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公文类一(含答案)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公文类一(含答案)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公文类一(含答案)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公文类一(含答案)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公文类一(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文言文阅读(共6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上曾子固龙图①书[宋]张耒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气道,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仙烟云,高远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江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试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兴,锄叛而讨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公,屹然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选自《张耒集》,标点有改动)【注】①曾巩:字子固。龙图:宋代官职名。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其言不浮乎其心

浮:显现

B.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

纂:继承C.兵戈不试

试:使用

D.近揆两汉,远追三代

揆:揣度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出乎其诚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B.有不足以过之者

此小大之辩也C.刚毅而信实

劳苦而功高如此

D.日趋于富盛之域

赵尝五战于秦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给曾巩的信中,不仅表现出对屈原文章的喜爱,也显示出对屈原仁而无私、气遒趣高人格的理解与欣赏。B.作者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司马迁和韩愈因触犯君主,遭遇灾祸,一生理想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C.文章以言与德的关系为中心,探讨了三代至宋的君子之文,认为语言无论华美、简朴、迂曲还是疏荡,都可从文中探得其道德和志向。D.本文通过对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评价,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观点;语言整散结合,铺陈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说理气势。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2)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这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节选自《与高司谏书》)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

忤:违背B.亦将闵足下不能

闵:怜悯C.此君子之贼也

贼:盗贼D.庶乎饰已不言这过

庶:希望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B.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C.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D.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18.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下,对对方的尊称。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B.宰相,是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与丞相是同一个官职,各个朝代的称谓是相同的。C.黜,本义是“黑暗”,在文中引申为“废,贬退”之义,指官员被降职或被罢免官位。D.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在信中称赞范希文刚正好学、有政绩,指出高司谏顾惜官位利禄,不敢主持公道忤逆宰相。B.高司谏之卑鄙在于干了“毁贤”的勾当后,还要装作“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作者生动地写出了他媚骨十足、颠倒黑白的丑态。C.作者对范希文品质、学识和为政才干的赏识与推重,目的在于衬托出高司谏卑鄙小人的丑恶面目。D.作者在信中既表达了对高司谏为老母亲着想的理解,又对他的行为表示愤慨,这说明作者内心是充满矛盾和无奈的。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2)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这不逮;3、二、

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郁离子》序徐一夔《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公学足以探三才之奥,识足以达万物之情,气足以夺三军之帅,以是自许,卓然立于天地之间,不知自视与古之豪杰何如也。年二十,已登进士第,有志于尊主庇民。当是时,其君不以天下繁念虑,官不择人,例以常格处之,噤不能有为。已而南北绎骚,公慨然有澄清之志。藩阃方务治兵,辟公参赞,而公锐欲以功业自见,累建大议,皆匡时之长策。而当国者乐因循而悦苟且,抑而不行。公遂弃官去,屏居青田山中,发愤著书。此《郁离子》之所以作也。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其书总为十卷,分为十八章,散为一百九十五条,多或千言,少或百字。其言详于正己、慎微、修纪、远利、尚诫、量敌、审势、用贤、治民,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慨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骤而读之,其锋凛然,若太阿出匣,若不可玩。徐而思之,其言确然,凿凿乎如药石之必治病,断断乎如五谷之必疗饥而不可无者也。岂若管、商之功利,申、韩之刑名,仪、秦之捭阖,孙、吴之阴谋,其说诡于圣人,务以智数相高,而不自以为非者哉!见是书者,皆以公不大用为憾,讵知天意有在,挈而畀之维新之朝乎?皇上龙兴,卒以宏谟伟略,辅翼兴运。及定功行赏,疏土分封,遂膺五等之爵,与元勋大臣,丹书铁券,联休共美于无穷,不其盛哉?《传》有之曰:楚虽有材,晋实用之。公之谓也。初公著书,本有望于天下后世,讵意身亲用之?虽然,公之事业具于书,此元之所以亡也;公之书见于事业,此皇明之所以兴也。呜呼!一人之用舍,有关于天下国家之故,则是书也,岂区区一家言哉?一夔蚤尝受教于公,后谒公金陵官寺,出是书以见教,一夔骇所未见,愧未能悉其要领。今公已薨,其子仲璟惧其散轶,以一夔于公有相从之好,俾为之序。顾一夔何敢序公之书?然得系名于简编之末,亦为荣幸,因不让而序之。公讳基,字伯温,栝苍人。若其言行之详、官勋之次,则具在国史,兹不著。洪武十九年冬十有一月,门生杭州府儒学教授天台徐一夔谨序。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已而南北绎骚

绎:连续不绝B.

