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互动_第1页
第四章社会互动_第2页
第四章社会互动_第3页
第四章社会互动_第4页
第四章社会互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社会互动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及其特点了解社会互动的行为方式类型。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理论、主要类型。教学方法与手段系统讲授、提问。第四章社会互动第一节社会互动中的相互作用第二节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第三节社会互动的基本行为方式第一节社会互动中的相互作用一、社会互动的概念二、社会互动的类型与功能三、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一、社会互动的概念(一)涵义(socialinteraction)

社会主体之间相互接触、交流的相互影响过程。1、互动的主体:两个以上: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2、相互接触:信息交流,勿须面对面3、特定的情境:时间、场合、文化等托马斯:情景定义互动过程由对情境的定义决定,即个人或群体依据对所处客观环境的主观认识和界定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情景定义居于客观环境(情境)与行为反应之间,它基于人们的主观经验因素。必须将情境本身和情境定义联系起来说明人们的行为,失去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全面的。

在任何一种较为严格的解释中都必须引入情境定义。客观情况并不是与人们行为完全一致的。打耳光的意义(对情境的定义)可能的情境两个人在打架剧中的演员在演戏父亲因孩子说谎而打他一耳光二岁的孩子打父亲一耳光解释(定义)侮辱戏剧表演惩罚玩耍挨打人的反应侮辱、愤怒和怨恨视剧情而定羞耻、恐惧高兴“情景定义”的效果省时省力:关系越亲密,定义越准确,沟通越容易误解、误会:制造戏剧效果:插科打诨故意引开话题:王顾左右而言他4、互动的5个维度:向度-社会互动的方向;深度-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广度-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频度-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强度-互动双方交往时情感的强烈程度。(二)社会互动的基本要素主体:个人或群体环境:时、空、文化背景方式:目的:信息:内容是什么?效果:对双方、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结果二、社会互动的类型与功能(一)社会互动的类型:可根据不同标准来划分互动主体:人际、群际、个人与群体;主体关系:血缘、业缘、地缘、爱好等情感关系:友好、敌意、纯理性;利益关系:合作、竞争、冲突;地位关系:强制、服从、平等;广度:单一角色、多重角色;深度:表层、深层;互动媒介:语言、非语言;途径:直接、间接。(二)社会互动的功能确立社会关系。学习、传播社会文化。认识某人、某事。认识、完善自身。情感交流、满足。目标、目的达成。三、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一)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基本观点:社会互动是一种交换关系。交换的内容:报酬与惩罚:布劳:四种基本的报酬形式:金钱、赞同、尊敬和依从。物质与非物质:显性与隐性:几个交换命题成功命题:得到奖赏的行为会重复;奖赏愈多,重复频率越高;奖赏愈快,重复可能性就愈大。剌激命题:相同刺激带来相似行为。价值命题:行为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行动。剥夺—满足命题: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对该人的价值就愈小。攻击与赞同命题:当行动没有得到预期奖赏或受到未曾预料的打击,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当个人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没有遭到预期惩罚,他就会赞同这种行为。霍曼斯将5个命题看成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要将5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对个人来说,投资大小与得利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二)编剧理论(戏剧、拟剧)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

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前台: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

后台:为前台表演作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表演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的行为举止与后台是不一样的。应防止观众进入后台,也必须防止那些与演出无关者进入到前台表演中来。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一、社会知觉(socialperception)1、含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2、特点:直接性:选择性:恒常性:3、内容:对他人的知觉:对角色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对自我的认识4、社会知觉效应知觉的规律: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

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先根据个人的好恶,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例:“一好遮百丑”、爱屋及乌、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概括而笼统。原因:

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作用分析:

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先入为主”、“以偏概全”,造成认知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二、社会判断1、含义:对互动客体的认知、评价与推论。2、归因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

情境归因:外因

个人倾向归因:内因凯利的三归因理论:

行为者、行为对象、环境:区别性归因:行为是否具有特殊性一致性归因:与他人行为是否相似一贯性归因:不同时间、情境中是否一直如此维纳的归因理论:(成功与失败)个人行为的原因可从两个维度考虑:

