗间杂草吹除;机械液力式机具利用高压液体冲洗杂草根部,使其漂浮致死。由于水稻根系与杂草根系生理构造不同,此种技术将杂草除去而水稻不受损害,除草效果良好。日本水田除草机苗间除草率固然不高,但仍可为我们国家水田苗间除草机械装置提供一定借鉴。2国内苗间除草装置研究现在状况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化学除草负面影响意识的加强,我们国家在苗间除草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一些科技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初显成效。江苏大学张朋举等人研制的除草装置主要利用轨道变换滑块来实现除草铲齿转轴的上、下移动,同时利用带有螺旋轨道的套管来实现除草铲齿转轴的转动,最终决定铲齿在作物株间间隙内的转人或伸出,进而实现苗间除草和避让农作物的目的。室内土槽实验结果表示清楚:平均株距30cm以上作物的伤苗率小于10%,苗间区域杂草控制率为50%。3ZCF-7700型多功能中耕除草机由韩豹等人设计,除草作业时,动力驱动苗间松土除草部件前后梳齿盘上的梳齿组件既围绕各自的梳齿盘圆心旋转,又以一定的作业速度前进。前后梳齿盘同转速相对向内旋转的前后梳齿对苗带进行梳理后,苗带被梳齿划出网格状齿迹,使苗带15~30mm厚表土发生位移或翻转,与秧苗相比,扎根较浅的草根系被梳齿毁坏或被翻至垄表晒枯而死。试验表示清楚,在梳齿数目为6、梳齿间距50mm、梳齿盘转速180r/min和作业速度2.3m/s的条件下,苗间除草装置伤苗率为2.73%,苗间除草率可达87.6%。车刚等人研究的3ZFC-7型全方位复式中耕机苗间除草装置采用除草性能高的单组仿形螺旋梳齿式除草器。工作时,以两个地轮作为驱动器,以链条进行传动,对称分配动力经中间传动轴,将动力分配给每个除草单体和种肥箱下部的槽轮式排肥器,同时进行苗间除草和侧深施肥作业。大豆田间试验表示清楚,伤苗率小于4%,苗间除草率76.2%。王金武等人设计的水田中耕除草机,其动力由插秧机底盘输出,最终由钢丝软轴驱动苗间除草盘转动,使每对除草盘在垂直于前进方向的平面内转动除草;采用二次旋转正交试验方式方法分析了除草盘转速、前进速度和除草深度之间交互作用对除草率及伤秧率的影响。经田间试验验证,苗间除草装置的工作较优参数组合为:转速186r/min,机器前进速度0.47m/s,除草深度37mm。此时伤秧率为3.9%,除草率为75%。我们国家对田间除草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从国内研究人员所研制除草机械实验数据能够看出,国内苗间除草装置的除草率有待提高,伤苗率有待降低。当前,急需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当地详细状况,研制开发田间除草装备和技术,为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3我们国家苗间除草装置研究的发展趋势3.1多学科多技术联合研究当前,单靠传统机械技术研制的苗间除草装置并不能知足当下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运用机械、计算机、自动控制、视觉辨别及神经网路等多学科、多技术联合开发智能化苗间除草系统是研究和发展苗间除草技术的必然趋势,进而进一步提高除草效果,降低伤苗率。欧美地区农业机器人研究时间较早,除了使用陀螺罗盘、雷达、激光束等导航设备之外,近些年也有用卫星定位系统。针对路面不平坦和倾斜等问题,采用模糊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控制方式方法,实现智能除草。3.2农机农艺互相配合研究苗间除草机械作业环境非常复杂,单靠机器来知足其要求比拟困难,因而需要将农业科学与农机严密配合。研究作物的生长形态、特性及适用于苗间除草的农艺措施,培育出合适苗间除草要求的作物品种,这对提高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改良插秧机工作质量方面,日本研究并实行了旱育稀植方式方法。在这里新农艺方式下,日本农机工作者发明了一系列农业机械,为插秧机的工作质量改良和迅速推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而,苗间除草机械与农艺方式配合研究可以成为苗间除草装置研究和发展的趋势之一。3.3多功能于一体融合研究随着我们国家农业机械水平与技术的提高,研究具有多种功能的田间机械将成为可能。3ZCF-7700型多功能中耕除草机将除草、施肥作业装置集于一体,不仅相对于传统节省了研发和制造成本,同时减少了中耕次数。因而,融除草、施肥及灭虫等功能于一体的田间机械也将成为苗间除草装置研究和发展的趋势之一。4结束语随着对化学除草危害的重视,机械式环保除草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我们国家研究的行间除草装置已可基本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