孙、吴之阴谋

阴谋:暗中策划C.

俾为之序

俾:使D.

因不让而序之

让:推让,推辞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而公锐欲以功业自见

出是书以见教B.

而不失乎正

而当国者乐因循而悦苟且C.

俾为之序

皆以公不大用为憾D.

其说诡于圣人

然得系名于简编之末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慨矫元室之弊。(4分)(2)

一人之用舍,有关于天下国家之故,则是书也,岂区区一家言哉?(4分)9.

作者从哪些方面赞扬了《郁离子》?请简要概括。(4分)4、(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杜苍略先生墓志铭清·方苞先生姓杜氏,讳岕,字苍略,号望山。湖广黄冈人。明季为诸生。与兄浚避乱居金陵,即世所称茶村先生也。二先生行身略同而趣各异。茶村先生峻廉隅,孤特自遂,遇名贵人,必以气折之;于众人,未尝接语言,用此丛忌嫉。然名在天下,诗每出,远近争传诵之。先生则退然一同于众人,所著诗歌古文,虽弟子弗示也。方壮丧妻,遂不复娶。所居室漏且穿,木榻,敝帷,数十年未尝易,室中终岁不扫除。有子,教授里巷间。窭艰,每日中不得食,男女啼号。客至,无水浆,意色间无几微不自适者。间过戚友,坐有盛衣冠者,即默默去之。行于途,尝避人,不中道与人语。虽儿童、厮舆,惟恐有伤也。初,余大父与先生善,先君子嗣从游,苞与兄百川亦获侍焉。先生中岁道仆,遂跛,而好游。非雨雪,常独行,徘徊墟莽间。先君子暨苞兄弟暇则追随寻花莳玩景光藉草而坐相视而嘻冲然若有以自得而忘身世之有系牵也。辛未、壬申间,苞兄弟客游燕、齐,先生悄然不怡,每语先君子曰:“吾思二子,亦为君惜之。”先生生于明万历丁巳四月初九日,卒于康熙癸酉七月十九日,年七十有七,后茶村先生凡七年,而得年同。所著《望山集》藏于家。其子琰以某年月日卜葬某乡某原,来征辞。铭曰:蔽其光,中不息也;虚而委蛇,与时适也;古之人与?此其的也。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必以气折之

折:使屈服B.用此丛忌嫉

用:任用C.有子,教授里巷间

教授:教书D.余大父与先生善

善:交好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二先生行身略同而趣各异

惑而不从师B.先生则退然一同于众人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C.意色间无几微不自适者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D.其子琰以某年月日卜葬某乡某原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苍略先生兄弟与方家有三代之谊:他们是方苞祖父的挚友,又与方苞父亲和兄长交游,对少年时的方苞就非常关心。B.文章以茶村先生的锐气逼人、蔑视权贵与杜苍略先生的默默避人、行事谦和比对,映衬突出苍略先生与世无争的性格特点。C.杜苍先生略命途多舛,他中年丧妻,在乱世中生活困窘,居舍破漏脏乱,陈设简陋,家里时常揭不开锅,他却不以为意。D.苍略先生喜欢寄情于山水,虽然身有残疾,却仍常常一个人或与几个知己一道,自由自在地往来于废墟草丛之间。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间过戚友,坐有盛衣冠者,即默默去之。(4分)答:

(2)苞兄弟客游燕、齐,先生悄然不怡,每语先君子曰:“吾思二子,亦为君惜之。”(4分)答:

1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当明之季世流贼横行江之北鲜完邑焉而桐以蕞尔独坚守得全虽天命岂非人力哉

