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育婴师基础知识_第1页
第二章-育婴师基础知识_第2页
第二章-育婴师基础知识_第3页
第二章-育婴师基础知识_第4页
第二章-育婴师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市崂山区星都职业培训学校2014年第一期育婴师培训班开班仪式第二章基础知识第一节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一、学习目标

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过程,掌握婴幼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二、相关知识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过程⑴定义生长发育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过程。第一节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⑵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征①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②比例的变化: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③旧特征的消失:幼儿期乳牙的脱落④新特征的获得:有一些新的能力第一节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⑶生长发育的任务①学习走路

②学习食用固体食物③学习说话

④学习控制排泄机能⑤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⑥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⑦学习判断是非⑧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第一节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生长发育的规律⑴婴幼儿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⑵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如: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⑶婴幼儿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的规律。⑷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0~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智力发展和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一、婴幼儿心理发展过程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幼儿心理发展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性是指在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在质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婴幼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特点,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状态不同,阶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的,差异是在量的水平上,而不是在质的水平上。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婴幼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婴幼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新生儿主要靠感官认识周围世界,3岁时不仅有了相当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而且情绪和情感也大大丰富了。语言能力、动作、行为方式与能力,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都是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的。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包含许多方面,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绪和情感特点、意志特征、气质特点、自我意识水平等都是发展的重要方面。语言、动作和行为发展状况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是两种的能力。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而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⑴感觉能力的发展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⑵知觉能力的发展半岁左右能够坐起来的时候,较好地完成手眼协调的活动。一直到3岁左右,都是各种知觉能力飞快发展的时期。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记忆能力的发展

1岁以前的婴儿记忆能力比较差,5~6个月时可以认识并记住自己的妈妈。

1岁以后,会记住越来越多的东西。

2岁左右,可以有意识地回忆以前的事。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思维能力的发展人的思维有几种不同的方式,发展、成熟,大约要经历18到20年的时间。0~1岁是婴幼儿思维方式的准备时期。凭借手摸、体触、口尝、鼻闻、耳听、眼看,发展期感觉、知觉能力,在语言的参与下,开始产生萌芽状态的思维现象。

1~3岁阶段主要产生的是人类的低级思维形式。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4.想象能力的发展

1~2岁婴幼儿,有萌芽状态的想象活动。

3岁左右的婴幼儿,能够反映幼儿模仿成人社会生活情节的想象活动。5.注意特性的变化

注意是一种心理特性,而非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地服从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个月比较集中注意某个感兴趣的新鲜事物,5~6个月时能够比较稳定地注视某一物体。1~3岁时,无意注意迅速发展。3岁前的婴幼儿有意注意刚刚开始发展。在整个0~3岁阶段,无意注意占有主导的地位,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6.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变化发生的是亲子关系,其次是玩伴关系、群体关系。0~1岁阶段是亲子关系。1岁以后的婴幼儿,随着动作能力、言语能力的发展,活动范围的扩大,开始小玩伴的愿望。7.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