控制性:内在(可控制):能力、努力外在(不可控制):难度、运气

稳定性:稳定:能力、难度不稳定:努力、运气不同的归因倾向:成功者:失败者:错误归因:三、社会沟通含义:依赖符号进行信息交流、反馈的过程。沟通的网络结构:环型:链型:Y型:轮型:1、语言沟通有声语言:口头语言无声语言(书面语言)暗语、俚语、行话:亚文化2、非语言沟通体态符号:表情、手势、目光、触摸、体姿、身体距离辅助语言符号:

声调、音量、语速、语气等身体距离:[美]霍尔亲密距离:0-45CM私人空间个人距离:45-120公开场合社会距离:120-350正式场合公共距离:350+大规模场合受文化、性别、年龄、时间、场合等因素影响第三节社会互动的基本方式一、顺从型互动二、合作型互动三、冲突型互动四、群集行为一、顺从型互动

顺从型互动:行动者之间发生性质相同或方向一致的行动过程,有暗示、模仿、从众三种形式。1、暗示:采用含蓄的方式,将一种意见、态度或生活式样通过语言及其他象征符号传达给他人并能引起他人反应的行为,称为暗示。暗示的类型:主客体关系: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信息传递方式: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

反暗示

:暗示的作用:行为引导;行为唤起;行为强化。容易引起暗示的社会条件:暗示者地位:权威性;刺激的特点:反复、持久;目的性:有的放矢比无的放矢更有效。2、模仿含义: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剌激作出相似、相同反应的一种行为方式。类型:

自发模仿:本能性模仿、学习性模仿

自觉模仿:适应性模仿、选择性模仿规律:[法]塔尔德:《模仿律》(1901)下降律:下层社会模仿上层。上行下效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3、从众含义:指个人受别人行为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的3种形式:盲从:

缺乏判断屈从:

违心跟从:

表里一致、心悦诚服从众与模仿的区别:模仿是自愿行为,而从众并非自愿;模仿没有外部压力,从众则受到外部压力模仿的对象可是多数人,也可是少数人,从众的对象则一定是多数人。二、合作型互动含义:

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合作的条件: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认识:合作的资源:如知识、技能、财物类型:

协同:为共同目标而一致行动

援助:支持他人

交换:目标、支付、回报

调适:改变自己以适应对方三、冲突型互动1、竞争2、争斗:

口角、打斗、械斗3、战争:

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时间比较长久,是冲突的最高形式4、恐怖主义:

特征:1)目的带有政治性;2)手段是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暴力形式主要有暗杀、袭击、绑架、劫持人质、爆炸、纵火等;3)攻击目标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目标一般为游客和大众,间接目标是政府;4)是所有犯罪中最能造成人们恐惧心理的行动;5)崇拜者和实施者是极少数极端主义分子。冲突结果有四种类型:引退;强加;皈依;妥协。使对方就范的方式有三种:说服;压服;利诱。谈判中第三者扮演的角色:中间人;调停者;仲裁者。四、群集行为

(一)概念与特征1、概念

又称为集群、集合、集体行为,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来说是自发的、无组织的群体行为方式。2、特点(1)人数多;(2)自发性;(3)狂热性:情绪冲动、高昂(4)非常规性;(5)暂时性:(二)集群行为的原因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论:《群集行为理论》(1963)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导火线:诱发因素;行为动员:鼓动、唤起;普遍情绪或共同信念的产生;社会控制不力。2、模仿论:

[法]塔尔德:《模仿律》(1901)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往往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控能力,便会本能地模仿在场的他人,力求与别人保持一致,由此导致群集行为发生。3、感染论:

勒朋《群众心理学》(1895)情绪感染、无意识人格、自控力下降4、紧急规范论在场的紧急规范,迫使人们从众、遵从5、匿名理论无明显个人标志、个人处于匿名状态时,责任感分散,约束力降低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社会运动划分为革命运动、改革运动、抵抗运动和表意运动四种基本类型。社会运动是一种特定形式的集群行为,或者说任何社会运动的发生总是以某种集群行为为先导的。H.布鲁默曾指出:“集群行为统一而持久,且又含有某些特质,我们便称之为社会运动。”社会运动和集群行为的联系:由集群行为而来;又不是一般的集群行为,它有自己的特定的性质。社会运动往往经历时间较长,并能够动用大量社会资源。

社会运动有自己独特的信念或理想:旨在实现社会变革。社会运动都有自己的组织形式。社会运动都会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实际行动: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做点事情’。(三)特殊的、分散的群集行为1、恐慌、大众歇斯底里2、谣言

流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