(选自刘大櫆《窦祠记》)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送张文在分发甘肃序张惠言

古之所谓良有司者,不待其莅政治民也,观其所以汲汲者,则其于守也可知矣。是故有躁进之心,则必有趋势之术;有患贫之心,则必有冒货之渐。虽有特达之才,廉耻之念,其入于势利也,犹靮[1]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呜呼!今之有志于吏道者鲜矣。今各省自州县至丞尉,谒吏部而出者,岁数百余人。其人皆有司牧之责,其间亦有知名义识廉耻者。然吾观其所以进争尺寸之捷,较出入之势,进退之械,则未有不求熟者。及其选而得官,则哗然曰:某地善,某地恶。得之者忻戚色然。问其所以为善恶者,则非政之险易也,非民之淳浇[2]也,曰某地官富,曰某地官贫。呜呼!士未莅官,未治民,而所汲汲者如此,古之良有司其终不可见乎!

海盐张文在,强毅慷慨,喜任侠,然敦为孝弟。少举于有司,困不遂,走京师,供事国史馆,积若干年,以勤能,例得府经历。又几年,史馆移选人入吏部,文在例得与,而主者抑之,不得选。今年秋,以赀入,请试用,分发得甘肃。甘肃地边塞,民穷官贫,自长吏以下,不能具舆马。士大夫宦者,视为畏区。而文在以磊落才,抱负奇气,浮汩为吏十余年,更偃蹇摧困,始得一官,而当远绝西徼[3],家又甚贫,虽相知者皆为文在不乐。而文在处之晏然,且曰:“吾闻甘肃,民朴而政简,长官无奔走,宾客无徭役,此真吾所乐者。”君子于是知文在之贤,其不躁进也,其不患贫也,其有守也。他日莅政治民,其为良有司也无惑焉!

于其行也,序以送之。选自《清文选》【注释】[1]靮:马缰。[2]淳浇:敦厚和浮薄。[3]西徼:西方的边界。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待其莅政治民也

莅政:当政、执政

B.其人皆有司牧之责

司牧:管理、统治

C.然敦为孝弟

孝弟:对父母孝顺

D.而文在处之晏然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必有趋势之术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及其选而得官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C.以勤能,例得府经历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其为良有司也无惑焉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B.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C.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D.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11.下列各句中,属于良有司应有表现的一项是

A.有患贫之心,则必有冒货之渐

B.进退之械,则未有不求熟者

C.士大夫宦者,视为畏区

D.其不患贫也,其有守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叹有志于实践为官之道的人太少了,因为那些当官之人虽然都负有管理百姓的责任,但其中已经没有懂得名誉道德知道廉耻的人了。

B.有突出的才能,有廉耻观念的人,他一旦陷入权势、利益之中,就很难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好官了。

C.张文在少年被有司选拔,却困窘不得志,在国史馆供事若干年,后来,张文在捐官进入吏部,被派发到甘肃某地。

D.作者赞叹历经摧困始得边地一官的张文在是良有司。全文前后呼应,把一个风尘小吏的坚强而有操守的品质刻画得非常生动。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四、(21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观其所以汲汲者,则其于守也可知矣。(3分)(2)古之良有司其终不可见乎!(2分)(3)文在例得与,而主者抑之,不得选。(3分)6、(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①作吏部侍郎,侯②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后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己酉夏五月,至池阳,侯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灿灿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选自《〈金石录〉后序》,有删改)【注】《金石录》,宋赵明诚所撰。该书著录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研究专著之一。本文节选自李清照为该书所做的序言。①相:这里指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时为吏部侍郎。②侯:侯,古时士大夫平辈之间的尊称。此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③椠:古代用木削成以备书写的版本,引申为刻本。10.下面一段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B.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C.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D.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说明赵氏夫妇有“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的一组是(

)(3分)①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④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⑤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

⑥遇书史百家字不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节选的序文部分,集中笔墨详细叙述了李清照夫妇二人收藏金石书画等的聚散经过,表现了他们高雅的情趣以及在时局动荡中无能为力的悲痛。B.赵明诚当太学生时就酷爱碑文,做官后,更是立下了即使节衣缩食,也要游遍辽远的地方,把天下的古文奇字全部搜集起来的志向。C.夫妇二人志趣相投,或共同校勘书籍,或相对惋惜无钱购买珍品,或以饮茶先后为赌注考察记忆力。点滴小事,看似琐屑,却颇有情致。D.危急时赵明诚要求妻子亲自抱着所说的宗庙祭器,并与之共存亡,这让李清照心里很不好受,也让人看到了他的爱。1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5分)(2)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5分)============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14.A