婴幼儿1岁左右,通过自我感觉逐步认识作为生物实体的自我。从第二年到满三岁,不断扩大生活范围、不断增长社会经验和能力,不断发展言语的过程中,逐步把握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自我。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8.情绪和情感的发展0~3岁婴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对其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会激发婴幼儿积极探求的欲望与行动,寻求更多的刺激,获得更多的经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情绪,有8~10种。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9.意志力的发展新生儿的行为没有意志力。在1~12个月阶段,不随意运动,进而有随意运动。1~3岁阶段,随着言语能力的飞速发展,各种典型动作能力的形成以及自我意识的萌芽,婴幼儿带有目的性的、受言语调节的随意运动越来越多,就出现了意志的最初形态。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0.气质特征气质是儿童神经反应的特征。既涉及个人的先天特性,也受环境、人际关系、接受刺激和活动条件的影响。婴幼儿气质特点具有先天的性质,儿童个性的形成受后天环境、教育条件的影响。11.言语的发展言语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之一。0~3岁阶段是言语发展的早期阶段。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⑴0~1岁为言语的发生期。咿呀学语、听懂别人说的话、自己说话三个阶段。⑵1~3岁为言语的初步发展期。词汇的发展、句式的掌握、口语的表达能力。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2.动作能力的发展婴幼儿的第一年是动作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包括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两个方面:⑴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⑵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⑶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二、婴幼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1.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⑴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呼吸系统常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指鼻及鼻旁窦、咽及咽鼓管、喉等;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①鼻:鼻腔相对短小而窄,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鼻粘膜充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②泪管和咽鼓管:鼻泪管短,其瓣膜发育不全,侵入结膜囊引起炎症。咽鼓管较宽,直而短,水平位,鼻咽腔开口处较低,故咽部炎症易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③喉:婴儿喉腔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轻度炎症也易发生喉头狭窄,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④气管、支气管:右侧支气管较垂直,异物较易进入右侧支气管。⑤肺脏:弹力组织发育差,含血较多,含气较少,间质炎症。⑥胸廓:前后径相对较长,呈圆筒状,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⑵婴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①上呼吸道具有调解温度的作用②纤毛的清除作用③肺回缩力的特点:婴儿肺回缩力与胸廓回缩力较成人小,易发生换气不足。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⑴婴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①心脏:婴儿时期心脏体积相对较成人稍大②大血管:弹力不足,12岁时大血管的发育成熟程度开始与成人相同⑵婴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婴儿出生时心脏的迷走神经发育尚未完善。至5岁时,心脏神经装置开始具有成人的特征,10岁时完全成熟。年龄越小,心率及血流速度也越快。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场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能量相对较成人多,消化器官发育尚未完善。⑴口腔①婴儿口腔容量小,口腔浅,舌短宽而厚;唇肌及咀嚼肌发育良好,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垫。为吸吮动作提供了良好条件。新生儿出生时,具有吸吮,吞咽反射。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②新生儿口腔粘膜非常非常细嫩,清洁口腔时需谨慎擦洗。③婴儿唾液腺发育差,分泌量极少,口腔比较干燥。生后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由于口底浅,称为生理性流涎。④牙齿发育变化大,4~10个月时开始出牙,2岁左右长齐,共20颗。乳牙牙釉质薄,牙本质较松脆,容易被腐蚀形成龋齿。一旦发生龋齿,就可穿透牙髓腔,引起疼痛。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⑵食管: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容易溢乳。⑶胃:婴儿胃呈水平位,会走时变为垂直。新生儿胃容量30~35毫升,3个月时为120毫升,1岁时为250毫升。喂食次数较年长儿为多,贲门张力低,易发生呕吐或溢乳。⑷肠:肠的长度约为身长的8倍,婴儿超过6倍,而成人仅为身长的4倍。小肠的绒毛发育良好,肠系膜柔软而长,黏膜下组织松弛,易发生肠套叠及肠扭转。婴儿肠壁较薄,其屏障功能较弱,引起中毒症状。⑸胰腺:数个月的婴儿,其胰腺结构发育尚不成熟。⑹肝、脾:新生儿肝脏相对较成人大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4.泌尿系统——人体废物处理厂㈠婴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⑴肾脏:随着躯体长高,肾脏位置逐渐升高,最后达到腰部。⑵输尿管:婴儿输尿管较长而弯曲。⑶膀胱:防止尿液反流能力差,诱发尿道感染。⑷尿道:新生女婴尿道仅长1厘米,常有包茎,积垢时亦可引起细菌上行性感染。㈡婴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5.内分泌系统——人体化学信使6、运动系统——人体动力装置婴儿运动系统的特点:⑴骨骼生长迅速:骨骼不断生长,加粗。骨骼外层的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从而有利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和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⑵骨骼数量多于成人:婴儿骨骼总数比成人多,主要是一些骨骼尚未融合连接成一个整体。到7岁左右才逐渐骨化融合成为一块完整的骨头。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⑶骨骼柔软易弯曲:骨骼柔软、弹性大、可塑性强⑷头部骨骼尚未发育好:前囱和后囱。骨缝要到4~6个月才能闭合,后囱3个月左右闭合,前囱1~1.5岁闭合。⑸脊柱的生理弯曲:3个月抬头时出现颈曲,6个月能坐时出现胸曲,10~12个月时出现腰曲。⑹腕骨的钙化:出生时婴儿的腕部骨骼全是软骨,10岁左右才全部钙化完成。第二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⑺关节发育不全:关节窝浅,韧带松弛,易发生关节脱臼⑻足弓尚未形成:婴儿的脚没有脚弓。到站立和行走时才出现脚弓。肌肉力度小,韧带发育不完善,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出现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