15.C

16.B

17.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18.(1)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2)后来各地求学的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辱,只追求古文。【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A项,本句意为“只有他的言语不停留在心的外面”,“浮”在此处译为“停留在……表面上”。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A项,介词,相当于“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项,代词,代指写文章本来的分寸;结构助词,的;C项,连词,表并列;D项,介词,引出动作对象;介词,和,跟。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司马迁和韩愈……一生理想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错误,原文“司马迁……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选超卓,不可收揽……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可见,司马迁是“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文风特点是“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韩愈文风特点是“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遭遇是“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选项把二人的遭遇和文风特点混为一谈,因此错误。故选B。【1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意为“我自从刚开始读书,就知道要读您的文章,思考之后再思考,广泛求访用来每天掌握其变化。唉,像您这样的人,真是已经到达天下写文章人的顶点了”;“读书”的“书”是宾语,“读书”又是介词“自”的宾语,意为“我自从开始读书”,在其后断开;“执事之文”作“读”的宾语,在其后断开;“之”作“思”的宾语,在其后断开;“广求远访”是并列对称的四字短语,在其后断开;“其变”作“揽”的宾语,在其后断开;“呜呼”是感叹词,单独成句;“者”字是句中停顿,可断可不断。最终断句为: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一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美:华美;行事:行为、事迹;见:同“现”,显现出来;考:考证。(2)中,而后:之后;学者:求学的人;耻:以……为耻;其旧:他们原来的文风;惟古之求:宾语前置,惟求古,只追求古文。【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参考译文:我曾经认为君子的文章,不是只浮于道德表面,那或刚强或柔婉、或轻缓或急切的文气,或繁琐或简洁,或舒缓或敏捷的格调,一概都出自于他内心的诚挚,不隐藏自己所已经知道的事,不勉强写自己所不知道的道理,就譬如楚人一定会唱楚地的歌曲,秦人一定会穿秦国的衣服。只有他的言论不停留在内心的表面,因此沿着他的言论去寻求,那么潜藏着的德行心志,都不能隐藏。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知其言就没有理解其人的办法,而世上糊涂的人,仅仅知道言语品德这两者不能相通,或者相信他的话语却怀疑他的行为。唉,这是只知其一,而不知道君子的文章,本来就是出于他们的德行,与那些没有德行却述说德行的人不一样啊。我刚开始写文章,最喜欢读《左氏春秋》、《离骚》等书。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屈原的仁德,不愿意只为自身谋私利,他的文气遒劲,他的志趣高洁,因此他的语言翻覆曲折,一开始认为他是繁琐的,左顾右看,中途怀疑他是迂回的,然而他的心思至诚恳切,因而他的言语周密而不令人厌烦。推究到最后,因而知道他的仁德出于愤而不是怨恨,不同流俗而洁身自好,并非有私心,彷徨悲叹,(而国中)终究没有安慰他的人,因此即使他剖白心志没有显露自己的办法,这就是屈原的忠诚。因此他的文章如同明珠美玉,美丽而令人赏心悦目;如同秋风夜露,凄然而令人感动同情;如同神仙烟云,高远而不能攫取。依循他的言语来考证他的事迹,难道有不合理的吗?自从三代以来,我最喜欢读太史公、韩退之的文章。司马迁雄奇豪迈、慷慨激昂,自他年轻时就周游天下,交结豪杰。他的学识在讨论寻找梳理前世踪迹上最有优势,他凭借着一股不平之气,敢于仗义执言,以至于惹来祸端。因此他的文章疏放坦荡明白,简洁朴素而肆意驰骋。只是他平生志向在心中有所郁结,因此他在文章末尾只言片语,时不时有感慨愤激而不能宣泄的情况。韩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冠,郊庙的祭祀礼器一般典雅,以至于他豪放不羁,超卓不群,无法收揽,于是他极尽语言的巧妙,有不足也有过头。唉,韩愈在唐朝,大概是很不受重用了。然而他冒犯君王,忤逆权臣,面对义事时便忘了自己的患难,刚正坚毅而又忠诚务实,因而他的学问能够在道德破坏之后独树一帜,继承孔孟的学说来自立其说,故而韩愈的文章虽然想要不成为这样的风格,大概也不能了。自从唐代以来,经历了五代的战乱。宋朝兴盛,铲除叛逆而讨伐罪人。到了仁宗临朝,天下平定,战争不兴,休养生息,一天天地趋向富贵繁盛。士大夫在这时交游,谈笑快乐,再也没有从前那种幽愤不平气息,天下的文章渐渐兴起。而庐陵欧阳修先生开始写作古文,近的揣摩两汉文章,远的探究三代的文章,而继承孟子、韩愈之风,也成就了一家之言,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更加高洁,文风经过淬炼洗濯洗练而更加新颖。后来各地求学的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辱,只追求古文。而欧阳公在这时,实际掌握着重心来引导天下豪杰,而世上号称能写文章的,出自欧阳公门下的十之八九。而您则是这些门生弟子中的第一名,您的文章议论,能与欧阳公不相上下。那些贤人名士听闻,认为您的文章虽然兴起于欧阳公之后,然而屹立的样子连欧阳公也有所敬佩,忘记后来那些论及此事的人。我自从刚开始读书,就知道要读您的文章,思考之后再思考,广泛求访用来每天掌握其变化。唉,像您这样的人,真是已经到达天下写文章人的顶点了!2、16.C17.A18.B19.D20.(1)也说你极力非议范希文的所作所为,这以后我对你的怀疑就更肯定了。(2)有能力去做而不敢做,只是愚笨的人做不到的。【解析】16.试题分析:贼:动词,偷盗。17.试题分析:“刚果”“懦软”表性格,中间不要断开。“禀之于天”“不可勉强”结构对应不要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刚果”“懦软”表性格,中间不要断开。“禀之于天”“不可勉强”结构对应不要断开。18.试题分析:“各个朝代的称谓是相同”错误,如唐代为“仆射”,宋代有“首相”之称。19.试题分析:“对高司谏为老母亲着想的理解”错误,都是批评。20.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非”“决”“力所不敢为”“逮”的翻译。参考译文:前几天范希文贬官以后,我和您在安道家中会面,您极力诋毁讥笑范希文的为人。我开始听到这些话,还怀疑您是讲着玩的。等到碰见师鲁,他也说您极力否定希文的所作所为,然后我就不再怀疑了。希文平生刚正.好学,博古通今,他立身朝廷始终如一,这是天下都知道的。如今又因为正直敢言触怒了宰相而得罪,您既不能为他辨明无罪,又害怕有识之士会责备自己,于是就跟着别人来诋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斥,这真是太可怪了。说起人的性格,刚正果敢.怯懦软弱的性格都受之于天,不可勉强改变。即使是圣人,也不会用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别人一定办到。如今您家中有老母,自身又爱惜官位,害怕忍饥受冻,顾念利益俸禄,因而不敢稍有违反宰相以致受刑遭祸。这也是平庸之辈的常情,只不过是做了一个不称职的谏官罢了。即使是朝廷中的君子,也将怜悯你的无能,而不会用必须办到来要求您的。如今却不是这样,您反而昂然挺胸十分得意,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畏惧,随意诋毁希文的贤能,认为他应当遭受贬斥,恐怕是希望以此掩盖自己不据理力争的过错吧。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那就成了君子的敌人了。3、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原句为“岂若管、商之功利,申、韩之刑名,仪、秦之捭阖,孙、吴之阴谋”,管、商、申、韩、仪、秦皆是人名,据此推断孙、吴也为人名,即为孙子、吴起,二人为兵家,所以“阴谋”是用兵的谋略的意思。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A项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B项都表转折。C项替/当作,作为。D项介词,比/介词,在8.【答案】(1)以仁义道德的美好风范为基础明了吉凶祸福的苗头,通晓古今事业成败得失的情况,对矫正元朝的弊病有深深的感慨。

(2)

一个(有才能的)人是被任用还是弃置不用,关系到天下和国家兴衰(缘故),那么这本书,难道是微不足道的一家之言吗?【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本的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1)

本,以……为;审,通晓;矫,矫正。

(2)

用舍,被任用还是弃置不用,此处为被动用法;是,这,指示代词。9.

【答案】作者才能方面,刘基才华出众,学识渊博,气度超群;作者的写作目的方面,作者因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发愤著书,以期后人以此参考,达到治世;书籍价值方面,内容广博,思想深邃纯正,雄辩有力。(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本的内容理解和概括、分析的能力。结合文本的前三届概括:有第一节叙述刘基才华出众,学识渊博,可见是从刘基的才能方面;第二节叙述了该书写作的经过,表明其写作目的,第三节中写我的感受,是从数的价值方面来评价。【参考译文】《郁离子》,是诚意伯刘基在元末时写的书。刘公的学问足以探究天、地、人的奥秘,学识足以通晓所有事物的情状,气足以改变军队的首领,以此评价自己,在天地之间卓然不群,自认为与古代的豪杰相比并无差别。二十岁,已经获得进士第,有志于推崇君主庇护百姓。在那时,国君不多思念考虑天下,任用官员也不认真选择,事情按惯例处理,(有才能的人)闭着嘴不能有所作为。不久南方北方相继发生骚乱,刘公慷慨激愤有安定天下的志向。藩卫国土的封疆大吏正致力于出兵作战,授予他参赞的职务,而刘公急欲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多次提出建议,都是挽救时局的长远之计。但当时的执政者因循守旧并乐于苟且偷安,建议都被压制不被实行。刘公就弃官离开,隐居在青田山中,发愤著书。这就是《郁离子》写作的缘由。郁离是什么?离是火,有文采的样子,使用它,文章就文采兴盛,国家就会达到太平治世。这本书一共十卷,分为十八章,散列为一百九十五条,多的有上千字,少的有上百字。书中详细谈论了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谨慎处理微小的细节、修缮法纪、不求近列、推崇规劝、侦察敌情、审视形势、任用贤才、治理百姓,以仁义道德的美好风范为基础,明了吉凶祸福的苗头,通晓古今事业成败得失的情况,对矫正元朝的弊病,有深深的感慨,有激愤的言论。文章包容万物,彻底消解各种疑惑,辩论的文辞富丽,比喻工巧,又不背离正道。快速阅读这书的时候,书中的锋芒令人敬畏,就像太阿剑离开剑匣,好像不可把玩。慢慢思量,书中的道理正确,言之凿凿如同治病的药物,确定无疑如同疗治饥饿的不可缺少的五谷,哪里像管仲、商鞅的功利之说,申不害和韩非的刑名之术,张仪、苏秦的游说之术,孙武、吴起的用兵谋略,他们的学说都违背圣人(的思想),追求高超的谋术,却不认为自己不正确!

看这本书的人,都把刘公(之前)不被重用当作是遗憾的事,怎知天意在此,要将天命给予新朝呢?皇帝兴起,(刘公)最终完成伟大的谋略,辅佐皇帝,时运昌隆。等到论功行赏,裂地分封,最终接受五等爵位,与开国的元勋大臣,享受丹书铁券的荣光,永享美好,这难道不荣耀吗?《传》上说:自己国家的人才不被任用,就可能被敌国使用。这就应该说的是刘公吧。刘公写这本书,本来寄望于后世使用它,怎料到会亲身实践?虽然如此,刘公的功业都体现在这本书上,这是元朝失败的原因;刘公的书(里面的思想)被运用于事业中,这是我朝兴盛的原因。哎!一个(有才能的)人是被任用还是弃臵不用,关系到天下和国家兴衰,那么这本书,难道是微不足道的一家之言吗?我早年曾经在刘公处接受教导,后来在金陵官寺拜见过他,他拿出这本书来教导我,我吃惊于前所未见,遗憾于不能完全掌握这本书的要领。现在刘公已经死去,他的儿子仲璟担心这本书散失,因为我与刘公有跟从学习的关系,让我为这本书作序。但我哪敢为刘公的书写序啊?只是能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这本书上,也是很荣幸的事,所以就不推辞为之写了这篇序言。刘公讳基,字伯温,是栝苍人。像他详细的言行,官职功勋的等第,都详细记录在国史里,这里就不详细记录了。

洪武十九年冬十一月,弟子杭州府儒学教授天台徐一夔谨序。4、14.B【解析】用:因为。15.A【解析】均为连词,表转折。B副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假设,就;C代词,……的样子/助词,用在时间词后,表停顿;D介词,在/介词,凭……身份。16.A【解析】文章只是说苍略先生与方家有三代之谊,没具体提到他哥哥与方家的情谊。17.(1)有时候去拜访亲戚朋友,席间如果有穿华冠美服的人,他就一言不发地离去。(关键词:间、过、坐)(2)我们兄弟俩离乡去京师、山东游学,先生显得忧愁、不愉快,经常对我父亲说:“我很想念这两个后生,也为您舍不得他们。”(关键词:悄然不怡、每语、先君子、惜)18.当明之季世/流贼横行/江之北鲜完邑焉/而桐以蕞尔/独坚守得全/虽天命/岂非人力哉(正误相抵,每处0.5分)译文:在明朝末年,流寇到处出击,长江以北很少有完整的县邑。可桐城以区区小县,唯独牢牢防守,得以保全,虽说是天意,难道不也是靠人的人量吗?(错1-2个扣1分,错3-4个扣2分,错5个以上不给分。)【参考译文】先生姓杜,名岕,字苍略,号望山,是湖北黄冈人。明朝末年他是秀才。和哥哥杜浚躲避战乱住在金陵,杜浚就是人们所称的茶村先生。两位先生为人处世的思想相同,性格却不一样。茶村先生严厉有棱角,孤高放任,遇到有名声、有高贵地位的人,一定要以自己的精神气概压倒他;与一般普通的人,不一定说话交谈,因此招来很多忌恨。然而他名闻天下,一有诗歌出来,远近的人们争相传看吟诵。苍略先生却很谦和,完全同一般人一样,他写的诗歌古文,即使是自己的学生也不给看。他正当中年时死了妻子,就不再娶妻。居住的房间漏雨,屋顶将要穿透了,床榻简陋,帷幕破烂,几十年也没有更换过,屋子里一年到头不打扫。他有个儿子,在街坊人家教书。他家的生活十分贫寒艰难,经常到中午还没有饭吃,家里男女老少哭的哭,叫的叫,很是凄惨。客人来了,他拿不出茶水招待,神态脸色上没有丝毫不自在的样子。有时候去拜访亲戚朋友,席间如果有穿华冠美服的人,他就一言不发地离去。走在路上,常常避开别人,不在中途与人交谈。即使是对儿童或者仆役,也(谦和有礼,)唯恐伤害他们。以前,我祖父和先生交好,我父亲跟随着与他交往,我和哥哥百川也得以侍奉在旁。先生中年时在路上摔了一跤,脚就瘸了,却喜欢出外游玩。不是下雨下雪,他常常一个人出门,自由自在地往来于废墟草丛之间。我父亲和我兄弟俩,闲暇时就陪着他,寻览花丛,赏玩风景。坐在草地上,相视而欢笑。冲和淡泊像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忘记了个人与世事的牵挂烦恼。辛未、壬申(康熙三十年、三十一)年间,我们兄弟俩离乡去京师、山东游学,先生显得忧愁、不愉快,经常对我父亲说:“我很想念这两个后生,也为您舍不得他们。”先生生于明万历丁巳(四十五)年四月初九日,死于康熙癸酉(三十二)年七月十九日,终年七十七岁,总共比茶村先生晚死七年,两人享年却相同。先生写的《望山集》保存在家里。他的儿子杜琰在某年某月某日,选择了某乡某原埋葬他,前来要求我写铭文。铭辞是:隐藏他的光焰,内心却燃烧不息啊;忘怀自身,委屈顺应时世啊;古代的君子啊,是他的榜样。14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文言文阅读/实词理解认识/理解0.65(命题思路:原创。实词多为常见词语,而且在文中可以经过推断得出其文中含义。主要考查学生的积累和推断能力。)15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文言文阅读/虚词识记、理解认识/记忆0.60(命题思路:原创。虚词在考纲要求内,主要考查学生的积累和活用的能力。)16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文言文阅读/赏析鉴赏分析/理解0.60(命题思路:原创。要求学生能读懂文章,并对文章内容有清晰的把握,同时还要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鉴赏,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17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文言文阅读/翻译识记、理解分析/理解0.55(命题思路:原创。选文是墓志铭,符合近年来浙江卷文言文选材的思路。考查点涉及实词、虚词、句式、翻译、断句和作品欣赏。在设题上注重于教材的联系,和教材内容的迁移。)18内容领域/知识内容知识深度测量目标/行为目标预估难度文言文阅读/断句识记、理解分析/理解0.65(命题思路:原创。选文是碑记,符合近年来浙江卷文言文选材的思路。考查断句。在设题上注重有一定的区分度,既有虚词“焉”等简单标志,也有“季世”等较难的词语。)5、8.C(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9.D(A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C表原因;连词,表目的关系。D代词,他。)10.C11.D(A项“有担心贫穷之心的,就一定有贪污行贿的苗头”是不良官吏的一种表现。B项有的官吏追求的是进退手段的精熟。C项是说当官的士大夫把甘肃看成可怕的地区,他们怕穷,条件艰苦。D项是对张文在安然去甘肃就任的评价。他不怕贫穷,他有自己的操守,这正是一个好官员应有的表现)12.A(错在“已经没有懂得名誉道德知道廉耻的人了”,应为“其间亦有”)四、(21分)13.(1)观察他用来急切追求的(东西),那么他在(坚持)操守方面如何就可以知道了。(3分,所以、汲汲、守,句意不通酌情扣分)(2)古代的好官吏大概永远不能见到了吧。(2分,有司、其,句意不通酌情扣分)(3)张文在按惯例应能参与其间,可是主管者压制他,没能被选入吏部。(3分,例、与、抑,句意不通酌情扣分)【参考译文】古代所说的好官吏,不必等到他到职治理百姓,观察他用来急切追求的东西,那么他在坚持操守方面如何就可以知道了。因此有急于进取之心的,就一定有依附权势的手段;有担心贫穷之心的,就一定有贪污行贿的苗头。即使有突出的才能,有廉耻观念的人,他一旦陷入权势、利益之中,就像缰绳套上了脖子,遮布蒙上了眼睛,在磨旁转圈,即使想自己拔出脚来,那形势已经是不能了。呜呼!当今有志于实践为官之道的人太少了。现在各省从州县官员到县里的丞和尉等,拜谒吏部而分派为官的,每年有数百人。他们都负有管理百姓的责任,其中也有懂得名誉道德知道廉耻的人。可是我看他们在争比同事走快几步的方法,思虑自身的形势,进退的手段(方面),却没有不追求精熟的。等到他们被选而得到官职,就吵嚷着:某个地方好,某个地方不好。得到官的人或高兴或忧伤都表现在脸上。问他们说某地好某地不好的原因,并不在于为政的艰难与容易,也不在于民风的淳厚与浮薄,而是某地当官富有,某地当官贫穷。哎!士人还没有到官位,还没有治理百姓,而他们所急切追求的是这些,古代的好官吏大概永远不能见到了吧。海盐张文在,性格坚强刚毅,刚直不阿,为人仗义,又敦厚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少年被有司选拔,却困穷不得志,来到京师,在国史馆供事,持续若干年,因尽心而且有能力,按惯例得到府经历的职位。又过几年,国史馆选人进入吏部,张文在按条例应能参与其间,可是主管者压制他,没能被选入吏部。今年秋天,张文在捐官进入吏部,请求试用,被派发到甘肃。甘肃地处边塞,民穷官贫。从长吏以下官吏,不能配备车马。士大夫做官的人都把甘肃看作可怕的地方。张文在凭磊落的才华,负有奇俊的英气,浮沉为小吏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